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15篇)

文學1.9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孔融讓梨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15篇)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1

今天我讀了一個“孔融讓梨”的故事。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孔融不挑好的,不挑大的,卻挑了最小的梨給自己。

他的爸爸故意問孔融:“這兒那麼多的梨子,你為什麼只挑一個最小的吃呢?”孔融回答説:“因為我小,我就吃小的`,大的讓給哥哥吃。”爸爸又問:“你還有一個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還小麼?”他又回答説:“我比弟弟大,我吃小的,大的讓給弟弟不好麼?”

讀了這個故事後,我應該虛心向他學習,首先要孝敬長輩,關心家人和我的同學,多學習課外知識,做一個又聰明又積極的小朋友。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2

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日有所誦】這本書裏有很多小故事,但是,在這裏我最喜歡的一個小故事,是孔融讓梨,現在讓我來説一下內容吧!

孔融四歲的時候,正好是他祖父的六十大壽,來的客人很多,有一盤酥梨,放在壽台上。母親讓孔融把它分了,於是孔融開始分梨,分完後,每個人都分到了自己應得的.梨,唯獨孔融給自己的是最小的。於是父親就問他,別人都分大的梨,為什麼你自己卻粉最小的呢?孔融從容的答道:樹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的長輩,是做人的道理!父親聽了,很是高興。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漢朝,小孔融也成了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我知道了,小孔融才四歲就知道尊敬老人,而且做的很好,而我們呢?我以後要向小孔融學習。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3

孔融是我國教育家孔子的第二十代嗣孫,他生活在東漢末年。孔融從小聰明好學,並且懂得謙讓有禮。長大後,他成了文學家,是文明史上著名的建安才子之一。

孔融兄弟七人,他排行老六。有一次,全家圍在一起品嚐鄰居送來的梨,母親拿了一個最大的'梨給孔融,孔融沒有接受,還從盤裏一個最小的梨,説:“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哥哥年紀大應該吃大的。”

讀了這個故事,我學到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把大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師長,友愛謙讓的美德,是每個人應該懂得的。我一定要向孔融後學習,做一個謙讓有禮的好孩子。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4

今天我讀了《孔融讓梨》的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在漢朝一個4歲的小孩,在祖父六十大壽的時候,父親讓他分梨子,他按照長幼的順序分了梨子,留給自己最小的.,父親問他:”為什麼分給自己最小的?“孔融説:”樹有高低,人有老小,尊敬長輩是做人的道理。“後來父親又讓他分梨子給兄弟們,他還是分給自己最小的,把大的分給哥哥和弟弟,他覺得弟弟小應該讓着他。

一個四歲的小孩,這麼懂事、聰明,尊老愛幼,是多麼偉大的美德。他的品德是我們從小就應該學習的,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時是一種尊重,有時是一種寬容,有時是一種貢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向他學習,平時遇到需要幫助的人要幫助他們,坐公交車時要主動讓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更加豐富多彩,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5

這天我和媽媽讀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孔融讓梨》。

故事裏面講的是,孔融家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他四歲一天,鄰居家送來一筐梨,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梨,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們。大家都好奇的問他,你為什麼挑小梨吃,而不挑大梨吃呢?孔融回答,哥哥們比我大,就應吃大梨,我是小弟弟,就應吃小的啦。大人們聽了都稱讚孔融是個懂事謙讓的好孩子!

這個故事並不是叫我們讓一個梨,而是教我們怎樣做人。我們就應學會謙讓,要多關心別人,不要光想着自我。我決心以後要做一個像孔融一樣有謙讓精神的,有愛心的人。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6

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裏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説:”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孔融:”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孔融説:”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起來:”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讚他。

讀完這個故事,我想:我經常和表弟為了一盤好菜,爭得面紅耳赤。都想自己能多吃一些,根本沒有考慮別人。我覺得自己和孔融相比,太自私了。以後,要像孔融那樣,知道尊敬兄長。他的品德是我們從小就應該學習的。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時是一種尊重,是一種寬容,是一種貢獻,是一種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矛盾的.救濟藥。它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和諧,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種美德,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7

