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幼兒園教育隨筆(集合)

文學2.84W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説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育隨筆,歡迎閲讀與收藏。

幼兒園教育隨筆(集合)

幼兒園教育隨筆 篇1

户外活動時孩子們正玩得起勁,‘楊老師快看,我抓到一個小毛毛。”隨着喊聲,孩子們都擁到可可面前。“什麼東西我看看’’。孩子們像發現了奇寶,都爭搶着看。我走到孩子們中間,可可把攥緊的小手鬆開了,原來是一顆蒲公英種子。

我問小朋友:“這是什麼?”“羽絨服裏的小毛毛。”“迎春花”“棉花”“小鳥身上的羽毛”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我告訴他們這是蒲公英的種子。同時引導孩子仔細觀察它的形狀與顏色,孩子們認真地看着。可可説:“它像小傘。”“它是白色的”“小朋友説的很好,它是由傘形的絨毛組成的,每一縷絨毛下都有一粒種子,容易被風吹散,隨風飄落到陌生的地方生根發芽,長成新的蒲公英。”在孩子們的提議下我將這顆蒲公英種子放回空中,孩子們望着飛舞的小毛毛甭提有多高興了。

藉着户外活動的機會,孩子們認識了蒲公英,增長了知識。作為幼兒教師應多留心觀察抓住每一次教育機會,豐富孩子的知識經驗。

比賽誰先吃飽飯

吃飯一度曾當作常規來教育孩子們:吃飯的時候不能説話,眼睛要看着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飯菜……這一系列的“規矩”天天掛在嘴上,絮叨起來沒完沒了,可效果並不是很明顯。飯菜該剩下還是剩下,話該説還是説,有時候一頓飯要吃上大半個小時,今天突然有了轉機。

今天吃飯前,我有講述了一次“吃飯要則”,剛要吃,強強大聲説:“老師,我們比賽看誰先吃飽!”“好”辦理的小朋友都興奮起來,我趁機説:“行是行,我們不光要比賽誰先吃飽,還要看誰的桌面、碗裏最乾淨,而其吃飯的.時候不説話。”“行!”大家齊聲説,於是,一場避開生面的比賽開始了。通過比賽,大家一致認為紅紅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們都念念不忘這場比賽。我明白了,單純的説教並不能解決問題,要順應孩子的興趣,找到他們的興奮點,瞭解他們的身心發展。偶爾搞幾次小比賽,比一般的説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預期效果。

又愛又恨的孩子

星期一早上,我一早就來到教室,看着一個個孩子高興地入園,心情特別好,他們的笑容就能給我帶來好心情。但有一個小魔王卻能把我的心情從高山帶到低谷去,那是我們班上的“調皮大王”思翰,平時他總有使不完的精力,每天爬高爬低,把玩具扔滿地,還會在上課的時候發出尖叫聲,就是他所謂的動聽歌聲。我對着他可是苦惱極了,不知該如何讓他乖乖地坐着上課。所以,每一天的好心情一遇到他的搗蛋就會變成壞心情啦。

思翰來到幼兒園,他像往日一樣,跟我説聲老師好後,還拉着我講他星期天的開心事,説到高興時還要親着我來説。我邊聽心裏期盼着他今天能乖一點,別惹什麼麻煩。思翰講完後,走回位置坐了下來。

小朋友們都在玩玩具了,思翰卻坐在我的身邊,一會問我渴嗎?一會問我累嗎?渴了給我斟水,累了給我捶捶背。我心裏想:今天思翰真好!上課了,我發現思翰的臉蛋紅紅的,但眼睛卻認真地看着老師,還積極地舉手,沒有唱他的動聽歌曲,也沒有搗亂,我一連在全班幼兒面前表揚了他兩次,他非常高興。我心裏特納悶的。下課後,我走到王路平身邊,摸摸他的頭,老天啊,好燙啊,我明白了,原來思翰發燒了,難怪今天這麼安靜,他是沒啥力氣動來動去了。

當思翰媽媽來接他去看病時,他積極地喝了水,當他媽媽看到時.告訴我們在家非常不願意喝水.喝完水後他不願走,他對媽媽説:“老師今天表揚了我兩次哦,我不走,我還要表揚!”我鼻子一酸,抱着王路平説:“思翰乖,你回來後老師還要表揚你!”他這才聽話地走了。

幼兒園教育隨筆 篇2

孩子午睡的時候,我們都是讓孩子把脱下的鞋子放在自己的牀下,擺放整齊。在這個學期,我們發現在午睡時總有一部分孩子在玩鞋,發出撕拉撕拉的聲音,影響了孩子們的睡眠。於是在冬天的時候,凡是出太陽的日子,我們就提議孩子們把鞋脱下來放在陽台上曬一曬,我們對孩子説讓你們的鞋子也要休息一下,曬曬太陽呢!孩子們可樂意了,爭先恐後的把自己的鞋子放在有陽光的地方,牀下沒有了鞋子,玩鞋子的現象自然就消失了,午睡室又恢復了平靜。當孩子們美美的睡完午覺起來,穿上被太陽曬的暖洋洋,又十分乾燥的鞋子,孩子們都很舒服,我看着都替他們感到寫意。

