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3000字

文學1.3W

讀完一本長篇小説就像獨自經歷了一次長途旅行。可是歸家後,我首先感到的不是回家的放鬆和愉悦,而是被裹挾在,由對旅途中經歷過的風景的迷戀以及對現實的惶惑所組成的矛盾之中。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3000字

馬爾克斯是一名大作家。因為閲讀《百年孤獨》,我才得以在他筆下的馬孔多小鎮盡情遊覽了一番。自己只是馬孔多的一個過客,但故事中的布恩迪亞一家卻留存在了我的記憶裏。

法國小説家伊夫·納布爾的小説《一隻特立獨行的貓》裏有這樣一段話:“這虛幻的人生,周而復始地運轉,難以承受與不公義則在一旁伺機而動。我們屈居一旁,於是乎也開始向外趨避。我們也變得像埃布爾一樣年老色衰、緊張憂慮,凡事認真,這兩者之間的分界點何在?我們在專注的事物上,帶入了這麼多的情感,同時還要冷眼旁觀,因為如此才能客觀抽離。”

馬爾克斯在四十歲時寫下了《百年孤獨》這本書,距離它問世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為何還有如此多的人受它的吸引,迫不及待地拿起這本書,甚至有些人不惜花時間一讀再讀。

馬爾克斯不僅僅只是一個作家,同時,他還是一名記者,一名社會活動家。在成為一名專職作家之前,他的一生充滿了動盪。在我讀到書中的馬孔多被美國佬借種植香蕉之名賺取錢財,一邊卻又盡情壓榨工人,而後發生工人罷工事件時,我就知道,這絕不僅僅只是一部描述一個家族的衰落與滅亡的故事。

小鎮馬孔多以及布恩迪亞家族的命運,都與拉丁美洲在二十世紀戰爭世界的發展息息相關。那個時期,拉丁美洲軍閥混亂(這點從奧雷里亞諾上校打了三十二場戰爭可以看出)。而拉美知識界也在冷戰時期被世人逐漸遺忘。就像烏爾蘇拉遺忘勇敢的麗貝卡一樣。這時,四十歲的馬爾克斯,以其冷靜客觀的筆觸寫下了屬於拉丁美洲人的故事。也是他們真實的命運。

在書中,有三千多名工人因為鬧罷工在廣場被機槍掃射而死,但死亡的真相卻被政府徹底掩蓋。美國佬的到來為馬孔多帶來了盛極一時的繁華,他們的離開,卻讓馬孔多變得一蹶不振,並漸漸被世人遺忘。四年多的大雨過去,繁盛的馬孔多徹底不見了。

年老的奧雷里亞諾上校看着美國佬在馬孔多橫行霸道,但是政府卻對這一切不管不顧,放任自流。心中不禁燃起了當年促使他發動戰爭的怒火。年老的他走出了自己當年封閉起來的大門,妄想重新打一次真正的戰爭,將這些外來者驅逐出去,換來馬孔多真正的繁盛。然而,這一切太遲了。就像拉丁美洲在軍閥混亂時期就慢慢地遺失掉了在世界説話的機會。大家等待得太久,久到最後曾經等待的理由都漸漸被自己所遺忘。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布恩迪亞家族一代代的生命出生,又死亡。最後,隨着家族的最後一個人被螞蟻吞噬,奧雷里亞諾死在倒塌的房屋。家族徹底消失在馬孔多這個虛構的小鎮。其實在這之前,小鎮上就已經沒有人記得這個曾經顯赫一時的家族了。

我想,除了書中那些個性鮮明的人物和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一定有很多人是因為被馬爾克斯的個人魅力和他宏大的歷史敍事吸引而來閲讀此書的吧。不管怎樣,他讓我明白,偉大的作品之所以被世人稱作偉大,不僅僅在於宏大的敍事,更在於作品間明明白白或者隱隱約約透露出的家國情懷。

即使他的一生似乎都在強調和證明人的孤獨。“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原來終究都需要用寂寞償還”、“幸福晚年的祕訣不過是與孤獨簽下不失尊嚴的協定罷了”、“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沒有歸路,春天總是一去不返,最瘋狂執著的愛情也終究是過眼雲煙”……“世間唯孤獨永恆。”

但是,在1999年,身患癌症的他還是説出了這樣激勵人心的話:“如果我有一顆心,我會將仇恨寫在冰上,然後期待太陽升起;如果我有一段生命,我不會放過哪怕其中的一天,對我愛的人説:我愛他們。”你看,寫了那麼多陳盡孤獨的小説,他還是那個擁有無限温柔力量的人。

布恩迪亞家族的後代的孤獨真的是天生的嗎

許多人都嫌《百年孤獨》裏的名字難記。可是你若是認真讀了下去。相信我,故事情節的環環相扣絕對會讓你將那些如此相似卻又代表不同靈魂的名字準確記下來。也正是因為情節,它並不是普遍意義上晦澀難懂的名著小説。相反,它是精彩的、引人入勝的、令人着迷的。

