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幼兒教師隨筆摘錄

文學1.46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瞭解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教師隨筆摘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教師隨筆摘錄

幼兒教師隨筆摘錄1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需要愛心,在幼兒園學習和生活的孩子們更需要愛心,記得一位名人以前説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作為幼教老師,教育好孩子是我們的最終目標,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

孩子上幼兒園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他從那裏開始了真正的社會生活和學習生活。對於剛剛脱離父母懷抱的他們來説,幼兒園是一個全新而又陌生的環境。他們期望得到認可、讚賞、同情、關心和愛護,期望得到老師的愛。在那裏,我不妨先舉一個例子。康康是小班裏一個十分聰明能幹的小傢伙,自我吃飯,自我尿尿,就是我們常常説的那種小大人型的,但不知怎樣的,最近一個星期己經連續尿了三次牀了,問他的媽媽,他在家裏最近一段時光從來不尿牀。這可怪了,到底是怎樣一回事呢?之後才明白,原先這個小傢伙是故意的,他只是不滿意老師對他的“不在意”,想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引起老師的“在意”,他是想從老師那裏得到關心和愛護。這是一顆多麼天真而善良的童心啊!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同時也是十分脆弱的,這就需要教師用自我一顆真誠、熱愛、賞識孩子的心去喚醒、去呵護。多與孩子交談,多給孩子以愛撫,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愛心來澆灌和呵護他們。哪怕只是一道温和的目光,也會讓其爭當“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作為幼教老師,最大的過失莫過於對孩子沒有愛,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失去了對孩子的愛。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愛心的體現無所不在。幫忙孩子繫好帶子、穿好衣服、蓋好被子是愛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是愛心……愛心是重要的,有了愛心,我們就會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把這種博大而寬宏的愛心不斷地轉換成日常保教活動的耐心,職責心。從有利於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不斷加強自身幼教專業素質的提高,精心設計好每一個教學活動計劃,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孩子”。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認可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親近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喜歡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感到幼兒園如家一般温暖;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在學習和生活中去關愛別人。請不要吝惜我們的愛心,讓我們在幼教崗位上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讓孩子在愛的海洋裏不斷茁壯成長。

幼兒教師隨筆摘錄2

家園溝通進一步暢通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們老師已經得到家長們認可和信任。日常通過多種途徑與家長交流,建立起了良好的溝通平台。家長們也常常主動與老師交流,瞭解孩子的在園情況,聽取老師的意見和看法。家長教育觀念仍有待提高通過日常觀察、和家找溝通,我們瞭解到一些家長或是忙於工作,或是教育意識不強,對於孩子的日常教育仍有一些觀念上的誤區。總的來説,我班家長的總體水平較高,對於老師的工作也比較理解和支持,呈現出較好的發展趨向。所以有了家長的支持,我們老師就能更好的開展這項工作了。

一、因為中班下學期了,我們發現班裏的孩子一直都很興奮,一直喜歡跑跑跳跳,有時連上課的時候都習慣性得跑出來,還會有大喊大叫的不良習慣。所以第一項就是要輕輕的做事,還包括了將用過的東西放回原位,不能亂扔等方面。

二、大家都知道在自由操作的活動中讓教師最煩惱的是整理物品,如何讓幼兒快速整理又能快速地安靜集中講評呢?我們可以使用讓幼兒聽音樂的方法,在活動接近尾聲的時候,播放一段熟悉的音樂,幼兒聽到這段音樂後就知道要馬上開始整理和集中(注:音樂的節奏感最好強勁一些),這樣,教師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喊”了,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提高幼兒自我服務的意識。當幼兒在體育活動或者是餐後活動、午睡後,我們都可以使用比較柔和的音樂(如:搖籃曲),幼兒聽到後也會很自覺的休息了。音樂在幼兒常規建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我們要注意,所使用的音樂不要經常更換,讓幼兒習慣成自然。

三、每個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只要教師能善於捕捉孩子的這些閃光點也就能進行現場的常規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時,總會有一部分的幼兒不能按要求將毛巾自覺地整理好,用完之後總會隨手一丟。但是有一次我們發現班級中總有一位小女孩自覺地將別的幼兒用亂的毛巾整齊的疊好,利用這位幼兒的閃光點,我們馬上表揚了這位幼兒,並請她來督促其他幼兒摺疊毛巾,並鼓勵其他幼兒也向她學習自覺地折毛巾。幼兒都很喜歡模仿,也特別容易受到鼓舞,所以在幾次鼓勵後幼兒都想改正自己的缺點,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了。

我認為:常規需要堅持,堅持成為習慣!所以接下來我們會着重培養孩子的常規,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為將來孩子進入大班、國小做好最基本的“地基”!

