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國小教師教學隨筆14篇

文學1.9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教師教學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教師教學隨筆14篇

國小教師教學隨筆 篇1

這個論點應該是最近在美術興趣小組的指導過程中想到的,結合 4月24日 的區美術教研活動我的想法更得到了支持。

從何 老師的那節《我們的國小生活》課堂教學來看, 何 老師通過讓學生回憶國小生活的點點滴滴,到讓學生用線條嘗試描繪,到不斷通過欣賞範作提示學生逐漸改進作品,從而豐富畫面,完成記憶深刻的一瞬間。這其實就是一個美術創作的指導過程,一點點深入、一步步改進,逐步完善作品。本課的亮點可能不在指導的過程,而是被最後繪本展示的集體效果掩蓋了,不説 何 老師在指導的過程中少了些具體而個人的有建設性的建議,就單純地説這個過程是較正確的,特別是這個過程恰恰是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努力去做的,如果做好了,學生在過程中體會到的不僅僅是完成了一件作品,更體驗了成功的整個過程。

這一點在一兩節美術課堂展示中是無法體現的,而這節課其實是個大的單元課,很多美術老師都嘗試過用至少一個月的時間讓學生單獨或合作的形式完成一本繪本。這樣才能保證繪本不單單只是形式,更有一幅幅充分豐富的畫面。這就是個長期的'過程。在美術教學中常常就需要這個過程。

我想到了曾經上二年級《刮出過的畫》時,一直就有一個難題。讓孩子辛苦塗好的顏色,孩子終於可以颳了,可他們早已失去了耐性,一兩下就刮完了!這讓我很惱怒,怎麼就一點耐心都沒有呢!後來才發現,是他們不知道如果繼續下去。於是我嘗試挑選幾幅不同問題的作品,先拍下原貌,然後幫他們點點修改,儘量保持二年級孩子天真童趣的一面,再把修改好的作品拍下來,將作品前後做成同一張畫面,以便孩子比較。結果效果非常好,每個孩子都能説出哪些地方增加了,效果有什麼不同,再將其它孩子的作品返還給他們,鼓勵孩子繼續修改,相互提出改進意見。孩子都喜歡這種方式幫助他們完成作品,因為在不斷改進的過程中他們看到自己的作品在變“美”變豐富,他們體會到了意外的欣喜。

在後來幾個課題報告中也不難看到美術創造的漸進過程,特 別是黃 老師所説的蝴蝶效應的研究成果,一個個活動的的組織到個體創作到最後完美的展示都付出了學生和教師們辛勤的汗水。

美術就是這樣,將無聲的紙筆變成有你我人生故事的畫面,而在畫面上創作的人是生動鮮活的,他們每個人都有機會體驗到自己生活的過程和創作的過程,這是欣賞一幅完整作品的旁人永遠無法體驗到的最最珍貴的財富,這才是我們願意無怨無悔付出的原因。

國小教師教學隨筆 篇2

如今,我如願以償的站在了講台上,成為了一名國小英語教師。如何在現在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裏學好英語這門語言,教育教學中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去深思,去探索。通過幾個月的工作實踐,我認識到,國小英語教學不應該只滿足於對單詞、句型的概念化解釋和程序化分析,那樣只會使教學內容平淡、課堂氣氛沉悶,使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使他們原有的興趣和信心很快喪失殆盡。那麼,怎樣才能做好國小英語的教學工作呢?以下是我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和心得:

一、勇創雙語教學特色,營造英語氛圍

1、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少地説漢語,而是以英語為主體,利用手勢、眼神、動作、音調等輔助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各種情景對話,通過直接的語言交流來幫助學生建立語感。通過這種方式組織教學,能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營造語言氛圍,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表達的習慣。

2、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教學應該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可通過課堂表演來創造一定的語言環境,給孩子營造一方自由發展、自由發揮的天地;並且可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交流的機會,給每位學生自我表現和自我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參與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説、讀、寫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要求學生在學校見到老師、同學,用英語打招呼;在英語課堂,儘可能用英語進行交流;在課外,也要鼓勵孩子們儘可能使用英語。把英語教學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讓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讓生活成為學習的延續。

4、反饋信息、即時鞏固。 英語的聽、説訓練一定要做到反饋及時。在教學中,學生對剛學的內容記憶猶新,印象深刻,但若不及時鞏固,不僅會很快遺忘,而且會使學生在聽、説中的錯誤與偏差得不到及時糾正,以至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和語言習慣。

二、關注學生情感,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1、尊重每個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嘗試,及時發現他們的進步並給予相應的表揚,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創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功、合作發展。

3、關注後進生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儘可能為他們提供正確表現自我的機會,讓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為他們進步的基石。

4、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經常和學生一起交流和探索,瞭解學生所想所需,做到教學相長。

三、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1、積極創造條件,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2、結合語言情境,讓學生通過實踐和運用來深化學習。

