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大全

文學2.09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想要更多的瞭解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大全,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大全

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大全1

《雨後》是一篇反映孩提生活,富有童趣的詩歌。詩中運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對小兄妹雨後踩水嬉戲的有趣情景,準確而又傳神地刻畫了鵝兄妹倆不同的個性特點及喜雨愛水的心理特徵。閲讀了許紅琴老師的教學設計,我受益很多,我決定教學中從孩子們的生活入手,喚起他們的生活與情感體驗。

首先,聯繫生活,喚起生活體驗

對於農村的孩子們來説,夏日雨後,外面空氣更加清新,天氣更加涼爽,到外面玩水是不陌生的。所以,在課始,我就提出了讓孩子們精神振奮的話題:夏天,一場暴雨過後,你最喜歡幹什麼?學生們都津津有味談起了玩水的事情,由此引出對課文的學習。生活場景的回憶,詩文的描述,把孩子們帶入了熟悉的生活情境,激活了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了學習興趣。

其次,朗讀感悟,激起情感體驗

為了讀好兄妹倆踩水的有趣情景,我採用了表演讀的方式,讓孩子們在表演中進行回憶,設身處地揣摩兩人的心理,激起孩子們心理和情感體驗的共鳴,在身臨其境中,在邊回憶邊朗讀中感悟兄妹兩踩水時的興奮與歡樂。同時,引導孩子們抓住關鍵詞語,使得朗讀更到位。

再次,啟發想象,描繪童心童趣

在學完全詩後,我問孩子們:除了兄妹倆,這一羣孩子玩得多快樂?這一問,孩子們好像也來到了那個廣場,紛紛張開想象的翅膀,描述起曾經體驗過或想象中的孩子們玩水的快樂情景。最後,我讓孩子們將這首詩抄在晨誦本上,並配上畫。孩子們興趣盎然,任由想象馳騁,用畫筆描繪自己的心情,充分體驗享受到了童心童趣。

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大全2

《風娃娃》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二年級(上)第四單元第16課。是一篇淺顯易懂的優美的童話故事,語言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這個童話表達的是:在為他人的勞作中體會人生的快樂。老師可以通過問題的巧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想象,培養擴散思維,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説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確,語文教學應千方百計地為學生創造個性化的閲讀氛圍,讓課堂充滿童趣、充滿樂趣、充滿活力。基於以上觀點,我在教本課時通過巧設情境,以孩子們喜歡的童話故事為主線,即以一封擬人化風娃娃的“救助信”清新導入,讓孩子們耳目一新,激起了他們的學習的興趣,喚起了他們的責任心。有了這份情感的牽引,有了這樣的期待視野,孩子們就會產生強烈的閲讀願望,並貫穿全課。努力做到課伊始,趣已生;課行中,趣正濃;課雖盡,趣猶存。讓學生學有情趣,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幸福成長的沃土,成為一次有滋有味的精神會餐。

教學課文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風娃娃做了哪些事情,通過閲讀課文,學生能很快找出風娃娃做的事情有:吹風車、吹帆船、吹風箏、吹衣服、吹小樹等。讓學生整體的瞭解課文。接着又問:其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事情呢?這個問題也難不倒學生。

新課程提倡讓學生自主地學習,自己鑽研課文,學懂知識,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的作用應突出體現在為學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成為學生學習“學習方法”的幫手。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風娃娃做了哪些事情,正是體現了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發揮出來,而且學生找到了其中的答案,其高興的心情是不言而喻讓學生增強自信心,增強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接着又請學生讀課文,提出你在閲讀時,哪些地方你不懂?學生提出了好多問題,“斷斷續續、縴夫、船帆是什麼意思。”等問題。有些問題其他同學知道的,我就請其他同學來解答,有些比較難的,離現實生活比較遠的問題,就由我來講解。學生能自己提出問題,説明他在閲讀時動了一翻腦筋,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尋找答案,但還是不明白。就好象讓孩子摘桃子,沒摘到,就差跳起來這一步。教師在這時助學生一臂之力,學生主動地聽講,記憶就非常深刻。

