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活着》讀書筆記15篇

文學1.03W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着》讀書筆記,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着》讀書筆記15篇

《活着》讀書筆記1

今天推薦的這本書,好多人應該都看過了。

《活着》薄薄一本書,卻讓我捨不得放下,以前我知道這本書是個悲劇,所以一直不忍看。今天看完了,我卻發現,這本書並不是我以為的那樣。福貴跟隨着歷史大潮,從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變成努力生活的農民,他能從過去中腳踏實地過日子,雖然他的人生中一直遭遇着不行,但是他身邊的人,也都是給他温暖的人。有不離不棄的老婆,聽話的兒女,老實的女婿,在被充軍的日子裏,還有共生死的夥伴。

這裏面,沒有壞人害他,他逃不過的,好像是命運,但是他又一直努力的抗爭着,努力的活下去。他賭博失掉了地,卻在幾年后土改免得被槍斃,他被解放軍俘虜後,不想參軍要回家,當不了縣長,卻在批判中得以安命,是得是失,要看個人理解。最後富貴獨自一人,養了條老牛也叫福貴,他對牛説:今天有慶、二喜耕了一畝,家珍、鳳霞耕了也有七八分地,苦根還小都耕了半畝。看到這裏真是讓人心酸,他就是用着這種方式,懷念着逝去的親人,然後自己,努力的活下去。

《活着》讀書筆記2

本書是以一個老人的回憶展開的,他講述了他一生的故事,由於嗜賭,他把偌大的家產敗盡,從富家子淪落為農家漢,當他飽嘗辛酸,以為能夠過上儘管貧窮卻快樂的日子時,卻被迫經受戰場的九死一生,以為能夠一家團聚,卻不得不理解母親,兒子,妻子,女兒,女婿,甚至孫子相繼死去的殘酷事實,最後陪伴着他的,只有那條叫做福貴的老牛,但他仍然堅強而樂觀地活着。

小説就這樣以平淡的語調地敍述着一個似乎微不足道而又壯烈的故事,作者説:“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靜靜地活着,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作者一次次將讀者對變好的幻想打破。也許這是作者經過種種後得出的結論,但我覺得我們還是要去追求幸福。誠然,福貴的一生的確飽經磨難,當他的親人一個個相繼去世,他還活着!但他的活着比死更難,活着在那時需要膽量和勇氣!

在歷經了那麼多另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之後,他學會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壓。他只是很單純地為了活着而活着。我們是幸福的,正因我們無需生活於那個動盪的歲月,正因如此,我們更要好好地活下去。有太多的人去質問活着的好處,總要去追求金錢,名聲,這些我們都未必能獲得,但我們該慶幸的是我們都活着!而現實生活中,受到打擊挫折如工作不順利、大學聯考落榜等而選取死亡的有多少人!為什麼要選取死亡呢?只有活着才會有期望。我們要活着,但不能只為活着而活着,我們需要目標,需要追求,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賦予好處給本沒有好處的生命。

因此活着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煎熬!但不管怎樣,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像福貴一樣,不管發生什麼,都要堅強的——活着!

《活着》讀書筆記3

《活着》講述的就是一個叫徐福貴的老人一生的故事,作者餘華用平實的敍述手法,平靜地敍述了歷經世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的現實生活。看完後,不覺悲涼,悲哀,悲傷起來。似乎時間所有的苦難都他經歷了。不禁自問:活着的意義何在?

司馬遷説有的人活着比泰山重,有的人活着比鵝毛輕;雷鋒説,活着是為了讓別人生活得更好;保爾柯察金説為了人民的解放而活。但對於徐福貴而言活着的理念在於:“人只要活着,窮也不怕。”他覺得人活着的意義並非只是富貴,更應該懂得生活,學會勞作,為一家人而活着。那樣即使日子過的又苦又累,心裏卻踏實了。妄想可以嘗試把家從小雞變成鵝,鵝變成羊,羊變成牛,使自己窮苦的家變得重新發達起來。而在他被抓入伍,受恩回家的那一刻,足見他活着的意義只是為了家人,對家庭的牽掛便成了他活着的唯一理由。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他選擇留下,或死於戰場,或者高官厚祿。但像他這種無文化無社會主義理想的舊社會底層人民羣眾而言是終究不會選擇留下的。當解放了以後,他看到佔他家地的龍二被槍斃,家珍的話使他明白: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麼福分了!

