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關於冬至的經典散文(通用24篇)

文學1.04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廣義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韻和句式工整的文章體裁,與韻文、駢文相對。想要學習寫散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冬至的經典散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冬至的經典散文(通用24篇)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1

又是一年的冬至,只是今年的冬至,似乎才是真正冬天到來的徵兆,忘記了一切,只記得還有懷念。

通過窗櫺灑進幾縷陽光,懷念成了一種戀,如同與一本書期期相遇,“千萬本書中,獨獨挑中了這一本”,只記得選書時喜悦了。書籍再美,久不翻閲,也會慢慢變得蒼白;隨遇有緣,真誠不往,到頭來,只是用如絲心事繁華了寂寥紅塵。雖然,也曾有悱惻纏綿的故事,卻在經年縫隙間行走不出結局。翻閲寂寞,懷念永遠是藏在心底最深處的温柔。

曾經花開燦爛如夢,期待滿塘荷香,浸染心扉,一枚枚荷上流動的露,靜綻為芳菲的素清顏,而今風過無痕,笑靨依舊如花,卻在字裏行間輕歎着似水流年。冬至懷念飄漫天,往事輕吟,塵香猶在,只是磐石邊,弦已斷,知音亦不知何處。

在心境最柔和時撥動情緒,漫步思緒裏,時間恍若靜止。總以為用心靈的筆觸,能把懷念悄然寫進詩箋,如同輕挽衣袖,捲起月圓微影;隻手挑捻,描繪蘭衣梅裳。純淨的心,於幻意朦朧中,心靈有約,用百合的清露蘸着柔情,鐫在夢想之間,留一方期許讓靈魂駐足。

懷念珍重,靈魂在温柔的平台上,輕舞飛揚,一曲又一曲;懷念深情,恍惚於半夢半醒間,涓潺倒流,一浪又一浪。着一襲素衣遊走在夢與醒的邊緣,褪淡那些滄桑無奈的情愫,在字裏行間滿是珍惜。生命給了我們無盡的選擇,迫使我們不斷地放棄,又不斷地堅守。心香繞指,天涯幾度,原來只是初遇見。

冬至裏寫下這般馨香的文字,帶着濃濃的暖意,深深的期許,為紀念心底那份懷念。今夜,“懷念”要聽着梵音,帶着真心,誠誠的祈願:路,還在繼續,一切美好都會有的。

不是嗎,你聽一曲細水遠長流,高山流水處已有歌聲踏至。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2

清晨,我扯開簾幕,放眼窗外畫面:樓宇亮晃晃,街道亮晃晃,車輛亮晃晃,行人亮晃晃。城市清明,沒有霧霾。

隨手點開微信,提醒聲便閃爍呼喚,“滴~滴~”不停,親朋戚友一個一個跳出來,有祝福,有叮嚀:記得今天要吃水餃哦。稍不留神,冬至便過去了一天。呲牙,苦笑。

沿金洲大道向東,進入經濟技術開發區,身陷霧靄。淡白的太陽蒙朧散射,百米開外幻影幢幢。

城市內外,一半是凜冽,一半是清新。

昨日,雨絲翻飛,草木顫慄,候鳥渺渺,行人寥寥。古人説,“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以“冬至”名。

冬至怎麼就到了呢?這一年剩下的日子屈指可數,我們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沒有做,已做的也沒有全部做好。夏至日長,冬至日短。太息一聲。

有記者在媒體發聲,解釋為什麼今年冬至提前一天。多事?無知?或許有,或許沒有,或許,是為了所謂的普及年輕。突然記起小時候的往事,老農仰望天空,掐指默算,神經兮兮的唸叨猶在耳邊: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每月兩節日子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物候源於自然,規律早已隱藏在老祖宗的故紙堆中。天文專家諄諄善誘:公眾應以紫金山天文台的發佈為準?哭耶,笑耶?

昨日冬至,今天爽心。現代科學的氣象預報總在續寫矛與盾的故事,説好了的陰天呢?又成為茶餘的調侃,飯後的戲言。

家鄉諺語震盪時空:冬至雨,春節晴;冬至晴,春節雨。冬至不冷,夏至不熱。懵懂了念想,冬至,是今天?是昨日?

一株景觀茶花樹傲立風中,層層疊疊緊湊了蒼翠的葉片,映襯嫣紅,點綴花朵。歲月燃情,有凋殘,有敗落,也有璀璨的吐蕊,更有成長的等候。冬至,一陽始!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3

冬至之後的第一場雨,沒有冬天該有的清冷,有的居然是初春的菲菲圓潤。走在上果園的小路上一棵杜鵑迫不及待的開放,南方早已經讓她忘記冬春的分別了,既然燦爛早點又何妨呢。倒是茶花遲遲而來,不管冬還是春都是她的季節,何必急於一時,與其爭春不如戀冬。

偶然的幾滴懸掛於樹葉的雨滴滴落在我身上,涼涼的冰冰的卻不讓人排斥,空氣帶着泥土與樹木特有的清新,突然想起生活在遠方霧霾裏的朋友,這裏沒有都市繁華,卻有繁華沒有的慵懶與潔淨。理想從來就是一個沒有等於或者明確註解的名詞,嚮往也沒有固定的方向,只不過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或者屬於自己的理想與方向。

山上輕霧藴繞,紅葉隱約在霧裏在綠葉之中,雖想那麼不招搖可是在南方它註定驚豔。李子樹早已落葉蕭瑟,山楂也整裝待發,來年一場春雨滿山即將潔白如雪。山泉汩汩流淌下來蓄水的池子,飛濺起來的水花,讓人目光不忍離視。偶然幾隻飛鳥掠過,又悄悄投入密林之中,一種閒到極致的懶散,好想今天就這樣吧,把自己放逐在這熟悉但安然的山野,不敢脱俗,因為不忍與不捨。

放出來的雞禽,開始滿山奔走,到處找尋它的早餐。百無聊賴的想坐在常常坐的那塊石頭上,可惜雨水早已佔據,我只能站着看着羣山起伏,也看着城市的一角慢慢甦醒,風輕輕拂過我的臉龐,本來就沒多大志向的我,現在連小志都沒有喪失殆盡,此刻心是自由的,此刻我忘記所有。

不管什麼季節都會有花開花落,習慣了也就一切自然而然,花開不驚花落不悲,過好每一天才是生活基本與責任。你可以愛一個人也可以愛很多的人,但是責任卻不能推脱,畢竟生活是由不同人構成的,問題是在於你能不能承擔而已。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4

夜裏,外面傳來一陣陣鞭炮聲響,人們歡呼着這個冬至來臨。晚餐,同事們還特意驅車進城買了蘿蔔和羊肉煲湯喝了洗寒,可我絲毫沒有一點胃口,那是因為我的身體近來很虛弱,心也在疲憊中消瘦,人累好胃口自然就沒了。今夜,我撥動你的電話,你依然不接,這個冬至,我沒有感覺到絲毫暖意。 無奈,殘留着心酸。我只有和往日一樣依然早早關在了屋子裏,倚斜而靠在牀頭,點燃了一支煙,聽着音樂想着我們的一切,我的淚不僅暗湧。男兒本不哭,男兒一直堅強!

