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彙編15篇

文學2.55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彙編15篇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1

斷斷續續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終於讀完了這個發生在遙遠國度裏,關於親情友情背叛與寬恕的故事。就故事而言,阿米爾和哈桑之間錯綜複雜的情誼,和小時候看的一部電視劇《九九歸一》裏面如出一轍,至今仍記得裏面那個同父異母的貧苦主人公名字叫賈富貴。比風箏慶幸的是那個故事發生在中國,雖然是經歷了近代中國的百年風雨動盪,但比起飽受磨難的阿富汗來説,實在是好的太多,最後結局也比較完美。

而風箏除了讓我們加深了對阿富汗遭遇不幸的認識之外,更是把主人公的內心深處一層層解刨給我們看,赤裸裸的直擊心靈,彷彿看到了自己心裏的懦弱。如果自己處在當時,會如何抉擇?阿米爾這些年內心深處揮之不去的心魔是何等的煎熬。有一個哈桑這樣甘願為你付出一切的朋友是何等幸福。雖然索拉博的出現給了阿米爾一個重新做回好人的機會,但後面發生的事情依然讓人扼腕。

故事的結尾,在“為你,千千萬萬遍”的承諾下,又開始奔跑着追逐那隻風箏。時光荏苒,物是人非,只有希望,永遠都在。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2

早就聽人説過熱銷書《追風箏的人》,在忙裏偷閒的翻看幾頁後,竟被書中情節深深吸引,巧妙、驚人的情節交錯,細膩的勾勒出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文中多次出現的風箏既能夠是親情、友情、感情,也能夠是正直、善良。

"為你,千千萬萬遍"書中反覆出現了這個句子,阿里對父親的忠誠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阿里是父親的僕人,也是一同成大的夥伴,情同兄弟,阿里的兒子——阿桑,一個兔脣哈扎拉男孩,是與我——阿米爾少爺一同長大的夥伴,咱們一齊遊戲,哈桑願為我做一切一切,哈桑與我的童年故事豐富而搞笑,哈桑對我的忠誠表達就是"為你,千千萬萬遍",哪怕是我做錯事,替我承擔責罵,還是在危險時挺身而出。

哈桑為父親打理了生活中的一切,因種族的摩擦,戰爭的洗禮,哈桑為了固有的信念——照管主人的房子,被x利班分子開槍死,此時的我卻已與父親逃離戰爭,遠在美國。雖然以前的歲月已成為永遠的泡影,但在美國的打拼卻教育了我真實的認識社會,我的生活如畫卷般綿延往復,日子在温暖中流逝,但哈桑卻是我記憶中永遠抹不去的傷痛,正因父親對他的疼愛使我嫉妒,我在矛盾中與哈桑交往,但當哈桑為我追到藍色風箏,贏得風箏大賽時卻遭到小夥伴的侮辱與欺負,而我卻沒敢站出來制止,以致於扭頭跑開。自責、愧疚糾纏着我,於是我設計哈桑偷盜的現場,趕走了他們,以至於哈桑臨走也沒説出真相。哈桑來走了我那段恥辱痛苦的回憶,但那僅僅是暫時,正因那回憶像毒蛇一樣每每在夢境中舔舐着我。哈桑成為我最想忘記又遺忘不了的人。我善良的良知、細膩的情感、軟弱的天性是我總徘徊於內疚與自責中,在自我折磨中反省,在自我壓抑中企圖遺忘。

一個偶然的機會,父親的兄弟姐妹拉辛汗告訴了我事情的真相,我竟與哈桑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而哈桑與妻子死後,他們的孩子——我的侄子索拉博還在飽受戰火、飢餓、死亡的威脅,我在焦慮、恐慌、無助、憤怒中逐漸成熟,開始承擔自我的使命,最後我冒着性命危險接出索拉博,在我的細心地呵護中索拉博逐漸接納了我,我在關懷索拉博中得到了心靈的救贖,我願為索拉博在公園中繼續追逐風箏。人性、人情之美在故事中綿延伸展,宛如一杯綠茶,清香綿長而醇正,故事中哈桑的幾近固執的忠誠讓人感動,我細膩的情緒變化勾勒出一個膽小、軟弱的孩子成長的歷程。

書中的情感不僅僅僅是親情,不僅僅僅是友情,只要是能夠沉下心來閲讀的人,都會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動,也會從中折射出自我以前有過的心緒,比如傷害別人時的快意和猶疑;危機關頭的懦弱無助;親人面臨危險時的慌亂無措;感情乍到時的浮躁不安;失去親人時的悲傷孤獨;就應擔當職責時的自私推諉,以及時常湧上心頭的自責、自卑和贖罪的衝動……這樣的情感沒有任何的虛偽做作,是一個人在面臨變化的那一刻來不及思索的真實反應,是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最私密的捫胸自問。胡賽尼的筆猶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將人性的真實刻畫得近乎殘酷,卻又毫不譁眾取寵。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着什麼,讓咱們勇敢地追。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3