3、進行自我評價,根據各自的不同狀況進行查漏補缺。

四、實行激勵評價,使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

1、注重教師的客觀性評價,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的肯定和激勵。

2、重視學生的主觀性評價,讓學生通過分析,通過比較,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

國小英語教學的目標是要通過聽、説、讀、寫訓練,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正確使用英語,並具備一定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這一主線貫穿整個教學的全過程。其中,聽、説訓練尤為重要,訓練的途徑也是多樣化的。兒童學習外語的方式、內容與成年人應該有所不同。他們喜歡玩,喜歡唱歌、畫畫,喜歡錶演和遊戲;他們喜歡動手操作,喜歡探究和想象。所以,英語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和性格特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並且在教學過程中要聯繫實際,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反思,這樣才能在教育教學中不斷進步和完善。

國小教師教學隨筆 篇3

新大綱在訓練上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同學的聽説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景,讓每個同學無拘無束地進行交流;要鼓勵同學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鍊交際能力。”

説到同學能力的培養,這對於每一個年齡段的同學來説都是非常重要的,並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難點。作為低段的小同學來説,能力培養的難度更大,更富有艱鉅性,而對於農村低段的小同學來説,這似乎更是難上加難。現將學習的一些資料並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對交際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同學的`交際能力

利用訓練低年級同學的交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剛入學的兒童,説話經常不完整,不規範。因此,在同學剛入學學習時,就要開始進行説話訓練,並規範同學的口頭語言,逐步培養良好的聽説態度和語言習慣。如:在教學四聲音節時,學習ye的四聲:ye子,海南島有椰子樹。ye爺,爺爺在家裏給我講故事。ye豬,森林裏有許多野豬。樹ye,秋天到了,樹葉變黃了,一片一片往下落。同學可以根據四聲,組不同的詞,造不同的句子。這樣既豐富了同學的詞彙,又便於理解字義,並練習運用。既掌握了“ye”的四聲,又進行了語言訓練,而不是單純地學。

在識字教學中訓練交際,最掌用的方法就是擴詞、造句。此外,讓同學自身説説你如何記住這個字或説説某類字的構字規律,也可以訓練同學的説話。如在教學形聲字“蜂,峯,鋒”時,先讓同學懂得聲旁協助記字義,形旁協助辨字形,再讓同學説出這個字如何寫,如何記,如何造句,同學通過分析,知道“蜂”是蟲字旁,它與昆蟲有關,組詞“蜜蜂”,造句:蜜蜂會採蜜;知道“峯”是山字旁,與山有關,組詞“山峯”,造句:高高的山峯上有一塊巨大的石頭,像猴子在觀海;知道“鋒”是金字旁,與金屬有關,組詞:鋒利,造句:獵狗有一嘴鋒利的牙齒。這樣既有利於同學記憶生字,把知識掌握得更靈活,又發展了同學的思維和語言。

在教學中訓練同學交際,主要是教師通過描述課文與同學的“對話”,教師與課本,課文與同學,同學與教師這三者的交際。如《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既是一則充溢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進行交際的好。課文最後是這樣寫的:小鳥也笑了,説:“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看吧。”這段話留給了同學一個極大的想象空間。教師根據這段話設計相關訓練,讓同學順着課文的情節,展開豐富的想象,將課文內容作適當延伸。比方,讓同學想一想,説一説,小鳥飛走以後,青蛙有沒有跳出來呢?假如跳出來的話,它會看到些什麼呢?又會説些什麼呢?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同學暢所欲言,描繪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畫面,一個又一個富有創意的構思從小朋友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低年級同學以想象見長,給同學創設一種寬鬆的表達環境,讓他們不拘形式、自由表達,是提高交際能力的一個好方法。

國小教師教學隨筆 篇4

古人云:“舉手之勞,何足掛齒。”意思就是説,這件事很小,沒有多大的功勞,不必掛在嘴上。可這舉手之勞,究竟有多小呢?在三毛國小聽課的過程中,我就碰到了這樣的一件小事,而正是這件小事卻讓我感動至深。

當我們走進三毛國小五樓多媒體教室時,已經有好多早到的老師坐在座位上低聲交談着,交流着各自的信息,一股濃濃的學習氛圍撲面而來,而教室裏那一排排擺放整齊的課桌椅更讓人賞心悦目(椅子插入課桌下面的空間裏),便懷着一份期待坐到了靠窗的位置上……

不一會兒,二年級的學生們排着整齊的隊伍來到教室,迅速地找到各自的座位坐了下來,一切都顯得那樣井然有序。在周老師熱情的引導下,師生們一起演繹着《雷雨》的.精彩,感悟着“雷雨前”的悶熱、不同尋常,在聆聽中收穫,在朗讀中體驗,在思維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當課一結束,就在學生們忙着整理學習用品準備離開的時候,周老師輕聲提醒着:“想想看,你來的時候椅子是怎麼放的?”幾乎所有的學生同時做出了相同的動作——把自己坐過的椅子插入了課桌裏面,然後帶着學習用品排好隊出去了。沒有學生對此有異議,也沒有學生需要別人的再次提醒,更沒有學生大聲喧譁,似乎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給我的感覺就是訓練有素。看着依然整整齊齊的教室,簡直讓人感覺不到這裏曾經有學生來上過課。這是一件小事,可從這件小事中又説明了什麼呢?

