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國小語文讀書筆記精選

文學5.96K

目前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內容空洞、思維混亂、詞彙貧乏等現象與閲讀量少、閲讀範圍窄、閲讀能力低是不無關係的。事實上,閲讀的意義還遠遠不止於此。《國小語文教學論》指出:閲讀是一項最重要的語文基本功,閲讀能力是人們生活中必須具備的一種重要能力,是學習、吸收知識不可缺少的能力。同時,閲讀過程伴隨着思維等心智活動,也是一種智力的鍛鍊和開發。學生如果具備了獨立閲讀的能力,將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注意學生怎樣運用語言文字,同時就訓練了他們的語言文字的習慣。可以説,閲讀是學習之母。因此,我們必須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加強指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開闊視野,豐富知識,積累語言,提高閲讀能力,進而發展智力及學習能力。

國小語文讀書筆記精選

 一、在閲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

學生提高語文方面的能力,主要有兩個基礎,一是閲讀,一是生活,但學生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親自體驗,只能通過讀書來增加閲歷,所以閲讀是增強語文能力最根本的環節。語文教材是培養閲讀能力的主要憑藉,理解課文是訓練自能讀書的重要手段,如何利用好教材,讓它發揮最大的作用,我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了嘗試。

1、做到多讀、多思,“熟讀”與“精思”相結合。

誦讀是閲讀的基礎。學生閲讀作品時,對所學作品質疑問難,掃清閲讀障礙。同時藉助工具書,將生字難詞辨形,理意,正音。誦讀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高效。大聲誦讀以至反覆吟詠,容易入境入情,幫助理解。琅琅成韻的誦讀,是眼、手、口、耳、腦等多種感官協調活動的過程。吟詠誦讀可以感悟文章真諦,在不經意之間對語言那抑揚頓挫的語音、錯落有致的節奏與奇特嚴謹的結構擁有深切的'體驗,進入這樣一個美妙的境界:“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我們主張多讀,更主張“熟讀”與“精思”相結合。朱熹曾提出“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也就是説,讀書要一邊讀,一邊想,想作者之所想,與作者在思想上溝通,在感情上共鳴。一味地強調多讀,如“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是我們要反對的。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做到“熟讀”與“精思”相結合,我們花了更多的心思和精力。例如,備課時備讀;學生每次讀書有明確的目的,避免為讀而讀;根據每次讀書的目的確定讀的形式;朗讀、默讀要貫穿閲讀教學的全過程;要使全體學生切實受到讀的訓練。

2、閲讀教學與聽話、説話、作文教學相結合。

國小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聽、説、讀、寫的能力。聽話、閲讀教學,着重進行理解能力的訓練;説話、作文教學,着重進行表達能力的訓練。聽、説、讀、寫四者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滲透。閲讀教學與聽話、説話、作文教學相結合,既有利於閲讀能力的培養,又能促進其他語文能力和認識能力的發展。一個聽、説、寫能力都較強的人必定也是一個有較強閲讀能力的人。

(1)教學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一些現象:教師説得很多,學生卻由於聽講抓不住要點而有點雲裏霧裏;教師提一個問題,學生的回答卻只有“半截話”,甚至只用一兩個詞來回答??聽、説天天有,而學生的聽、説能力並不強。我力求為學生作出示範,用準確、生動、規範的語言去影響學生,使他們的聽、説能力得到提高。嘗試用以下幾種方式來進行聽、説的訓練。

