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教育教學隨筆彙編15篇

文學2.76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敍事或評論。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教學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教學隨筆彙編15篇

教育教學隨筆1

分析一下班會課的歷史和現狀,不難看出,班主任老師對班會課往往“操心”太多,放得不夠,而要想使班會活動發揮它的教育作用,真正成為學生自我教育的活動,取得教育實效,就唯有把班會的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班會的主人,提高學生在班會活動中的參與度。班主任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給以適當的點撥、指導,而具體的工作要讓班委會發動全體學生一起去做。一次有益的班會活動,它的教育性是貫穿於準備、開展這整個活動過程中的。

首先,讓學生圍繞學校教育中心自己確定班會內容,要求人人獻計獻策,如果被採納利用,就授予“班級小主人”的稱號。可以説學生的智慧是無窮的。比如:圍繞如何開展勞動教育,學生在班主任的引導下,提出了許多活動內容,有進行家務勞動的“今天我當家”和“家庭勞動卡”活動,有自我服務方面的勞動技能競賽和包餛飩、野炊等勞動,也有關心他人的“為小弟弟小妹妹包書皮”、為老師做椅墊活動。還有服務社會的打掃公共場所,擦欄杆等公益勞動,可謂全面周到,豐富而充實。又比如:學生圍繞“知我家鄉,愛我家鄉”教育,提議讀《吳江英烈》。學生們分成小組尋找知情老人,瞭解家鄉英烈的故事,我和班委會一起設計了一堂生動的'班會課--吳江英烈知多少。後來,這個班會活動獲得了江蘇教育雜誌社舉辦的“三熱愛班隊活動”徵文三等獎。可見,發揮了學生自主性和創造性的班會活動是卓有成效的。

其次,讓學生組織主持整個活動過程,從內容的選擇,節目的編排,程序的安排以及串聯詞的寫作,全部交給學生,但老師始終參與,做好“扶”和“導”的工作。記得學校開展主題班會評比的時候,我班選定了“誇誇我們的家鄉”這個主題,方案確定,同學們紛紛行動起來,有走訪老人、瞭解家鄉歷史的;有拍攝照片反映古鎮新貌的;有蒐集圖片資料、名勝古蹟材料的……更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我和學生一起“創作”快板,“改編”了有關歌詞,使這個活動自編自導自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又比如:為了祭掃革命烈士墓,學生人人自制了小白花、小花環,人人讀一個革命烈士故事。有了人人蔘與的活動準備,活動時對先輩們的崇敬之情就油然而生了。班會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班集體的認同、理解和創造性並因積極投入而得到了成功的體驗。

教育教學隨筆2

第一件事情是在學校的師徒結對會議上,“師傅”代表謝老師發言,他剛剛被評為區先進班主任,是大家學習的榜樣。謝老師簡單介紹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希望在座的“徒弟們”能把握機會好好學習,不斷成長。在發言中,謝老師提到:“其實我做得還很不夠,我要向在座的劉玉芸老師學習,去年劉老師是我班的任課教師。一年裏,無論是在開班委會時,還是在開班會時,或者是在和學生隨意聊天時,我都可以聽到學生對劉老師的讚賞與喜歡,甚至是在召開家長會時,也會有家長反映説孩子回家講劉老師可好了……”聽了謝老師的話,我既開心又慚愧:謝老師的這個班是我九年級新接手的一個班級,為了讓同學們儘快適應我,為了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與成長,我確實用心對待每一節課,用心對待每一個孩子,但,這也是一個教師應該履行的職責啊。可是,我沒有想到,我的應該、我的付出原來都被學生看在了眼裏,並給了我最真誠的肯定與鼓勵。謝謝你們,我可愛的孩子們,為了你們那一雙雙清澈的眼眸,我會努力做得更好!

第二件事情是那天和新教師秀梅老師聊天,她無意間説:“小劉老師,其實你對我影響很大的。”我很納悶,我教政治,她教歷史,我怎麼就對她影響很大了?她告訴我:“剛工作的時候,常聽人説你上課很好。一次,我沒有事先跟你打招呼就貿然闖進了你的課堂,那節課收穫很大,我第一次知道原來上課並不一定要用很大的聲音,原來老師並不一定要很兇很威嚴。你上課時一直面帶微笑,説話柔柔的,可是學生就那麼樂意去聽,就那麼樂意跟着你轉,你的課堂讓人感覺真的很温暖。”我笑了,謝謝你,小姑娘,沒想到你還真是我的知音。確實,從上班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我不是一個有強大氣場的人,我不可能做到往講台上一站學生就立馬聽我的,我只能揚長避短,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用心與學生交流,因此我的課堂確實有生活的味道、有温暖的感覺。我一直以為我的課堂我做主,我只要學生能喜歡我的課堂,別人是否懂得並不重要,可是,今天,這位新教師,她用她的那雙善於發現與學習的眼睛看到了我的風格與特點,這種懂得是這樣地讓我覺得温暖與感動。

第三件事情是關於不久前結束的階段性學情測試考試卷的`問題。國慶節前,學校説片裏要進行統一的階段性學情測試,每個學校承擔1-2門學科試卷的命題工作,我們學校承擔的是數學和政治。當學校領導找到我,讓我利用國慶假期準備一份政治試卷的時候,我真的不高興,這個國慶假期我已安排好了啊,現在冒出這樣一件事,會打亂我的計劃的。我心裏挺不痛快,有一種隨便出一份試卷應付一下的想法,但想法歸想法,畢竟這不是我的做事風格,終究我還是改變假期計劃,把自己關在家裏,用兩天的時間弄了一份自認為還可以的試卷。那天,片裏統一閲卷,兄弟學校的老師都説這份試卷出的很有質量,很有水平,説出卷人真的挺棒的。我聽了不由得偷着樂,一種被承認被肯定的愉悦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時,又覺得有點慚愧,差點我就準備糊弄過關的呢!原來,無論你做什麼,你是否用心,卻有眼睛在看到呢!