是的,我從不喜歡流淚!可是此刻的我很悴弱,心徹底地碎裂了,我在為我們的未來流淚了!為何,你依然用你的固執和無情讓我一而再的難過,為你痛惜。 曾經你可説過,這輩子有我已足夠,你要和我廝守一生一世,白頭偕老!你説,你會天天做很多好吃的菜來養敬我,要我變成一個大胖子!

還有,我們的心肝寶貝,她遺傳了我的天資和你的美麗,你説永遠不會給她被分割的父愛母愛,將來要把她變成一顆大樹,來做為祖國和社會的棟樑! 可是,我現在感覺到了我們的愛已窒息,我是多麼希望能用一切辦法來挽救。我甚至編造了謊言,給你發了一條短信説,老婆,我快死了,你卻還那樣折磨我,我的肚子又痛了…可是換回的,也只是你雖然終於接聽了我的電話,但沒對我一點點問慰,説一句話一個字。上上個月,我尿道結石病發、治癒,你給我是一個電話一聲哭泣,一直那麼關心着我,害怕我真的死去!可是你現在怎麼啦,為了一點點誤會,就不能原諒真正疼愛你的人一次?如果我死去能換回你的笑容,你的開心和幸福,我寧願,也真的很想離開這個世界。親愛的,你可看見,我在正為聽不到你們的聲音而流淚;你可聆聽到,此刻我對你們撕心裂肺的思念……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5

冬至請一友小聚,點了一碟臘肉、一份筒筒筍、一盤涼拌折耳根和兩碗水豆花。其實這算不得奢侈,才二十三元錢的菜,在這樣的節日,吃一斤熟羊肉也要二十五元。

正吃間,來了三個鄉下人,夫妻倆帶一個三四歲的小孩,與我們同席而坐,要了兩碗水豆花。小孩朝我們這邊看了看,羞澀而又膽怯地説:“媽媽,我要吃……臘肉。”小孩的母親尋思了一會,站起身問道:“老闆,請問臘肉多少錢一份”?“大份十五,小份十二”。小孩的母親立即像被針刺了一下,身子微微一顫,然後畏縮了回來,哄道:“寶寶乖,今天咱不吃臘肉,等回家媽媽給你做好吃的好不好”?小孩沒有搭腔,只是充滿着一臉的無奈。這時,我再也靜不下去,給小孩夾了兩片肉,小孩的父親急忙對小孩説:“快謝謝叔叔”。小孩沒説話,一對大眼睛死死地盯着我,不知是驚訝還是感激?

離開飯店後,我怎麼也忘不了小孩那對大眼睛,他似乎在告訴我,就在我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時候,我們的身邊還有一些困苦的人們正為生計而奔波。也許,我們平時本可以省掉的一桌宴席,就是他們一家人一個月的生活費。

記得前不久與朋友一起聊天時,給他講了一則湖南電視台的報道,説的是一個家裏擁有四口人且家庭收入僅有七百多元的公安幹警,每月都要拿一百多元錢去支助一個孤寡老人,已經堅持了好幾年。朋友聽後淡然地説:“這不算什麼,我們也能做到”。是的,我們的確能做到,但我們卻沒有做到,因為我們沒有去做,換句話説,我們沒有想去幫助的心。越想起這些,就越感到汗顏,我想:在我們大肆揮霍、鋪張浪費的時候,何不去想一想那些還生活在貧困的人們,因為他們貧困的生活正需要一雙雙援助的手。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6

一到冬至,心中甚喜,因為一過冬至,漫長的黑夜逐漸見短,白晝變長了。

而冬至這一天是白天時間最短的,從這天開始,白晝時間逐漸長了。太陽直射點開始北移,北半球白天愈來愈長,黑夜愈來愈短。有句民間諺語説的好:“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可一線的時間是多少呢?過去沒有時鐘,但計時的方法很多。比如婦女們做鞋,納鞋底,每次用一根線,不要太長,不然手拉不開;也不要太短,不然要頻繁換線。所以這一線的長度大約在1米左右,而納完這一根線,大約在一刻鐘左右。還有一種説法,吃了冬至飯,巧女每天多紡一根線,而紡這根線的時間大約也在一刻鐘左右……顯而易見,意思明瞭,過了冬至,白晝逐漸一天天加長,而冬至這天也是數九第一天,天氣也一天比一天寒冷起來。

一到冬至,心中就歡喜,因為冬至這天,要吃香噴噴的冬至飯,所謂的冬至飯就是餃子。

記憶當中,冬至這天,母親一上午都在忙乎在大鍋裏炸蘿蔔,在案板上砰砰剁肉,又是盤餡,又是和麪。等餃子包好,丟進熱騰騰的沸水鍋裏煮好,盛到大盤子裏,母親就一臉的笑容,叫道:“吃冬至飯嘍,不想凍掉耳朵的,那就趕快吃餃子吧。”北方冬至吃餃子是有説頭的,餃子的樣子像耳朵,吃了餃子,一個冬天就不會凍耳朵了。

一到冬至,我便心升企盼,因為,從冬至這天起,開始“數九”了。

數九,也就是每九天為一個小節,共分為九九八十一天。小時候,常唱着祖母教我的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嗬嗬,奼紫嫣紅的春天來了。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7

今天冬至,三門峽正下着冰冷的小雨,而我的家鄉此刻卻是大雪紛飛。

昨晚和母親視頻聊天,母親問我:“明天有沒有餃子吃啊!”我説有,她才放心下來。每次在和母親的視頻中,父親是插不上嘴的,他總是默默地小聲嘀咕,提醒母親,問問我是否吃飽穿暖,一人在外多注意安全。平凡樸實的話語,含着他對兒子濃濃的關愛。

