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天黑前的夏天》讀書筆記

文學8.24K

夜深人靜,一杯咖啡,一盞枱燈,一本書,一個人。

《天黑前的夏天》讀書筆記

《天黑前的夏天》,英國著名女作家多麗絲·萊辛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這不作品被譽為繼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之後的第二部不容錯過的好書。

中年婦女,旅行,思考,人生

本書以女性的視角出發,用生動形象的筆觸描述了一位家資殷實的中產階級中年婦女在某個夏日突然間打破常規,走出規範生活的感情變化和內心體驗,細緻地描摹了這位女性內心關於人生、愛情、婚姻、自我的困惑。

凱特·布朗太太是一位四十五歲的中產階級婦女,丈夫是一位醫院工作的神經科專家,育有四個孩子,大的二十五,小的十九歲,家資殷實,她是專職的家庭主婦。從小凱特就是一位被無數的光環圍繞着的女孩子,周圍總是圍滿了愛慕、嫉妒的目光,有地位的家庭背景,姣好的容貌,良好的教育,她——有很強的優越感。遇上他現在的先生邁克爾時,深深墜入愛河,很快結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從一個到四個。她逐漸接受自己角色的改變,從姑娘變成婦人,持家的行家裏手,把家中事務安排的井井有條,為孩子打理着一切。但是隨着孩子的逐漸成年,她在孩子們心目中的形象與她的付出完全不成正比,孩子們總是用挑剔、帶刺的語氣跟她説話,令凱特最為不解的是她的老幺覺得生活在媽媽的重重重壓之下,想急迫地擺脱這種束縛。

就在那個夏日的午後,停電,篝火燒水,客人來訪。她的思緒一點點開始發生變化,慢慢走出了常規的生活。關於國際食品組織會議、翻譯。

在爺爺和爸爸的影響之下,她有着很強的語言天賦,可以在五國語言之間自由地轉換,尤其精通鮮有人知的葡萄牙語。於是,她在丈夫的鼓勵與允諾之下,心懷忐忑地接受了國際食品組織會議的翻譯工作。她很自信,滿滿的自信,只要幹一件事情,她一定會做的很棒!勝任工作,洞察這些飛來飛往的關係潛在的與會代表們的各種表現。凱特是一位優雅的女士,從她的衣着打扮及散發出來的優雅從容氣息上無法辨出她的真實年齡。很受男士的青睞,總能夠吸引無數西裝革履的紳士的目光。是的,她享受慣了這種備受關注的目光,她覺得自己不能離開這些目光的追隨。就像在國際視頻會議散去的時候,由心生出的落寞之感。

她恪守婦道,對丈夫忠貞不二。雖然丈夫曾經背叛過她,與其他年輕女子有過令她不能接受的交往,他們的婚姻備受羨慕,她們的家庭是別人的楷模。

但是她與一位小她十幾歲的青年在土耳其的邂逅,他們一起的旅行,他是她的.情人,她是他的情人。他們走到了遙遠的西班牙,七月的西班牙海邊人羣熙攘。身著名牌的凱特高貴優雅,傑弗裏年輕帥氣,酒店住宿時別人猜忌的眼神,彷彿望穿一切,直指內心,內心赤條條地被那些猜忌的眼神審視。他們的旅行,漫長、無奈、痛苦。傑弗裏一直生病,後來乘坐巴士到了一個偏僻的小鎮,他不能再動,就將他放在了修道院,凱特拖着微恙的身體,懷着對丈夫無限的思念回到坐落於倫敦南部的家。但是她也生病了,他們的大房子出租給了被人,租期未到,她不得不獨自住在倫敦中部市區的豪華賓館。疾病侵蝕着她的身體,皺紋爬滿她的臉頰,衰老很快與她結結為好友。往日那頭燙過的漂亮波浪紅髮生出一綹白髮,失去了往昔的色澤,乾枯蓬亂。鏡中的凱特,憔悴、消瘦,可怖。她穿着蓬鬆的華貴衣服,帶着用來遮掩亂糟糟的頭髮的帽子回到自己家的小區時,別人都沒有認出她來,除了鄰居家的小狗,她往日的好朋友瑪麗無視她的存在。起初,她傷心,她失落,她想大聲哭泣,為什麼沒有人認出昔日容光煥發、笑眯眯的布朗太太?難道這些人的眼神出毛病了?

