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描寫冬至的隨筆範文(通用17篇)

文學9.01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描寫冬至的隨筆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描寫冬至的隨筆範文(通用17篇)

描寫冬至的隨筆 1

二十四節氣中,要説哪個最温馨,那麼一定非冬至莫屬了。因為在那一天,家家都會圍坐在一起吃一頓熱氣騰騰的餃子,團團圓圓,與與美美。彷彿冬至不吃餃子,就與中秋不吃月餅,元宵節不吃湯圓一樣,缺少了節日的氣氛。

往年,我們一家三口都是在這一天中午大吃一頓餃子,媽媽一定會給我包好我最愛吃的三鮮餡。

今年的冬至,中午一放學,我便第一個衝出教室,騎上自行車一路飛奔。剛一進樓道,便聞到從鄰居家中飄出來的餃子的香味,羊肉的,豬肉的,我好像還聞到了三鮮的。我一步三個台階,跨上五層,可餃子的香氣不知道為何消失了,我以為自己高興過頭了,使勁吸吸鼻子,仔細地聞了聞。進了家們,瞪大眼睛,望着桌子:“為什麼不吃餃子,怎麼是面!”然後,就像瘟雞一般腦袋軟綿綿地耷拉下來。媽媽沒好氣地説:“今天下午爸爸才能回來,晚上再吃不可以嗎!”

終於熬到了下午放學,一進家門,爸爸忙過來幫我卸下沉甸甸的書包,媽媽把一盤剛出鍋的餃子擺在餐桌上。餃子晶瑩剔透,猶如皎潔的彎月上畫上了彎彎曲曲的花紋;餃子芳香四溢,一股股記憶中的味道通過鼻子直入腦海。一個個餃子靜靜地躺在盤子裏,我輕輕嚐了一口,醇厚的濃汁頓時衝擊着我的味蕾。忙招呼爸爸媽媽坐下,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邊吃着餃子,邊談論着各自的見聞。餃子的香味,家中的温馨,讓我的心彷彿盪漾在春水裏。

深夜,我躺在牀上,靜靜回想着晚飯的'情景,我忽然明白了,原來冬至最重要的並不是吃一頓餃子這麼簡單,而是一家人坐在一起,高興地吃着飯,説説話。冬至是人們把這平凡的日子賦予了特殊的意味,讓這普通的日子變得不普通了,充滿了温馨。

描寫冬至的隨筆 2

“冬至”就是人們所説的“小年”,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俗稱“冬節”。在這一天,因為太陽剛好直射在南迴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

根據以前的傳統,人們在冬至這一天,會畫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紅筆或黑筆塗染一朵花瓣,花瓣塗盡了,九九八十一朵花出來了,春天也就到了,所以稱為“九九消寒圖”;也有的是橫十畫、豎十畫,製成一個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塊圖表。每天塗抹一格、九盡格滿,稱為“九九消寒表”,民間還留有九九消寒圖民諺:“下點天陰上點晴,左風右霧雪中心。圖中點得墨黑黑,門外已是草茵茵。最文雅的是”九九消寒迎春聯“,是每聯九字,每字九畫,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真是絕妙佳聯!

今天也是冬至,我吃了甜甜的'湯圓,根據民間的説法,我又長了一歲。我按古人的方法,做了一張“九九消寒表”,等我把“九九消寒表”填完,那時候就會是百花盛開,百鳥爭鳴,一幅春天的景象又展現在眼前了。

描寫冬至的隨筆 3

我會包餃子,而且包得很好,可是卻沒包過湯圓,但我相信包湯圓肯定與包餃子一樣簡單透頂。

冬至那天,媽媽説:“街上賣的湯圓都不好吃,不如我們自己包,而且更有過節的氣氛。”我一聽,興奮勁兒就來了。因此,我就屁顛屁顛地跑去。把雙手洗得乾乾淨淨。然後,就摘了一小團糯米粉放在兩手心,輕輕地揉啊揉,不一會兒一顆像鵪鶉蛋大小的潔白無瑕的粉團就揉好了。接着,我用左手四個手指托住粉團,再把拇指插進粉團,使粉團在手指間不停地旋轉。

不久粉團就變成了一個像小酒杯似的小窩窩,然後將麻沙餡兒放進窩裏,用右手拇指與食指一邊輕輕地將窩邊往裏夾,一邊用左手指慢慢地轉動粉團,直到把窩口封死,這樣湯圓就做好了。

這時,鍋裏的水開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湯圓放入鍋裏,等湯圓都浮起來了,媽媽説:“快來吃吧,湯圓熟了。”我第一個衝上去撈了一碗,急急忙忙將一顆湯圓往嘴裏送……哎呀!不好,湯圓的味道還沒嚐出來,卻把舌頭給燙着了,疼的.我哇哇直叫,眼淚都冒出來了。可爸爸卻在一旁幸災樂禍地説:“這就叫心急吃不得熱湯圓。”哎,真倒黴,直到現在我的舌頭還有點疼呢!

描寫冬至的隨筆 4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

我用無比歡快的語氣唸完上面這一段話,憂傷還來不及在我腦子裏出現。

我看窗外,一排排光禿的法國梧桐在陽光中變的不真實起來。

孤單是一種很神奇的`感覺,有些時候人們説自己很孤單,很憂鬱,只是因為喜歡那種感覺罷了,不是真的。至少我就是其中之一。

“忽然之間,天昏地暗,世界可以在忽然之間什麼都沒有”…在過去的五個小時裏,我一直在聽這首歌,並且發呆、沉默,歌聲在一次一次的輪迴,沒有一個音的改變,我的思維也沒有任何改變。這時時間彷彿停滯不前,凝固了。張小嫻説:“我們最大的第三者是時間”,只是腦子裏忽然想到的一句話,並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對我來説。

“你最心愛的吉他現在在我的房間,你最想寫的那首歌至今沒有出現”。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歌詞,樸實無華,但意義深遠。在霍豔的書上偶然發現,新裏一頓,然後刻在了腦子裏。霍豔這個女孩與我有幾分相似,我自戀的認為。

