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精選15篇

文學1.82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精選15篇

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1

《解憂雜貨店》這本書,初讀時可謂是一頭霧水,一時無法辨別這本書到底在講什麼,有點小驚悚,也有點不可思議,總感覺在那間廢棄的小屋子裏會發生什麼靈異事件,但是接下來的故事情節卻沒有向着我所想的方向發展,反而越來越顯得温暖美好起來……

讀完之後感覺這本小説最大的特點大概就是沒有主要的故事線吧,因為其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導致小説在不同的章節中出現了多個人物,但都是圍繞“浪矢雜貨店”和“丸光圓”孤兒院展開的,三十年前的五個諮詢者以及三十年後的三個前途迷茫、需要引導的年輕人——翔太、敦也、幸平。機緣巧合,讓這三個年輕人在別人的故事裏找到了自我和新的人生方向,同時,他們也在無意中為幾位諮詢者解答了疑惑。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本小説中沒有偷竊犯罪者的窮兇極惡,沒有來自他人的不解和嘲笑,反而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幫助,以及惺惺相惜的感情,這些都是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

所以,在我看來,這是一本可以用“温柔”來形容的小説,可能東野奎吾先生的初心便是讓我們去領悟去感受那麼多的温暖美好,他將幾個故事以極其巧妙的構思聯繫起來,只有當讀者讀到最後一分鐘,才恍然大悟,原來人生如此奇妙,兜兜轉轉我們還在原來的圈子裏,不過就是選擇了一種更加美妙的活法罷了。

印象最深的是“深夜的口琴聲”吧,克朗是不幸的,無法實現的夢想與殘酷糟糕的現實之間相隔甚遠,但是,他又是幸運的,他的倔強讓他願意堅持,來自家人的默默支持給他温暖和力量;同時他又是糾結和愧疚的,一邊是自己,一邊是家人,在寫給雜貨店的信中,那種難以抉擇的痛苦讓我很是動容,感覺甚是心塞。所以,當故事最後克朗的夢想以另外一種方式實現時,我沒有感到釋懷,更多的是心酸。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為着心中的那份不甘,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沉浮,有人堅持到最後,有人中途放棄,但不論如何,要坦然接受自己的選擇。

我們都曾幻想過,假如和過去或者是未來交流,該是怎樣的情景,是否可以解答心中所惑,是否能夠不留遺憾,但即便這樣,我們一定就能排解無法消遣的疑慮嗎?在最後的信中,浪矢雄治這樣寫到,“如果把來找我諮詢的人比喻成迷途的羔羊,通常他們手上都有地圖,卻沒有去看,或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你的地圖是一張白紙,所以即使想決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裏。”“可是換個角度看,正因為是一張白紙,才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一切全在你自己。對你來説,一切都是自由地,在你面前是無限地可能。這可是很棒地事啊。”這是解憂雜貨店最後的回答,也是作者對於我們的回答。只要我們堅持夢想,不一定會成真,但精神上會得到滿意與安慰。

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2

一位温暖的老爺爺。

一間老舊的雜貨店。

一個有關理解、有關選擇、有關信任、有關尊重、有關感恩的故事。看完這本書,你會有想把它推薦給所有你重要的人看的衝動。

作者東野圭吾的作品一貫以懸疑和推理著稱,這部《解憂雜貨店》可以説是“最不像”東野圭吾的風格,此書出場人物眾多,時空錯亂,猶如拼圖一樣,稍不注意就容易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其實這也正是這本書的奇妙之處,人物之間看似毫無關聯實則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羈絆和千絲萬縷的聯繫,環節絲絲入扣,看似平淡的文字背後藴含着巨大的深情。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許都曾經擔任過諮詢者或解憂者的角色,書中可以向陌生人訴説煩惱的感覺真好,彷彿只是有對象可以訴説就得到了安慰,也許有時候在提出疑惑的那一刻,自己就已經擁有了答案,但是仍然需要一些善意的鼓勵。浪矢爺爺真誠的對待每一封信,認真傾聽和盡力迴應着來信者,也讓收到回信之人不再看輕自己,並慎重的面對自己的人生,從而得到救贖。在這其中,最重要的是,義無反顧地去努力奮鬥,也許真的是需要等到很久以後,才可以明白,做出的每一個選擇只要努力過,都會是正確的選擇。也許老天爺也在冥冥之中眷顧着每一個努力的人。