天氣漸漸的暖和起來了,孩子們逐漸又把鞋子放回到了自己的牀下,漸漸的午睡室裏又響起了撕拉撕拉的聲音,是一些入睡遲的孩子又在玩鞋子了,隨着天氣變的炎熱,孩子們的鞋子放在午睡室裏發出了一股股難聞的臭味,感覺空氣質量好差啊,於是我們又想到了把孩子們的`鞋子請到走廊裏,一個孩子就説,是不是鞋子又要休息了呀,我説是的,天氣熱了,也要讓你們的鞋子到户外透透氣,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對嗎?孩子們都贊同,所以每次午睡的時候,孩子們都主動的在走廊上為自己的鞋子找一個透氣的地兒,我們的午睡室,保育老師也總是拖的乾乾淨淨,孩子們赤腳走在乾淨的地板上心情很愉悦,感覺像是在家裏一樣,午睡室的空氣也變的清新了,孩子們又能安靜的入睡了……

幼兒園教育隨筆 篇3

安全教育是幼兒園永恆的話題,幼兒園是眾多幼兒集體生活的場所,無論教師怎樣注意,也難以完全避免事故的發生。

在這個月裏,確實不是風平浪靜的,常常會聽到小朋友哭:“老師,他打我!”“老師,我的手被他夾到了,哇~”“老師,他的頭紅了,那個小朋友推他的”層出不窮~所以,如果單靠我們三個人看着,還是會出問題的,所以,必須給他們進行安全教育。

同時,在我去商場裏,經常會聽到廣播裏播報:“某某小朋友,請到那個地方等,你的爸爸媽媽在等你。”在新聞裏,也經常看到某某小朋友丟失的信息,所以,就更有給他們進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了。

不過近期,我組織了一次安全教育的活動,結果發現,小朋友都懂,只是他們做不到,所以,作為老師就更有必要經常去提醒他們了。

然而,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園主要的教學方式,但由於他們的身心發展水平較低,行為缺乏理智,特受情緒的'影響,在遊戲活動中特別是户外的,則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師在活動前或活動中對幼兒有效的規則約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導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僅僅為了安全,完全避免幼兒參與集體活動或一味的降低遊戲的難度,也是不利於幼兒成長的。

作為幼兒教師,任何一個人,在孩子的安全問題上同樣有心理壓力,如果孩子們在幼兒園平安的度過一天,我們也會感到鬆了一口氣,主題活動也好,生活中有機滲透也好,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們樹立安全意識,保證幼兒的安全和健康,因為這不僅關係到幼兒的安全和健康,也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快樂。

幼兒園教育隨筆 篇4

班級就是一個温馨的家庭,每個孩子都如同自己的孩子。他們傷心時去了解、哄勸他們,她們高興時會覺得很欣慰、滿足,他們進步和表現積極時會及時表揚和鼓勵他們,他們做錯了會教育甚至批評他們。

天天和孩子們“泡”在一起,工作就好似日常生活,孩子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老師的心,老師就似媽媽,要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在意他們的喜怒哀樂,教育好他們,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是老師最大的心願。孩子們叫聲“媽媽”,覺得很親切,知道是孩子們向老師表達喜歡、想和老師親暱的表現,孩子們在生活和活動中,情急之中情不自禁地呼叫:“媽媽……”時,是孩子們感覺老師和媽媽一般可信可親的表現,是發自內心的呼喊,是老師和孩子之間零距離的親密和接觸。

老師習慣了每天都要和孩子們一起,孩子們也習慣了每天都要看見老師,我們的生活、學習充滿快樂和温馨,相互之間的關係也都親密無間。在幼兒園裏,老師和孩子們都好似在家一樣,每天見面並相處着,心裏好像都很踏實、安然。

今天,我去聽課,孩子們在午點的時候我就回來了。孩子們一看見我,高興地喊着,有的過來摟着我的腿,有的過來牽我的手,有的.急切地向我講述今天發生的一些事情,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老師,你上午為什麼沒有來?當時,他們關切地神情、發自內心的真情表現真的讓我好感動。等孩子們都散開後,配班老師告訴我,上午孩子們都來問:齊老師呢,為什麼沒有來,去哪啦,什麼時候回來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有幾個孩子尤其惦記,一個上午問了好幾回。

孩子們的表現總是最直接和最直白的,他們率真的表現令我深深地感動。回想和孩子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可以用含辛茹苦來表達自己的勞動和付出,其背後有委屈、有煩惱,但更多的是歡欣和快樂。當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時會煩惱,受到家長誤解時會覺委屈,凡此種種,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更重要的是真心地付出後均能得到了家長的理解、接受,換之以積極的支持和密切地配合。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孩子們的進步、成長和健康快樂都是我們幼兒園老師快樂的源泉,這些快樂也是我們幼兒園老師熱情、不辭勞苦工作的原動力。