七七將在冬至這天晚上一夜長大,我等待着我們的成人禮。

去年的冬至彷彿就在昨天,轉眼另一個冬至又悄悄地到來了。就像許多詩句裏面説的那樣:時光飛逝、彈指一揮間耳。瞭解冬至由來,感受冬至氣息,體味生活的幸福。

描寫冬至的隨筆 5

幾年前,我在一家服裝公司工作。那家公司離我家很遠,除了過年,我很少回家。

那是一個冬日的下午,氣温只有八攝氏度,給人一種彷彿下一秒就飄雪的錯覺,世界淪陷在寒冷的冬天裏。

那天下班時,同事問我:今晚有什麼節目嗎?我一臉茫然,不知他所謂何意,他揭開謎底,今天冬至,過節呢。我緩了兩三秒才反應過來,原來今天是冬至了,一個人生活,除了春節,其它節日都會遺忘在九霄雲外。冬至,此時我應該在家裏跟家人坐在一起吃湯圓、圍着電爐看電視呢。我回了他一句:我今晚跟老鄉一起吃晚飯,一個人出門在外打拼,冬至,就這麼過吧。但這只是一句讓我下台的話。

我望向窗外,太陽被擋在烏雲後面,天空一片灰濛濛的,這樣的天氣,把我的心情打成了殘疾。

回到出租屋,房間裏空蕩蕩的,天花板上的日光燈孤單的散發着白色的光芒,未關嚴實的窗户透進一絲冷風,涼涼的,整個人振奮不得。我突然就想起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來: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説着遠行人。在日光燈下,我的影子在地上伸得老長,彷彿影子的另一端連接着遙遠的家。此時我的家人,會在幹着什麼?也許應該説着我這個遠行人吧。

往年的冬至,我爸會張羅了一張美味的晚餐:清蒸魚、梅菜扣肉、大白菜、煙燻肉、燒雞,豐富得不亞於春節的盛宴。面對空落落的房間,我意識到不能這樣呆在這裏了,我得出去走走,出去感受城市熱鬧的氣息,以此來洗滌我內心的孤獨與寂寥。

出租房對面是一條專屬於夜晚的熱鬧的街道,當夜幕降臨的時候,許多商販會出來擺賣東西,賣的東西不盡相同:服裝、水果、手機貼膜、宵夜,城市熱鬧的夜生活由此展開。

街道上的人明顯比以往的少,也許還在家裏跟家人共進晚餐。

這麼冷的天,吃點燒烤也是不錯的。我來到一家時常光顧的燒烤攤,老闆是一個大叔,四十五歲左右,是一個很和藹的人。這種依靠一架燒烤車、六張摺疊桌子、三個簡易的中型帳篷搭建起來的燒烤攤,成了大叔的經濟來源,也成了我尋找冬日温暖的去處。

我來到時,帳篷內只有一張桌子有客人,其餘五張桌子空空的,桌面上只有一卷紙巾孤零零的立着,今晚的生意有點慘淡。

大叔認出了我,朝我笑了笑,我也熱情的打了招呼。我照舊點了我愛吃的菜,帶着淡淡的憂傷,找了一張空桌子坐下。

燒烤架上,食物因碳的熾烤而發出呲呲的叫聲,像是在求救。面對着熱鬧的街道,我內心的孤獨與寂寞少了幾分,如千年寒冰融化成了一灘清水。

不久後,大叔陸陸續續將我點的東西送到我桌子上,我也放開肚皮盡情享受一個人的晚餐。此時我腦海想的盡是明天的會議,回憶着發言稿的內容。吃了兩三分鐘,大叔在我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將一小碗湯圓送到我桌子上,微笑着説:今天冬至,小店免費贈送四顆湯圓,四季平安。

一直認為,四是個不吉利的、讓人嫌棄的數字,但今晚,四這個字的含義將被重新定義四季平安。

我微笑着回答,謝謝。面對大叔的好意,我除了説謝謝,找不到其他詞語了。

四顆湯圓在塑料碗裏安靜得躺着,像四個剛出生的寶寶,圓潤可愛。我端起桌上的湯圓,塑料碗被温水浸得暖烘烘的,湯圓的温度通過掌心蔓延到我的心裏,暖暖的。面對突如其來的幸福,我內心的孤單與傷感由一灘水汽化成蒸汽,看不見摸不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碗湯圓,也可以清除內心的孤寂與傷感。

正吃得起興,大叔端着一碗熱乎乎的米絲,坐在我對面。我疑惑的望着他,大叔依舊是笑呵呵的,他的笑容讓人想要親近他,不介意一起搭個台吧?

我搖搖頭,不介意。

待他坐好後,我問他,叔,你也是現在才吃晚飯嗎?

大叔停頓了一會兒,説,算是吧。五點鐘左右吃了一次,你阿姨説是晚餐,可我覺得是下午茶。

你喝酒不?他問我。我微微點點頭,表示我會喝,但是酒量不大,點頭的幅度代表着我的酒量。

他叫妻子拿來了兩瓶常温啤酒,結果突然發現起子不見了。大叔輕鬆的説不礙事。他將瓶蓋的邊緣對齊桌子凸起的稜角,用力一拍瓶蓋,瓶蓋輕輕鬆鬆脱離了瓶口,在地上彈了幾下後,平靜利落的躺在地面上。失去了瓶蓋的瓶口冒出微弱的水汽。

他先倒滿我的`塑料杯,邊倒邊問我,想家了吧。這四個字,道破了我內心的想法。

我埋着頭點點頭,我怕他看到我眼裏噙着的淚水,他自顧自的説:我也想我兒子,他在外地讀高中,寒暑假才回一次家。我有三個月沒見他了,這小子,也不知道打個電話回家。説完,他將杯中的啤酒一飲而盡,又迅速倒滿。我也跟着喝了幾口。此時借酒消愁也不失為一個好計策。

我問他,你兒子今年讀高几了?

他轉以輕鬆的語調,説:高二。你呢,在哪上班啊?

