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巖攔潭經典散文

文學1.59W

關乎我童年的記憶很多,但總少不了夏季、夥伴、洗澡和巖攔潭。

巖攔潭經典散文

巖攔潭,在雷公溪的下游,距我家不足三百米。巖攔潭的名字,是喊迂(錯)了的,實為巖龍潭。據説,巖龍潭底很平坦,是一塊支離破碎的、數百平的紅巖板。紅巖質地較軟,經年累月,被水浸泡沖洗後,巖縫隙變寬、變深了,遂呈現出一條龍的圖案。

老人們説,巖龍潭的龍,鳳冠驢耳麒角,虯鬚飄然,在粼粼的漣漪中,龍體搖擺如遊。可是,其鱗斑依然清晰可見,龍爪蒼勁有力,一目瞭然,有乘風破浪的架勢。相傳,巖龍潭的龍,曾是故鄉的一大奇觀。又傳,古時候七甲坪窮困,老八區豐富。七甲坪人遂請陰陽先生暗訪,見該龍呈頭南尾北的姿態,是屙肥老八區吃窮七甲坪,便請高人偷偷地潛入水中鑿斷了龍頸。自那以後,巖龍潭的龍被河沙掩埋了,終不見天日,其實,“三十年潭變灘,三十年灘變潭”而已。

巖龍潭南北橫亙。其一側是沙灘,長而寬,潔又白,是我及儀伴們的樂園。另一側是瓦窯田,田坎很高,有個排山水的涵洞,幽暗陰森,有幾分駭人,田埂上是一條大路,直通着山外。它的上游,是松樹樁與松木板攔截的水碾壩,高不過兩米。其腰際,有一排過河的小石墩,形狀各樣,大小不同,但高矮一致,幾乎每塊都有一處月牙彎,那是歷朝各代農民磨刀礪斧的痕跡,應該説,那是歲月的記憶;其下游,被一塊淺灘所隔,灘下是長而深的沉兒潭,因淹死了一個叫陳玉的人而名。

巖龍潭,最深處僅一米伍,有蠱,讓童年的我意亂情迷。每天早餐後,父母要出集體工了,再三再四地囑咐,要我莫帶弟弟下河,怕淹,説有水鬼。可是,只要爸媽一轉背,我就帶着“拖油瓶”下河了。那時,河灘還濕漉漉的,河面霧氣騰騰,溪水清涼徹骨,但我全然不顧,便樂此不疲地嗨起來。扒豪溝、磊房子、打水漂、磨印章、找靚石、拾小魚……

九歲那年,我終於上學了,但還要帶着弟弟上課。記得某次,破天荒沒帶弟弟,安安兒就鼓動我逃學,説一起去巖龍潭逮澡。平時,我被“知事的孩子”虛榮着,雖然糾結,哪有這驚駭的怪念頭?但我終究抵不過巖龍潭的誘惑,於是,夥伴們集體生病了,安安兒腿麻,煙荷包腹脹,平子牙疼,我胃不舒服,梅妹兒感冒……大夥用心良苦,但演技太次,花了上午三節課時,才騙過二十歲的'女班主任楊老師,實現了巖龍潭的勝利大會師。

説是逮澡,捕魚是一個重要內容。巖龍潭的魚非常豐富,常見的有斑魚、藍花魚、紅翅膀、白泡子、黃絲骨近二十個品種。前四種是小河魚、味美易捕。黃絲骨肉鮮獨刺,比鬍子鰱好吃得多,但太滑,難抓,還會像桂魚一樣蜇人。最討人喜歡的是,其貌不揚的甲魚,它個大,味美,蛋白高,容易得手,但機會不多。至於娃娃魚,有,稀罕,常為過路客。

夥伴們一陣嘰嘰喳喳後,還是老規矩,抓鬮。遊戲的形式與內容不限,但捕魚的場所是編號、抓鬮的,絕對公平。自上而下,碾子壩左坎跟為一號,碾子壩跟為二號,水碾涵洞為三號,石墩上面的大紅巖包及其附近為四號,石墩以下瓦窯田外坎跟為五號。一號多斑魚,大而肥美,逮到一條,足有三四兩重,但河坎為大亂石砌成,洞穴深而相通,不易得手。二號是天然的石樑石縫,多小斑魚,往而有獲。三號的水碾涵洞,只要宏勝老人碾好一盤米,他就會停水,洞裏的魚是罈子裏摸烏龜――十拿九穩,但是需要等待。四號大紅巖包下,都是重量級的魚類,但整個巨石下環環相扣、四通八達,人又不可深入,唯有其附近古柳下可以補償。最理想的是五號,魚兒不大不小,穩當,而且種類多樣――我曾摸到過一隻大甲魚。

那次捕魚,我們都有不小的收穫。接下來,便是夥伴們搶堡子、扎鼻子、打水漂、翻肚臍兒賽方面的遊戲。氣喘吁吁了,飢腸轆轆了,四肢無力了,眼珠粉紅如兔眼了,手腳皮皺如老人了,我們才放棄劇烈的運動,但是,絕對不會閒着,磨印章。先找來軟硬適度、紋理優美,猶黃龍玉一般的黃石,再打磨,比誰的材質優良,看誰的印章精巧。結果,我的作品無人能及,但是,我的結局最為尷尬:在夥伴們赤裸着身子,一排像騎馬似的坐在河墩上,正埋頭打磨第二塊印章時,楊老師放學了。巖龍潭的河墩,是她回家的必經之路。夥伴們眼尖,“撲通,撲通”地跳進了水中,而我還陶醉在奪魁的喜悦,準備再創輝煌呢,因為投入,對楊老師的到來全然不知。我擋着她的通行了,那小東東上還粘滿了打磨的泥漿,猶一條小泥鰍。或許是楊老師害羞,她也不吭不聲,幾次單腳伸過去,想在我面前找塊空間搭一下腳,但都失敗了。當夥伴們的怪笑聲,吶喊聲與激水聲,讓我不經意間抬起頭時,媽呀,楊老師臉若桃花,似笑非笑,猶惱未惱……

次日,夥伴們就悲催了,都齊刷刷地站在了黑板前面。本來是可以狡辯的,下午病好了嘛,可是,梅妹兒的請假條上寫着:老師,明天我要感冒了,請假一天。老師是對症批假的,當時沒空細看。

至今細想,為去巖龍潭逮澡,四十年前的謊言有些詭異,為什麼?現在安安兒常嘮腿麻,平子也經常喊牙疼,我是老胃病常不舒服,煙荷包肝腹水走了近三十年,那個“明天感冒”的梅妹兒,遠嫁了,她又如何呢?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已過知天命之年……歲月不饒人啊!

巖龍潭於我,有太多的記憶,難忘

標籤:巖攔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