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敍事美文摘抄(通用14篇)

文學2.28W

敍事文是應用文寫作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怎樣寫好一篇敍事文是需要技巧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敍事美文摘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敍事美文摘抄(通用14篇)

敍事美文摘抄 篇1

媽媽的心願

"世上只有媽媽好……"每當含淚唱起這首歌,我就會想起我那親愛的媽媽,想起她的心願。

我的媽媽,離開我已經兩年了,那時我才十歲。每當夜深人靜時,我就會想起她,她那瘦弱的身影和慈祥的面容就會出現在我的腦海中。她雖然讀書很少,沒有什麼文化,但卻希望我成為有文化有出息的人,因此在學習上對我的要求可嚴格了。

我讀國小二年級時,一天早晨下着大雪,我不想上學了,就向媽媽撒起嬌來:"這麼大的雪,我不能去上學了!"她的臉色當時就變了,説:"不行!你非去不可!走,我送你去!"我想這下可糟了,惹她生氣了,可天這麼冷……媽媽似乎猜透了我的心思,就説:"下這點雪就不想上學?你呀,怎麼這樣不爭氣,能有什麼出息呀。"我看出來她很難過,就説:"看你急得,我哪能不去呢!"媽媽一聽笑了,拉着我走出門去。啊!大雪紛紛揚揚,天冷的我直打寒佔。我們艱難地上路了。開始時我走得還挺有勁兒,可越走越費勁,後來累得我直喘粗氣。媽媽見了説:"來,我揹你。"不由分説背起我就走。我趴在媽媽背上,覺得又温暖又舒服。走了一段路,媽媽也開始喘粗氣了,頭上熱氣騰騰的。我真想叫她停下我自己走,我實在不忍心再讓媽媽為我受累。忽然,媽媽身體一歪,摔倒在雪地上,滾了一身雪。她慢慢地爬了起來,急忙抱起我問:"摔疼了嗎?"説完又要揹我走。我堅決不肯,大聲對媽媽説:"我自己走!"媽媽望着我,眼中湧出了晶瑩的淚珠……

我在老家讀書時的一個晚上,接到家裏的電話,説媽媽病危。當時我恨不得生出一雙翅膀飛到媽媽的身邊。在親戚的陪伴下,我摸黑走了幾十里路,深夜一點趕到了家。我撲到牀前叫了一聲:"媽!"眼淚就刷刷地流了下來。她為我耗費了多少心血啊!現在卻是一身重病,目光散亂失色,我的心如刀絞一般。

媽媽看見了我,就吃力地説:"唸書要緊,回來幹什麼?我,沒事的,你回去,回去吧!"我現在怎麼能離開她?但怕她傷心,強忍着眼淚,慢慢地點點頭。

第二天深夜,媽媽突然叫我到她的身邊,拉着我的手説:"梅兒,記住,好好讀書,做個有……有出息……的人!"我忍住淚,連連點頭。她拉着我的手突然鬆開了,眼睛安詳地閉上了。我痛苦地呼喊着"媽媽!媽媽!"我覺得我的呼喊聲令全世界都能聽得見,可媽媽再也不能回答我,她永遠地走了,我再也得不到她精心的撫愛了……

媽媽,我親愛的好媽媽,女兒記住了您的話,好好學習,做一個有出息的人,一定完成您的心願!

敍事美文摘抄 篇2

母親手中的稻草繩

就在昨晚我還伸手摸了摸枕下的稻草繩,胸中的熱血流遍全身……

母親啊,您可曾知您坐在門前編制稻草繩,那藍布褂,那雙敏捷而勤快的手將稻草一顛一顛地編成草繩——那幅畫面伴隨了我十幾個春秋啊,母親啊,那是永不褪色的記憶,伴我一年又一年……

還記得你那次生病,恰好我放假回家,父親給了我一把零錢,讓我給您買點您愛吃的菜。我低着頭行走在人羣中,帶着上次考試的悲傷,走得緩緩的,在這喧鬧的市場上,我無心觀察周圍形形色色的人,只顧傷心地走着……偶爾間,抬頭望望菜堆,尋找你愛吃的菜。其實我根本沒曾想過,你愛吃什麼,只是記得您愛吃我愛吃的菜……又是偶爾抬頭,老伯在用稻草繩綁着菜,那好熟的稻草繩……這不是母親一直編着的稻草繩嗎?母親您那單薄的身體倚在門前,手一顛一顛地將稻草編成繩子……