其實,最近我的狀態不是特別的好,我好像也到了職業倦怠期,好像也遇到了專業發展的瓶頸,我常常問自己,還要不要堅持?還要不要努力?還要不要用心?我感覺自己的教育熱情在減退,職業倦怠在增加……感謝此時我遇到了這樣幾件事情,他們給了我繼續前行的動力。

是的,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雙眼睛在看着你。人不是單純存在於這個世界的,人與人之間,總會有這樣那樣的聯繫。因此,我們的一言一行,總有意無意地落人他人的眼裏,學生的,同事的,同行的,所以,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做好!

因為“總有一雙眼睛在看着你”,所以,我願意做得更好,這是對自己的負責!

教育教學隨筆3

看到此刻的孩子進入圖書館的自如,不由得讓我記起小時候對圖書的奢望……

那還是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每一天最大的奢侈就是看小人書,有幸教咱們數學的韓老師就兼管着學校的圖書,韓老師是一個平易近人,不苟言笑的中年男老師,給咱們留下最深刻的的記憶就是長長地脖子,一走進教室首先出現的就是韓老師特有象徵的脖子,咱們還偷偷的給老師起外號呢!“長脖子老師”,但是,咱們只敢在私底下偷偷的議論,可從來不敢叫出聲來,那時的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上數學課,不是正因我的數學成績太好,而是為了得到看小人書的允許,正因每當韓老師給咱們佈置完數學作業,他就蹲在門口,等待咱們的完成,這個時候也是咱們紀律最好,作業速度最快、最認真的時刻,正因誰做的.作業全對了,就有看一本小人書的權利,你想,那是多麼愉悦的時刻啊,也就是從那時起,我的數學成績一向都是考一百分的緣故吧,因此,那時候的咱們,誰先拿到小人書,就是最大的獎勵,遠比獎勵一個鉛筆頭來的慾望大。(小時候班主任老師每當週六上午放學時,會把一週學生們撿來的鉛筆頭,根據表現分到個人手裏,這就是當時最好的物質獎勵。)

看看此刻的孩子,隨着新圖書不斷地增加,想看就看,想買就買,有時候還不懂得去珍惜,家裏的新書到處都是,什麼全綵的、動畫的、連載的、漫畫、帶香味的、帶聲音的,真是無奇不有,無所不能,正正因物質生活的提高,此刻的孩子們遠沒有咱們那時對圖書的珍惜。來之不易的感覺,也許只有“物以稀為貴”才該有的吧,説歸説,圖書的不斷改善,為此刻的孩子領悟知識帶來了方便,孩子們能夠盡情的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而且還能夠根據畫面資料隨手進行粘貼與創作,既動腦又動手,有時候咱們大人看不懂得,小孩子也會看得津津有味,真所謂是,時代的進步,書籍的變遷。

此刻隨便走進一家書店,琳琅滿目的書籍裝滿各個架子,不一樣的書籍分佈明確,讓看書的人一目瞭然,既省時又省事,你看吧,原來看書但是小孩才有的功夫,此刻是一家人都在不斷地充實自我,“好的書籍,讓人受益終生”,真是領悟的時代啊!因此,我珍惜我每次進圖書館的機會,我更會對書籍情有獨鍾,即使電腦的時代,我也會抽時刻看我的書,書籍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精神財富。

教育教學隨筆4

聽了程老師的一席話,我也深有感觸,小班制條件下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較,它的優勢的確很突出。

我們都清楚學習不是知道了什麼,記住了什麼,學習是學生通過自主活動對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過程,在小班制條件下,便於教師針對學生的認識水平正確地選擇,組織和設計教學的內容,並以開放、對話的方式呈現。

例如《影子》一課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影子和人“形影不離”的特點,但學生對太陽和影子的位置關係搞不清,是教學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

40位小朋友在老師的幫助下,在課堂上做起了遊戲,我們搬開桌椅,在騰出的空地中間,小朋友們圍着燈站好:“今天,老師把太陽公公也請來了,想不想和太陽公公玩一玩,看看自己的影子什麼時候在前,什麼時候在後,什麼時候在左,什麼時候在右。”40個小朋友拉着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在教室裏試着活動,他們邊跑邊互相持着對方的影子。“噢!影子甩不掉。”這就是書上説的“影子像條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因為學生圍成的是一個大圓,所以處在燈光的任何一個位置的影子學生都能很直觀地看到,根本不需要教師對身體與影子的位置變化關係作任何解釋。

這樣,在實際活動中,本課難點迎刃而解,實現了玩中學,學中玩的初衷。

教育教學隨筆5

我們班的王珂正小朋友特別的調皮,他那活潑好動的盡頭一上來,沒有小朋友能趕上他的。尤其是在上課的時候,要求“小手放膝蓋、小腰挺起來、小嘴巴不説話”時,他老是坐不住,一會動動這一會動動那,沒有一會能老實。你和他説坐好就一會的功夫坐好了,你不提醒他就不會坐了。他在老師的眼中是個“調皮鬼”。