看過東野圭吾的其他作品以後,就會明白,作者在洞悉了世情與人心之餘,仍然願意回報世界以温暖和善意。書中這句“有時傷害,有時相助,人們總在不經意的時候與他人的人生緊密相連”,這是對《解憂雜貨店》最貼切的註解。而心懷善意則是解憂的不二法門。

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3

感歎作者構思之精巧。浪矢雜貨店和丸光園孤兒院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將書中人物、過去和現在聯繫在了一起。看的過程中還是比較燒腦的,要理清人物關係,時間順序不是那麼容易(看完了也只搞清了大致時間),不過越往後讀越忍不住讚歎作者構思的巧妙。幾段故事裏的人物,看似獨立不相關,看完後會發現每個人物都牽動着彼此。真是環環相扣,精彩紛呈,佩服東野圭吾三百六十度無縫連接的腦回路。

當然一部小説僅僅只是結構巧妙,也不足以打動人。能打動人的還是情。雜貨店的主人浪矢雄志真誠地對待每一位諮詢者,即使是來搗亂的,甚至只寄來一張白紙的(小偷三人組,敦也) ,也認真給出自己的答案,這種真誠足以打動人,甚至影響到對方的一生(給小偷三人組的回信可以説挽救了這三隻迷途的羔羊= ̄ω ̄=);松岡克郎為了成為音樂人的理想不停地奮鬥,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和久浩介的父親為了使浩介日後能改頭換面重新生活,不惜自殺為他鋪平未來的路(這個故事給我的印象最深刻,這是多深沉的父愛);武藤晴美的知恩圖報,為了報答收養她的姨婆夫婦,不惜去陪酒賺錢,後來事業成功了也不忘回報曾經待過的孤兒院;就算是小偷三人組,在收到諮詢者的來信時,也努力地想要幫助他人解決煩惱(月兔、克郎、睛美的諮詢信從過去寄到未來,由小偷三人組回信)。

這是一部神奇的小説,我體會到了人性的真善美,以及時間的魔力。

啊啊其實很討厭寫東西的,但是看完後確實有些想法,不記錄下來下回就忘了此刻的想法了。o(╯□╰)o

這部小説要是拍成電影肯定很精彩。我想我是入東野圭吾的坑了吧,不過微信讀書裏邊他的書好貴呀,慢慢攢書幣吧

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4

因為,讀的時候有很多人讀過或者正在讀。一不小心就發現了很多既定想法,這方面就不暫做評論。最令我佩服的還是作者的邏輯思維,雖然讀到第二個故事基本猜到了會把雜貨店牽扯的人物給寫出來。但是,這種分塊從不同人物角度。然後,又把他們聯繫在一起的確太棒了。一直覺得日文很大程度借鑑中華古代的字,以及古代的來往。很多日本作家的書讀起來相對於西方國家更易懂,而且翻譯的也更好。好久沒見朋友了,日文的學習又耽擱了一段時間。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學到能讀日文書籍,先跟英文一樣看懂簡單的我就很滿足了。這本書有一點點心理學的味道,但是又不是很強烈。老爺爺應該是幸福的人,還有就是基本諮詢的人都可以跟丸光幼兒園有關。另類來看,皆月姐姐庇護所下的孩子多少因為諮詢而爺爺有關。我似乎覺得這是愛情的另外一種形式呢,一個是孩子們身體的庇護所,一個是孩子們心靈的保護傘。想太多哈解憂雜貨店,一切的根源還是自己,雖然有外因。最終,還是自己的。想要解決什麼還是靠自己,因為潛意識或者深思熟慮的想法已經確定了。只是需要個外力而已。

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5

站在人生的分岔口,我們應該如何抉擇,這是我看完《解憂雜貨店》後問自己的一個問題。

《解憂雜貨店》寫了在人生路上遇到各種問題的人,只要把困惑寫成信投入雜貨店的牛奶箱,第二天就可以得到回答。三個小偷意外來到雜貨店,為過去的人解決問題,最後在雜貨店原主人浪矢雄治的回答中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這本書不同於其他東野圭吾的作品,沒有推理,沒有案件,不同於其他作品揭露了現實,這本書是暖心的,樂觀的,充滿了人與人之間的善意。書中的回答也都是温馨的,利用書中人的迷茫,表現了大部分人內心的矛盾,用回答喚醒了人與人之間的善。