由於時間的問題,這本書的前半部分是陸陸續續看完的,而今天週六,便抽了一天地時間看完了後半部分。鎖在自己的房間裏,沒有任何人的打擾,於是一直沉浸在故事裏,至動情處,或感動,或惋惜,或悲傷,幾度淚盈滿框,甚至哽咽的喘不上氣。在索拉博自殺的那個情節,我瞬時捶胸頓足,沒有刀光劍影,卻可以把一個人傷那麼深,那是摧毀了一個人對未來的所有希望,我恨作者怎麼可以寫的那麼殘忍。千萬別去辜負對一個孩子的承諾。它比任何瓷器都脆弱且難以修補,索性故事的結果還是給我讀者希望,可能風箏是幫助阿米爾和索拉博再次取得信任的線。

這個的背景是我從不曾瞭解的一個國家,關於這個國家所經歷的所有戰亂和動盪,或許我都一無所知。但是卻非常享受按着這個故事軌跡所經歷的這場難忘的旅途。當生活安寧時,作者描寫的筆觸細膩而美好,能把人拉回一個純真無邪的童年時代,而如果一個人的童年真的純淨的像蒸餾水,似乎太過理想,誰的童年沒有幾個難以啟齒的略顯卑劣的小祕密,阿米爾的童年時膽小懦弱的,於是一直在尋找自我救贖的機會,再次成為好人的計劃。一步一步,終成為一個為別人、為自己挺身而出的人。而哈桑,這個天生善良正直誠實勇敢的人,他的高尚品質那麼值得尊敬,忠誠的堅不可摧。這兩個同父異母的兄弟,一個從卑劣終實現自我救贖,一個終其一生固守着他的崇高品質。但是,哈桑對阿米爾説過一句“為你,千千萬萬遍”,阿米爾對哈桑的兒子索拉博的一句“為你,千千萬萬遍”。終是最觸動人心靈的品質,義無反顧的奉獻,人性的崇高,才是着人間最美好的體驗吧。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4

書給了我很多啟示,書給了我力量,它讓我明確了人生的方向,書是我的良師益友,因為書,我結識了《追風箏的人》。

我是一個熱愛自然的人,所以我享受自然的風,因為風,自然多了放風箏的心情,因為風箏我結識了《追風箏的人》,這是一本讓我心靈震撼的書,它講述了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他父親僕人兒子哈桑之間的友情故事,作者並沒有很華麗的文筆,她僅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細膩的勾勒了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卻讓我永遠的回味。當僕人哈桑——阿米爾最好的夥伴,被其他富家少爺圍困在角落裏施以暴力時,阿米爾——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卻蜷縮在陰暗的角落裏默默注視,直到淚流滿面卻仍不敢挺身幫助哈桑時,我聽到了心碎的聲音。可命運的指針並沒有停止,阿米爾因為懦弱而極端害怕直至慚愧不已,無法面對哈桑。最後甚至栽贓他,讓他永遠離開了這個家。到後來阿米爾獲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時,悔恨與傷痛糾結。當中年的阿米爾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時,他卻不顧危險,前往家鄉阿富汗,開始了救贖。但時間是可怕的,因為它可以讓一切都改變。終於回到家鄉的阿米爾,目睹了家鄉的變化,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同時也見到了兒時的老管家,見到了荒廢的家,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訊。哈桑死了,阿米爾的救贖卻沒有停止,哈桑唯一的兒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爾兒時的宿敵手中,兒時的懦弱和愧疚纏繞着中年的阿米爾,一場救贖再次開始。故事的最後,阿米爾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時的索拉博卻因精神上的傷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説起風箏——那哈桑和阿米爾童年最喜愛的玩物時,才會不知覺的笑起來。書的後半段寫得是主人公心靈的救贖。他費盡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風箏,重新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生活的大門終於又向他敞開了。

書中的風箏只是心靈的寄託,我們希望隨着風箏的飛舞能找回我們本該有的那份單純與善良,現在社會的爭鬥讓人們心靈受到了深深的創傷,讓我們情不自禁的想起放風箏時的單純的年代,那份天真,那份無邪,任我們揮灑汗水,都只露出最甜美的笑容。

這本書讓我瞭解到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快樂的,在這個和平年代我們不僅要為曾經的童年快樂,更要珍惜現在的每一天。

書中哈桑經常説這樣的話:“為你,千千萬遍。”我們身邊都有一個最支持我們的人,不要因為自己的懦弱而傷害了最親近的人,我們缺少的是朋友,是一顆真誠的心,我們為了這顆真誠的心也要勇敢,也要堅強。

書中的主人公阿米爾最終追到了他的風箏,勇敢,堅強,正直,誠實,而我通過這本書也明白了自己的風箏,我也正向它追逐,聽完我的演講,你找到了你的風箏了嗎?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5