我回答説,在天河服裝公司,朝陽街12號。我吞了一口殘留在嘴巴里的酒精,接着説叔,你很像我父親。

哦?哪裏像?他似乎來了興趣。

你們年紀差不多。恩,吃飯的時候,他也總是坐在我對面,他也愛喝酒。我説。

因為坐在兒子對面,能夠更清楚的發現他的變化,看看有沒有瘦了,或者胖了,有沒有憔悴了,有沒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小孩子,總愛把心事掛在臉上。大叔深情款款的説,像是在回憶。

又一杯涼涼的酒下肚,心卻暖起來。

不知不覺,竟喝完了一瓶啤酒,我的臉有點發紅。身在職場,但我的酒量還是沒長進。

大叔想要開第二瓶,我想阻止他,叔,我有點醉了,那瓶酒就不開了吧。

大叔看上去沒什麼變化,似乎已經對酒精產生了抗體,他説,這樣啊。可是我還沒喝夠。這樣吧,你再喝一小杯,就一小杯,剩下的交給我。他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比劃出一小杯的分量,我點頭答應了,我實在不想擾了他的興致。

冬至,我想我的家人,而他,也在想着他的兒子。對他來説,也許目前我是唯一能夠坐下來與他共飲暢談的對象,是他酒後吐真言的傾聽者。我又想到我的父親,此時他會不會也是在跟友人共飲濁酒,同時在叨唸着遠方的我?

大叔利索的倒上了一杯酒,淺黃色的啤酒在杯壁上冒着氣泡,許久也不消失。思念,像是氣泡一樣停留在腦海了。

大叔自言自語,以前冬至的時候,我兒子最愛吃烤秋刀魚。我卻不愛吃,我怕魚刺,你有被魚刺卡住喉嚨的經歷吧,咳也咳不出來,咽也咽不下去,那感覺,痛不欲生。所以,我很少吃魚了。雖然秋刀魚的骨頭很少,烤了之後骨頭也容易分離,可我還是不敢吃。

腦海裏突然想起了畢淑敏的一句話:你選擇了魚肉的美味,也選擇了魚刺的糾纏,天底下沒有隻賺不賠的買賣。我覺得用這句話形容大叔最好不過了。於是我笑了笑,説,這樣的話,你就不能享受魚肉的美味了。

大叔無奈的笑了一聲,臉上浮起一陣紅暈,大概是受到酒精的影響,沒辦法,那種滋味太難受。末了,又想起了什麼似的問我,你們冬至有什麼習俗嗎?

我搖搖頭,説,沒有什麼特別的習俗,就是一家人吃湯圓,然後吃一餐豐盛的晚餐。陪在家人身邊,就是最好的習俗。

大叔點點頭,贊同我的話。

沉默了半晌,阿姨過來勸他別喝太多,不然耽誤了工作,大叔只是揚揚右手,示意不要打擾他,阿姨也只好隨他了。我以為大叔有點醉了,但我低估了他的能力,待我喝完杯中的啤酒,他神志清醒的説,明天還要上班是吧!

我説,是啊。我看了看手錶,現在才九點半,時間還很充裕。

大叔跟我閒聊了幾句,有女朋友沒?這樣的語氣,十足像個父親在盤問自己的孩子。

還沒呢。我臉上泛起一陣紅暈,不知是因為酒勁湧上大腦,還是由於害羞而產生的。

聽叔的,事業雖然重要,但是也得想想自己的婚事,辦公室有哪個看得上眼的,就趕緊表白吧。説完,又否定了自己説的話,但與婚姻相比,事業還是更重要的。先打好事業的基礎,不像叔這樣,大半夜的,還在市集上為了生計而奔波。説完,他自己苦笑兩聲,我一度認為,大叔有點醉了,開始胡言亂語了。

我沒有馬上回答他。愛情和事業哪個更重要,這個因人而異,不同觀念的人,自然會有不同的看法,這沒有統一的答案。但是我不苟同大叔的後半句話,雖然半夜出來擺攤做生意,但這是憑藉自己的雙手養家餬口,這是值得尊重的。

我沒有長篇大論的回答他,而且此時也不合適,我順着他的話,説,順其自然吧,無論是愛情,還是事業。

大叔就這樣靜默了幾秒,接着問我,吃好沒?我點點頭。

回去睡覺吧,明天還要上班。這就是一個父親對兒子説話該有的語氣,在那一刻,我把他當成了我的父親。

買單後,我離開了這家店,沒走幾步,我回頭望了幾眼這家店,帳頂是紅色的,在街道旁挺立着。凜冽的寒風不知什麼時候颳了起來,可我的心卻是暖洋洋的。路燈依舊發着橘黃色的燈光,照在燒烤車上,燈光就像是一團火,驅趕我的孤獨,温暖我的心。

描寫冬至的隨筆 6

冬至來了,你有沒吃餃子?

每逢佳節是否會思念親人,是否會有與平時不一樣的感觸……

有人正獨自走在夜晚的街道,也許他悲傷,也許他幸福;有人還在忙着工作,也許着急回家,也許在安心繼續;有人正打電話給親密的人,也許傾訴,也許傾聽;有人在沉思,也許安靜,也許煩惱;有人站在河水邊,有人坐在家裏看電視,有人站崗,有人主持節目,有人……

男男女 女都來走過一年中的冬至!曾經有人站在你所站的地方,沒有高樓,只有腳下的雪;沒有天橋,只有身邊的馬車;沒有後花園,只有燃起的火堆;沒有手機,只有手中的書信;沒有咖啡廳,只有酒館;沒有地鐵,只有寺廟;沒有……

一代又一代,死去的告訴活下的,活下的`再告訴活下的;300年前的人,誰還在這個世界?河流不語,蒼穹不言,風起雲湧間,又為誰的江湖帶去幾多浪花?冬至來了,你有沒吃餃子?成功者有一副遼遠而壯麗的圖卷在描繪,失敗者手中有單純的酒杯在握,愛着的人與恨着的人都在呼吸這裏的空氣。

有人開始講起了故事,個故事發生在一年四季裏的某個季節,故事裏有人,有動作和語言,有對空氣的呼吸。神靈鬼怪不會參與,動物們只是旁觀者,講故事的人説:故事很複雜!夜屬於這個世界的每個人,無論你如何扭轉都難以改變它的實質,它的底色!你説北半球和南半球終會不一樣,這種不一樣是暫時的!就像你無法讓時間逆流,你説時空隧道可以帶人回去,還有多維空間的存在,也許真的有! 夜復安靜,冬至快樂,晚安!

