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閒話新年經典散文

文學3.13W

  (一)年關

閒話新年經典散文

去年的冬天是難得的暖冬,依偎着暖暖冬日的陽光,並未察覺到時光老人悄悄地走遠,而新年踏着輕盈的腳步,不經意的來臨……

當歲末的陽光,在倒計時裏依然的温暖如春,我還並未在意,濃濃地年關喜悦的奔跑,新年伊始就在眼前一般;當看到常年在外打工的遊子們,在外拼搏了一年,在外流汗了一年,在外辛勤付出了一年,終於收穫了一年的收入,裝滿了沉甸甸地行囊。下了這一站的歡喜,又上了另一站回家的喜悦,把滿滿地幸福帶回家,與全家人倖幸福福地過個團圓年。新年來了,在外打工的遊子們都回家過年了。

一年的時光竟然過得這麼快,悄無聲息的從手指間穿梭而過。於是我走出了屋子,來到熟悉而陌生的街道。平時沉寂的街道,此時變得喧囂沸騰。商品已從屋裏擺到街道兩旁,琳琅滿目,像是露天的百貨公司。街面上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人們在爭先採購着年貨。過年了,到處都洋溢着喜悦!

新年來了,到處都洋溢着歡樂的氣息。最開心的還是孩子們,他們盼望了一年,終於把他們的歡樂盼來了,終於把他們的父母盼回來了,終於盼到了一年裏他們最為開心的時刻了。看,他們穿着各式各樣漂亮的衣服,如小鳥雀一樣的歡欣雀躍,似鳥兒一樣的嬉戲玩耍。他們買上一束束煙花,聚攏在一起,燃放着煙花:“噼噼啪啪”的聲音,像是一首首動聽的兒歌。一縷縷青煙伴隨着喧囂直衝天空,綻放一朵朵絢麗的花朵,像是他們幼小心裏五彩繽紛的天空。見孩子們如此開心,似乎想起了兒時的自己。

那時,物質還比較匱乏,不能像現在的孩子們隨隨便便地買糖果,買煙花。也許那時是無法滿足小小的心願,買上煙花燃放着喜悦。只能盼望着過年,美美的吃上大魚大肉。在大年七年級穿上一年裏唯一的一套新衣服,高高興興地去拜年,就是我們那時最為高興和開心了。當新年的腳步漸漸地離去,又浸沁盼望來年裏最為喜悦的新年。

新年前歡樂浸沁在年關的脈搏裏,猶似優美的旋律,在樂器的演奏裏,跳躍出歡樂的音符,唱響了動聽醉人的歌,飄向歡樂幸福“年”的海洋!

透過年關倒計時的時日,如鐘擺一樣歡快地跳躍,在“滴答滴答……”盡有的時日裏,盡是喜慶的氛圍。也許空氣裏也浸着歡樂,呼吸着空氣,像是把歡樂聚攏心田,瀰漫在全身的脈搏。如跳躍的音符,激發着歡樂的源泉,聆聽美妙動聽歲末的神曲,心變得喜悦,腳步變得輕盈。似踏着歲末的舞曲,舞一場除舊迎新的曲調,盡情暢遊在歡樂裏。

年關到了:聽,遠近燃放煙花爆竹喜慶地喧譁,像一朵朵幸福的花朵在天空綻放,絢麗而五彩繽紛,芬香了幸福喜悦!那是家裏有壽慶婚嫁的人家,特意把喜慶的.宴席約在空閒而又繁忙的年關裏置辦,讓更多的親朋好友蒞臨酒席,一同歡樂、喜慶!

年關到了:聽,宰殺肥豬的尖叫聲劃破長空,似喜悦地鐘聲伸進了新年,激揚了歡樂。一家人圍着案板上宰割的豬肉,臉上盡是喜悦。一年來辛辛苦苦飼養大的肥豬,終於可以把它宰了,一家人可以享受鮮嫩甜美的豬肉,幸福得美了口、飽了肚。

年關到了:每家每户蒸着糯米,把石臼抬到家裏。男人們拿着打錘,女人們把蒸熟的糯米盛到臉盆裏,倒到石臼裏,男人們就你一錘,他一錘打着年糕。孩子們最為高興,他們用小手捏上一把糯米飯糰,津津有味的吃着香噴噴的糯米飯。當糯米飯糰在石臼裏被打錘碎成黏黏糊糊的年糕,兩個打年糕的男人就合力用打錘把年糕從石臼裏托出,放到案板上。於是女人們就用靈巧的手,撕下藕斷絲連的年糕,做成各式各樣的年糕餅子。