幼兒園教育隨筆 篇5

吃飯進餐,無疑是幼兒生活中的大事。很多家長為孩子選擇幼兒園時以及入園後,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就是“吃”。不但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因此,常常會聽到離園時家長問孩子:“今天吃什麼?你吃飽了嗎?”在幼兒園每學期所做的調查問卷中,關於“吃”的問題,也是家長們討論的重點。

同時,吃飯進餐也藴含着豐富而獨特的教育與發展價值。如何讓幼兒愛吃飯,吃好飯,是幼兒園保育和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紅黃藍幼教集團管理與研究的重點。

反思日常餐桌現象,孩子們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不愛吃飯、吃飯慢、挑食、掉飯粒、餐具使用不當、衞生習慣不佳,等等。雖然老師們在努力營造寬鬆愉快的進餐環境,比如,進餐時播放舒緩優美的音樂,但幼兒進餐始終處於被動管理中,教師會催促幼兒“快吃”、“吃完”,也會不斷提醒幼兒注意“規則”,導致幼兒體驗不到品嚐美食以及進餐本身的快樂,也無法發自內心地遵守各種文明進餐的禮儀和規範。

為了充分發揮進餐環節獨特的教育和發展價值,我們認真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從關注每個孩子出發,瞭解並尊重每個孩子的問題和需要,採取各種不同的教育措施,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進餐、文明進餐。

不愛咀嚼的丁丁

“老師,我家丁丁吃飯是我最頭疼的事情,麻煩您了!”從我剛接手這個新班的第一天,丁丁媽媽的這句話就一直記在我的心裏。每次喂丁丁吃飯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飯菜剛到他的嘴裏,他就用舌頭使勁地把飯菜頂出來,嘴裏還説着:“不吃不吃,就是不吃。”時間久了,丁丁甚至因為吃飯問題不愛上幼兒園了。經過了解才知道,媽媽對丁丁照顧得格外細緻,家裏只做很軟的饅頭和麪條,水果也只吃香蕉泥和蘋果泥。看來丁丁不是不愛吃飯,是因為他長期吃軟爛的食物,咀嚼能力下降,嚼東西對他來説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知道了原因,我們決定從“牙齒的故事”人手,先解決他不愛咀嚼的問題。我們邀請幼兒園的保健醫帶來了牙齒的模型,給孩子們聲情並茂地講了用牙齒嚼東西的重要性。孩子們一個個睜着好奇的大眼睛,看得特別認真。丁丁還主動問:“老師,要是牙齒不能嚼東西會怎麼樣啊?”保健老師説:“牙齒會生病呀!它會不高興,不願意和小朋友做朋友了。你看看,大老虎最厲害吧,它的牙齒就經常用,丁丁也要像大老虎一樣吃飯啊。”聽了這些,丁丁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接下來我們採取小步遞進的方法,逐漸調整食物的種類。丁丁能喝湯,我們就先從湯人手,給他盛的湯稠一些,過段日子再往湯里加米飯,然後慢慢過渡到吃正常的主食。同時,請家長相應地改變烹飪方法,增加飯菜的硬度,水果不再做成泥狀,可以先切成小小的丁,然後再大點。家園一致,孩子自然就適應得更快,來園時和進餐時的情緒也漸漸變得更加自然。

當然,每個孩子的適應都需要一個過程,每當丁丁看到食物的種類發生變化時,都會表現出不願意接受的`情緒。這時,老師就會對他説:“丁丁最棒了,我們的牙齒就像大老虎,啊嗚一口就吃掉。”經過兩個月的共同努力,丁丁進餐的情緒和對食物的興趣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不僅能夠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高高興興地吃飯,有時還會説:“老師,我還要吃!”丁丁媽媽也告訴我們,孩子回家後也是自己吃飯,還要肉吃呢,以前這都是不敢想的事情。聽到孩子在家裏的進步,看到孩子紅撲撲的小臉蛋兒和他吃飯時快樂的樣子,我們由衷地感到欣慰。

把青菜留給小兔子的天天

平時特別愛吃青菜的天天今天卻不吃了,還説:“青菜是小兔子最愛吃的,我不要吃。”邊説邊用勺子把青菜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還説要把切好的青菜送給小兔子吃。老師走過去,輕聲對他説:“小兔子有青菜吃,這些菜是廚房老師給你做的,你吃吧。”聽了老師的話,天天不但沒有高興起來,反倒急得哭了,邊哭邊説:“不行、不行,小兔子不夠吃了,就要留給小兔子,誰也不能吃,嗚嗚……”看了天天的反應,老師也糊塗了,這是什麼原因呢?雖然不明白原因,但老師沒勉強他繼續吃完,而是決定先和家長溝通一下。

原來,週末時媽媽帶他去了農家院,天天喂小兔子吃青菜,可是喂到一半,青菜沒有了。當時,為了趕時間,家長和農家院的主人就告訴天天,青菜吃完了,沒有了。沒想到,天天可認真了,他惦記着小兔子,回家後無論如何也不吃青菜了,就連家裏其他人也不許吃青菜,説要留給小兔子。媽媽為此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

聽了媽媽的話我們釋然了,也不禁為天天的愛心而感動。但是,怎樣做才能既保護孩子的愛心,又能讓他高高興興地吃青菜呢?