學習不能脱離實際生活,還應和生活相聯繫。風娃娃還做了哪些事,你知道嗎?聯繫實際生活讓學生來説説看。學生踴躍發言。風娃娃會給幹活乾得很累出汗的人們擦汗,帶來涼爽;風娃娃會關窗,有時把玻璃也打碎;大風有時會把房子吹倒等。學生的想象力是豐富的,感情是細膩的,他們説出了風的許多好處和壞處。其實風娃娃一心想做好事,為什麼會做壞事呢?我們小朋友中間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情況呢?其實也有,你好心幫別人,人家不領情。不但不感謝你,反而埋怨你。通過舉例子,讓學生明白其實你有時候也像風娃娃好心辦了壞事,啟發學生做事是不能一廂情願,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還要全面地考慮問題,從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認真動腦,少做傻事,快快長大。

在明理小結時,我先後提出了兩個問題分別是:

一、“我想來採訪一位風娃娃,你為什麼感到快樂?”

二、“你想對風娃娃説什麼呢?”

在教學的最後提出這兩個問題,其實是對課文思想的昇華,是讓孩子來説説自己對課文的感受,與同伴交流自己的閲讀感受。課程標準裏説到“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重視學生對文本的感受,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一點上,這節課上是做得還比較好。在低年級就堅持讓孩子這麼感受這麼交流,培養一種良好的閲讀的習慣,對將來孩子的學習是有益的。

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大全3

驀然回首歷經新課改的風雲歲月,我想自己受益最多的大概就是習慣了單元式備課,習慣了把握單元總體目標的基礎上研究設計出每一主題課文的教學分目標,同時這些目標具有相對穩定性,又有適機調節的靈活性。就這樣,每上完一節課,我常沉醉在自己與學生成功教學的喜悦中,也日積月累地記錄着師生間的不足,竭力尋找彌補的途徑,以促進教與學的反思實效。

在教學第三冊《好奇》這一單元時,我與該班學生的得失如下:

一、包括蒐集資料在內的各項課前準備應該是多渠道地進行,又要能反應學生的具體真實的生活。

1、電視節目不僅豐富了他們的精神世界,更啟迪了他們的智慧。現代社會日趨文明、富裕的今天,很多文化的傳承都有賴於電視、計算機等眾多通訊技術。當電視已基本普及時,人們從中獲益不少,電視節目日趨改善,豐富多彩,為生活增添了幾多色彩,時至今日,人們從廣告、新聞、娛樂等節目裏收穫着許多書本以外更為直接、形象、遠程、高效、豐富的知識信息,增強了學生學習生活的立體感。條件的限制,我們不能把電視搬進課堂,相反的,我們可以發現引導學生把電視作為準備性學習的一種手段,既可以避免浪費課堂上短暫有限的時間,又能讓學生真正地運用已內化的知識信息於教材的學習理解中。我們也可以發現,這種手段之所以能如此得心應手,最主要還是這本身就是他們的.興趣,又是他們具體可感的最普遍的生活物質。當然,需要強調這只是作為一種手段,切忌走向極端,家長的監督和配合尤為重要。

2、鼓勵引導發現生活中的人文資源。學生除了有着令他健康成長的學校環境,他還生活在一處欲使他社會化的生活環境,在這一環境中,有形形色色的社會人,單純的他們無視這些人對其本身的社會化作用,孰不知,他們早已在不知不覺中被潛移默化,並滿足心中的好奇心。教師的作用就體現在引導他們去發現、有意識地尋找在這些社會人身上對自己的作用,對自己成長的幫助。

3、計算機網絡信息是學生最大的缺失。為了能豐富拓展他們的視野,彌補在這方面的弱勢,我積極蒐集網絡信息,為他服務的同時,更多的是讓他們感受到蒐集信息的多向性,提前讓他們對現代化信息技術有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嚮往,而不是為了玩遊戲,或者把視網絡信息為唯一。

二、師生攜手一起主動探索發現時碩果累累。

1、學生自主質疑,巧解疑。結合《語文伴你成長》中的訓練項目,我設計上由學生默讀——質疑——解疑,在這樣的過程中,感觸最深的是我,收穫最多是學生。我想,課文的疑難點、難解詞應該是學生説了算吧,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而言,他們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和慾望,利用所有學生思維互補性,在交流問題、交流解疑方法的過程中,他們大多可以在重新申視自己的同時,從他人身上獲取更多的解疑方法和知識信息。

2、把有情感的評價語言作為文人文課堂的潤滑劑,再通過以上環節,我們一起來欣賞幾組精彩的學習片段:

我在教學《蘋果落地》時,生1:地球真的有吸引力嗎?