相比父親的含蓄,母親是感性的。她説:“明天家裏要包我最愛吃的白菜餡餃子,還要做山藥大燴菜,可惜你不在,吃不到媽媽的餃子。”言語含着淡淡傷感,總要用一聲唉歎來結束這段話語。每到這時,我總是及時打斷她的話語,不想讓她碎碎叨叨下去,我明白,下一刻她會把對兒子的思念轉化成兩行淚水,徒添一絲悲傷。我總是想很好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緒,希望用假裝鎮定的態度,來緩解父母殷切的關心,讓他們安心下來。嘴裏常説着:“快了,快了,馬上就能回家了。”心裏恨不得即刻回到温暖的家。現實的狀況,讓我不能早日回家團聚,但這每年的假期,卻是賜予自己最好的禮物,更讓我珍惜這難得的假期,總是想着能在這緊湊的時間裏,辦好多好多的事,多陪陪自己的家人,儘儘作為兒子的義務。可每年回到家後,父母總是忙前忙後,捨不得讓我多幹活,自己也就落得清閒,心安理得地接受這種特殊的照顧。然而每次走後,心裏卻是滿滿的愧疚,恨不能給他們幫忙,分擔他們的勞苦,責任與誓言又一次次的空頭流轉了。

我們總是忙於外界的情感交流,日日忙忙碌碌,夜夜推杯換盞,卻總是忽視給家人的陪伴。其實,他們要的並不多,只想你能早早地回家,一起吃頓團圓飯,聊聊天就好。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8

歲月,越走越遠,越走越深,不知不覺間,冬至已至,又一年,將盡。

無涯的生涯。時光的水墨,一點一滴,將過往塗抹成一片山色空濛,拎不起,也看不清。而曾經那些追逐的夢,也老在歲月的風煙裏,日日消減,瘦成一彎下弦的月,高高掛在冬的枝椏,突兀,孤冷,殘缺不全……

性情薄涼,冬,薄涼。總想用最温熱的文字,孕育一枝春暖,緩緩拔節在眉間,心頭,予生,一朵明媚;抑或,用最滾燙的世味,熬煮一壺煙火的茶,輕輕迂迴在歲月的枝頭,予生,一朵馨香。

紅塵裏的故事,哪有圓滿,總是一半缺,一半圓,一半明,一半暗。不必刻意描摹,也不必刻意強求。就像這個冬天,沒有雪花飛揚,舞動心扉,卻有碧藍的天,悠閒的雲,大片的暖陽。就像生命裏,一些人因你的不好,揹你而去,一些人又因你的好,爬山涉水,奔你而來。不論冷暖温良,接納,是最好的温柔,也是最好的生存法則。

孑然行走在時光的水岸,很多事都如風,隨了光陰隱去。歷經半世滄桑,半世跌跌撞撞,終於把自已打磨成了該有的樣子,終於把生命調成了最舒服的姿勢,也終於把日子過成了最適合的味道。該來的就來吧,我自怡然,嫵媚,以素心,以深情。該去的就去吧,我自悄然,坦蕩。以放心,以薄情。

冬至,已至。這一天,我用一年中最短的白天來回望,用一年中最長的黑夜來想念。歲月的杯盞裏,盛得下歡喜,也盛得下悲涼,只願以一顆初心,與往事和解,與煙火同歡,與夢相依,與你相安。

冬至已至。

念,如初。

心依舊,於世,長安!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9

桌上的枱曆翻到最後一頁,心裏開始有了些美好的期待,因為有個節日就要到了,這個節日就是冬至。而我知道,冬至這個節日的到來,對我其實是一個承諾。

小時候,我是喜歡冬至這個節日的。冬至這天早上,我通常是被母親剁餃子餡的聲響喚醒的,慵懶地起牀,進廚房看看,母親和父親已經忙開了,剁餡、切葱、攪拌……小小的廚房裏溢着濃濃的甜蜜味道。我總覺得攪拌餃子餡的過程很詩意,就像把生活的百般滋味攪拌到一起,只有苦辣酸甜都嘗過,才知道生活的醇厚香甜。

最喜歡的場景當然是包餃子了。一家人圍坐在桌旁,我和姐姐負責擀皮,父親和母親負責包。母親總是嗔怪我們擀得不好,而父親則打圓場:“她們還這麼小,已經會幫大人幹活了,很難得。”我和姐姐就在父親寵溺的目光下,把餃子皮擀出各種各樣的形狀。母親能用巧手包出各種形狀的餃子:元寶樣的、小魚樣的、小老鼠樣的……

此去經年,我和姐姐都已經長大,為人妻,為人母,回孃家的時間急劇減少。

可是今年,在我做了母親之後,我開始熱切地盼望着能回到父母身邊,做個小孩子,像小時候一樣被父母寵愛。

打電話跟姐姐説起,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電話裏就約定,今年冬至這天,一定要趕回家,和父母一起再包次冬至節的餃子,因為我們知道,餃子裏藏有最深沉的愛,也有我們對父母最真切的想念,更有我們對一家人平淡相守的珍惜。

我知道,今年冬至,對我其實是一個承諾。這個承諾,關乎愛,關乎珍惜,亦關乎一份情。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10

前段時間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被世界教科文組織認可,可喜可賀。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的一個,時間在每年陽曆12月21日至23日間。

冬至更是自古以來最為重要的節氣之一,皇家有“祭天大典”,民間也有各種“消寒”活動。

俗語説,冬至到,吃水餃。冬至是數九寒天的開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據説張仲景曾在長沙做官,告老還鄉時正趕上隆冬季節,他在白河邊看到很多流浪者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由於天寒,耳朵都被凍爛了。醫聖心裏很難過,回家潛心研製出一個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一起煮熟,剁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的形狀,再用原湯煮熟。張仲景讓徒弟們在南陽東關搭棚舍藥,治病救人,開張那天正是冬至日,因而形成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

南方冬至日盛行吃湯圓,取團圓之意。山東滕州等地則流行冬至當天喝羊肉湯驅寒。這裏也有一個傳説:漢高祖劉邦冬至這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其實無論是水餃還是湯,都有用羊肉祛寒養生的功效。

記得上大學時,冬至當天校園裏會貼出“冬至一定要吃水餃,不然會凍耳朵”的温馨標語,頗有趣味。各系自行發起包餃子活動,師生齊參與,買麪粉、肉、大葱,剁餡、擀皮,人人有份,熱鬧非凡,彷彿有了家的温暖。由於各地風俗不同,包出的餃子形色各異,吃到嘴裏自然別有一番風味。至今想起,那樣的冬至節真是令人回味無窮,成為記憶長河裏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

現今冬至吃餃子已成尋常,在嚴寒的冬日,這一習俗給人們帶來絲絲縷縷温暖的記憶。又是一年冬至到,讓我們來一碗熱騰騰的水餃驅驅寒氣吧。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11

