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我的故鄉隨筆散文

文學4.47K

關於我,我可能是個不孝子孫;關於我的故鄉,故鄉可能是一位無可誇耀的母親。這麼多年來,寫過很多文章,似乎單單忘記了也要寫一寫自己闊別多年的故鄉,這是最不應該忘卻的忘卻,就像我們常常感恩於素昧平生之人的一個微笑,而對朝夕相處的父愛母愛熟視無睹。為此,中秋放假回家,於倉促之間寫完這篇心靈上的應命之作,也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

我的故鄉隨筆散文

我只能先撿着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歷史名人説,這樣一來,彼此之間的距離就會拉近很多。而所謂耳熟能詳的,的確在波瀾壯闊的中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幾筆的,很遺憾,翻完中國《二十四史》,都未曾見得一位。説到項城,地廣人稠,物產豐富,底藴深厚,於阡陌之中走出幾個草莽英雄有何不可?於草堂書齋之中走出幾個治世能臣有何難哉?扼腕歎息之餘,只好收拾起對故土文化底藴的信任,再次用尋求的目光打量中國近代史。項城出現幾個有共同認知的人物何其難哉!

是他?難道只有他?

袁世凱,這個人毋庸置疑是河南項城人,早幾年在項城上學唸書,老師讓我們寫一篇遊記,遊覽的正是袁世凱故居。古色古香的木製門樓,在林立栨比的現代化商鋪面前,顯得寒磣而不協調,讓人很難相信這裏曾是一座王府侯宅,袁府之內無甚稀奇,年久失修,經營慘淡,無奇花異草引人奪目,亦無亭台樓榭暢覽其間。曲折迴環的逼仄甬道,處處顯示袁府空間之狹小。正堂之上,有袁世凱蠟像一尊,與歷史印象略有差池,歷史印象中的袁世凱,腰圓臉闊,四肢肥碩,此處乃是一位枯瘦乾癟的老頭,戴着官帽,穿紫莽袍,以一代清官,彪炳千秋的模樣展示在大家面前。不難想來,這是後世子孫,為美化祖宗而有意為之。這是一個敗筆!亂改祖宗神貌是對祖宗之大不敬,歷史只會去偽存真,追本溯源,由此看來,這尊蠟像實為歷史上腌臢小丑技窮之作,不用説,這尊蠟像決不可能長久於此處接受遊客的瞻觀。

正堂右側有一耳室,卷宗几案,珠寶字畫。卷宗記載着袁世凱的仕途行履,珠寶字畫為袁世凱當年把玩過的珍愛之物。斯人已去,府邸空矣,與人之一生,英雄如何,百姓如何,死後皆為土灰,如這卷宗,滴墨蘸香之餘,無不昭示着歷史風雨縹緲,無論你從哪裏來?無論你到哪兒去?無論你要幹什麼?周匝幾翻,最後頹然殊途同歸,英雄與懦夫並肩,文人與流痞為伍,走在奈何橋,你能奈若何?!生前浮華,死後淒涼,若泉下有知,不知是恍然大悟心中釋懷,繼而撫掌大笑,還是為未盡之遺命頹然淚落。

如今之袁府,只能當做一遺址,萬不能看成一處景緻,因為實在沒有令人一睹為快之處,正堂左側,是幾個搗鼓古董生意的人立的櫃枱,他們不時的有幾個稀罕物展於櫃枱,遊客擠肩爭睹,家裏有寶貝的,讓行家估個價;想弄一兩件珍寶傳給後代的,在此等待機會買入,這或許是來袁府最直接的目的!不知當年叱吒風雲的袁世凱,在天有靈看到今天這樣的`景象該做何感想?

歷史總是以他獨特的詼諧方式嘲笑着眾人,任你生前地位顯赫,權柄蓋天,哪怕有使黃河逆流的本事,一旦死後,香火繁盛倒也不妨,若人丁不望,偌大的府宅只能讓蟲兒,蛛兒做巢結網,或許成為某個流浪漢,遮風擋雨的避難所,風雨飄搖,淒涼不堪。袁世凱本人,有子孫百人,人丁不可謂不旺,然,他鑄就的千古惡名也需要子孫來背,子孫們背不動,只好棄他而去,散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忘記顯赫的家庭背景,忘記祖宗遺臭萬年的罵名,撇開家族的牽連,過着自己的生活。這些年,他們闖蕩四方,多有建樹,揚言要把項城建成一個國際貿易大都市,前提是,必須在史書上抹去袁世凱不光彩的一面!這當然是痴人説夢,不曉得袁家人現在有多大財力竟然口出狂言;歷史上的污點恐怕沒人能夠抹去,歷史是超越時空之物,憑個人意志難以轉移。袁世凱,這位歷史上翻江倒海似的人物,這位曾經把中國攪的混亂不堪的人物,這位連外國人都如雷貫耳的人物,只能帶着歷史不可洗刷的污點永恆在國人的記憶!

