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廬山遊記優秀散文

文學1.85W

“一山飛峙大江邊”。 雄偉的廬山斜落而俯視着萬里長江,正瀕而側影着千頃闊湖,山清水秀景色泛勝。由長江、廬山、鄱陽湖相夾而形成襟江帶湖、江環湖繞,山光水色、嵐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廬山,渺渺江湖間” 也。正因為如此,廬山才會水氣鬱結,雲蒸霞蔚,孕育了廬山獨有的雲海、飛瀑、絕壁三大奇觀。自古以來,廬山以其峯巒疊嶂,萬壑爭流,幽谷深澗,瀑布飛懸,巖崖俏秀,雲海滔滔 , 造就了一幅著稱於世的崔嵬孤突,崢嶸瀟灑,雄俊詭異,充滿魅力的天然山水畫卷。

廬山遊記優秀散文

5 月28日清晨,遊船抵九江港。我們離船登岸,乘車向九江南郊駛去。車行半小時,至廬山東麓的蓮花洞。進入了盤山路,沿途三百九十六道彎,轉得人頭暈目旋。放眼窗外,漫山青翠,滿眼碧綠,莽莽蒼蒼,無涯樹海,在晨風中扶蘇搖曳,我們彷彿陷入了巨大的綠色旋窩之中。“躍上葱籠四百旋” 的詩意,的確把此時此境描繪得淋一漓盡致。

車到山頂,印入眼簾的,是一片三面環山,一面臨谷的莽莽綠野,著名的“雲中山城”牯嶺鑲嵌其間。牯嶺這座鐘靈毓秀的山城,被牯牛嶺分為東西兩邊。東邊青松蔽日,溪流潺一潺,近千幢風格各異的別墅,依山就勢,高低錯落,點綴在萬綠叢中,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西邊地勢平坦,峯巒葱籠,一條自東向西略成弧形的主亍道依山而建,蜿蜒於林陰之中,形成一座繁華的天亍雲市般的山城。我們乘車在亍心花園轉了一圈,就沿着寬寬的景區大道,向城北的如琴湖駛去。

漫步於湖邊的林陰|道上,凝望着這青山環抱的一潭碧水,碧水如琴,叮咚有聲,真佩服殷周匡氏七兄弟有過人的眼光,能隱居於此,夫復何求?慢慢地走到湖的盡頭,就是有名的“花徑”。花徑相傳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詠詩《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貶任江州(九江)司馬時,登廬山遊覽。時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山上卻桃花盛開,白居易有感吟詩一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這裏平均海拔高度都在1000米以上,桃花遲放,本不足為奇,奇的是後人為什麼這樣景仰一個被貶的江州司馬,就因為他寫了這首詩,在山上建祠塑像,永留世間!而由此聯想到當今的彭大將軍,當年在廬山轟轟烈烈,而有幸如斯乎?難道那擲地有聲的“萬言書”還比不過一首桃花詩嗎?正是:“廬山五七起風雲,正義書言為庶民;元帥一生肝膽照,可堪司馬惜春一情?”所謂“居易一詩留千古,彭帥萬言遭禍秧” !也許若干年後,人們也會在山上看見一尊英武不屈,氣壯山河的塑像!

沿花涇對面的石階拾級而下,就進入了秀麗的錦繡谷。相傳為晉代東方名僧慧遠採擷花卉、草藥處。這兒四時花開,猶如錦繡。北宋文學家王安石詩云:“還家一笑即芳晨,好與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興往,相邀錦繡谷中春。”據説是他遊覽此谷時即興之作。