而即便是這麼一個看似尋常的幸福,他竟也不能夠擁有。先是兒子獻血,糊塗送命;女兒難產而亡;妻子病重身亡;女婿被水泥板壓成肉醬;外孫被豆子撐死!而他只能感歎:“往後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麼些年......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的平平常常,……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想想現實中的我們,還在爭麼?肯定是的啊!試問誰能真正放下呢?

書看完了,覺得異常壓抑!活着到底有什麼意義?也許無所謂活着,塵世的苦難,活着的人總得承受,在命運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獨,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活着》並不是要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活着,只是在陳述活着這樣一個事實,套用徐福貴夫婦對春生的話來説:活着,好好活着,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利拋棄生命。在命運面前,也許不能不感歎人類的無力!改變不了活着的事實,就改變活着的態度吧!只要活着,總有希望,態度也許至少可以是可以改變活着的狀態,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鏡頭至少可以告訴自己,我們活過,也曾努力過。而不會被20××這樣的“世界末日”感到惶惶不安,尊重生命,熱愛生活,擁抱未來!才是當代學生的基本生活態度!

《活着》讀書筆記4

剛看完餘華的活着,掩卷之間又是一聲歎息。很早以前就聽説了這本書,卻一向沒有機會看,翻開的時候發現自己挺幸運,因為多年前就看過了電視劇版的《福貴》,情節有改動,電視中的鳳霞還發過瘋,苦根彷彿也沒死。或許是此刻的生活過於安逸,我無法設身處地的將自己拋到那樣的環境中,體會活着的不易,但人的情感卻是任何時候都會產生共鳴的,青年的福貴不知天高地厚,揮霍無度,敗光家產,淪落為貧農。貧窮的生活消磨着他們的生命,母親或許在對兒子的思念和對兒子“又去賭錢”的擔心中離去。此後,悲慘的陰影就一向揮散不去。全書我覺得最引發淚點的就是有慶的死,從出生開始就沒過過好日子,倔強,卻有擔當,有職責感,本應對他的未來充滿希冀,他或許是扭轉這一切的關鍵,卻被無良的醫生活活抽完了血(讀此段時我是憤慨又心酸的不能自已),無法想象一個承載期望的活生生孩子,能夠在一瞬間化身孤魂,無法想象一個父親不僅僅要忍着喪子的悲傷還要瞞着無法承受打擊的母親,無法想象白髮人送黑髮人,卻無法將這悲痛安放在逝者靈柩中長埋地下,只能刨個坑,裹着件單衣就入土。或許是我想法太幼稚了吧,總覺的作者過於殘忍了一點,就應幸福的活着的人卻以最悲傷的方式死去,就彷彿我們總期望明天能夠更好,

須不知最好的時光就是今朝,人生不是我們所能預測,一切卻都已冥冥之中早有註定。

那頭叫福貴的牛是福貴從死亡的邊境拉回來的,別人説這頭牛年齡比他爹都大,頂多活個兩三年,福貴淡然回到自己的時間也差不多了,兩三年夠活了。結局苦根的死也是出乎意料的,不會説話的鳳霞生了一個滿嘴跑話的兒子,算是對人心理的安慰吧。這一切雖説不全是福貴年輕的過錯,但他自己當年犯下的種種,最後都被他親手埋葬。活着,對福貴而言是一份職責,儘管沒有實現從雞到鴨再到牛的重振家門的抱負,但是陪家人走過,相守家人的一生,不正是活着的好處麼。

