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實用中秋的抒情散文(精選45篇)

文學4.8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筆一定要優美,文章一定要流暢。“形散而神不散”。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瞭解散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實用中秋的抒情散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中秋的抒情散文(精選45篇)

中秋的抒情散文篇1

記憶中重慶人是不過中秋節的!對過中秋沒什麼印象!

這年中秋,總能感到濃濃的過節的氛圍。一是因為國家放假,二是因為吃了很多好吃的雲腿月餅,最關鍵的時因為我在中秋之前一直收集《嫦娥奔月》的故事資料吧。把收集到的資料整理了一下,就變成我的版本的《嫦娥奔月》了,是想講給豬妹聽的。內容包含了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兩個傳説,可是豬妹似乎不太感興趣。第一次講,沒講兩句就睡着了。第二次講,她要求換成《司馬光砸缸》。以後問她要不要聽,她都説不要聽!

正因為感受到濃濃的,但卻不同於春節的節日氣氛,讓我去思考這幾個傳統節日的不同感受。

春節,一曲歡快熱烈的歌,過的是一種的氛圍。處處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家家推杯換盞,歌舞昇平。它是絢爛的五顏六色*的!

清明,一段婉約的宋詞,過的是一種心情。掃墓人的淡淡憂傷,踏青者的輕鬆愜意。它是一種如夢似幻綠色*的!

端午,一場古老的祭奠,過的是一種形式。賽龍舟,洗藥澡,掛蒼蒲,包粽子……那是一片濃烈的藍!

中秋,一首靈秀的唐詩,過的是一種意境。中秋賞月,中秋賞花,處處都在一個“賞”字上!那是一種蟬翼般的透明色*。

月未盈,人已歸!詞有續,心能回?

庚寅年中秋前夜!

中秋的抒情散文篇2

又是一年月明時,歲月依舊靜好安康。

每年中秋夜都很美,恬靜,可以包容一切心緒。暗黑濃如同一蒼穹化不開的墨,微微殘缺的十五之月染亮了周邊一片朦朧的光明,讓人莫名覺得安心。就連燈火都是靜靜的,彷彿淡然的微笑,不喑世事,撤去繁華,原來世界就是這麼小巧而精緻,只剩包容你的嘈雜人聲。

耳機裏徐良的聲音很好聽,磁性而魅惑,縈繞在耳畔彷彿約了一夜寂寞孤獨進行熱舞,山師校園人很少很少——今夜其實整個世界人都很少很少,每個人都在温暖如春的節日氣氛中徜徉歡笑,醉倒一片温柔鄉。我跑着步,雙手擺動,腳下的步伐不由加快,周身呼嘯生風,於夜來説,很美好。歌循環了一首又一首,多少離人心碎的樂章,多少事事難託的離殤,多少白骨森森的回憶,多少激憤熱血的吟唱,被我一一踏碎,收入一夜回憶。中秋佳節,夜風都温柔地令人心醉了嗎?酥化一切的,幸福的味道,被夜緊緊的包裹,緊緊的擁抱入懷,笑容明媚。

街市比往常顯得有些寂寥,店面的燈光看上去很落寞,行人們漸行漸少,最後連嘈雜的人語也再無跡可覓,蟲鳴早已被初秋漸漸吞沒,了無聲息。夜,似乎靜了。但那一扇扇亮着暖色燈光的窗裏,依舊洋溢着幸福快樂的時光,淺淺細細地融入談笑樂道之人的骨髓,成為一世的牽絆,愛的刻印。

所以,願你相信中秋夜,快樂。

中秋的抒情散文篇3

善良的古人早已與温柔的月兒許下了一個美麗的約定——每年的八月十五,月是最圓,人是最全!到了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亦是一樣。八月十五,月圓人也圓。這就是中國人的中秋節,中國人永恆不變的嚮往幸福團圓的心。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可是,明明是快樂的日子,為何還有這般悲傷憂愁的詩呢?今日便是中秋了,我行走在大街上,老遠便聽到買月餅的叫聲了!我慢悠悠的走去,而這條街上唯一的月餅攤位早已被人羣圍得水泄不通,反正我不急,站在一旁靜靜等待着。直到所有人都滿意的離去,我才悄悄走上前去:"六個月餅!""不多拿幾個?"那人問到。我猶豫了一會兒:"就拿六個吧!"

回到家,我便把月餅放在了桌子上,晚上再吃。天似乎還沒黑,這圓圓的月亮就已經悄悄掛起。此時,萬家燈火通明,卻照不到月亮,而皎潔的月光鋪在每個人的心中。我調試着早已立好的望遠鏡,慢慢對準圓月,看她美麗的身姿。我的眼睛離不開圓圓的月亮了,她深深的吸引了我:優雅緩慢的舞姿,皎銀如雪的輕紗與那皎銀如雪的月光。忽的,手機響了:"兒子,中秋快樂,吃了沒?""吃了。""月餅買了沒?""買了。""嗯,晚上要注意安全,不要隨便出去!""知道。""嗯,那就不多説什麼了,掛了。"嘟——嘟——都——這聲音迴盪在我耳旁。我小聲的説了句:"中秋快樂。"只是説慢了。我望望窗外,熱熱鬧鬧的,有歌有舞;親朋好友們在高談闊論,拉敍家常。我又轉眼看向圓月,她又悄悄的挪動了,但眼神又黯淡了許些,月亮的心裏有事,裝着我的心事。

忽然,我的手機又一響,下啦我一跳,趕忙接通:"有事嗎?""在看月亮呢?兒子?"爸爸笑着問道。"嗯"我又小聲回答。"那我們都在賞同一個月亮!"爸爸似乎十分高興,"剛才我聽月亮説你想我了!""月亮又不會説話。"我狡辯着。"爸跟月兒有個約定,我不在的時候她會陪着你的!她還會告訴我你的心事。"爸爸笑着説到。

我有一抬頭,這圓月似貼近了我,月光透進我的心,掏走了我的哀念。"爸,中秋快樂!你什麼時候回啊?"我小聲説出口。"我不就在你身邊嗎?看看那圓月,她帶着我的心和思念來了。"我望着這美麗的圓月,温柔的月光傾灑下來,我笑了笑:"知道,你跟月亮有個約定嘛!"圓月如約而至,帶着笑容,披着輕紗,在這氤氲的夜空中婉約走去!她知道,有些人一直在等着她,一直在注視着她——中秋!