還記得那個夜晚嗎?天黑黑的,父親在屋內抽着悶煙,煙霧繚繞,您依舊在門外編着草繩,手一顛一顛的,稻草就編成草繩。我的心沉沉的,再也無力開口要開學後的學費……

時間好像在那一刻停留,靜得可怕,就如我沉沉的心。那句"爸媽,我不上了"在口中轉了幾圈又咽了回去,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對學習是多麼渴望,可家中……母親,您的手依舊在一顛一顛地將稻草編成繩的一部分。父親猛地捏滅了煙,起身去了鄰家,我依舊心沉沉的,您依舊手一顛一顛地將稻草編成草繩……

我回過神來,匆匆地買了您應該愛吃的菜,不忘要了根草繩……

母親啊,我就是您手中的草繩,從小編到大……您那在門口編草繩的背影,那雙一顛一顛的雙手在我的記憶裏永不褪色。

後來求學的路上,我總不忘將一根草繩放在枕下,看到它,我就看到了您的身影,您那雙永不停息的手,和那一顛一顛的稻草繩,走過了一年又一年……您用那雙手告訴了我什麼是自強不息……

我在您的那雙手下成長,同稻草一樣由草變繩……您的那雙手陪我走過了一夜又一夜,時間永遠吹不落您手中的稻草繩,更吹不落那雙一顛一顛的手……

敍事美文摘抄 篇3

沉默的父愛

6歲。

操場上,一個小男孩學着騎車,旁邊站着他的父親。沒有一句指導,沒有一絲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雙腿早已是鮮血淋漓。終於,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親依舊是那麼筆挺地站着,眼中滿是不屑與冷漠。

孩子多麼渴望爸爸的鼓勵。沒有;孩子多麼渴望爸爸的擁抱,還是沒有。只是那雙空洞的眼睛,讓孩子感到冷酷與無情。終於,孩子不哭了,倔強地站起來,跨上車,開始又一次的嘗試。父親早已是興趣索然,轉過身,邁着大步,走了。身後又是一陣金屬與地面的摩擦聲,父親只是不經意地回了下頭,手卻在顫抖。孩子站起來,想着剛才父親冷漠依舊的眼神,兩行熱淚莫名其妙地滑過他的臉頰。一步、兩步、三步……父親的腳步聲依舊堅定。

16歲。

禮堂裏,當年的小男孩被人羣簇擁着走上了獎台。又一次高舉獎盃,又一次歡呼如潮。緊擁着榮譽,在閃光燈不停的閃耀下,孩子艱難地尋找他的父親。人羣中,唯獨沒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個他。瞬間,禮堂彷彿空蕩蕩的,只有孩子與他的父親在對視着。還是那麼冷漠,依舊是如此不屑。父親那空洞的眼神讓光芒萬丈的獎盃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兒子,一把奪過緊擁着的獎盃,父親毫不猶豫地把它交給後台的老師。兩行熱淚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來,一步、兩步、三步……父親的腳步聲依舊堅定。

昨天。

校門口,一位青年與他的父親作着告別。沒有寒暄,沒有寬慰,沒有擁抱,沒有一句話。直視着父親,他的皺紋又深了,他的黑髮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裏滾着淚水,壓抑着。在模糊中,父親那冷漠的眼神裏也有些光亮。顫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兒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縮了回來。向門口指了指,父親又轉過身,沒有動。遠望着父親遠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親定住了,回過頭,瞥了一眼,看到兒子。青年人也注視着他的父親,壓抑不住的淚水終於流淌下來。沉默中,心中是那麼温暖,一步、兩步、三步……

今天。

考場上。有一個孩子在寫着沉默的父愛,心中充滿感激與驕傲。

我的父親,他的感情如綿細的秋雨,柔和的春風,沒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罷了。

沉默的父愛———我很感激它。

敍事美文摘抄 篇4

最快樂的一天

今天是國慶節長假的第一天,爸爸媽媽因為太忙,並沒有帶我出去玩。可我在家裏也體會到了快樂的滋味。

"當---"牆上的鐘響了,已經七點了,爸媽都還沒回來,可是我肚子已經打起了小古,於是,我決定自己做飯,我又開始發愁:"吃什麼呢?忽然,我看見碗櫃的小籃裏滿滿的雞蛋,我眼前一亮,"啊!對了!荷包蛋吧!"我叫了起來。