生2:是的,這種吸引力就好像磁鐵和磁性黑板會緊緊相吸這樣。

師:哇!你們真像牛頓這位科學家,一個懂得發現問題,一個懂得細心觀察。

生3:我還知道,月球的吸引力小得很,所以,宇航員到了月球上會飄來飄去,站不穩。(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3:我是看了電視上的《科技博覽》才知道的。

師:你一定很用心地看這種好節目吧,因為,他能讓知道一些奇妙的科學知識。

生4:我也知道,因為地球有吸引力,我們世界上所有的東西才不會亂飛……

為了調整過於活躍的課堂,我隨機想起用我國首次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升空的喜訊及楊利偉本人的簡介,並用比較簡練的語言講述一番,並引導同學們留心關注新聞及相關電視,並把知道的寫進“採蜜本”。

再比如,教學《我的影子》這一課時,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我的措手不及,剛好給了學生留有餘地的思考時空。生1:影子是怎麼形成的?生2:為什麼影子不能像我們的衣服這樣有很多種顏色?……

三、句式、詞彙的積累,豐富了學生的語感,也推進了他們規範化普通話的形成。在《我的影子》這一課中,出現了許多典型的句式,應該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學會發現,並運用於實際生中。

四、對於怎樣讓全體學生喜歡上預習這份作業,我一直在探索。常想學生的提前準備性學習可以培養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訓練創新思維,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還能使課堂上可以留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活化使用教材,但是,當我意識到班上還有大部分學生不喜歡提前準備學習,卻常常只是憂心忡忡,卻無從下手,於是想要避而無視,可是在本單元的教學中,這點不足尤為明顯地成為我理想中教學方法的頑石,所以,我想,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裏,我該坦然地面對這一難題,多做些嘗試,相信自己是可以得到靈丹妙藥的。

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大全4

讀讀《識字2》本課圍繞“桂林山水”安排了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四幅精美的插圖和四組12個詞串,插圖與詞串一一對應。清澈的灕江水鋪開了畫的長卷,碧水映秀峯,竹筏立鸕鶿。三幅小插圖特寫了神奇的象鼻山、挺秀的駱駝峯,再現了榕樹下兩個孩子對歌的特有的壯鄉風情。對於沒有南國風光體驗的孩子來説,圖的作用很重要。第二部分內容是要求會寫的8個生字,識字、寫字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自己讀着教材,想到教過幾遍的《桂林山水》,對“舟行碧波上,人上畫中游”的桂林充滿了嚮往。孩子們會不會呢?他們地處塞外,領略的是風吹草低,嬉戲於瑞雪飄飛,能不能在竹筏上站穩,能不能聽懂嘹亮的對歌呢?對話就從走進畫廊開始吧:孩子們,這個地方的景色怎麼樣?和我們這裏有哪些不同?各部分景色説個三言兩語,也許能在無意中理解了水的“碧”,峯的“秀”,會撫摸大象的長鼻子、爬上高高的駱駝峯、會心地傾聽有問有答的歌聲……有去過桂林的孩子,讓他説説“壯鄉”在哪裏,孩子們都不知道,老師就講個清楚明白。接下去進行的是初讀識字,時間要充裕,求的是個正確。在初讀的基礎上,再提高一個層次就是誦讀品味。除了採取形式多樣的讀書方式外,感覺學生進入文字中的意境還是有一定難度,這時候,再輔以課件演示,水的碧、峯的秀可能與聲音同步了。朗讀的的效果可能會真正有所提高。寫字指導時,要讓學生通過觀察重點掌握“鼻”的寫法。比較三個橫的不同寫法,還要引導學生與“碧”和“架”兩個字裏橫的寫法進行比較,尋找橫畫的書寫規律。“廊”字在練習7中給出了被包圍部分,要寫得半藏半露的小竅門,這時候,是不是該讓學生有所發現呢?填充一下詞串之間的空白,給家長、為朋友介紹一下桂林山水,能成為一個説寫的小題目。(以上是自己對教材的一點淺顯認識,拋磚引玉吧!請老師們踴躍貼出自己的教材解讀、教學設計、教後反思,更歡迎就詞串教學中的個別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