我對阿富汗以及周邊連年征戰的國家和他們的歷史毫無興趣,對我而言,那裏的人民是可憐的,那裏的政府是可悲的,所以當《追風箏的人》這個故事一點一點展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我並沒準備好接受一個平靜的,也曾春暖花開,羊肉串香飄整條街的畫面,更沒想到那裏的孩子也可以無憂無慮的追逐風箏。所以當身為少爺的阿米爾和他的僕人哈桑情同手足的畫面一出現,所有讀者不禁感歎,友誼是那麼充滿力量,乾淨而持久的。他們總是並肩而行,每當阿米爾被人欺負的時候,哈桑總是義無反顧的站出來保護,我看見他們之間有一道友誼的光芒在閃耀。當阿米爾問哈桑為什麼確定自己一定會知道被切斷繩線的風箏的掉落地的時候,哈桑肯定的對阿米爾説,我就是知道,然後反問,我什麼時候騙過你。阿米爾輕聲説,我怎麼知道有沒有騙過我。哈桑發誓,為了你,我寧可啃爛泥。阿米爾進一步確定,你真的會為我啃爛泥?哈桑堅定的説,我肯定,然後又説,但是你又怎麼能忍心讓我啃爛泥。所以讀者心中所向往的也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那個潮濕的童年印象,總是和自己最親密的夥伴,席地而坐,互相盟誓,發誓為對方,甘願上刀山下火海。就如同哈桑洋溢着笑臉對阿米爾説的那樣:為你,千千萬萬遍。然而事實上卻是這樣的:他是主人,他是僕人;他是普什圖,他是哈扎拉;他是遜尼派,他是什葉派,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們的命運就被這些他們所不能理解的標籤所分隔開來,儘管他們是親密無間的朋友,儘管他們事實上擁有同一位父親。無論是平凡的阿米爾和哈桑,還是高高在上的查希爾國王或者卡爾扎伊,都不得不接受社會為他們預定的座位。阿米爾不再是阿米爾,哈桑也不再是哈桑,他們必須戴上社會分給他們的面具。

我們少年的時候,總是意氣風發,三五結伴,促膝長談。那是在我們其樂融融的環境中構建的虛擬場景,然而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在微弱的友誼遇到挑戰的時刻,只要有一方露出破綻,友誼的橋樑必然坍塌。於是當阿米爾在看到哈桑被大一些的孩子欺負甚至猥褻的時候,他選擇沉默和逃避;與此同時,哈桑卻為了阿米爾的風箏堅定不動搖的和對手較量,對手殘忍的揭示阿米爾和哈桑之間的主僕關係,哈桑大聲反駁説兩個人是朋友。躲在角落裏不敢出現的阿米爾聽到這句話不但沒有一點激勵也沒有絲毫感動,他心底裏的怯懦終於將他的靈魂吞噬,於是悲劇發生。

作者對種種苦難和暴行毫不諱言,在寫作中有一種博大寬廣的悲憫之心承載了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人們的所有歡笑和悲傷。沒有因為對故土的愛而回避了阿富汗社會的種種不公和鄙陋,卻也沒有刻意嘲諷,只是去還原並且理解在這種環境下每個人的選擇,他們的恐懼,他們的快樂。這使得整本小説有了37度2的體温,甚至能聽到書頁裏的心跳。如同流水,故事徐徐展開。然後奔騰或是嗚咽,越過急灘,衝出峽谷,最後變成寬廣的河流,沉靜而包容。

《追風箏的人》也還是一本出色的小説。主和僕、貴族和賤民、朋友和兄弟,歷史和現實,種種轉變都被刻畫得生動而細膩。放在歷史的宏大背景下,更洞見人生和人性的複雜。誰敢真的站出來舉起右手發誓,我從來沒有辜負過任何一段純粹的友誼,誰敢真的抬頭挺胸説自己對朋友忠心不二。我們總是太自信,對友誼誤解,對自己的愛誤解,對不可能的事信以為真。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6

小説以1970年代的阿富汗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動人心絃的故事。沒有虛矯贅文,故事娓娓道來,以温暖細膩的筆法勾勒人的本質與救贖,雖無過多詮釋,卻能深刻體會到人物內心的動盪變化,敏鋭而真實,引起人的共鳴。

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兒子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的一件悲慘不堪的事,令阿米爾感到自責和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隨父親逃往美國。成年後的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為了贖罪,阿米爾再度踏上睽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卻發現一個巨大謊言,兒時的噩夢也再度重演,他該如何抉擇?

兒時的朝夕相處,兩人的親密友誼,成為貫穿全書的脈絡,彼時的阿富汗温馨閒適。然而世事難料,隨着侵略、內亂、時局動盪,讓故事殘忍而美麗,讀來讓人蕩氣迴腸。作者對阿富汗人與阿富汗文化的悲憫描繪,讓人在感悟故事的同時,也對一個分崩離析的美麗國家,產生深刻的同情和惋惜。尤其是阿富汗移民在哀悼失去祖國、努力融入美國生活之際、仍然根深蒂固的傳統與風俗。

在這本感人至深的小説裏面,風箏是象徵性的,它即可以是親情、友情、愛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誠實。對阿米爾來説,風箏隱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成為自我期許的自己。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着什麼,都要勇敢地去追。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7

在階級社會裏,人一出生便是不平等的。阿米爾一出生便是少爺,理所應當的地享有榮譽,財產和來自一切親朋好友的尊敬,恭維,而哈桑只能是少爺忠實的僕人,並且天生兔脣,奴性觀念深入內心。就像他的爸爸哈里一樣是阿米爾爸爸的僕人,他們是朋友,但更是主僕。阿米爾開口的第一個詞是“爸爸”,而哈桑開口的第一個詞卻是“阿米爾”。這讓我難過,每個人開口的第一個詞不應當為自我的至親嗎?