前日收到同學的一條短信,“百花開而春至,百川匯而夏至,百草黃而秋至,問候來而冬至”,這才驚覺,歸去來兮,冬至已至,轉眼之間,又是一年。

相傳冬至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説。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冬至各地有各地的習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而蕪湖這邊似乎是冬至要喝老母雞湯。我本也想入鄉隨俗,但半天沒找到賣老母雞湯的店,便作罷,草草的買了些餃子了事。

坐在桌邊,吃着香噴噴的餃子,看着漸漸蒸騰起的熱氣,忽然就想起了那些逝去的時光,想起藏在歲月裏的一些細節。為了一隻桃子爬樹,為了一塊橡皮賭氣,為了一本小説在課堂上走神,為了一場遊戲扔下飯碗,為了一次賴牀被擰耳朵,為了一次考試而徹夜鏖戰,為了一篇文章寫了又劃,劃了又寫,那些散漫的時光,那些散落的點滴,串起了我以前的時光,沒有光華四射,卻也平靜安康。

而回首這一年,走過四季,走過自己,心中的感悟和種種經歷恍若電影中的一個個片段,如果説自己是電影中的主角,卻覺得有點牽強,畢竟回憶中的點點滴滴有太多的人與事,哪些事自己是主角,哪些不是,真的説不清,只是隨着時間的慢慢流逝,人與心都曾有過疲憊,有過滄桑,當然,也有許多新的希望在不斷髮芽,重生。

而這時冬至的到來,卻讓人格外的欣喜,雖然冬至是寒冷的開始,讓人已有清晨簾幕卷清霜,呵手試梅裝之感,然而“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我卻彷彿能感受到陽氣從地層下磅礴而來的氣勢,能聽到地下萬物的湧動,河流潺潺,草木新芽,春天的腳步也便發出了鏗鏘聲響。

畢竟,冬至陽生春又來,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12

又到冬至,問問現在的學生,冬至是什麼時候?沒有一個清楚,更不用提從什麼時候開始數九了。可是問問還有幾天是聖誕節,這次是沒有一個不知道的。這就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我們這邊把“冬至”説成是“過大冬”,是祭祀祖先的四大節日之一。母親和妻早早就開始準備了,買來新鮮的荷藕,用刨子刨成絲,剁碎了,再和上面,做成藕餅。或把南瓜煮爛,和上面,做成南瓜餅。雞魚肉蛋,瓜果蔬菜,葷素搭配,忙活了半天。其中青菜豆腐湯是必定要有的,因為我們這有“青菜豆腐保平安”的説法,也有做人要清清白白的意思。

心靈手巧的妻子又去買來金箔和銀箔紙,疊成金元寶和銀錠的樣子,祭祀前的準備工作總算是做好了。

父親因為腦梗而偏癱,祭祀的事情就由我來主持。擺上供品,點上香燭。先敬門神,請他允許祖先回家吃飯收紙錢。然後在供桌前的盆裏把準備好的紙錢、“金元寶”和“銀錠”燒給祖先。在跳動的火焰中,緬懷祖先的音容笑貌,並向他們彙報近來家中的大事,對未來提出一些期盼。待紙錢化盡,最後鄭重地磕上四個頭,祭祖儀式就結束了。

原本我對此事是不以為然的,鬼神之事純粹是無稽之談,古人因為思想認識不夠,才有了這些封建迷信活動,父親在鄭重地做這些事時,我總是在一旁無聊地看着。

現在我親力親為後,對此事有了新的認識,這些活動是對祖先的一種紀念,飲水思源,人是不能忘本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有前人的付出在裏面。供桌前的禱告,那是對生活的一種積極地態度,一種鄭重地承諾。我覺得這種活動在我們後人手裏,應把它演變成不忘先人的教誨和鞭策自己前行的活動。

《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當我們再次吟唱這首歌的時候,但願更多的人能夠知道從冬至開始數九,更多的人理智地繼承、發展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發揚祖先不怕困難、勇於拼搏、造福後人的精神。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13

朋友請我到餐廳吃飯,是現在最流行的“吃到飽”餐廳,每個人一百九十九元,任人吃到飽為止。

由於算起來便宜,餐廳內人聲鼎沸,有許多場面到了不忍卒睹的地步,東西拿太多掉在地上的有之,剩下一大盤吃不完的有之,還有一些人吃得太飽,而撫着肚於歎氣。

一般最能自我節制的人,也免不了吃下比平常食量更多的東西。

我對朋友説:“這種吃到飽的餐廳真是赤裸裸地表現了人的貪慾,也正是文明粗俗的表徵呀!”

更有趣的事情是,當我們走出一九九元吃到飽的餐廳,才發現透明的窗玻璃上貼了許多減肥瘦身的廣告。

朋友開玩笑地説:“減肥的美容院開的速度大概與吃到飽的餐廳是成正比的。”

我説:“如果大家每餐都不吃到飽,也就不需要減肥了。”

接着,我與朋友在公園散步,以消耗我們吃得過多的食物,邊走就想起民間一個關於貪慾的寓言。

話説八仙之一呂洞賓剛成仙的時候,很想找一個弟子傳授仙術,他想到:作為我的弟子,最重要的條件應該是不貪心呀!

於是,呂洞賓心生一計,變成一個賣湯圓的老人,在攤子上貼了一張紙:“湯圓一文錢吃一個,兩文錢吃到飽。”

從早到晚,許多人都跑來吃湯圓,卻沒有一個是吃一文錢的,全都是兩文錢吃到飽。眼見黃昏來臨了,呂洞賓心想收徒無望了。

突然有一個青年付了一文錢,吃一個湯圓就走了。

呂洞賓大喜過望,追上去問他説:“你為什麼不用兩文錢吃到飽呢?”

那年輕人無奈地説:“可恨我身上只剩一文錢,真可恨呀!”