接下來是三年級的課,上課的老師來自實驗國小,我在想着她會不會也提醒學生要讓課桌椅保持原樣呢?但學生們的做法讓我再次湧起了對他們的敬意。當學生即將離開時,並沒有老師的提醒,可他們卻一個個主動地把椅子插入課桌下面。有一個女生可能是一時忘記了吧,當她已經走過一個座位時才猛然醒悟過來,於是迅速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輕輕地把椅子放好後才滿意地離開。如果説二年級的學生還需要提醒的話,那麼到了三年級,學生顯然已經養成了這樣的好習慣,這需要怎樣的持之以恆呀?

離開時把自己坐過的椅子恢復原樣,這真的只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可就是這些不需要我們花很多精力就能做好的小事,我們的學生又有多少人願意去做呢?

作為教師,我平時也總是這樣對學生説:如果看見地上的垃圾,你可以彎彎腰,把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桶;如果看見有小同學摔倒了,你可以主動把他扶起來,安慰他;如果看見風把窗簾吹散了,你可以把窗關好或者把窗簾重新整理好;如果看見教室裏的課桌歪了,你可以把它們排得整整齊齊;如果看見有人的紅領巾掉下來了,你可以出聲提醒他或者撿起來幫他戴好;如果看見掃把倒地了,你可以把它“扶”起來,再讓它靠牆“站”好;如果看見窗台髒了,你可以拿抹布把它們擦掉……這些事都是小事,卻因為你做了,而使許多人解決了煩惱,這不是一件好事嗎?三國時期劉備也曾説過這樣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善事雖小,卻能讓別人解決了許多煩惱,你又何樂而不為呢?可是,總有那麼多人不怎麼願意去做,地上的垃圾可以視而不見;別人的困難可以置之不理;學校的財物可以隨意處置……舉手之勞,可又有多少人願意“舉手”呢?

如果説兩位年輕漂亮的老師給這美麗的春天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的話,那麼,學生們的舉手之勞讓這迷人的春天更具魅力,並煥發出無窮的活力。

生活中的小事,需要人去做;花園裏的花,需要人去栽培;社會的安寧,需要人去維護;心靈中的枯地,需要我們怎樣去澆灌呢?假如人人擁有如這些學生般的心靈,相信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國小教師教學隨筆 篇5

原人教社修訂版教材中,根據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對教學內容做了一些特殊的修訂,其中,在每一個練習後面都安排了一定數量的選學題,是最醒目的一個處理方式之一。按照教學參考書的説明,編寫者、專家們的出發點是讓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希望在保證孩子們數學基礎之上,適當安排一些有利於促進孩子思維發展的練習,從而讓一些在平時學習中“吃不飽”的孩子有一個發展的機會。

面對教材這樣的設計與安排,作為一線的教師,只要是認真備課的`老師,都能領會編寫者的意圖,都能把握如何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展開尺度,應該説根據教材的這種安排方式,對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不敢,也無法按教材編寫者的意圖來展開教學,原因很簡單,現在評價學生的標準,不論你是公開反對,還是承認也好,仍然還是以學生的考試分數作為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唯一標準,自然考試成為學生之間競爭的唯一方式,同時,分數也成為評價一個教師教學水平的主要指標體系,如何備考自然也就成了師生之間共同的話題了。

由於根據修訂後的教材要求,選學內容是不納入各種考試的範圍之內的,但作為各級的出題者,往往在潛意識中都有一個想法,通過考試把學生考出個三六九等,把教師考出個三六九等,似乎不這樣出題,就顯示不出自己的水平,不這樣出題,就無法體現考試的份量。

這樣一來,可苦了孩子了,同時也苦了老師,因為,一份試卷要想考出個三六九等,必然會出現一些偏、難之題,而這些考題往往都與教材的選學題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你試想如果孩子連書本上的選學題都不會做,再遇上試卷上的難題不就更不會做了嗎?為此,老師對書本上的選學題不敢怠慢,每每遇到這樣的題會集中精力,一點一點帶學生攻關,雖然有一些孩子理解了,但更多的孩子卻越來越糊了,有些人甚至連基礎的東西都不會了,更有甚者,一些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正在這種錯誤的導向指引下,一點一點的消失,上數學課一步一步地成為他們討厭的一件事。

面對當前課堂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這一現象,作為一名一線的教師急在心裏,卻又無力迴天,因為它的現狀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可以改變的。如果我們的國小數學課堂按照這種考什麼,教什麼的導向走下去,必然會一步一步地走向死衚衕,會把國小數學教育引向一條不歸路上。

因而,當前課程改革的當務之急是改革過於以量化方式進行評價的教學評價方式,走出一條能夠真正地全面反映學生成長的評價之路,從而才能保證課程改革在教學各個環節的真實動作起來。

國小教師教學隨筆 篇6

教師專業發展,朱永新教授總結為“吉祥三寶”。即專業閲讀、專業寫作、專業發展共同體。由此看來,教師專業發展離不開專業寫作,是優秀教師必備素養。

朱教授為了鼓勵新教育教師專業寫作,在教育在線網站發佈了一則保險條例:每日三醒吾身,寫千字文一篇。十年後持3650篇千字文(計三百六十萬字)來本公司。如投保人自感十年後未能躋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以一賠百。

