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納蘭詞》讀書筆記

文學2.55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納蘭詞》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納蘭詞》讀書筆記

《納蘭詞》讀書筆記1

初次瞭解到納蘭其人是在大學聯考前模擬考試的語文閲讀中,不知是那篇文章寫的太好,還是我多看了一眼,於是心裏對那個人生出一絲敬仰,時因大學聯考,未來得及拜讀,後因瑣事繁多,亦未能靜心品讀,等到大一的第一學期,路過校園外的書攤,無意間看到一本《納蘭詞》,我自認為從那時與它結緣。

我習慣了稱他為納蘭,那是很漂亮的兩個字,似乎也符合他濁世佳公子的形象,他全名為納蘭性德,字容若,其父明珠,為清朝大學士,在官場上,他是康熙皇帝身前的一等侍衞,常伴康熙出巡。從他的家境和自身成就來看,他確確實實是一個貴族子弟。有人説:“詞中往往含有貴族的風氣”,若是如此,則無論是家貧還是家富,平民或高官,總有一面是可以稱得上是貴族的,家境富貴,身份顯赫,是貴族;或是精神內心世界豐富,心中自有天下,也可以被稱是一個貴族的。納蘭能夠當上一品侍衞,並不全是靠其父的關係,據當時滿人入關的情形來看,他精善騎射,自有當一名侍衞的資本,而使人為之驚異的是,一個御前侍衞,怎麼會寫出如此細膩的詞來,讀完納蘭所寫的詞,瞭解了他短暫卻精彩的一生,就會更瞭解他這個人。納蘭的詞分為兩部,《側帽集》與《飲水集》,後多稱為《納蘭詞》,納蘭由此被譽為“滿清第一詞人”、“第一學人”,後有王國維評價:“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納蘭之詞之所以高妙絕倫,是因為“未染漢人習氣”,也就是説他有着滿人的質樸天真,又有漢人的文化修養。

“人生若只如初見”,現在很多人都知道這句,同時也被很多人引用,經久不衰。讀完《納蘭詞》之後,覺得這句是佳作中的佳句,歸根結底,是因為這句堪稱是經典佳句,在那麼一個瞬間,細心品讀者,或是觸景生情,或是回憶過去,黯然之色者,大有人在,更甚者潸然淚下。短短七字,便將過往一筆帶過,讀者若是有心於讀起,往事難免浮現,一幕幕關於過去的畫面出現在腦海,因此很多人便把這句認為是憂傷,我卻不這樣看,它不僅僅是憂傷,好的作品,好的詩句,當哀而不傷,不該是過於憂傷,讀者感染了全身是悲傷的氣息,讓人難過不已,安然的句子可以與人達到共鳴,心境平和,而在安靜中又帶有一絲憂傷,情由心生,回首往事,只見“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當過往已然成為過往,記憶裏的過去成為一場接一場的回憶,經歷其中的人,方解其中味。人生如果是一場旅行,那麼旅途的相遇相伴,沿途的風景,還有看風景時的心情,本是浪漫温馨的一幕幕畫面,也確實是一場詩意的人生,而人生終究是人生,再詩意的比喻,它也只是人生,當現實冷冰冰的站在人的面前,人們把現在變成昨天,追逐現實已成今天,憧憬未來而成明天,而納蘭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好似一把穿過時間的劍,準確、肅然的打到時間,那一刻是時間與生活、人生無關的短暫瞬間,追溯往事,若時間停在初見那一瞬間,一切美好,滯留在那片刻的永恆,五百次回眸換來的今生擦肩,百年修得的同船共渡,巍巍湯湯的高山流水情,都只是那一刻的初見,百感交集。佛曰:“剎那永恆”,如此足矣。

因才疏學淺,我記憶中的那些詞人,下筆迥異,筆下所述之情也各不相同,細想之,卻沒有與納蘭相同者,其實我妄圖找相同點只是自擾罷了,個人境遇不同,經歷不同,文筆又怎會相同?即使形似,而神終不相同。李煜一代君王,國破家亡,於是成就與詞,其詞哀傷,滿懷愁緒,只因對自身經歷的感慨;蘇軾一聲豪放,因為一夢亡妻,才有悽婉之作《江城子》;陸游憂國憂民,一場“一懷愁緒,幾年離索”,而作《釵頭鳳》,以託深情。今看古代詞人,佳作皆因經歷為基本,在加上合適的時機,合適的情景,才造就而成。沒有經歷,寫出的詞就顯得浮華,空乏蒼白,而沒有合適的外界因素,文思、靈感不能達到統一,也不能創作好的作品。

看了納蘭的愛情、友情就不難明白為何一個集富貴權勢一身的皇帝近臣,卻可以寫出清新婉麗的細膩之作,讀者讀其詞,都會或多或少有所感受,繼而感慨,詞間所含深情、經歷,好像發生在身邊,感同身受,所以,讀完《納蘭詞》,把詞所引起的那些憂傷、對往事的感慨都去坦然面對。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一種詩意,往事卻是一番經歷。

