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蘇軾關於羊肉的詩詞

文學8.64K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下面是蘇軾關於羊肉的詩詞的內容,歡迎閲讀

蘇軾關於羊肉的詩詞

次韻子由除日見寄

薄宦驅我西,遠別不容惜。

方愁後會遠,未暇憂歲夕。

強歡雖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

念為兒童歲,屈指已成昔。

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釋。

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

府卒來驅儺,矍鑠驚遠客。

愁來豈有魔,煩汝為攘磔。

寒梅與凍杏,嫩萼初似麥。

攀條為惆悵,玉蕊何時折。

不憂春豔晚,行見棄夏核。

人生行樂耳,安用聲名籍。

胡為獨多感,不見膏自炙。

詩來苦相寬,子意遠可射。

依依見其面,疑子在咫尺。

兄今雖小官,幸忝佐方伯。

北池近所鑿,中有汧水碧。

臨池飲美酒,尚可消永日。

但恐詩力弱,鬥健未免馘。

詩成十日到,誰謂千里隔。

一月寄一篇,憂愁何足擲。

詞譯

(1) 熊臘:《淮南子》:熊當心有白脂如玉,味甚美,俗呼熊白。

(2) 驅儺:舊時歲暮或立春日迎神賽會,驅除疫鬼。

(3) 《禮記·月令》:季春,命國儺。九門磔攘,以畢春氣。鄭玄注:磔牲以攘於四方之神,所以畢止其災也。

(4) 核:鄭注周禮:通“核”,謂梅、李之屬。又與“籺”同,米麥的粗屑。

(5) 《莊子·人間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6) 馘(guo):指俘虜。

蘇軾主要成就

詩作

蘇軾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都毫無掩飾地表現在其文學作品中,其中又以詩歌最為淋漓酣暢。在二千七百多首蘇詩中,干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蘇軾對社會現實中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時宜”的態度,始終把批判現實作為詩歌的重要主題。更可貴的是,蘇軾對社會的批判並未侷限於新政,也未侷限於眼前,他對封建社會中由來已久的弊政、陋習進行抨擊,體現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識。

蘇軾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閲歷極為豐富。他善於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於從客觀事物中見出規律。在他眼中,極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都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題西林壁》和《和子由澠池懷舊》兩詩。在這些詩中,自然現象已上升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轉化為理性的反思。尤為難能可貴的是,詩中的哲理是通過生動、鮮明的藝術意象自然而然地表達出來,而不是經過邏輯推導或議論分析所得。這樣的詩歌既優美動人,又饒有趣味,是名副其實的理趣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和“雪泥鴻爪”一問世即流行為成語,説明蘇軾的理趣詩受到普遍喜愛。蘇詩中類似的作品還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飲湖上初晴後雨》、《慈湖夾阻風》等。蘇軾極具靈心慧眼,所以到處都能發現妙理新意。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蘇軾對沉浮榮辱持有冷靜、曠達的態度,這在蘇詩中有充分的體現。蘇軾在逆境中的詩篇當然含有痛苦、憤懣、消沉的一面,但蘇軾更多的詩則表現了對苦難的傲視和對痛苦的超越。

蘇軾學博才高,對詩歌藝術技巧的掌握達到了得心應手的純熟境界,並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對待藝術規範,縱意所如,觸手成春。而且蘇詩的表現能力是驚人的,在蘇軾筆下幾乎沒有不能入詩的題材。

以“元祐”詩壇為代表的北宋後期是宋詩的鼎盛時期,蘇軾與王安石、黃庭堅、陳師道等人的創作將宋詩藝術推向了高峯。就風格個性的突出、鮮明而言,王、黃、陳三家也許比蘇軾詩更引人注目。然而論創作成就,則蘇軾無疑是北宋詩壇上第一大家。在題材的廣泛、形式的多樣和情思內藴的深厚這幾個維度上,蘇詩都是出類拔萃的。更重要的是,蘇軾具有較強的藝術兼容性,他在理論上和創作中都不把某一種風格推到定於一尊的地位。這樣,蘇軾雖然在創造宋詩生新面貌的過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詩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這兩個主要缺點。所以蘇軾在總體成就上實現了對同時代詩人的超越,成為最受後代廣大讀者歡迎的宋代詩人。

標籤:蘇軾 詩詞 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