《活着》讀書筆記5

重讀《活着》,當目光穿越歲月的長河回到那個命運多舛的年代,我似是看見福貴與他的老牛走在沉沉的暮色裏,猶如廣袤宇宙中孤獨卻飽滿的一顆流星。

《活着》就是這樣一本有生命力的書,他塑造了一條條鮮活、善良而短暫的生命,講述了在跨越內戰、饑荒、大躍進的年代裏,地主少爺福貴經歷命運的坎坷,從吃喝嫖賭不務正業,一步步淪落到穿起粗布拿起農具租種原本是自家的土地,在那個不安定的年代,他的家庭卻被命運肢解,他摯愛的親人一個一個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聾啞女兒鳳霞難產而終、女婿被鋼板所夾意外慘死,只留下一個小小的孫子苦根,竟也在那個飢餓的年代裏,活活噎死。他佈滿老繭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親人與淚水,終於只孑然一身與牛相依。

最令人悲憫的是福貴的幸福和與之不相稱的坎坷命運,在他的生命中永遠有勾勒不盡的繁華與滄桑,他擁有着温柔賢惠的妻子和懂事的兒女,擁有共經生死的戰友,擁有體貼善良的女婿,在原本幸福的家庭中,動盪、兵亂、親離卻無情地摧殘着他們,看着越來越小的家,面對越來越孤獨的命運,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甚至沒有多餘的抱怨。也許在那個低矮破舊的茅屋裏,他承受的苦難只有老牛能懂,這也許就是活着的真諦。

喜歡作者的一句話:“活着就是為了活着本身”。活着才有經歷一切的權利,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每一個福貴這般平凡而孤獨的生命,不都要承受生命之重嗎?生命的本身就是要體味,每個人生都有一些或精彩或悲慟的故事,在他們心底深處如永不凋零的花朵,並在記憶的長河中像風一樣輕輕掠過他們,飄散微微的芳香,讓你陶醉,讓你感到美好,或是孤獨生命中曾有的感動。生活亦是遵從這般變化,在不同的時期呈現不同的色澤和質地,晴天雨天,也都是必經,你能體諒,才得以從容,這也便是文中福貴“嘿嘿地笑着”最好的註腳吧。

福貴之所以買下那頭年邁的老牛,是因為老牛像他,他們一樣有着衰老卻堅韌的生命,亦或是因為彼此的惺惺相惜。他們在生命的最後歲月裏,細細的追尋時光的尾巴,享受着歲月給予的清靜和孤單。時間奪去的是親人,奪不走的是活着的意志。“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經歷歲月的積澱,老人的歌聲擁有了這般令人感動的力量。

《活着》淒涼的結尾使我揪心,福貴的親人啊,那些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來臨又逝去,彷彿天空滑落的一顆流星,一晃就消失了。太多飽含笑與淚的感情在死神面前變得生硬和苦澀,再堅強的人也會變得温柔起來,甚至變得脆弱得不堪一擊。生命的短暫使它愈顯珍貴,這個世界每天都有得失變化,每天都有人出生離世,但也不會再出現一樣的人和事。哪怕生命易逝,卻足夠去感受幸福、感受淚水、感受藴藏的點點滴滴的情感,即使停止了呼吸,也總有人願意為逝去的過往停留,將音容笑貌留存在他們心中。

我讀着福貴苦熬的命運,好像看見他和他的老牛走在沉沉的暮色裏,似是從田間剛剛歸來,又似他要去遙遠的地方,那裏沒有動亂、沒有戰爭、沒有爾虞我詐,只有靜靜的藍天白雲,豐收的莊稼,嬉鬧的頑童……

《活着》讀書筆記6

《活着》翻閲起來尤感滯重,總有那麼一些細節,不經意間就會打動你,人的一生都不會風平浪靜,會經歷無數坎坷風雨,但人就是要默默得為了活着而忍受。這個看似荒唐的理由卻充滿了對生命價值的肯定和人文價值的關懷,任何理由都不是人放棄生命的理由和藉口,這個簡單卻又充滿思辯色彩的道理被餘華用小説的形式進行了活生生地詮釋。!福貴雖然歷經苦難,但是他是在講述自己的故事,一個人一生的故事。旁人眼中福貴的苦難一生,而對於自己感受一生的福貴,也許更多感受到的是歸於平靜的幸福。

命運,讓災難與痛苦代表了他的一生,讓他的至親至愛,一個個記憶中鮮活的生命,相繼在他毫無防備中離開,命運,也賦予了他一種沉重的責任,讓他在失去至親的巨大悲痛中,放棄了隨之而去的解脱,而選擇了留在這個悲傷的世界,去照顧健在的親人,去儘自己活着的責任。