煎荷包蛋,我從來沒有做過呀!因為平時學習緊張,我哪有時間做這些麻煩的家務事。唉!還是學着媽媽的樣子做吧。

我先把鍋放在爐子上,然後倒好油。聽媽媽説過:"油熱了,才能放雞蛋。"誰知,就在我拿雞蛋的時候,鍋裏的油"吱吱地響着",冒起煙來。我急忙跑到鍋旁,可是煙越升越高,立刻把我包圍了。我一邊咳嗽,一邊慌忙拿起雞蛋,在碗邊敲開,把蛋青和蛋黃一起倒進鍋裏,.哪知,鍋裏有水,油在鍋裏"噼噼啪啪"地爆開了,油飛濺出來,我手忙腳亂地抓起布把鍋端下來,鍋裏的雞蛋也成了"四不像"

我的臉薰得通紅,火辣辣的,真不想再剪了。面對眼前的情景,我又不由得想"爸媽忙了一天,每天回到家還要做家務活,多辛苦啊!想到這兒,我重新放好有,不慌不忙地開始煎了。這次,非常成功,那黃澄澄的蛋黃的點綴,還有那白嫩的蛋清,真像一朵黃蕊雪蓮花。我又順利地把第二個煎蛋弄好了。

爸媽回來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只誇我懂事了,我美滋滋的,因為我體會到了用自己的勞動換來大家的幸福是多麼愉快啊!

敍事美文摘抄 篇5

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有着一頭的捲髮,一雙不大也不小的眼睛鑲在臉上,一個紅紅的嘴脣,就像是一顆成熟了的紅櫻桃。雖然有着胖胖的身子,可一點也不給人有遲鈍的感覺,反倒讓人覺得很靈敏。媽媽也很能説話,就像《紅樓夢》裏的王熙鳳那樣能説話,你要是和我媽媽比説話,媽媽説了一句,後面的,你可就無言以對了!

一次,我期末考試時語文考了96分,就作文扣了4分,回到家中,我拿着卷子,看了又看,親了又親。心想:老媽回來時我一定要給媽媽看,媽媽一定會誇獎我的!!!呵呵,説不定……"叮咚叮咚"門鈴響了,我還陶醉在我的成績中,慢慢的走到門前打開了門,一看是媽媽回來了,我拿上卷子就迎了上去,自豪的説:"看媽媽,看見了嗎,你女兒,我語文考了96分,這歷史性的一刻,是不是該慶祝一下呢?"我還沒等媽媽説,又繼續説:"是去吃火鍋呢,還是去吃燒烤呢?’媽媽開口了:"欣欣啊。你今天語文考了96分,雖然值得誇獎,可也不能這麼驕傲啊,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這句話難道,你不明白嗎?你這雖然考了96分,如果你驕傲自大,下次就不會進步,還有可能會使你落後,所以你應該繼續努力,下次也考上96分!"聽完這句話,我的臉一下紅了,説:‘媽媽我再也不驕傲了,我下次一定努力!"説完,我走進書房讀起了書。

我媽媽説話厲害吧!!!

敍事美文摘抄 篇6

她這個人啊

她,這個剛滿十歲的小丫頭,活潑開朗,喜歡交朋友。

她,一雙修長的眉毛下掛着兩顆黑葡萄,一張小十分愛朗讀。

她,數學老是粗心作業上,天天和錯題"有個約會",你以為她上課沒聽,不會做呀!其實她會做,可就是粗心,要麼題目抄錯,要麼多個零少個零,可上課又積極舉手發言,讓師又愛又恨。

她,十分仍性,是不是就會發脾氣,有時,幾個小夥伴逗她玩,故意裝出不理她的樣子,她又捂住臉哭了起來。小夥伴説明原因時,她也愛理不理,這叫"以牙還牙"!

她,還有"憂鬱症"下課時常呆呆地坐在那兒,不知在想些什麼,連眼皮也不眨一下,可上課時從沒這樣過!

有一天,上學時,不知在想些什麼,競走向畫畫的地方(萬壽園)走去,她的大哥哥去上班,正好遇着了她,問:"你今天不讀書啊?"她一聲不吭,大哥哥捏了她一下,才醒來,摸摸腦袋,上學去了。

她是誰?她就是我,一個很多缺點的女孩,但又惹人喜愛,哎,她這個人那!哎,我這個人啊!