有優越性的阿米爾不止一次捉弄哈桑,用文盲來諷刺哈桑,甚至讓哈桑吃土來證明對自我的忠誠。其實,阿米爾的並沒有這麼強勢,甚至有點懦弱。他嫉妒哈桑,只能經過這種伎倆泄泄私憤,因為父親不僅僅愛着他,還愛着哈桑,哈桑的每一次生日他都不會忘,有什麼好事總想着哈桑。哈桑是那樣勇敢,善良,淳樸,甚至當你跟他説話時,就感覺自我是個大騙子。阿米爾偶然間聽到父親説:“一個不肯為父母挺身而出的人,長大後必然是懦弱的,要不是我親眼看見他從他母親肚子出來,我真不敢相信他是我兒子。”當然,阿米爾的心被刺痛了。誰不想擁有一份獨一無二的愛啊!在風箏節那天,為了喚回父親只愛他的機會,他買了風箏,幹掉一個又一個的對手,如他所願,他拿了第一。可是要把風箏追回來,他才算真正的第一,哈桑就是那個追風箏的.人。一向到天黑,他在一個死衚衕裏找的了被一幫混混欺負的哈桑,條件是僅有把追到的風箏交出來,才能倖免於難,哈桑卻誓死捍衞。阿米爾內心的懦弱跳出來了,儘管每次他有難,哈桑總是挺身而出,他不一樣,他怕,最終他退縮了,默默地離開了那個地方。哈桑拖着風箏,黑色的血地在雪地,刺眼之極。阿米爾有意無意地輕描淡寫。

阿米爾,你以為哈桑沒有看見不遠處的你嗎?你也真是懦弱啊!你為了逃避自我的愧疚,把自我的錢和手錶壓在哈桑牀下,以盜竊之罪攆跑了他。你每晚夜不能寐,悔恨着遺忘着,那張温馴的臉卻始終揮之不去。你最終離開了這去了美國,有了事業,感情,卻沒有孩子,或許這是上天對你的懲罰吧。你從拉辛汗口中得知哈桑已死。你當然痛徹心扉,世界上總有那麼一兩個人好無理由的愛你,從此以後再也不會有了。

因惡通向善,是你的救贖。其實哈桑是你同父異母的兄弟,他的兒子在你的故國。你從美國回來了,那凋頹的斷壁殘垣不是你小時候的故鄉。你冒着被大兵殺死的危險見到了哈桑的兒子。在決鬥中,你肋骨斷裂,人中裂開,肺被刺穿,就連結實都被打了出來。你卻大笑,內心無比舒暢,你的愧疚最終有地方發泄了。還記得你用石榴擊打哈桑,讓他來緩解你的愧疚,哈桑卻將石榴砸向自我的腦袋,石榴汁像血液一樣從哈桑腦袋滴下,又是一陣刺痛。最終,你收養了哈桑的兒子,你的風箏追到了。

血淋淋的情節直擊人性,“懦弱”,“自私”,“逃避”這些字眼都是我們所厭惡的,但它們又時常出此刻我們身上。或許每個人都有罪,他那麼不願讓人言説,因為懦弱,因為嫉妒,因為要保護自我。不言,塵封過去是大多數人都會做的。中國的荀子有性惡倫一説,人之初,性本惡。懦弱或許是我們的天性,沒能保護我們應當保護的人,確實是一種罪惡。由惡向善,追尋完美,追尋內心的風箏是我們應當做的。你忍心看到一個純潔無暇的人對你説着:“為你,千千萬萬遍。”當他遭難時,你卻袖手旁觀嗎?在道德與利益的博弈之間,你又會如何選擇呢?

贖罪,是西方人的信仰,但中國人也應借鑑。我願以赤子之心挽回被我傷害傷害之人受傷的心,似春日裏第一片雪花融化,漸漸春回大地,追回兒時那遙遠的,完美的回憶,讓那風箏在我心頭一向飛翔。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8

本書的主人公阿米爾是一個渴望父愛且內心較為封閉的一個人,對於從小與自己一齊長大的僕人兒子哈桑持續着親密的友誼卻怎樣也不遠承受哈桑是自己的朋友,尤其是當哈桑也在享受着阿米爾父親的愛時,阿米爾對哈桑的感情產生了動搖,甚至在一次放風箏比賽後,阿米爾背叛了哈桑,最後還涉及逼走了哈桑。而在以後的一次次生活磨礪中,阿米爾開始應對自己的內心,並且對自己的過去產生了一場救贖之旅,當他應對一場隱瞞了十幾年的真相後,他也糾結過,迷茫過。但最後他鼓起了勇氣去應對這一殘酷的現實,而並非如前一樣地逃避,這或許就是最讓人感動的地方吧!正如我們自己在經歷這般成長過程後的點點滴滴與辛酸苦楚。