命運,也恩賜了他一路相伴的幸福,他三生有幸,修來一個賢惠能幹的好妻子,無怨無悔,傾盡一世温柔,陪他終老一生,以至於,他可以在她最後的日子裏,揹着她,在落日餘暉的田野中,靜靜地走着,懷舊地訴説着,欣慰地笑着,悄悄地哭着,陪她走完人生的旅程。

“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在苦難中忍耐,在忍耐中堅強,在堅強中重生,在重生中幸福,在幸福中再次迎接新的苦難。

活着,就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千萬別為自己找什麼藉口,因為“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讀書筆記7

就像細糧吃多了要換口味吃粗糧,好日子過久了要找彆扭添生氣一般,看餘華的書,就純粹是找虐,明明知道人物是虛構的,卻偏偏就動了感情,揪着心,甚至模糊着淚眼,聽一遍,又讀一遍。

他偏偏叫福貴,其實他還真福貴過。祖上留下一百多畝的田地,如果不是賭博輸掉,還不定將來又是如何呢(也難説,比如龍二的死);他經歷了親人們一個個的離去,爹是被氣死的,娘和老婆是生病死的;兒子是為生孩子的校長獻了太多的血而死,姑娘是因為產後大出血而亡;女婿是意外傷亡,外孫是自己忙於農務疏於照顧吃撐死的……福貴從年輕到垂暮,幾十年間一個個送走了親人,自己的身後,則是早已備好的枕頭底下的十塊錢。

福貴的經歷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祖輩,曾經從一個地方因為種種遷移至此,歷經四代,整整百年。當兩地的後輩們輾轉聯繫上時,已沒有了共同的鄉音、共通的感情,可是,我們卻以自己的存在,共同證明着當年的一個男人是在怎樣頑強的活着,並開枝散葉,餘蔭後輩。

活着,就好;活着,真好。

《活着》讀書筆記8

我是懷着沉重的心情寫下的這篇讀後感,《活着》是我所拜讀的第一部餘華的作品,20xx年時候第一次讀,如今共讀了三遍...

説實話,看這本書完全是因為無聊,沒想過會有如此大的感觸,已至於這本書影響了我整個人的人生觀...

甚至幾次推薦給身邊的人看...因為讀完後方才明白活着不易,不能輕易言棄。

有位同事的兒子剛讀完這本書,挺想問問他的感想如何...不知能否讀懂福貴的一生...

小馬同學,説你呢:請你務必好好讀書!思考每段文字!

不要擔心看完後忘記,我讀了三次,你要問我哪一段寫的什麼,抱歉我也記不清...

就像吃飯,你4.5歲時,你吃過很多食物,現在是不是已經記不起來那會吃過什麼?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你的骨頭和肉。就像你讀過的書其實早已融進你的骨血,只要一個觸動點,就會噴薄而出。

記得腳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願你明白!

作為新時代的人,很是慶幸自己沒有生在那個年代,至少我認為我如果生在那個年代是無法生存下去的,還會成為和福貴一家一樣的成為階級鬥爭的犧牲品。

縱觀福貴的一生,從他身邊的人來看,他是幸福的,那個一生都愛着他,陪着他從富貴到貧窮的妻子家珍,到死都沒有一句怨言。原文中家珍快死時對福貴説:“這輩子也快過完了,你對我這麼好,我也心滿意足,我為你生了一雙兒女,也算是報答你了,下輩子我們還要一起過。”所以説福貴他是幸福的,至少家珍一輩子都這麼愛着他。

然而他更多的是悲劇,從一開始到最後都是悲劇。他的兒子有慶,因為醫院醫護人員的無知加之對生命的不尊重不重視,為了討好當時的縣長劉解放(春生),被抽乾血去救縣長夫人嚴莉莉,有慶死得冤枉,死得讓人氣憤。我一共讀了三遍這本書,每次讀到這裏我都難以控制自己的眼淚,心裏對那個醫生和抽血的護士恨得是咬牙切齒。