我們外出活動站隊的時候,他也不好好的站,不是和前面的小朋友説話就是和後面的小朋友大鬧,沒有一會能老實。在外面活動玩圈的時候,我給小朋友講怎麼玩呼啦圈的時候他不聽,其他小朋友都聽明白了,發下圏去讓小朋友自己玩的時候,他就開始在哪裏不好好玩圈了,不是動動這個小朋友就是拿圈去套別人,問他會了嗎?説會了,一檢查不會。我就在教他一遍,看着他好好的練習。

中午吃完飯後,我會找小朋友幫忙擦桌子,他會很積極地幫老師的忙,總是把桌子擦得乾乾淨淨。每次有什麼事情請他幫忙的時候他總是很樂意的幫老師的.忙,而且每次都做得很好,我就獎勵他小貼畫,他就很高興。

有時王軻是比較聽話的,比如説我們每週二就會讓孩子們看動畫片。找上好看的動畫片,王軻就會坐得很直也不説話很認真的看動畫片。這個時候的王軻是最聽話的。

王軻雖然是個調皮的孩子,老師們都很喜歡他。在生活中他的一些缺點掩蓋了他的優點,成為老師對他習慣性的評價。我發現只要善於引導,調皮的孩子也能變成可愛。優秀的孩子。

教育教學隨筆6

隨筆,又叫隨感、筆記,是一種古老的散文體裁。許多散文大家都擅長這種文體,比較有名的作家就有劉基、宋濂、公安派袁氏三兄弟、唐宋派的歸有光、桐城派諸君等等。到了近代,隨筆逐漸成為一種獨立的散文體裁,為廣大羣眾所喜聞樂見。

隨筆選材廣泛,形式自由,是隨時反映見聞感受的一種文體。教育隨筆就是用隨筆的形式,反映教育實踐中的經驗、教訓和感受、體會,或針對教育實踐中的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見解的教育應用文書。

教育隨筆形式自由,它有時像小品文或雜文,有時又像日記或雜記,在教育實踐中主要有這樣一些樣式:教學筆記、教學後記、讀書筆記、教學札記、教育教學隨感錄、備課筆記等等,這些都屬於教育隨筆的範疇。我們今天提倡的是教師寫教育教學隨感錄。

一、教育隨筆有如下特點:

1.短小精悍。

它一般篇幅不長,多則千字左右,少則百十來字。它不用經過縝密的構思後再動筆,而是像寫日記一樣,興之所至,一揮而就,把教育實踐中最有意義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歷鋪展成文。比如有個教師在備課時查看資料,對"歷"與"'厲"的區別頗有感受,就寫了一篇百十來字的短文《"歷"與"厲"辨》發表在教學雜誌上。上海市特級教師於漪在上課時,學生就《畫龍點睛》一課中"點之即飛去"議論紛紛,於老師寫了《"睛"探》一文,由"睛"字出發談了"備課要深人才能講到點子上"的體會。總之,教學隨筆短小精悍,是教育應用寫作中的輕騎兵。

2.迅速及時

教育隨筆像新聞體裁一樣,有較強的時效性。教育實踐中的見聞、體會、意見、看法這些稍縱即逝的東西若不及時記錄,再回首時就會失去神韻。當今世界發展較快,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追上世界發展潮流。教育實踐中的經驗體會及時反映出來可以供別人借鑑,教訓反映出來可供別人吸取,問題反映出來可引起人們的注意。總之,及時反映教育實踐的情況可以使教育少走許多彎路。

3.取材廣泛

教育應用的其他文書取材受一定條件限制,教育隨筆則不然,可以説沒有任何限樹。大的方面而言,可以寫教育方針、教育思想、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等教育思想理論方面的問題。小的方面而言,可以寫一件事、一個字詞、一句話、一個動作、一點感觸、一個問題等教育第一線最具體的東西。總之,選材只要扣住一個"新"字就可以入文。

二、教育隨筆的分類

(l)教育隨筆主要是一種敍事議事的文體,有的講教為主,有的以議為主,根據敍與議的情況可以分成五類:先敍後議型;先議後敍型;夾敍夾議型;敍事型;議論型。

(2)根據隨筆的目的意圖又可以分出如下一些類別:有的是針對某種教學現象發表自己的看法後提出建議的;有的是針對教育現象進行批評針相的;有的是針對教育現象分析得失的;有的提供教育實例,以供借鑑的。

(3)根據所用主要表達方式來分,有記敍性隨筆、議論性隨筆、説明性隨筆,有時還有抒情性隨筆。記敍性隨筆是以記錄教育現象為主,議論性隨筆以發表觀點看法為主,説明性隨筆主要是對教學中的問題作的闡釋。

三、教育隨筆寫作的意義

1.寫作教育隨筆是第一線教師及時反映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思想火花的最快捷方式

教師們每天接觸新的教學內容,每天與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少年兒童打交道,沸騰的生活必將燃起心靈之火,把那耀眼的一瞬記下來,就是隨筆。只要我們每位教師真心實意熱愛我們的教育事業,做教育工作的有心人,隨時都會發現值得寫、值得反映的東西。我們知道,其他教育應用文體的選材較嚴格,組織結構也較嚴密,比較而言,教育隨筆則更加方便快捷。