可能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着一個如哈桑般的讓我們不敢去碰觸的人,他可能就是我們曾傷害過的人,可能是我們牽掛的人,又可能是就應珍惜卻又錯過的人,只是我們不敢如書中的阿米爾一般去應對他,去真正地解決心中的哪一個疙瘩,那份傷痛。當看完這本書後,我們都就應明白沒有什麼放不下,沒有什麼解決不了。只是因為我們缺乏勇氣去應對這破碎了一地的過往,慢慢撿起碎片吧!你可看到那碎片上的影子才是你最初的模樣。

或許有人好奇那隱藏了十幾年的祕密究竟是什麼,我卻不能告訴你。我只明白當我們犯下了錯誤後,不要試圖去回憶它,而是痛快地與這錯誤對決,因為對於過往我們於事無補,緬懷無意,只能帶着這錯誤勇敢地應對未來。

我想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風箏,無論艱難險阻我們都會去追逐,去守護。哪怕過往滄桑,哪怕前路渺茫。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9

“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是我讀完這篇小説後,不斷在我腦海中迴響的一句話。

12歲的富家少年阿米爾與他的僕人哈桑情如手足,生活在一個一個充斥着宗教衝突、政治混亂、國家分崩離析的國家——阿富汗。

兩人自小就如同兄弟般親密,一同玩耍,一同追風箏。哈桑是阿米爾最忠誠的朋友,每次不管誰過來欺負阿米爾,哈桑總是挺身而出,為他挨下那些拳頭。為此阿米爾的父親格外讚賞哈桑,認為阿米爾過於懦弱、怕事。

父親在阿米爾心中是一個高大但又冷漠的形象,他極希望得到父親的贊同,哪怕只是一個眼神。阿米爾的母親在生下他一年後逝世了,他總覺得是自己殺死了父親最愛的人,或許因為這個父親才會如此地討厭他。

所以阿米爾努力地討好父親,做着他認為勇敢的事。終於他找到了一個極好的機會,去參加追風箏的比賽,這在當時當地是一個極具光榮的比賽。贏得了這個比賽,也就贏得父親的青睞。

為此他努力準備着,哈桑在他身後盡心心盡力地幫助他。他是最好的助手,永遠都能在最需要的時候幫到他,不管絞斷的風箏飛向哪處,哈桑最終都能追回。

在這場比賽中,阿米爾竭盡全力去拼殺,終於絞斷了最後一隻風箏線,成為當之無愧的冠軍。哈桑自發地説要幫他追回這隻藍色風箏,但是過去了好長時間,都沒有看見哈桑和那隻風箏的身影。

阿米爾於是去尋找他的夥伴,可是卻見到了最不堪的一副場景,但是內心的恐慌和懦弱導致他不敢去救助他的夥伴,他無聲地跑開了。

自後雖然他終於得到父親難得的寵愛,但是哈桑在那天所受傷害的場景像噩夢一樣整日襲擊着他。於是他選擇開始拒絕再與哈桑呆在一起,甚至最後誣衊哈桑與他的父親,把他們趕出了家門。

爾後的許多年裏,這都成為了阿米爾內心最大的祕密與恐懼,但最後的最後,阿米爾選擇了回去面對。他直面了過去,瞭解了哈桑後來的生活,解救了哈桑遺留下來的孤兒。

想想文中的主人公阿米爾,他雖然是個自卑、懦弱不堪的人,甚至因為自己的軟弱而眼看自己的兄弟任人欺負。也許其他人會覺得此時他們之間所謂的兄弟情,朋友之情是多麼的不堪一擊。但是他們卻忘記了哈桑的微笑,以及阿米爾的內心世界。

我卻認為他們的友誼所面臨的困境是整個環境,甚至是這個國家的狀況和家庭因素所帶來的。阿米爾他內心渴望被父親認可,渴望成功。但當時的宗教之爭,主僕地位分明以及混亂的國家現狀,他被自己的心魔所控制。他嫉妒哈桑整日所擁有的微笑和不在乎,嫉妒父親口中不斷地對哈桑的讚揚。他也恨自己的瘦弱和自卑,恨自己對哈桑所做的一切。但最後得知自己與哈桑竟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時,他悔恨,自責,並且承擔起解救這個小男孩的責任。

最後的最後,他終於戰勝了自己的懦弱,敢於對抗兒時最恐懼的敵人,贏得了最後的勝利。同時也維護了他與哈桑脆弱的友誼之情,兄弟之情。

“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是這篇小説最打動我的一句話,也是我從中得到啟發最大的一句話。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10