福貴的家人一個個從他身邊離開了,儘管後來他努力地去維持這個家庭的生活,不求福貴,只求温飽,可是還是什麼都改變不了,改變不了這個家徒四壁的境況,改變不了身邊的人一個個離開,看着比自己老的,比自己小的都走了,但是福貴還是繼續活着,他總能看到生活的一點點希望,書中也並沒有太多描述那些親人離世,在世的人的悲傷。特別是最後唯一的希望,孫子也死了。

我覺得福貴的生活可能已經崩潰瓦解了,白髮人送黑髮人。富貴説:“我是有時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很踏實”,他還是繼續活着,並且買了頭牛,給牛取了名字,在田間耕作,和作者講述着這些故事……

《活着》帶給我的還有很多,自身學識的淺陋讓我沒有更多的感懷罷了,細細觀察當前的社會,我們的生存狀態又豈能樂觀呢?

我們只有從自身做起,不斷地提升自己、充實自己,並極富熱情地關注着這個社會,儘自己所能去幫助或者關愛別人,我想,這已經是很不錯了。《活着》讓我意識到了當前生活的艱難與不易,讓我明白人生的艱難才剛剛開始。

《活着》確實被賦予太多的內涵,能讀着它,無疑是一種享受,更重要的是,它讓我變得更加成熟,讓我能更清晰地瞭解這個社會,瞭解人生的意義。

新時代的人們,生活壓力大,時代變換速度快,導致不少糊塗人做出無法挽救的事。總之——生在當下,何必言棄!

《活着》讀書筆記9

那紙醉金迷的城市誘惑了多少清澈如水的眼眸,那人潮暗湧的街頭污濁了多少明亮如星的心靈,那炙手可熱的名利擾亂了多少堅定不移的方向。有些人死了,但他還活着;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經死了。縱然世俗會阻擋前進的步伐,但能否走下去卻是自己的事。

正如作者在書中所陳述的,活着不為別的,只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在那個世事更替的時代裏,福貴由地主到敗光家產,只有強迫自己接受事實。無論生活有多麼打擊,都不能忘記迎接明日的太陽。

世上的人就像各種植物,有的是荒漠仙人掌——艱難求生;有的是沙漠綠洲——今日雖好卻不知明天是否就存在;有的是藤蔓——攀附於參天大樹;有的是胡楊——孤立於大漠卻將種子撒向四方;有的是高山古鬆——淡然望着腳下的灼灼凡世。人們以各種姿態活着,時而平行,時而相交,然後綻放出不一般的光彩。

福貴的一生起伏跌宕,從富足到窮困潦倒,從玩世不恭到懂得珍惜,他失去後擁有了,又在擁有後失去了。父母親、家珍、有慶、鳳霞、苦根、二喜一一離去,就連患難共渡的春生也受盡苦難。最終,曲盡人已散。他只有和他的記憶、那頭與他同名的老牛為伴。黃昏日下,他和他的牛相依,他賣力的吆喝,為了給牛它不是一人的錯覺。其實是在給自己一個錯覺,家珍、有慶他們還在。

我折服於作者樸實平淡的語言給我內心的震撼力,折服於福貴艱苦的一生,折服於舊中國所經歷的那段歷史,我折服於那一片黃土上的每一條生命,折服於活着本身的魅力。

尼克·武伊契奇,一個生而無四肢的殘疾人,以頑強的意志,特立獨行不為世俗的心,創造出一個殘疾演説家的奇蹟。他是為了活着本身而生活,這麼一顆純粹的心,走出了雲霧,撥開了生活的本質——活着不為什麼,就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

平靜下內心,左右看看,你是否有這麼一顆單純的心,是否在生活的槍林彈雨中每一步都為自己而邁,是否看清了活着的真諦?