中秋的抒情散文篇4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早上八點左右,按原定計劃,分湖詩社和青浦寫作協會的文友在大渠蕩集中,然後,一起去龐山湖參加中秋廟會。

大約在一個月前,小公子社神歌班版主沈全弟,把即將舉辦中秋廟會的的消息告訴張舫瀾先生,並邀請分湖詩社社員參加廟會活動。後來,經過商議,決定藉此機會,再次與青浦寫作協會聯手,搞一次龐山湖雅集。

中秋廟會在龐山湖畔舉行,由沈全弟發起組織,已搞過多年,從八月十三開始,至八月十五結束,規模、影響越來越大。每逢廟會,附近的村民都自發趕來,原本清淨的湖畔一時熱鬧非凡。

湖邊停着幾隻小船。菜菜説,這種裝着機器的小船,我們叫啪啪船。吳江好像沒有這種叫法。她又問,漁船和網船有什麼區別?有人説是一樣的。我開玩笑的答道,船上有網的就叫網船。

上午九點,廟會正式開始,一羣穿着水鄉傳統服飾的羣眾,表演了蕩湖船、挑花籃、打連廂等節目,氣氛輕鬆愉快。最引人注目的是舞龍表演,動作大、節奏快,很有一種雄壯、威武的感覺。

我和忠明、姚傑、小馬、、小二等坐在一起,在台前觀看文藝表演。臨時搭起的戲台前,已坐滿了觀眾。台上掛着一塊黑板,上面寫着:“雙美救國”。大概是下午演出的劇目。是傳統劇還是現代戲,不太清楚。上午是戲曲選唱和即興表演。與我們一起來的山歌手都登台表演了,其中,張覺民、李永良以前就聽説過,,張覺民在蘆墟汽車站工作多年,參加過各種比賽,獲過許多獎。李永良十多年前退休於莘塔中學,在學校食堂燒過飯。我曾在莘塔中學讀過書,,但並不在食堂吃飯,所以對李永良沒有什麼印象。張舫瀾先生多次提過,後來,在張老師家裏與他見過一次面。幹荷英似乎有點面熟,似曾相識,但想不起來了。這幾個人中,柯金海年齡最大。

山歌唱完後,演唱傳統劇目《雙推磨》。

出會結束後,午餐開始。據説,有十八桌之多。分湖詩社和青浦寫作協會就佔了好幾桌。桌上擺滿了樸素的家常菜,有豆芽菜、羅沼蝦、小青菜、鳳爪等,最誘人的是白燒鹹豬頭,一端上來,就有人驚呼,噴香可口的鹹豬頭,久違了。

下午活動未參加,提前乘車回家。《雙女救國》未能觀賞,兩個女人不知是如何救國的,成了懸念。

汝悦來發來一首絕句,詩云:“紅葉江南碧玉甌,團圓共飲故園秋。何愁今夕又煙雨,雲上清暉亦滿頭。”我思索一番後也和詩一首:“月下沉吟酒數甌,桂花香淡又中秋。一聲祝福真情在,佳句多多夢裏頭。”又將此詩分別發給朋友。

花匠回電:“又詩性大發了呵呵!”我不説什麼,隨即回答:“哈哈!”花匠又來短信:“入八月桂花應當香濃。”我解釋:“桂花的香氣是若有若無的,也為了平仄。”他發了一個微笑的表情:“我不懂押韻,雖有韻書卻不曾看。”他又説:“淡似有哀之意。”我答:“淡雅,也通。”

這首詩是即興之作,可能會有一些問題。花匠愛書、收書、淘書、贈書、賣書,終日與書打交道。我曾寫過一篇短文《書情》,寫完後也沒有告訴他,不久便發表在《蘇州日報》上了。他看了,好像也沒説什麼。

花匠並不種花,也許他喜歡花花草草。

中秋的抒情散文篇5

今年的中秋,彷彿更涼一些。

雨,從清晨一直下到現在,淅淅瀝瀝,飄在臉上,一陣陣寒意襲來。路行的人們,不由得夾緊了上衣,風迎面襲來,更顯了秋的蕭瑟。放眼向窗外望去,鬱鬱葱葱的綠正悄悄地褪色,在秋風中搖搖擺擺的,彷彿在為生命的告白而傷心。過去的,終將再也不會回來,

回來的,卻再也不會那麼完美。

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團圓的季節裏,思念最多的就是父親了。

小的時候,家境清寒,只有在過年過節才可以吃上一些好的東西。那時父親在公社裏開車,過節要提前出山給山裏的人們採購一些過節的食品,那時的交通很閉塞,只有一條通往山外的路,平時人們是很少吃到一些蘋果啊,餅乾啊之類的東西,只有在快過節了,才會有供應的。所以小孩子更是盼望過年過節的了。

那時的中秋節,月餅種類很少,記憶最深得就是那種月餅餡裏有許多的紅絲,綠絲,味道怪怪的,我不喜歡吃,可卻喜歡吃月餅皮,爺爺奶奶知道我的習慣,就把皮剝下來,讓我吃。到了父親家裏,只能呆呆的看着妹妹們吃月餅香甜的樣子,父親問明瞭情況,二話沒説,就把月餅皮剝下來給了我。

奶奶家離父親家很遠,可我總“不遠萬里”去父親那裏,一來為了和妹妹一起玩,二來在我幼小的心理是那麼渴望和父母在一起,渴望能得到一份來自父母的關懷,一份和別的孩子一樣的親情,而那些是爺爺奶奶無法給與我的,儘管爺爺奶奶的疼愛很多很重。而這一切,在父親點點滴滴的愛撫中我得到了滿足,我感到了童年的幸福。

每次外出,父親總愛給我捎一些小禮物回來,一條紗巾、一個鉛筆盒、一個髮卡、一條皮帶,這些東西,我一直很久都捨不得用,直到妹妹的都已經用久了,而我的還那麼新。我知道那是父愛,一份我太深深珍惜的情感了,我多怕用舊了,就會褪色、會失去。

為了養家,父親什麼工作都幹過,曾經是一名電影放映員,每次來了新片,父親都要把影片重新調整一下,就在自己家裏放映調整。由於都在晚上,我沒有那個眼福提前觀看,因為太晚了,在回奶奶家我有些膽卻了。有一次,又在家裏放電影,爸爸特地把我接過來,這是我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坐在自己家炕頭上看電影,然後爸爸又把我送回了奶奶家。後來我才懂得,令我不能忘的不是電影,而是父親那份拳拳的愛子之心,在我心頭瑩瑩纏繞。

都説,父愛如山,我説,父愛如海,寬廣博大。

父親一生勞碌奔波,沒有享過一天的的福,等到我們好容易長大了,日子好容易好過了,父親卻永遠的離開了我們。父親是太累了,累得睜不開眼了,累得再也站不起來了,累的不想多説一句話了。

明月千里寄情思,我常常在想,假如父親不曾離開,看到我們姐妹都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兒女,那該是多麼幸福的啊!