2.教育隨筆的寫作是教師進行教育藝術、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總結的良好形式

傳統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學方法能否適應現代教學,一個勇於創新的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就會主動去發現問題,並以積極的態度去思考問題,創造條件去解決問題。教師把這些東西用隨筆的形式反映出來,對推動教育事業的進步,對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都有一定作用。

3.教育隨筆的寫作是提高教師寫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

寫作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在於勤奮練筆,教師把教育實踐中的見聞感受記下來,是一種很好的提高自己書面表達能力的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説,教育隨筆的寫作是教育科研的初步,可以為教育科研準備素材,可以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育隨筆是教學反思的理性提煉

古人強調:"吾日三省吾身",新課程改革則提出反思是教師自我成長的重要手段之一。為師者把記寫教育隨筆作為日常教育反思的主要形式,將一天所見、所想、所讀載入日記,這些行動本身就是教育的總結,有助於自身的提高。

教育變革的寶藏隱藏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通過對教學經驗、新問題的分析與研究,從而發現新理念、新見解,可以促進教師對實踐的反思和智慧的'提升。教育反思可以避免教學中重複的失誤,如果讓教育隨筆中的反思成為教師的一種職業習慣,那將是教師教育教學發展新的境界。

撰寫教育隨筆,記錄個人成長的所感所想,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重温舊事,回想教育成效,教師常常會品嚐理性的感受,對自己有更全面的認識,這有利於教師提高修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5、教育隨筆是撰寫科研論文的基石

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大多教師感到無處入筆,無從下手。筆者認為,教育科研論文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實際教學。每一篇教學日記都是顆明亮的珍珠,把一串明亮的珍珠連起來就是一個漂亮的項鍊。把許多日記歸納起來,就成了一篇有價值的科研論文。沒有實際經驗感悟,教育科研論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誇誇其談,無實際意義。

教育隨筆隨處都可以寫,可以是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也可以是德育方面的;可以是課堂教學畫龍點睛的精彩一筆,也可以是教育教學沉痛的反悔;可以是班主任組織工作的領悟,也可以是任課教師某一方面敗筆的思考;可以寫家庭教育,也可以寫學校的見聞;或表述,或議論,或吶喊,或助威,所喜、所惡、所思、所見皆可入文。哪怕是點滴小事,都要善於捕捉,記入日記。尤其是在新課改的形勢下,如何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如何將情感、態度、價值觀融入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感到困惑,均可以以教育隨筆的形式表現出來。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學校、家庭迫切需要高素質教師,教育隨筆對教師素質提高顯得尤為重要。願撰寫教育隨筆能夠成為每一位教師的一種職業習慣。

一位教育家曾説過:"只要對教育決策產生影響的行為就是教育科研;只要對教育實踐產生影響的行為就是教育科研。"教育隨筆來源於課堂教學和學生生活,每一次對學生的成功談話、每一次對教育的失敗與教訓、每一堂課程設計與探索都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學不可缺少的方面,許多中國小教師對教育科研感到迷惘,其實對於教育教學一線的教師而言,通過思考並改進每一天的教學工作就是搞教育科研。

教育隨筆記錄着教師的生命價值。教育科研並不深奧,它就在教師身邊。鍾情於教育隨筆的教師,對一次創新、一次感悟、一次反悔經過思索,都會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有幫助,因此教育隨筆是一線教師特有而實用的教育科研。

教育教學隨筆7

新的化學課程改革是以科學探究為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在獲得化學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同時也成為理解化學、進行科學探究、聯繫社會生活實際和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基於這種理念,教師轉變角色,轉變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也要使學生轉變相應的學習方式。

1、作開放和諧的課堂氛圍的創造者

以往的教學是一味地往學生頭腦裏灌輸知識。這樣的課堂常常是死氣沉沉,沒有活力、沒有激情,更談不上學生自主學習和思維創新。新課改要求教師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寬容的、持久性的、容易接納的課堂氣氛,努力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形成持久性的學習興趣。

2、主角變配角以往的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行為完全都控制在教師手中,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 都被老師禁錮了。實施新課改後,課堂教學的形勢變了,由老師問學生答變為學生問老師答,由學生為教師服務,改為教師為學生服務,教師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所起的作用是點撥、指導、促進作用,可以是知識的、方法的,或者僅僅是鼓勵的語言,讓學生感到自己已有進步和收穫;明確差距在哪;需要在哪些方面予以加強。在教學中當做完了實驗後,我讓學生提出一些問題,他們提了很多,有些甚至是我沒有想到的,這些問題有些可以讓其他學生回答,有些只需稍一點撥就可解決,這樣一來不僅可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而且對知識的掌握也是在理解的基礎上的,所以,也是深刻的,並且我也從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

當然,有時候我也會被難倒,比如,學生會問一些很難正確回答的問題如:航天飛機外殼是什麼材料做的它有什麼優點,飛行時候要注意什麼,納米西裝怎麼發明的,還有怎麼鑑別好壞塑料袋,為什麼有些布料不着火,它的化學成分是什麼等等從高科技到生活小問題很多很多。我只能與他們一起上網、查資料,一起研究、學習。所以,現在的我不再是知識的權威,只能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甚至是他們的同學乃至學生,同學們設計實驗,提出方案、實施計劃,我只起一個參考作用。隨着現代社會信息量的急劇膨脹、信息傳播技術和處理技術的飛躍發展,教師要用現代新知識豐富自己、新理念更新自己,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思想要開化。

