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現代情感散文3篇

文學2.42W

現代情感散文隨筆篇一

現代情感散文3篇

人,一來到世上,就和痛苦相依為命,一路兼程。先有痛苦,後有快樂。

有人告訴你,從出生到現在都是快樂的,沒有痛苦,諸如財運好、仕途順、老婆賢惠,如此等等。沒有痛苦,那是騙人。欺騙別人,往往從欺騙自己開始。

如今,四海為家。拿起電話,那頭是爸爸媽媽飽經滄桑的聲音。我很好,吃得好,睡得好,沒問題,你們在外面好好幹,照顧好自己,不要擔心我們……其實,我們知道,爸爸媽媽年老在家,行動不便,獨自默默承受痛苦,眼淚只在黑夜裏流淌,常人無法想象。爸爸媽媽不想麻煩我們,不想讓我們在外面擔心,所以電話那頭的爸爸媽媽,頓時沒了痛苦,只有一串牽掛。

如今,漂泊在外。拿起電話,那頭傳來兒子女兒懂事的聲音。爸爸媽媽,老師説我學習進步了,作文比賽得了獎,身體也長高了……其實,我們知道,兒子女兒少了爸爸媽媽的陪伴和守護,少了彌足珍貴的父愛和母愛,生活中的困難、痛苦只有一肩挑,無所依靠,兒子女兒過早地感受了生活的艱辛,成熟當然先人一步。兒子女兒不想讓爸爸媽媽在外面擔心,所以電話那頭的兒子女兒,頓時沒了痛苦,只有一臉期盼。

如今,養家餬口,是一種時尚。走到哪裏,聽到哪裏,男人女人的口頭禪就是養家餬口。男人女人,養家餬口,背井離鄉,天各一方,幾年回不了一次家,幾年相聚不了一次。電話就是家,家在話筒裏。男人説,老闆對咱們好得很;女人説,漲了工資,發了獎金……男人知道,女人明白,天各一方,舉目無親,生活就是痛苦。痛苦,只有自己知道。電話一響,滿嘴是好,頓時沒了痛苦,只有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共同分享愛的甜蜜。

痛苦,從來只有自己知道。告訴別人,有時會增加痛苦。那又何必呢?

現代情感散文隨筆篇二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錦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愛詩的人,一直對此樂道喜吟。我也和他們一樣,對這首構思新奇的《錦瑟》過目難忘。

除了仰慕詩人敏鋭多思的才華之外,更多的則是從這首詩裏感觸到他像是將平生的悲歡,採用虛幻、聯想的比興手法,把自己人生裏的哀怨、青春華年的美妙瞬間、昔日美好的願望未滿、前途渺茫路漫漫、無人理解的孤單、無比煎熬的思念……各種情感色彩通過《錦瑟》抒發的淋漓盡致。給人一種縱然這是一首隱晦迷離的奇詩,卻用華麗麗地格調將迷惘、孤涼、悽美、詮釋的恰到好處,此詩從頭至尾皆是瑟音鎖緒、幽韻相伴。

我仔細參閲了世人對李商隱晚年創作的這首享譽盛名的《錦瑟》、所做的一些推斷及揣測,也深感這首朦朧詩的確令人費解難猜。但讀罷的第一直覺告訴我,這或許正是詩人聰睿過人之處。憑藉自己廣博豐厚的文化底藴、運用高妙奇異的聯想與典故,再加上腦海裏“囤積”已久的斐然文采,便將人生中的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落差,做了一次小小的彙總。

詩人超凡脱俗的文筆,給人留下才情高奇的印象。尤其是詩文的空靈、唯美、新穎的創作風格,即使愛詩的人讀出了悲傷、孤寂、悵失,可那又能怎麼樣呢,這一點兒也不影響它新、奇、美的詩境。也正因為它的'別緻、奇麗,才贏得天下人無不對《錦瑟》格外偏愛,也使得它從遙遠的唐代一直傳誦至今的主要原因吧……

讀李商隱的詩不難發現,他是一位聰明、博學而且智商、情商極高的人。特別善於借鑑歷史及典故,因而詩文大都寫得意境唯美,情思婉轉,構思新穎,時常虛幻與現實相結合,從而體現出他的言詞風格與從不同。《錦瑟》就是其中一例,每次觸及此詩,我大都會在心裏突發奇想……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假如上古的伏羲,沒有發明琴瑟,也沒有支使素女鼓瑟,或許至今我們還無法欣賞這些浸潤心靈的音色。而李商隱的詩裏可能不會出現也無法比擬慨歎,華年飛逝宛若錦瑟五十弦。