描寫冬至的隨筆 7

一句問候,温暖萬千,莫要吝嗇。你可能覺得,身邊最親近的人,每天都在聯繫,問候之語不必常掛在嘴邊,當然,親人也不會爭情。

可是每逢節日而至,哪怕其意義對你而言並不是很大,可簡單的問候還是會讓你心中陡生情愫,有難以名狀的感動和温暖。你想到的不是問候語的魅力,而是那個人還惦記着你,心中有你的位置,平淡之中還不忘記祝福着你,世有如此知己之人,怎不暖心。

今天是冬至日,不是什麼盛大節日,是氣候節氣,在農村裏,一般會做一頓餃子,曰是按耳朵。老人説,這一天吃了餃子,冬天就不會凍耳朵了,我知道這説法不真,只是節日的託語,是一種祝福,流行已久。

媳婦來電,專問我今天是何日,我第一種想法是:是家人誰的生日麼?我挨個説了一遍。她笑説我,日子真是過傻了,今天可是冬至呀,別忘記吃餃子啊!吃了餃子等於按了耳朵,就不凍了。我笑了,她不言,我倒真不知是冬至日,我從不記日期,只記禮拜,故會忘卻。

之後,同學和朋友,陸續發來祝福短語,我的心裏一下子變得順暢許多,欣喜起來,內心裏有一股暖流汩汩流動,覺得世問的'一切皆美:人美,情美,景美,物美,感到生命的真美好,全身精身煥發,有無盡的熱情在胸中。

我們每個人都不會吝嗇去祝福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只是有時覺得不必如此,可是接到祝福的人,心境就會大為不同。一句説過千遍萬遍的祝福,你以為沒有奇特之處,可是送出去就會改變人的心情,讓親人知朋友感到温暖。我們是否該抽出些時間,用手指把祝福點擊,把温情的問候送出去,冬至來臨,告訴他們別忘記吃頓水餃,按一按耳朵,道一聲節日快樂。

描寫冬至的隨筆 8

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冬至——表示隆冬已到,數九開始,標誌着一年中最寒冷日子的來臨。

冬至,自古以來便是節日。但冬至節是個奇怪的節,不象其它端午、中秋、重陽、春節有明確的理由。人們只知道冬至節是臨近春節最隆重的節日,伴隨它的到來,似乎就在提醒着,催促着人們懷揣一個賀歲的計劃。因為冬至一過,實際上就是挨着春,接着歲的氣象了。

我們江淮地區管過冬至叫“過大冬”。俗語説,新冬大似年。在城市裏,全家老小必定會聚在一起,吃上一頓團圓飯。在鄉村,冬至可是祭祖祈年的日子,是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閤家歡樂的慶祝會餐。每逢冬至,家家户户、村頭巷陌到處充滿着節日的氣息,那不到五更頭便響起的鞭炮更把喜慶的心情渲染得像過年一樣濃烈。到了晚上,每家每户先燒“紙錢”,祭奠先祖。然後,再回屋吃晚飯。晚飯後,一家人圍着爐火,再烤上乾果,燉上豬頭,斟上米酒,燃一屋馨香,聯絡親情,憧憬新春,共享天倫……

我們這裏冬至照例是要吃“驢打滾”的。什麼是“驢打滾”?實際上就是將糯米粉兑水和成團加入餡心製成的湯圓。以前,餡心只有豬油和芝麻的,現在又有了什麼豆沙餡、鮮肉餡、薺菜餡、三鮮餡……應有盡有。它與湯圓有所不同的是,它的形狀有橢圓的、尖角的、菱形的……不一而足。為什麼要吃“驢打滾”呢?連七、八十歲的老人都回答不上來。我想,無非是取喜慶團圓的意思吧?記得兒時,冬至節吃“驢打滾”,爺爺總不忘叮囑我們,拿調羹舀着吃,一調羹兩個,吃到頭,會是雙數,圖吉利噢!可那時物質條件有限,平時吃“驢打滾”是很奢侈的事情,所以,饞嘴又性急的我們哪有耐性一雙一雙地數着吃,三口兩口便吃了個到嘴到心,碗底朝天……如今,知道這是笑趣,更不會那麼認真地細數了。

燦爛的冬陽,震天的'鞭炮,多的是對新年的熱望。此刻,人們感覺不到冬季的寒冷和蕭索,更多感受到的是温暖和希望。於是,每逢冬至,人們會忙不迭地把一株株水仙,一盆盆金桔往家裏搬……其實,也是把一個個祝福請回家。

冬至晚上下班,從超市買了兩袋“龍鳳”湯圓帶去公婆家,卻發現婆婆早已準備好了一大鍋貨真價實的“驢打滾”。看着那一鍋白白胖胖的“小可愛”,心裏頓時温暖無比!

吃完回家,路上看見葉挺路邊的小飯店裏人影綽綽,笑語連連。老闆娘站在店門口,滿面春風地喊:“吃‘驢打滾’喲?”我笑着回答:“吃過了,吃得很飽很飽喲。”還未説完,先生在旁邊已忍俊不禁了。看來,“驢打滾”已成為冬至的商業品牌,冬至吃“驢打滾”,也已成為流行時尚了。

嚴冬已經來臨,新春就在不遠。冬至的時候,人們總是忍不住地向上天祈禱——來年風調雨順的好日子!