呂洞賓長歎一聲,縱身飛上天去,終生都沒有收徒弟。

我講這個故事給朋友聽,我説貪心是人的天性,也是正常的習性,只是很少人看見自己的貪心罷了。

朋友説:“我們以後還是少去這種吃到飽的餐廳了。”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14

師範三年級時,我們學校在冬至那天組織同學們自己動手包餃子。

班主任把同學們分成小組,每個小組6個人,讓我們互相合作。我們組的組長是個英俊的男生,也是班長。他帶領我們去食堂領了餃子餡和麪粉等。大家在教室裏把課桌拼到一起,開始熱火朝天地包餃子。教室裏簡直沸騰了,同學們興奮地喊着、笑着。大家在一起包餃子,班級儼然就是一個大家庭。

一切準備就緒,開始包餃子了。我負責擀餃子皮,其餘5個同學負責包。我從小就練就了一手好功夫,擀皮特別快,餃子皮在我手中飛速地翻飛着。我擀出來的餃子皮,外薄裏厚,圓溜小巧,非常好用。同學們都驚歎我的擀皮速度,都説我的手快得像機器。驀然,我用眼角的餘光,發現我們的組長在很專注地看着我。

其實,他一直是我心裏喜歡的男生。他多才多藝,長得也帥,是我們女生的偶像。總之,他這個人,有才、帥氣、性格好,在我眼裏,他完美得無可挑剔。

我飛快地擀着餃子皮,眼睛卻偷偷地瞟向他。他看我時,眼神裏有欣賞,有驚歎。我越發感到受到了莫大的鼓舞,擀得更起勁了。我們一邊包餃子,一邊聊天。他忽然説:“我媽説,一個人擀皮能供上3個人包餃子,這個人肯定是個過日子的好手。”同學們打趣説:“這樣的女孩,將來肯定是個好老婆。”説得我臉都紅了。他又説:“我最愛吃餃子了。”別的同學説:“那一定要找個會包餃子的老婆。”我瞥見他在偷偷看我。

吃餃子的時候,我負責給同學們盛。誰都看得出來,他碗裏的餃子比別人的多很多。同學們都説我偏心,他呵呵地笑了。那天吃完餃子,我收到了他的賀卡。他的賀卡上寫着:“這個冬至又冷又暖。冷的是天氣,暖的是你的餃子。”我幸福地笑了。

如今,我和他一起生活了十年。他總説,我擀餃子皮的時候最有魅力。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15

我的老家坐落在北方的山窯,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大風都會從山坡上刮過,不管過去了多少歲月,祖祖輩輩的風俗習慣一直沒有變。如今回憶起來,仍覺韻味無窮。

冬至,節令已到年末。記得兒時的冬至,天氣比現在寒冷,在我們北方,已是北風呼嘯,萬物凋零了。北方的冬至大多地方都是吃餃子,而大山裏的小山村一直流傳着吃南瓜的習俗,家家户户最不缺的就是南瓜。聽老人們説冬至吃南瓜不會肚子疼,也有人説冬至吃南瓜過冬就不怕冷。每年秋收後,每家都會把最好最大的南瓜挑出來,然後放到窯窗上晾曬,等着冬至這一天享用。

記得每次冬至節,媽媽會把晾曬的南瓜取來,先把外皮削了,切成兩半,把裏面的南瓜子取出;然後把南瓜洗淨,切成許多小塊,放到盆裏;再開始和麪,在面裏放點小蘇打,放點香油,放點香菜末,用手攪好後,加入水和成面;最後等面醒好後,把面用擀杖擀開,用刀切成寬條,對摺幾層後,切成菱形。這時候把鍋底抹上少許的香油,然後一層南瓜一層切面,再加入少量的水,蓋上鍋蓋,用火蒸二十分鐘後,揭開鍋,香香的南瓜味就飄出來了。全家人每人盛一碗,圍着火爐,開始唱南瓜歌。“在沙中生,在火里長。歷經千錘百煉,造就腹中輝煌……”唱完歌后,碗裏的南瓜温度剛好,小勺舀入脣舌之間,香氣四溢,濃郁的香爬進味蕾,爬進胃,爬進周身的每一根神經。一碗吃罷,未盡興,就再來一碗,此刻,這世界就是你的,是美好的。

其實,吃南瓜對身體健康很有好處。南瓜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鈷和果膠,常吃南瓜有助於防治糖尿病,南瓜還具有廣泛的醫療和保健作用。南瓜的花、葉、種子及果實都有特殊的功效。除能袪熱、止瀉外,還有特殊的利尿作用。

這個時候的冬至萬山積雪,嚴霜寒徹,夜色濃郁,全家人圍爐夜話,心間頓生出許多暖意來。久別大山許久,兒時冬至吃南瓜的情景時時想念。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16

秋季的懷念,換來了冬至的深思。人生的季節魅力,也就在乎於此了。當然,需要加上的是,春季的希望,和夏季的熱情。

冬至已來,除了帶走這個世界的最後一絲温暖之外。還帶走了熙熙攘攘的紛擾。昔日農村下夜半才息的燈光,如今早早隨着夜幕失去了蹤影。一個人走在枯黃的田野上,秉着夜光,不得感歎,還有如此明亮的星光,竊喜中。

此時的大地,寧靜非常。切耳細聽。方聞星際流轉,流年過往而空。細數着過去的對於不對。對的住的,繼續加油向前。對不住的,只有仰望此月,寄予祝福,懺悔。《大學》曰:靜後而觀,觀後有得。想必,便是此冬至之魅力所在吧。

年輕之時,午夜仍在窮中取樂。在繼往而錯的經歷中,尋找慾望上的偶爾滿足。若不是今天覺醒,多年後,又會為此大把年華而歎息。誰説年輕就是資本,不過是老人們安慰後生的搪塞之詞。現在的我,冬至之夜。醒來卻無心睡眠。如回憶起昔日此時的烈酒之味。不得不噁心泛酸。倒杯清茶,半以窗口,或披衣起身,踱步窗外。總覺得很多都需要思考。但是很少能總結一二。留下淅淅瀝瀝的字跡,卻像冬雨飄過,大地也歎無痕。

這或許就是前輩們所説的成長吧,唯恐這標記是:你開始懂得思考了。是啊,我在以往的文字中,總是向自己申明:我很慶幸上帝給我一個大腦,讓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愉悦的思考。後面便是:一個小人物,大人生的俗人寫照。看似成熟的文字中,藏有多少的輕狂,如遇不憤之事,變筆成矛,所傷之處,遍體鱗傷啊。

從前很感激秋季,從立秋到立冬這段時間。望秋葉飄零,河水漸下。總覺得自己在緬懷什麼。若不是初戀的提醒,我也難以愛上這樣的季節。且如今,冬至的寒冷,將大地賦予寧靜。這樣的環境,我除了思考,還能做些什麼呢?一家圍爐夜話?還是閒翻筆記?休閒一下,確實很難。

秋季的懷念,換來了冬至的深思。人生的季節魅力,也就在乎於此了。當然,需要加上的`是,春季的希望,和夏季的熱情。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17

冬至又稱冬節、大冬,俗話説:“。”冬至是中國民間流傳已久的一個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一般在農曆臘月二十二的前後,曆書上説:“寒氣已極,故曰冬至。”冬至這天的白晝最短,在古代,冬至節在北宋已形成風俗。