望着眼前款式多樣的月餅,大的,小的,傳統的,改良的,散裝的,盒裝的,不知父親是否還記得我吃月餅的習慣,還記得過去給我的一切,我早已刻在了心裏,放在心裏永遠抹不掉的地方。

雨終於在傍晚停了,一輪明月漸漸的升起,由模糊到清晰,靜靜的掛在天邊,中秋的月亮似乎格外的圓。

中秋的抒情散文篇6

盛夏隱退,涼爽的空氣中傳來了秋天金色的音符,又是一年中秋到。

驀然回首,已經有七年沒有和家人一起過中秋了,前四年是在北方求學,身不由己;後三年卻是因為工作,雖然單位離家只有兩個小時的車程,但身為邊防軍人,我只能守望着邊關的明月,耗盡每年一次最好的秋月光景。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是一個充滿思念的節日,良辰美景本應閤家團圓,而我又只能在這個花好月圓之夜懷念家鄉的親人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大二時,我曾向班上的韓國留學生鄭基元講解蘇軾這首著名的詠中秋詞,他先是很驚喜,繼而是心有靈犀般的心領神會。他説,在韓國,中秋和春節都是非常重要的節日,過節時全家人聚在一起品茶飲酒唱歌跳舞笑談風生,其情形和我們中國頗有幾分相似之處,以前我曾在報上看到關於韓國、日本、越南等國人民過節的一些傳聞,現在聽他繪聲繪色的述説,更是倍感親切。中國民族傳統節日淵遠流長,澤被東方,作為豐厚的文化遺產得到世世代代的繼承和發揚。

在外地讀書的第一年,我就深刻體昧了思念親人的苦澀。記得那一年的中秋夜,我一人走在宿舍樓後面的操場上,月色好美,一輪滿月向天地間鋪灑着柔柔的光輝,樹影在微風下輕輕搖曳着。四周的圍欄邊草地上擠滿了人,有的是剛來的大一新生,藉着這潔柔的月光,與同學好友或老鄉聚在一起打牌聊天;更多的則是成雙結對的校園情侶手牽手沿着操場跑道慢悠悠地散步,憧憬他們愛情的美好明天。快樂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遠離家鄉和親人,只有如影隨從的孤獨,他們的幸福快樂更加劇了我內心的孤獨。

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逝去的童年時代,想起了過去中秋節的一些趣事。對海南農村的孩子來説,除了春節,最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也許就是中秋節了。在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我們不僅可以吃到芳香的月餅,一連幾天的好月光更是我們快樂的源泉。那時,我們喜歡玩一種遊戲,就是在曠地上鋪上一張草蓆,一人做卧睡狀,用被子裹住全身,然後小夥伴們跪着圍在他的身邊,雙手合十,對着月亮娘娘默默地為他祈禱,據説這樣可以幫他實現許多個願望。一個完了就接下一個,也不知道是否靈驗,但年少時的我們,態度是十分虔誠的。此外,我們還可以玩捉迷藏、走軍等各種各樣的遊戲。而上了中學,以前中秋節的玩法已經不能滿足我們日益增長的好奇心了,我們逐步把活動場所搬到海邊,幾個要好的朋友聚到一起,帶着月餅、瓜子、飲料等一些吃的東西圍坐在海邊的沙灘上,等候欣賞海上月出,在人山人海、煙花燦爛的熱鬧氛圍中暢談理想和人生追求。

參加工作以後,手頭較為寬裕,過節時自己可以買各種好吃的月餅了,但是我總感覺氣氛淡了許多,再也找不回過去那種温馨濃郁的節日氛圍了。也許,隨着年歲的逐增,我們早已失去了年少時好奇善感的純潔心靈,習慣於在春去秋來的時間隧道中拷問生命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

自然界一年中要經歷春天孕育、夏天生長、秋天收穫、冬天凋零四季輪迴,其實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我們也要經歷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秋天就好像是人到中年。“一年之計在於春”,人們都讚美春天的美麗,而我更心儀秋天,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擁有秋季裏最美麗的風景,她有一年中最美好的月光,她象徵着花好月圓,象徵着人間的和睦與安詳。

中秋的抒情散文篇7

一年一度的中秋月圓又來臨,飄泊在異鄉的我,想起十多年前,每到中秋月圓時,就會提着月餅等禮品,和愛人一起帶着可愛的女兒回孃家。一路上兩個女兒開心地唱着歌謠,來到了外婆家,外公高興的叫着兩個外孫女的名字,連忙拿出家中早已買好的水果和月餅分別送到我們的手上。

我的父母每年中秋都會做一桌豐盛的佳餚,味道鮮美。父母、兄妹和我們一家剛好坐滿兩桌,吃得津津有味,有説有笑,熱熱鬧鬧慶中秋,這些快樂温馨的情景依然留在記憶深處。

為了生活我離開了生我育我的父母和年幼的小孩及兄妹。在異鄉的中秋月圓裏,盛滿了思鄉的淚水與惆悵。看着異鄉每家每户的人,歡天喜地從街上買回慶中秋的各種食品,説説笑笑快樂大團圓時。讓我感覺在異鄉無比的孤獨。

在初次進廠上班時,第一年的中秋節,能盼到放一個晚上的假,打工的人們都高興得手足舞蹈

獲得一晚上的自由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啊!當時工廠裏的貨特別多,我吃了飯哪裏都不想去,就躺在牀上蓄精養鋭,為來日加班加點作好不請假的準備,因請假特難。

第三年來到另一分廠,再過中秋時,有時可以休息一個下午和晚上,這就是員工們最愛過節日的原因。每年中秋工廠裏會給員工發放一盒月餅,有時是柚子,有時是板栗。有一年的中秋節當晚,廠裏還請來了歌舞團的演員們來唱歌跳舞助興,這次還真和電視上的精彩場面一模一樣,附近打工的家屬們都可以進廠觀看,還真是人山人海,歡呼吶喊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每當夜深人靜時,我還是常夢迴家鄉。

時代在前進,工作環境在不斷地得到改善,近幾年過中秋,都會放全天假,這中秋節裏有的老鄉是以打牌娛樂,有車的老鄉就開着車到風景旅遊區遊山玩水,而我暈車嚴重是不會出遠門的。有幾次廠裏安排旅遊還包吃包住包接送,但我寧願上班也不想出去玩,一年內在當地縣城逛街還不到五次,在老鄉們的眼裏看來,外向性格我,一年到頭都宅在租房裏看書看電視。現在,在文海就是我精神的豐富世界,整天足不出户,還覺得時間過得飛快,只有在這裏把心事記下來。

今年又到中秋節,竟讓我想起童年還不知道夢想是什麼的時候,聽老奶奶講八月十五天門開的故事:在十五的三更半夜,若能看見紅光滿天,天門開時,天上會出現很多神仙,此時許願能實現,我當時竟信以為真,在有一年的中秋,深夜裏一直沒睡意,希望能看見神仙,求大神們讓我一夜之間長出一頭又烏又濃密長長的美髮,媽媽得知我為什麼不睡的原因,對我説那個故事是哄小孩的。

時光流逝,伴隨着這些趣聞的故事,我長大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愛幻想還常出神地遐思。愛看神仙的愛情傳説故事。有一則故事中,講的是在一箇中秋十五的月夜裏,后羿出門沒回家時,嫦娥吃了兩顆長生不老的仙丹後,就成了仙飛到天上,可到天上沒過多久就開始後悔。還是與后羿在人間恩恩愛愛,耳鬢廝磨,相敬如賓的日子快樂幸福。

可天上也一樣有天規,嫦娥看不見愛人的身影而憂鬱寡歡,儘管仙界也有許多帥仙哥,比如吳剛,天蓬元帥等都追求着她,可再沒有一個仙哥能飄進她的心靈世界,思念讓嫦娥憂心忡忡,沒有了在人間的笑容。

天上也有讓玉帝煩惱的事,月宮裏之前有一位仙子耐不住寂寞,整天喝得醉熏熏不省人事,月宮裏的弱水滿壩不能及時修復,漫向人間成災難,惹得天怒人怨,聽得玉帝的耳朵起了繭子。連忙招來眾大仙商議對策,有何人能替玉帝解憂?

