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故鄉的小路優美散文(精選15篇)

文學7.93K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經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對作者主觀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體中僅次於詩歌的。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瞭解散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故鄉的小路優美散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鄉的小路優美散文(精選15篇)

故鄉的小路優美散文 篇1

故鄉的小路像一掛牛腸子在大地上伸展,粗粗細細又彎彎曲曲,不長一段就會鼓起一個大疙瘩,那就是村莊了。

世界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連接村莊的小路大都是村裏人用雙腳踩出來的,看起來很隨意地寬寬窄窄,隨地勢高低起伏,不如城裏的馬路平整規則。小路經過千人踩萬人踏,路面變得瓷實光滑,在太陽底下泛着亮光,路面上的車轍溝、牲畜的蹄印留下明顯的痕跡。

小路和莊稼地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沒有壕溝,不植樹木,只有萋萋野草。有的路段路面侵佔了莊稼地,有的路段地裏的莊稼又侵佔了路面。行走在路上,清晨,草尖上的露珠調皮地濕吻着褲腳,涼絲絲的,很有點兒“霏霏涼露沾衣”的意境;傍晚,草層裏不知名兒的昆蟲歡快地叫着小曲兒,餘音裊裊似天籟之聲,彷彿洗去行路人一天的疲憊,此情此景,又似乎演繹着“一路稻花誰是主?紅蜻蛉伴綠螳螂。”的意藴;莊稼瘋長的季節,玉米或是高粱的葉子會拂弄行人的臉頰,地面爬滿的蒺藜秧會牽扯行人的衣袂;後面沒有汽車笛聲驅趕,前面沒有汽車尾氣污染,偶爾有一輛驢車和牛車走過,趕車人會下車緩行,生怕驚擾了行路人;行人不必行色匆匆,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很方便地在路邊採一蓬蒲公英或薅一把狗尾草,那份從容,那份閒適,渾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即便是耕地的牲靈,牧歸的養羣,覓食的家禽徜徉其上,那悠然的步履,那慵懶的姿態,靈動在夕陽的餘暉裏,構成獨有的田園韻致。

小路更像一條小溪,經年流淌着村裏人的喜怒哀樂。

夏、秋收割的季節,小路上人聲鼎沸,車聲吱嘎,一派農忙的熱鬧景象。此刻,蹲在柴扉前的看家狗也耐不住寂寞,跟在一羣孩子的屁股後面在小路上奔跑。適逢趕年集的日子,小路上迤邐着一支趕集的隊伍,似小溪流淌着歡歌笑語,向附近規模更大的一個村莊彙集。那裏是一個集市,集市上備足了鄉親們需要的各種各樣的年貨,鄉親們要買回一年的幸福和歡樂,在春節的幾天裏縱情釋放。小路承載過送葬的隊伍,棺木裏裝着村裏壽終正寢的老人最後一次走過小路,安眠在路旁的墳塋;小路承載過迎親的隊伍,婚車裏坐着鄰村的姑娘開始把人生的小路丈量 。

村頭是小路的起點,時不時有一對老人佇立在那裏,母親一臉惆悵地向小路上遠去的牛車揮揮手,父親手足無措地撫弄着衣襟,那披紅掛綵的牛車帶走了他們的閨女,娶親的嗩吶聲像一匹紅綢鮮亮一路,牽扯出父母的眼淚和閨女的眼淚;村頭是小路的終點,時不時有一對老人佇立在那裏,母親手搭涼棚,眺望小路上行人的身影,父親一個勁地吧嗒着煙袋,裊裊煙氣飄散,遮擋了母親的視線,小路上那個風塵僕僕的揹包人,莫非是自己的兒子回來了,為什麼之前連個口信也不捎,是想給父母一個驚喜?!

小路承載着我兒時的天真和夢想。每天,我和男女小夥伴們一起蹦蹦跳跳去上學,偶爾有一隻野兔橫穿小路,男夥伴們會不顧一切地追逐。女孩子膽小,不敢追趕兔子,便三五成羣聚集在路邊,尋找在草棵間蹦跳的螞蚱。追逐兔子的一撥往往是丟盔卸甲,無功而返,不是跑丟了鞋子,就是掛爛褂子,狼狽之相引得女孩子們笑彎了腰。等到比我年齡大一些的孩子,一個個沿着這條小路走出,到路那頭的鎮子去上學,我會久久地站在小路上,望着他們遠去的背影,開始編織我童年的夢。那夢像路邊的野花,儘管稚嫩但卻散發出淡淡的花香。

人事滄桑,少小離家老大回,我已經尋不見小路的影子。筆直的水泥路面直通村裏,村後的高速路也飛架南北。轎車載着我在路上緩慢地行馳,我執意下車步行回村,雙腳踏上回村的路卻再也不能像兒時那樣很方便地在路邊採一蓬蒲公英或薅一把狗尾草了。

小路依稀留存在我的記憶裏,留存在我的夢中。夢中的小路像一掛牛腸子在大地上伸展,彎彎曲曲又粗粗細細,不長一段就會鼓起一個大疙瘩,那就是村莊了。

因為村莊,給小路以存在的理由;因為小路,給村莊以靈動的生命。

故鄉的小路優美散文 篇2

故鄉的印象,人各不同:是北風呼嘯中的低矮茅屋,是村頭摩天接穹的虯曲古樹,是清朗夜空的如鏡明月,是溪上卧波倚瀾的石拱小橋……而我對故鄉印象最深的,是那條貫通全村、蜿蜒曲折的小路。

小路從村中穿過,朝着南北方向扭動着腰身。您可別小瞧這條晴天土飛揚、雨天稀泥淌的小路,它可是全村的交通大動脈,連接着村外的阡陌田畝,連接着外部的精彩世界。牛鈴叮噹的四季晨昏裏,故鄉的小路,不停地上演着村民們勞作的忙碌、收穫的喜悦。

村中的那條小路,鄉親們親切地稱之為“當街”,意思是把它視為村中的街市,是全村人情感交流的場所。臨路的人家,户户門前植樹,家家道旁打掃得乾乾淨淨。一日三餐,村民們會端上飯菜,蹲在路旁,邊吃邊談論着一些新鮮的話題。誰家做了好吃的,還會來個臨時扎堆,風捲殘雲般吃個痛快。若有行路人經過,不管認識與否,大家都會主動地打個招呼,問候一聲吃飯沒有?世世代代,各家的婚喪嫁娶,喜怒哀樂,在當街小路上,像日出月升一樣,自然平常地發生着,延續着……

小路向北探身,變得愈來愈瘦,擠進邙山谷壑,成為蜿蜒小徑。小時候,我順着這條山路,進山割草、放牛、砍柴,從大人們口中,知道了不少古代名人:東漢皇帝、曹魏皇親、唐朝王子、司馬家族,還有樂不思蜀的劉禪,滿懷亡國恨、愁似一江春水的南唐後主李煜。從那時起,知道了家鄉洛陽,還是中國著名的風水寶地呢。

小路向南延伸,聽鄉親們講,可以走進隋煬帝時興建的西苑遺址;可以走到女皇武則天時的皇城天街定鼎路;可以一直走上比作天河津渡的洛陽橋。後來求學洛城,方知此言不虛。

我的人生之旅,就是順着故鄉的小路一直南行,進入洛陽城區。大學畢業後到外地工作,雖説多年來已習慣異鄉風月,但家鄉的小路,仍不時闖入思鄉夢中。聽説這些年河洛大地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我也非常想回家鄉,再走一走故鄉的小路,重温那純真濃郁的鄉情,便毅然踏上了千里歸程。