這天,我讀了一本《懂禮貌的故事》書,其中有一篇叫《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是:在東漢魯國時期,有一個四歲的孩子叫孔融,有一天,叔叔送來一筐梨,爸爸讓孔融給大家分梨吃,他把大的讓給了爸爸、媽媽、哥哥們,自我留了一個最小的。大家都誇他有禮貌。

我讀到那裏被孔融的行為感動了,四歲的孔融都明白要做一個懂事又有禮貌的好孩子,但是我以前很自私,吃東西都是我先吃,玩也是先自我玩,從來都沒有想別人。我讀了這個故事覺得很羞愧,從今以後我要做一個懂禮貌又懂事的好孩子,吃東西必須先讓長輩們吃,玩玩具也必須要懂得謙讓他人,只要有人需要幫忙,必須伸出援助之手,做一個心中永遠裝有他人的'好孩子,不再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孩子。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只要你尊重他人,他人也必須會尊重你。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學會這種美德吧!這樣你的生活會變得豐富多彩,生命也會更加絢麗多姿。同時讓我想起了一首歌《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完美的人間……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8

”孝順為美“,”美“即為那個人人口中的美德。其實美德就像是一片汪洋大海,只有經過一點一滴如水珠般大小的好事匯聚,才能真正鑄就那美好的品德。

想必,”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早已是古今聞名的。

一天,孔融的媽媽買回了一袋梨,洗給大家吃。她把洗好的梨放在了桌子上,讓家裏年紀最小的孔融先挑。孔融看了看盤裏的梨。先選了一個又大又黃的梨給了爸爸,又挑了一個十分香甜的梨給了媽媽,接着,他又拿起了其他的大梨給了哥哥們,最後才拿起最小的梨吃了起來。孔融的爸爸看見了,不禁好奇的問:”你為什麼只拿了最小的梨給了自己?你是第一個拿的,完全可以拿最大最香的.梨給自己吃。“孔融説:”只有把最好的給長輩,尊敬師長可是做人的道理。“孔融的爸爸聽後又驚又喜。

俗話説”百德孝為先“,只有先做到孝順師長,尊敬長輩,才可以做好其他的事。孔融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正是因為他從小就孝順,心中生善,才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與贊同。

孝也是一種美,把美傳給家人,傳給長輩,何樂而不為呢?

美德就像是一對長滿羽毛的大翅膀,只要一根根的積攢,終會成為一個讓人人欽羨的美德”天使“。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9

這個故事,恐怕是無人不知,無所不曉的,我也很早就知道這個故事。然而,當我今天重新重温這個我已聽了無數遍的故事時,我卻思緒萬千。

《三字經》裏説:“融四歲 能讓梨”無疑,這是件小事,但在我4歲時,我讓過梨嗎?11年來,我讓過梨嗎?沒有。因為小時候總覺得沒事麼。4歲的孔融就是我的榜樣,教我們“孝”和“德”,或許因為這個,《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才流傳至今吧。

當今社會,在小時候,恐怕已經沒有人知道父母的艱辛,都只有在為人父,為人母后,才明白當年做父母的`痛處。父愛和母愛是世上付出得最多,但回報得卻是最少的。有時,哪怕是一句話,一封信,一個禮物,都會讓父母異常感動,甚至眼淚奪眶而出。

好好的孝順父母吧,哪怕是一句問候的話,一張滿分的試卷,一張節日的賀卡,或是像孔融那樣讓梨……

所以,從現在開始,好好孝順父母吧!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10

我今天看了《孔融讓梨》的故事 。

故事裏面講孔融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秋天裏鄰居給他們家送梨,孔融有七兄弟,他排第六,孔融從容地拿了一個小梨,他的那些哥哥一拿,就是大梨他們就很得意,大人們很好奇的問:“你為什麼不拿大的,而拿小的?”他説:“因為哥哥都比我大,而我比他們都小,哥哥們長大了,還是我的長輩,而我是他們的.小輩,所以我應拿小的。聽完這句話之後 ,哥哥們臉都紅了。”