解鈴還須繫鈴人,只有請小兔子來幫忙了。結合3歲幼兒常把假象當真實的年齡特點,我和老師們精心排練了“小兔子送青菜”的手偶劇。主要情節就是:小兔子吃了天天送來的青菜,長得又肥又壯,身體可棒了。為了感謝天天,它也為天天和小朋友們送來了一大筐青菜,希望大家都能像它一樣長得又快又好。故事結束後,我們帶着小朋友一起把青菜送到了廚房,天天激動地對廚房的叔叔説:“叔叔,您要把青菜炒得香香的,我今天要吃好多。”通過這個故事,天天又開始愛吃青菜了,而且每次看到青菜都非常高興,邊吃邊説:“小兔子愛吃,我也愛吃!”看到他紅撲撲的小臉兒,媽媽也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愛掉飯粒的豆豆

豆豆每次吃飯老師都很頭疼,飯粒掉在桌上、地上一大片。這可怎麼辦?經過仔細觀察發現,豆豆掉飯粒的原因有兩點,第一是邊吃邊説,一口還沒吃完,就和旁邊的小朋友悄悄聊天,結果飯粒就掉出來了;另外就是邊吃邊東張西望,哪個小朋友有事情他都要趕快轉過去看看,結果可想而知。吃飯不專心,當然吃不好。老師們經常提醒豆豆,可是每次都是提醒了就做到了,不提醒,就忘記了。

為此,老師們分析了豆豆的性格特點:他聰明且活潑好動,做起事來雷厲風行,提醒的方式只能解決一時,無法內化為豆豆的自主行為,長此以往不利於豆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決定利用值日生的制度,讓豆豆體會掉飯粒的後果。於是,我們想辦法巧妙地將掃地的任務分配給了豆豆。

午餐後,值日生開始進行收尾工作。豆豆拿起了小笤帚和簸箕一桌一桌認真地掃了起來。當掃到中間一桌的時候,他發現地上散落着很多飯粒和渣滓,由於飯粒很黏,掃了半天也掃不起來。掃了一會兒,豆豆就失去了耐心,邊掃邊説:“這是誰掉的飯粒呀?掃都掃不動!”我走過去,悄悄對他説:“是呀!真不像話,咱們看看這是誰的座位呀!”豆豆馬上站起來看了看,臉一下就紅了。我小聲説:“豆豆,你看,飯粒掉在地上真不好掃,對吧?而且還特別浪費!你覺得應該怎麼辦呢?”豆豆想了想説:“我以後不掉飯粒了。”我又問:“你知道你為什麼總掉飯粒嗎?”豆豆搖搖頭。我説:“你吃飯時要專心,不説話、不東張西望,飯粒就不會掉了。”

從那次做值日開始,豆豆真的開始注意了,吃飯時説話的次數少了,也不東張西望了。即使掉了飯粒也會馬上撿起來。有時忘了,我們也不再用語言提醒,一個眼神和動作他就馬上明白了應該怎麼做。

幼兒的進餐問題,既有共性,更有個性,要從進餐環節,培養每個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進餐禮儀,既要關注一般幼兒的共性問題,更要了解、尊重、關注每個孩子不同的個性差異,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

幼兒園教育隨筆 篇6

幼兒園的畫畫安排得怎樣,教師在教學和教育過程中給予畫畫以怎樣的地位,這個問題對於發展幼兒的智力有直接的關係,根據在幼兒園對孩子進行教育的經驗,我看到畫畫是發展創造性思維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我堅定的相信,幼兒的畫畫是通往邏輯認識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階梯,至於畫畫有助於發展對世界的審美觀點那就更是不言而喻了。

開始時,我先教幼兒畫小圓圈、小草、小花、動物、鳥類。不管畫畫的結構是多麼簡單,它裏面總要反映出感知、思維、審美評價個人特徵的。有一次,我們畫野生畫,有些孩子力求把整個開滿鮮花的田野、雲彩繪畫進去。