在北宋時期的京城汴梁,人們把冬至與春節、中秋節一起,看成是一年中的三大節日,意義非凡。孟元老在他的《東京夢華錄》中説:“……冬至,京師(汴梁)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可見當時汴梁的百姓對於冬至的重視,他們在冬至這天換上新衣,擺下酒宴,祭祀先祖,來往祝賀,而且,官府還號召各單位的工作人員,以各種形式的慶賀活動歡度冬至。

北宋時期,汴梁城裏過冬至不吃餃子,而是吃餛飩。因為,當時汴梁的老百姓非常重視冬至這個節日,於是,冬至的前夜被稱為“夜除”,習俗和除夕之夜差不多。當時的史料記載説,北宋時,冬至這天的汴梁,做生意的人都暫停了各自的生意,大家在一起吃餛飩、喝酒,盡情歡樂。

由於冬至的時候家家户户吃喝玩樂,到了春節的時候,有的人家就顯得財力不及,於是,過春節時就未免捉襟見肘了,所以,當時的汴梁城裏就有諺語説:“肥冬至,瘦年。”當時的汴梁城裏還流傳有這樣的俗語:“新年已過,皮鞋底破,大擔餛飩,一口一個。”除了吃餛飩,北宋時期的人們過冬至還有別的風俗,比如迎日、戴一陽巾、薦黍糕、獻冬至盤等。

北宋的朝廷也很重視冬至這個節日,冬至這天,京城的政府部門要組織團拜會,凡是在京城的大大小小的幹部都要穿着嶄新的幹部制服去朝賀皇帝,儀式非常隆重。不過,那時的冬至不放假,儀式結束後,幹部們還要照常上班。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春節的序幕,充滿着新的希望,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18

萬能的朋友圈總是把以往不太注意的節日渲染得驚天動地,從昨天的冬至夜到今天的冬至日,各種祝福紛至沓來,各種秀也晃瞎了滿屏的狗眼。原本對節日沒啥感覺的我,在晚間的食堂裏,被餃子和湯圓瞬間擊中,勾起了我對冬至的些許回憶與感受。

冬至在老家被稱之為“過冬”,留給我最深的記憶便是祭祖,或許這是後人對先人的一種尊重,趕在冬日來臨之際,請祖先吃頓好的,再化點紙錢,讓他們能渡過寒冬。所以,冬至留給我的印象就是改善伙食,這在缺肉少油的童年,陪祖先吃頓好的可真是莫大的幸福。冬至留給的另一個印象便是“晴冬至,爛年邊”,為了過年期間有能玩耍的好天氣,我們總是希望冬至能下點雨。剛剛給年邁的老年打了電話,問她過冬了沒?老太太聲音洪亮且自豪地説,咱提前兩天就“燒冬”啦,今天冬至下了雨,過年的時候是晴天哦,你們回來不用擔心天氣啦,擱下老孃的電話,心中頓然寬慰,只要您安好,我的冬天便不會冷。

每逢節日,網上總有各種風俗指導,比如昨天的冬至夜,遠在常熟的妻與南京的兒子,相約吃了羊肉。特別饞人的是常熟羊肉面,清香的羊湯裏,在細細的面絲上擱上切得薄薄的羊肉,再佐以香菜、蒜花、薑絲,看着妻發來的圖片,勾得我饞蟲四起,兒子的羊肉湯雖然應景,但也沒有了家鄉的味道,想必咱爺倆回到常熟,一定得去吃上一碗羊肉面。據網上的指導,南方人冬至要吃湯圓,北方人冬至要吃水餃,妻於是煮了湯圓,並拍照告訴我們爺倆,她代表我們吃了,我們都奉上笑臉。來到食堂,發現有餃子、有湯圓,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大家,在廣東都有了過節的感覺,特別是有人説我是南方人,特地給我端來了湯圓,心裏頓時覺得暖暖的了,雖在他鄉為異客,水餃湯圓暖心間。

冬至是隆冬的開始,而在廣東卻沒有一絲寒意,這兩天的氣温回升,讓人外衣都穿不住,中午甚至要開冷空調,下午在路上和駕駛員聊起數九寒天、雪花飄舞,身在南國的他滿是嚮往,從沒見過風雪的他,對於隆冬只有童話般的理解。冬至是隆冬的開始,而度過了嚴酷的隆冬,便是充滿希望的春天,其實人生也是如此,每當我們面臨挫折、考驗、甚至絕境,就如同身在隆冬,只要充滿信心、只要心懷希望、只要砥礪前行,就一定能夠走進春天裏。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19

漸近冬至,天愈加涼了。

挽起水色窗簾,放午後的陽光入窗,握一把免費的温暖,心裏温暖的像一杯剛泡開的茶氤氲開來。花盆裏帶刺的黃金傘也綠綠的染了陽光的金色,把隔夜的茶慢慢倒進去,它便精神的像鬆軟雲朵似的文字。

透窗的光線斜射在鄰桌的薄老師那兒,曖昧地刺疼了她的眼,便看見她白皙的手兒在眼瞼上揉成了一朵花。我會意的又把窗簾拉上,那朵花又變成了一朵微笑。

年華向老,我臉上漸漸雕刻上了歲月的紋理,心思也多得像頭上滋生的白髮。依然喜歡那些有質感的亮色,黑色的羽絨服在暖光裏柔軟,這是妻子用心挑選的羽絨服,色調靚麗,自覺還不是人生向晚的本色,頸領和袖口透着滿滿的喜歡。

三十八年的語文教學,自己已經熟成了一塊老薑,從不再拿教科書入教室,立在講台上,也能口若懸河,縱橫捭闔;喜歡那個叫桑兒女孩的文字,文字裏散發着草木的芳香,奔六的路上,靈魂附在美上再作一次次青春地修煉;朋友從遠方寄茶給我,茶筒的中間是一幅林壑幽美的圖案,卻尤喜上面淡墨的行書“嶗山”。

週末回了趟村落裏住的老院子,它冷清的像院落裏的石頭,夏秋遺落的荒蕪被大門的一把鎖看護了好久,去鄰家借來衞生工具,着實地又讓院落敞亮了許多。去年有人想買下它,始終覺着沒有了它就沒有了家,葉落歸根時,根往哪裏依附。百年之後,靈魂要撿拾遺落各處深深淺淺的腳印送回老家,有了老家就有了歸宿,精神就有了寄託;其實我一直被老家牽着不曾走遠,我的心一直牽掛着它。歲月靜好,日子安穩,咫尺抑或天涯,願我們各自安好。