《納蘭詞》讀書筆記2

納蘭性德,大名鼎鼎的氏族“葉赫那拉氏”的族人。生於皇族豪門,而立之年溘然而逝。一生不長,寫出了流傳百年的詩篇。

也許人人都能隨口吟上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相信大部分人都不記得下一句“何事清風悲畫扇”。沒錯,這就是納蘭性德的詞,温婉清麗,將紅塵俗世的諸多雜事寫的入目即入心。他本人,也是一個多情的男子,亦是一個早早逝去的詩人。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納蘭容若《長相思》

這是納蘭性德諸多詞作中非常有名的一首詞,描寫了隨帝王出行時一路上所見的風景,見證了風餐露宿,歷經了諸多艱辛,深夜面向於夜風中閃閃搖曳的燈光,心中不免有幾分淒涼,想起此時的家鄉那裏的天氣應該是温暖的吧?故鄉的親人朋友也是身體健康的吧?家中的父母應該睡下了吧?凡此種種,輾轉反側,最終又會徹夜無眠。

每一個離家在外的人,每一個在大城市中奮鬥的人,每一個努力的活着。那麼“飄”着的人啊,你們是否會在哪個深夜望着窗外的車水馬龍,望着路上行人匆匆,心中是否回想起那個遙遠的故鄉,想起年邁的父母,想起故鄉的她或他?

突然感覺到大城市的“寒冷”,懷念那個歸途甚遠的'家鄉,哪怕是家在北方,外面零下三十幾度,想到家中的親人,寒冷已經不再是寒冷,而是温暖。每當超市中熱賣餃子、湯圓的時候,才會讓我們早已經疲憊的心中泛起一絲絲漣漪,又是一年一度的節日了,好像又是一年沒回家了......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納蘭容若《畫春堂》

“一生一代一雙人”這是一句估計很多人都有印象或者甚是熟悉的詩句。出自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的詩中。短短的七個字描繪了愛情最美的模樣,讓多少人想起往事,回顧曾經,順帶着想到那久違的故人。每每讀到此處,心中都有一種悸動,不禁設想詩篇中描繪的場景是多麼美好啊!

人生在世,”遇一人白首,擇一城終老“是馮驥才《擇一城終老,遇一人白首》中的一首詩詞。他寫了愛情的模樣和歸宿,讓很多人心生嚮往。遠在唐朝的駱賓王,清朝的納蘭性德也早早的描繪了愛情的模樣和歸宿,由此可見,愛情或許真的就是這樣。讀書筆記·人們常説“讀史明智”,我要説“讀詩明情”。詩歌中包含了太多的情感,就像《納蘭詞》中所表露的情那樣,短短的幾個字讓讀者心中產生萬千感慨。

“欲語淚先流”用來形容那種微妙的感覺或許最為合適。當然詩詞的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情感或許不及作者本人當時所露情感的萬分之一,但情依舊是那麼真的情感。

《納蘭詞》是納蘭性德一生所寫詩詞的集合,也包含了他人生各個階段的所見所感。讀他的詩就像是在讀他的生平,深入他的詞,體會詞中的感情,就像是以旁觀者的角度看看他度過他短短的一生,歷經種種,最後一切化空。

可見,人之一生,無所謂得與失,只需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至於其他的,隨緣而已。生前身後事,皆付後人笑談中。

《納蘭詞》讀書筆記3

我喜歡詩詞,特別是古詩詞。很佩服那些遠去的詩人們,他們落落幾筆便向我們勾勒出那麼生動,唯美的畫面。

喜歡納蘭容若,喜歡李煜,喜歡李清照,喜歡……所以我讀納蘭容若的這部詩集並非偶然,因為我一直很喜歡納蘭的文筆,透過他的文字,我似乎可以穿越時空去去感受他心情的圓缺,與他生活的喜憂。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裏憶平生。”每每讀到這首詞我都會有些心酸,納蘭雖然有着令人羨慕身份、地位、才華,但他卻有着很多別人不瞭解的哀傷。納蘭是一個富有深情的人,也正是因為這點,所以在他的妻子逝世以後他無法從過往的美好畫面中走出來,因此鬱鬱寡歡,最後英年早逝。可是他留給我們的卻是最美的詩篇!雖然有時我也會感慨為何納蘭他要活在從前的記憶裏無法自拔。但當我看到這首詞“銀牀淅瀝青梧老,屧粉秋蛩掃。採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時,我深深感慨,“十年蹤跡十年心。”當我們再次去回首那些逝去的愛情時,已是物是人非,總有太多的感慨在心中,但卻自能暗自輕歎。

看了這部詩集,納蘭的形象總是縈繞在我心中無法散去。世事,有時看起來殘酷,翻轉過來想,也是一種慈悲。在愛中,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尋找和等待的一方都需要同樣的耐心和默契,這堅定畢竟太難得,有誰會用十年的耐心去等待一個人,有誰在十年之後回頭,還能看見等在身後的那個人?