自從他説完這句話,孔融讓梨的故事慢慢傳看開了,我想大家都應該跟孔融學學他的好處。向他那樣尊老愛幼的美德。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11

我與同桌共同閲讀了《孔融讓梨》這篇文章,這個故事是寫的是古時候一位四歲的小朋友叫孔融,小小年紀的他就明白先禮讓別人,這種有禮貌的精神是值得此刻的孩子去學習的。我相信這麼小的孔融能夠明白付出、明白禮讓的人長大必須也會有很好的成就。俗話説的'好,想要得到什麼先要去付出什麼。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可能就是這個道理吧……只有付出才有收穫。這天孔融讓出的也許是隻是一個梨,而他日後得到的也許是屬於他的整片天空。

讀完這篇文章,悦悦給對我説,我也要像孔融一樣,把好的讓給爸爸媽媽先吃。可能7歲的她還不瞭解孔融讓梨的真諦,但是,透過我細細的解説,她似乎更能瞭解孔融讓梨的真正含義。

讀文章不僅僅能夠讓孩子在詞彙增加更豐富的知識,還能提高孩子的理解潛力和做人的一些道理,在以後我會更用心的輔導孩子學習課外知識,期望她在學習的道路上能夠更上一層樓。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12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講了孔融為家人讓梨,自我吃小的,給人家吃大的。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明白了要團結友愛,尊敬長輩。

我的同桌王澤亮有個雙胞胎哥哥叫王澤陽,他們在和父母吃早飯時,早飯不多,最後還剩一個生煎,父母要他們兩兄弟吃,他們互相推辭後,最後給了父母。這樣的`家庭氣氛,多讓人感動呀,這兩兄弟不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孔融嗎?他們尊敬長輩,因為父母要去工作,體力消耗大,容易飢餓。

我很喜歡看寓言故事,最近看了一個故事:有兩隻小羊,過獨木橋,誰也不讓誰,還互相鬥毆,最終誰也沒有好果子吃,紛紛落入水中。這個故事與《孔融讓梨》構成了比較,孔融為家人讓梨的孝心讓後人們一向流傳至今,廣為流頌,而這兩隻小羊過獨木橋的故事,雖也被人們流傳,但是卻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反面教材,人們經常用這個故事來諷刺那些不懂謙讓的人。

在生活中,其實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父母每次把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小時候我將這些含“愛”的食物囫圇吞棗的吃進肚裏,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猶豫。而此刻,有時還是這樣,認為父母就是就應給我的。但是,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實在是太羞愧難當了。從此之後,父母得我的食物,我也會讓給父母。而且還感到,互相謙讓,還能增加生活氣氛,增強親密感,其樂融融。

我們都就應讓長輩與親人得到快樂,自我隨後。“百善孝為先”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人人都就應明白。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他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從點滴起,感恩父母,感恩長輩!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13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做《孔融讓梨》。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那就是――尊老愛幼。

文中説孔融有哥哥和弟弟,在他很小的時候,家裏買了梨,由孔融負責分梨給大家,他把大的梨都分給了哥哥和弟弟,自己留了一個最小的。他父親看到後問他為什麼,他説自己比哥哥小,所以拿了小的`,父親又問他,那弟弟不是比你小嗎,為啥分到大的梨,孔融回答説,弟弟小,自己是哥哥,應該把大的梨讓給弟弟吃。

後來,孔融的這件事情一直被後人稱讚。

當我看完這個故事後,我很慚愧,當時的孔融應該比我現在要小,他已經懂得謙讓,而我呢?什麼好吃的我都一個人吃,也想不到要給爸爸媽媽留一點或和兄弟姐妹分享。現在,看了這篇文章後我懂得了應該學會謙讓,學會分享,不能自己獨吞好吃的;在學校裏也不能斤斤計較的,同學碰了我一下,我也要碰他一下。

這樣的例子在我生活中有不少,我以後要改掉身上的這些不好的習慣,學習孔融謙讓的精神——尊老愛幼。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14