敍事美文摘抄 篇7

爺爺您辛苦了

我有一個外公,可是小時候叫習慣了就改叫爺爺了,爺爺很喜歡我,幾乎把我當成手心裏的寶貝。爺爺很愛和我開玩笑,他常説我是從垃圾箱裏撿來的。哎呀,我也沒辦法,只好這樣認為咯。有時候給我説媽媽生我時候,大哥哥還在手術室外大叫道:"破腹產啦!破腹產啦!"反正爺爺就是沒事喜歡和我開玩笑。

我的爺爺時常和藹時常兇。怎麼説呢?他常説:"我們家就你一個小女孩,怎麼可以不疼呢?"咱們鄉里有句俗話,"養外甥不如養畜牲".可是我沒這樣想。雖然他不是我的親爺爺,但我們相處的還是十分融洽的。

在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那晚我生病的情況。那天凌晨,我臉色發青,只見我全身發抖,爺爺連忙用被子裹起我來,因為那時候沒有什麼交通工具,只好是走路去鄉里衞生所,外婆在前面照手電,等到了,爺爺背的已經是滿身汗淋淋了。打了針,吃了藥,才稍微好點,這會兒爺爺終於鬆口氣了。

因為工作的關係,爸媽在外地,只好將我託付在爺爺這裏,所以送我上學就成了爺爺每天必做的事,不管什麼時候,哪怕是最忙,最累的時候,爺爺首先都會保證我能夠準時被送去學習。

爺爺是個農民,除了每天照顧我以外,每天還有好多農活,真的很累。這裏我只想對爺爺説,"您辛苦了"!

敍事美文摘抄 篇8

我的爸爸

媽媽説,爸爸是個"書呆子".我看嘛,有那麼一點兒,不過,應該叫"書迷".

爸爸上班去,坐在公共汽車上,手中拿着一本書;到了單位裏,鑽進圖書館,找他所需要的書;回到家裏,躲進小書房,一會翻翻他的書,一會爬爬他的個子,寫他的書。

媽媽説他眼睛已經有千把度,別在看書了。他呢,只是笑笑,把媽媽的話當做耳邊風。每晚,等下,他又看又寫,常常要到深夜才安睡。

前天,還鬧了個大笑話。爸爸下班回來,開了燈在書房裏寫啊寫。五斗櫥上的三五牌枱鐘,"噹噹噹"連敲了七下。爸爸拎着包,急匆匆從書房裏走出來。

"你到那裏去?"媽問。

"上班唄,七點了,再不走要遲到了。"爸爸挺認真的説。

我在一旁笑。

媽媽挺有辦法,拉着爸爸,打開門來給他看。門外,天色黑黑,街燈點點。

"是晚上!"爸爸如夢初醒。媽關了門,説:"有句俗話説叫:‘鬼迷心竅’,你呀,‘書迷心竅’,晨昏顛倒。"

爸爸自己也笑了

敍事美文摘抄 篇9

提籃春光看媽媽

左拉説:"人一生只有兩分半鐘的時間,一分鐘微笑,一分鐘歎息,半分鐘的愛。"我想説,給我兩分半鐘,我只願提籃春光看媽媽。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媽媽,兩個小時前你那緊張不安又強加掩飾的表情我都看到了。現在,我坐在考場上,想起你為我忙前忙後的一幕幕,不禁濕潤了眼眶。但丁説:"世界上有種最美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媽媽,你的呼喚我聽到了,經歷了這場考驗,我就不再是那個任性胡鬧的小丫頭,我會帶着金榜題名的明媚春光去看你。

都説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可是,媽媽,我們不斷爭吵,互相指責,冷戰……看到別的母女親密無間,無話不談,我真的很羨慕。每一次難過時我多想撲到你懷中大哭;每一次取得成績時我多想和你一起笑逐顏開;每一次彷徨時我多想讓你為我指明方向。可是,我卻只能一個人在被窩裏哭泣,一個人在日記裏歡笑,一個人在迷惘中選擇……不記得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能像尋常母女那樣相處。是大學聯考前嗎?難忘一起在綠蔭春光下背單詞,難忘一起擠在牀上談心,難忘你在羞澀中談笑與爸爸的相遇……大學聯考,於人,是寒風凜冽的冬日;於我,卻是温暖人心的春光,融化我和你之間連綿的隔閡冰川,讓我提着它去看你,讓這明媚的春光照耀我們的心田。

現在,你遇到了複雜的人際、事業的不如意;漸漸地你眉頭緊鎖,悶悶不樂,即使每次見了我都是一副笑臉,可我也聽到了你深夜的抽泣。巴爾扎克説:"不幸,是天才的晉升階梯,是信徒的洗禮之水,是弱者的無底深淵。"泰戈爾説:"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鍊,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模擬考試的失利幾乎讓我崩潰,那時,你告訴我:"在這個世界上,一星隕落,黯淡不了整個天空,一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這如春日般的話語讓我重新站了起來,現在,我也將提着它去看你,讓它照亮這一段灰暗,讓女兒陪你一起渡過難關。

總是情不自禁地感動,淚水滿襟,你我只是這芸芸眾生中的滄海一粟,卻從未停下過追求的腳步,只因心中有夢,只因背後有媽媽注視的目光,於是即使一路上千山萬水、風雨相襲,也無怨無悔。

提籃春光看媽媽,讓我們沐浴在春光下,看庭前花開花落,觀天地雲捲雲舒。

敍事美文摘抄 篇10

感悟母愛!