3、由師變為友傳統的教學中老師和學生的界線非常明確,老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則是接收者,教學過程成了教條形勢,老師是傳授知識發號司令的先生,這樣嚴重壓抑和束縛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發展,不利於他們的成材。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應該是“導師”、“教練”。新課改的實施,要求教師應有充分的民主意識,把學生看成獨立的“人”,發展的人,應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知識上是“引導者”。

比如,我們在學習有機物時,以往的做法是老師先講解他們的性質異同在哪兒,然後再通過實驗驗證講解的正確性。這樣的結果是限制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可能在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其他一些現象就忽略了,學生在以後遇到新物質就不知從何下手研究,所以新課改下我們是要學生分析他們結構上的異同點然後推測可能的性質差異然後根據推測學生自行設計實驗、在實驗中探究問題?老師在學生設計、實驗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出現偏差時,及時出現,點撥、指導、協調,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這樣不僅使其掌握了這一節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掌握一種學習策略、研究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當學生出現錯誤,或回答問題的學生出現了笑話,這時不應訓斥學生,或打斷學生回答問題,而是耐心聽學生説完,並給予鼓勵,然後給予糾正.補充。在分組討論中,要和學生一起討論,深入羣眾,才可瞭解羣眾,真正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要在益友的基礎上成為他們的良師。

教育教學隨筆8

今天我和我班最有個性的一個小男生做了好朋友。上課時他一直不聽講,還總愛搗亂,影響其他學生聽課。所以,體育課時,我把他留下來,在教室裏我一邊做詞語課件,一邊試圖和他聊一聊。一開始,他老大不情願,看着我的眼神是充滿了戒備,小嘴抿得緊緊的,任我一個人在那自説自話。我反覆地問他:最不喜歡我什麼地方呀?他愣是不理會我。後來我又問最喜歡哪個老師呀?他還是不説,我就開始猜:是一年級教美術的楊老師?是教體育的付老師,還是教數學的劉老師?他仍舊不理會。我就説:不過我知道你最討厭的一定是盛老師了。這時,他迅速抬起頭,用奇怪的眼神看了一眼我,我隨口説了一句:你不會是最喜歡我吧?奇蹟誕生了!他撲哧一聲笑了:“你猜對了!”這下換我驚訝了。猶記得就在前一天,他還在課後踩髒了同學的課桌,我要他用抹布擦乾淨,他就是不擦,還挑釁地看着我,把抹布直接扔地上,氣得我是半天緩不過勁來。由於他上課愛搗亂,我倆好幾次大眼瞪小眼的對視過,説句心裏話,我還真有點怵他。這會聽到他蹦出這句話來,我心裏又不淡定了,一股熱流不經意地劃過心頭。

我停下手中的活,分別握住他的兩隻小手,柔情滿滿地看着他,問道:“哦,你為什麼最喜歡盛老師呀?”稚嫩的'聲音答道:“我最喜歡你給我們講繪本故事了,好有趣!還有卡羅利的小貓,太好玩了!”我想起來了,前兩天學這篇課文時,他難得地聽得很認真,還積極發言呢!原來是個偏愛“有趣”的孩子!是呀,一般孩子不都是喜歡有趣好玩的東西嗎?我順勢引導他明白:學習不光是要學有趣的東西,還要學有用的東西,更不能因為自己覺得無趣可以不聽,就去影響其他需要聽講的同學,這樣我們班這列學習火車就跑不快了,也就看不到更多有趣的東西了。這會子的小傢伙認真地看着我,再認真地點了點頭,總算是和我達成了共識。我再趁熱打鐵提出和他交好朋友的建議,他竟欣然同意了。我心裏雀躍了好一陣。

接下來的時間裏,我飛快地敲着鍵盤輸入拼音或把詞語粘貼過來以完成詞語課件,他靜靜地守在我旁邊看我做事(我讓他下去操場上體育課,他竟又不想去了)。一會兒他對鍵盤上的大寫字母產生了興趣,興沖沖地拿來紙和筆把字母表的大小寫都寫了下來,説要拿回家好好看看。誰説愛搗蛋的孩子是不愛學習的?只是教育者還沒找到開啟他求知慾的密碼吧?我想:真誠的愛,也應當是教育的密碼,如果今天我只是氣急敗壞地大聲對着他教訓一通,還會出現現在這種和諧美好的場景嗎?今天接下來的我的課上,他都表現的很好,信守我倆的約定,不再去搗亂調皮了。我心裏也不禁欣慰:謝謝你,孩子!你教會了我一個最寶貴的教育密碼,那就是——愛!

