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國中清明隨筆12篇

文學2.75W

清明,清清明明銘記,明明白白鐫刻,使人耳目一清,春天輕裹被、薄衫,看清世間萬物的美麗。清明,神智日日清明,提點咱們記住逝去的,已故的親人,或是那些鐫刻着的記憶。以下是國中清明隨筆12篇,歡迎閲讀

國中清明隨筆12篇

  國中清明隨筆1

今天是清明節,中國傳統性祭祀祖先的日子。清明確是一個飄零的日子,古時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是?牧童遙指杏花村”的千古絕句,細細斟酌,果然是飄逸得很,安然得很。在大多數人的眼裏,“清明”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稱,就連三歲的小孩也知道,清明來了,掃墓的日子到了。中國文化自古推崇忠孝禮義,俗語有“百行孝為先”的講法,自是有其生生息息的理由。這種對孝義的執着,着先體現在對家長制的變性崇拜上。無論是中國的大中小城市,還是偏遠的農村,家長制的烙印仍深深地影響着中國人的衣食住行。從人格平等的角度,這是應該摒棄的惡習。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這種對孝義的尊崇,恰恰是中國文化古往今天茲茲以求的結果。咱們相信,一個沒有崇拜的民族,她的靈魂將是躁動不安的。正因如此,中國文化中對權威的推崇自然而然便找到了發育的温牀,王權統治與父權威力便是這種效應的直接產物。作為一種腐朽的制度,封建專制統治一百年前便從歷史的舞台上退將下去,王權統治在咱們看來已然非常陌生乃至無法相象。走過一百年的歷史,中國人感慨頗多。因為歷史,真真正正讓咱們讓們體會了什麼叫不堪回首,什麼叫風雲變幻,什麼叫苦盡甘來。享受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咱們不得不回望過去,回望那些風雲般變幻的時世以及浴血奮戰的勇士。歷史有太多味道,咱們無法一一再去體會再去品嚐,但作為人,咱們必須懂得紀念,懂得反思,因為這樣讓咱們覺得更加清醒和崇高。

寫到這裏,我可以發覺自己是非常幸運的。沒有大風大浪,沒有腥風血雨,沒有大批量的殺戮,沒有大批量的眼淚,只有安逸,讓人沉醉的安逸,甚至可以説是,讓人煩悶的安逸。這的的確確是一種幸福,咱們不抗拒它。但我總覺得有些什麼是屬於前生的記憶,為了一次傾心的相逢,咱們才來到這個莫名其妙的世界。好像宿命一般,咱們被安排在各個地方各個位置。咱們呼吸着同一個世界的空氣,卻想着截然不同的事情,就連每個人所崇拜的東西都有着千差萬別的距離。西方人喜歡上帝,因為上帝讓他們感知生活,也回報生活,這是一種積極的崇拜。咱們也在崇拜,以前有,現在也有,只是不同的歷史範疇自然有其不同的地方。對王權的崇拜沒有了,但是曾經與之形影不離的孝義,仍然無微不至地貫穿於咱們生活的每個細節。而清明節,正是這個民族對這種文化精神的有形延續。五千年了,真不容易。很多東西在大浪淘沙的歲月裏已然退出了歷史,只有這種難以辯論的孝義,仍然為咱們所熟知,而且一如既往的崇拜。我想這是難得的,也是必須的。正如前面所説,沒有了崇拜,咱們的民族將會躁動不安。咱們不應抹殺這種崇拜,儘管它仍然帶有某種程度上的父權色彩。咱們的的確確需要這種文化的東西,來盪滌在進步的過程中所顯露出來的民族劣根。從文化的角度看,這才是真真正正的可持續發展。

  國中清明隨筆2

清明節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是咱們緬懷先輩、紀念祖先的日子。一般清明節到來時,咱們的晚輩都會聚集在一起去山上給去世的長輩燒香,或者清理一下墓地周圍的雜草。咱們一年也就去兩次,一次清明節,一次過年。

可是現在咱們可以發現,人們三五成羣的上山,除了掃墓之外,還要為自己的祖先建立一個個豪華的別墅。別墅必須是很大很豪華的,一定是兩到三層,而且門前有一個院子。院子裏停了很多輛跑車,而且重要很多花花草草和金銀財寶的樹。別墅裏面有很多傭人,還配置了很多豪華彩電冰箱。

原本祭奠祖先,燒稍許紙錢,掃墓陪先人們説説話,這是美德。可現在,金山、銀山、別墅、香車美女等紛紛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這些都是現代人非常喜歡的東西,也算的上很時尚,跟的上潮流,自然也有人喜歡。漸漸地,就成了一種風化,還有很多人厚着臉皮自認為是孝子賢孫。