為了活着本身,俗世不會阻擋前進的步伐,不會擾亂理性的思緒。生活依舊有着不一樣的魅力。

《活着》讀書筆記10

死很容易,活着很難。這也許是最能概括本書情感的句子了。親人一個一個離自己遠去,靈魂一次一次被自己喪失。沒有活下去的支撐和信念,不知道為什麼而活,但內心深處卻不會放棄生命,這恰恰是生命的本能。活着,是一種本能,無關環境,無關信仰,無關追求。

福貴一家原應該是地主階級的有錢人,有着幸福美滿的家庭,雖然老爹是個敗家仔,但依舊很寵福貴,有個支持自己,永遠關心自己的老孃,娶了個能吃苦耐勞,善解人意的有錢人家小姐做妻子——家珍,還有個漂亮、能幹的女兒——鳳霞,最後還有個善良,熱心的小兒子——有慶。但卻經過福貴的一系列折騰和當代社會的發展,最終導致錢沒了,老爹死了,疼愛自己的老孃病死了,可憐的兒子和女兒在同一間醫院走了。妻子也死去,留給福貴最後的念想是鳳霞的丈夫二喜和孩子苦根。曲終人散,最終都離他遠去。這世界上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個人。

我會想,他為什麼不去尋死?他為什麼還要活着?最親的爹和娘去世了,最愛的妻子兒女走了。沒有一個人能頂住這般打擊。這世界已了無牽掛,他也都這般歲數,活在這,沒人給自己送終,所謂的家財萬貫一夜失,白髮人送黑髮人,世上無親人,這類悲慘的事情在同一個人身上發生,試問自己,誰有他這樣堅持活下去的信念?他究竟是心底強大,還是想替自己愛的人繼續活下去,看遍世間所有美好。

我常常進入書中,幻想假如我是福貴,那個最悲慘的主人公,我會不會在家珍去世後便與她一同死去,我不敢想象,但心底裏卻是有個明確的答案仔細想想,我不會那樣做。那是高潔的愛情,但我欣賞不來。我不會死,雖然我不知道為了什麼活着,但我終究不捨得這世間,我留戀它,我會努力抱着好的心態迎接接下來的日子,但確實不會有從前的快樂和無憂無慮了。深入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與福貴感同身受,想象他經歷苦痛時的心情,理解並生存。

不是每個人都能從打擊中走出來,人是為了本身活着而活着,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其實活着本身的美好就足以讓我們迷戀,足以讓我們繼續為其活着。活着,是責任,是心態,是生命本該有的色彩。連生存的機會都沒了,又談何創作?夢想?機遇?死去可以奪去人們的痛苦的記憶,但是活着可以讓人們重新創造歡樂的記憶。總結起來便是:與其忘記痛苦,不如製造歡樂。瀟瀟灑灑過完餘生。但依舊會帶有悔恨,恨自己、恨世界。

《活着》究竟是想表達主人公的可悲,亦或是表達希望讀者堅強生活。沒有準確把握,但中心絕對是:把握生活,領悟一切,努力活着。

《活着》讀書筆記11

書中最後這樣寫到:“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一句話,總結了福貴的一生。

相比於富貴生活的那個年代,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美好的。但是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玩物喪志、自怨自艾,更有甚者輕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為了愛情,為了面子。每當看到這種新聞時,我啞然並震驚於為何會有人把生命看的如此之輕,你所輕易捨棄的生命,是那醫院病房裏的人不願放棄的,是那身體有殘疾的人努力爭取的。

有時我也會對平淡的生活感到煩惱,如今我卻懂得,我們所厭倦的恰恰就是富貴窮極一生渴望追求的。誠然,我們如今都在活着,而每個人卻都不同的活着。有的人泡在煙霧縈繞的網吧中“虛擬”地活着;有的人把課桌當做牀糊塗地活着;有的人在費盡心思爭取周圍人的讚許誇獎中“努力”地活着;有的人積極向上樂觀開朗地活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着的方式,我們不能説哪種方式是錯的。但是,當自己選擇的路走完時,當窮盡一生時,每個人收穫的卻也不盡相同......