書中記錄了一位女運動員面對是照顧身患絕症的男友還是繼續參加訓練的問題;魚店藝術家在自己的音樂夢想和老家魚店中苦苦抉擇;想賺錢養母的陪酒女在遇見新工作時不知該如何選擇……

看似是凌亂的幾個故事,卻被東野圭吾用雜貨店串聯起來,他們每個人都與浪矢雜貨店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看似獨立,卻又彼此聯繫,層層推進,形成了一個羈絆,使時間在浪矢雜貨店交匯。

書中生動形象地刻畫了三個小偷和在人生路上迷茫的人,三個小偷從剛開始寫回信的隨意到為回信苦苦糾結,最後在浪矢雄治的回信中找到了人生正確的道路。迷茫的人都在雜貨店中得到了回答,走向了人生正確的道路。

可是,在面對人生的分岔口,我們到底該如何抉擇?沒有人告訴我們,我們必須學會自己去選擇人生正確的道路。正如書中所説,其實每個人在諮詢之前心中便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來雜貨店諮詢只是為了得到肯定罷了。

三個小偷給了浪矢雄治一張白紙,浪矢雄治在回信中寫到:“你的地圖是一張白紙,所以,即使想決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裏。地圖是白紙當然很傷腦筋,任何人都會不知所措。但是,不妨換一個角度思考,正因為是白紙,所以可以畫任何地圖,一切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上。你很自由,充滿了無限可能。”

我們每個人手上的地圖都可能是一張白紙,但,正因如此,我們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我認為,站在人生的每個分岔口都要深思熟慮,我們要弄清楚我們想要的究竟是什麼,遵循我們內心的想法去選擇,到最後才不會後悔。

站在人生的分岔口,我們應該如何抉擇,這是每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6

這本書的名字早有耳聞,但是一直固執的認為應該是和深夜食堂一樣差不多的傢伙,才沒有去涉獵。直到昨天,在岳父母家的廢棄物堆裏,發現了侄子看過之後的解憂雜貨店,這時才驚訝原來這本書早就出來了。後來因為家中有事,必須有我守着,閒來無事,提了把椅子,沐浴着小雪後難得的冬日午後陽光,一個人靜靜的翻開了這本書,算是為這個陌生的老朋友來了個別出心裁的開場白。

一開頭,覺得像普通犯罪小説,我一向也不看犯罪推理之類小説。從捲簾門投入的第一封信件開始,才勾起了我閲讀的興趣。然後就開始一發不可收拾,一封信接着一封信,一個故事套着另外一個故事,整個解憂雜貨店附近的人和事開始立體了起來。他們的故事彼此之間都有一點一絲的聯繫,最終構成了這本書。

後來,書沒看完,家人回來了,和妻子講述了這個書的一部分,回家後,又借用微信讀書,花了半天時間,把這本書看完。

這本書,其實並沒有講什麼高深的道理或者使用高超的寫作技巧,普普通通的敍事手法,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的普通人的普通人生,瞭然無痕的故事中,因為解憂雜貨鋪9月13日晚上的靈異事件,而顯得饒有趣味,勾人入魂。作者巧妙的通過時光隧道,避免了寫信人和回信人的時間空間的連接,從而超然世外的對各項求索,進行真正客觀而理性的回覆,從而為一個又一個的迷途小狗,找到目標。

小説中,特別讓我感動的是,藉着三個小混混的口,説出了大部分煩惱寫信人的真實心理狀態,每個人其實手中都有地圖,只是對自己的位置比較模糊,每個人都有自己真實的想法,只是希望能夠聽到別人來幫他指出來,人們不相信自己,急切的需要藉助他人的力量,我想,其實這就是人與生俱來的怯儒,也是人類為什麼發展到新時代,依舊盛行宗教的原因之一吧。面對着未來的不確定性,大家都把希望寄託於外力,把心中的那張紙捅破。