這部小説太讓人震撼,一部讓人心靈受到洗滌的驚世之作。“愛、恐懼、愧疚、贖罪這是伊莎貝拉阿蓮德對此書的評價。也讓我可以深刻的思考人性,思考更多的東西。

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年阿米爾與僕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之後,哈桑為了阿米爾而犧牲自己,阿米爾親眼目睹了卻跑開了並沒有去救哈桑,為此他自責極了,然而他還設計謊言,逼走了哈桑和他的父親。然而由於戰亂,阿米爾和父親逃往美國。在美國的二十多年裏,阿米爾飽受着心靈的煎熬,對哈桑的愧疚使他無法釋懷。二十多年後當他再次回到故鄉,才得知當年哈桑就知道阿米爾在場,但他並沒有任何責怪,亦如童年時的那句話:“為你,千千萬萬遍。”。然而這時候哈桑已不在,阿米爾再也不能挽回什麼。但是,哈桑的孩子還處於危難之中,這時候,阿米爾戰勝了自己的懦弱,勇敢了救出了哈桑的孩子,也拯救了自己。

故事裏有戰爭、親情、友情、愛情、也有正直、善良、誠實,那都是風箏的象徵。哈桑便是那個追風箏的人了,他以他最單純的信念奔跑着,為了他所執着的而去追那隻最珍貴的風箏。他對阿米爾是無私奉獻的,即使別人再如何嘲笑他身份低微,血流卑賤,他一直堅信他和阿米爾的友情,我被他堅強的信念所深深折服。

書到最後,阿米爾的內疚被哈桑的真誠洗淨,他終於也做了一個追風箏的人,他向着風箏飛翔的方向不停奔跑,他微笑着。

即使合上本書,我依舊能聽到耳畔傳來那句真摯的諾言:“為你,千千萬萬遍。宛如一句天真的玩笑,卻深深地烙在我們的心中。是忠誠,是善良,更是愛。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着什麼,讓我們勇敢地追。 同時,我也為那時候由於宗教信仰的不同,身份的不同,從人出生的那一刻就被人為的刻上烙印。因為不同宗教信仰使得國家內憂外患,人們飽受戰亂之苦。曾經的阿富汗也是美麗的童話世界,現在已然變為被戰爭踐踏的紛爭之地。不禁要問,紛爭的人到底為了什麼?為了得到可以什麼都不顧?雖然阿米爾最後得到了救贖,但是更多的阿富汗人是否得到了呢?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11

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它給我的感覺是深沉的,懊悔的。我能感覺得到作家寫它時的沉重,懺悔和渴望贖罪。

這本書和其他的小説不一樣。這本書全文的感情一向很平穩,沒有刻意加工的大起大落,全文像流水一般流暢,以平淡的字句反映出了內心深處的感受,給我,給讀者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撼動。一般講人性的書都會以一種黑暗的角度來描述,其實這種書我一點不喜歡,因為它們大多都很壓抑,我亦不喜歡那些書的作者,因為他們給人一種賣弄學識以及閲歷的感覺。而追風箏的人的作者卻真實的讓人感覺到他心中的情感,絲毫不做作。

我喜歡文中的哈桑,因為他忠誠,真誠。他不僅僅一次的對阿米爾説為你,千千萬萬,每當我看見這句話,我的心中都充滿了感動和震撼。哈桑對阿米爾的感情絕對是絕無僅有的,我想他真的拿阿米爾當朋友,並且是能夠獻出生命的那種。但阿米爾不那麼想,他從不把哈桑當朋友,他嘲笑他昧,甚至於在看到哈桑被欺負時,選擇獨善其身。儘管他事後很懊悔和羞愧,但正因這份懊悔和羞愧,他犯下了更嚴重的錯誤。他陷害了哈桑,陷害他偷東西。哈桑和他的父親離開了,但哈桑對阿米爾的感情還未終止。

當阿米爾和父親到了美國時,他對在阿富汗的哈桑感到十分抱歉,當他回到阿富汗想要贖罪時,卻被告知身為他弟弟的哈桑已經死了,只留下了一個兒子還在繼續受苦。阿米爾費盡千辛萬苦把他從自我的老敵人手裏救出來,並帶到自我身邊撫養。當他和侄子一齊放風箏的時候,他彷彿又看見了兒時歡樂的自我。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追風箏的人,或是贖罪,或是追夢,其實這並沒有什麼條件,但我們必須要去追,要有追的勇氣。

放風箏的人在前面跑,而追風箏的人一心一意的在後面追,或許這也是一種幸福吧。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12

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説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

在多數人被文中數次出現的為你,千千萬萬遍感動到淚目的時候,我卻因為這句話心中充滿無限感慨。因為,當阿米爾懂得這個道理的時候,説明他已經長大了,他已經開始懂得直視自己的內心,而不是一如既往懦弱下去。

小説以背叛→掙扎→救贖這條主線給我們展現了阿米爾由敏感到懦弱直至勇敢的成長過程,而風箏,或許代表着親情、友情、愛情、正直、誠實……不論你成為了怎樣的人,其實那條線一直都攥在你的手裏,而你需要做的,只是迎難而上勇敢追逐。