看似帶有玩笑的廣告,日後影響了一大批草根教師走上寫作之路,加快了專業化發展進程,成就幸福生活。

教師專業寫作需要克服畏難情緒。最怕還沒開始,就先把自己給打敗了。“不會寫”、“寫不好”、“多年沒有拿筆了”等等藉口統統冒出來了。要相信,寫作並不神祕,更不可怕,只要拿起筆來寫,漸漸地你會發現,寫作也並不是想象的那麼難,在寫作中寫作能力逐漸提高。

有了寫作得衝動,就不顧一切的去寫,千萬不能等,一等,這點“火花”,這點意志就消磨掉了。

這裏引用張志公先生關於學寫作的一段話:一般來説,學寫作大概要經歷這樣幾個過程。初學寫作的同志,開始階段總是苦於沒有話説,拿北京話來説就是“沒詞兒”。這反映出思路還打不開,寫作能力不高,缺乏鍛鍊,所以寫起文章鋪陳不開,需要發揮的東西也發揮不出來。在這個階段,最好大膽地、放手地寫,對於寫作不要懼怕,頭腦裏不要有框框,先放開再説(古人也有這樣的主張)。這樣做一個時期,手就逐漸放開了,也就有話可説了,而且總覺得想説的話很多。到了這個階段,許多人往往又不知如何下手,對於哪些話必須説,哪些話不必説,拿不準主意。這時候就需要鍛鍊把文章寫得簡要、精煉。所以,對於寫作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論,要看練習寫作的人,出在哪一個階段,具體情況如何。

“開始階段總是苦於沒有話説”這是所有初學寫作的.人的感受,老師開始寫作同樣有這樣的感受。四年前,我決定寫作時,經常感到無話可説,沒有內容可寫。但是,從第一天開始寫隨筆,我立誓寫下去,不管好壞,先動起手來。一段時間下來,文章得到網友的鼓勵,信心來了,思路漸漸打開,要寫的內容一下多了起來:每天和學生在一起,有的是故事,孩子天生就是創造故事的人。這個孩子為什麼貪玩,那個孩子為什麼熱心,“問題生”的問題怎麼形成的,如何轉變……一節課上得好壞,為什麼,需要反思總結。好,好在哪裏;不好,又不好在哪裏。多問幾個為什麼,要寫的內容就有了。總之,只要留心觀察,善於發現,有的是內容寫。一個學期下來,不害怕寫作裏。相反,由於家長的需要、網友的鼓勵,慢慢地寫作成了內心需要,成為一種習慣。

突破了第一階段,會出現像張志公先生所説的“對於哪些話必須説,哪些話不必説,拿不準主意。”這是寫好的問題。從我有限的經歷看,專業寫作,主要寫的是我們在教育教學中發生的事情,主要以案例為主,多寫短文,這樣容易上手,也容易寫好。我的隨筆日記大多采取先把要寫的事情過程寫清楚、寫具體,然後寫一寫通過這件事的看法、想法,以及給自己或他人有哪些借鑑。比如:我在班級嘗試改變問候語。首先,我先介紹如何產生這一想法的;嘗試運用中學生的表現如何;實施中遇到哪些問題,如何改進的;實施後帶來哪些好處等,一一寫下來,就OK了。之後,我把這篇文章投給《國小語文教學》雜誌,竟然發表了。

要寫好,必須行動,“我手寫我行”,只有在寫中才能寫好。那麼,這裏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就是寫作時間從哪兒來?不解決這一問題,寫作就是一句空話。要解決這個問題,先要澄清一個認識,為什麼寫?專業寫作除了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外,我覺得專業寫作,能帶來快樂,提高幸福指數。寫作是個漸變的過程,從開始的畏懼,到逐漸喜愛,再到寫好,得到認可。這一過程充滿神奇,令人興奮。每當文章受到他人的肯定,獲獎、公開發表時,就是最幸福的時刻。

為幸福的事情,不會沒有時間,就像熱戀中男女,一方邀約時,另一方會欣然應約,總會想方設法地找時間。時間是靠擠出來的,只要善擠,每天千字文完全可能。

再舉一個例子:蘇霍姆林斯基是享譽全球的教育家。他沒有很高的學歷,17歲國中畢業後,只經過一年的師資培訓班的學習,他當上了農村的國小教師。然而,他堅守理想,堅持學習,在35年的教育生涯裏,他一直堅持每天早晨5點——8點從事寫作,白天去課堂上課、聽課、當班主任,晚上整理筆記,思考一天工作中的問題。這一寫,一生中寫了40本書,600多篇論文,1000多篇共兒童閲讀的童話、故事和短片小説。

國小教師教學隨筆 篇7

本人正式走上教師的崗位已經有兩個月的時間,每一天睜開眼我都會想起一位老教師的一句話:全情投入緊張的教師工作。

有一天一位同事説上課我看上去很老練,不像是新工作的老師。其實新教師的迷茫我也有,入職前的培訓是我對愛山唯一的瞭解,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作為愛山的娃是很幸福的,但是作為愛山的老師是非常的辛苦。當時我只覺得每一個孩子的童年都只有一次,他們走過國小六年也就結束了童年時代,而學校是專門搞教育的場所應該為學生的童年留下屬於他們自己記憶,以及他們和小夥伴們成長的痕跡。所以我每天為學生們跑上跑下雖然累但也是值得的!