最早的古瑟有五十弦,音節繁雜,悲緒入耳,聽者心緒繁亂,思起青春過往,詩人必是情腸百轉。

“莊生曉夢迷蝴蝶”,倘若戰國時期的莊周,沒留下化身撲朔迷離的蝴蝶夢幻。不知玉溪會用何種方式,追憶美好青春歲月的迷惘與悵然。

當時詩人定是如莊子一樣正做着自由、虛幻的美夢,忽然被瑟音干擾,不復成寐,心中頓時湧起千頭萬緒……

“望帝春心託杜鵑”,假設沒有曾經的望帝,把去國懷鄉心情託付子鵑。可能樊南生不會濃墨重筆藉此渲染,子規啼血的哀鳴裏,想必也表達了他對某些事的執着還有滲透在骨子裏殷切思念。

詩人聽着耳際不斷傳來的瑟音哀曲,引得悲從心來,想起當年的分離之痛,過往的奇情深恨讓他不旦和望帝一樣將春心相托於杜鵑,還把某些複雜的心念託於錦瑟傳音寄情。

“滄海明月珠有淚”,“月本天上珠,珠似海中月,自古又有淚如珠之説,鮫人泣淚,顆顆成珠,實屬海中奇景。”

義山將這月、珠、淚“三種清美”,安放在《錦瑟》中,也着實是精心妙創、“蓄意”勾勒的奇筆。月圓之夜,瑟音飛來,幽更深怨。它們似乎傳遞着這樣一種信息,詩人喜歡這種高曠皎潔的意境,也更傷感這種孤寂淒寒的場景,一時間悵惘之懷難以言表。

“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的人生境遇雖然坎坷,但生活裏一定不缺乏温如暖玉縹緲生煙美好情景。可他在詩中將這點温暖及歡樂寫得如此含蓄、朦朧,似乎是對那些明麗的秀色始終無法把握一般。

讀者的心同樣有種恍惚的感覺,彷彿他所描述的一切,都貌似海市蜃樓那般虛幻。錦瑟,一直在月夜裏訴説着悲哀愁緒。而詩人也和着這戚悽之音,點筆落墨書寫他人生路上的悲歡……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義山的難言之痛,至苦之情,我們無從逐一考究。只能在他遺留下來的感人至深的詩句裏久久徘徊,細細體會他曾經有過的落寞情懷以及生死離別之恨。

一曲《錦瑟》,可能無法表達完整李商隱內心不可言説的悵恨與惘然。或許當時他也只能用意象空靈、奇異虛幻的詩句,去追憶舊日裏空負的四時塵緣。而我們也僅僅是在詩中一邊感受他的鬱結中懷,一邊帶着各種緋惻、臆想,來欣賞、慨歎這首風格穠麗、哲思奇異的傳世詩篇。

現代情感散文隨筆篇三

孩子5歲那年,為了方便孩子上學的緣故,也為了假期有個棲身的場所,便從老家搬到了城裏,至今想來,已有十二三個年頭。期間,父親、母親相繼離世,孩子也從一個抱懷繞膝的幼童,成長為一個一米八零的大小夥,邁入了大學的校門。十幾年來,隨着城裏的高樓一座一座的矗立,老家也從移民搬遷的大潮中逐漸走空,慢慢融入城市的人流。於是,老家便成了平時辦事祭祖匆匆四望的客棧。

記憶中的老家,有太多的風景入眸。許多有關老家的情愫,依舊留給我不變初心的温暖和感動。那些永不會被歲月和風霜剝蝕的往事,一如那瓦屋煙窗上裊裊升起的炊煙,任時光荏苒,山河變遷,依舊親切甜蜜的升騰在生命的煙火中。