進入谷中,一條青石鋪成的觀景山道依崖而建,忽蜿蜒上升,忽曲折下降,一邊旁崖,一面臨淵,道旁古松林立,道路忽隱忽現,盤旋於谷中,宛如游龍。停立於崖邊巨石上,見對面懸崖峭壁,巨石壘壘,一巖橫空懸出,宛如凌空架橋,人稱“天橋”。遠處的青翠山嶺,在雲霧中龍飛鳳午,構成了一幅美妙圖畫,使人留連不去。爬上山脊,面前矗一立着一座凌空拔起孤峯,峯巔上一塊巨石酷似人頭,五官居全,面容憔悴,皺紋清晰,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人稱“人頭石”。放眼谷中,斷壁千仞,懸崖萬丈,奇石崢嶸,松柏蒼翠,紅紫匝地,花一團一錦簇,不愧為人間仙境。轉過巖邊,忽見石壘牆上開一圓型門洞,上書“仙人洞”三個大字。這裏難道就是人盡嚮往的“天生一個仙人洞” 了嗎?穿過圓門洞,原來在佛手崖下,有一個巨大的巖腔,巖腔中供奉着呂洞賓的神像,香火燎繞,仙氣燻人。值得一提的是,巖腔深處有一清泉,涓一涓下滴,清醇甘甜,沁人心肺,人稱“一滴泉”。遊人至此,無不一品其味,也做一回神仙。離開仙人洞,沿石級爬至御碑亭,稍事休息,又慢行至圓佛殿。

已近中午,大家隨導遊上車,回牯嶺午餐。坐在車上,回想起昔年來廬山時,暢遊龍首崖和探尋三疊泉的情景。昔年,我們由大天池西南側,順石級而下,走不多遠就看見龍首崖了。只見一略成方形的巨崖陡起,壁立千仞,昂首挺一立,巖鬆倒懸,午爪張牙,若巨龍飛午。崖邊卧一巨石,狀如雄獅,謂獅子巖;崖下有一石,方如印章,綴絕壁而不墜;旁有屏風巖,薄如刀削,迎勁風而不折。如此鬼斧神工,令人叫絕。登上崖頂,站在巖上,有如騰雲駕霧,雲遊太空;也似乘龍探海,嬉戲波濤。不多時,濃霧散去,晴空豔陽,滿目青翠,遠處峽谷,河流、田野、農莊清晰可辯。在龍首崖上憑欄俯瞰石澗峽谷,可見懸索橋似的彩虹橫卧,獅子巖、方印巖、文殊巖、清涼巖、萬丈梯等諸多景緻,奇石累累,姿態萬千。三疊泉位於廬山東南,五老峯的北邊。從牯嶺循小路南向而遊,路途艱險,動魄驚心;站在峭壁上的觀瀑台上,仰望那動人心魄的三疊泉,泉分三級,上下落差約150米。上級從20多米高的簸箕背上飛流直下,似濺起千萬珍珠,飛一濺四方,如飄雪拖練;中級落差50餘米,彎曲而下,“飄者如雪,斷者如霧,綴者如旒,掛者如簾” ,落在石灘上,如碎玉摧冰;下級高懸百米,如銀河倒掛,巨響訇磕,似玉龍走潭,十分壯觀。停立良久,心潮澎湃。 回程中,仰首眺望着峯尖觸天的五老峯,心潮更是久久不能平靜。李白曾為它發出讚歎:“予行天下,所覽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 又賦詩讚曰:“廬山東南五老峯,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攪結,吾將此地巢雲鬆。” 激動之餘,我也曾賦詩一首歎曰:“廬頂接河漢,危崖絕九霄;千峯雲弛急,萬壑霧卷濤;行至三潭瀑,停看五老樵;舉杯邀同醉,橫空攬雲巢。” 上一頁12下一頁

午飯後,乘車直奔含鄱口。含鄱口位於廬山東南,橫亙於九奇峯和五老峯之間,好似一張大開的鯨口,要一口吞下鄱陽湖,因而得名。下車時,只見霧茫茫一片銀白,含鄱亭隱入霧中,時隱時現,大家都遺憾不能看見鄱陽湖了。良久,忽然一陣勁風吹過,雲霧倏忽而散,露出了陽光照射下的含鄱嶺。站在嶺上,往昔那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哪裏去了?在陽光下只見迷迷茫茫,遠處不時泛起道道金色鱗光,雖然再也看不到鄱陽湖昔日的風釆,倒也不失為一幅絢麗畫卷。