幼兒教師隨筆摘錄3

“我高興,我高興,我就哈哈笑……”

遊戲時間,我和孩子們一起唱起了剛學過的《表情歌》忽然,我發現小朋友們演唱時無精打采,好像不是很投入,便停了下來,想先引導一下在繼續。

“你們最喜歡什麼樣的表情呢。”

“我們喜歡笑的小朋友!”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説。

“對啊,笑起來多可愛啊。”突然傳來一個聲音“我喜歡哭的小朋友!”孩子們頓時鬨堂大笑,是誰故意搗亂?惱火的我皺起眉頭:“剛才那句話是誰説的?”大家都用手指着小晗,這個小傢伙最近是怎麼了?以前他可是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但最近我發現他退步了:上課不認真聽,還常和邊上的小朋友説話,今天竟然還故意搗亂?我非要好好説説他不可?忍不住怒火,我喊起他,“你説説為什麼你喜歡哭的小朋友?”我想,他肯定説不出理由,那我就藉機好好批評他一通?但是他的回答卻讓我非常意外:“小朋友哭了,一定遇到不高興的事情,我想去幫助他。”聽了這話,我愣住了:多麼有個性的回答啊?我心裏暗暗高興。

我表揚了他的愛心,並且肯定了他的回答,小朋友們都説:“小晗真棒?”我看到他眼裏閃爍着愉悦和自信,接下來的幾天,他課堂表現一直非常出色。

也許很多時候孩子會説出讓我們不愉快的話,也許孩子們會做就許多讓我們頭疼的事,當我們指責他們之前,應先問一個為什麼。對於我們來説,改變的只是一個評價;對於孩子來説,或許能改變他很多……

幼兒教師隨筆摘錄4

前天午餐前,孩子們正在聚精會神地聽我講故事,只有肖宇在不時扭動身體,轉動着小椅子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於是我邊講故事,邊用眼神暗示他坐好,但三四次之後仍無濟於事。我有點生氣了,便走過去輕聲但嚴肅地提醒他説:“坐好了,不然楊老師和小椅子都要生氣了。”雖然我的聲音很小,但還是被坐在肖宇左邊的袁司彥聽見了,只聽她小聲嘀咕着:“老師又生氣了。”

袁司彥的話讓我的心絃猛然一顫。是啊,想想最近一段時間,我的確把“老師要生氣了”當作了自己的口頭禪,時不時地就要説一次。袁司彥的話使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孩子犯錯時我不再耐心地和他們講道理,而是簡單地用“老師要生氣了”這句話來製作孩子的行為?也許是因為我表露出“生氣”這種不良情緒時,孩子總是會立刻安靜下來吧,我居然下意識地把“生氣”當成了維持教室次序的法寶!現在想來,這種方法雖然能立收實效,但是對良好師生關係的形成與幼兒認知、社會性的.發展都存在着不良的“後遺症”。

孩子不是因為覺得我有道理,而是懾於我作為教師的威嚴與氣勢。且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認為我是一個“無能”的教師,因為我只會“生氣”。我為什麼不能耐心一點觀察瞭解幼兒行為背後的原因?為什麼不能以理服人?為什麼不能做好情緒的自我調控,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幼兒呢?我試想換一種方式,如對孩子説:“肖宇快坐好吧,藍貓不是説小朋友要坐直,不然脊椎就要變彎了麼?”也許這樣一樣會達到預期的目的。

昨天開始教育活動前,我拉過肖宇和袁司彥,誠懇地對他們説:“謝謝你們的提醒,老師下次再也不會‘生氣’了!”