我們每個人都在向死而生,我們都知道苦難是生命的常態,煩惱痛苦總相伴人生,何必自怨自艾,何不熱熱忱忱地活着。

《活着》讀書筆記12

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想,活着的意義是什麼?進一步來説,活着的定義是什麼?在當今這個年代,我們所想的是如何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這是我們對活着的理解。然而,當活着都成了一種奢望,當自己生命都不能把握的時候,正如本書作者餘華所説,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以一個老人的視角娓娓講述故事,講述的是一段關於命運與死亡的鬥爭史。這位經歷了親人相繼離世的老人,他內心微小的希望一次次地在現實中破滅,他生命中的温情一次次地被現實所剝奪,直到他唯一的外孫也離開了人世,活着成為了他人生最大的奢侈,他從此和一頭垂危的老牛相依為命,故事也至此結束。他的活着是一種結局,同樣是一種新的開始。在我看來,這位老人在人世經歷了這般遭遇之後,他的靈魂早已沒有了生命力,只剩下一個空蕩蕩的軀殼,活着僅僅是在維持肉體的生命力。他看淡了世間所有活着之外的事,沒有什麼能再喚起他的靈魂。他甚至倦於死亡,只是靜靜地以一種活着的方式度日,不用思考,不用擔憂,只是靜靜等候。我們很難想象與理解主人公當時的心境,但透過文字我們能感受他對生活的無力感,所有的感情融為了一種緩慢的活着方式,一種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生存方式。這種結果的出現必然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密不可分,而主人公福貴正是大部分勞動人民在那個時代的縮影。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總會給老百姓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為了活着,人們經歷着層出不窮的逃亡和失去。為了活着,人們一次次失去了底線。我不禁認為,人本身一定是懼怕死亡的,人本身就是自私的,人越是活得艱苦,就越是艱苦的活着。

《活着》讀書筆記13

人越懼怕死亡,人就活的越怯懦。而堅強樂觀是對死亡的超越。人因為孤獨而痛苦,又因痛苦而孤獨,在冥冥中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互為因果。看了餘華的《活着》,才開始覺得自己從未真正的活着。

《活着》講述了福貴一生的悲歡,讀它,我們會頓悟活着的更深層次的意義。書中,生命在不斷的接踵而至的死亡中變得異常詭異,死亡之中冥冥不可臆測的成分也就越來越大,我越能體會生命的可貴和活着的不易。

“人為什麼而活着?”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更是一個眾説紛紜而沒有結論的話題,餘華這樣説: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着的人的最基本的目的,而不是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就是這樣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

我想起了身殘志堅的作家史鐵生,年輕時因一次意外,雙腿殘疾,之後又頻發重病,生活坎坷,然而他在《我與地壇》中曾説: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它還説:活着是自己的一種選擇,既然選擇了活着,為什麼還要痛苦的活着!

活着是艱難的,生存是充滿苦難的,正是這樣偉大的、平凡的人物,使我們透過淚水觀察到了微笑,通過苦難體會到了生存。

《活着》像一支古老的歌謠,在向我們講述着一個生命中脆弱與頑強、歡喜與哀傷的真相,讓我們懂得卑微生命中藴藏着些微的卻如金子般閃亮的光芒,讓我們懂得人性的温情能夠一步步把無邊的苦難變成繼續前進的力量。

其實,自己的生活別人難以懂,別人的生活自己也不會刻意去懂,在這個時代中,我們都要好好地活着,無需懼怕死亡和時代的侷限,只需真實的活在當下。

《活着》讀書筆記14

第一次接觸到餘華的這本書是在我的高中時期。

那年,我在念高一,出於完成任務為目的的我,選擇買了這本書。本想着買完之後就擺在書櫥裏,再也不動了的。可誰知,語文老師讓全班買書的原因竟是為了上他那在語文課開設的一週一節的“閲讀課”。

沒轍,縱使再沒有興致,我也得鐵着臉打開這本名為《活着》的書。或許是因為這本書的書名太過沉重,一時間,書中的主旨基本被我猜的差不多了,而當我發現這點時,我已經讀完了。