我逐漸地一步一步地教給幼兒一些基本的'畫圖技能,孩子們學會了如何判斷圖畫,圖畫能“打開話匣子”,它能讓平時沉默、非常靦腆的幼兒開口説話。

我力求使繪畫在幼兒的精神生活中佔有應得的地位,當我們再一次野生繪畫的時候,孩子們對草地、樹林和鳥類的美非常讚賞,他們就竭力把這所有的美景用線條和色彩描繪下來。

總之,在讓孩子們愛好繪畫的同時,從而提升了孩子們的審美能力。

幼兒園教育隨筆 篇7

連續幾天衞生間的地面、牆上總是濕的,並且班上的其他教師也反映。到底是怎樣回事我詢問幼兒,孩子們都説不明白。於是,我決定必須要弄個水落石出。(在日常的生活中與班上其他教師的溝通中,我們發現了問題,經過初步地詢問幼兒,並沒有找到問題根源所在,所以教師決定進行詳細地調查,並找出原因。)

所以,我異常關注了幼兒進入衞生間的那一個過程。有一天上午,我站在衞生間門口看着幼兒一個一個洗手,沖洗乾淨之後孩子們都走了出來,結果毫無線索。(剛開始觀察並沒有讓我發現什麼,也許教師一向站在衞生間門口,孩子在教師的“監督”下不敢進行自我的活動。)午時,我故意在教室裏忙裏忙外,大約過了2分鐘,我就悄悄地走到衞生間,看見張澤明小朋友兩手放在水龍頭上,水龍頭裏的水一下子冒出來,濺到了牆上、地面上,然後她兩隻手在搓呀搓。我走近張澤明身旁,她還沒發覺。於是,我輕輕地叫了一聲:“張澤明,你在幹什麼呀”她立刻回過頭,把手伸出來對我説:“我洗手呢,立刻就洗好了。”説完便去擦毛巾了。(又一次地觀察我稍微改變了一下方法,最終發現了問題的根源所在。從當時的情景能夠看出,張澤明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並且當教師發現她時,她反應也異常快。看見她在玩水的時候,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氣憤,因為,在常規培養中,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能夠説,“節儉”的意識教師時時刻刻都在提醒着孩子,她的這種行為真的有點讓我感到了教育的失敗。可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也很明白,孩子天生就是好奇的,喜歡探索的,也許她這麼做有自我的想法也不必須,並且,自我的一時衝動並不能從

根本上解決問題,要想搞清楚孩子真正的目的,就必須控制自我的情緒。)

事情雖然已經真相大白了,可是,當天我並沒有在全體幼兒面前批評她,而是耐心地詢問她:“告訴教師,你為什麼在衞生間裏玩水你必須有什麼新發現對不對”原本神情緊張的她聽我這麼一説似乎簡便了不少,她很自豪地對我説:“我發現用手堵住水龍頭水花濺出來象噴泉一樣,異常好看。”(果然,她的確有一番自我的見解,這時,我很慶幸當時自我沒有因為一時的衝動而盲目的批評她。)聽了她的解釋,我笑着問她:“那你發現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我們衞生間的地面上,牆上都濺上了水珠。”她抬起頭看看我,又低下頭摳着衣角,嘴巴張了張,可是我沒有聽見什麼,於是,我對她説:“沒有關係,大聲説,教師不批評你。”她這才説:“我也發現水都跑到外面了,可是我真不是故意的。”(孩子畢竟是孩子,雖然她明明明白這樣做弊大於利,可是,他們天生的好奇心和當時探索的樂趣讓他們根本顧及不了那麼多。作為教師,我們應當想出一個更妥善的解決方法,既滿足了孩子,又到達了必須的教育目的。)

(“玩水”幾乎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一項活動,因為在玩水中,大大地誘發了孩子們探索的興趣。可是,在成人的影響和教師的教育下,他們似乎明白了“玩水”是一種錯誤的行為,所以,即使是那些異常愛“玩水”的孩子,也是在“偷偷”地進行,怕被大人發現而受批評。)事後,我針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分析:也許是一個偶然,讓張澤明發現用手堵住水龍頭濺出來的水花象噴泉一樣很漂亮。她這種探索的精神我們還是應當給予鼓勵和讚賞的。但由於年齡小的關係,她在嘗試的過程中根本無瑕顧及玩的過程中水花四濺所造成的後果,所以,這時我們教師就必須給予必要的引導。

我實施的教育策略:

1、滿足張澤明小朋友的探索求知慾望。根據實際情景,這個實驗在幼兒園我們根本無法進行,於是,我佈置了親子作業,請家長帶領幼兒在家中進行探索、實驗,並把實驗結果帶到幼兒園。(有條件的話能夠拍照或錄象讓班上的幼兒觀看。)

2.利用講故事“小水滴”等形式,引導幼兒瞭解水源來之不易,並且讓幼兒明白水對人類及社會的重要意義,從而激發幼兒養成節儉用水的好習慣。

教育策略的實施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觀察瞭解,衞生間裏再也看不見濕濕的一大片了,班上的孩子節儉意識更強了。異常是張澤明小朋友,洗完手後總是自覺地走回教室,再也不留在那裏玩水了。有時,她發現有的水龍頭沒關緊,還會幫忙關緊。

反思:

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幼兒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們有自我的思想和情感、興趣、愛好,要求與願望。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也會有較強的好奇心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作為教師,我們要尊重他們,珍惜他們的探索慾望,當他們的探索慾望與現實相沖突時,教師千萬不能消極地加以制止,應給予他們鼓勵和引導。尤其需要謹記的是:此時教師對於孩子的態度以及對孩子行為的反應,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發展的方向。不要控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管教師在遊戲前對遊戲的預設有多全面,都不可能完全預測幼兒的動態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活動中多關注幼兒的興趣、經驗和表現,引導幼兒不斷地調整。僅有動態地推進遊戲,幼兒才會越來越喜歡遊戲,遊戲才會真正促進幼兒發展。

1.當幼兒不喜歡遊戲時,教師要“順”

順,即順應幼兒的合理行為。當我發現幼兒不喜歡遊戲時,沒有按自我的想法調整遊戲或是強迫幼兒繼續遊戲,而是瞭解幼兒放棄遊戲的真實原因,順應他們的想法,並將調整遊戲的權利交給他們。當幼兒用自我找到的新材料和新方法以滾球代替丟沙包時,我預設的`遊戲才真正轉化為更適合幼兒的遊戲。順,給了幼兒更大的自由度。

2.當幼兒有想法時,教師要“啟”

啟,即經過啟發和引導,使幼兒獲得更清晰的認識。在尋找適宜的材料時,我經過啟發和歸納,使幼兒零散的觀點漸漸清晰——材料要輕一點、“跑”慢一點、比沙包大一點;緊之後的開放式提問“那你們覺得用什麼東西來扔好呢”沒有直接告訴幼兒答案,卻能啟發他們聚焦具體的材料:隨後“誰能打中我”的探索活動,既讓幼兒認識了材料,同時又強化了他們對遊戲規則的認識。

3.當遊戲偏離正軌時,教師要“導”

導,即將違背遊戲價值的行為引導到正確的軌道。當幼兒爭着要被球碰到時,遊戲偏離了原先的軌道,背離了原有的價值。等到幼兒自我也意識到這一問題時,我經過“怎樣才算玩得好”等問題引發了幼兒的思考與爭議,促使幼兒重新討論尋找更適宜的規則,解決了問題,有效地把遊戲導回了有意義的軌道上。

4.當幼兒有新異行為時,教師要“推”

推,即發現幼兒新異行為中的價值,推動遊戲發展。遊戲中幼兒突然出現的新異行為,往往是貼合他們發展水平的新需要,是新的興趣傾向。遊戲活動中,我接納了林傑“空中飛球”的無意識舉動,並敏鋭地捕捉到這一無意行為中的意義,及時供給支持,激發了其他幼兒有意識的創造行為,成功地推進了遊戲的新發展,最終把遊戲推到了夢想的境界。

遊戲是幼兒最好的學習,我慶幸,在歡樂的“丟沙包”遊戲中,幼兒和遊戲得到了共同發展。隨着幼兒對遊戲的熟悉,最初的新奇感就會消失,他們會轉入多樣性的探索階段,這時幼兒很可能表現出一些看起來違反規則的做法,但其中往往藴涵着複雜遊戲行為的萌芽,是教師推進遊戲的最好時機。我沒有貿然反對林傑,用一分鐘的觀察與等待換未了推動遊戲進入新高潮的契機。

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去教孩子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則是失職。如果在一個團體教學活動結束後,教師因為口渴,叫一個孩子幫忙把桌子上的茶杯拿過來,喝完後又叫他放回去,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沒必要向孩子説聲“多謝”;如果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因為不細心碰掉了桌子上的一盒跳棋,玻璃彈珠蹦了一地,孩子自發地停下手中的“工作”,爭先恐後地去撿拾彈珠,而教師卻木然地站在一邊或忙着張羅其他的事情那麼,我們的教育無疑是失敗的。所謂“言傳身教”,既然要求孩子的付出,自然成人也應當有同等的付出。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播種思想,收穫行動;播種行動,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這不正指向教師肩負的職責嗎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靈深處最美的天使,願天下所有教師能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叩開孩子的心扉,去喚醒這個“天使”,讓感激成為習慣。到那時,我們的世界就會瀰漫着愛的芳香。

幼兒園教育隨筆 篇8

以往晨間活動玩皮球活動,我們都準備大大小小的球,帶領孩子到操場組織拍球運球等競技遊戲。

一次玩球活動前,我正要組織孩子們玩球時,儲子傲大聲説:“老師,我在家玩皮球能玩出很多花樣,我玩給你看看好嗎?”“好啊!”我請儲子傲走到最前面表演給其他孩子看。只見他雙手交替來回拍,球在他手裏很自如的來回彈跳,一會兒他又將球放在兩手肘間墊球,球聽話的好似被他馴服了一樣。大家看了他的表揚給予了熱烈的掌聲。