教育教學隨筆9

在日常生活中,我比較注重與孩子的交流,一有空就與孩子們談天,他們也比較喜歡跟我講他們家的趣事,可總有那麼幾個小朋友性格內向、不善言談,遇到事情自己不會解決,也不會求助於別人,更不會告訴老師。

(一)哭

金凱比較調皮,上廁所時與冠羣打架,金凱就把冠羣的帽子扔了,冠羣就哭起來,我問原因他也不説,只是哭,還是別的小朋友告訴我他的帽子沒了。針對冠羣的表現,我對他講:“哭”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只有説出來我們才能找到原因,解決問題。我們應該改掉只會哭不會説的壞毛病,讓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二)求助家長

早上入園時,梓軒站在園門口,拉着爸爸的手説什麼也不放。我走過去問怎麼了,梓軒才對着爸爸撅着小嘴説:“昨天我的手絹不見了。”“昨天手絹不見了,為什麼不及早告訴老師呢,如果老師知道了,一定會先幫着找到小手絹的。”梓軒爸爸説。我也説:“是呀,有事情先告訴老師,我一定會給小朋友解決的,我們現在就先去把小手絹找出來吧。”梓軒這才放開爸爸的手隨我來到教室。梓軒爸爸的做法還是比較好的,我們家長和老師就應該共同教育孩子,在幼兒園裏發生了什麼事,一定要先告訴老師。

教育教學隨筆10

教室裏的紅綠燈

到聾啞學校閲卷,我發現在每個教室的牆上,竟然有兩個燈泡。雖然大白天,燈沒有亮,但很明顯能看出這是兩個彩燈,一個是紅燈,一個是綠燈。

教室裏竟然有紅綠燈?本人生性愚鈍,百思不得其解,這是幹什麼用的呢?

當我把我的發現和疑問,告訴其它老師後,他們有的和我一樣驚訝和疑惑,有的卻笑眯眯地看着我們。很明顯發笑的老師,早就知道聾啞學校有這兩個東東,並且他也一定知道紅綠燈的作用。

在我們反覆的追問下,這位老師不再賣關子,告訴了我們答案。

原來聾啞學校教室裏的紅綠燈,就相當於其它學校裏的鐘或鈴。因為這裏的孩子很多既啞又聾,無法聽見上課或下課的`鈴聲,於是正常的鐘鈴派不上用場。但是他們大多人視力正常,不能聽卻可以看呀!於是便有人發明了聾啞學校的“紅綠燈鈴”,上課亮紅燈,學生肅靜,老師“講課”。()下課亮綠燈,學生自由休息,教室內外放行。

聽過這位仁兄的講解,對這個東東的發明人,我油然而升無比的感激與崇敬。別看這一樣小小的發明,給聾啞兒童解決了多大的問題呀!這裏面又凝聚着發明人多少智慧,多少愛心啊!

我又不禁聯想到其它一些專為殘疾人士發明的東西,比如輪椅;比如盲文;比如盲道,比如助聽器等等,哪一項不是發明人愛心、汗水、與智慧的結晶啊!

我想:作為普通人,或許我們沒有發明家的才智,不可能給殘疾人太多太大的幫助,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呀!

首先,對他們不要歧視,不要冷漠,不要刁難!

其次,應該給於他們應有的平等、自由、民主、尊重、關愛以及幫助!

還有一條,那就是:

關鍵要有行動!

教育教學隨筆11

一、培養孩子樂於傾聽的習慣

樂於傾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這是現行的教育形式中孩子獲取知識的最主要途徑。樂於傾聽,關鍵在於“樂”,要讓孩子願意聽,那麼首先老師的語言要抑揚頓挫、富於魅力,再配上一些肢體語言幫助孩子理解,不枯燥,單調,孩子才會被吸引。告訴幼兒會聽,是一種能力,及時表揚聽的“傾聽”能力強的孩子,讓不會聽的孩子有個努力的目標,久而久之,聽就變成了一種習慣。

其實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上課要認真聽講”,因為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幾乎每天都會跟他説這樣的話。但往往有的孩子上課弄這樣弄那樣,從來不聽,那為什麼他們不聽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有掌握聽的方法,孩子不知道怎樣才是傾聽。所以,我們要細化聽的要求:每天,提醒幼兒,老師講課時眼睛看着老師,指着黑板時眼睛盯着黑板上的內容,要讀書了,眼睛就得看着圖畫書等等。讓眼睛和耳朵同時工作。面對這樣的孩子,通常的做法就是請他複述剛才小朋友發言的內容,當然往往是答不出來的,於是提醒孩子會聽別人發言很重要,是向別人學習的好機會,或者是請他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因為沒有準備往往也會答不出來,於是教育孩子要積極動腦。有時,處理這樣的情況時也可以換個思路,就是讓認真聽講的幼兒起來複述,老師用具有稱讚性的語言説:“我最喜歡用眼睛看着發言的那位小朋友了,他一定聽清楚了,請他再來説一説。”説完,及時表揚獎勵。有的孩子老師講課時很會聽,可是輪到其他小朋友發言時,他就不會聽了,不是低頭幹自己的事,就是急不可耐地大聲喊“我來,我來”。這個時侯,我們教師就要非常有耐心地正面引導。面對這樣的情況,首先肯定他在聽,只是沒有聽完,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對別人不禮貌。那麼,老師可以停下來對喊的小朋友説:“你愛動腦筋,很好。可是,沒聽人家講完就要發表意見是很沒有禮貌的,你可以等他講完之後,再補充自己的想法。”之後,再給他機會表現,及時表揚。

當然,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光靠一兩次的`説教是沒有用的,也不能指望一兩次之後就有效果。多教孩子一些可行的方法,長期堅持下來才會看出成效。

二、培養勇於發言的習慣

勇於發言,關鍵在一個“勇”字。要培養孩子的大膽與自信。有些孩子不發言是什麼原因呢?主要是因為害怕自己回答錯了;膽怯,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講;已經習慣不舉手回答了;話在口中,不知怎樣表達;問題太難。我認為對待發言的幼兒,要以鼓勵為主,對於經常發言的不管對錯,先肯定。對待沒發言的孩子,還是要以鼓勵為主,尤其是膽小的孩子,偶爾一次發言也要大大地表揚。另外,可以教給孩子一些發言句式,比如:我認為……,我覺得……,我來補充……等等。