嫦娥思前想後覺得這是一個機會,能在月宮裏執勤時,悄悄地看看在人間的心上人,還可以避開天上閒言碎語的攻擊,又不傷着追她的帥仙哥們,也替玉帝解了難,這樣落得一個清靜,還一舉多得,為人類造福。嫦娥心意已決,就義不容辭飛進了月宮,天上一天,人間一年,還是不見后羿的身影,嫦娥思念得心疼,就在月宮不停地飛舞,尤其在八月十五夜,舞得紅光滿天,讓弱水看得眼花繚亂,弱水到人間興風作浪的日子越來越少,玉帝甚喜,因此封嫦娥為月神,有誰在八月十五之夜許願,授權於嫦娥將仙法施在月光中。讓人們得償所願,而從此更加敬仰嫦娥的美德。

雖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説,可我因這個故事喜愛上了月亮裏的嫦娥。在沒成家時,只要夜裏有月亮,我都會抬頭遙望月光裏的倩影,開始幻想和遐思。

在今年中秋月圓時,我許下願心:誠心誠意祈禱月神顯靈能圓我心願,我不求大富大貴,不求成名成仙,也不求長命百歲,但求我父母,和家婆,兄弟姐妹及兒女,親戚朋友,網友和天下好人一生平安。讓大家健康快樂幸福度過此生!

中秋的抒情散文篇8

記得小的時候過中秋節,記憶中的月銀盤似得清亮。白露節氣前後,正是秋高氣爽時,鄉村的月夜超寂靜,偶爾有街上路過人的説話聲,剛從地裏幹完農活回家時疲憊的車輪聲。八月十五晚飯過後,人們大多悄悄地供上月神,院子裏有堆積如山的剛從地裏收穫的玉米,還有沒來得及從藤蔓上摘下來的花生,在農家院子裏,稀疏的月光斜照在一張方桌上,供着各種水果如梨子、棗兒、桃子、蘋果以及自己家做的土月餅,一派安靜祥和的田園氣氛。記得有一次,母親帶着我上街,我吵着鬧着要供銷社裏賣的月餅,認為賣的比自己家做的好吃,母親當時哄騙我:那裏邊放了藥的,當時我也許認為放藥的食品不能吃吧,所以才作了罷。其實現在想想,真想再吃一次母親親手做的土月餅,不比買來的香甜?但是已經不能夠了,為什麼好多記憶中美好的東西往往不能再得到?

如今,大家的生活條件提高了很多,什麼吃的都買得起、買得到了。如今的中秋月餅,有各種餡料做的:棗泥的、五仁的、蛋黃的、各種肉的、水果的等等,糕點店、超市裏琳琅滿目,卻不知道買哪種好,我們家幾乎每個人對月餅都不感冒。這不,中秋節前買了四塊月餅,節也過了,都沒有一個人想吃。在城市裏也不興供月神,也沒有鄉村過得中秋節氣氛濃。都説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家庭團聚比較大的傳統節日。我們平時是跟岳母在一起過,老婆孩子跟老人天天生活在一起。去年11月,唯一健在的母親也永遠的去了,以前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時,我們弟兄姐妹還儘量回老家聚一聚,老人一不在了,也不用回老家了,節日氛圍立馬驟降了許多;同在一個城市裏的聚在一起的時候也很少,都是各自過節,少了不少親情味兒。很懷念老人在世時的情景,如今一去不復返了。

從鄉村走向城市工作、生活,雖然物質條件好了很多,各種慾望得到了很大滿足,但是水泥鋼筋砌起了一堵堵高而厚的混凝土牆,隔開了朋友間的信任、手足間的感情;少了幾分温情,多了幾分冷漠;少了幾分理解,多了幾分猜忌;少了些家長裏短,多了些尊卑高低。那一堵堵用金錢和慾望壘起的牆,不知還會矗立多久?也許會永遠橫亙在那裏,即使它的壽命到期了,也會豎起新的,擋在你我之間,也許不會再回到從前。

也許丟失的再也不會被撿回,但願不再丟棄即使多少錢也買不回的真情,但願人人都去珍惜被物慾掩蓋住的那份脆弱、純淨的親情、友情、愛情,使每一位個體的生命不再孤單、寂寥,使你我之間的關係,不只是地位高低之分、身份尊卑之別,除了利益還應該有一點温情吧?在茫茫人世、短暫人生中,還應該珍惜一點今生緣吧?

中秋的抒情散文篇9

歲月輾轉,酷夏已過,秋高氣爽,此時正值桂花盛開的時令,滿園都飄散着桂花的芳噴噴鼻,噴噴鼻氣怡人,加上這迷人的月色,真的是美不堪收,此情此景,比陶淵明誤訪的桃花源若何?想必也不過如斯吧。夜已靜,只是這秋天的風景難道就如許讓它靜靜溜走,帶着這份不捨,懷念過往,太多的片段閃過,彷彿每年佳節的情景都歷歷在目。遊魂不決,不知這思路又飄向何地,只知道舊事如煙,歲月無情,故鄉還在人未在,千迴百轉,九曲迴腸何處?醉在今朝!

月到中秋特別明,這麼快又是中秋佳節,本年的月色可謂長短分特其餘醉人,舉頭仰望,氤氲的月光灑在銀色的水面上,波光粼粼,甚是皎潔。時光如奔流的江海,川流不息。海上升明月,天際共此時。從古到今,無論是達官權貴照樣風流騷客,都難逃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懷,也只有這全球無雙的月,才可以依附他們的哀思。月一貫是永恆不變的,是它孕育着一代代鮮活的生命,傳承着不朽的魂魄。只是很想知道,月宮裏是否還住着嫦娥仙子和玉兔小白?吳剛是否還在伐着那棵桂樹?