按照售票人員所報的站名,懷着忐忑的心情,我走下汽車。古人説“近鄉情更怯”,此時的我,一顆心狂跳不已。舉目望去,映入眼簾的情景已非昨日。飄逸着兒時夢想、印有少時足跡的小路不見了,代之以一條寬闊的公路,貫通村莊,一直延伸到邙山。路兩旁屋舍儼然,小樓矗立,商店飯館,駐足其間。那五顏六色的廣告招牌,向我講述着故鄉的變化,洋溢着鮮活的都市氣息。

正在不知所措時,碰巧來接我的二叔趕到。我埋怨他為啥不早些告訴我家鄉的變化,也不至於歸來不知路,倒似他鄉客。二叔嘿嘿地笑着説:“是鄉親們想給你個意外的驚喜。”説完,便開懷大笑起來。笑聲裏傳遞出的鄉情,還是那樣地純、那樣地親,一如當年和鄉親們在故鄉的小路上相遇。

故鄉的小路,雖已在繁華中隱去,但它像錚錚作響的琴絃,永久地感動着我的心靈,時時流淌出鄉情的音符。

故鄉的小路優美散文 篇3

在我的心裏,有一條路,那是一條故鄉的小路。

故鄉的小路,在我的記憶深處,“它總是彎彎窄窄,很少有寬闊、筆直的時候”,在我的童年時光裏,曾帶給我幾多無奈,幾多憂愁和幾多歡樂!

故鄉的小路,一到下雨的時候,就滿身泥濘,讓人難於行走。這讓年少的我在上學的途中,不知摔了多少跟斗,吃了多少苦頭。

記得有一次,天剛矇矇亮,風很大雨也很大。父親催我起牀上學,我真不想起,這麼大的風雨,就想逃掉這一天的課,於是賴在牀裏不起來(那時的我好像還很小,只五歲多一點吧,我不知道五歲多的我到底在學校能學到什麼,那時的小孩沒有現在小孩那般聰明,記得上街都要牽着母親的衣角,可父親還是把我送到了學校)在被裏磨蹭了半天,可最後還是在父親那嚴厲的注視下,捨棄那温暖的被窩(那温暖的感覺到現在我還記得)三兩下爬起來,穿好衣服吃了飯出門。

可一出門我就又後悔了,由於下了整晚的雨,原本清晰可辯的小路,此時已面目全非,那還是路嗎?根本看不清它原來的樣子,全是泥濘,踩下去要麼一步三滑要麼拔不出來。小路又窄又穿插在稻田的中間,稍不注意就會摔倒。而此時的雨很大,能聽到那嘩嘩的流水聲,更加讓人心驚膽顫。當我過一個缺口時,踩到那用來作為“橋”的石板上時,腳一滑,人真的一下倒栽在右手方的田裏。當父親趕到將我拉起時,我猶自驚魂未定。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橋和缺口呢?我想家鄉的人是不用説都明白的。在家鄉,這種橋和缺口是隨處可見的,基本上每條挨着稻田的路上都有,為什麼呢?因為小路穿插在稻田中,天下大雨時,稻田裏會囤積大量的水,水太多對稻子的生長不利,更容易摧垮道路。所以必須在路的中央或者其它的地方開缺口。至於這個缺口開在哪裏,也是有講究的,那就要看下一塊田的地理位置,在哪裏更容易疏通水源,就開在哪裏,隨後再在缺口上任意的搭一塊青石板就作為“橋”了,所以家鄉的這種小水橋到那裏都能看見,成為了一道道不是風景的風景。

至於當時的我為什麼會以那樣的一個姿勢摔下去呢?因為家鄉的稻田,不像江南這裏地勢平緩,沒有高低之分。家鄉是丘陵地帶,即使是田,也是高矮不一的,在我左手方的田與路基基本相平,只差幾公分。而在我右手方的田,卻矮下去有六十公分吧,上下田的高度相當於我當時的個頭,説不定還要高一點,所以當我掉下去時,在上面是看不到我整個人的,所以父親也沒有能及時的把我拉住。

原來,父親他一直跟在我的後面,怕我出意外。當時父親那個急啊,聽母親説臉都白了。我的父親呵,既然如此的擔心我,為什麼還要讓我在這麼大的風雨裏上學呢?當時在我小小的心靈裏是有點生父親的氣,怨他狠心,後來我回過神時,父親怎麼逗我我就是嘟着嘴巴不理他。很多年後,我才知道父親的良苦用心。我的父親啊,他是想要他的雛雁能早日經受風雨,練就一雙堅硬的翅膀,以便她在以後的人生中搏擊更大的風浪……

遇到晴天時,小路完全是另一翻景象。

一到晴天,小路就會變的乾淨清爽,腳踩在地面上,有一種很輕盈的感覺,像要飛翔。這時的我就像放出籠的小鳥,四處蹦蹦跳跳。東一下西一下到處張望。因為在晴天的小路兩旁,各種莊稼、蔬菜都在茂盛的生長,那一片片綠油油的葉子,粗狀厚實,在陽光下泛着綠綠的光芒,剎是好看。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小草,遍地蔓延,開着五顏六色的花,偶爾還會散發出一陣陣的清香,此時的我就會採摘一些,把它們紮成一小把一小把,然後拿回家裝在花瓶裏,或者拿一空瓶,裝一些水,再把花插上,就是一個不錯的擺設,放在房間裏,粗糙的房屋立刻就顯出一種雅緻。此時的母親就會誇我心思通明,手腳靈巧。而受到讚揚的我,心裏就樂開了花,會小臉發紅,手舞足蹈,哼唱着不知名的歌兒,再次蹦跳在故鄉的小路上。

哦,故鄉的小路,你給我留下了太多的事情讓我難忘!如今的你是否變了模樣?你的泥濘是否還讓人抓狂?你的身旁是否還有綠裝?在你細細窄窄的盡頭,是否還散發着淡淡的花草香……

故鄉的小路優美散文 篇4

夜幕降臨大地,每當我走在大都市寬敞而筆直的大道上,望着那星羅布的路燈時,不禁使我回憶起那故鄉的小路。因為,它給我力量,它給我勇氣,使我從泥濘的小路中走上漂亮的現代化大道。

七十年代初,高中畢業後回到鄉下生活。家有兩間瓦房,前面是院子,一條高三米的圍牆把房屋緊緊圍在中間。家的東門有一條小路,直通後園,那是爸爸開墾的一片竹林。村裏上了年齡的人都愛從這條小路往後園乘涼閒聊。有些人,已在這條小路上來回走了幾十年了。久了,後園就成了鄉村中的世外桃源,這條小路就變成了人們十分熟悉的銀帶。我回到鄉下,也沒有地方可去,吃飯—勞動—睡覺,生活猶如一個固定模式。不久,我也開始對這條小路很感興趣。因為,後園確實是一塊獨特乘涼閒聊之地。這裏沒有廣播、沒有電燈、沒有孩子喧鬧,除不時隱約聽到幾聲“吱吱”的小鳥叫聲外,四周顯得十分的寧靜。這種環境,當時正好迎合我那種失落的心情。而這條小路是唯一通往後園之路,所以,在人們心目中,這條小路與後園顯得同等重要。鄉下雨水多,每次雨下過後,通往後園的這條小路就成了一片泥濘。但是,儘管小路泥濘,我仍然踏上它,每天兩次來到後園,參與閒聊。他們閒聊的內容,不是誰種的番薯好,就是誰種的品種究竟有何收穫?