描寫冬至的隨筆 9

到了節氣大雪的時令,入冬的第一場雪才猶猶豫豫地飄落下來,給人一半驚奇和一半欣喜。鵝絨般的潔白拉高了天宇,也延緩了黃昏,山林和原野到處是童話裏的情境。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這是我的童話。可惜,朋友不能相聚,一個去了鄉下的老家,幫着父母儲藏秋天的收成,一個去了城裏的學校,為孩子送去禦寒的棉衣。似乎都在和着雪的韻腳,做着與時俱進的事情。

遺憾的是,朋友真的聚齊,天已放晴,雪留給我們的是一場淺嘗輒止的痕跡。

我總是不能理解冬的情愫。告別秋天它是那麼優柔寡斷,迎接春天它又是那麼迫不及待,在秋天的豐盈和春天的絢爛面前,呈現出反差如此之大的季節特徵。

當日歷進入立冬的層面時,季節並不那麼旗幟鮮明。

很久的日子,秋韻依舊在淺冬裏流淌,那些秋的作物堂而皇之的在田原裏搖曳着風光。莊稼人身着秋衣秋衫,把壟起的山芋刨出地面,把粗壯的秸稈捆紮碼堆,把黃燦燦的玉米串吊上屋檐,把整籮整筐的青菜蘿蔔裝進路邊的卡車……此時,我以為冬天還很遙遠。

看着遺留在地頭的棉桃還在不斷地綻開,真的應該感謝温暖的紫外線。冬陽下的蔬菜、薯類,因為沒有寒冷才這樣鮮活。就連攀附在酸棗樹上的牽牛花也在把最後一隻喇叭高高豎起。很多時候我都在想,莫不是季節亦有情有義,寧可失了自己的本性,也要給世間延續一份温馨?生命是相通的,人如此,季節亦然。我想。

然而,季節的更替終究不可迴避,寒冷也終究要來臨,無雪的冬天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冬天。沒有冬天的傳承,就不能催生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季。

朋友告訴我,他的'女兒不喜歡棉衣。學校裏好多人都是,這個天氣還飛舞着裙裾。

我忽然理解了,為什麼雪要淺嘗輒止?它不想冰封一切,讓所有的美麗都收藏起來。這讓我想起冬眠的生命。

那些蟄伏在地下土層和深山洞穴裏的根系和蟲獸,需要一個適合自己生命孕育的過程,漫長的冬季是它們孕育的環境。我想,冬的情愫裏一定有這些生命的觸角。當它們需要温暖的時候,雪便鋪滿大地,厚實如被;當它們需要養分的時候,雪便融化成溪,清涼甘甜。很多時候,春季的第一抹嫩綠就是在雪融的濕潤中亮起。

記憶裏總有這樣的情形,在冬的日曆還很厚厚的時日,春的色彩就已露出端倪,冬季裏的春天並不是詩人想象的結果。即使呈現的是冬的本性面貌,柳堤上、河沿下,以及田原山巒,都在傳遞春的信息。已記不清那些蟄伏生命的第一聲啼鳴是在冬末的雪前還是雪後?

雪霽。清風徐徐,暖陽融融。我走在熙熙攘攘的路上,感覺所有人都在揹負着某種使命。秋的厚重漸行漸遠,春的輕盈越來越近,我們與冬同步,和季節同行。

描寫冬至的隨筆 10

還能為你去做些什麼?這個季節已經來臨,所有的熱情都即將失去,未來也只剩這一身的冷寂,還能去留戀什麼,還能用什麼去保護曾經所獲得的一切。

嗯——現在就為你去下一場雪吧,我已把所有的眼淚和悲傷,都化作了這晶瑩而透明的雪花,讓它在天空裏自由地飄落,直到這個世界重新變得潔淨,變成童話。

有什麼不可以的嗎?在這個季節裏,陽光再美也未必有我真誠,這個世界我只為你一人建造,在這裏你無需隱藏任何東西,可以讓愛在這裏自由的去飛翔,不用再去期待未來、更不必再去幻想,在這裏所有的渴望都將獲得滿足。

如何把你的微笑一直保留下去,在這夢想之地,如果可以即便把這世界冰封千萬年也在所不惜,希望不要隨意去融化,更不要試着去温暖這早已經凍結起的,因為這是我唯一能夠保護你的方式,請相信這不會為你帶來傷害,在這個季節裏我只能給你這麼多了,給了你我的全部。

還能有什麼辦法?如果有一天這個季節註定會在你面前消失,是轉身離去逃避現實還是跟我在一起,快樂時可以一起分享快樂,而痛苦時卻未必能夠一起承受,一直以來這都是個無法迴避的問題。

現在只能陪你走到這裏了,如果還要繼續前行那必定要一人做出犧牲,又一次在希望和絕望中掙扎,又一次在等待和痛苦中徘徊,無論你我如何決定,然而這愛都是無辜的。

當陽光再次經過這裏,希望我已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只要你是快樂的'我願意去融化自己,甚至是這個季節,我所為你付出的一切必定是美麗的,但這需要勇氣。

讓陽光再熱烈些吧,讓它撕裂身後的烏雲,無論在哪個季節,你的微笑依然是最美麗和最珍貴的,如果與你分離是註定的,但不必在此時歎息,現在你仍可以清楚地看見,我仍在為你努力的呼吸着,仍在為你努力的守護着。

希望我離開後不要去打掃這路邊還未融化的積雪,希望你從這裏再次走過時,如果那白雪還能發出聲音,就請你用這世上最美的歌聲來和,用來證明我們的愛還未完全消散。

如果可以就讓這炙熱的陽光,將我從你的靈魂深處剝離出來吧,不想在離開以後還要成為你的負擔,只要讓我從你的身邊悄悄的經過,在你温柔的臉頰上纏綿片刻後,再去變成那片瀟灑的白雲,希望還能有一兩片雪花隨着温暖的陽光遺落在你的心頭,那便是擁有。

描寫冬至的隨筆 11

深夜裏,累積了許久的寒冷在某天安靜的清晨爆發,我扶着有些涼的大理石窗台,感受這一閃而過的思緒。

——題記

不知自己再這樣的孤獨裏行走了多久。迎面的寒風如刀,深深刺進我的眉心,我不語。抬頭遠望,望不到路的盡頭,時光纖細的手把相思揉捏成線,繃緊,又若無其事地在午夜清黃的燈光下撥動,嗚咽的徵羽宮商伴着輕微又清晰的痛,蜿蜒地流進我的夢境。或暖或寒,或喜或悲,或甘或苦,都被明天早上不知何時飄落的.大雪掩蓋的乾乾淨淨,入眼只有一片單調的寒冷。