最後,解憂雜貨店,通過最後一個故事,完成了三個問題少年的心理救贖,也成功的.將故事引向了大團圓,我想,這也是日本治癒系小説的標準式結尾吧

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7

“其實所有糾結做選擇的人心裏早就有了答案,諮詢只是想得到內心所傾向的選擇。最終所得的命運還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有時候選擇比能力更重要。因為你的地圖是一張白紙,你可以走,可以跑,可以開車,可以奔跑,但畫怎樣的路,走什麼樣的岔口,通往你所決定的目的地,這也許是你更關心的。

每個人都有迷茫的時候,在不同的岔口躊躇不前。這時候我們多期待有一個人能聽自己訴説,幫助看清自己的處境,替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可是省省吧,這是你自己的人生誒,不要逃避,冷靜下來,人生本來就是一個用經歷來尋找答案的過程,你總要走過一些路,才能看清你現在走的路。或許後來會發現,正是那些本來覺得沒意義或者説錯誤的選擇,幫你連接起了一個有意義的未來。

“我的回答之所以發揮作用,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為他們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生活,不管得到什麼樣的回答都沒用。”

這世上無論怎樣的人生,能有選擇的餘地就是幸福,故事裏每個人都選擇了自己心中所想,或是因為一己私慾或是因為人間大愛,或是懵懵懂懂間的率性選擇或是念念不忘後的謹慎抉擇,只要心中有那一絲善念和火焰,終會有所回想。

“滿腦子天真想法的人,在社會上吃點苦頭也是好事。”擺正你在地圖上游歷的心態,想法太天真,説難聽了,就是幼稚和蠢。但這又無可厚非,吃到苦了,嚐到痛了就會有所謹慎。經歷的多了,回頭看看,生活確實不能只有甜的,因為身體和心都會長胖的。

“人的心聲是絕對不能無視的”

這個浮躁的世界,有一句話:認真你就輸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認真,都是抱着玩玩的態度,真情實意害怕遇到虛情假意,所以好像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的偽裝起來了。看完書後,我真的是懷念那種真切的感情,對浪矢老爺爺那份認真的態度無比的欣賞。人啊,難得的是認真,難得的是那一片真心。

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8

看似是各種不相關,實則環環相扣,強大的邏輯推理,實在是讓人望塵莫及。

我們自以為是的孤島,冥冥之中卻與旁人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一句輕描淡寫的話,一個隨心的善意……多少我們認為不值得去在意的小事,卻有可能成為別人命運的轉折點。

迷惘與困頓,糾結與無奈,痛苦與歡欣,每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段會有不同的選擇。當時的我們都以為走過了選擇了就不會回頭,但也許未來某一個午夜夢迴,我們會驚異的發現,當初的一個小小的不同選擇,會給人生帶來多麼大的迥異。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路走遠了,眼界放寬了,也許就會明白今日種種,皆是昨日因果。也許當年所有的患得患失,經年過後會發現,也不過如此。不論當下如何,不放棄自我,保持繼續向上的源動力,也許很難,但一步一步走過去了,也許就沒那麼艱難了。

認真走好每一步,就算走錯了也沒關係。只要不將自己的未來折進暗無天日的黑暗,只要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地將未來投進無法回頭的窮途末路,一切都會有重新出發的機會。重要的不是過去你從何而來,重要的是接下來你打算怎麼走。

雖説江湖險惡,人稱武俠中的江湖已不在。但無論何種年代,保持內心的正氣與浩然,有對生活的熱情與希望,有向上的心氣與付諸行動的努力,坦坦蕩蕩的問心無愧,人生那麼長,怎麼會忍心一直讓你失望?

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9

有時傷害,有時相助,人們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候與他人的人生緊密相連。——題記

“不管是騷擾還是惡作劇,寫這些信給浪矢雜貨店的人,和普通的諮詢者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他們都是內心破了個洞,重要的東西正從那個破洞逐漸流失。”、“人的心聲是絕對不能無視的。”面對疑似出自同一人之手的三十封惡作劇信件,浪矢老爺爺如是説。從那一刻開始,我想,對浪矢老爺爺,對浪矢雜貨店,對《解憂雜貨店》,我有了一種説不清的情感,或許是敬重吧,好像全身都充滿了一種温暖的力量。