冬去春歸,後園的竹子長出一片綠色的嫩葉,顯得十分可愛。幾天後,葉子長得又長又綠,像天上閃閃的羣星。這個時候,我總覺得大地上有一種朝氣勃勃的氣息,一種跳躍的生命力,潛入我的心靈深處,喚起我的青春活力。是的,年僅十多歲,難道就甘於天天走這條泥濘的小路,而不想走大道嗎?每想起這些,我的心不覺有無限的惆悵。在我的心靈深處,好像有一種聲音時時在吶喊。漸漸地,當我走在這條小路上時,每走一次,肩上就像增加一百斤的重擔子。從那時起,我對去後園失去了興趣,悄悄地躲在房間看起書來。有人見我久不去後園閒聊了,便説:“回到鄉下就是與牛打交道了,‘吃飯—勞動—睡覺’三部曲。”我不管人家的議論,利用這空閒時間抓緊學習。第二年,我終於考上了大學中文系。

家鄉建省辦大特區後,台灣商人投資把家鄉那片土地開發辦工廠了。如今,那條小路已不存在。但是,每次返回故鄉,我都要去探望它。因為,它啟發了我從鄉村小路去尋找一條康莊大道的勇氣與信心,使我真正走上了一條撒滿鮮花的大道。

故鄉的小路優美散文 篇5

睡夢中無數次地夢見你,夢囈裏一遍遍地呼喚你。每每發現又是一場虛幻時,整個身心總是空蕩蕩的。

啊,故鄉的小路,你讓我魂牽夢繞,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在你手裏,猶如緊緊牽着一根無極長的風箏線,不論我走到天涯海角,還是飛到大洋彼岸,從不敢張揚,更沒有過一絲的恣意放蕩。因為,我深知自己的“根”在哪裏。

啊,故鄉的小路,在你上面我曾落下過無數個腳印,這腳印由小漸大,由淺及深。是你佐證了我由孩兒提到少年的成長曆程;也是你將我送出家鄉,使一個無知莽撞的少年,逐漸成為能為社會做些貢獻的有用之人。

啊,故鄉的小路,你編織過我兒時的許多夢想,也為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初春時節,伴着剪柳的飛燕,迎着和煦的春風,吸吮着田野裏剛剛吐蕊的百花芳香,我和小夥伴們身背竹筐,手持鐮刀,或説或笑、或唱或跳地行走在你的上面。這是大家去挖破土不久的鮮嫩野菜,好給家中苦熬一冬的豬兒增增膘。夏季時節,在你的兩邊豎起了綠幽幽的青紗帳。還沒含苞吐穗的莊稼婆娑沙沙,斑鳩、鵓鴣等鳥兒以及各種蟲兒們遠近齊鳴,構成了一幅美妙的畫卷。此時,曬得黑燦燦,依舊陽光的我和我的小夥伴們,仍然是歡快地走在你的上面。秋天來臨,你的兩旁到處塗抹上了紅彤彤、金燦燦的色彩。紅的是沉甸甸的高粱,金的是彎下腰的穀穗、呲着牙的玉米和那圓鼓鼓的大豆……面對此情此景,我和小夥伴們非常興奮,跳躍着高聲叫喊:我們又可以敞開肚皮吃飯了。冬天來臨,寒風凜冽,你的兩旁已是空曠蒼茫。但是,依舊擋不住我和我的小夥伴們行走在你上面的腳步。我們頭戴扇風耳的帽子,身穿清一色的棉衣棉褲,依舊是身背竹筐,手持鐮刀。這是大家去砍柴,因為家裏邊等着生火做飯和暖炕禦寒。

啊,故鄉的小路,今天,也許你已經演變成了寬闊的柏油路,也許你已經被人遺忘長滿了荒草,也許你已經被人們改造成了良田……

但是不論怎樣,你永遠是我夢中的路,我心中的路,在我的記憶中永遠不會磨滅的.路。

啊,故鄉的小路……

故鄉的小路優美散文 篇6

故鄉的小路彎彎又曲曲,他灑下我們多少辛勤的汗水?晴天裏,有我們耕耘的笑聲,風雨中,又有我們相互依偎的身影。

二十年後回故鄉,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引起我無限的感慨......

淌過彎彎的小河,翻過青青的山岡,一條小路彎彎又曲曲,一去一回總是把我伴陪。這條小路上,有我童年的歡笑,有我青春的夢幻,有我憧憬的未來。

這條小路上,有我的歡樂。嚮往,有我的追求。夢幻,有我的苦夢彷徨。

故鄉的小路彎彎又曲曲,踏遍我們每個少先隊員的足跡,紅領巾從我們胸前飄過,歡蹦亂跳的隊員嘴角露出甜甜的笑窩。

啊,多麼天真。多麼無邪,多麼無憂無慮,多麼勇往直前。

看,雄赳赳的紅纓隊伍多威風,少先隊員小臉繃緊往上衝。

啊,多麼冷靜,多麼沉着,我們互相討論着某一課題,探討着人生的真諦。我們就這樣談論着,不知有多少回?

故鄉的小路彎彎又曲曲,他灑下我們多少辛勤的汗水?晴天裏,有我們耕耘的笑聲,風雨中,又有我們相互依偎的身影。

不管是風沙漫天,還是驕陽似火,不管是落葉飄零,還是冰雪嚴冬阻擋不了前進的決心,到處都有我們悠揚的歌聲......

當高中畢業證拿到的時候,我們個個都在期盼,期盼那人生的轉折點,結果是有的歡笑,有的沮喪,有的.......

從此,踏上這條熟悉的小路,再也看不到那些熟悉的身影,聽不到那歡樂的笑聲,悠揚的歌聲......

當我再次踏上這條小路,他的每一處都震撼我的心靈深處,我要沿着這條小路,踏踏實實走出每一步。

要讓道邊的垂柳露笑臉,要讓岸邊的白楊成棟樑,要讓紅領巾永飄揚,要讓一代代幼苗茁壯成長!

故鄉的小路優美散文 篇7

我的故鄉劉家灣,是一幅定格了的水墨畫。蔽日的濃蔭裏,六十餘户人家,高高低低的房子,圍繞着小山崗,形成了一個半圓,像一隻彎彎的牛角,因此叫劉家灣。因為故鄉面臨波光粼粼的湖泊,祖上便在彎字旁加上三點水,變成了灣字。

就這樣一條小路,卻凝聚着故鄉人許多顧盼許多希望許多悲歡離合。姑娘們從這條路上嫁出去了,媳婦們從這條路上娶進來了,學子們從這條路上走向外面的世界,小夥子們從這條路上闖蕩去了......於是,小路既是相送子女打拼未來的寄託,更是牽腸掛肚盼望歸來的希冀。每到旁晚,尤其是逢時過節,村頭的老楓樹下,總有拄着枴棍的老人、蹦蹦跳跳的小孩以及父親、母親的驚喜和惆悵......