晚上,房間的暖氣正熱,不雅的躺在沙發上,持一本書翻閲,從書裏爬出的一抹笑,清洌的像碗酒。

眼瞼招架不住醇洌的度數,等從夢裏醒來,書已經落在地上,未喝的茶涼得沒有了精氣神。忽覺得肚子餓了,將一個蘋果水洗,刀去皮,入口肚圓。

忽覺得生活就這樣簡單,簡單的就像一轉身遇到了你,我給你打了一聲招呼,你問了我一聲安。

窗外,陰沉沉的,怕不是雪要飄來了?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20

“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起源漢代,盛行唐宋,也稱冬節、長至節、亞歲,是一年廿四節氣之一。

先看唐朝的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這是杜甫《小至》裏的冬至,可以感受到詩人的心情也是“陽生春又來”,你看,室內宮女繡紋添線,玉管葭莩灰飛;室外柳枝舒展,梅花欲放,陽氣回升,春天很快就要來了。“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説著遠行人。”這是白居易筆下的《邯鄲冬至夜思家》,可以想象,詩人身處異鄉,燈前抱膝獨坐,思念家人此時在念叨漂泊在外的他。遊子佳節倍思親既是一種鄉愁,也是一種幸福。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這是宋代的冬至,是蘇軾《冬至日獨遊吉祥寺》裏的閒情逸致,想想,風蕭蕭雨霏霏,枯草濕了,又不是賞花時節,可誰又有詩人這份獨遊寺廟的雅緻呢?不過,他的同胞弟弟蘇轍在他的《冬至日》裏也自得其樂:“佳節蕭條陋巷中,雪穿窗户有顏風。出迎過客知非病,歸對先師喜屢空。”一個以簞食瓢飲,居於陋巷,卻不改其樂,把儒賢顏子當“先師”來景仰的人,那是怎樣的一種境界?如此兄弟倆,不都是在十丈紅塵裏,守得一方自己的淨土?

那麼,同時代的朱淑真又有怎樣的《冬至》呢?且看:“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好一個喜慶熱鬧節日:擊樂聲聲,陽氣回升,葵影移動,寒梅花開。可陸游的冬至卻顯得寂靜清貧,“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原來,歲數大了,詩人也怕添歲。

在眾多寫冬至的詩詞裏,要數元代尹志平的為最,“六陰消盡一陽生。暗藏萌。雪花輕。九九嚴凝,河海結層冰。二氣周流無所住,陽數足,化龍升。”正如有人説的其生機暗湧,天心契合,人心朗潤,與時光同道,與自然同理,不愧為經典之作!

看,古人的詩情詞意豈止道出了冬至的自然規律、時令玄機?更是闡明瞭冬至的深意和本旨。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21

冬至,又稱“亞年”,在鄉下,迎接冬至,幾乎等同於過年,是正式而又隆重的事。

冬至,寒冷一天勝似一天。舊日鄉下,為了禦寒,父親把幹黃的穀草抱回家,捋齊整,然後續在牀鋪上。厚厚的一層穀草,讓牀鋪瞬間就高起許多。晚上,躺在被窩裏,穀草窸窣作響,清香氤氲,它們抱成團,偎着我的身體,阻隔寒氣。四肢暖暖的,連夢都分外香甜了。

除此,我的母親,臨近冬至時是閒不住的。新棉花已經彈好,母親白天要把舊棉被抻展來拆開,用手觸摸着,哪裏薄了,就用新的棉花續上、熨平,然後一針一線縫製。陽光刺白,好像也被縫入了棉被裏。夜晚掌上燈,我們姐弟脱下的棉衣棉褲,母親要細緻地檢查,找到破洞,就着昏黃的光線修修補補。幼時頑劣,袖頭特別容易磨破,棉花時常被我掏掉。母親就要另接一塊布,續一些棉花,如此忙到子夜。

冬至節,佔據我對美食所有想象——羊湯。冬至當日,我會拿到幾元零錢,走幾裏山路,到鎮上喝羊湯。在小鎮的三岔路口,有一家羊肉湯館,簡易的苫房,門口吊着幾扇羊排,矮角凳,長條桌,黑臉膛敦實厚道的掌勺師傅。筒子鍋熱氣蒸騰,肉香瀰漫。粗瓷藍邊暢口大腕,高高碼放。一元錢的湯,雜肝,肉片一鋪,幾乎已經平了碗麪兒,加一勺湯,輔以油辣椒,吃得滿頭流汗,通體發燙,那寒氣,早被抵擋在身子之外。

冬至時節,河溝裏的冰凍結實了,家長不再擔心小孩撒野。我央求父親給我做一個陀螺。也許是受節日的感染吧,不苟言笑的父親,臉色有了温暖。他拿出板斧,用槐木條子削陀螺,先削岀一個錐尖,用鋸子鋸到合適長短,在砂石上打磨一番,最後用手掌一熨,滿意地遞給我。印象中,我的陀螺在冰面上轉得最為平衡持久,我揮動鞭子抽打着,我上下被棉衣包裹着,臃腫得像企鵝,嘴上哈着熱氣,一會兒就汗涔涔了。

冬至那天,村國小的老師也格外的開恩,課間我們暈頭巴腦地擠油、鬥雞,老師並不阻止,而是笑眯眯地盯着看。校園裏吊的那一節鐵軌鍾,也提前響了,一向古板的老師痛快地説,都回家吃餃子去吧。然後我們像一陣風,消失在巷子的各個角落。此時,餃子的香氣開始在村子的上空悠悠瀰漫……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22

寒冷,就這樣毫無徵兆地驟然降臨。匆匆走在上學的路上,呵出的氣好似天空裏團團的白雲,好期望它能帶着我的氣息越過天際,飄蕩在另一個世界裏。然而,幻想終究是幻想。那朵朵雲花消散的速度都快得叫我不知所措。現實終究是現實,沒有誰可以改變。

坐在我身邊的人早已披上了厚重的棉襖,而我只是在秋裝下套了一件線衣罷了。劉董拉着我的衣服説我穿得太少了。但是我説,還好拉,要是現在就穿那麼厚,冬天來了要穿什麼呢?結果我被人圍攻,她們全都朝着我嚷嚷“現在就已經到冬天了~”真的已經到冬天了嗎?我不信,或者説我不願意信。除了天空中飄揚的雪花,對於冬天,我厭惡它到了不能再高的境界。

一到冬天,我的手就恐怖得連自己看了都害怕。如今手指上的皮膚又開始紫得發黑了,指甲蓋也被明顯地分為了兩段,上面一半是白色的,慘白慘白的,下面一般是紫黑色的,感覺真的好象鬼一樣。雖然我沒見過鬼,更沒見過鬼的手。但是我知道,鬼的手一定和我的手一樣冰,一定也是被重重冷氣團着的。冰涼的血液似乎要凍結了般,透着皮膚散發着陰陰的寒氣。不知情的朋友在冬天牽了我的手是一定要尖叫着跑開的,然後我想到了海海。

