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邊城讀書筆記

文學2.43W

《邊城》是離諾貝爾文學獎最近的大陸文學家沈從文的代表作,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抒發鄉土情懷的中篇小説,是一首清麗、哀婉的田園牧歌。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邊城的讀書筆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邊城讀書筆記

  邊城讀書筆記一

一直聽説過《邊城》的大名,但由於各種原因,一直都沒有看過。這一次在語文課本上與《邊城》結緣,感觸頗深。

人性是世間最美的東西。在現代都市裏,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森林裏,我們又保留了多少純淨的人性呢?在城市中終日奔波勞累的我們實在無力去呵護,只任塵埃將它一點一滴淹沒,甚至吞噬。人性中太多的美德將塵封的心靈在一角,疲倦的我們如何有閒暇將其開啟?或許有很多人早已忘記了它的存在。可是在邊城,在這個幾乎被世界遺忘了的邊城,我找到了人性的歸宿。

湘西山美、水美,但人更美。青山繞水,水環青山,纏綿不已。在大自然母親的寵愛中出落得亭亭玉立的翠翠,山教會了她堅強,水賦予了她柔美。在清澈的見底的溪水的眷顧下,她的心純潔無暇。年少的懵懂,初開的情竇,她的心裏喜愁摻半。因為純樸,她無法拒絕大老,也無法向儺送表白。一切都是源於善。然而終是湊巧,落得個孑然一身獨守空船,為了一個未必會回來的人作無期的等待!

其實不管悲慘也好,完美也罷,我們都要走下去,不管我們高不高興,花開花謝,潮起潮落。昨日隨風已逝,明日迎風將來,世界從不理會任何人。

翠翠的愛情隨着儺送的悄然離開逝去,就這樣,愛情之花還沒盛開就已凋落了。也許沒有開始的愛情才是最完美的,因為錯過,才會刻骨銘心,沒有結局。才會意味着永恆的存在。

屬於邊城的故事結束了,但我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人生路漫漫,吾等切記珍惜。

  邊城讀書筆記二

一切事物,當它達到了極限時,必然掩藏着令人不得不深思的憂慮,唯美只是理性主義者的異想天開,世界上決不會存在十全十美的東西,正如嬌豔的花朵總是伴隨着飄零的淒涼,總是令人感到一種無法言語的悽婉,美麗達到了絕然處的時候,也會掩藏着無限令人無比傷痛的疤痕。

作為沈從文“湘西”派小説代表的《邊城》,可以説它描繪的就是一個唯美的湘西田園式的鄉土生活,一個寧靜而又偏僻、祥和而又純樸、靜謐而又和諧的鄉村,一個有山有水,綠水青山,白雲藍天長存的世外桃源,美麗的茶峒、優雅的吊腳樓以及仙境般的白塔,這一切天外飛仙的`風景無不令人嚮往,還有這裏善良而又純樸的人情也無不給人一種令人神往的憧憬,可以説,沈從文筆下的湘西生活就是陶淵明筆下桃花源生活在三十年代的再現。然而,這仙境般的湘西生活卻無處不藴含着整個中華民族的悲劇,絕然之下的完美伴隨的卻是一首令人感到悽婉的歌謠。

《邊城》這部作品成書於三十年代,三十年代正是一個軍閥割據、你爭我鬥、時世動盪、政治混亂的年代,中國面臨着國內、國外雙重危機的壓迫,國內國共兩黨戰火不斷,民不聊生;國外,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的大舉侵略,使得本就飽受風雨的中國更是雪上加霜,中國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危機。然而作為“湘西”派小説代表的沈從文,在這亡國滅種的危機下,卻把視角投向了一個偏僻得不為人們所知的小村莊,去描寫一個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的世外桃源,他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一心想躲避殘酷的現實,去做一個隱居者,安安靜靜地過完自己的一生。而是想借這部作品來喚起人們拯救中國的鬥志,掃除潛藏在人們心底已久的冷漠與麻木。正如他自己所説的:“我的讀者應該有理性,而這點理性變基於對中國現社會變動有所關心,認識這個民族的過去偉大處與目前墮落處。”

只有正確認識了自己,才能改變自己,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必須改變目前的現狀,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共同為新中國的建立奮鬥。