走在這條小路上,有時覺得很窄很窄,而有時又感到很寬很寬,可以看着莊稼由青變黃、河水由枯到盈,可以看到東邊像金字塔一樣的冷冷山那是故鄉的標誌,出遠門回來,看到冷冷山,家就不遠了。冷冷山的背後,羣山隱隱,煙鎖霧罩,曾經給過我無限神祕的遐想。北邊是大窪口,相傳,那是秦始皇趕山填海的鞭痕。西邊是越走越高的山崗。南面呢,就是三面環水、雲蒸霞蔚的浮山了。

小路,始終是彎彎扭扭的,像在行走。青青的遠山,也在跟着,我們走到哪裏,就跟到哪裏,那形狀都是一樣的,村莊也在行走,走大了姑娘小夥子,走老了叔伯大嬸,今天東家蓋了新房,明天西家添了寶寶,臘月一過,村裏總會多幾個少婦,少了幾個大了的姑娘。不知道是高興還是失意,抑或是疑惑,人長大了為什麼就要走呢?而且走得義無返顧,我真佩服那些姑娘們!而那些小夥子,不知怎的,娶了媳婦就疏遠了我們,疏遠了自己的兄弟姐妹,有的很快就另立門户了。

村莊就這樣不斷地變化着,房子在變,人的心事也在變,有時變得很陌生,彷彿是被小路牽着,走進了一個新的領域。起先,無論是大一些的哥哥姐姐,還是叔叔嬸嬸們,都是那樣親近,一邊和別人説着話,一邊摟着我們,毫不隱諱自己説話的內容,很透明,給我們以知根知底的感覺。可漸漸地,就像隔了一堵花玻璃牆,模糊了,跟小時候捉迷藏一樣,靠猜。是我的心情複雜了,還是他們看我們長大了,開始迴避?有時,還真的有些失落感。

我們就這樣懵懵懂懂地長大了,有的留在村裏,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圈;有的走了,沿着小路,落户別的鄉村和遙遠的城市。我也開始嚮往外面的世界,終於,我就要離開故鄉了,當我踏上小路,才感到故鄉的難捨,眼睛模糊了,不敢回頭看,我想,那些夥伴們臨走時的心情,大概也是這樣吧。我這一走就是三十餘年,其間,每次回到故鄉,總有曾經的音容笑貌、慈祥的臉龐,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總有曾經總是淚痕滿面、灰頭土臉的小姑娘、小男孩,漂亮了,英俊了......而小路呢,還是那樣曲曲彎彎的。

然而,多年之後,當我再次回到故鄉,卻總也找不到那條逶迤於村旁、田野的小路了。我站在直達村口的鄉村公路上,一遍遍地辨認着,草塘呢,我無數次光着屁股,以各種姿勢鳧水的草塘呢;那終年流水嘩嘩的丘缺呢,坐在青石板上,讓清澈的溪水衝擊着我們赤腳的丘缺又在哪呢......消失了,故鄉的那條小路消失了。每當在外思念故鄉時,跳進思緒的,首先是那條小路。小路像系在靈魂深處的一條帶子,長長的,無論走到哪裏,都緊緊的繫着,從沒有鬆開過,就像母親的揹帶......

今天,故鄉終於將那條帶子收藏起來了,以公路的速度進一步縮短了與我們這些遊子的距離。

啊,故鄉,總是那樣慈祥......

故鄉的小路優美散文 篇8

初冬的山野,一大片一大片蕭索破敗的雜草蔓延整個深深淺淺的溝壑。

這是我生活了20多年的故鄉,這裏有我苦澀的童年和充滿憧憬的青葱歲月,有小夥伴、麥田、油菜花、小院、窯洞、老槐樹以及那頭老黃牛。

遠處的一縷炊煙,裊裊升起,我的眼眶忽然不自主的就濕潤了——這就是我記憶中故鄉的小路嗎?

故鄉這條小路,常常縈繞在我的夢中,小路上滿是羊角角曼、紅嘴鴨、崖畔上還有蹦跳的小松鼠。

我帶着兒子,站上高高的土堆,故鄉那條小路盡在眼底。就是那條小時候赤着膀子奔跑,向溝壑扔石子,掬起雙手對着崖畔大喊的小路哪!不知為什麼,我的心中突然有一種莫名的酣暢和漣漣的情愫。

兒子拽着我的手要走,説:“這麼個爛地方看啥?”

他哪裏會知道,在他這般大的時候,這裏就是我的樂園和天堂。

站在高高的土堆上,迎着瑟瑟的北風,收入眼底的是一派蕭條荒蕪和寂寥。但我還想看見曾經日暮的炊煙環繞,還想在苦菜花開的時候躺在那平坦的土台子上曬太陽,還想在這條臨崖的小路上肆無忌憚的穿行。

此時,覺得自己就像一個迷失了方向的孩子,在尋找着回家的路途。眼前這條荒蕪破敗的小路,承載了祖祖輩輩希冀,懷抱了祖祖輩輩的身影。這條小路上,有母親的足跡,飄蕩着我童年的笑聲,埋藏着我童年的夢想。

我還清晰的記得,坐在七奶奶家門前老槐樹下的石碾子上,捉從老槐樹上垂一根絲懸在半空中的小青蟲。用小樹枝夾住輕輕放進塑料瓶,看着它弓背從瓶壁向上爬一點,就輕輕一晃,它便又掉到瓶底,如此反覆。

二奶奶家門前有個青石大碾盤,二奶奶常在上面盤腿而坐,手裏捏着煙斗吧嗒吧嗒抽煙。她愛逗小孩子玩,常給我們講那些鬼怪精靈的故事。我們趴在碾盤一圈,託着腮,盯着二奶奶那變化怪異的表情,迷得六神無主。晚上或早起,走在這條小路上,雖然頭頂着銀盤似的大月亮,但總感覺有什麼東西跟在身後,心一緊,不由得朝後看看,風一般加快腳步。

記憶中,故鄉的月亮是那麼的純淨明亮,彷彿剛從玉泉中撈出來掛在深不知底的蒼穹一樣。月夜更是一種寧靜深遠的明亮,一種清涼素淡的明亮,一種無瑕如玉的明亮,一種空靈清秀的明亮。長大後外出求學,參加工作,以至於到現在,我似乎再也沒有見到過那樣的月亮,再也沒有沐浴過那樣的月夜。

還記得,趙裏爺趕着牛羣常從這條小路經過。我站在一旁死盯着那頭長角朝天,健碩威猛的公牛,覺得它很兇,應該是牛羣中的王。趙裏爺拿着鞭子,胳肢窩夾着一個口袋,滿面堆笑的朝我走來,刮一下我的鼻樑,指着那頭牛問:“敢不敢騎?”我狠命的搖頭。趙裏爺爽朗的大笑:“莫怕,看它長得兇,其實乖得很。”臨走時,他總要考我一道數學題:“四百加八百等於多少?”我總能第一時間答出來:“一千二百!”趙裏爺回過頭朝我一笑:“這娃靈,將來有出息!”,然後揚起鞭:“嗷….吆….”,一路塵土飛揚。

覺得小時候的冬天是奇冷的。身上穿的是媽一針一針為我縫製的棉衣。青黑布面料,白洋布裏子,穿在身上厚厚實實的,像只熊貓,但還是覺得冷。涼風從懷前、袖管、庫管直往裏鑽。上學沒有表,媽是聽着雞叫為我把時間。早上躺在暖烘烘的熱炕上不肯起來,媽一遍一遍的叫:“快起了,雞都叫三遍了,要遲了。”一個人孤零零的,像一隻挪挪移步的小企鵝,從小路向村子裏的學校走去,媽把我送到第一個拐彎處,就站在那裏看着我。等我走過小路,走上進村那道坡,她才轉身回去。

還記得,窯洞檐下有燕子的家。每到春天,我確信是那一家燕子又回來了。一隻小燕子從巢中摔落下來死了,燕媽媽悲鳴着盤旋在附近不肯離去。我和成娃子在門前的小坡上把它埋了。我説:“給小燕子立塊碑吧!”成娃子同意了。我們找來一小塊木板,歪歪斜斜的寫上:“小燕子之墓”。“墓”字不會寫是用拼音寫的。