我們最常看見的結果是:終於——明白要尋找的那個人是誰時,燈火闌珊處,已經空無一人。很多時候也是熟悉就越讓人傷悲,就像陸游與唐婉,他們再次在沈園相會時。那是何等的苦澀,納蘭也是如此。當他深愛的人離他而去時,當他再次站在那時他們曾有過很多回憶的地方時,他的心比誰都痛。但沒有誰可以去解讀他,納蘭變做了惆悵客。

那些賴以生存的温暖存在,曾經覺得是那麼的無足輕重。可是但它改變了軌跡之後,就只能是一句“當時知道是尋常”,那是一句絕響的歎息。

從沒有像現在一樣,對悠閒恬靜的田園生活有無盡的嚮往與渴望。步履蹣跚地蹀行在古道上,遙看日影銜山。落日也知道回家,那麼人呢?也許作為凡人,我們總有太多的感傷,總是喜歡凡事都去探個究竟。

為什麼總要等失落了,才拾起尋常的好?年輕人,不出去經歷一番,又怎麼能甘心平淡終老?人心的貪婪,或者説追求,如同空闊的海,無法滿足。當愛消逝如飛雪時,剩下的只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

有很多的事兒,我們無人可問,也無人可答。每個答案都不會完全一樣。類似愛情這種千古的疑難,是上蒼留給人最大的謎題。

他們説上蒼是公平的,人不能太過完美,所以給納蘭那樣的人生際遇,也就是所謂的公平。其實,老天爺未嘗不懂得嫉妒,因為它本身是寂寞的,黯然地俯視着蒼生。天與地,從被分開那一刻,隔得已經太遠,太長。或許這樣説有一點唯心,但這只是作為一種慰藉而已。

前陣子,我還看過安意如的一部書,其中有一本是以納蘭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命名。那首詞我最喜歡這兩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它,的確,若人生之如初見,那該多好。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張白紙,如此無暇,如此透明,若不去經歷那一番情感,也就不會傷到如此之深。可是,為何我卻還是希望擁有那些經歷?所謂刻骨銘心,或許只有經歷了才知道吧!

有人説,納蘭之所以無法走出哀傷,是因為他不懂得傾訴,可是納蘭的傾訴又有誰能懂?或許只有文字才最懂得納蘭的心,只有文字才能給納蘭一種心靈上的慰藉。縱使時光荏苒,但納蘭的詞卻依然在亙古的時空閃耀着光環。那種境界我們無法超越,也就只能望着星空長歎!

納蘭的詞是唯美的,縱使他的筆下總是夾雜幾許傷感,但無可否認納蘭的才能。從納蘭的詩詞裏,我不僅感受到了他的情感,更多的是納蘭透過文字帶給我們的思考,中國曆代文人追求對物質性理的認識,並把它與人生觀、世界觀等哲學概念聯繫起來,指導生活、事業、並把它藝術化。在哲學的理性與藝術的熱情的交匯點上有所生髮。納蘭也不例外,他以詩詞的形式,以傑出的藝術互為觀照着他的哲學理念。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也許我們這一生會看到很多美好的風景,也會去很多的地方,但有一些經歷我們這生卻只能經歷一次,可是擁有那一次便以無憾此生。

我們的國學是博大精深的,在它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們去學的,當我敲擊着鍵盤寫下這篇文章時,我在想,現在的年輕人有太多的人沉浸在網絡中,像這些美好的詩篇這就這樣漸漸被淡漠,甚是覺得可惜。試想如今有多少人還能細細的去品味那些詩詞的芬芳?

活在現實中有時我覺得我們都是優秀的演員,在不同的人身邊飾演着不同的角色,沒有誰能明白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或許連我們自己也變的麻木,活在虛無中,真實與虛假對某寫人而言毫無價值。在人羣中我肆意的奔跑,因為除了自己沒有人會那麼在意你的一舉一動,就像隱形人一樣,我們都看不見彼此,但傷痕卻留下了痕跡……

也許在這無盡的人海中,我們總會遇見誰?誰?誰?也會遇到那些美麗的風景,我們駐足,思考,然後又從新背起行囊,繼續流浪。

人是懂得回憶的動物,寂寞是因為失去。只是,很多事,當時只道是尋常。

不是無情,亦非薄倖,只是我們一生中會遇上很多人,真正能停留駐足的又有幾個?生命是終將荒蕪的渡口,連我們自己都只是過客。成長本來就是一種美麗的疼痛,我們無法逃避,無法改變。

其實納蘭還有很多很美的詩篇,只是這幾首最讓我難忘而已。有的人把心情掛在嘴上,納蘭的心情在筆下。我始終相信,文字有着無窮的魅力,相信納蘭他也是這樣認為。納蘭,你將永遠閃耀在空中,雖然回憶會變得暗淡,但經典卻將永恆,這便是納蘭容若,永遠經典的納蘭詞!

標籤:讀書筆記 納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