浪矢老爺爺的雜貨店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出售雜貨,而且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寫信給雜貨店,第二天總能在牛奶箱裏拿到浪矢爺爺的回信。

許多事情在還未發生時就已經在世界上留下痕跡。浪矢老爺爺不會想到當年問“怎樣才能不學習也拿到100分”的孩子,會將他的回答應用到工作中,幫助更多的孩子;也不會想到,神奇的雜貨店,交錯的時空線會在他逝世多年後幫助了三個迷途的青年

敦也、幸平、翔太在搶劫之後跑到廢棄的浪矢雜貨店中藏身,卻因雜貨店中不會流淌的時間而收到了來自過去的人的求助信。在一封一封信中,他們嘗試幫助別人,也在救贖着自己——原來。像我們這樣的人,也是可以幫助到別人的啊。因一張不慎掉進牛奶箱裏的白紙,他們收到了來自過去的浪矢爺爺的信——“地圖是一張白紙,這當然很傷腦筋,任何人都會不知所措。可是換個角度來看,正因為是一張白紙,才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一切全在你自己。

對你來説,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無限可能的。這可是很棒的事啊。我衷心祈禱你可以相信自己,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那麼,就告別這間雜貨店,告別過去那個陰暗的自己,在太陽升起的時候,走出這裏,面向一個全新的自己,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吧。

我從未讀過這樣的小説。小説開始時似乎呈現的是一個個支離破碎的片段,每個故事都有獨立的主人公,都有完整的情節,唯一的關聯是浪矢雜貨店,它像一個紐帶,冥冥中將這些人和故事連接起來。看到後面,似乎斷開的關係又逐漸聯繫起來,他們之間的關聯被揭示出來,這樣的情節竟使人震撼,原來人與人之間一直都在相互支撐,每個人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每一個人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着他人的生活。

一開始我以為小説打動我的是作者排篇佈局的功力,讀完才發現,原來真正一直觸動我內心的,是人的心中最本質的東西,那些聽起來似乎老掉牙的字眼,善良,關愛,寬容。真慶幸這世界上還有善良,有一個善良的老爺爺願意耐心地傾聽他人的煩惱,幫助他們出謀劃策;真慶幸這世界上還有關愛,即使是搶劫犯,也會在收到他人的求助信時無法置之不理,一個字一個字地認真回覆;真慶幸這世界上還有寬容,面對三十封惡作劇信,浪矢老爺爺沒有指責,只是認真地一封一封寫了回信。

正是因為這樣的善良,關愛和寬容,幫助了無數面臨困境不知如何逃脱的人,拯救了一個小男孩的生命,也完成了三個搶劫犯對自己內心的救贖。世界如同一套巨大的多米諾骨牌,只是一個充滿善良、關愛和寬容的開始,就觸動了整個世界最柔軟的內心。

而我們為什麼需要善良,關愛和寬容?

浪矢老爺爺收到過一封匿名的信,筆跡和那三十封惡作劇信如出一轍,那上面只寫了一句話。

“對不起,謝謝你。”我想這是最好的答案了吧。”

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10

剛坐下來去看密密麻麻的文字時的確會很煩躁,但後面的情節故事卻是很暖心。不同的人,不同的的事,不一樣的煩惱;但每個人也曾交織在一起。

故事的開頭是這樣的,三個做了許多小偷小竊的青年,在逃亡中無意的逃到了雜貨店,而後又無緣無故收到了求解信。而後來又發現寫信的是過去的人。他們本來是不同時空的人,卻因為這家雜貨店連繫在一起。

逃避現實的女運動員,鬱郁不得志的業餘歌手,改名換姓的少年,對未來迷茫的少女。看似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一樣的煩惱。卻會發現都與一家孤兒院有關,而開設這家孤兒院的人是浪矢爺爺的愛人。發現這本書的故事都是圍繞着,雜貨店和孤兒院進行的。

還記得文中浪矢爺爺曾對他兒子説過;“這麼多年諮詢信看下來,讓我逐漸明白一件事。很多時候,來諮詢的人心裏已經有了答案了,來諮詢只是想確定自己心裏的決定是對的。所以有些人讀過回信後,會再寫回信過來,大概就是因為回答的內容與他們想法不一”看到這句話給我的感觸深刻,這句話説的極像每個時候的我。或許人就是這樣明明已經有了答案。卻又會感到不知所措,無法抉擇。不確定自己心裏的答案是否正確。這時候的我同樣也希望能有那麼一個人能認真的傾聽我的煩你,給予我幫助。

看完這本書我領悟了,與其獨自煩惱,獨自猶豫不決,為什麼不找個相信的人訴説煩惱呢?