這一年,阿黃也死了。阿黃是我從姨媽家抱來的一隻狗,長得非常可愛。阿黃每天都準點蹲在門口等我放學回來。可有一天,我回來沒見到它。媽説阿黃吃了死耗子,沒能救過來。我哭喊着要看一眼,媽不讓,説已經埋掉了。我要死要活的鬧騰了好幾天才慢慢緩過來。

兒時那條小路上,日日有布穀鳥的叫聲。那聲音悠遠,綿長,像空靈的山洞在一點一點的滴水。小院裏堆滿了黃燦燦的穀穗垛子。成羣成羣的麻雀飛撲在谷垛上。媽拿着掃把驅趕,“轟”一聲,黑壓壓一片,嘰喳喳一片。我和成娃子用小棒支起磚塊塌麻雀,每每總有收穫。成娃子用泥巴把麻雀裹上,埋在地下用火燒。燒好了撕一小塊給我,我不敢吃。成娃子惱了,“看你秀才氣,有什麼好怕的?好吃着呢!”我小心的嘗一點點,果然!那股淡清香立刻沁入心脾。成娃子還給我教用鐵絲套野兔,説:“你看!這條小道就是兔子經常走的,這傢伙很奇怪就走一條道,只要在這裏下套,保準能套到。”我小心翼翼的按他説的做了,但終究還是沒能套到一隻兔子,我也從來沒見過成娃子套到。

十二歲那年,我家搬進了新窯——三孔青磚大窯。沿那條小路居住的人家大都搬進了村子。我也到了該去鎮子上唸書的年齡,只是偶爾還會去那條小路上玩耍。

十六歲我國中畢業,考上了師範。成娃子一直把我送到了學校。安頓好後,成娃子要走,我問:“你還會來嗎?”他笑了一下,拍拍我:“幹嘛呀!週末假期想家了就回來,我等你!”我點點頭,眼淚差點出來。那時候,覺得成娃子特別的親。後來,成娃子還來過一次,給我帶了好多家鄉的吃的。再後來,他就沒有來過,專心跟着師傅去學木匠了。成娃子是我是心中的“少年閏土”,他在故鄉這塊貧瘠的土壤上,無圓潤之澤卻甘之如飴,無嬌豔之態卻醇香四溢,和許許多多紮根於廣袤大地的農民一起,堅守着清貧,堅守着心靈的那方淨土。由於家貧,他上到國小五年級就輟學了,去學了木匠,再後來又倒騰蘋果買賣。這幾年光景好了,蓋了新房,買了車,娃也送到城裏讀書了。他終究是憑着自己的勤勞和智慧過上了想要的生活。

這次回家,見到了王奶奶。她已經不認識我了,我握着她的手説話,她才反應過來:“哦!是廣宇呀,啥時候回來的?看我這眼神,哎!老了不中用了。你媽在世時,我們倆好,常在一起。你媽走了,我哭了好幾天。這都好幾年過去了。”記憶中,王奶奶是一個很精幹的女人,乾乾

淨淨,説話響亮。小時候媽常帶我去她家裏,他們見面總有説不完的話,我一句都聽不懂,就在一旁王奶奶的針線笸籮裏找東西玩。一晃幾十年了,媽已經去世了,王奶奶也不是當年的王奶奶,我也步入了中年,兒子就在我身邊,他也成了半打小夥子了。

故鄉的小路,那是一條孤獨的小路,承載着我童年的美好記憶。童年零零碎碎的記憶,就浸泡在這孤寂與蒼涼的小路上,延伸到千里之外,也延伸到很久以後的永遠。

長大後離開故鄉,漂泊的日子就像是蒲公英的種子,不知哪裏才是終點。一路向前,一路奔波,最終盤點行囊,結果行囊幾欲空空,我不知道我到底在尋找什麼?

直到站在故鄉這條小路跟前,我才明白,其實我一直尋找的是一種安詳和寧靜,一種心靈的歸途。

故鄉的小路優美散文 篇9

人的一生都是在路上不停地行走。有路的地方,沒路的地方都一樣,如果需要,就一定會經過。只是有路的地方走得容易,沒路的地方相對艱難。路是在腳下,也在人的心中。

家鄉的那條小路,至今還記憶猶新。無論是村裏,還是在村外,所有的路段都有我小小少年時的足跡。在老家的村子裏,同樣也有一條與村外相連的小路。這條路把村子東西兩端連得很緊,中間的多條分支又延伸到各家各户的家門口。孩子們天真好動,在這條路上跑來跑去,忙的都是玩。在弄堂裏捉迷藏,在小巷裏鬥地主,在樹蔭下喊螞蟻,玩得格外的開心,只要不是胡鬧,大人們也不阻攔。

老家的村子很特別,房屋都是緊緊挨着建的,很少留下空隙。只是在門前都留有一條寬寬的過道,方便行人過往,各家的過道緊密相連,便成了村裏的小路。山裏人很客氣,鄰里之間串個門、打個招呼,有了這條小路就很方便了。晴熱天,不用戴笠遮太陽。陰雨天,無需傘擋風雨,彷彿在室內一般,用不着擔心會被雨水濕了鞋。村裏的小路都是由青石板鋪成的,走着舒服又不滑腳。有趣的是小路到了出村口,這時退幾步在遠處看,怎麼看都像一條山澗溪流,順着深深小巷從村裏流出來。流過村前綠蔭,流入田間地頭,流出崇山峻嶺,來到山外的平地,也許這就是千年古村的古風留存。

老家深處大山,是個羣山環抱的秀美山村。在那困難時期,家裏正趕上城市人口下放,不得已我和姐姐跟隨母親回到了鄉下生活。到了老家才知鄉下生活更加不易,山裏人絕對沒有香噴噴的白米飯吃,每日的三餐都是啃着紅薯當飯吃。在糧食十分匱乏的年代,無論吃的是啥,只要能填飽肚子其實也是很滿足的。在大人看來,回到老家,孩子們不捱餓,心裏也就踏實了。

村裏條件差,上高小需到山外的公社所在地國小就讀。通往山外的路,崎嶇陡峭,山高林密,行人稀少,還常有野獸出來覓食,嚇着路人,何況我們都是才八、九歲的孩子。遙遙十幾裏的山路,這讓大人很不放心,每次出門上學,都是捏一把汗。那時讀書的人太少,村裏唯有我們班級的幾個孩子才有唸書的強烈願望。於是幾個懷有同樣夢想的小夥伴正好結伴同行,每天行走在透着微微曙光的家鄉的小路上。

這是一條走出大山的家鄉小路,也是一條充滿希望與夢想的家鄉小路。山外的世界一定很精彩,想到這些也就無所謂害怕了。時光如逝,如今夢想成真,家鄉正發生着巨大的變化,尤其那條家鄉的小路,都已變成康莊大道。鐵路、公路齊刷刷挨村而過,樓房排排而建,家鄉面貌煥然一新。老房子不見了,而家鄉的那條小路,也早已淡出人們的視線。少時青絲滿頭,如今白髮上頭,五十年前的家鄉面貌,已變成了家鄉記憶。

家鄉的那條小路,究竟起於何時已無從提起,也沒人能説得清。但可以肯定,是一代一代家鄉人的勤奮努力,用塊塊青石板鋪砌而成的。雖説不夠平坦,但夠踏實安然。山裏風清氣正,從家鄉那條小路上走來的人,始終會提醒自己要行正走穩。每走一步,都會掂量,一半放腳下,一半留心中。人生之路,有的很精彩,有的很坎坷,有的只需踏着別人的腳印前行,有的則要自己不斷地探索着向前。人生的路很長,也很短,關鍵是在態度。只有腳踏實地,不忘初心的人,人生之路才能行穩致遠。