年關到了:每家每户都會用自家種植的黃豆,浸泡;用石磨磨成漿,完全的手工作坊製成豆腐;然後盛上半鍋油,放到灶膛上,生上熊熊大火;把白嫩軟軟地豆腐,切割成四方的小丁,放到鍋裏,就聽到“嗶嗶啵啵”地聲音,還有鍋裏滾燙的油四射。像是歡慶的鑼鼓聲,敲響着新年的到來,又如萬馬奔騰般的歡呼,在恣意的狂歡。當“嗶嗶啵啵”地的聲音停息,滾燙的油也不再濺起橫飛,就見那四方的小豆腐丁在油鍋裏翻滾,慢慢的染上了黃的顏色,變成了油爆豆腐。鼻孔裏聞到油爆豆腐的噴香,猶似吃着油爆豆腐煮肥肉的佳餚,美得心裏滋滋地樂。

年關到了:每家每户把家裏飼養一年的大騸雞宰了,用沸水燙過,然後拔下油光發亮的雞毛,就見騸雞非黃的皮。此刻,就會感受肥大騸雞噴香四溢,味鮮肉嫩。把騸雞開膛破肚、洗淨,掛在屋樑下,寓意着喜慶、歡樂、幸福!

這時,你無論到哪家,看到的都是除夕裏的喜悦;紅紅地燈籠高高掛,大紅對聯門上貼。像是喜悦瀰漫在無限的空間,浮現在眼前,沉澱在心中。抓一把喜悦,聞一聞快樂、歡快、幸福,年味濃……

  (二)年夜飯

年夜飯,其實就是團圓飯。記得孩時,在清貧的年代,對過年是特別的渴望。每到臘月數着日子盼過年,好不容易盼到29夜過上了年。

那時的年夜飯,沒有現在這樣豐盛。記得母親在過年時,煮上2大碗大快朵頤的肥肉,炒上一大碗雞肉,煎上一碗魚。四個菜擺上桌,喻示着四季發財,四季平安,而那碗魚象徵着“年年有餘”。因此魚是不能吃的,只能擺在桌上,祈願“年年有餘”。過年了,放開肚皮吃,肥肉和雞肉被吃得精光。也許盼望着過年,就是盼望着能飽飽地吃上一頓。

如今過年是不在於吃了,而是一年一度盛大的春節家家户户最歡快熱鬧的時候,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享受着快樂的氣氛,桌上的大菜、小菜、雞、魚、肉、晚季節菜、還有一個菜是不能少的,就是羊肉或牛肉火鍋。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温馨撩人,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吃團圓飯,盡在天倫之樂,心裏的歡快不言而喻,幸福滿滿!

吃過了年飯,就是小孩子最為開心的時刻,有壓歲錢。這是華夏的傳承,優良淳樸的民俗,一代代傳承。翻開歷史,有守歲的習俗,好像是晉朝人周處《風土記》中説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饋送年節禮物,稱為“饋歲”;相互宴請,稱為“別歲”;除夕通宵不眠,稱為“守歲”。但在我的家鄉,沒有守歲的習俗,只有給小孩子壓歲錢的習俗。通宵達旦守歲熬夜,在我的記憶裏不曾有過。在我懵懂的記憶裏,為祈福來年吉祥如意,在凌晨一刻新年來臨時,就燃放鞭炮吃上新年裏第一頓飯,喻示在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財源滾滾。其實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祈願,而大部分人在寒山寺的鐘聲穿越千家萬户時,燃放爆竹普天同慶,然後照樣睡覺,只在新年天矇矇亮,就得起牀,開門燃放鞭炮迎接新春,吃上新年裏第一頓飯。

小的時候,聽老人們説,是怕拜年的人踩斷年根,才趕早吃飯。後來漸漸的大了,明白為何趕早吃飯,是為了招待來拜年的人。

  (三)拜年

正月裏是新年,大年七年級頭一天,少的給老的拜年。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體、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拜年是華夏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遇有同輩親友,也要笑臉相迎,施禮道賀。

在我的家鄉,大年七年級生上一盆熊熊大火,喻示新的一年裏日子紅紅火火;桌上擺滿瓜子、花生、點心,等着小孩子拜年。小孩子進屋歡天喜地用稚嫩的童聲:“爺爺、奶奶、叔叔、嬸孃,給您拜年了”。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候,趕忙熱情的倒茶,抓上瓜子、花生、糖果、點心,等小孩子走時,還得給一個紅包,送上長輩們的祝福,吉祥如意!

大年七年級,人們相遇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祝福的話。左鄰右舍登門拜訪,把酒言歡,一片祥和。

今年是馬年,馬年大發。收到朋友發來新年的祝福:策馬奔騰馬年到,一馬當先送祝福;馬頭揚揚,好事成雙;馬鬃飄飄,一年歡笑;馬背寬寬,財富全擔;馬步翩翩,事業沖天;馬尾搖搖,幸福來到;馬年到來,祝願你馬年交好運,馬到功成萬事順;快馬加鞭日子美,人歡馬嘯樂開懷!

耳邊隆隆地爆竹,聲聲祝福馬年吉祥如意;天空豔陽高照,温暖春節。噢,給長輩們拜年去!

標籤:閒話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