可是在我的工作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愛山的這一天,作為教師我們為學生做的太多了,當然我這並不是為自己推脱工作任務,只是從另外一個方面審視了一下我目前所從事的工作。孩子們一天的.學校生活每一步都有老師的陪伴,從晨間活動,到中午吃飯看課外書,再到下午放學出校門,每一步都是老師在陪伴,更確切的説是都有老師在監督他們的學校生活。我曾經嘗試過,在我看班的時候故意的走出去,可是非常的不幸,我的寶貝們在我出去沒有多長時間就開始亂嗡嗡的説話,自己該乾的時候好像已近不知道是什麼了。我不知道這樣的陪着成長起來的國小生,以後能不夠適應沒有人陪伴的國中生活。我相信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在家裏是能夠自己支配自己的日常生活的,而為什麼到了學校卻成了什麼都幹不好的小王子小公主了呢!

我更想説的是,我們的教育究竟要培養出什麼樣的學生,國小生們似乎每天不知所以的在重複的簡單的知識,難得的假期又被各種各樣的補課班佔據的自己的生活。成績好點的國中生心理有一個大學的夢想,而成績不好的學生流落到了各種各樣的中專技校,有開始了不知道為了什麼的枯燥的校園生活。而那些辛苦了好些年終於走進了大學的莘莘學子們卻要面臨着畢業就是失業的殘酷現實。

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精英,不是每一個教育者都能夠承載精英教育,大多數的人都是平凡的人,大多數的教師所從事的也都是普通的教育,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教育工作這要培養出什麼樣的學生呢?這是我這個層次這個年齡不能解決也不能決策的問題。

關於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有思想的教師的另一個方面就是自己的專業課方面,我自己本身呢是一名體育老師,因為有過7年的專業求學的路,見過很多位老師其中也不乏有一生致力於體育研究教學的研究生導師,和那些根本不配留在教室崗位上的教育敗類。多種多樣的老師最讓我喜歡的是那些談吐優雅,又能夠精於自己專業的老師,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也會是自己這一方面非常熟悉的教師,説不定終有一天我也會成為這一方面的教育專家。當然這需要我不斷的努力,不斷地吸收他人的營養,不斷地充實自己。

國小教師教學隨筆 篇8

繁忙的開學工作已經有兩個星期了,本學期班上新來了9名新生,剛開學的第一天,孩子們的表現非常棒,不哭不鬧,而且以前愛哭的徐光得小朋友進步最大,高高興興的跟媽媽説再見了,符明澤小朋友也不亂跑、也吃幼兒園的飯菜了,新來的小朋友都不錯,除了鍾慧小朋友吃飯有些困難以外,其他小朋友都不錯。本班最大的問題是進餐方面的環節,有幾個女孩子進餐速度慢,個別衞生方面還需加強,還有個別孩子較挑食,例如:王春靈、鍾慧、符明澤、王恩傑等等,每次都是最後吃完的,讓老師們感到很苦惱,怎麼樣幫助他們在進餐方面既文明、又不挑食、而且速度又快一點呢?我們三位老師經過商量,一致覺得要想提高進餐速度,首先老師們動作要快一些,其次要分工負責監督並提醒,做到每個老師看兩桌,負責這兩桌的老師要做到督促他們進餐和講衞生,還有要有東西激勵他們,例如吃飯前五名的和吃飯較衞生的獎勵貼貼等等。週一的'時候,我用了一個方法,説小朋友想不想去拔蘿蔔亞?小朋友説:“想啊!”我便説道:“如果你們想今天去拔蘿蔔,那你們要吃飯快一些,動作快一些,還有更有禮貌,我就帶你們去小農場拔蘿蔔”。這一天下來,孩子們的這個表現出乎我們的意料,平時吃飯慢吞吞的小朋友或者調皮的幼兒在今天都表現的特別聽話、懂事,各個都想着去拔蘿蔔,他們會時不時的問我:“小琳老師,什麼時候去拔蘿蔔啊?蘿蔔種在哪裏呀?”這個時候,我就會告訴他們,等你們乖乖的,下午第一節課後,老師帶你們去拔,等下課後,孩子們都興高采烈的拍着長長的隊伍去小農場拔蘿蔔了,當老師告訴他們説,地裏有蘿蔔時,他們就已經忍不住上來拔了,他們還會一邊唱歌一邊做拔蘿蔔的動作,有些蘿蔔不好拔,把葉子拔斷了,沒法拔了,他們會自己想辦法,用手挖或者拿勺子來挖,只要發現有蘿蔔藏在土裏面,他們就很興奮的跑過來,王萍發現後,她大聲的説:“老師,這裏有個大大的蘿蔔.”於是好多小朋友便圍過來,想要拔她的,她説:“這是我發現的,你們再去別的地方找吧!”聽到他們的對話,我覺得孩子們是很聰明、很可愛的。大家拔呀拔,大概過了半個小時候過後,差不多每個小朋友手上都碩果累累,手上都有好幾個胡蘿蔔呢,看到大家臉上洋溢着開心的笑容的時候,我覺得他們已經體驗到了勞動的光榮,勞動的成果,後面我們還一起展示了今天動手拔蘿蔔的成果,他們還説:“我要拿回家煮湯喝、煮粥喝、炒來吃等等”,看到他們這麼滿足的樣子,真正的體會到收穫的喜悦。