故鄉的小路優美散文 篇10

小時候,我們家住在鄉下。那是一個很偏遠的蘇北小村,三面環水,象一條白帶一樣繞村潺潺而過。記憶中的家鄉小路兩步多寬,灣灣曲曲,坑坑窪窪,一直通到鎮上。從鎮上坐車,大約顛簸兩個多小時,就到了縣上。村子離縣城雖然只有60多里路程,可一個單程總要折騰大半天時間,一般去趟縣城當天是回不來的。我們家很窮,因為沒錢做路費,對於上趟縣城是不可望及的奢想,有時也偶爾去趟鎮上,那情那景多少天也無法忘記,特別是我們小孩總要興奮好長一段時間。

家鄉的小路留給我太多深刻的印象。那個時代,由於經濟薄弱,村子裏的鄉親們都很窮,各家各户連電燈都沒通上。記得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勞累一天的人們,搬個橙子,手執蒲扇,三個一羣,五個一夥,在那條鄉間小路上,坐在路口,圍在橋頭,搖着蒲扇,講着故事,拉着家常,悶熱的空氣中飄逸着絲絲涼意,洋溢着幾多歡笑。就是在家鄉的小路邊上,在皎潔的月光下,在螢光的閃爍中,我們圍坐在老人們的膝下,睜大兩隻眼睛,聆聽着老人們從上代人傳下來的稀奇古怪的故事,老人嘴裏的故事大多神乎其神,有的故事往往嚇得我們連晚路都不敢走,到夜深人靜時,趕緊抓住大人的手一路小跑溜回家,一頭鑽進被窩一夜也不敢露出頭來。

家鄉門前的那條小路雖然只有兩步多寬,但卻是我們村200多户鄉親的交通命脈,鄉鄰們南來北往都要從這條小路經過,因此,是一條繁榮的小路,通達的小路。我們村的人們有出海捕魚的傳統,村民們組織了好幾條大木船到大海里去撈魚,每次回來都是魚滿倉,我們每户都能分到好多好多的魚,這時,人們用柳筐從船上或抬或挑的運回來,沿着那條小路,象條龍似的,一個接着一個,每一張臉上溢滿喜悦。那時,只知道路的那頭有條河,河裏有好多好多的船,只到有一天,我跟着幾個小朋友偷偷摸摸跑到鎮上,才知道路的那頭還有那麼繁華的地方,儘管鎮上只是一條二里長的小街,但我似乎感到那是一個城市。從那時起,我心中有了一個夢,這個夢無時不促起我在人生的路上不懈的追求。

在我家不遠的地方有個電站,站裏有個機房,一邊排水灌水,一邊幫助村民們加工糧食、飼料等農副產品。我們家兄弟姐妹七個人口,不到一個月就要去加工一次糧食,由於機房大叔的兒子是我的朋友,所以這個任務每次必有我參加。老四哥用小板車推着幾袋糧食,我就在前面用繩子拉,沿着門前的小路,兩邊是綠油油的莊稼,小河裏的白毛浮綠水,伴着咕吱咕吱的車輪聲,摸一把汗水,哼一曲鄉間小調,那情景簡直就是一幅山水畫。

家鄉的小路給我青少年時光留下了無限歡樂,但也不是我們永恆的樂園,有時也有絲絲苦惱和無奈,這成了我人生中無法抹去的記憶。那是我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家鄉實行土地改革,所有的農田全部分到各户種植,這個政策使我們家裏的條件都逐步好轉,尤其是我們家人口多,糧食年年不夠吃,分田到户後,我們家首次有了餘糧,而且每年還能賣上千把斤,足夠我們上學的費用。有一年秋天,父親為了籌足我的學費,用小板車推上幾袋糧食去鎮上賣,半路上,一場大雨瓢潑而下,小路成了被攪拌的泥槳,父親粘在了半路上,等天睛路干時,糧食已經出芽了,父親難過了好一陣子。那時在我幼小的心靈閃念間,我突然覺得這就是鄉村與城市的最大區分吧。

那年春天,我們家鄉全面發展家庭副業,不少人家聯合起來制磚坯,燒小窯,我家搞的副業是制瓦坯,全部機械作業,一天要生產幾百片。制瓦需要潤滑油,那時沒有專門的潤滑油,都是油料加工廠的下腳料,每次都要到40裏外的油化廠去購運。一次,由於生產太忙,我只得請了假去幫助運油。由於路太小了,無法通車,我們只得撐着一條水泥船沿着路邊的小河向南划進,大哥在船後搖着擼,我在船頭用力撐,由於頂風,船向螞蟻爬的一般,緩緩前行,風大些的時候,船還會倒退一段路程,一天走不到10里路。第二天,我建議上岸拉船,大哥只得同意,他在船上撐舵,我在岸上拉。岸邊荊賴叢生,尤其是長着很多的帶刺的刺槐,每走一步,都要披荊斬賴,為了完成任務,也為了儘快回家上學,我腿被劃破了,肩被磨紅了,汗水滴到受傷的肩膀上,象鹽水澆的一樣疼痛,腿象灌了鉛一樣沉重,步步維艱,但我仍然堅持下來。那次回來,我整整瘦了一圈,人也黑不溜秋。那次運油之旅是我心頭永遠的痛,我夢想着有一天人們不用拉船,不用披荊斬賴,從路上就能把油拉回來。

漸漸的,鄉親們不再滿足那條小路了,不少鄉親還對那條路懷有怨恨。有一年,大夥一商量,一起動手,把路挖了個底朝天,然後拓寬了兩三倍,並鋪上磚頭煤渣,村民們笑着説,這才叫路,他們開着拖拉機來回穿梭,滿臉的春風盪漾。再後來,鎮上的領導説,要富裕,先修路,於是全鎮一發動,磚渣路變成了柏油路,人走在路上,象面鏡子一樣,不但平坦,還油光油光的。去年,我回了趟家鄉,小路是沒有了,連柏油路也沒了蹤影,通往家鄉的是一條四米寬的水泥路面,大夥對我説,現在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了,我們要把家鄉建得和城裏一個樣子,你看,路全是水泥鋪成的。是啊,路是水泥的,房子也換成了樓房和別墅,路通了,鄉親們住的不比城裏差,鄉村和城市還有什麼兩樣啊。再往後,水泥的路面不但通到村裏,還會通向各家各户,不遠的將來,鄉村的小河也許會用磚頭水泥砌就。我想,這個夢想不會太遠。

故鄉的小路優美散文 篇11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信宜合水。家鄉對我來説是那樣的熟悉和親切,但記憶最為深刻的還是村子通向外面的那條小路。

從外面到村子裏,有好幾條便道,每條小道,最初都是人們用鞋底造成的,有的直,有的彎,記得小的時候和夥伴上學每天都要在這條小路上來回走兩趟,夏日裏,我們光着腳丫,走在軟綿綿的黃土路上,熱烘烘的黃土好像泡在熱水裏,舒服極了,那時候對我們沒有走出大山的孩子來説,還不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還不知道外面還有筆直寬闊的柏油馬路,只知道我們村子裏的路最好走,其實,現在每當回到村子裏,最先勾起我記憶的還是那條小路,雖然很顛簸,很彎曲,但是我對家鄉的眷戀和回到家的興奮不正是對這條小路的牽掛嗎?