看到這我突發想讓孩子們自創玩球方法,二來可以相互學習和指導,我對孩子説:“今天我們自由玩球,老師想看一看,你們是怎樣玩球的,有什麼新發現。要跟別人玩得不一樣,看誰的玩法多。”等他們盡情地玩了一會兒後,我驚奇的發現孩子們玩球的方法,有的滾着玩,有的踢着玩,有的空中拋球,原地站立拍球,有的蹲着拍球,有的拍一下,接一下,有的'向前走一步。

通過這個活動,我深深感受到:教師應多給幼兒提供嘗試的機會,通過嘗試調動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開啟幼兒的心智。這樣不僅能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而且也使幼兒的創造性得到了開發。

幼兒園教育隨筆 篇9

情景一:

今天早上,軒寶的外婆送軒寶來幼兒園的時候,跟我説:“老師,軒寶一直説幼兒園的飯菜不好吃,中午的時候你多給喂幾口!”軒寶很“合作”地在一邊痛哭流涕。軒寶因為生病,已經有好幾天沒來幼兒園了。我從軒寶的外婆手裏抱過軒寶,和他進行了交流,無奈軒寶一直哭,於是我讓他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和小朋友一起玩,他還是哭個不停,嘴裏還嚷着:“我喉嚨痛!”我説:“哭確實會讓你喉嚨痛的啊!”他一聽,漸漸減弱了哭聲,但還是有稀里索羅的聲音。

分析:軒寶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但由於家人的寵愛,照顧得非常仔細,使得他覺得自己很是嬌弱。前幾天的喉嚨有點發炎,在家休息了好幾天,軒寶就更加持寵而嬌了。其實,在幼兒園每天吃飯的表現還是不錯的,外婆的擔心是多餘的。我採用了順流而下的方法,讓聰明的'他學着自我調節。

情景二:

到了晨間談話的時間了,我放棄了原先預設的談話內容,改為對孩子早上表現的評價。我特別表揚了蟲蟲,因為蟲蟲和軒寶一樣前幾天生病休息在家,今天早上來讀書,非常開心地和小朋友一起玩了。軒寶看着我,希望得到我的表揚。我實事求是,沒有表揚他,軒寶止住了哭聲,開始參加我們接下來的話題。

分析:老師實事求是的表揚,具體的表揚內容讓軒寶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對錯,也意識到老師或者説是其他人喜歡的是講道理、懂事的孩子,哭鬧並不能得到他人的喜歡。

情景三:

用餐前,我臨時在電腦上下載了一些非洲難民兒童的圖片,和孩子進行分享,讓孩子看那些沒衣服穿、沒飯吃、沒書讀兒童的悲慘圖片,並進行了簡單的講解。吃中飯的時候,孩子們都吃得非常好,而且吃得很乾淨。

分析:雖然小小班的孩子不能理解“難民”的意思,但是當這些圖片非常真實地擺在孩子們面前,孩子們都説:“很可憐的寶寶!”有些孩子説:“不吃飯,也會像他們一樣很細(瘦)的!”他們不能理解到對那些難民的憐憫,也不能感受自己的幸福,但是至少他們知道了,不吃飯、不穿衣服的後果。這樣也足夠了!

幼兒園教育隨筆 篇10

我班的宸明很調皮,中午從不乖乖睡覺。在牀上,他的小手總是忙個不停,而且身子總翻來覆去,使牀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每天我總要費很大的精力去哄他睡覺。

又到午睡時間了,聽完故事後活動室鼾聲輕輕地響起,我來回地巡視着,幫孩子們蓋好被子,小心地掖好被角。走到宸明牀前一看,那小傢伙又在牀角里摳着什麼。我走過去輕聲對他説:“宸明,睡覺的小朋友才聰明,快睡吧。”他“乖巧”地點點頭,閉上了眼睛。

過了幾分鐘,只見宸明的身子正翻來覆去,時不時嘴裏還故意發出鼾聲。我走到他旁邊,低聲説:“宸明,你今天睡得好,我就獎你個大棒點,還在奶奶眼前表揚你,好不好?”他又笑眯眯地點點頭。

可是沒多久,他又在擺弄自己的'那雙鞋子,一隻摞在另一隻上面,像在蓋高樓。為了不讓他干擾其他孩子,我決定採用“鎮壓政策”。於是,我第三次來到宸明旁邊,還沒等我説話,他就笑嘻嘻地跟我説:“宋老師,我們來拉勾,拉了勾我就睡覺。”説完還主動地伸出了小手。看着他那期待的眼神,我伸出手跟他拉起勾來,最後還刻意用大拇指蓋了一個“印章”説:“蓋了章一百年都不能變,快睡吧。”“好的,我一定睡。”説完他立即轉身躲進被子閉上了眼睛。這次宸明一會兒就睡着了。

以後,在午睡之前我都會跟宸明拉勾做個約定。經過這件事,我認真思考起來:孩子也有自尊心,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處事原則,只要我們尊重了他們,很多事情就能簡單和諧地解決。一次拉勾讓一個調皮的孩子變得如此乖巧。之後的很多時間,我都會放下教師的身份輕鬆地與孩子交流。只有尊重幼兒,平等相處,師生關係才會和諧,我們的教育工作才會更加順利地進行!