回到教室後,在組織遊戲前,我問他們,今天你們拔蘿蔔開心嗎?他們説:“好開心,我們每天可以去拔嗎?”我説沒有了,蘿蔔被我們拔完了。”他們説:“那我們再種吧。”我想種西瓜;我想種草莓;我想種西紅柿;我想種葡萄;我想種花生;我想種地瓜等等,孩子們真的很聰明,他們也知道這些是結果實的,摘或者拔是很好玩的,因此我們也會採取孩子們的喜好根據季節進行種植的,我覺得開闢這個小農場,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業餘生活,同時也讓幼兒親自體驗種植的興趣和過程,萌發幼兒熱愛勞動,並從勞動中獲取到其中的快樂和收穫。

國小教師教學隨筆 篇9

兩天的招生工作總算結束了。第一次接觸一年級的招生工作發覺這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一年級新生入學,那得要填一張表,表上有一項是填孩子的身份證號,那就意味着得參照户口本填寫。可是很多家長來的時候都沒帶户口本,大概大班放假前老師説的,學生忘了。於是家長得重新回家一趟,這就免不了家長的報怨了,我理解他們,來回一趟是很麻煩。很多學生都是由爺爺奶奶陪來報到的,讓他們自己填表有點不合實際,他們不是看不清就是不會寫字。那當然得我做了,這一項身份證號特別重要,所有我一定要認真細緻,不能寫錯一個數字。怕寫錯,每填寫完一張表我都得檢查兩三遍。表填好,吃在學校的孩子得交飯錢,錢這東西我對它有恐懼症啊,上學期收到了張假錢,這學期害怕的.不得了,我就讓學生一張張標上記號,連五元的也不放過。這幾步都做好了,我才把書發給孩子,告訴家長讓他們在這兩天和孩子一起幫書穿上新裝(包書),並囑咐他們在9月1號7點半左右到校,背上書包帶好學習用品,還得拿好勺子和抹布。即使有好幾個家長孩子在一起,我還是一遍遍不厭其煩得告訴每一個孩子。我想讓他們在成為國小生的那一刻起有個嶄新的開始。讓他們喜歡學校,也喜歡我這個班主任。

學生都註冊好了,我現開始要填寫電子表格了,告訴自己要細心,不能馬虎呀!

國小教師教學隨筆 篇10

如今的社會充滿着激烈的競爭,而競爭的實質是人才的競爭,所謂人才,除了掌握一定的技術知識外,還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因此教師的任務正如古人所説的那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也就是説教師除了教授科學知識的同時,還必須向學生傳授良好的道德品質。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的人才;也只有這樣,在我們教學工作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為什麼要對國小生進行養成教育

養成教育,就是要培養形成良好習慣的教育。良好的`習慣範圍很大,從坐立行走、言談舉止、到學習、生活等。習慣的好壞,一個人代表着一個家庭;在學校裏,代表一個班級,一個學校;在社會上,代表着一個單位;在世界交往中,代表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明。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時代在呼喚着文明,古代教育家孔子説:“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説:“一個人不學習禮儀,不懂文明不講禮貌,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也就更談不上建立功名,成就事業啦!”可見,良好的習慣是獲得美好人生的基礎。所以,我們班主任要狠抓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

二、培養學生的養成教育,班主任是典範

“嚴軍先嚴將”。一個班級的習慣的好壞,班主任起決定性的作用。俗話説:“經師易得,人師難求。”然而作教師的,特別是當代教師再難也要向“人師”努力。蘇霍姆林斯基説:“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師,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產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師要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不應該只教書,不見人,不能當“教書匠”。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掃清“匠氣”,挑起“育人”的重擔,認真探索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的規律,把説在嘴上,寫在紙上的“教書育人”切實裝到心裏,落實到行動上,自覺站在育人的高度進行教學。在向學生播撒知識種子的同時播撒文明習慣養成教育的良種。

現代的學生除應具有紮實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健康的體魄,一定的勞動技能外,尤其要具有文明的養成教育。國小生正是人生觀,世紀觀逐步形成的過程,可塑性強,是良好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教師的教態具有極強的示範性,教師的儀表、風度、言談舉止、一舉手、一投足,無不對學生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俗話説:“學生是老師的影子”,為人師表,以身立教可以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這是教師職業特點決定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自身良好習慣的養成是重要的勞動工具和勞動手段。教師要把學生造就成什麼人,自身就應該是這種人。

三、養成教育對教學工作的促進

抓好國小生的養成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的提高百益無害。

我班有各別同學字寫的不好。他所寫的字有五分之四是錯字。紀律上,上課他不會坐凳子,總是把腳放在凳子上往桌子上一趴。老師在前邊大聲講課,他就在下邊小聲説話,搞得周圍同學都上不好課。下課時,壞毛病就更多了,不是踢了這個同學,就是罵了那個同學。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的責任感就油然而生,是我這個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經過一番動腦筋,首先,進行家訪瞭解情況,再想出了轉化的辦法,抓紀律要從學生的養成教育入手,反覆學習德育課本《坐立行要規範》,學後,説一説正確坐立行的要求;練一練坐立行姿勢;比一比哪個同學坐立行動作最規範,評一評誰的姿勢正確;還要熟記:“坐如鐘,立如鬆,行如風”。在學生對坐立行這問題初步認識之後,然後對學生講道理。例如,要讓學生不隨地吐痰就要講清隨地吐痰的害處。最後,進行習慣的束縛教育。通過學習、教育,他能坐凳子了。進步很大。