今日冬至。

我在未明的晨光中,遙望另一個未醒的夢。寒冷似乎不再受牆壁的阻擋,也不再有温度的限制,就這麼直接,毫無徵兆地撲向我。打了個寒戰,連帶着心都跟着抖了一下。

窗外的一切都那麼安靜,沒有一絲動靜。我在這深深的冬季裏等待,等待着那一聲遙遠又近在咫尺的迴音。思念變得不擇手段,隨着時間細碎的腳步在我耳邊窸窸窣窣地流過。拿起潮濕的毛巾,輕輕抖動,讓它沾染些空氣裏安眠已久的灰塵,玻璃上的晨露被抹去,露出一道讓人輕鬆的清晰。我擦去額頭上的汗水,深陷在椅子裏,左望,不知哪裏反射的陽光印在玻璃瓶裏,明亮的有些刺眼,這難熬又安逸的時光。

就這樣,在萬籟俱寂的沉靜裏,等待那一陣破繭的聲響。今日冬至,窗外的寒冷無聲無息,整個冬天,都像是一個未醒的夢。

描寫冬至的隨筆 12

今天多雲,陽光很吝嗇,東北風冷冷的吹過最短的日子,最後的那些綠草地安靜的像睡熟了的嬰兒,太多單純的慾望佔據了夢中的空間。

一些餃子的香氣縈繞在空氣裏,温暖了散散淡淡的夕陽,一片梅花的花瓣頂着嚴寒鮮豔的盛開,記憶中的墨色紋絲不亂。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柔韌的宣紙浸透了幾千年的文化,厚厚的詩書裏氤氲着散不盡的藥香。

幾樹綠葉還在寒風中搖曳,深切的期盼裏紛飛着潔白的雪花。尚未凍結實的土地裏留存着第一場雪的痕跡,一隻依然豔紅的石榴戀戀不捨赤條條的`枝頭。

葭草的萌生是需要經過雨雪的浸潤的,鹹澀的情感裏旺盛着茂密的嫩芽,只待一聲婉轉的鶯啼,便會無可阻擋的破土而出了。

流水只在薄薄的冰層下面才看得見了,那些魚兒的心情卻無從知道。有水就會有岸,就是一葉小的不能再小的扁舟,也有踏實的停泊地了。

讓思想飛翔並穿越寒冷應該是一種難得的享受,蘆花的飄逸很美,隨遇而安的心境昇華為蒹霞蒼蒼的感歎時,不知道怎樣的文筆才能夠繪聲繪色,情景交融。

想念着南飛的雁和一支尋尋覓覓的硃筆,想念着千里冰封的北國風光,想念着貼餅子的香氣和一捧噼噼啪啪的柴火燃燒。

對面的紅瓦上偶爾響起喜鵲的叫聲,深沉的嘴角牽起一抹淺淺的微笑。麻雀們很懶的躲在暖和的巢窠裏,不再成羣結隊的低飛,陽光温暖的時候,才會下地覓食。

所有的落葉堆積出重生的希望,覆蓋着綠色的黃色的以及分不出顏色的植物,間或有三兩片蝴蝶的翅膀,一些飽滿的種子。

冬天的筆觸雖然冷落了季節的熱望,而蕭瑟是掩不住往日的歡笑的,總有一些甜蜜的回憶掛滿水分充足的枝幹,和一朵堅強的月季花為鄰。

不用説今晚的月亮會姍姍來遲,而我卻是沒有看見她的彎或者圓的。星星也是稀罕極了,不肯在窗外的天幕上耀一點光芒。

遙遠的一盞燈光,温馨舒適的亮起來了。

描寫冬至的隨筆 13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一個傳統節日。

民間有"冬至大於年"之説,衢州人有過冬至夜的習俗,有"冬至夜,有的吃吃一晚,沒得吃凍一晚"的説法。因此,衢州人的冬至夜是豐盛的:瓜子、花生、核桃等炒貨是必備的,每年的這一天,炒貨店都是熱鬧非凡,家人團聚,豐盛的飯菜也是少不了的,家家户户洋溢着節日的.濃濃氣息。然而,對於我和我的夫家來説,雖然我們在這個"東南闕里"已經生活了多年,公公婆婆更是在這裏生活了快半個世紀,然而,故鄉的觀念依然根深蒂固,我們始終遵循着常山老家的習俗,淡化冬至夜過冬至日。

昨晚,小女一回家就開始"嗶裏叭啦"地嗑瓜子了,還直抗議我的菜不夠豐盛,嘟噥着嘴説"冬至夜就三個菜,一點都不象過節"呵呵,她倒是完全是衢州人了。今天一大早,老爸就打來電話叫我們今晚回家吃晚飯,過冬至。哎,果然還是鄉音難改,鄉愁難忘啊!

描寫冬至的隨筆 14

現在的十二月已經找不到獵户座了。燈火通明和空氣污染,他們説。但天空澄澈又有什麼用呢,患有頸椎病的匆匆行人只顧着手裏方寸的熒屏,沒人認得古代神明。霧霾指數今天剛降下來,但他從不戴那些花樣繁多的口罩,抬頭看了看看不見的星宿,他點燃一隻煙。

這是條小街,這是個暖冬,黑夜即將變成白天。路燈艱難的保持工作狀態,他的呼吸比電流聲還穩,皮靴踏上磚石表面的迴音濺起幾滴碎冰。煙灰順着步伐和陰影混到一塊,他的影子時長時短,身後留下煙草的雲。沒有一間屋子亮着燈,因為時間太晚因為光源離開,因為空蕩蕩的鋼筋水泥只能叫房子而不是家。這是個太冷清的夜,就如同所有的夜晚。這是他的街,因為除了他沒人停駐。