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11

我向來對翻譯自日文的推理小説不感興趣,覺得翻譯過來的文字總是不到位,浮現在腦海裏的是一個屬於中文世界的文學語境,與作家筆下所要構建的氛圍顯得格格不入。然而,由日本暢銷作家東野圭吾創作的推理小説《解憂雜貨店》,卻吸引了我的目光。單看書名和封面設計,就讓讀者產生好奇與遐思,到底一家傳統的雜貨店賣的是什麼“碗糕”,能提供什麼樣有效的解憂祕方? 人生的選項

附在書中的一篇導讀文章,如此稱讚東野圭吾創作方面的本事:“他的作品並非只有謎團,只是賣弄詭計,一個更重要的元素,即他過人的説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書寫。”的確,這本《解憂雜貨店》雖然具有推理小説的元素,充滿了精彩懸念與巧妙構思,但是卻能另闢蹊徑,讓讀者對人世境遇有更深入的體會與思考,借文字中燃燒的温情取暖,從而引起廣泛的共鳴。 故事中雜貨店的老店主名叫浪矢(“Na-Mi-Ya”),而附近的孩子總是把他叫成“煩惱”(“Na-Ya-Mi”)。由此浪矢突發其想,不如通過紙條,在雜貨店裏為孩子們排疑解憂。起初浪矢收到的問題都較為幼稚可笑,但是他卻對每一個疑問都認真答覆,彷彿從中找到生命的另一層意義。之後,越來越嚴肅的問題陸續出現。在老店主精心安排下,陌生人在晚上把寫了煩惱的信丟進鐵卷門上的投遞口,隔天就可以在店後面的牛奶箱裏拿到回信解答。

這些來信者都面對着人生路上重大的抉擇,希望能從回信中得到心理上的輔導。女運動員是該投入奧運集訓,還是應該放棄夢想,陪病入膏肓的男友走完最後一程?孤立無援的未婚媽媽是該把孩子生下來,還是絕情地拿掉小生命?少年應該與負債累累的父母一起潛逃,還是自己勇敢地去闖天下?長子是要繼承父親的魚店,還是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浪矢對每一封信的問題都深思熟慮,從不敷衍了事,儘量從各個角度為對方着想,才做出回覆。然而,他後來內心卻非常擔心,“也許他們按照我的回答去做,反而為他們帶來極大的不幸”。老爺爺的回答果真替人解憂了嗎?浪矢後來發現雜貨店裏有個穿越時空的魔法空間,而他很想知道自己的回覆是否對這些人產生了正面作用,因此他囑咐兒子在他死後的33週年發佈消息,讓“解憂雜貨店”復活一天。

就在“解憂雜貨店”復活的晚上,三名小偷誤闖了進來,發現了那些穿越時空的信件。小偷依據過去三十年來發生的時局,一一回復了信件,並讓它們回到過去的時空。故事的精彩之處並不在於寫信人能神奇地收到這些未來的預言,而是他們在做出艱難選擇時的態度和考量,以及對信念的堅持。人生中萬千的因緣聚合,形成了我們不同的際遇。在生命重要岔路做出選擇,最後結果如何,是誰都無法事前知悉的。例如少年最終未聽取浪矢的意見,選擇獨自逃走,因為“那時候,他無法相信心靈的團結”,而結果是雙親選擇了結生命,

讓改名的兒子能有一個新的開始。也許,當初少年做出不同的決定,一家人的命運可能就此改觀。然而,少年長大後成了木雕師,對於這個決定卻得出另一番領悟。他終於深切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無私的關懷與保護,甚至願意以他們的性命來換取他的幸福。這裏面閃現出人性最耀眼的光輝,親情的聯結和力量,原來可以排山倒海,穿越生死的國界。