無怪乎,離家三年了,那條山路成為一種啟蒙,一種激情,時刻縈繞在我的心頭,每當要回家鄉最想走的還是這條小路。

從山裏到田野、從繁華的大街到高樓大廈走過的路,千條萬條,千姿百態,但對我看來説,這一切都是家鄉這條小路的延伸。

是那條山路給了我不屈不撓的,藐視困苦的精神,是我走出了患得患失的藩籬,走向寬廣無際的大道,是啊,那條小路不正是我脱俗的淨地嗎?

是那條山路給了終生享用的財富,在坎坷的人生路上不知疲倦的攀登,為了領略人生的無限風光,粉身碎骨在所不辭。

心靈告訴我,不管是聰明者,還是愚笨者;不管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不管是名人偉人,還是村夫貧民;不管是你意識到還是你沒有意識到,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總有一個心靈的皈依的時刻,總有一棵人生智慧的菩提樹。

對於我,家鄉的那條小路就是心靈皈依的標尺,就是我人生智慧的源泉。

我將終生不知疲倦的跋涉在家鄉那條小路上。

故鄉的小路優美散文 篇12

那天正吃着早飯,孫女似有所思的説,回老家的路我到現在還沒記住。我就説她,老家是咱們的根,記不住回它的路,就是忘了根本。孫女這幾年學着音樂,我就問她,會唱那首《鄉間的路》嗎?她歪着頭唱了起來: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

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

繽紛的雲彩是晚霞的衣裳,

笑意寫在臉上,

哼一曲鄉間小唱,

任思緒在晚風中飛揚,

……

啊,聽着聽着,我就覺得鄉間的路,條條都是歌。

小時候通往西澗的路,牽過我們的魂。澗下有顆很壯的桑樹,每當豆角快飽的時候,桑桑就熟了,滿樹黑紅黑紅,滿村誘人的香甜,連嘴饞的大人也慫恿着讓自家孩子,快去澗下摘桑桑。一茬又一茬的孩子們跑過來跑過去,滿路的歡笑。

後來農業社在澗下蓋飼養室,乏了桑樹,斷了小路。但是斷不了我們那時的歌那時的笑和那時的記憶。長腿榮、快手民、爬樹猴兒似的倩,那時的小夥伴,隨時縈繞在眼前。

八歲上學,我天天去趙家廟裏,走一條拐好多彎的路。先在村巷裏竄東穿西的叫上教、敏和文這些小朋友,然後出東城門,進入趙家堡子的一條麥場路,在那兒,我們兩個村子過年時在一起聯歡,比賽敲鼓,那場面忒熱鬧。從這兒拐彎,向南有一塊好像是棄耕地,每年春季就發出滿地的芥菜來,夏季裏非常茂盛,每走到這兒,我們都很害怕。那回,論我家給先生(老師)管飯,我回家提飯,路過芥菜地,隱隱約約看見裏面有個紅紅的東西,嚇死我了。我急頭絆腦地回家叫大人。原來是個棄嬰。後來被一家沒有生育能力的夫婦抱養去了。這條路上寫下了我少時的深刻記憶。

那年我從部隊回來探親,到趙家堡子北門外一看,已經是別一番景象。那拐來拐去的小路早已沒了影兒,一個連一個的莊基反映出村子的人丁興旺。廟裏的國小已經變成嶄新的教室。通往學校的小路變寬了變平了。但我腦海存在着的依然是那那條拐來拐去的小路,那是我的人生起步路。

高小及至國中,我在鎮子裏上學,走着的仍然是一條小路,充滿了恐怖和熱鬧。

出了我們村向西,不到半里地就有幾灘墳園,老讓人毛骨悚然,接着是趙家溝口,深沉沉,陰森森,聽大人説那裏頭是埋死娃的地方,常招惹狼呀狗呀的光顧。我到這兒就心驚膽戰的,總是跑着。快進鎮子時,街北村口有一家“牛樁”,給生畜配種。看熱鬧的人整天絡繹不絕。再過去就是鎮子的劇場,有戲沒戲,門前總有擺攤的,賣吃食的,耍把戲的,逢集會,這兒便堵塞。我經常在這兒留戀。記得那年冬天的雪下的特別大,趙家溝被雪填滿了。我就熬煎咋去上學?吃畢午飯,父親披了條麻袋對我説,走,送你上學。我感激不盡。邁過趙家溝我讓父親回去,自己撒腳向前跑了。跑着跑着,回頭一看,父親還在溝口站着。這條路我咋能忘了呢!後來,她來了,同我一起上學。我們在這條路上分別走出了自己的人生路,但我相信,我們共同留下了美好的青梅竹馬的記憶和對命運的思考。

農家娃暑假還是要務農的,所以我對家鄉的田間小路也是很熟悉的。田間從來沒有大路和寬路,那是因為農民的土地情結,他們珍惜每一寸土地,説“地是刮金板,不敢諞閒傳”(不能浪費的意思)。從村口到離村子最遠的耕地有一條主杆耕作路,約莫着二三裏地,也不過三尺寬,兩邊還種滿了多年生的經濟類農作物。吆着牛拉犁下地,得給牛戴上籠嘴,生怕牛啃了地邊的莊稼。那年暑期,生產隊組織我們這些學生學犁地,對幹部給教我們的三爸千叮嚀萬叮嚀,在耕作路上不敢馬虎。我們還都生氣了,嫌隊長瞧不起我們。有時我們給牛羊弄草,也不許隨便進地,只能沿着溝沿和澗畔去尋草,要麼就去灘裏,那兒草很茂盛,也不用操心弄壞了莊稼。只是灘路太濕,那時候我們還沒有膠鞋。可是在灘路上我們玩得最開心,丟草窩、掏窯、打排瓦,等等,都是玩智慧的。那時我憨,常常是輸。雖然村上的人説我還有點出息,但我卻忘不了當年那些小朋友的培養。

好久了沒有回家鄉去。聽説西禹高速公路在村北從西向東橫跨而來,佔去了我們村好多好多土地,那條主幹耕作路以及通往各個地塊的條條小路都蕩然無存了。高速路一橋飛架,好像讓我們村披上了一件壯麗的現代化衣裳。村裏人沒有為土地和公家鬧糾紛,他們説這條高速路修的,一下子把惠家堡子提洋了,讓我們攆上了時代的步伐。

我特意回家鄉去看這條高速公路。站在橋下,我還是想到了《鄉間的小路》這首歌。

故鄉的小路優美散文 篇13

家鄉兒時的小路不好,很爛很爛,但在我心裏的印象很深很深。雖離家在外多年,至今仍銘刻在心。家鄉的小路,很長、很長,黃土石頭上走出來的。雨天,瀝濘難行;晴天,塵土飛揚。在家鄉的小路上,經年累月重重疊疊的印着無數雜亂的腳印,人的、牛的、羊的……,千秋萬代的腳印,都反反覆覆刻印在這蜿蜒曲折的小路上。

我童年那稚嫩的腳印,就和着祖輩們寬實的腳印,在這條十分不起眼的泥石小路上,刻印過無數次、無數次。曾幾何時,我那幼小的心靈裏,既深愛着這條小路,又深恨着這無奈的小路。多少次摔倒啊摔倒了爬起來,一日復一日,一年復一年,慢慢的在這條小路上長大了。在這條小路上,磨鍊了我堅忍不拔的意志、奮鬥不息的毅力,同時,也留下了或多或少的遺憾……

30年後回到家鄉,未曾想到、今非昔比,家鄉的小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條寬敞平坦的水泥路呈現在我的面前,瀝濘難行的小路不見了路兩邊還有了一棵棵整齊的行道樹,小鎮街邊安上了電燈,入夜一片燈火輝煌!