母愛如春水,滋潤了我幼小的心靈!存在吸血鬼的家鄉里,使我感悟到了無窮的母愛!

在20世紀90年代的某一年裏,我從極樂來到了世界,並定居了下來。我生在一個充滿吸血鬼世界的一個小村莊裏頭,那世界早已充滿了吸血鬼。當時每天晚上大人們都要放下牀簾保護着自己的孩子,以免被吸血鬼吸了血去!

在小村莊中的每個房屋都住滿了人,有的房屋甚至住着幾户人家!每到天空一昏暗那吸血鬼便出來尋血了。每個人都不得不動一動粗壯的手,動一動破裂的腳丫。這樣吸血鬼才不敢前來接近吸你的血。

"吸血鬼"是我們鄉村人的叫法,其實"吸血鬼"是叫"蚊子"的。因為他是一種吸人血的冷血動物,所以大家都稱為"吸血鬼"

説到吸血鬼就讓我想起小時候的那瞬間。小時候的我長着短短的頭髮,兩片鐮刀彎的眉毛和一雙燈泡亮的單皮眼睛,一個大大的鼻子和一張甜美的櫻桃小嘴。我的個子不高不矮,只是有點胖,我還長着一張粉嫩嫩的小圓臉正合吸血鬼的胃口。當時母親家裏窮,住的是一座小破房屋,房屋只有四間房,分成四户人家。家裏住的人多了自然也就引來了眾多的吸血鬼,每到黃昏接近晚上時的這段時間正是吸血鬼出巢的時候,大家便要開始手忙腳亂地動起來。在夏天的季節裏就很少有蚊子了,偶爾有幾個也沒叫人注意。所以我問父親為什麼夏天沒有蚊子?因為天氣很熱,所以蚊子都長不起來了,父親微笑地對我説。然後我就問了母親為什麼冬天就有眾多的蚊子?母親摸着我的頭微笑地對我説:"因為呀冬天的天氣冷不熱,所以蚊子才能逐漸生長起來".所以我們大家在冬天的夜晚裏是難免手忙腳亂的。有時腳動一動,有時手拍一拍。每個人一個拍掌聲,村子便熱鬧了起來。説到拍掌聲使我的腦海中迅速地跳出一副畫面。

在一個20十世紀裏的某一個晚上,一張掛着白色破牀簾的擁擠小舊牀,一個躺在母親的懷抱同母親睡在一張擁擠的小牀上的圓臉的小孩在熟睡中時不時搓搓小腳丫,用那肥嫩嫩的小手拍着圓臉上的吸血鬼。母親便被吵醒了過來恍然大悟一看,十多隻吸血鬼正搭在一個圓臉蛋小孩的臉上吸着鮮紅紅的血細胞。母親心疼地將手一揮便把它們趕走,那吸血鬼便很伶俐地飛到牀簾並搭上了。然後母親用她那雙粗而裂只剩下皮包骨的手迅速地拍那搭在牀簾的吸血鬼,有的便被拍死,有的便伶俐的飛藏到圓臉蛋小孩的被底下。不知拍了多久那吸血鬼還是依然那樣地多。又不知拍了多久,那温馨的拍掌聲吵醒了正在熟睡小孩,但吸血鬼依然是原來的多。這小孩便是我,當時我也不懂事,並不感到母親的辛苦。母親把我哄睡了,自己不知道又拍了多久。當我第二天醒來時才發現母親那瘦小的手掌上已沾滿了吸血鬼的血,這可謂母親為了我才這樣勞累。這幅深刻的畫面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能遺忘。現在想起,當我按着我的那顆焦脆的心時,心中的苦已不再是苦了,而是甜滋滋的!

到了現在我還難以忘記那熟悉的拍掌聲,難以忘記那温暖的夜晚,難以忘記那吸血鬼的形象。因為這事件讓我感悟到了母親那無私奉獻無窮的愛呀!