【愛】

阿米爾初期表現出來的自私敏感懦弱,來源於畸形病態的家庭。一個被愛包裹長大的孩子,內心必定是温暖安定的,而阿米爾無數惡劣表現的初衷,只是想要得到父親更多的愛。

母親因為他難產死亡,成為了他與父親之間小小的隔閡,至少對於阿米爾而言,他認為父親對他始終冷漠的表現即來源於此,越是缺什麼,人就越是病態的想要得到什麼。父親是喀布爾首屈一指的大人物,他希望自己的寶貝兒子也能繼承他的優點,而阿米爾的膽小懦弱卻顯然不符合父親的標準,甚至內心鄙夷阿米爾想要成為作家這種想法。對他而言,父親就像是一個難以攀登的高峯,因為父親實在是太優秀了。他渴望父愛,愛父親,也害怕父親。卻因為自己達不到父親期望而充滿自卑,這種戰戰兢兢的心態也直接導致了阿米爾敏感膽小懦弱的性格。

看到父親為哈桑兔脣的事忙來忙去,他甚至希望自己也是兔脣從而得到父親更多的關愛。正是這種嫉妒與愛恨交織,才有了後來讓阿米爾悔恨一生的決定。

【背叛】

阿塞夫作為一個狂熱的納粹者以及種族歧視者,他對哈桑的所作所為不難理解。阿塞夫因為阿米爾而報復哈桑,阿米爾選擇了熟視無睹。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以後,當阿塞夫與阿米爾打鬥的時候,是哈桑的兒子勇敢站出來救他。此時勇敢與懦弱的對比,即是兩人後來不同人生軌跡的轉折點。

為了獨享父愛,再次背叛哈桑誣賴其偷走生日禮物,至此,哈桑成為阿米爾心中永遠的傷疤。

【掙扎】

流亡美國,阿米爾以為可以擺脱過往的一切。然而忘卻卻是一個無比艱難的詞語,因為沒有人可以逃避過往,更沒有有人可以刻意忘記。於是有了開頭的那句話,埋藏在阿米爾心中的罪惡便成為他新生活永遠的痛。

人們總是以為,心中痛苦的過去,只要不提,好像會自動消失,因而選擇性失憶,可是終究,你還是無法忘記,因為傷疤就在那兒。

【救贖】

阿米爾冒着生命危險重返阿富汗時,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哈桑離開人世,就連自己曾經的家也已變得面目全非。

命運是個很殘酷的東西,你以為一切都來得及,因而在你的一次次藉口與推脱中,產生了一個名為遺憾的詞語。等你有時間了,等你有錢了,等你……可是誰會等你?時間並不會因為等待而去厚愛一個人。

此時的阿米爾或許是真的突然間就長大了吧,可是這個長大的代價,未免太過沉重,於是他的所有信念,便是想盡辦法救回索拉博。排除萬難不顧一切的他,是勇敢的,是正直的,是能讓人發自心底佩服的英雄。

【宗教信仰】

宗教,對於大部分人來説是一個很陌生的東西,於我,亦然,很久以前,我甚至不能理解,信教,到底是為了什麼?

可是因為阿米爾,我開始對宗教信仰有了新的定義和理解。一個人有了信仰,便有了一個強大的精神支柱並願意為其而努力,甚至願意為了信仰,剋制自己的劣根性。

阿米爾的童年擁有錦衣玉食的生活,在他的小夥伴還在穿破破爛爛的衣服時,他已經穿上了時興的牛仔,於他而言,宗教信仰是個可有可無的東西,因而聖經只是草草瞭解了一下。可是成年的他看到索拉博自殺,浴缸一片鮮紅的一瞬間,內心突然充滿絕望。或許人就是這樣,無法面對現狀的時候,願意為自己找一個精神寄託,而阿米爾的寄託,是信教。

自此開始,阿米爾人生中第一次穿上民族特色服裝,開始祈禱真主安拉,成為了一名虔誠的教徒。

所以,一切的不理解和不以為然,僅僅是因為我們不懂。你可以沒有信仰,卻不能嘲笑他人的信仰。

【風箏】

故事起於風箏,也止於風箏。

[兒童時期]—友誼

這時候的哈桑與阿米爾,因為風箏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為你,千千萬萬遍是哈桑在風箏大賽上為阿米爾打敗最後一隻風箏的時候所説的話,對於阿米爾,哈桑如同所有單純的小孩子一樣,用盡了這個年紀有的單純和善良去守護這段友情。

儘管阿米爾會瞧不起他,但依然願意教哈桑認字讀書。

只有在放風箏的時候,兩人才是真的拋除了一切偏見,坦誠相對,無憂無慮地去追逐風箏。

[少年時期]—父親的愛

同樣是追風箏,此時阿米爾不單單是把風箏當成了娛樂項目,而是為了得到父親的愛。

在阿富汗,贏得風箏比賽,是讓無數父母驕傲的事情,缺愛的阿米爾,希望通過比賽能讓父親引以為傲,哪怕只是説一句表揚的話。

此時與其説追逐的是風箏,倒不如説是為了追逐那可望不可即的父愛。

[中年時期]—心結紐帶

經歷了半世沉浮,阿米爾早已身為人父多年沒有再放風箏,自閉的索拉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直到有一天看到風箏,暴露了孩子愛玩的天性,於是阿米爾用風箏慢慢打開了自閉孩子的世界。