我回家鄉的時候正好是春天,變寬敞的小路邊,那一片片綠草茵茵中一蔟蔟叫不出名字的野花開的很兇。清晨起牀,信步路上,徜徉痴迷其中,春鶯鳴囀,一縷縷清風送來陣陣醉人的花香,讓人陶醉,讓人心曠神怡即使置身於都市美麗的花園之中,又哪能及此景之萬一。

此情此景,讓人對人生的感慨油然而生!家鄉小路的變化史,記載了家鄉人民由窮變富的過程,記載了家鄉一代又一代人艱辛奮鬥的豪邁歡歌是一部家鄉的現代史! 是的,今非昔比。家鄉的小路發生了鉅變,我們的生活也發生了鉅變、正在朝着小康生活邁進然而,我們確不應忘記歷史的沉重與艱辛我也不會忘記家鄉的小路,在那裏有我太多的樂與苦、愛與恨、笑與哭,它們將永遠激勵着我奮鬥人生。

故鄉的小路優美散文 篇14

魯迅先生説,“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對於溝壑縱橫的家鄉來説,路就是鄉親們的布鞋磨出的痕跡。田間地頭,走村趕集,哪裏近走哪裏,於是便出現了小路、大路、岔路、彎路、斜路和後來的水泥路。在我的童年裏,能走上柏油路是件可以興奮幾天的事,柏油路是通往集市的路,那裏有許多好吃的東西。當然大部分時間我還是不得不走在鄉間的土路上。

家鄉的路蜿蜒曲折,那山樑上一人寬的小路斜斜扭扭,有時還很陡峭,那是通往遠處的集市。每逢五、十過集,附近各個村裏的鄉親們便從各個大小路口彙集到這條小路上,挎籃子賣雞蛋的老奶奶,拉着牲口準備賣個好價的老大爺,準備買點日用品的媳婦們。小路時而在山頂穿行,時而在山底盤旋,路兩邊長滿了野棗刺和各種半人高的蒿草。每隔一段大家停下了休息,這時會互相聊着各自村裏的事,認識或不認識的都成了熟人,家長裏短,那家的牛下了牛娃,那家的媳婦生了,誰家的娃考試考了個好成績,中途的休息成了大家交流信息的驛站。休息好了大家繼續走,走到高處,可以看見四面八方趕集的人羣沿各條小路向一個地方彙集,路上的人越來越多。上到山頂便可看見一條水泥路,遠遠望去水泥路的盡頭樹木茂密處,隱約可見些紅色的帳篷,那便是集市,走到這裏,大家都會加快腳步,離集市不遠了。對童年的我們來説,走幾個小時的山路趕集,就是到集市上吃上個油炸糖糕、蜂蜜粽子,這是能讓我們高興好幾天的事情。

童年的記憶中最討厭下雨,那時的雨好像也特別多,只要一下雨,土路就好似灑了一層油,開始是滑,每走一步都要小心,不小心摔倒就會摔成一個泥人。慢慢的雨越下越大,地面越來越軟,土路好似灑了一層膠,“走起路來腳掛泥”,越走腳越重,以至走一兩步就得甩一下泥。如果一連下上一整天或幾天的大雨,門前的路面便形成了一處處的小水坑,無聊的我們折出小紙船,放到水中看誰的漂得遠。一般下雨,大人是不讓我們出門的,怕摔倒了弄髒衣服,或是着涼生病,大人們趁雨天相互串門,或圍坐在村西頭老奶奶的土炕上拉家常,直到估摸快到飯口了才各自離去。雨季,山村寂靜得只能聽到房檐流下的雨水聲。

相比下雨的無聊,山村冬天的小路能帶給我們許多的快樂。每當鵝毛大雪撒落了山村的溝溝坎坎、滿目潔白時,我們就像一個個豎着耳朵的小兔子探着頭跑出家門,到一處積雪稍厚的地方,捻成一個個小拳頭大小的雪疙瘩,然後等其他的同伴剛來還沒準備好“武器”時,來個突然襲擊,但如果對方人多,我們就被打得抱頭鼠竄,繞小路又迂迴到他們後面,或居高臨下打包圍戰,整個村莊的路上都留下我們凌亂的腳印。跑累了以後,我們又偷偷跑回家,拿上剷土用的鐵杴,來到一處坡度稍長的小路上,一個人往鐵杴頭上一坐,後面一個人用力一推,人便和鐵杴一起快速衝下坡底,一個一個接着下去以後,再從坡底上爬回高處,重新開始,也有等不及的人不等下面的上來就滑向坡底,結果半坡上撞上向上走的人,一羣人人仰馬翻一起滑向坡底,笑聲喊聲便飄蕩在潔白的雪花中,紛紛揚揚地撒在鄉間的小路上。

冬去春來,我們在鄉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從村東頭跑到村西頭,從我們村跑到了鄰村,從村子旁邊的國小跑到溝對面的中學,路越走越遠,路也越走越寬,從彎曲的小路走上了可以跑農用車的大路,從塵土飛揚的土路走上了寬闊的柏油路,我們也從鄉村的土路走上了去城裏的大路。

路寬了,路好走,鄉親們的日子也好過了,幾個年輕人買回了三輪車,幫人拉東西在山區和集市之間跑運輸,也有人買來了四輪車幫人拉磚頭和建築用的材料,大部分的青壯勞力則走出山村,從鄉村翻山越嶺的土路走進了城市寬闊平坦的水泥馬路,用他們勤勞的雙手改變着自己的命運,也改變着小山村的面貌。小山村如同年輕的青年從沉睡中醒來,舒展了筋骨,卯足了勁頭。於是路寬了,房新了,車多了,山也更綠了。

在細雨紛紛的季節,我回到了家鄉的小山村,漫步在已不是土路而是硬實的水泥路面上,路兩邊是葱綠的樹木,四周是青綠的麥田,一陣陣帶着泥土清香的氣息使人心情舒暢,身邊不時駛過各種牌子的小車,這讓我想起了童年的小路,我便努力搜尋童年的記憶,但它已不見蹤影。

別了,故鄉的小路,我會永遠把你埋藏在心底。

故鄉的小路優美散文 篇15

常常想起家鄉,想起家鄉那條蜿蜒的小路,她在風雨中默默無聞,不知送走了多少渴求知識的孩子,也不知送走了多少在外打拼的遊子。在她瘦小的身上,刻滿了多少幼稚純真的腳印,記錄了多少努力奮鬥的征程。有沉甸甸地經過的,有歡快的跳過的,有悲傷的路過的,還有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過的。而她,總是默默地承載着,記錄着,見證着每一個歡笑,每一縷憂傷,每一份惆悵,還有每一絲希望。

春天,路旁競相綻放的油菜花,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暢想。夏天,滿山的翠綠縈繞幽靜的小路旁,給路過的人們灑來點點陰涼。秋天,秋風翻滾着金黃的稻浪 ,一次又一次地圓了人們收穫的夢想。冬天,樹木被白雪壓彎了枝條,告訴我們,來年還會有希望。

那高聳的白竹山峯,連綿起伏,沒入雲霄,像牢固的城牆,把山村團團圍住,呵護着大山深處的兒女。錯落有致的吊腳木房。聞盡了歲月的滄桑,看盡了世間的迷茫,依舊在夕陽西下的傍晚,揮舞着樹皮似的的手掌,使勁地召喚着遠去的孩子。

故鄉的小路,是永不止境的,她穿梭在時光無限的隧道里,從大山的這一頭通向大山的那一頭,漫長,堅定,從不放棄,從不迷茫,指引着自己的孩子們,奔向着閃光的地方!奔向人生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