經過良好習慣養成教育使他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學習上有了明鮮進步。

無數事實使我認識到:任何學習成績好的班級,都有良好的習慣。良好習慣養成特別是養成初期都離不開嚴格紀律的約束。因此,養成教育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一絲不苟。“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國小生養成教育對學校教學工作中起促進作用。

國小教師教學隨筆 篇11

培養弱智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有助於他們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弱智兒童今後的生活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必須學會生活自理。但智障孩子的家長,往往一心想要給予孩子更多的補償,很多事不捨得讓孩子親力親為,大事小事均為孩子包辦代辦,長久下去,自然讓他們形成錯誤認識:只要自己不願意做的事,爸爸媽媽都會幫忙做。在學校,老師都嫌他們不會,動作慢,也全都給他們包辦了,他們根本就沒有得到培養。如:

我們學校有個別的孩子在家還是家長餵飯,來學校進餐時,吃的很髒,吃的很慢。飯碗不會洗乾淨的;有些孩子還不會洗澡;有些隨地大小便等,都已經十幾歲了,真是替這些孩子的今後生活愁啊。所以,培養弱智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至關重要。

對於這種現象,首先必須做好家長的`工作,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儘量讓孩子自己動手做,過分的溺愛,多點耐心,多點鼓勵,培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

其次是學校的生活課程的教學,要針對弱智兒童的個性,對他們進行正面的教育;交給他們自理的技巧;有針對性的進行個別指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就有區別;多給與孩子動手操作,這樣更好的鞏固學生的生活自理意識。

最後就是我們的生活老師,請不要嫌他們動作慢,洗衣服不乾淨,就幫他們代辦,他們會養成惰性的,不然在生活課堂的教學就白費了,多點耐心,指導他們穿衣、進餐、個人衞生、如廁等,多點鼓勵,當他們自己完成了洗衣或洗澡,給予他們鼓勵表揚,我們的弱智兒童就會很高興,就會更積極的去做。

老師、家長共同努力,培養弱智孩子的獨立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縮小弱智兒童與正常兒童的差別,使其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自立於社會,使之成為獨立或半獨立的社會成員。多點耐心,多點鼓勵。

國小教師教學隨筆 篇12

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就是,沒有把握住語文課的特點,把語文課上得不倫不類。比如,把《偉大的友誼》上成了政治課;把《把七顆鑽石》上成了思品課;把《蝙蝠和雷達》上成了科學課。這樣的老師很多,有的還是全國著名的教師。他們在全國各地上示範課,一些教育類學術報刊上還發表他們的教學設計、課堂實錄。一些出版社還為這些教師出集子。其實,這些人根本沒弄明白,語文的本質,不知道語文課要完成的任務是什麼。

還有一種現象也比較普遍,過於偏重分析課文的內容。這些教師把課文內容挖掘得特別深,分析得非常透。很精采,很到位。到頭來,學生的'語文素養沒什麼提高。比如教《第一場雪》把課文沒寫出的內容也分析透了。

近兩年,又出現了一種現象,用多媒體取代了語言文字。多媒體的確是很好的教學輔助手段。但只能是輔助,不能取代,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如果把課文的內容都用多媒體課件代替了,學生還學什麼語文。學生的語文素養又怎麼能培養?語文課就得讓孩子通過語言文字來理解,來感悟,來品味。學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提高語文素養的。

在能力培養方面,也存重理解能力培養,輕其他能力培養的問題。雖然,閲讀能力最主要的能力是理解力,但理解能力不是閲讀能力的全部,還有記憶力,閲讀速度等等。人們普遍忽視提高學生的閲讀速度。隨着社會的發展,閲讀速度對一個人越來越重要,互聯網的出現,人們得到信息比原來便捷得多,信息量也大得多。這樣,就對人們的閲讀速度要求越來越高。

還有一個問題,語文需要積累。而很多教師只注重理解,而忽視了積累。

各科教學都需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也不例外。這一點,很多教師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這些現象看上去是表面的問題,其實,每一種現象背後都有深層次的教育理論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得知道,語文是什麼。語文課的任務是什麼。當然,對語文本質的認識,有一些爭議,但都只是有不同的側重,都承認語文是最重要的基礎學科,既有工具性,又有很強的思想性,語文教學最主要的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當然,還有其他任務。

國小教師教學隨筆 篇13

我們常把孩子比做初生的太陽,那麼後進生就是遲升的朝陽,比起其他學生他們更需要老師的耐心、細心的呵護、理解與尊重、循循善誘……“要小心的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這句話或許有些誇張了一點,卻實實在在的告訴我們對待後進生不可疏忽大意,作為一名,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教育好這些後進生,是他們和其他學生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展現自己獨特的風采。