敍事美文摘抄 篇11

爸爸的一滴淚

我爸爸是一個很堅強的人,很少流淚,而且他從來不‘明’着流,總是‘暗’着流。在無法發泄時,他趁洗臉的機會,悄悄地流淚,從不驚擾我們,隨着洗臉水和淚水一併帶走。但是他的心事、焦慮,還是被細心的媽媽發現了,慢慢的我也發現了這個祕密。

五月底,爺爺、奶奶過來玩。爸爸是一個大孝子,非常孝順他的父母。而且爺爺又得了老年痴呆症,爸爸就更孝順了,經常給爺爺買好吃的和穿的,晚上,還不顧一天的辛苦給爺爺按摩。兩個月很快過去了,到了離別的日子,我們一家把他們送去火車站,一路上,爸爸親切的問候着爺爺奶奶。火車站到了,站裏充滿幸福的味道,和關心的話語。我們在車站裏等候着。我不時看到站裏迎來送往人們的關切的神情。我們把他們送上了火車,奶奶拍打車窗示意我們回去,可爸爸不走,直到火車開了才走。

走出車站,雨不知不覺地下了起來,我們打起雨傘。不輕易間,我看見爸爸的眼睛紅了,更紅了,忽然一滴淚水落了下來。在回家的路上,爸爸一直不言不語,我心想,是爸爸捨不得爺爺、奶奶吧,於是我和媽媽知趣的,沒有打擾他。

爸爸流淚的情景,我一直記得,我從中彷彿看見了爸爸對父母的愛!那是一滴美麗的淚,那是一滴純潔的淚,那更是一滴真誠的淚!我真想把這滴淚收藏起來,因為它的意義重大。

對於別人來説,這是一滴普通的淚,對於我們家來説,這是一滴特別的淚。我也從這滴淚中明白了許多,似乎懂事了許多。

敍事美文摘抄 篇12

青磚白瓦,屋檐下的故事有許多許多,而我僅僅只能記得一小部分……隨手寫下那些我快要遺忘的故事。不知道我的故事對於大家而言是否精彩,然而它對於我而言,是我想寫的……

屋裏的灰色磚牆壁上掛着一張泛黃的老照片,上面有調皮的我,也有這篇文章的主角——貓,那隻渾身雪白的貓。

那時的鄉村,沒有柏油路,沒有汽車,也就沒有可以消遣的電視機;現在我只能依稀記得,那時陪我玩的也只有這隻貓了。

院子裏有一花壇,人工修築的,種了一些常見的花,哦!還有一棵樹。這個花壇從貓來的那天起,似乎就是它的天地,上可到屋檐,下可樹底乘涼。同時那也是我捉弄它的地兒,現在那個花壇還在,樹雖然還是那顆樹,但已經垂垂老矣。不能再看到它竄上竄下的'身影,不過….似乎我從時空深處聽到了一些聲音:“喵”,“喵”,“喵喵”。還伴隨着一聲聲稚嫩的聲音:“讓你跑,讓你跑,死喵喵…….”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那時懂得珍惜,這隻只聽我的話的貓,會被無知的我打死麼?我相信輪迴,相信緣分,如果不是緣分,它會來的我的身邊麼?它會只聽我的話麼?

看着牆上掛着那張泛黃的照片,耳邊傳來了奶奶惋惜的、無奈的述説:“這隻貓最聽的你話了,別人如果惹毛了它,它會撓別人,也只有你 就你,隨便你怎麼打它,它都不會撓你的。”聽着這些話我想哭,但不知是為誰哭,小時候的我,還是那隻貓…….。小時候的我,不知道什麼是悲傷,不知道什麼是別離,但現在知道了。但現在知道又有什麼用呢……那隻貓還能回來麼?

“不哭,不哭”這是誰對誰説的?現在的我對貓,只因小時候的我不分好歹的欺負它;小時候的我對現在的我説的,只因那時的我,不知道什麼是悲傷,不知道什麼是別離。我相信輪迴,也相信緣分,我希望,下次我們還能遇見,不過遇見的時候你做人,我做貓…….