A、重述。課堂上教師提問、講述或學生髮言之後,指定學生重述其內容,強化學生聽話的注意力,同時訓練學生説話。

B、聽辨。有時候為了突出對課文中某一重點詞語、句子的理解,可以採用換詞、換句

的辦法。如把課文的原句和改換的句子讀給學生,聽聽有什麼不同,然後通過比較、體會,加深對原詞、原句的理解並體會到課文遣詞造句的精妙。

C、評價。課堂上常常出現學生的發言水平參差不齊或意見不一致的情況。這時,應當引導學生分析、評價、展開討論,鼓勵大家説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D、結合課文説話。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談談體會、收穫,續説故事等,不但訓練了説話,還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2)閲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關係也非常密切。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的具體體現,是字、詞、句、篇的綜合訓練,教師感到難,學生更感到難,只有突破這一難關,才能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為了突破這一難關,我給自己的作文教學定了“兩緊”、“兩多”的教學原則。“兩緊”是:緊密聯繫閲讀,聯繫閲讀教材;緊密聯繫實際生活。“兩多”是多讀、多寫。

A、緊密聯繫閲讀聯繫教材,緊密聯繫實際生活。

閲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着密切的聯繫。每篇課文都是學生的範文,在閲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思想,用詞造句、謀篇佈局的,有助於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但閲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首先要進行讀的訓練,完成閲讀教學的任務,其次要引導學生從讀學寫。一篇課文只能從某一方面、最多是一兩個方面學習表達,不可貪多求全,否則只能是蜻蜓點水,一無所獲。當我教完一篇有特色的課文時,就要求同學們進行一次小練筆,運用所學到的寫作方法進行練習。

B、多讀、多寫

要提高寫作能力,必須多讀多寫。這是有效的經驗。在教學中我為同學創造多讀多寫的條件,促進其能力提高。

多讀:我在班級辦了個“小圖書館”,有多種讀物,供大家課餘時間閲讀,並鼓勵大家摘抄好的詞、句、節;充分利用每週三去校圖書館借閲的時間,幫助他們找好書、看好書;節假除了要求他們多注意在大街、小巷、家裏耳聞目睹的新鮮事,還要求用一小時時間讀各種類型的書籍;從天文、地理到花草、鳥禽;從歷史人物到現代英雄等等。使他們不僅開闊了眼界而且增長了知識。每星期的讀報時間,由老師或同學介紹一兩篇好文章,師生共同細細欣賞。從而達到:學寫作方法,品好詞好句,練寫作能力的目的。

多寫:筆勤出好文。我們幾個班堅持每週一篇讀後感及一篇週記,兩週一篇大作,這樣,每週動筆進行寫作練習,思路才會開、筆頭才會活、文章才會精。

(3)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滲透閲讀方法。

閲讀教學的出發點、落腳點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閲讀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必須憑藉這些課文訓練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能夠觸類旁通地獨立閲讀、理解教材以外的書籍報刊,達到最終目的——使學生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

 二、培養良好的獨立閲讀習慣,提高獨立閲讀能力。

良好的閲讀習慣對形成閲讀能力,提高閲讀效率,順利地達到閲讀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使閲讀能在主動、愉悦的氣氛中進行,又能在遇到困難時堅持不懈。良好的閲讀習慣一旦養成,便可成為個人的寶貴財富,終身受用不盡。

1、培養邊讀邊想邊動手,認真讀書的習慣。

2.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是學生進行學習,特別是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他會激發

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從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就不可能激發學生認識的衝動性的思維的活躍性。因此,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

⑴要鼓勵學生敢於發問

⑵要引導學生善於發問

“善問”是會學的一種具體表現。每一位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善於發問,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提出高質量、高層次的問題。如:

①從文章線索發問;②從題目發問;③從人物性格發問;④從寫作角度發問;⑤從比較入手發問;烏申斯基説"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在閲讀教學中,通過比較,能使學生思維清晰有條理,提高歸納能力,得到新的認識,得出新的觀點。除此,我們還可從關鍵句子發問、從懸念發問、從新舊知識的聯繫、等等。

3、培養課外勤於閲讀的習慣。

4、培養正確、有效的預習、複習的習慣。

總之,閲讀能力是人們生活中必須具備的一種重要能力。即使在信息傳播方式迅速發展的現代和將來,閲讀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説“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培養學生獨立閲讀的能力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難的工作,我會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尋找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為實現這個目標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