在我擔任一年級班主任的第一學期裏,我的班級裏某某和某某,他們兩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愛做家庭作業,導致他們兩個的學習成績很差,幾次找家長談話,效果也不是很好,課堂上,我仔細的觀察他們兩個,課下,我找他們兩個談話,發現,他們並不是那種學習成績較差、無可救藥的`學生。看來是思想問題,我開始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沒過幾天,某某某病又犯了,我很生氣,同時也有些失望,不想再管他們了,但是我又想如果我放棄了他們,那麼他們也許就會越來越放鬆自己,所以我又不能不管他倆。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真是動腦筋了,一有空就把他兩個叫到辦公室一邊陪他們做作業,一邊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幾天之後,我發現某某已經能夠自己按時完成作業了,於是,我及時對某某進行表揚,沒過幾天另一個也開始自己完成作業了。

當時我雖然很高興,但是真的很害怕他們堅持不了幾天又不能堅持下去了,但是令我很興奮的是,他倆不但能按時完成作業,而且作業的質量也很高,批改他們的家庭作業,不忘加上一句批語,有時是:你能按時完成作業,老師真高興;有時是:你可要堅持哦!並且一直堅持到現在,某某的單元自測每次都是考“優”。我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喜悦!因為,我沒有放棄他們。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於後進生,要想讓他們有所提高,老師一定要抓住他們的弱點,從各個方面去關心他們,去愛護他們,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給予他們的温暖,給予他們的信心,給予他們的關懷,這樣讓學生從內心發現自己的錯誤所在,找到提高的辦法,從而努力學習,這樣的辦法的確是很好的,我想這些寶貴的經驗都會為我以後的班主任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國小教師教學隨筆 篇14

英語教學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學生中學階段的學習,所以國小英語基礎教育至關重要。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國小英語的效果呢?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選擇適合國小生口味的教學方式方法。實踐證明,注入情感、激發學生熱情,培養創新精神、發揮交際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和德育、智育相互滲透,完善教學過程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如果總是盯住學生的弱點錯誤,而不對他們的成功作出正確的評價,就會壓抑學生那些朦朧的、零碎的、不成形的思想,從而阻礙了創造性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正確對待“異想天開”,採用恰當的評價方式,注意客觀、公正、熱情、誠懇的態度,滿足他們成功的需要,調動積極性。在實踐中,我注意做到兩點:

(1)、注意評價的鼓勵性

面對精彩的回答,我們要捨得掌聲。但在對學生進行恰當的表揚的基礎上,也應注意否定學生錯誤的'方法。教師課堂上經常採用的一句“No,You are wrong.”常常使回答的學生積極性一落千丈,甚至挫傷了他的自尊心,這樣不利於學生髮揮創造性,不如把它換成善意的話,如“I don‘‘t think so.”“Please think it over.”“Maybe you‘‘re right.”“Really?”它們聽起來委婉含蓄,不但使學生容易接受,而且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2)、注意評價的層次性不同程度的學生,我設以不同程度的要求,並分層次評價要求。優等生往往給予高要求的評價,希望他們不滿足於現狀,更上一層樓;而後進生往往給予肯定、鼓勵的評價,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尊重他們的自尊心。教師要把期望帶給學生,尊重、理解、寬容地對待學生,相信他們會取得進步,獲得成功。給予積極的評價,才能保持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做到勤思,創造力才能得以繼續的發展。

二、 激發學生熱情,培養創新能力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外語教育研究界提出,當前,外語教學法正處於轉變之中,其特點是在教師的直接教授與同伴及小組活動之間尋求平衡。外語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如果不注重培養學生熱情,往往會使學生覺得寸步難行,從而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教師應充分利用國小英語教材內容淺顯易懂,貼近生活,富有情趣的特點,創設課堂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在熱烈興奮、輕鬆自由的課堂氛圍中,在自由地教與學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改變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的單一的教學信息傳遞方式,有講有練,精講精練;有動有靜,動靜結合;有起伏、有節奏,使課堂上充滿生機、挑戰與激情。促成情感互動、師生互動的局面。“互動”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認知互動、師生情感互動、師生實踐性活動的互動等,形成多維互動關係,充分體現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及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施共同創設的各種情景中,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實踐活動。我們可以藉助角色模擬,展現對話情景。例如:在教學國小英語第一冊第2單元時,我讓學生分別扮演Zoom、Zip、Mike、Wu Yifan上台自由發揮即興表演對話,通過動作、神情及語言,生動形象地呈現教學內容、使較長的對話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學會了。又如:在教學鋼筆、鉛筆、橡皮擦、卷筆刀、尺子、鉛筆盒的一些單詞時,教師可準備相關實物放在一個“百寶箱”盒子裏,然後一邊神祕地出示,一邊説:“Look, What is this, do you know?”同學們興致盎然,紛紛爭着回答,教師趁機教學單詞,使學生在玩中輕鬆學會了單詞。智慧的創造,靈感的激發,成功的喜悦,常常給人心靈以巨大的震撼,在師生的生命長河中,留下永不消逝的痕跡。

三、 發揮交際能力,培養創新能力

國小英語教材給教師以充分自由的發揮空間,它貼近生活,我們在學習中要注重實踐、體驗、感悟、內化、創新的過程,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利用課餘生活,設計實踐活動,讓學生的英語技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真正發揮英語的交際功能,提高語言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我注意多角度、全方位地圍繞教學內容,設計各種教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