在這個故事裏,似乎每個布恩迪亞家的人都是孤獨的。無論是幻想力十足的家族第一人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還是勤勞能幹,聰明而富有決斷力的烏爾蘇拉,又或是打了三十多場戰爭的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還有看似沒有被孤獨所沾染的絕世美人兒蕾梅黛絲。但是書中的每個人物又是如此的獨具個人魅力,如此鮮活,在閲讀道德過程中似乎可以聽到他們在遙遠的馬孔多小鎮向讀者頻頻傳來求救的呼喊。

看完這個故事,仔細回想他們每一個人的經歷。我越發覺得布恩迪亞家族的人的孤獨並非完全是天生的。梅爾基亞德斯羊皮卷的準確預告,不過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場合理的、帶着強烈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的“指路牌”。

從何塞·阿爾卡蒂奧的兒子長大成人的自我告白中,我們便可獲悉。“當阿爾卡蒂奧還是個孤獨的孩子時,時常擔驚受怕,他經歷了失眠症的肆掠,見證了烏爾蘇拉的實幹熱情,何塞 阿爾卡蒂奧 布恩迪亞的瘋癲,奧雷里亞諾的高深莫測,以及阿瑪蘭妲和麗貝卡之間的殊死對抗。奧雷里亞諾教他讀寫,但同時總想着別的事,彷彿一個陌生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雖然身邊有人照顧,但那樣的照顧總是顯得十分的疏離。

在被費爾南達近乎逼迫的管教下,大女兒梅梅只好順從母親的意願學習古鋼琴,在不同的人面前表演。儘管內心對人們冷漠的反應早已心知肚明,但不可否認她是個聰明的人。試問布恩迪亞家族的.孩子有哪一個是蠢笨的嗎?可是他們都如此的膽小,如此的順從。所以烏爾蘇拉在許多年後才意識到了麗貝卡的勇敢,意識到了這寶貴的品質正是家族後代所缺乏的。

讀到梅梅與工匠在一起時,我還不能理解為什麼奧雷里亞諾第二會把這場愛戀稱之為梅梅的悲劇。難道僅僅是因為梅梅愛上的是一個工匠嗎?到故事的最後,我的疑問才慢慢得到答案。原來梅梅是因為反叛家族才選擇愛上工匠。那他們之間,愛情存在嗎?可能只有梅梅自己知道吧。但是在這段愛情裏她是快樂的,即使這樣的快樂最後仍然在費爾南達那不可撼動的權威之下破碎了。

梅梅的故事讓我想起了小説《無聲告白》裏的女孩。兩個故事所要表達的本質在我看來是如此的相同。女孩同樣對母親的要求從不拒絕,最後卻死在了湖泊裏。所謂的無聲告白,難道不是無聲控告嗎?控告父母假愛之名,卻行着剝奪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的自由之實。

奧雷里亞諾第二的兒子也經受了這樣的自由剝奪。他一生下來就承載着烏爾蘇拉想要他成為神甫甚至是教皇的意願。年邁的烏爾蘇拉將他撫育長大,卻一直向尚且年幼的他灌輸着絕對的【禁止概念】,致使他對陌生的世界生出一種未知的巨大恐懼。而從未真正關心過他的成長。

布恩迪亞家族的人的確是可憐的,正像書的最後一句所陳述的那樣:“註定承受着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同時這個家族也是可悲的,因為後代人的孤獨似乎正是上一輩人一手造成的。

為何家族的男人女人會互相滋生愛意,甚至故事的最後真的如烏爾蘇拉所擔心的那般,家族中的男女結合生出了豬尾巴的孩子。從何塞·阿爾卡蒂奧對阿瑪蘭妲無邊無際的想念裏,我們不難得出答案。在他充斥着孤獨和恐懼的童年,正是阿瑪蘭妲的愛撫和陪伴給予了他對這個世界些許的美好幻想。或許這的確有些病態,但在這部魔幻現實主義作品裏,它的着重點應該在現實二字。

愛情在那個時代是一個奢侈品。最後一個布恩迪亞家族的後代不僅長着豬尾巴,而且還被螞蟻生生地吃掉,最後“只剩下一張腫脹而乾癟的皮”。他是家族唯一一個因愛情結合而誕生的生命,但這由愛情帶來的美好消逝速度如此之快,也着實從另一個層面印證了從馬孔多返回家鄉的加泰羅尼亞智者的抱怨:“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沒有歸路,春天總是一去不返,最瘋狂執著的愛情也終究是過眼雲煙。”好在他們最後並沒有獨自與孤獨為伴,而是死於愛情以及那荒謬的預言。

我因這個故事驚奇過,憤恨過,沮喪過,還有其他各種雜亂不一的情緒摻雜其中。告訴朋友,他跟我説這只是一個故事。但我想説,這不僅僅只是一個故事,這也是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