“真沒想到啊,我竟然花了兩個周的時間斷斷續續地把它讀完了”,我合上了書,內心這樣想着。對於一個不愛讀書的人,餘華的這部作品可謂是十分對我的胃口。利用細膩的文字將主角富貴的內心價值觀的轉變靈活的奉獻給了讀者,並憑藉強勁的敍事手法將一個個連續的事件串聯起來,一來能使讀者感受到身臨其境的體驗;二來能更直觀的從中看出富貴的成長。一個出身富裕家庭的少爺,從小就不知疾苦,因為衣食無憂而感到無聊的他,想到去去找找樂子,起初開銷並不多,直到他接觸了,沒出幾個月,他就把家產給全部敗光了。他也因此失去了地主的身份,轉而變成了一個貧苦的農民。

貧苦的農民生活使得他第一次領悟到了“活着”這個概念,可生活並沒有就這麼放過他。隨着國民黨軍隊的強制徵兵,富貴被迫去往了戰場,在那裏,他結識了一些過命的兄弟,戰場的惡劣環境,連食物都成問題的困境,讓他不由自主的想到家人,他想“活着”,他想活着見到他的家人,他想念在農村耕作的“苦日子”。就這樣,不知怎得,應該説是上天愛愚弄人麼。因為意外被拉去戰場的他,竟然活着迎來了解放,在黨領導軍隊的迎接幫助下,終於回到了家鄉。

望着妻子的笑容,聾啞的長女,陌生的次子和母親的墳墓,富貴又一次悟出人生道理,他摟着全家老小,説着:“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然而他的不幸還沒有結束,兒子的意外死亡,女兒的難產致死,女婿的事故死亡,妻子的安然病逝,外甥的意外去世……身邊的人就這麼一個個從富貴的身邊消失。

他的身邊誰都不剩了,他沒有親人了。

他就這樣一個人活到了耕不動地的年紀,買了一頭跟他一樣要壽終正寢的老牛,名字也叫“富貴”。就這樣,一人一牛,兩個富貴就這樣走在夕陽下,走在鄉間的小的路上,每當人們看到他們時,都會自嘲一句:“喝!這兩個的。”

不過即使每天在富貴耳邊嘟囔個上百次又有什麼用呢,因為經歷了這麼多的富貴,心裏比誰都清楚,他最擅長的事呀,就是“活着”。

《活着》讀書筆記15

上師範的時候現當代文學老師就給我們推薦過餘華的《活着》一書,當時看了一部分,覺得不是很喜歡,太過壓抑和苦悶,今天回想起來也許是年紀和閲歷的原因吧。今年寒假開始的第一天去逛書店,準備買一些書打發寒假單調枯燥的生活,很巧,一眼就看到了《活着》,於是,上學時候的美好記憶被勾起,毫不猶豫買下了它。

回到家,從五六本書中間抽出《活着》這一本,躺在牀上,用了三個小時的時間,一口氣將它讀完。説老實話,我讀書比較慢,喜歡邊讀邊品,看看作者的語言妙在何處。可是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完全不一樣,它的故事情節非常緊湊,環境描寫、心理描寫等細膩的句子很少,作者餘華的敍述手法非常直白樸素,沒有任何的煽情。在他的筆下,人物在動物本能和人性之間苦苦掙扎,主人公福貴經歷的每個悲劇都是痛苦的,中國過去六十年所發生的一切災難,都一一發生在福貴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擊令我在讀的過程中都感覺透不過氣來,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正如美國《西雅圖時報》的評論所説——“《活着》是一次殘忍的閲讀”。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沒有那種功力去評論《活着》在當代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除了看過作者餘華的幾篇不同版本的自序外,也沒有認真查找資料研究過作者。但我分明看出了本書給讀者提供了一種理念,即如何生活,如何在困境中求生的理念。主人公福貴雖然有着種種惡行,但是在文革的大背景下還是學會了如何生活。且看小説的結尾,那可真叫人難忘。敍述者看着老人和他的牛,一隻名字叫福貴的牛,在暮色蒼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獨自一人:“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着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着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着黑夜的來臨。”這樣的結尾有什麼寓意呢?餘華在日文版自序中的最後一句話也許會給我們啟示:“我知道福貴的一生窄如手掌,可是我不知道是否也寬若大地?”

我們的一生也窄如手掌,可是我們能否讓它寬若大地呢?我們該以怎樣的方式活着呢?我想,讀完《活着》我們是該思考活着的意義以及如何活着。

標籤:讀書筆記 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