縱使中國有着五千年的輝煌歷史,但歷史總歸歷史,作為現代社會的我們應該居安思危,面對現實,想着如何救民族於水深火熱之中,而不應像桃花源記中的人們“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味的逃避,一味的自欺欺人,只關心到個人的利益,而棄民族利益於不顧。也不能像邊城裏的人一樣,生活在一樣與現實社會格格不入的虛幻的世界中。也許有人會認為這種幻想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無法擺脱現實生活,只能寄予幻想來聊以自慰的行為,但是他們是否想過,在受到別人的壓迫時,我們是選擇一味的忍受嗎?選擇一味的自欺欺人嗎?那麼是否可想過忍受過後又會是什麼呢?是落後,是捱打。

望我中華,不言夙殤,在國難當頭的日子裏,人們卻想着如何過好自己的生活,對於國事不聞不問。雖説這部作品中藴含着濃厚的風土人情,人與人之間也缺少當今社會的爾虞我詐,人們生活在一個可以稱得上是人間天堂的世外桃源,但這裏與世隔絕,缺少與外界的聯繫,也缺少發展與進步的源泉和動力。一個生活在自己世界裏的人,只是如同蠶蛹一樣,作繭自縛,阻礙自身的發展,可是蠶還有破繭成蝶的那一日,而作為人呢?只有等待着別人的欺壓。偉大的中華民族難道就這樣甘心落後於他人,忍受別人的欺凌嗎?當西方資本主義經濟高度發展時候,我們的國人還生活在落後的封建主義社會的生產關係中,這是何等的可悲!現代的社會是一個相互聯繫的社會,要想富強,就必須打開國門,走出去,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別人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壯大自己,把“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不斷開拓自己的視野,挖掘自身的潛力,只有這樣才可能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求得一席之位。

幻想註定是要破滅的,正如文章最後白塔崩塌,翠翠和天保愛情的破滅,以及爺爺的駕鶴西去一樣,這一切都預示着悲劇的開始。如此唯美的生活下卻藴藏着令人無比傷痛的悲劇,這不得不讓人聯想作者寫這部作品的用意――喚起人們拯救中國的鬥志,掃除潛藏在人們內心已久的愚昧與麻木。總之,《邊城》可以説是一串悽婉的歌謠,美麗深處無不藴藏着無限的傷疤。

  邊城讀書筆記三

連日的陰雨,心情本就有些鬱郁,更那堪是夜晚,似乎寂聊也隨之侵襲而來。不想陷入一種空洞和無助,就起身去泡了杯咖啡,讓自己温熱和活力起來。然後端坐在電腦前,慢慢地閲讀起數日前朋友推薦的沈從文先生的《邊城》。

初讀,許是習慣性的讀小説的方式,急切的想尋讀裏面的人物或情節,故對於小説開篇大段的景物描寫似乎看不進去,可漸漸的,一幅曼妙的風情畫卷隨着文字徐徐展開,使人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彷彿置身湘西那美麗的世外桃園。翠翠就是在這樣一個淳樸、天然、優美的環境中孕育出來的自然之女。

就是這樣一個懵懂、嬌憨、不食人間煙火的純美女孩,卻遭遇了一段似乎尚未開始就已結束了的綿長而憂傷的愛。也許越是急切得到就越容易失去,難道這就是宿命麼?“那個人明天會回來麼?”故事的結尾以這樣的反問戛然而止,讓人唏噓不已。掩卷,腦海中似乎浮現翠翠燈下托腮喃喃自語的神情:“那個人明天會回來麼?”她的糾結讓人生生的心疼起來:這漫長的日子她是否能夠靠着那個初見時的甜美回憶安然度過呢?

很久沒有讀到這樣使人驚豔的文字了,這驚豔不是華麗。而是不染塵世的純美愛情遭壓抑帶給人的一種柔軟、一種憐惜,一種淡淡的憂傷,一種對命運不解的扣問。不由感慨有時男子如何竟有比女子還極致的細膩,沈從文先生如何知曉那樣一個情竇初開的女子那麼隱微的心理,難道真如他所説:“在最好的年紀遇到了一個正當最好年紀的女子?”

時間,有合適的心情,再讀《邊城》。

標籤:讀書筆記 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