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關於愛情的唯美文章

文學2.84W

對魯迅的“傷逝”我一直不知道應該取哪種理解方式,是感傷逝去的時光,還是傷懷逝去的人,抑或因不盡的“逝”而綿延出不盡的“傷”?

 關於愛情的唯美文章

“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初讀這句話,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張愛玲《金鎖記》裏那句話:“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還沒完——完不了。”沒有來由的,似乎又存在着某種必然的聯繫。

作為魯迅的唯一一篇愛情小説,我不願隨波逐流地從“反封建反禮教”的角度去解讀,更不願説涓生和子君愛情的`失敗是一個社會悲劇。讀完《傷逝》,我心裏充滿了關於生命的思考和生命的悲劇感。

涓生和子君在那個禮教森嚴的舊社會,原本屬於幸福。他們走出精神的荒原,談雪萊,談泰戈爾,談易卜生……在一次次的突破禁錮、走向自由的鬥爭中,覺醒的是他們嚮往新社會的追求。他們最終是同居了,只是,不是精神同居。這或許,這隱藏下了後來的悲劇。

“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當愛情停滯了幻想的喜悦和激情的追求而被生活的瑣事埋葬最初的理想時,當共同語言變成了各自新世界裏的障礙時,愛情就沒有“愛”的意義了。一個為工作,一個為生活,全盤疏忽了……疏忽了那些最值得追求的東西,比如,子君的賢惠——為涓生出某劃策:比如涓生的責任——讓子君幸福,而不是迫於生計的壓力變得麻木。

涓生,一個不懂愛情的悲劇的現代人——不能深入瞭解愛人的心,抱怨工作失意,軟弱,不懂生活。子君,一個盲目愛情的悲劇的現代人——以為愛情是生活的全部。而不懂“Loveisnotjustlookingintoeachothers’eyesbutlookingoutsideinthesamedirection”.古代的絕美愛情都是不食人間煙火地、田園牧歌式地上演在現代人的心底。且不説梁鴻的舉案齊眉,且不説梁祝的化蝶,單是那一句“你挑水來我織布”就讓人迷醉。而今,作為現代人,生存問題、住房問題、精神問題……被物質化的外殼圈佔的世界,或許真的註定沒有柏拉圖式的愛情,就連一直追尋精神幸福的涓生和子君也不得不放棄,剩下死亡和追念,有意義嗎?

精神一致是愛情的基礎,因為愛情不是一曲獨奏,而是互相輝映的隆重的交響曲。徐志摩拋棄妻子張幼儀,單戀林徽因,最終雖與陸小曼結為連理,但是他的精神伴侶依然是徽因,甚至他的死,也抹上了精神伴侶的烙印。精神錯位,獨奏愛的狂想曲,結局不言而喻,像涓生,像子君,像志摩。

生活的理想是為了理想的生活。但是,當理想褪色,當理想被取代,生活的理想,是不是也會偏離方向?

關於愛情,最需要的就是精神依託。

或許,當尊重“物質是第一性”的人被稱為理性的人時,我情願我是非理性的。動物的第一性必定是物質,而人呢?精神才是最重要的,精神才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愛情的存在與否,無關物質。雖然生命的表現方式是生活,但是生活的目的只是生存而已,而精神才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決定性力量。生命——生活——生存,跳躍的永遠是精神的火花,精神永遠燦爛着整個生命。

標籤:愛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