除了解謎以外

東野圭吾是寫推理小説的高手,本書看似由幾個分別獨立的故事組成,但是在作者縝密佈局之下,巧妙地將主要人物聯繫在一起,因果循環,人物最終的遭遇一個個揭曉,連那三名小偷的境遇也與過去的寫信人有密切關係。 然而,這部小説不僅僅以精密的情節鋪排滿足讀者探索謎底的慾望。作者在故事的結尾處還特意構思了一個人生哲學情境,藉此鼓勵身陷迷途的人們去找尋生命的方向。浪矢爺爺最後收到的是小偷誤置入時空轉換空間的一張白紙。他認為這張白紙是最難的一道問題,畢竟這是一封無字天書,但他還是認真地做了回覆。信中這麼寫道:“正因為是白紙,所以可以畫任何地圖,一切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上。你很自由,充滿了無限可能。”三名小偷因而得到了人生中重要的啟發。

這部小説也吹起了淡雅的懷舊風。作者在描寫七八十時年代的生活場景時,特別提及著名樂團披頭四的音樂,讓中年以上的讀者去追溯那個相對純樸的年代。迥異的時空在不同人物的敍事角度下相互交錯,娓娓陳述各自的故事,雖然少了推理小説慣常的血腥奇幻,卻多了一份緬懷和感動。如此另類的故事,能夠將多樣的元素結合在一起,又做到圓滿無缺,不愧為上乘之作。

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12

喜歡這本書裏浪矢雜貨鋪的老爺爺,他對於別人訴説煩惱的態度非常認真,即使是一張白紙,也會回信告訴對方:“正因為是一張白紙,才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在你面前是無限的可能。”他認為會寫信給浪矢雜貨店的人,都是內心破了個洞,重要的東西正從那個破洞逐漸流失。因此面對一口氣寫了三十個煩惱的人,他也會認真回覆三十種方法解決煩惱。

“我希望不用學習、不用作弊騙人,考試也能拿到一百分。我該怎麼做呢?”針對這個問題,浪矢爺爺回答説:“請懇求老師進行一次關於你的考試。因為考的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你的答案當然是正確的。”接受這個回答的人後來成為一名老師,這個答案也影響了她的教學方式。

對於給別人的建議起到幫助的事情,浪矢爺爺的態度是:“我的回答之所以發揮了作用,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為他們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麼樣的回答都沒用。”這就是韓寒為什麼在《後會無期》中説:“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接受了別人的建議後,最重要的是當事人的努力。

被這樣暖心的浪矢爺爺感動了,我也希望自己是一位擅於傾聽的人,能給別人中懇的建議,也能為自己的人生規劃充實的道路,對自己負責。

推薦這本書,交錯的時空描述方式需要整理好思路認真看,看完讓我很想多讀幾本東野圭吾的書,希望能做到。

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13

作者很好的運用了政治上的聯繫觀,書中的每個故事,故事中的每個人都有着奇妙的聯繫。層層相扣,像剝洋葱似的一步步揭開故事的結局。每本書或多或少會給我們一點啟發或反思,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愛。真誠的幫助別人會感到身心愉悦,不僅僅是幫助自己的朋友或同事。

比如看到一個騎三輪車上坡的老爺爺,你上去幫老爺爺推車,隨手的一件小事,但是對於你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前兩天網上有一組漫畫傳的挺火的,講的是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要經歷的幾大階段:首先你出生來到這個世界,然後開始讀國小讀大學畢業後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找一個人結婚生子生活穩定下來,緊接着開始全身心投入到孩子身上,再然後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離我們遠去,這時我們也老了即將走向人生的盡頭。然後有網友在下面回覆,如果每個人都要這樣按部就班的過完一生,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其實人生的意義就是你突然降臨到你的父母身邊成了他們的開心果;是你上國小時和同桌一起被罰站到教室外面其實心裏還有點高興;是你上大學時第一次遇到心動的女生室友在一旁出謀劃策;是你第一次面試被拒後回到家拉着好朋友一起喝酒擼串不開心的事全忘腦後;是你坐在牀邊給自己的小孫女講睡前故事……

這組漫畫想表達的是人生的意義就在生活中的每件小事中,生活不缺少美好,只是太容易被我們忽略。認真對待生活,珍惜身邊人珍惜身邊事。另外,希望現實中也有一家這樣的雜貨店。

