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赴一場茶會如趕一場首映的散文

文學4.63K

朋友問,“如果我組織一場茶會,你會來嗎?”

赴一場茶會如趕一場首映的散文

那是一個非常文藝的女子,她好像在説,“我準備拍一部電影,你來看首映吧?”

細想,組織一場茶會,恰恰好比拍一部電影。

茶,是一部作品,作者是那製茶人。如果要感恩一場完美的茶會,最高殊榮必定是給製茶人,一如諾貝爾獎是頒發給作者的。也許,我們不認識製茶人,沒有關係,我們尋常也不直接溝通作者。茶,滌心物;書,靈魂工程師。製茶人和作家一樣,通過作品,於靈魂深處,與我們尋共鳴點。

綠茶,是隨筆,多見於日常生活,又能昇華進思考與感受。青茶,是小説,側重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一如獨特特徵“觀音韻”“巖韻”。紅茶,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選材廣泛,表現方法靈活,但是神韻明確。黑茶,是詩歌,一種主情的文字載體,豐富的想象,韻律美,高度凝練,意境無窮,可經歷時間的沉澱。

組織茶會的人,是導演,是組織者和領導者。導演的任務,是將文學信息轉換成視聽語言,用演員表達自己的思想,有技巧的展示並昇華原作,是軍隊的最高指揮者。當然,無可厚非的會帶着個人風格和其美學傾向。

後期的張藝謀對於形式美的追求大於內容,大場面、大製作、大手筆,讓你想到了金駿眉吧?馮氏喜劇,都是城市背景,講尋常老百姓的故事,卻是詼諧幽默充滿驚喜,《卡拉是條狗》讓你想到了六安瓜片沒?劉偉強的古惑仔系列,展現的可是武夷巖茶的巖骨花香?王家衞的電影文藝飄離,《花樣年華》中張曼玉着29件旗袍演繹的可是種種極致紅茶?謝晉導演的現實主義,既歌詠生活的美好,也直面現實的困窘,他的《天雲山傳奇》是否如普洱?

設計茶會流程的,是編劇。編劇是電影的催化劑,他確保了實際創作的有效進行。策劃茶會,如果有一個得力的編劇,便成功了一半。茶席設計,包括插花、點香以及設置背景音樂,便是那佈景,得處處周全。情節的展現與演員的意境的傳達,全依仗這些。負責現場事務的,是劇務。零零碎碎的活兒,不起眼卻很重要,創作的和諧與順溜,依仗他們。茶會結束後,我們首先鞠躬道謝的該是他們,感謝幫我們添水、置紙、放物與之相關。雖然,他們的名字甚至不會出現在劇目裏。

泡茶人,便是那電影的主角。你,要演繹什麼樣的故事,有着什麼樣的命運?選什麼茶具,着什麼衣裳?配什麼茶器,戴什麼配飾?用什麼手法,念什麼詞賦?同一部作品,不同的.導演,不同的演員,可能會演繹出完全不同的影片。

周冬雨,像綠茶,二八年華,晶瑩剔透,如一方碧玉,清新外表,內秀品質,她的《山楂樹之戀》是否讓你想到太湖翠竹?陳曉旭,像極白茶,雙十年華,清醇飄逸,如一絲甘泉,清雅外形,空靈內質,以至於妙玉用珍藏的梅蕊雪煮水泡茶,卻只襯托了林黛玉。黃茶,首先想到海清,二十五歲的女子,淡然淺熟,經歷了悶黃,褪去青草氣多些甜香,少了些苦澀多了些醇甜,一如媳婦的美好時代,雖然這是電視劇。

大嘴姚晨,好比青茶,出鏡不靠容顏,在神在韻,在經歷了半發酵之後,形成了自己獨特美,兼具了紅茶的甜醇和綠茶的清香,介於婦女與少女之間。才女張艾嘉,直接聯想至紅茶,四十歲的女子,看盡人生百態,半老徐娘,風情才情俱佳,卻不世故,可清飲,可調飲。黑茶,簡單含蓄,自律內斂,五十歲以後,不管再經歷什麼風雨,一切皆空,低調隱喻,充滿智慧,首先想到斯琴高娃。

此看來,組織一場茶會,正如拍攝一部電影。受約時長,起碼是一部微電影。如果,你受邀參與一場茶會,好比是被邀請參加一場首映。

我們會根據哪個導演、拍攝哪部作品、偏向哪個主題、由哪些主演、在哪裏拍攝、耗資多少等等信息,作一個預判以及赴約準備。首映,不同於公映。首映,邀請的是專家以及圈內朋友,小範圍公佈與討論,而且是完整版,甚至是多個版本均放映。參加茶會,如斯。茶會,是拜讀茶作品的私約。同行的,要麼是茶學專家,要麼是志同道合的茶友,靜靜品飲,靜靜觀賞,用身心去感知意念間的共識與未知的美好,體會優秀茶人沉澱下來的精華,領悟茶如人生的精髓。

那麼,今天,你參加的茶會是什麼樣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