燃盡的煙被他碾碎,仍有白霧緩緩纏繞在頭頂,這次是因為凍結而不是燃燒,最終飄散了。風從猙獰的樹梢裏鑽過,搖不出一點響,只能砸碎冰殼裏看不見的星星。"還能有什麼亙古不變。"語氣是嘲笑是懊惱,嘲笑自己不切實際的懊惱,懊惱自己毫無用處的嘲笑。他轉身離去,如同往常。

但也許今天的確不同。一朵大紅的煙花燃燒在夜空,聲音隨後就到,嗙的一聲,像驚雷也像他此刻鼓動的心。紅色倒映在他的.眼睛裏,像是屠戮的血光也像温暖的火,他沒意識到臉頰的刺痛,冬風在和他一起微笑。天空泛起白色,意味着冬天的開始,長夜將結束。

他知道這焰火只是巧合,但喜悦不管那麼多。他為這份喜悦長久地凝視天空,看藍黑的冷褪去露出蛋青色的邊緣,看太陽赤紅還未發出令人疼痛的光,看季節的更迭。他不該停留這麼久,但是他不在乎,兩個世紀以來的第一次他放聲大笑,令人吃驚地像個少年。他的影子消失了,他消失了。

第一片雪花落下。

描寫冬至的隨筆 15

冬至這一天吃餃子,是咱北方人家的習俗,洛陽人家當然也不例外。老洛陽人管餃子叫“扁食”。

説到餃子,我想到了醫聖張仲景,想起了他流傳下來的“祛寒嬌耳湯”。話説東漢末年的一個冬天,北方天寒地凍,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醫聖張仲景知道後,讓徒弟們支起來幾口大鍋,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經水煮熟後,分發給每個有凍瘡的人兩個“嬌耳”,一大碗肉湯。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上下暖暖和和,兩耳也開始發熱,凍傷的耳朵也治好了。此後,老百姓都學着“嬌耳”的樣子做,只是裏面的內容有了變化,藥物的成分逐漸少了,成了人們餐桌上的扁食。

記得小時候,每到冬至,外婆就會對我們説:“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於是,一家人就開始了包餃子的準備工作。買回五花肉,大哥就操刀上陣了,他一陣乒乒乓乓地切剁,花肉變成了餡料;白蘿蔔洗淨切片,用滾開水焯透,用籠布包住蘿蔔片,使勁擠出其中的水分,蘿蔔片就成一坨坨的蘿蔔團了,接着把蘿蔔剁碎與肉餡攪拌在一起,加入味精、香油、鹽、醬油、花椒麪以及葱末、薑末、蒜末等,餃子餡便做好了。

包餃子的時候,案板從廚房搬進了堂屋,外婆把和好的.面放到上面,一家人圍着大八仙桌包餃子。記得自從學會擀餃子皮包餃子,我就承包了擀餃子皮這活。我的技術得自外婆的真傳,經過多年的實踐,可謂爐火純青。每次包餃子,我一個人擀皮,可以供應三四個人同時包餃子。

母親包的花邊餃子很漂亮,月牙形的餃子邊上有細碎的花紋,有點兒像鋸齒,又好像碎葉菊花的邊緣,有一種立體的美感。為了學會包花邊餃子,每次包餃子時,我都纏着母親學,剛開始捏出的花邊大小不勻,花齒寬窄不一,可難看了。後來,經過多次練習,慢慢找到了竅門,我這雙大手也能捏出嬌小秀氣的花邊餃子了。

餃子包好了,我幫母親把餃子端到廚房。不一會兒,一碗碗熱氣騰騰的冬至餃子就端上了桌。外婆一邊端着餃子碗,一邊笑着招呼我們:來來,一起吃,一起吃。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家裏用上了暖氣,出門有厚實暖和的羽絨服保暖,很少有人因為天冷而凍傷耳朵了。當然,冬至這一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歡聚的快樂,這才是最重要的。

描寫冬至的隨筆 16

又逢冬至一陽生,數九霜天雪亂更。

莫道寒冬追歲暮,但聽節序把春迎。

一年一度的冬至又到了,這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冬至大過年,冬至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飲食文化,冬至這天吃什麼也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其實全國各地習俗五花八門,冬至吃的東西也不一樣。南北方的習俗不一,北方通常吃餛飩和餃子,南方有吃湯圓的習俗。

每年冬至的這一天,我總是習慣於吃餃子或擀杏皮下湯麪吃。

具説在數九寒天的這一天,吃了餃子或杏皮湯麪耳朵不會被凍掉,所以冬至這天的飯可是有講究的.雖説我是南方人,可生在北方啊,這一天,不管南方人吃什麼,我的餐桌上,也與普通人家的一樣,會端上熱氣騰騰的餃子了。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新疆人愛吃麪食,但吃餃子總也是情有獨鍾的。也許餃子的形狀酷似耳朵的緣故。總聽老輩人説冬至這天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被凍掉,不吃餃子就吃自己擀的杏皮湯麪,只有吃了餃子後,這個冬天你才會感覺心裏塌實,也就不會怕寒冷了。

記得自己學會包餃子也是十三四歲大的年齡。那個時候,為了我們幾兄妹能很好的完成學業,母親總是早出晚歸的在外打工,想多掙些錢來貼補家用,因為母親的忙碌,操持家務的事就落在了我的身上。

那一年的冬至,我是在四合院的劉奶奶家學會了包餃子。那時因為家裏窮,沒有更多的蔬菜,只能用貯藏在菜窖裏的大白菜或蘿蔔去包餃子了。還偷偷將媽媽藏在廚房屋頂柳條框內,不捨得吃的一些煉肉拿了些垛碎了拌在菜餡裏。在劉奶奶的指導下,我親手和麪、擀皮,不一會的功夫,餃子就包好了,雖説是包的不成形狀,可那一天我卻非常的開心。那天晚上,母親的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家裏的兄弟們説説笑笑的,生活的困苦與艱辛全被那香噴噴的餃子和其樂融融的氣氛所包容了。

