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朝花夕拾讀後感400字的範文

文學1.64W

《朝花夕拾》是我國著名文學家魯迅的作品。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朝花夕拾讀後感400字範文,希望對您有用。

朝花夕拾讀後感400字的範文

  朝花夕拾讀後感400字範文1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部經典作品。我在寒假裏讀了這本書,他給我的感觸很大。

魯迅的作品可以説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滿是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更能吸引讀者,彷彿在給你講故事一樣。

比如範愛農的眼球白多黑少,看人總像在渺視。有比如“卻仍然看見滿牀擺着一個“大”字”。這就是魯迅在描寫人外貌特徵和習性時的特別手法。他可以生動地表現出一個人的特點,又增加了幽默感。

魯迅不管是對他人的讚揚或批評以及對那人的各種看法,都豪不掩飾地寫出來。因此,我比較喜歡他的文章。例如〈阿長與山海經〉。內容大概是這樣的:長媽媽是我的保姆,起先,我很討厭她,特別是她的切切察察,而且她睡相極不好,但她也懂得許多有趣的禮節,是我不耐煩的。之後,她給我講“長毛”欺壓百姓的殘忍故事,他偉大的神力讓我敬佩。然後,在我極度渴望者〈山海經〉時,阿長為我買來了。我又一次對她敬佩。最後,她辭了人世,我默默為她祈禱。本文由我一次一次對她態度的轉變,突出了阿長的樸實。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尋味,它反映着封建社會的種種陋習:有寫人吃血饅頭,吃人肉。人們迷信,古板,纏足,互相欺詐等等都受到了魯迅強烈的批判,也讓我不由得為那些人們感到悲哀。

如今,中國還有很多陋習,我想我會改變它們,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

  朝花夕拾讀後感400字範文2

魯迅的名字,是每個人都知道的。讀到他第一次的文章,卻是在課本里,課文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也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我很少去搜索關於他的文章,並不是我不喜歡他的文字,而是我怕自己庸俗的目光看不出他寫的哲學。但他的文筆,總讓人感覺像是一位和藹可親的爺爺,樸實,真誠,平易近人。

當我第一次看《朝花夕拾》,我總是很多感慨。它真實的記錄了魯迅的童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跟那曲折的經歷。回憶那些清末的生活習慣。

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並不乏味。他是鄉下人,卻能和城裏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裏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為伍,彷彿這樣的童年才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鑽進百草園。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

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齋的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裏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閒來無趣。

有很多人説,寫文章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他在現實世界受到的種種坎坷跟曲折,還要在自己的文字裏,創建一個世界。《朝花夕拾》在世人的眼裏它是無價的,在我心裏,它就是一個曲折老人記錄童年的回憶錄。

黃金時代的童年如今一去不復返,留下的只能給我們細細去回味。瑣碎的回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

不一樣的時代童年,一樣的快樂回憶。惹人懷念的時光,讓我們取名叫如花般的青春。

  朝花夕拾讀後感400字範文3

《朝花夕拾》是我國著名文學家魯迅的作品。

這本書寫了許多魯迅兒時的瑣事,雖然都是小事,但每件事都藴含了一些深刻的道理。其中令我記憶猶新的是他和保姆阿長之間發生的故事。

魯迅小時候非常喜歡小老鼠,並稱之為“隱鼠”。魯迅養了一隻小隱鼠,隱鼠在書桌上跑來跑去,十分調皮。但不幸的.是,一天,隱鼠突然不見了。魯迅急得香兒鍋上的螞蟻,到處尋找,可就是不見隱鼠的蹤影。後來,魯迅去問阿長有沒有看到隱鼠阿長説隱鼠大概是被貓吃了。魯迅十分傷心,從此便開始仇貓,讀到這裏,我為隱鼠的命運而深感惋惜,因為我也喜歡鼠類,並養了一隻小倉鼠,可後來因為沒有時間照料而送了人,他的心情我非常理解。 可是後來,魯迅得知隱鼠是因為順着阿長的褲腳往上爬,被阿長髮現並踩死的。我大吃一驚,我萬萬沒有料到是阿長踩死了隱鼠,我竟有些恨阿長了,每每讀到“阿長”這兩個字便要皺一下眉頭,並在心裏説一句:她踩死了隱鼠!

漸漸地,魯迅原諒了阿長,畢竟阿長也教會了魯迅許多為人處事方面的道理,和説話方面的注意事項。而我也陷入了反思:我的確很喜歡鼠類,可如果我是阿長,我是不是也會把隱鼠一腳踩死呢?答案是肯定的。儘管我喜歡鼠類,但並不代表我會容忍一隻老鼠爬到我身上,遇到這種情況,我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把這隻討厭的老鼠“處死”。畢竟不是自己養的,而且很少有人會喜歡老鼠,老鼠灰不溜秋的,外觀也不太可愛。阿長的做法是常人的處理方法,所以我沒有資格去責備她,更不應該恨她。

還有一篇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父親的病》。

魯迅的父親病得很嚴重,家裏人給他找了幾位被傳為是“神醫”和“名醫”的人。可讓我憤怒和心寒的是:這幾位“神醫”和“名醫”一點都不關心病人的病情反而在開方子時只關心價錢,關心自己能撈到多少錢。醫生的本職是治病救人,怎能一心惦記報酬?!魯迅父親的病情沒有好轉,在他快要臨終時,衍太太不停地讓魯迅叫他的父親,還讓他大聲點再大聲點。魯迅一遍遍地大聲叫着“父親!”“父親!”,就這樣,魯迅的父親在不平靜中病逝了。事後,魯迅十分後悔,後悔自己沒能讓父親平靜地走。

這本書我使瞭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也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給了我很大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