不談風月,只為真心。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的抒情散文篇10

又是一年中秋節將致,讓人不得不感歎時間的飛快,光陰的流逝。現在的節日只不過就是一個節日罷了。無非就是超市裏,商場的外賣處多了些包裝精美、種類繁多的月餅。要不就是親朋好友聚上一聚,也絲毫顯示不出節日的氣氛和愉悦。

回憶兒時的我們,童年的時光總是期盼節日的來臨。可偏偏時間彷彿是靜止不前的。一年的歲月漫長的幾乎摸不到邊。半年時間還沒過去,我們就急不可耐的追着母親問,撒時候過端午,還有幾個月才過年呢。每次數着月份倒計時。記得村裏有一個小表妹,那時也就十歲左右的樣子。那年的端午節還沒過。一天小女孩站在椅子上,若有所思的翻看掛在牆上的日曆,然後突然問她的媽媽,“媽媽,嗯,什麼時候就過年了呀?”媽媽告訴她説,等那本日曆一張一張都撕完了,就過年了。女孩聽後明白了。第二天她媽媽吃驚的發現,牆上掛的那本日曆撕得只剩下兩張封面。媽媽氣憤的把她拉在跟前問日曆哪去了?女孩説是我撕了。媽媽在她的屁股上就是兩巴掌。嚇得女孩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爭辯説“你不是説那些日曆一張一張都撕完了就過年了嗎”。我就是一張張撕得呀。生氣的姑姑氣的又笑了起來。傻傻的童年,傻傻的我們。想過節想瘋了的八零後。

童年的計劃除了放寒暑假可以瘋玩。最期盼的就是過節了。老早就做着計劃和打算。興奮的想象到哪去玩,到姑姑家能吃到什麼好吃的,和表姐弟玩什麼好玩的。那種滿滿的憧憬和期待使我們的童年在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環境裏發生了很多妙趣橫生,終身難忘的回憶。隨着年齡的增長,過節不再有兒時那種歡愉的心情,那種甜蜜的期盼,那種簡單的快樂。但讓我更加懷念的是屬於我們老家永登風味的那種千層月餅。

在我們老家永登周邊地區,過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是蒸月餅。也叫千層餅。就是把發好的白麪,分成碗口大的麪糰,然後把每一個麪糰分別用擀麪杖擀成一樣均勻的又薄,又和蒸饃的傢什一樣大的圓坨。一層放一種作料。作料分別有“薑黃、紅曲、碾碎的胡麻籽、醃製的糖玫瑰花醬、曬乾揉碎的花椒葉,還有一種是曬乾揉碎的苦豆葉。製作過程首先在每一層面坨上抹上食用清油,然後依次把幾種作料分別撒在幾張面坨上。要想蒸的又大又厚,就要重複作料的使用,最後在上面撒上白糖。然後把它們疊放在一起,最後用一張白麪皮把一摞五顏六色,色澤誘人的油麪包起來,等於給它穿了一件外衣,以防它的作料和油流出來。有心靈手巧或頗有講究的人家還要在外皮上拿面捏上小動物,用梳子紮上小花點。最後放進大火燒開的蒸籠裏,等氣上圓了,改為中火,至少要蒸上一個小時左右才能熟透。

這樣一個層層疊疊,香味撲鼻的大月餅一出鍋,小孩子們歡呼雀躍,饞的會忍不住去取黏在麪皮上栩栩如生的蛇啊,小雞啊。這時大人就會打手,這個月餅是不讓吃的。精工細作的最好一個月餅是要在十五的晚上拿出來“接月亮”的。

接月亮就更有講究了。每年在八月十五的那天晚上。家家户户早早吃過晚飯。一家人一起張羅,在院子中間放一張桌子,桌子上擺上各種時令的水果,蘋果,香蕉,葡萄,核桃,棗子,寓意五穀豐登。桌子正中間的位置就是大月餅的地盤。遇上晴朗的天氣,一家人團團圓圓坐在院子裏,談笑風生,其樂融融,小孩子你推我桑,好不愜意。如果你懷有詩意,有雅興,那麼你就會仔細的觀察到月亮每一點變化。起初只見她像一個害羞的少女,在西邊的山坳裏悄悄地露出半個笑臉。然後她會輕移蓮步,彷彿罩着一層面紗,若隱若現讓你看不到她容顏。讓人不由得浮想聯翩。“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這是{詩經;月出;}裏面描寫在皎潔的月夜之中,對月思念意中人的感情。古人從望月聯想到意中女子的美麗,想起她的面容,身姿,體態。美人的綽約、月夜的優美”。趁你不注意,吃了一顆棗的工夫。一抬頭,月亮就如一個大家閨秀般端莊的掀起面紗,出現在你的面前。八點準時,約會而來的嫦娥姑娘,冰清玉潔的懸掛在繁星點點的夜空正中。亮晶晶的小星星圍繞在她的周圍。天上的大銀盤和地上的大月餅互相吸引,月亮駐足凝視幾分鐘,繼續向東移動。這時家家的院子裏傳來孩子的嬉笑歡鬧。説明月亮已經接完。大人開始分配月亮撒過金輝的大月餅。首先把它從中間開刀,切成四瓣,那層層疊疊紅曲的紅色,薑黃的黃色,苦豆的綠色,胡麻的黑色,濃郁的玫瑰香味飄散在農家小院裏。吃的時候要一層一層分開享用,才能嚐到不同作料其獨特的味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期盼團圓的節日,也是碩果累累的金秋時節慶祝豐收的美好願望。形成了“舉頭望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意境。這就是屬於我們老家的風俗習慣“接月亮”。

現在看見城市裏時興的,包裝精美的月餅。那分明就是我們兒時過年享用過的點心。它沒有現在精美的包裝,薄薄的一層黃草紙,裏面包着十個如拳頭大小的圓餅。外面用紅色的細繩子紮起來。那一包點心在我們小時候才買1。8元錢。那時候逢年過節送一包這樣的點心,既莊重又大方。是對看望的親戚高檔禮節。打開黃草紙,薄薄的點心皮就露了出來。奶油色的表皮上是紅色的小點,有的用食用顏料寫的的閤家團圓,花好月圓等一些祝福圖案。點心古色古香,讓人賞心悦目,掰成兩半,青紅絲像藕絲一樣纏纏綿綿捨不得斷開,餡裏面的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仁、冰糖時不時從斷開處掉下來。那花生、冰糖做的餡,那麪粉做酥酥的皮,那皮上稀疏的幾粒芝麻,幾乎是童年享受過的珍饈佳餚,是人間無可比擬之美味,難以忘懷的經典食品。輕輕地用舌尖舔着味兒,慢慢地咀嚼着,享受着,感覺着嘴裏香濃甘甜的味道一點點的迷漫開來。幼小的心裏便橫生出無限的滿足和甜蜜。多年以後,只要回想起這個味道,舌間似乎還殘留有那種點心的餘香。

但現在,在月餅堆裏很難找到兒時吃過的那種點心了。儘管現在的月餅越來越好,各種水果味的,奶油香的,花樣百出,層出不羣,精美的包裝,繁多的口味,但卻再也吃不到童年的那種貨真價實的東西了。東西不如從前了,所以人們的眼光也就變的越來越挑剔,味覺卻越來越麻木,看什麼都好,卻又吃什麼都不香。在不知不覺中已沒有當年吃點心的那種慾望和心情。