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14

喜歡上東野圭吾源自於他寫的一本本經典的懸疑小説,然而《解憂雜貨店》卻稱不上是一本懸疑小説,更貼切的説是一本哲學感悟的心靈碰撞之書。

快樂是一樣的,煩惱卻各有各的不同。如果事先預知未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又該如何抉擇才更有意義?女運動員是該把寶貴的時間花在陪伴身患絕症命不久矣的男友身上,還是爭分奪秒訓練擊劍爭取參加奧運會?輟學的男大學生是該堅持遙不可及的音樂夢想繼續在東京漂泊等待機會,還是應該回老家接替父親的小店安分過日子?

我在南昌讀大學的時候,一個校友是南昌郊區人,她向我訴説,身邊國中沒讀完就輟學的女孩子嫁給家裏拆遷幾套房的做生意的土豪,反觀自己,大學畢業後就業渺茫,男友還想自己陪同他回到那污染嚴重出去就能吸入一鼻腔粉煤灰的山西,即使不回山西,兩人空手打拼不知道又要N年。那時候的我,年齡和她差不多,見解也差不多,同樣的迷茫,不會分析,更不會給出什麼好的建議來。現在想來,如果這個校友在國中的時候就能預知未來,她會如何選擇?選擇有好有壞嗎?不一定。

不是每個國中就輟學的女孩子能嫁給土豪,嫁給土豪就一定幸福嗎?金錢是衡量幸福的標準嗎?其實我都不太敢説出上面這句話,在人心浮躁的現代社會,人們羨慕着土豪,求着和土豪做朋友,同時認為那些不拿金錢當回事的人一定是個Loser。校友沒有輟學,那就有讀書是不是有用這個話題的討論,現在大學的有些學科冷門的一畢業就失業,更何況每年700萬的大學畢業生,競爭那個激烈啊!但是,儘管每年就業難,還是有一部分學生通過幾年後的努力,日子越過越好。樂觀的看,校友應該有和男友走下去的勇氣,畢竟相戀一場不容易!

解憂雜貨店中女運動員選擇追求夢想,那同時也是她男友的夢想,儘管那屆奧運會因為俄羅斯入侵阿富汗造成日本抵制而沒去成,但是努力就無悔!那個糾結的徘徊在音樂與現實之間的大學生,最終堅持音樂的追夢之旅,儘管到死也沒成名,但是卻啟迪一位下一代的音樂天才,這樣的人生,何嘗沒有意義?

預知未來反而會導致我們左右徘徊,下不決心去選擇。其實不管如何去選擇,堅持走到最後,都會有不一樣別緻的風景。

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15

這篇小説對於作者而言應該不好寫,時空穿梭從一個老人到幾個小孩這個邏輯非常繁雜,又從不同的人寫信的交談這就像自己與自己交談,把自己置於不同角色去琢磨不同的想法。

讀這篇小説只浮現了兩個字“註定”,多年以前一個老人為他們解憂,多年以後幾個小孩同樣為他們解憂,雖然不在同一時刻但老人和孩子們的回覆應該是一樣的。多年以後孩子們搶劫了曾向他們諮詢過的人,而面對他們生活的困擾多年以前的老人給出了答案。

雖然他們沒在一個時差卻彼此交流,給予別人幫助。我們的生活也存在過一些人,你去過她也去過,你做過的事她也同樣做過,如果把那時你們所做的事忽略時差也許就是面對面,或是在對面眺望。就像我和我的女朋友,多年以前我不認識她她也不認識我,她在一個地方不同的地點照了兩張照片,多年以後我一個人去了那裏,在她正對面的角度同樣的地方不同的地點照了兩張照片,當我們把照片放在一起時忽然覺得一切都是註定,如果我們不存在時差就是面對面照着彼此,面對面微笑面對面按下快門。

我們的生活有時也需要像雜貨店一樣的人給我們排憂解惑,彼此陌生毫無顧忌的以自己的方式給予對方建議,幫助。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許換個人會有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方法去幫助你改變一些結果。也同樣需要我們去努力去奮鬥,去全面的看待問題,我們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雜貨店,可是這個雜貨店是無人經營還是常來關顧呢?

這本書寫的雖然是小説但是思維很深入,讓人琢磨,很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