自那以後,不管生活如何的拮据和緊張,逢年過節時,母親總是抽出時間給我們包餃子吃。冬至這天吃餃子更是不可少的。而我與兄弟兩個就成了母親的小幫手,拿着小小的擀麪杖,擀出圓圓的餃子皮兒,把餡放在皮上,然後兩邊一合用手撮緊,一個“月牙兒”就誕生了。母親還教着讓我把餃子背後捏出一些紋路,像及了耳朵,包出的餃子下鍋不會漏餡,吃起來感覺特別的香,那種滋味到現在都回味悠長。

隨着生活質量的提高,冬至日的餃子也從往日的繁瑣中解放出來。機器壓好的各種麪食,各種餡的速凍餃子是應有盡有,的確是給大家解決了不少的時間和包餃子的繁鎖。雖然是方便了,但總感覺缺少了一家人坐在一起的温馨與和諧。我倒覺得與家裏人在一起包的餃子吃起來更有味道、更香。它裏面不僅僅是香香的餡兒,更多的是殷殷親情,是家的温暖,是美好的憧憬,也許這就是每到節日就想家的魅力所在吧。

今日在外辦完事回家的途中,依舊習慣地走進門口的那家超市。只見進進出出的人們都是習慣的買了那機器壓好的貓耳朵面(一種機器面,有指甲蓋那麼大點,很像貓的耳朵),買些相配的菠菜,香菜什麼的回家過冬至。樓上的一對小夫妻正好也在那家店中買菜,他們商議着該吃什麼好時,店主多情的介紹到:“吃貓耳朵,好看,又好吃,多省事啊!”

“媽媽,我不吃貓耳朵!”身邊的小點點不樂意了,拉着他媽媽的衣角喃喃地説着。

“不吃貓耳朵,你的耳朵會被凍掉的,怎麼辦啊?”年輕媽媽一邊笑着説話,一邊繼續選着菜。

“餃子不也像耳朵嗎,你們回家給我包餃子!”孩子的話惹得店裏的大人們全都樂了。

一句話也讓我有了選擇,我選好一把新鮮的芹菜回來,準備用它包餃子了。

雪後的天,有點冷,踩着路面上薄羽般的雪花,忽然就想起了一種特別的味道。晝短夜長的時日,故鄉的炊煙在歲月的紋痕裏迴盪,每到冬至的那天,無論多遠,母親總會打電話問道: “今天是冬至,你們吃的什麼?”我告訴媽媽“我們吃的餃子!”電話那頭的母親開心地笑了……

知道季節的輪迴、晝夜的更替不會隨人的意願而左右,記憶中的老屋裏母親的背影早已模糊不清,而所有的一切都在回憶的閘門裏蜂擁而至:冬日的四合院那堆起的雪人,樹梢上跳躍的麻雀,滿院裏瘋跑的孩子們,還有那土屋頂上升起的縷縷飲煙——無論冬季怎樣寒冷,那怕是再困苦窘迫的日子,終有一份温暖在心中盪漾。那些遺落在指尖的光陰,雖説已經退盡了風華,一樣在這流走的歲月中還原出生命本色,為自己簡單的童年撰寫出生命的色彩。

感謝生活、感謝大大小小每一個節日帶給自己的每一份快樂,還有那互相牽連、互相影響着的家及我的親人們!

描寫冬至的隨筆 17

冬至,又稱“亞年”,在鄉下,迎接冬至,幾乎等同於過年,是正式而又隆重的事。

冬至,寒冷一天勝似一天。舊日鄉下,為了禦寒,父親把幹黃的穀草抱回家,捋齊整,然後續在牀鋪上。厚厚的一層穀草,讓牀鋪瞬間就高起許多。晚上,躺在被窩裏,穀草窸窣作響,清香氤氲,它們抱成團,偎着我的身體,阻隔寒氣。四肢暖暖的,連夢都分外香甜了。

除此,我的母親,臨近冬至時是閒不住的。新棉花已經彈好,母親白天要把舊棉被抻展來拆開,用手觸摸着,哪裏薄了,就用新的棉花續上、熨平,然後一針一線縫製。陽光刺白,好像也被縫入了棉被裏。夜晚掌上燈,我們姐弟脱下的棉衣棉褲,母親要細緻地檢查,找到破洞,就着昏黃的光線修修補補。幼時頑劣,袖頭特別容易磨破,棉花時常被我掏掉。母親就要另接一塊布,續一些棉花,如此忙到子夜。

冬至節,佔據我對美食所有想象——羊湯。冬至當日,我會拿到幾元零錢,走幾裏山路,到鎮上喝羊湯。在小鎮的三岔路口,有一家羊肉湯館,簡易的苫房,門口吊着幾扇羊排,矮角凳,長條桌,黑臉膛敦實厚道的掌勺師傅。筒子鍋熱氣蒸騰,肉香瀰漫。粗瓷藍邊暢口大腕,高高碼放。一元錢的湯,雜肝,肉片一鋪,幾乎已經平了碗麪兒,加一勺湯,輔以油辣椒,吃得滿頭流汗,通體發燙,那寒氣,早被抵擋在身子之外。

冬至時節,河溝裏的冰凍結實了,家長不再擔心小孩撒野。我央求父親給我做一個陀螺。也許是受節日的'感染吧,不苟言笑的父親,臉色有了温暖。他拿出板斧,用槐木條子削陀螺,先削岀一個錐尖,用鋸子鋸到合適長短,在砂石上打磨一番,最後用手掌一熨,滿意地遞給我。印象中,我的陀螺在冰面上轉得最為平衡持久,我揮動鞭子抽打着,我上下被棉衣包裹着,臃腫得像企鵝,嘴上哈着熱氣,一會兒就汗涔涔了。

冬至那天,村國小的老師也格外的開恩,課間我們暈頭巴腦地擠油、鬥雞,老師並不阻止,而是笑眯眯地盯着看。校園裏吊的那一節鐵軌鍾,也提前響了,一向古板的老師痛快地説,都回家吃餃子去吧。然後我們像一陣風,消失在巷子的各個角落。此時,餃子的香氣開始在村子的上空悠悠瀰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