  二

我於十年之前來項城唸書,唸的是國中一年級,而後一直在項城唸書,一直唸到大學聯考,歷經六七年,對於項城的一切都非常熟悉,現在走南闖北,鞍馬勞頓,一看到項城的市標,心中所有的勞累都傾刻間化為烏有。本質上,項城在我精神上就是我的家園,我的母親,我心靈的棲息地。雖然在地域上,項城離生我養我的地方還有一段距離,然而,我絕不會因此而勉強自己消減項城在我心中的分量,忘卻它曾經對我的濡養!

我這次歸來,身心俱疲,本沒有打算勞神苦思涉獵新奇之事,事情卻總是出乎意料,於車上,我就看到一個國小模樣的校舍掛着“温良恭儉讓,禮義仁智信”的條幅,這讓我大為驚駭,我在此念國中的時候,學校主張分數才是硬道理,考的好就是好學生,考的差的就是差學生,為此,我整日為學業所累,成績馬馬虎虎,差強人意。

語文老師誇我學習用功,説我是雷打不動,我覺得這個詞語用的真的是恰如其分;後來數學老師又説我坐懷不亂,這個形容詞的確不怎麼生動形象,卻一直是那個輾轉反側的年齡夢寐以求的呀!如今幾年不見,學校改頭換面,另立考核標準,的確讓人耳目一新,當時我想,看來,項城這幾年是遇到一個對中國文化深有體會的領導了,也只有這樣的領導才能提出這樣的口號。

多年來,項城教育一直是豫東地區的一顆璀璨明珠,每年都有數十人考上中國最高學府,這是項城人民的驕傲,同時也是項城人民的一塊傷疤。考上高校的學子固然很多,卻鮮有高質量的人才,我的一個在廣東讀研究生的表哥説,過年的時候還在圖書館裏努力學習的一定是從咱們這裏考出去的學生。後來他又説,即使學習很努力,到社會上也只能算箇中等,欠缺的東西太多了,而且項城的學生們,不是哪裏欠缺補哪裏,而是盲目的認為分數就是王道,久積成弊,不知悔改!如此,踏入社會怎麼會不跌幾個跟頭!

往事已已,現在項城有斯人掌管教育,後輩學子自然都是文武雙全飽讀詩書之士,當然,樹人之路,任重而道遠,然,精神既然已經醫好,何懼征途路遙。

我正這樣想着,路入窮途,車往左側一拐,又重新踏上新的征程。只是我沒想到,前方所設路障,竟是為了保護一座按資排輩都屬小字輩的水閘。為了保護這座水閘,不惜多繞出一段路程,毀壞良田數百畝,讓人瞠目結舌。

中國大地上從來不缺古物遺址,倘若這樣一座不起眼的水閘也要保護起來,那要保護的古蹟可就多了。可以想象,當初決策者們為了保護這樣一處古蹟還是煞費苦心的,首先,沒有讓人心悦誠服的理由説服眾人它存在的歷史價值;其次,在耕地面積有限的項城毀壞百畝良田是否得不償失?

這其實,就是涉及到如何向子孫後代交代的歷史大命題。要我説,舊的水閘扒掉,建立一座新的現代化水閘是對歷史最好的交代。因為歷史的價值,需要歷久也需要更新,更新的歷史也是歷史。比如,我上學的時候,聽説有關專家在商討重建圓明園,若是看夠了那些殘垣斷壁,大可進行第二次,或者第三次摧毀,建成高樓大廈,建成遊樂場,建成什麼都好,就是千萬別再建成圓明園,因為歷史上只有一個圓明園,它已經毀滅,對歷史的複製,其實是對歷史的不負責任,浪費人力物力,得不償失。

 三

一個標語,一座水閘,兩不相干的事情,縈繞在腦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我的故土,我摯愛的項城人,似乎永遠擺脱不了這樣的宿命。就像有人説,項城的女郎凡是上過大學的都是不怎麼討人喜歡的,這話説的很中肯。

項城的女性心理最能揭示這座城市的性格,也最能解答標語的進步與水閘格格不入的帶來的迷惑。

項城女性凡是上過大學的,在學校一定是奮發向上的,但是,她們的努力多半出於某種自以為是的自尊,可是,她們一旦滿足了自己的自尊,就會格外的看不起那些學習上不如自己的學生,“差生而已”,她們時常這樣説。可是呀,她們的確也沒讀過多少書,但是她們就是這樣令人不可思議的自信着,自尊者。以後你要真的超過了她們,這沒什麼,她們會説“小人得志,運氣而已”。她們多半在達到某一個高度後,不會再做任何努力,並且堅信自己會永遠站在某個制高點。於是,永遠是這樣端着架子橫眼活着,蔑視着一切攀爬者。

就像這標語讓人由衷的覺得項城深厚的文化底藴,不由得不投以敬佩的目光,然而,他們的成功往往也會斷送了自己的前程,固步自封,妄自尊大。留下些説不清,道不明,甚至好無用處的東西,讓後世去膜拜,去瞻仰。

有時候想,那位對中國文化有深刻研究的當權者,他能讓學生去學習“温良恭儉讓,禮義仁智信”,着實不易。如果他自己不願只停留在淺嘗輒止的階段,而是願意多讀幾卷書,自當明白歷史的深刻含義,也就不會苦心孤詣的去保護一座已經完成歷史使命開始走向生命終結的水閘!

標籤:隨筆 散文 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