如今在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美食衝擊誘惑下,除了老一輩人,現在的年輕媳婦會蒸月餅的越來越少。有戀鄉情結的我不斷自學蒸月餅的技巧和方法。保留淳樸的風土民情,傳承老家蒸月餅的風俗習慣。花錢買來的精美月餅,除了送禮,也只是一種普普通通的應景食品罷了。每當中秋節來臨時,我總忍不住在超市裏,市場裏,蒐集老家蒸月餅的各種作料,早早地做好準備,躍躍欲試。但總是蒸不出老家的味兒,老家月餅的形狀。我忽然想到當淳樸食品帶着鄉土的氣息來到有天然氣味道的城市它就變了味兒,變得不接地氣。城市的小鍋小灶怎能和老家大氣磅礴的蒸籠相比較。那就是“小巫見大巫。所以吃月餅還是吃老家的千層餅才過癮。才能吃出真正的美味和過節的滋味。

中秋,它承載了一段兒時的回憶,一種醇厚的味道,一段由月餅串聯的記憶。我自始至終對老家的千層月餅有一份割捨不了獨特的情懷。但我更加懷念兒時簡樸的點心,那種用黃油紙包着,用紙繩紮成四方塊的那種。它就如鄰家小妹,單純不復雜。帶着善良真實的笑容,表裏如一。沒有太多不必要的繁瑣和浪費。

中秋的抒情散文篇11

伊春,二零一三年的八月十五,央視的新聞聯播還沒播完,突然停電了,小區內一片漆黑。

孩子們見天氣陰沉的像個水罐子,吃過晚飯就各自打道回府了,家裏就剩下餐桌上碼放整齊的的幾種月餅,和琳琅滿目的水果,就連樓羣裏的野貓也都飽餐了好心人的食物後回到地溝裏安居了。

如果有一輪明月掛在天空,那便甚好,和老伴出去走走,賞賞月,該有多好。可是今夜的小雨稀稀瀝瀝的下個不停,根本找不到月亮的影子,年年央視的中秋文藝晚會今天怕是給耽誤看了。

老伴在卧室小憩,我倚在沙發上微閉雙眼等着電的到來。

周圍好靜,只有牆上的時鐘嘎達嘎達地響着,時間好是凝固了。思緒象水一樣流淌,八月十五雲遮日;。正月十五雪打燈,看來明年的元宵節也不會有太好的天氣了。

我起身,慢慢的走到窗前,沒了電讓我無所適從,沒了電讓周圍靜的呼吸急促。我好像想起了什麼?奧!是過去,是小時候。

那是五十年代,家裏沒有電,只有一盞小油燈,母親每天晚上彎着腰,一隻手撐着燈,另一隻粗糙的手遮在燈火前迎着風把它端來端去,做着白天做不完的事情,我和弟弟都還沒有到上學的年齡,一到了天黑,總是愛蹦蹦跳跳地跟在母親屁股後邊跑來跑去,不是離不開娘,是太喜歡那盞油燈,太喜歡那束燈光了。

母親或是姐姐在燈前做着鞋子,縫補衣服,我便寸步不離的靠在她們身邊,我倆總是搶着拿女人做針線活的那把剪子,時時準備剪掉煤油燈燈捻上燒燬的那一截。經常遭到媽和姐她們的呵斥;“離遠點!針扎着!”早晨起來每每都是鼻孔黑黑的。

五十年代末家裏有電燈了,不過晚上九點是要‘走電的’那電燈像眼睛一樣一眨一眨的時候,戲匣子説‘今天的節目就播放到這裏,祝大家晚安。’母親就説;“快!麻溜的,脱衣服睡覺,電要走了。”

我們就像小動物一樣忙不迭的鑽進被窩裏。使勁的閉上眼睛,沒人給講過故事,寒冷的冬天裏,頭和腳都裹在棉被裏面,睡的哈喇子直趟。一覺醒來,滿眼的冰凍窗花一塊玻璃一種花樣,美麗極了!我常用舌頭在上邊舔出一個‘蘋果、’舔出一個‘雞蛋。’

幾十年過去了,生活有了千差萬別的變化。媽媽哄孩子時説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時代真地來了,那時問過媽媽真的會有嗎?媽回答很乾脆;“妄想!”那麼是誰的理想實現,讓我們一同邁進了小康時代!半個世紀的艱辛過後,生活好的不知有多少倍,我們也變得嬌氣了,不是嗎?離了電,。離了電腦,離了手機似乎真的沒法活了。

窗外的雨一刻不停的下着,我隔窗相望,找不到月亮,只是偶爾見到行色匆匆的路人,看到窗外的幾顆櫻桃樹在雨夜的寒風中瑟瑟發抖,隨風搖曳。不,我應該理解為是那些有靈性的植物,在中秋之夜的相互問候,相互擁抱。

我凝神的看着它們,努力地去解讀去欣賞,似乎聽到了他們的交談。

根説;秋風已告訴我們以後的日子必須把自己埋的更深,才能熬過寒冬。

樹幹説;我們一定要手拉着手肩並着肩,互相依賴着秋風就打不倒我們,冬雪也壓不垮我們。

葉説;珍惜我們今天的聚會,命運註定秋風過後我們就各奔東西了,如有再見時一定不會有今天的模樣了,且行且珍惜吧。

雨,還在下着,牆上的掛鐘渾厚的敲了八下,思緒被鐘聲打斷,我隨手拿起一把雨傘,輕輕的推開門,去感受沒有月亮的雨夜中秋。

中秋的抒情散文篇12

古代沒有現代這麼蓬勃,每小我都有一部手機,假如想家了,就撥號給家裏打個德律風。是以,他們只能藉助手中的筆來傳達本身的情感了,並且,固然古代有驛站,然則這手札並不屬於官方文件,給家裏寫一封信,家裏人收到的概率幾乎為零。所以,在外埠呆的時光越長,這種思鄉的情感就越濃烈。假如以古代遊子的評價標準來衡量的話,我也算是他們中的一部分吧!

以前,國度並不十分看重本身的傳統節日,似乎是韓國把端午節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遺這件事產生後,國度才意識到別人正在挖本身的根,這才被打醒,一會兒把端午節,中秋節等不是很重要的節日全設定為法定節假日了。和國度一樣,我家沒有在外埠打工的人,一家人長年生活在一路,到了這中秋佳節,家人也不是很看重,只是據説集市開端賣月餅了,才知道今天是中秋佳節,是一家人團聚的節日。我一貫與父母生活在一路,天然也認為不到遊子的心酸。然則,自從我參軍參軍之後,兩年不克不及回家了,這可是我第一次出遠門,並且,照樣在虎帳裏接收高強度的演習,這種生活上的巨大年夜大年夜反差,讓我在中秋佳節之際不自發想起身來。望着天上的一輪圓月,回想起本身比來的日子,我就認為家照樣最暖和的處所。家,可以不充裕,但不克不及不温馨。