拖着沉重的身體,她回到了賓館。這裏有漂亮的女孩子照顧她,她懶散、憔悴,身上的衣服完全不配她的身形面貌。她的出現總是引來別人異樣的眼神——衣服包裹着的骷髏。

結清賬單,離開賓館,漫遊在街上,她只是想找一個落腳的地方。租了莫琳的公寓,與這個跟她女兒年紀相仿、天天會有男孩子來訪、懶散愛哭、愛吃兒童食品的怪女子住在同一個屋檐下。她過起了往日看來不可思議的“貧苦人”的生活,拎包排隊買以前不正眼瞧的食品,被別人忽略地走在街上。她覺得穿着怪異、衣衫不整、頭髮蓬亂的自己是個隱形人,在這個陌生的沒有人認識自己的地方,不用刻意打扮什麼,不用滿臉堆笑地成為布朗太太,她只是個無人理睬的老婦人,在這個陌生的地方,可以做最真實的自己。

蜷在被窩像個孩子一樣哭泣,沒有人理會她,她是個隱形人。在莫琳的打理下,凱特穿上了貼身的漂亮衣服,走在大街上,吸引了很多男士的目光,口哨聲、邀請聲,不絕於耳。返回去穿上原來寬鬆膨大的衣服,走在大街上,無人問津搭理。她憤怒,她想大聲喊叫,她想哭。她想,人的眼神就是這麼淺薄。

自從離家那天,一直以來纏繞心頭不能退去的關於受傷的海豹、冰冷的礁石、飄落的雪花的夢。莫琳説,等那個關於海豹的夢做完,凱特就該回家了。凱特延遲了歸家的時間,把家務教給女兒打理,自己晚點回家。莫琳説,她不知道自己該嫁給誰,追求者眾多。她哭泣,她憤怒,她想逃離那個貴族身份羣族。

她倆一起吃飯、聊天、哭泣、大笑。凱特給莫琳講了好多好多故事,都是關於自己的孩子、朋友,卻繞開了夫妻感情。莫琳生氣,哭泣,猶豫。

莫琳不想像凱特一樣,婚後圍着家人轉,彷彿自己的存在就是為了適應別人,彷彿自己是一部功能齊全的家庭運轉機器,沒了她家裏的什麼事兒都不行。就這麼過自己的一生,莫琳覺得,她不想,一點兒也不想。

聚會,莫琳選擇了她的同類,貴族。

凱特的夢做完了,她提起行李箱,走向了公交車站。

整個故事就這麼娓娓道來,沒有複雜的人物關係,沒有驚心動魄、蕩氣迴腸的故事情節,沒有愛憎分明的人物立場,有的只是細膩、悠長的感情變化。那些畫面彷彿在遙遠的夢中,照得發白的日光,濕熱的空氣,黏糊的皮膚,現實的壓抑中懷念記憶中的清新畫面。作者細緻地揣摩人物內心的波動與變化,將一位中年婦女的內心世界刻畫的如此真實、細膩,彷彿筆下的這個人就是作者自己。當然,這部作品的優點不勝枚舉,不然不會贏得諸多殊榮。

但是透過作品,關於人的本我、真我,我們可以去思考一下。女人,光鮮亮麗的外表下,掩藏着多少的寂寞與無奈?大多數女人的精神世界是空虛的,資源匱乏。活在別人眼中,卻不知道自己最想幹什麼,只要自己的存在能為家人提供便利,就心滿意足?一身漂亮的衣服,引來的是嘖嘖的稱讚聲,來自男人的複雜的目光,來自女人的複雜的目光,靠衣着點亮的光芒,照耀着自己,飄乎乎走在羨煞目光鋪成的大道上。某一天,當所有的鎂光燈消失,你能在黑暗中安之若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