認識海海後的第一個冬天時她還是我的同桌,她很內向,我很喜歡欺負她。那時我們已經混得很熟了,她還有楊楊他們都叫我小妹。海海喜歡用她的熱乎乎的手抱着我的頭,讓我的耳朵貼着臉頰,很舒服的感覺,被遺忘的耳朵似乎找到了依靠,很幸福的感覺。

有次我搞惡作劇,在海海抱着我的頭的時候,我用自己冰涼的手捧住了她的臉,原以為她會跳着跑開的,但是她卻坐得很安穩,安穩得讓我很不自在。我鬆開了手,轉過頭繼續趕我昨天沒有做完的數學作業。海海離開了座位,回來時拋給我個熱水袋,我笑了。一節課沒到水袋就涼了,我的手亦涼了。“呵呵,我的手就這樣,永遠都沒有辦法讓它在冬天感覺到温暖。等它開始發熱時,估計就是要長凍瘡了,還不如就這樣冷着算了。”我側過頭對海海説到。但是她卻在桌子底下握緊了我的手,“只要有另一隻熱熱的手一直牽着你,你就不冷了吧。”她承諾過,會一直一直牽着我的手走下去的。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23

我和妻剛結婚時,正處在磨合期,常常鬧矛盾。妻比我大三歲,我依小任性,和妻鬧了矛盾,就不回家。

有一年冬天,妻叫我開洗衣機洗衣服,我沒有洗,她嘮叨了幾句,我不服氣,又吵了起來。我提上皮包,氣呼呼地上班去了。那天,剛好輪到我值夜班,我趁機不回家了。那時家裏沒裝電話,我也懶得給妻捎信。

上街吃晚飯,飯館都在兜售餃子。我感到奇怪,問老闆是怎麼回事。老闆開玩笑説:“今天是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的。”我是南方人,頭腦裏沒冬至吃餃子這個概念。

我對老闆笑了笑,心想,我就不吃餃子,看能不能凍掉我的耳朵。我拿過菜單,點了兩個菜,要了一小瓶二鍋頭。兩個菜上來,我美美地呷了一口酒,很享受的。

酒飽飯足,我哼着小曲,回到值班室,見和我一起值班的同事,還沒有來。我打開電視,斜躺在值班室的牀上,愜意地欣賞節目。也許是酒精的作用,看了一會兒電視,我迷迷瞪瞪地睡着了。

不知什麼時候,值班室鬨笑聲一片。我睜開朦朧雙眼,説:“什麼事?鬧什麼鬧?”同事老王踹了我一腳,道:“你説什麼事呢?弟媳婦來給你送餃子了。”我轉過頭,見妻捂得嚴嚴實實的,手裏抱着一個保温筒,正盯着我笑呢。

妻在外人面前,會給我留足男人的面子。她好像忘了今天吵架的事兒,温柔地説:“老公,今天值夜班,就把冬至節氣也忘了,是不是?”我甕聲甕氣地説:“我是南方人,過什麼冬至呢?”妻説:“入鄉隨俗嘛,今天我給你包了你最喜歡吃的海鮮餡,你嚐嚐!”同事們在一旁起鬨,弄得我有些不好意思,説:“去,去,我不喜歡吃餃子。”

妻自顧自進了值班室,到桌子前,打開保温筒,像變戲法似的,抽出了好幾雙筷子,招呼我的同事,説:“快,大家來陪俺老公,嚐嚐我的手藝。”同事們連推帶搡,把我推到桌子前。大家拿起筷子,一哄而上,吃起餃子來。

大家邊吃邊誇獎妻賢惠,這麼冷的天,自個兒的老公值班,沒空回家,也不惱,還包餃子送來。説者無意,聽者有心,我吃着熱乎乎的餃子,心裏霎時熱乎乎的。可想起清早出門的事兒,我慚愧極了,深情而感激地望了妻一眼。

冬至的經典散文 篇24

每年冬至這天,家鄉的習俗就是一定要包頓餃子吃,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老百姓一直都在流傳“過了冬至就交九了,一定要穿暖和哦,家家户户定要吃水餃。”今年的冬至就要到了,不禁讓我想起家裏每年過冬至包餃子吃的情景。

父母在世時,每年冬至這一天,媽媽早早的起牀,把包餃子的面放點鹽,先和好,那樣擀出的餃子皮特筋道,媽媽在把自家種的大白菜,洋葱洗乾淨,晾晾水氣,然後開始剁肉餡,那時也沒有絞肉機,一大家十幾口子人的餃子餡全靠媽媽手剁,媽媽很有耐心,總是把肉餡剁的細細的,然後把菜剁好後,拌在一起,放上花椒粉,滴上幾滴醬油,再倒點熟油,顏色黃亮,聞着都好香。在我的記憶力裏,那時生活條件都不好,很少吃肉,最盼望的就是過節,因為過節家裏才能吃上肉。

緊接着,媽媽和姐姐就開始包餃子了,她們包的餃子都直直的站在那裏,我在家是老小,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啥也不想學,手又笨,不會包,包的餃子不是睡在那,就是餃子皮張開口笑。所以,媽媽每次都不讓我包,説我包的餃子下到鍋裏會爛成糊糊的,由於她們動作嫻熟,包的又快,媽媽和姐姐每次一個小時就把全家人吃的餃子包好了。

這時候,我的任務是坐在爐子旁邊手搖鼓風機燒水,爸爸的任務就是下餃子,爸爸站在鍋邊守着家裏那口大鍋,鍋裏的餃子,不停地翻滾,爸爸也拿着湯勺不停地輕輕地攪着。那樣餃子也沒有粘連的,也不會煮爛,等餃子煮了5滾後,餃子就可以出鍋吃了。

一家人圍着一大盤熱騰騰的餃子,飄香四溢,熱熱鬧鬧的吃着。媽媽總是説,加油吃,吃了餃子才能冬天不受凍,尤其是不凍耳朵和手,耳朵凍不掉,手不會起凍瘡。對我們來説吃這頓餃子,真是一種幸福,感覺身上心裏都是暖暖的。每年冬至這一天,媽媽都會讓我給連隊的“五保户”李奶奶送去一碗,李奶奶很感動。

如今,父母也不在了,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東西也不缺,啥時候想吃餃子,很是隨便,想吃啥樣的餃子餡都可以,但是我無論包怎麼樣的餃子,也找不到和父母家人在一起吃餃子的那種味道和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