如今,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到來之際,我已經在外拼搏近四個歲首了,回想起本身走過的路,驟然認為家才是最好的歸宿。?以前,我可是不怎麼愛好吃月餅的,如今,我開端吃月餅了。儘管,在這三天假期內,有不少遊子提前訂票,不管路途有多遙遠,他們必定要回家看看。畢竟,老是和家裏人打德律風,沒有親眼看見母親那樣有認為。如今,因為時光和空間的限制,我不克不及回家和父母一路在陽台上弄月,然則在這中秋佳節之際,我照樣和父母通個德律風,向家人問好。家裏如今也挺忙的,即割谷又是曬穀啊。

母親説,如今家裏正忙,稻穀都黃了,天天有幹不完的活兒。據説,比來家裏要下雨,母親説幾天稻田裏的谷黃了很多若干,一會兒用收割機割了很多若干,全部晾曬在後面的水泥路上,一據説要下雨,父母可急壞了,一貫在忙着收谷,如今剛收完谷回來,還沒吃飯。聽了母親的話,我立時心裏酸酸的,母親都一把年紀了,已是五六十歲的人,如今照樣種那麼多田,甚至比我上高中時還多。以前,之所以種那麼多田,是因為在一户農家有三個孩子一路讀高中,膏火開支照樣一筆不少的錢,可是,如今,只有老三一小我在讀書,膏火也不貴,我和老大年夜大年夜都分開家的包袱了,可是,父母種的田不削減反而增多了。

在中國,中秋佳節是一個團聚的節日,古代人平易近在這個節日到來的一天,全部穿上盛裝,一家人坐在亭子裏吃着點心,賞着天上的明月。因為在這一天,正好是月亮和地球挨着比來的時刻,所以,我們看到的月亮也是最圓的,古代的人就是愛想象,看着是日上的月亮,就想到了人世的團聚。其實,在經久在外的遊子眼裏,遠方的掛念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看着月兒是如斯的圓,可是本身呢,照樣在異域奔忙,不克不及和家裏的父母團聚,心中的傷感頓然湧上心頭。於是,人們就把這思鄉的情感集合起來,逐漸地,這就成為了屬於遊子的節日。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俗話説,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中秋佳節之際,看着天上的月亮,我不自發思鄉起來。

每次聽父母説本身比來很累,以前的病又犯了的時,我就提示父母往後少種點田,都五十多歲的人,不是年青時的那陣子。可是,母親就是不聽,老是説本身沒事,説往後我們娶親還要錢呢!父母還真是想的遠啊!我們還沒想這事,父母就提開端替我們操心了。孩提時代時,父母操心我們是否健康成長;學生時代,父母操心我們的進修;出門在外工作了,父母開端操心我們往後的家庭了。似乎父母老是有操不完的心。父母種了一輩子的田,老是想在本身還身材力行的時刻多種點田,家裏多積纘點錢,往後肯定是有效的。沒辦法,我只能多勸勸父母留心身材,不要把本身累着了。

經由過程德律風后,我只能把所有的懷念依附在天上的明月了。真好!我們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們都懷着同樣的一顆思鄉夢圓的心,於是,一位戰友建議,乾脆每小我出一點錢,買點吃的,在陽台一處擺上一桌,喝個啤酒,大年夜大年夜家都把心中的思路説出來,對着天上的一輪明月,在這萬家團聚的時刻,我們各自代表各自的家庭舉杯!小家不克不及團聚,就讓故國這個大年夜大年夜家團聚吧!

中秋的抒情散文篇13

就在中秋節的前夕,來勢洶洶的莫蘭蒂颱風,從台灣南端的海上掠過。強風復以豪雨,大地景緻丕變。

一根根攔腰折斷的電線杆,一排排倒伏仆地的行道樹,驚懾着正處風雨籠罩中的人們,也幾乎聲斷了中秋佳節團圓賞月之夢。轉移了怵目驚心的災情畫面,調整着風雨飄搖的起伏心靈,一首描寫山居平靜生活的〈山居秋暝〉詩篇,便輕巧地於外頭風強雨驟之際,躍入眼簾。

這是一首唐朝王維的詩,詩云:“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在此一明月與清泉的大地視野裏,感受大自然動靜之間的氛圍幻化,流淌雨後秋涼的山林意境,讓那原本躁動不安的心思,竟然在不知不覺之中,慢慢地沉靜了下來。

走進了這空山新雨的寧靜境界,探訪了那松林幽篁的月韻大地,古代多少有關明月的風流韻事,也就在台風呼嘯而過的風雨聲中,逐漸從悠遠的歷史長河中輕輕浮現。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不同的時空夜色,相同的古今孤寂,只不過李白是獨酌於月色皎潔的花間月下,而我則系隱居於風雨瀰漫的書房燈前而已。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唐朝詩人李白的這首〈月下獨酌〉,係為五言古詩。此詩的背景為花間,道具是一壺酒,角色只有自己,動作則系獨酌,這種飲酒的場面,顯然相當的單調孤寂。然而,李白卻把這種寂寞的月夜花間,渲染得十分熱鬧,不僅筆墨傳神,更透過驚人的想象力、曠達的胸襟,描寫了一場以月亮和孤影為伴,酣飲歌舞的奇特幻化場景。讓原本無情的“物”和有情的“我”這兩者之間,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心靈交流、以及物我合一的超然境界。

李白的才情自然流露,表現手法靈活自如,在他大氣磅礴的詩情筆下,大自然的山、水、風、月等現象,都成為懂得詩人心情的知交朋友。此種生動的大自然取景,和宋朝蘇軾〈前赤壁賦〉中,“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的心靈意境,則頗有曲韻相通之處。

然而,相對於〈月下獨酌〉的場景,系屬於當下時空的現在進行式,李白的〈把酒問月〉,則更是穿越時空、往來古今,在今人古月以及今月古人的歷史長河映照之中,數度悠遊、徜徉迴旋。而那馳騁於古今的詩文內藴氣勢,則顯然有別於花間月下獨酌時的兩人對影。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

在這首〈把酒問月〉詩詞中,“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意喻着月亮的綿長永恆,人生的幻化無常。雖然,古人不見今時月,但是古月依然照今人,以如此恢弘的心思以對,古人、今人就像是逝去的流水一般,雖然時光永遠不會再行回頭,但他們所曾見到的那輪明月,卻是亙古如斯、毫無變易。

整首〈把酒問月〉詩中,從酒寫到月,從月又迴歸於酒,也從空間的場景描繪,寫到時間的心靈感受。它跨越了物質的制限,連結了時空的古今長河。而此一貫串永恆與變易的哲理意境,如衡之宋朝蘇軾的〈前赤壁賦〉一文,則也頗有着一番異曲同工之妙。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終究,對於事物的解析和看法,似乎僅繫於個人的一念之間而已。

同樣以明月為主題,蘇軾的〈水調歌頭〉,則顯然另有一番綿綿的親情境界存乎其中。詞前的小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不僅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也很明顯地反映了作者複雜的情感,因為此時的蘇東坡與胞弟蘇轍,已經有七年時光未得團聚了。