幼兒教師隨筆摘錄5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對孩子們沒完沒了的“打小報告”現象,不能不動一番腦筋。既不能小題大做,又不能不管不問,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每一次都當成有利的教育時機,教會孩子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不,小津含又來報告了:“老師,馨馨碰着我了!”“馨馨碰着你有什麼要緊的,”我笑着説:“她可能是不小心的,你應該原諒她。以後啊,別人不小心給你添了麻煩,你要諒解人家;你給別人添了麻煩,笑着説聲對不起,別人也會原諒你。以後再有這類事,不要動不動報告老師了,好嗎?”小津含閃着大眼睛聽着我輕描淡寫的一番話,似有所悟地回去了。小涵涵又來報告了:“老師,我的小刀沒了,可能是昊昊給我偷去了。”我嚴肅地説:“涵涵,你説昊昊偷了你的小刀,有證據嗎?你看見了?”“沒——沒有”。“就是了。不瞭解情況怎麼就亂説呢!這可不行!遇到這種事,你應該想一想是不是自己丟了,或是忘在家裏了,或者,你應該耐心問一問小朋友們,是誰拿去用了,或者誰跟你開玩笑,藏起來了。就是昊昊給你拿去了,説不定是跟你鬧着玩呢,你説是不是?以後再遇到這類事,要動腦筋自己解決,不要動不動找老師了。”這一位“原告”也欣欣然走了。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們很少為雞毛蒜皮的事糾纏了。他們逢事互相謙讓,似乎成熟了很多。

幼兒教師隨筆摘錄6

孩子的性格多種多樣,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是不同的。翌晨是個很文靜的孩子,平時總給人很害羞的感覺,一有事情他就張着大眼睛看着你一言不發,有時説話也是輕輕的。一天中午餐前準備時,我正在講着故事。孩子們都睜着大眼睛仔細地聽着,但是總有幾個搗亂的孩子在窸窸窣窣的講話。我看看他們有點生氣了,突然看到平時比較文靜的翌晨也站了起來開始動來動去。我的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我停止了講故事,讓翌晨和其他幾個搗亂的孩子站起來好好想想自己的錯誤。

過了一會,看看其他幾個孩子都知道犯錯了就請他們坐下,但是我請到翌晨是,他卻把嘴巴撅得高高的,一臉的不服氣。看到這樣我就更生氣了,讓翌晨繼續站着,好好反省一下。

把故事講完以後我仔細想了一下,翌晨平時不是這樣的孩子。於是我把他叫住拉到身邊,説起了悄悄話。我説:“翌晨,老師先給你道個歉,老師批評的太兇了。你能告訴我,你剛才為什麼要站起來嗎?”聽到我的道歉,翌晨的態度也緩和了下來。輕輕地對我説:“我剛才看到很多書都掉了下來,我想去把他們撿起來。”於是,我説:“那老師批評錯了,我再跟你道個歉!下次和小朋友一起聽做事情的時候,如果你有事情你可以悄悄的來跟我説好嗎?”翌晨輕輕地點點頭。

之後,我經常地找翌晨説悄悄話,翌晨漸漸地也願意跟我説話了。

通過這件事讓我瞭解到,孩子們是不一樣的,他們有多種的性格。在批評之前我們應該多結合孩子平時的表現與性格,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生氣而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幼兒教師隨筆摘錄7

“記着你的好,記着你的笑……”當一位孩子依偎着對我輕唱這首歌時,我感到孩子很有趣——學着大人的腔調還有摸有樣的,但笑過之後那熟悉的歌詞引起了我的思考。

對着小小的孩子我們總是告訴他們,我們大人對他們有多好,要他們時時記着我們對他們的好,在生活中孩子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當我微笑着迎接他們,親切地抱抱他們時,孩子總是高興地笑着向我問好;當我帶着孩子開心地活動完坐着時,孩子總會親切地問:“老師你累嗎?我幫你捶捶吧。”當我關心地問候他們,幫他們穿衣褲時,孩子總會親暱地親親你。孩子的想法很簡單,但孩子的愛很純真,他們沒有世俗的偏見,只有真誠的表現,他們最直接地表現着你的好、你的壞。可我們這些自以為是的大人,在要求孩子的時候卻自己忘了。有時孩子想親親你,你卻生硬地推開他告訴他:“你很髒”;有時孩子想向你訴説,你卻會因為繁忙的事務很敷衍他;孩子在熱情地對待我們時,我們總是忘卻了要以同樣的熱情對待他們。

“人人都説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一首《小孩不小歌》提醒了我們,不要小看了孩子,平等地對待孩子,讓孩子記着我們的好時,我們也要記着孩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