離開含鄱口,乘車到廬山博物館。人稱蘆林別墅。因房號是1號,故亦稱“蘆林一號”。參觀後,又走馬觀花似地儋仰了幾座其他偉人住過的別墅。 “蒼潤高逸,秀出東南”的廬山,自古以來深受眾多的文學家、藝術家的親睞,併成為隱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託,政客、名流的'活動舞台,從而為廬山帶來了濃濃的文化色彩,並使廬山深藏文化的底藴。廬山人文風貌的自然,是詩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 廬山山水文化,是中國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也是中國山水文化的歷史縮影。

下午四時,就乘車離開這令人魂牽夢縈的仙山。

遊船徐徐離開九江碼頭,向上遊駛去。我們站在船尾的觀景艙中,凝望着漸漸遠去的廬山的天空,娓娓地給老伴講述着廬山的典故和今天未看到的景點,不由誦起了東坡的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廬山呵,你何時才將你的真面目示人呢?

重 午11年6月修改於瀘州墨香苑

附:《廬山詩稿》(10首)

《贊廬山》[原](七律)

青雲直上九霄天,峭壁凌虛萬丈淵;破霧穿雲盤道險,蜿蜒曲折石橋連;

崔嵬孤突龍崖秀,詭異崢嶸牯嶺懸;嵐影波光仙境界,登峯造極峙江邊。

《遠眺龍首崖》[原](七律)

蒼龍昂首朝天嘯,倚壁虯螭鬥厲饕;尾掃石獅雲水怒,爪擒方印雨風啕。

老年體弱愁攀步,少小驕驄愛躍高;忽見半崖攢動影,磨拳擦掌把頭搔。

《清醇一滴香》[原](七律)

佛手靈崖作道場,仙人洞裏祭純陽;華胥夢裏十年相,簪笏門中百味傷;

漫步蓬萊羨美境,常遊廬嶺愛風光;千年苦守不離去,只為清醇一滴香。

《玉簾泉》【原】(七絕)

流冰噴雪玉簾泉,揚灑璣珠濺綠煙;玉一柱擎天懸石鏡, 清風拂面久留連。

《五老峯》【原】(五律)

廬頂接河漢,危崖絕九霄;千峯雲弛急,萬壑霧卷濤;

行至三潭瀑,停看五老樵;舉杯邀同醉,橫空攬雲巢。

《三疊泉》【原】(五律)

飛泉三疊下,龍走碧潭淵;一徑飄寒雨,千林散綠煙;

雷聲震峽谷,玉碎灑磐川;疑入凌霄境,銀河掛九天。

《錦繡谷》[原](五律)

奇花爭錦秀,怪石競嶸崢;路險盤松頂,橋高半嶺橫;

疊崖隨霧隱,飛瀑伴雲生;蘭蕙香幽谷,邀春結伴行。

《遊含鄱口》[原] (五律)

飛雲渡險脊,走霧隱幽潭;鳥掠叢林隙,人遊鬆壑巔;

勁風摧細雨,峭壁斷濃嵐;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嶺含。

《秀甲東南》[原](古體)

勁風湮細雨,峭壁曉嵐生;瀑布懸雲際,清泉墮碧汀;

蜿蜒鬆頂道,峻險石盤城;坐愛廬山秀,崖巖也有情。

《登廬山》[原](古體)

攀千仞削壁,臨萬丈深淵。

過崎嶇盤道,登巍峨峯巔。

天高地險,流水潺一潺瀑飛懸;

穿雲破霧,清風拂拂衣衫翩!

驚心動魄,噴雪鳴雷雙耳憒;

慟地憾天,波翻浪湧乾坤旋!

斷橋飛度,風聲鶴唳肝膽裂;

逶迤而上,縹緲一身似神仙!

五老峯,三疊泉,

含鄱口,龍首巖,

側看成峯橫似嶺,

高低遠近不一般,

要知廬山真面目,

攜雲伴霧不下山!

標籤:遊記 廬山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