因為我的懵懂無知,我時常會想起一些片段,一些我和貓一起度過的美好片段;只因為這些片段的短暫,或許更是因為我對貓的歉疚。

屋後有一片竹林,不算小,夏天的時候,那便是乘涼的好去處;所以我夏天傍晚的時光就在那裏度過。當然,我的貓也不能少。

那時沒有電扇,唯蒲扇兩把,但也不是在我手中。我的玩伴是貓,當大人們輕搖蒲扇,乘涼聊天的時候,我和貓咪就在竹林裏穿梭,它在前面跑,我在後面追…..我的後面還有一羣羣大人們的對我行為的勸阻聲……而我,眼睛裏只有貓,因為它讓着我的原因,最終我捉到了它,吃力的抱在懷裏,然後慢慢地把它抱到了家裏,並且奶聲奶氣的説“你輸了,不許跑”。但卻沒有用,放下地的瞬間,跐溜地跑開了,在不遠處對着氣憤的我喵喵喵的叫着。

門口有條小溪,很是清澈,我最喜歡做的就是把它丟進小溪裏,然後看着它撲騰,有時候笑着笑着就忘了離開,那濺起的水花,就在我的衣服上畫上了幾隻蝴蝶……

現在,我就站立在溪邊,但小溪裏已經沒有水了,有的只是乾裂的泥土,還有充滿遲暮氣息的雜草。本來我想來找找那隻貓撲騰的身影,而現在找不到了。也許我百年之後,能夠在時光長河中再次找到你的身影,這次我不會再將你丟進水裏,因為這裏不是門前的那條小溪,我害怕再次把你扔進去以後,我就再也沒法找到你了,所以我會靜靜地、緊緊的把你抱在懷裏………

下筆的時候,我難以明瞭我內心的感情,歉疚、不捨、或者是更多。我很慶幸,我相信輪迴,相信緣分,我希望,下次我們還能遇見,不過遇見的時候你做人,我做貓……

“好嗎?”

“喵——”

敍事美文摘抄 篇13

我們的美文班啊,那可真是人才濟濟、是藏龍卧虎的地方。

看!阿玲姐姐又在聚精會神地作文了,她那認真樣兒啊,不愧是我們的班長。阿玲姐姐給我們評作文時專心致志,一寫就是一大篇,甚至比我們的作文還長,讓我們目瞪口呆,佩服得五體投地。她大方起來時,真讓我們大跌眼鏡。就説今天吧,她當小老師主持成語競賽活動,買了一大口袋獎品,差不多要一百多元了。她用的是自己的零花錢啊,不禁讓我“哇”地叫一聲……

再説李識鵬吧!石頭小屋裏的作文,他幾乎每篇都去看、去評,他的作文進步可大啦,這才能叫美文班的班長!他雖然一玩起來就像發瘋了,但是一學習起來,就全神貫注,所以他學習成績很好,是我們班的學習委員呢!

還説説張博維,雖然他不是班長,但是也起到了班長的模範帶頭作用,他真正做到了“六認真”:專心聽、仔細看、積極説、認真想、大膽寫、勇敢評。老師一見到他就非常喜歡。特別是昨天,他為大家演奏了薩克斯,一口氣吹了好幾首曲子,把全班同學帶進了音樂的殿堂。

最後得説説我——魏萌,我的上進心很強,做事不甘落後。只要我想做的事一定會做得很好的。就説寫美文吧,別人的文章能在石頭小屋發表,我也一定要爭取。別人能做到的事我一定要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我也要爭取做到。我寫自己不是“老鼠爬秤鈎”——自己稱讚自己哦,我可是實事求是的。人要自信嘛!

我們的美文班人才濟濟、藏龍卧虎,那是因為我們有石頭老師。石頭老師教的學生全是人才,所以我愛美文班,更愛石頭老師!

敍事美文摘抄 篇14

不知為什麼,在我的記憶深處,總有一股無名的哀傷,它縈繞在我的腦海多年。即使在萬家燈火,喜慶團圓的節日裏,也總能感覺到它的存在。它幽幽的飄蕩在西北大地的深山裏,縈繞在黃土高原的土峁上。或許,這就是西北平原上的“燕趙悲歌”吧!它,神祕的在人們的心中盤亙,縈繞。

它的形成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在我的私心領域裏,應該確切的説,它是戲曲的鼻祖。它,就是秦腔。

秦腔,作為一個劇種,在大西北的黃色土地上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韻味和傳奇。已深深地紮根在這片乾枯的熱土中了。

尤其在西北的農村,有一種傳統的風俗,每到歲末年初,人們最大的愛好,那就是趕廟會看戲。有的村子每年都有定時的廟會,每逢廟會時,村裏的打穀場上張燈結綵,敲鑼打鼓,好不熱鬧。