有時,和小朋友一起看圖畫書時,教師可以適時指導幼兒看着圖畫書上孩子們積極發言的情景進行引導,或者在多媒體課件中播放國小生上課積極發言,回答問題的場景,來激發幼兒積極發言、勇於發言。

教育教學隨筆12

 十二年前,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裏,我懷着對教師職業的崇拜和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走進了幼兒園的大門。進入幼兒園的第一天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孩子們有的哭,有的鬧,還有的孩子把鼻涕抹在同伴的衣服上,“老師,他打我了”“老師,他拉我頭髮了”,教室裏亂成一團,讓初為人師的我束手無措,滿臉通紅,用手拉拉這個孩子,拽拽那個孩子,而孩子們依舊亂成一團,感覺幼兒教師的職業並不像我想象的那麼好做。一天下來,我是累得筋疲力盡,於是我動搖了。晚上回家後,當我向父親説出我的想法時,父親對我説:“做一件事就要做好,遇到困難就退縮,什麼事也做不好。只有通過努力,克服困難,你才能領略到它的好。”聽了父親的話,我動搖的心安定了下來。

於是,在以後的日子裏,我留心學習老教師如何跟孩子相處,如何與家長溝通,並在晚上做好記錄。同時,在業餘時間翻閲大量的幼教書籍。過了一段時間,我漸漸的知道了這些孩子的秉性。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但是老師不能把他們看小了,如果老師把他們看小了,那麼老師比他們還小,他們需要老師真心的呵護,需要老師平均的愛,因為老師的偏袒會讓他們受到傷害。於是,我每一天都會細心的觀察每一個孩子,看看他們鞋帶繫好了沒有、手裏有沒有危險物品、嘴裏有沒有含着東西、摸一摸那些不愛動的孩子是不是感冒發燒。我小心的呵護着他們,生怕有一點閃失,對於那些能力差的孩子做到有耐心,把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當成自己的責任,孩子們和我親了,願意把他們的小祕密跟我説了,我看着孩子們成長,他們每進步一點點都讓我感到無比的自豪。

幼兒園的工作瑣碎而又平凡,既沒有鮮花,也沒有掌聲,有的只是日復一日的忙碌和重複。十二年來,我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孩子。這些年以來,我有一個深深的'感觸,就是當我感覺到自己帶的孩子懂事了,省心了的時候,孩子們就要上國小了,和孩子最依依不捨的時候,也是我最欣慰的時候。

隨着經濟的迅速發展,很多從事幼教工作的姐妹放棄了這份工作,她們有的經商,有的另謀高就,而我們大多數的幼兒教師卻依然固守着這份清貧,在這份沃土上默默的耕耘着,我們獨自享受着孩子們帶給我們的喜悦,收穫着工作的碩果。我是清貧的,因為我沒有豐厚的工資待遇,而我又是富有的,當我走在大街上,聽到孩子們一聲聲的問好,我是何等的自豪。我要堅守這份職業,固守這份清貧,守護這份富有。

在今後的歲月裏,我將會一如繼往的在幼兒教育這片沃土上辛勤的耕耘,把我的愛心、耐心、責任心一同送給孩子們,同他們一起喜悦,共同成長。

教育教學隨筆13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教學工作,我對英語教學這門課程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記得小的時候,只是覺得做老師只要上好課就可以,因而小的時候,經常會對自己的老師上的課進行評論,覺得他哪裏哪裏不好,哪裏哪裏不應該,有時候似乎還會反叛的在課堂上跟老師唱反調,現在回想起來真的覺得自己好不該。

做了老師這一行,才知道,老師並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容易,一個孩子除了睡覺其實和老師呆在一起的時間是最多的,如何讓他們喜歡你的課,如何對孩子對家長負責是相當重要的,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英語課程應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將學習變成學生自覺、自願、高興的事,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所以作為新老師的.我,總覺得壓力越來越大,每天的頭腦裏總會出現改如何教好學生的畫面,就好比今天,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開小差,在經過我的制止後,他認真上課了,雖然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認真,但至少沒有看到他亂動,沒有擾亂課堂,下課後經過我跟他談心才發現,今天的他早上跟爸爸鬧彆扭,之後我反思:其實瞭解學生是門必不可少的課程,要想教得好,不如走進學生的世界,那樣可能會事半功倍吧!