老家有着醉美的山水,可以説,隨便一個村莊都是一副天然的山水畫。每天清晨或者黃昏,站在那依山而建綠樹環繞的老屋前,看看四周的山,一座連着一座的臉面在眼前。或連綿起伏,氣勢磅礴;或山崖陡峭,鐵骨錚錚;或叢林覆蓋,綠意惹眼;或山花遍野,鳥語花香。此刻,一些勇敢、一些拼搏、一些心曠神怡,一些男兒必備的品行,都會如驟然來去的山霧般在你心間瀰漫擴散。再看看老家的水,一溪繞着一溪轉,有的懸在崖上,飛濺成瀑;有的沉入潭中,清幽如湖;有的流淌溝渠,澆灌農田;有的匯入大河,灑脱歡歌。老家那水,是盪滌塵世的聖水,讓你脱俗,讓你清澈,讓你坦蕩,讓你從容,讓你在心靈荷塘裏,永遠栽種一塘善良的蓮花,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老家的人是勤勞的。陶淵明在《歸園田居》寫道:“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家生活,也曾是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留給我最深的記憶。土地,是他們的世界,一窪小麥玉米,一埂紅薯白菜,是他們的希望,也是他們的精彩。

若果非要給出一兩個感恩祖輩父母的理由,我覺得第一是他們給了我生命,其次是他們留給了我認為生命中最寶貴財富,那就是有關勤奮的道理------小時,我知道勤奮可以換來飯食,讓自己的生命得以活下去;慢慢的逐漸懂得,世間萬物的獲得,都是得以於勤奮的道理:“天道酬勤”、“一勤天下無難事”、“業精於勤荒於嬉”。的確,在勤奮的指引下,我逐步考上了學,成了家立了業,從鄉村走進了城市。

老家的生活是從容的。它留給我最甜蜜最幸福的光陰就是傍晚炊煙升起時刻,那不僅預示着即將可以享受一頓香甜可口的飯菜,還可以享受舉家團聚時温馨。全家老少,一個個從田間倦鳥歸巢,開始生火做飯,拿柴的拿柴,洗菜的洗菜,做飯的做飯,忙忙碌碌,説説笑笑,其樂融融。然後,一家大小圍坐在飯桌上,砸吧幾口自釀的玉米酒,向家人碗裏夾一點小菜,閒扯着一些鄰里相親的新鮮事,協商着新的一天要乾的農活,閒適自在,神仙不羨。飯後,如果時間還早,一家老小就坐在農家小院的石凳上,男人們拾掇着農具,女人們納着鞋底,小孩們笑嚷着做着各種遊戲。最後,大人小孩陸陸續續爬到牀上,在酣睡聲中迎接着新一天的到來。

老家,也許是落後的、閉塞的、勞力的。但我總覺得,老家給予我的,不僅僅是醉美的山水,勤勞的品格,從容的生活,還有許許多多值得終生不變初心的東西。

譬如愛情,我羨慕祖輩們那種“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愛情,雖有點點宿命的成分,但在他們素素淡淡、踏實經營中,書寫了愛情的感動,堅貞,長情,有難同擔,有福同享,相濡以沫,攜手同行,做到了“山無稜,天地合,才敢與君絕”。

譬如責任,“尊老愛幼”、“相夫教子”|、“耕讀傳家”這些古訓,時不時在祖輩的身上熠熠生輝。父母生前,一輩子都不肯離開土地,再苦也要把姊妹幾個培養成人,現在我終於悟出,他們明裏在耕種田地、培養子女,實際他們在心裏是耕種一種希望-----兒女作為,家業興隆。

這些值得不變初心的東西,猶如老家煙窗上縹緲升起的炊煙,升騰着樸素的希望,紅火着平淡的日子。

在城市中行走,似乎再也聞不到老家炊煙的氣息,也許,人們總是喜歡追求一些燈紅酒綠處那些光鮮虛幻的東西,而忽略紅塵深處那些生活必須的煙火。許多老家移民城市的鄰里鄉親,在經歷一段無所事事的彷徨不安後,也逐漸融入城市的生活,慢慢習慣着出入舞廳,酒吧,牌場。在親朋好友相聚中,一些有關老家的流言蜚語不時傳來:誰遭遇了礦難,誰找了情人,誰離了婚,誰家孩子偷了人-------

生活本沒有對與錯,就像鄉村和城市都沒有錯一樣,每種生活其實只是各自抉擇的一種人生態度。我只能説,若果拋棄勤勞、拋棄家庭、拋棄責任,重新選擇遊手好閒、愛慕虛榮、急功近利的處世之道,定不會追求到其所期望的幸福。

喜歡一句話:失去的叫禮物,擁有的叫幸福。城市夢幻,終是一場宿醉,醉過之後,請堅守哪些曾今一直擁有的煙火。好好地珍愛自己,珍愛家人,珍愛他人,且以幸福,邀約炊煙又起時。

標籤:散文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