《孔融讓梨》這篇故事主要講的是在春秋魯國,一名叫孔融的小孩既聰明又懂事。有一天,母親端上一盤梨子,母親叫孔融及七個兄弟挑梨,弟弟先挑走了一個最大的梨,但是孔融卻拿了一個最小的梨説:“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給哥哥們好、吃吧。”父親又問:“那弟弟比你小啊?”孔融説:“因為我是他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應該給他大的。”讀到這裏,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故事中,孔融的一舉一動,再加上那驚人巧妙的回答深深的吸引了我,從這可以看出他格外的懂事,禮貌,實在令人印象深刻語句中,洋溢這可貴的最老愛幼的`高尚品質,藴藏着一種謙讓的美德。孔融很小就有這種謙讓的精神,這種傳統美德已經在世界上流傳了千百年,孔融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想想自己,我感到十分慚愧。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放生過這樣一件事,在我七歲的時候,有一天,妹妹正津津有味在吃着鮮美的桃子,我看了看盤子裏的桃子又看了看她。天哪!只剩最後一隻桃子了呀!我立即從她手中搶了過來。妹妹突然用眼角瞪了我一眼,然後急忙跑夠來跟我搶。這是驚動了媽媽,她來到我的面前,狠狠的罵了我一句,説:“媛媛,每桃子了,我可以幫你買呀”我驕傲的説:“就不。”媽媽立刻拿出了家法‘雞毛撣子’打了我一頓。

現在想起這件事,我後悔莫及,我真對不起媽媽,自己沒有做到先人後己尊老愛有的責任,心裏還埋怨媽媽。

我終於明白:我們首先要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我們還要尊敬師長,以禮貌待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事情值得我們去做。比如:在公交車上,給老奶奶讓座;在吃東西是,我們可以先讓晚輩……還有玉樹地震中,有很多人失去父母,有很多人受傷……我們都可以伸出温暖的手,安慰他們,幫助他們,是他們都感受到温暖……

我決定做個小孔融,讓大家看看我的本領!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15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千古流傳。這天,我翻開《修雅集》看到了小孔融拿着梨送給爸爸的圖片,我迫不及待地讀起了《孔融讓梨》故事。呵,孔融是一個十分有孝心的孩子!四歲的一天,小孔融的媽媽從集市上買來了許多金黃的鴨梨,她讓孔融先吃一個,但是孔融在籃子裏挑了許久,卻撿了一個最小的留給自我。原因是自我年紀小,就應吃小的,大的就應留給哥哥姐姐吃。

讀到那裏,我才明白,“年紀小,就應吃小的”,説得太好了,我很贊同小孔融的做法。以前,我總覺得,我是小孩子,就應多吃點。每次媽媽讓我選吃的,我總會比了又比,選了又選,哪怕只大一點點,也是好的啊!但是從此刻起,我決定向小孔融學習,因此我逐步改正了自我的'缺點。每一次餐桌上有什麼好菜,我就先夾給媽媽,對她説:“媽媽,請吃!”每次爸爸從上海回來帶一大推零食回來時我總是迫不及待地遞給媽媽,對她説:“媽媽,你吃吧。”直到看着媽媽吃下,我才放心地離開。每一天晚上,我總是把熱水袋衝足電,交給媽媽,對媽媽説:“媽媽,請你捂腳。”

在我表姐十歲生日的宴會上,服務員端上了一大盤烤鴨。我拿起一塊麪,夾了一些鴨肉和葱,蘸了醬,把兩頭裹起,卷好。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我。我想:你們可別以為我是個“饞嘴貓”,我可不是做給自我吃的!我放下筷子,用雙手將烤鴨遞給媽媽,大聲地説:“媽媽,您吃!”在眾目睽睽之下,媽媽接過我遞給她的烤鴨,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桌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讚不絕口,説:“黃浩洋真孝順啊!”“我也要讓我的孩子向浩洋學習。”我聽了,心裏美滋滋的:看來,我已成為大家學習的“有孝心的好少年”的榜樣了,我必須要做得更好!

此刻,我才明白,孔融四歲時就懂得謙讓,而我已經九歲了,這麼做也是完全就應的。孟子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後,我要用一顆善良的心去關心、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要做一個當代的小孔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