周圍用彩旗綢布搭起的旗子迎風飄揚,大紅大綠的別有一番情趣。改革開放初期,村裏還沒有通電,是那種添加柴油的發電機帶動的馬達,點亮了幾隻電燈泡,如同白晝照亮了整個村莊。

少時,戲台前的空地上,似乎沸騰了,小孩在燈光中做着各種鬼臉,比試着誰的帽子仍的高,嗓門亮,在空地上打滾,嬉鬧。寧靜的夜空被鬧醒了。

鄉村的孩子是純淨的,陽光的,是那種明媚的如同土地一樣的質樸。只要有一粒種子,便會使他們在乾枯的土地上紮根發芽。他們燦爛而憨憨的笑容,讓人感覺到春風滿面的如同朝陽。

在鄉村,每逢廟會時,每家都有親戚上門串親戚。也就是拜望一下老人,順便住宿看戲。七姑、八姨,舅奶、姨婆都來了,為的都是看戲。

她們領着孫子孫女,穿着只有節日裏才穿的衣服,或挎個籃子,或挽個包袱。樂此不疲的奔走在“看戲”的路上。一路上只要看見人都打聲招呼,好像誰都認識一樣的,或者説有一點點炫耀吧!

小攤小販們也從四面八方挑着貨郎擔擔趕來擺攤,(注:貨郎擔擔,是對一種職業的統稱。這個稱謂是對貨郎擔擔的稱呼。也是改革開放前期的西北商品流通主力軍)大姑娘小媳婦馬上就圍攏過來,挑着自己喜歡的花線線和廉價的飾物。更多的是從商品裏感知外面的世界。

小販的到來,為小村裏的節日增添了些許商業的氛圍。在我的記憶最深處,最難忘的是看吹糖人,每當看到糖稀在捏糖藝人黑乎乎的手裏翻來覆去幾個回合,便會出現各種動物、人物、花鳥等不同的造型。每每一個新的造型出現,便會引來一陣驚歎。

再看看周圍的孩子們,一個個伸長了脖子,張着大嘴,目不轉睛的看着那變戲法似的捏糖人的手上下翻飛。那種痴迷和羨慕,真的想自己能不能去嘗試一下。

每當此時此刻,小孩子便成了主流,把小小的攤點圍的水泄不通。但是誰都不願意讓人家師傅説話,又都很自覺的又使勁往後擠。生怕碰到攤點。我也是其中一個不願意讓人擠在外面的一個。就這樣在又不能前,又不能太后的場景中掙扎。

看見一個精靈的小女孩也在擁擠中看熱鬧,捏糖人問我,挑一個吧!只要你五分錢。我只會傻傻一笑,搖搖頭,露出兩顆小虎牙,使勁翕動着鼻子,連同吐沫一道嚥下,全然不顧被吸進鼻子裏的鼻涕,好像能把糖稀發熱的香味和甜味也能吸進去一樣。(在當時,買五分錢的東西真的是奢侈品了)現在回想起來,那一種香甜的味道,到現在,我再也沒有聞到和遇見過了。

記得五歲那年的廟會,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了一生都無法忘掉的兩件事。那就是我的父親因工傷去世了。少不更事的我全然不知,父親的離去會對我們的成長和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磨難。

另一件事情是看了場戲《竇娥冤》也叫《六月雪》後竟然變得不吃不喝,母親請便了所有能請動的鄉村醫生,都無濟於事。其中也有懂些巫術的人,他們説我的魂丟了,需要召回來。在他們的“折騰”下,我日漸消瘦,卻不見好轉。而母親唯一能做的就是給我灌上一碗紅糖水,再到後半夜時,一手拿個擀麪杖,一手拿個笸藍,一遍遍喊着我的乳名,祈求“上蒼”讓“我”回來。

這就是所謂的喊魂吧!

也許是母親的紅糖水救了我的命。也許是母親的心感動了“上蒼”,我挺了過來。

又逢家鄉廟會時節。秦腔那高亢、粗獷的聲音又迴響起來。伴隨着那急促的鑼鼓喧天的伴奏聲劃過夜空,那嗩吶吹奏的哀怨,二胡拉響的牌曲。老遠就能聽到那特殊的嗓音傳來的歡娛,無論春夏秋冬,總能吸引四鄉八鄰的人熙熙攘攘的擠在台前,誰都不肯錯過這一年一度的“鄉村節日”,品味饕餮盛宴。比起春節、十五都熱鬧的場景。

就廟會而言,本身就是一種濃濃的鄉情夾雜着的親情。在這種傳統的歲月裏,人們守望着平淡,守望着來年,守望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