教育教學隨筆14

古人云:“舉手之勞,何足掛齒。”意思就是説,這件事很小,沒有多大的功勞,不必掛在嘴上。可這舉手之勞,究竟有多小呢?在三毛國小聽課的過程中,我就碰到了這樣的一件小事,而正是這件小事卻讓我感動至深。

當我們走進三毛國小五樓多媒體教室時,已經有好多早到的老師坐在座位上低聲交談着,交流着各自的信息,一股濃濃的學習氛圍撲面而來,而教室裏那一排排擺放整齊的課桌椅更讓人賞心悦目(椅子插入課桌下面的空間裏),便懷着一份期待坐到了靠窗的位置上……

不一會兒,二年級的學生們排着整齊的隊伍來到教室,迅速地找到各自的座位坐了下來,一切都顯得那樣井然有序。在周老師熱情的引導下,師生們一起演繹着《雷雨》的精彩,感悟着“雷雨前”的悶熱、不同尋常,在聆聽中收穫,在朗讀中體驗,在思維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當課一結束,就在學生們忙着整理學習用品準備離開的時候,周老師輕聲提醒着:“想想看,你來的時候椅子是怎麼放的?”幾乎所有的學生同時做出了相同的動作——把自己坐過的椅子插入了課桌裏面,然後帶着學習用品排好隊出去了。沒有學生對此有異議,也沒有學生需要別人的再次提醒,更沒有學生大聲喧譁,似乎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給我的感覺就是訓練有素。看着依然整整齊齊的教室,簡直讓人感覺不到這裏曾經有學生來上過課。這是一件小事,可從這件小事中又説明了什麼呢?

接下來是三年級的課,上課的老師來自實驗國小,我在想着她會不會也提醒學生要讓課桌椅保持原樣呢?但學生們的做法讓我再次湧起了對他們的敬意。當學生即將離開時,並沒有老師的提醒,可他們卻一個個主動地把椅子插入課桌下面。有一個女生可能是一時忘記了吧,當她已經走過一個座位時才猛然醒悟過來,於是迅速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輕輕地把椅子放好後才滿意地離開。如果説二年級的學生還需要提醒的話,那麼到了三年級,學生顯然已經養成了這樣的好習慣,這需要怎樣的持之以恆呀?

離開時把自己坐過的椅子恢復原樣,這真的只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可就是這些不需要我們花很多精力就能做好的小事,我們的學生又有多少人願意去做呢?

作為教師,我平時也總是這樣對學生説:如果看見地上的垃圾,你可以彎彎腰,把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桶;如果看見有小同學摔倒了,你可以主動把他扶起來,安慰他;如果看見風把窗簾吹散了,你可以把窗關好或者把窗簾重新整理好;如果看見教室裏的課桌歪了,你可以把它們排得整整齊齊;如果看見有人的`紅領巾掉下來了,你可以出聲提醒他或者撿起來幫他戴好;如果看見掃把倒地了,你可以把它“扶”起來,再讓它靠牆“站”好;如果看見窗台髒了,你可以拿抹布把它們擦掉……這些事都是小事,卻因為你做了,而使許多人解決了煩惱,這不是一件好事嗎?三國時期劉備也曾説過這樣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善事雖小,卻能讓別人解決了許多煩惱,你又何樂而不為呢?可是,總有那麼多人不怎麼願意去做,地上的垃圾可以視而不見;別人的困難可以置之不理;學校的財物可以隨意處置……舉手之勞,可又有多少人願意“舉手”呢?

如果説兩位年輕漂亮的老師給這美麗的春天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的話,那麼,學生們的舉手之勞讓這迷人的春天更具魅力,並煥發出無窮的活力。

生活中的小事,需要人去做;花園裏的花,需要人去栽培;社會的安寧,需要人去維護;心靈中的枯地,需要我們怎樣去澆灌呢?假如人人擁有如這些學生般的心靈,相信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教育教學隨筆15

音樂教育是一種富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審美教育,它藉助於傾聽來感知音樂美,藉助歌唱來表現音樂美,藉助表演來發展音樂美,它對於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對音樂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養具有個性化創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富有創意的音樂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確立學生的實踐主體地位,鼓勵學生求新、求異,不斷培養學生敢於創新的意識,勤於創新的思維和善於創新的能力。

一、善於營造氣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美國創造力研究專家託蘭斯認為:創新能力的發展,必須在自由而安全的氣氛中才能進行。所謂自由就是儘量減少對學生的行為和思維的無謂限制,給他們自由表現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動空間和時間。使學生在音樂教育活動中消除恐懼心理,鼓勵、幫助學生進行大膽的嘗試,展開自由的想象和表現。而創造意識是學生在自我表現和自我想象的基礎上創造性的表達心的中情感。我經常採用課堂音樂教學多樣化,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思維創造能力的發展。

二、改變教學方式,重視學生即興創作

最需要動腦筋的是教學方法的創新,這是每一位教師最直接的`研究課題,是體現教學成效的重要因素。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傳授知識為目的,以教師為中心,讓學生被動地接受而無需動腦,課堂氣氛講究一個“靜”字。而現代教育講究學生的“參與”、“創造”,要讓學生大膽發問,敢於質疑,課堂氣氛講究一個“動”字。怎樣讓兒童真正動起來,挖掘他們潛在的創造力。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奧爾夫認為,即興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樂表現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的形式。奧爾夫的教育活動通過兒童的積極參與和唱奏實踐,以即興活動形式發展兒童的音樂體驗、嘗試創造音樂的能力。

即興活動重視兒童在“做”的過程中的主動學習,以及想象力、獨創性的發揮,因此做不做是關鍵問題,而做得好不好不是關鍵問題。兒童在成長、實踐過程中的結果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的,但可貴的是兒童的探索精神,是兒童在實踐中的體驗和獲得的經驗,是兒童自然的情感、想象力、個性的發展。奧爾夫説過,原本性的音樂是讓兒童很早就開始以即興活動形式,創造性地探索節奏、音響和旋律等音樂基本素材的各種變化和重新組合。即興是奧爾夫教學法的核心部分。他稱此為他的“音樂教學方式的獨特之處,音樂學習和創作的基本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