面對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當一輪皓月當空,遍地銀輝灑落之際,此刻的蘇軾的心潮起伏,於是乘着酒興正酣之際,揮筆寫就了這首傳頌千古的詩詞名作。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這首詞的起句,蘇軾沿引了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詩意,採用“明月幾時有?”的問句,把讀者引入此一帶有哲理意味的廣闊世界之中。他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卻又隱約在讚歎着中秋的美景,並且在這綿綿意境中,涵藴着對人生意境的層層潑墨。

蘇軾的〈水調歌頭〉,設景清麗雄闊,心思優遊於月下廣袤的清寒世界,來回馳騁於天上人間的開闊視野,並且將這些所見的外在景物,與內在豁達的胸襟予以結合,體現出了蘇詞意境中豪放飄逸的風格。而蘇軾後來的“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以及在〈前赤壁賦〉中所描繪的月下泛舟,那種飄飄欲仙的人間感覺,似乎皆與此種思維有所關聯。

伴隨着整天綿延不絕的強風大雨,莫蘭蒂颱風終於逐漸遠揚。就在中秋節這一天的黎明時分,颱風再度臨去秋波,讓高雄下起了一場超大的豪雨,只是下雨的時間不長,約僅一小時左右的光景而已。隨着颱風雨霽、積水漸消之後,原本陰沉黝黑的天空,終於轉成淡淡的白雲布敷,而那隱匿雲端的太陽,竟然也於中午時分,露出了燦爛的光芒。

張九齡〈望月懷遠〉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以及許渾〈秋霽寄遠〉的“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這種對着明月傳送相思的期盼,在這颱風才剛剛過後的中秋夜晚,似乎顯得特別的殷切。慶幸的是,月娘知人心,浮雲淡如紗,在這風雨過後的高雄東方夜空,終於出現了朦朧的月亮光影,正在温柔地俯視着滿目瘡痍的街道樹影,以及餘悸猶存的市井小民。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仲秋風雨後,古月依舊照今塵……

中秋的抒情散文篇14

三世繾綣,二世淒涼,今世為誰傷?任相思成淚,相念成灰……心血相連怎能碎。

——題記

淒涼的夜空,還寒逼人。中秋之夜的月被雲層遮掩。只有點點光亮透過雲層,竟有一絲朦朧之美。

今年的中秋沒有月。

我望着窗外,萬家燈火通明,禮炮炫目多彩。該是萬家歡喜之夜,該是萬家團圓之夜吧。我微笑着,明明眼眶早已温濕。背井離鄉,怎可能不“倍思親”啊。

記憶的思潮就這樣在腦海中狂湧。依稀記得小時候一起過中秋的日子。那該是怎樣的夜晚,明月皎潔,如一潭湖水清澈深邃,似乎要把一切思戀溶解。一座小房子,一張小桌子,幾盤水果和月餅。一家人圍着這小小的桌子吃月餅。暗黃的燈光打在每個人的臉上,暖暖的,。滿滿的微笑甜蜜和幸福似乎要溢出這座小房子,向世界宣告。我想世間的幸福也不過如此吧。那是的月亮總是圓。

如今還是小小的房子和桌子,昏暗燈光下卻只剩下兩位老人靜靜的思戀和守候。身為兒女我是何等愧疚啊。

今年的中秋沒有月。

一個人在寢室含淚吞下一塊月餅,然後擦乾淚水給家人打了電話。僅説了一句中秋快樂便匆忙掛斷了。淚水不覺間已在臉上放肆……怎不思戀,異鄉之苦,離鄉之痛。怎不思戀。“尋思豈是月華別”啊,突然間覺得自己長大了。會忍住淚水微笑,會假裝很快樂,假裝不寂寞,假裝不在乎……因為我虧欠父母太多,又怎能再讓父母擔心。

有人説“陰晴圓缺,月本無心,有心悲傷的,依舊是人”這句話像一把利劍將思憶斬得零零落落,悽悽慘慘。可越是斬得徹底,越是想得刻骨。那可是我至親的人啊,可是受我髮膚之人啊,怎不思念,怎不思念。

安妮曾説“有些事是用來忘記的,有些事是用來紀念的,有些事可以心甘情願,有些事卻一直無能為力。”我無法忘記父母給予我幸福的童年和生活,只能紀念他們的付出和操勞,我心甘情願將他們給予我的愛償還,可是我真的無能為力,這麼多的情意,這麼多無條件的愛,我該怎麼還。我這得想乞求上帝下輩子不要再做他們的兒女,也許那樣他們也不會那麼早的刻上歲月的痕跡,侵染時光的斑白。

夜涼如洗,輾轉紅塵,歲月悠悠,夢中淚水早已侵衫。方才知對影成三人的思痛,把酒問青天的無奈,是啊,如何不思,如何能捨,如何不痛……

今年中秋沒有月,思憶之中月更明。

中秋的抒情散文篇15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題記

中秋節本是回家團圓的日子,但有些人卻是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大多是因為讓家人的生活更加安好,卻不知,自己回家的一個笑臉,一句問候,就抵得上世間萬物了;精神上的激勵遠遠比物質上的安撫要有用,精神是無限長存的,而物質卻有去無回。家人每年都盼望自己的親人團聚,但往往不能達成願望。月亮,月亮,月色的亮光照亮了回家的路,不要看遠方的路,只要看着下方的腳走路,遲早會到的。又是中秋,天上明月漸圓,家卻遠,思鄉的種子漸漸萌芽,如雨後春苗般生長;月色千里,天涯此時。淡淡愁思系兩端,因缺思圓。很早,很早就準備着中秋的行程,中秋近了,行程卻遠了。失望如落英,紛紛灑灑,卻又於事無補。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就連古人都知道,世間萬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抱着這樣的期望,向着遠方的家人,心裏想着等賺了錢,讓家裏過上好日子,原本疲憊不堪的心還是重新堅強的挺了過來。

遠在異鄉的親人們不要難過;在中秋節,我們同在一片藍天下,吃的都是月餅,思念的都是親人;觀賞的都是同一個月亮,不是嗎。柔和似絮,輕均如絹的浮雲,簇擁着盈盈的皓月冉冉上升,清輝把周圍映成一輪彩色的光圈,有深而淺,若有若無。不像晚霞那樣濃豔,因而更顯得素雅,沒有夕照那樣燦爛,只給你點淡淡的喜悦,一點淡淡的哀愁。抬頭仰望天空,只見深邃的夜空中,掛着一輪圓月,周圍有幾絲白雲在漂移,月兒發出淡淡的白光。朦朧的月色投下神祕的影子,在水面上撒開浮動不定的銀輝,好似銀魚兒在那裏跳動深邃的夜,有了月亮的存在,星星都變得暗淡了。多少人都讚美月亮的美好,而旁邊的星星,卻總被人忽視和遺忘。的確,一顆星星的光芒,又怎能比得上月亮的光輝呢?在月亮的旁邊,星星顯得好渺小,微不足道。當你看着月亮時,她同時在微笑,畢竟我們不孤獨,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