幼兒園教育隨筆 篇11

最近,我發現班裏一向主動自信的景文,突然變的退縮起來,即使自己很熟悉的問題,回答起來也結結巴巴的,活動區遊戲時,看着其他小朋友玩的熱火朝天,他卻躲的遠遠的。原來,景文最近胃不舒服,不斷的倒氣。景文是“打嗝”大王,小朋友的取笑,傷了景文自尊心,使他遠離夥伴,封閉自己,產生了膽怯、自卑的不良心態。

為幫助這個孩子找回自信,我採取瞭如下方法:

首先親近他,消除他的心理壓力。我比以前更多地撫摸他,親近他對他微笑,使他覺得老師欣賞他,喜歡他。其次,調整同伴關係,樹立景文的威信,為了使同伴之間相互關心、相互愛護,我組織了“小朋友生病了,我們該怎麼辦”主題談話。教育幼兒換位體諒他人的'痛苦,並關心幫助有困難的人。對景文的點滴進步,及時的在集體面前肯定表揚,並利用他善講故事的優點,經常讓景文在大家面前講,使景文在同伴的讚揚和教師肯定中體驗到成功的愉悦。這樣,景文的朋友逐漸多了,他的性格變的活潑、開朗自信起來了。

看來,要幫孩子找回自信,關鍵要找到根源,這才是人們常説的因材施教。

幼兒園教育隨筆 篇12

當我第一次接觸這個班級時,方建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淘氣又活躍,但他反應很快。他喜歡利用漏洞。他有時聽取建議。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都能看到他,在每一個嘈雜的場景中都能找到他,所以我對他印象深刻。

練習剛回到教室,孩子們就在做他們想獨立做的事情。他們只聽到“砰”的一聲。方形鑰匙文本放在地上,椅子向下傾斜。可以看出,他坐得不好,被小椅子戲弄,摔倒在地。看到我注意到了他,他似乎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立即從地上爬了起來。這時,全班同學的目光都轉向了他,他似乎接觸到了我嚴肅的目光,但當我看到他立即站起來,坐好時,我沒有擴大他的行為,也沒有批評他。

結束了。直到他自由了,我才獨自教育和指導他。

如果當時我在全班同學面前批評他,肯定會影響孩子一天的情緒,效果可能不太好,所以我選擇先用眼睛提醒他,然後在自由活動時給予個別幫助。

培養兒童的行為習慣是一項持續而持久的工作。只有從細節出發,運用必要的方法,針對不同的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不在全班面前批評方建文的行為是考慮到孩子的自尊,而是在自由活動中進行個別教育,這表明老師對他很重視,給了他改正錯誤的'機會。在小組教育中選擇必要的材料,引導孩子的行為習慣。與兒童溝通是理解和幫助他們的有效策略。發現孩子的進步並及時給予表揚永遠是未來的事情。

幼兒園教育隨筆 篇13

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老師,在生活中關注幼兒的各種表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特別是孩子突然哭時,(很多時候孩子是用哭來求助)作為老師的我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孩子怎麼啦?怎麼會哭呢?然後就着急地詢問原因,以便及時幫助解決孩子遇到的各種事情。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豐富,他們不斷在摸索、嘗試自己獨立,逐步擺脱對別人的依賴。只有在不斷的觀察中,才會發現孩子的`各種情緒,以及他們稍微小小的一個動作,你知道它是代表什麼意思,知道如何去幫助他們,這都要靠平時的觀察。

在我們帶班的過程中,經常可能會碰到一些與眾不同或表現為與集體格格不入的幼兒,在這時我們應當在一日生活中的盥洗,進餐,清潔,睡覺,鍛鍊,遊戲,等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節滲透健康教育的理念,關注幼兒的表現,實施指導策略。發現有問題,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反饋,讓家長放心,並願意和老師一起分享大家平日中觀察到的種種現象,加深對幼兒的瞭解。

在我班就有着這樣一位幼兒,他年齡稍微比其他幼兒小點,平時的表現也很棒。但是隻要在他做錯事的時候,他的倔脾氣就來了,無論老師怎麼哄,他就是理都不理,有時候作為老師的我們也無可奈何。但是在長時間的觀察下,我發現到了他對於新知識特別能接受,多鼓勵多表揚,他的倔脾氣就不會常常鬧出來,這樣他很快能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種種知識。這僅僅是一個小小的例子,但是通過這個小小的例子就能告訴我們,觀察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不僅僅是在學習中,在一日生活環節中,我們要懂得善於時間善於利用這種空間,來觀察幼兒在什麼情況是什麼反映,不應該在發生事件之後在來反思,這樣對於幼兒來説他得到了一個好老師,對於家長來説他可以放心的把孩子交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