伴隨阿米爾二十多年的心魔,隨着索拉博的笑容終於煙消雲散。故事至此戛然而止,卻留給人無限感慨。

為你,千千萬萬遍。

阿米爾是幸運的,因為他擁有這樣的摯友。我們也是幸運的,因為我們身邊一定有這樣願意為你一次次去妥協愛你的人,而你需要做的,僅僅是珍惜。

不會有人永遠不對你生氣,但有人永遠都會原諒你。願我們想要道歉的時候,願我們想要原諒的時候,那個人一直都在,從未離開。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13

有人説這是一部需要相信靈魂的人才有必要閲讀的書籍。看完這本書,心靈有種被洗滌過的虛空但卻深沉感覺。很多次,我試着,放下,但最終,人性、救贖、忠誠、愛迫使我在很久以後仍然為它傷心,為它瘋狂。其實,至今仍有一種情愫在心裏藏了很久,卻驀然發現任何文字都顯得蒼白。我試着去感知這種情愫的存在,但是民族、宗教、正義、歉疚卻糾結在一起,讓情節複雜,卻直擊我的靈魂深處。從我捧起它的那一天起,這種複雜卻又温暖的集結就在我的心裏紮下根——這時,我猛然發現,原來,我們都是,或者曾經是像哈桑,像阿米爾般的追風箏的人。我們從來看不見,也不去看風箏的影子,只是知道,它——心中的風箏,會準確無誤的落在我們意味它設計好的角落。張開懷抱,風箏,就會從空中劃過,來到這裏。圓滿我們的喜悦,實現我們的悸動,甚而,烙進我們的靈魂。

為你,千千萬萬遍。為你,我可以做任何事。你,是我一生最好的朋友。因為,我們曾經那樣愛過。阿米爾和哈桑,喀布爾的蘇丹。

阿米爾的前半生都在逃跑,逃避他對哈桑的情誼,逃避他所犯的錯,逃避他的責任,於是他就一直被困在當年那條污穢的小巷無法動彈。人們一直奇怪哈桑為何那麼善於追風箏,還紛紛猜測他追着風箏的影子。其實,像他如此坦蕩純真的人,風箏會跟着他的腳步飛翔。那隻風箏就像傳説中的獨角獸,只有最純潔的人才能擁有它。

而我們,只有一直追,追天上的風箏,追逐我們心靈的風箏。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14

戰爭只會帶來無窮無盡的災難,讓孩子沒有童年。每個侵略者都一樣骯髒,泯滅人性。願我們永遠遠離災難!

種族歧視會給受歧視的人羣帶來嚴重的傷害,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之前在新聞上看到黑人漂白自己,感觸很深,他們肯定是又無奈又痛苦吧。所以,我們現在生活着的人們,永遠不要去歧視他人,尊重他人也是尊重我們自己。

懦弱有時候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傷害和痛苦,所以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要有勇氣去擔當。阿米爾第一次的懦弱傷害了他的兄弟哈桑,阿米爾第二次的懦弱,逃避面對他沒有救哈桑的愧疚和良心不安,製造假象趕走了哈桑父子。然而阿米爾第一次的勇敢,贏得風箏大賽,為他贏他最渴望的父愛。阿米爾第二次的勇敢,獨自解救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讓孩子得到解救,也讓自己得到救贖。勇敢,勇於承擔終是會減少很多痛苦。

索拉博絕望的眼神,希望孩子的童年遠離傷害!

阿米爾的愧疚,希望我們勇於承擔!

哈桑的正直勇敢,善良,希望我們永遠學習,但是需要摒棄的是他的奴性(當然這一點是由於當時的社會造成的)!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15

初讀此書,是因為好書推薦榜中有它的存在,再讀此書,是因為腦海中一直有它的存在:“為你,千千萬萬遍”。

《追風箏的人》全書圍繞風箏和阿富汗的兩個少年,哈桑和阿米爾。因為種族、宗教、社會背景以及等級制度的存在,整本書讀起來有一種悲傷壓抑的氣氛,也正如書評所説,作者以寫實的筆法,訴説着温情與殘酷,美麗與苦難。書中阿米爾是一個複雜的人物形象,也是通過阿米爾的心路成長曆程,讓我們體會到人性的拯救。書中的哈桑是一個悲劇角色,他正直、善良、對阿米爾真誠用心,一直在為阿米爾付出、犧牲。“為你,千千萬萬遍”是哈桑對阿米爾友情的宣言,可是這樣好的哈桑,卻是等級制度、種族的犧牲品,他一生的悲劇也是由此造成,讓人看完不免唏噓。但往事不可更改,傷害也只能盡力去彌補,去救贖。還好,阿米爾完成了自身的救贖。

風箏也是本書的靈魂,它代表着人們心中美好的嚮往和追求,可以是正直、善良、勇敢、也可以是自由、尊嚴、榮譽、還可以是親情、友情、愛情。在現代社會,我們已然跨越了種族、宗教和等級制度的差距,我們擁有良好的社會大環境,可以更好地去追逐我們心目中的風箏,就像作者卡勒德.胡塞尼所述:“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着什麼,讓我們勇敢的追”。

為你,千千萬萬遍。不管怎樣,勇敢去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