在我看來,大量的燒紙錢還有這些別墅等,花了大量的金錢,一把火就把它燒掉了。雖然算是對先輩的一種懷念,也是寄託着一種為好的想法。但是,這樣做一來破壞了生態環境,造成了污染。如果大家都這樣做,那麼清明節來的時候就會從山上飄下特別多的氣體,讓大氣受到了污染,讓空氣變得更渾濁;另一方面還易引發森林大火,造成安全隱患。如果陰雨天的還好,但是如果連續出了很多天太陽,天氣很乾燥,飄落的火星,一不小心就會點燃旁邊的雜草。

況且這些人真的是對自己的先人們孝順嗎?他們很多時候,也可能只是撐撐場子,讓大家知道他們家很有錢。而更多的可能性是希望祖宗能夠保佑他們升官發財、大吉大利或者是炫耀財富和權勢罷了。

倘若真的孝敬老人,就應該趁老人在世的時候,多多陪伴,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沒事的時候應該多回家陪伴他們,讓他們在生前能夠享受你無微不至的照顧,就像小時候他們照顧你一樣。我經常看見很多人,他們生前對父母並不是很好。但當他們父母去世的時候卻哭的昏天黑地的,而且讓大家都認為他非常的孝順。他也喊了很多的樂隊,請了非常多的賓客一起喝酒唱歌,顯得非常的風光氣派。但是我認為,人們不應該提倡死後風光,而是要宣揚珍惜眼前人。

  國中清明隨筆3

“每年到這個時候,燭光是那樣的輕柔,我總是深深地懷念你,我摯愛的朋友……”歌聲如泣如訴,此時此刻唱起它,不免讓人心情有些沉重。

又是一年清明節,又是一年掃墓時,老天爺也真會應景而作,每年清明節前後,往往會下幾場像模像樣的雨,似乎在為逝者而哭泣,這不,臨近清明這些天,天空總是陰沉沉的,淅淅瀝瀝的細雨,緊一陣慢一陣,沒有一絲要停下來的跡象,彷彿會這樣一直下下去。惡劣的天氣,讓這個清明節顯得格外壓抑、凝重、肅穆。打開電視和電腦,總會看到媒體播報清明掃墓的有關信息,各地公墓到處是掃墓祭祖的人們,電視畫面上,更有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們,不遠千里專程擠乘火車回家掃墓的場景,着實讓人感動。幾束鮮花,幾柱清香,幾杯濁酒,幾張紙錢,寄託着人們對逝者的無限哀思。

窗外滴答滴答的雨水,敲得我有些心碎,父母故去已經很多年了,而自己卻因為各種原因,清明卻很少回家給他們掃墓。今年的這個清明,眼看着又不會回老家去了,心裏不免有些愧疚,水有源頭樹有根,固本思源,恪守孝道是做人的根本,倒不是我數典忘祖,只是因為生計所迫,只有將對親人的緬懷之情埋藏在心底而已。其實臨近清明這幾天,我的心情也跟這天氣一樣有些沉重,心裏也一直在盤算着是不是該回趟老家、去給親人們燒幾張紙錢,讓生前貧窮的父母到那邊好好亨用,儘管昨晚忙到零點以後才睡覺,但後半夜卻因想着清明掃墓的事仍然有些失眠,早晨一起牀,便坐在電腦前,敲下了這段文字。

今天,在這個空氣中都瀰漫思念氣息的日子裏,我只能在這裏點燃幾柱香燭、數沓冥鈔,遙祝遠在天國的父母節日快樂,希望天國沒有痛苦,沒有煩惱,沒有貧困,沒有人世間的這許多紛擾。

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國中清明隨筆4

清明節,家家户户都要祭拜祖先。咱們也不例外,往年的清明節,去年的清明節天氣很不好,下着大雨。“清明時節雨紛紛”山路泥濘這是,我最擔心也是我最害怕的事。因為上去的路全是泥路,萬一一不小心,就有整個人滾下去了。所以咱們只好扶着旁邊的石頭小心翼翼的向上走。

了山頂,大人們忙着把祭拜的東西放好,之後就是燒紙了,火一燒起來,那場景可壯觀了。可是隻要有雨,就變得無趣了。不過沒關係,下了雨,似乎呆在夢境一般,還可以試試居高臨下的感覺,從山頂向山下大喊或一覽眾山。可不止這些呢,每當拜完一個地方,那些祭拜的東西就可以吃了。這往往使咱們小孩子最期待的

可是,今年的清明節跟以往的有很大的不同

古人有云:清明時節雨紛紛。是啊,又是一年的清明,連日裏天陰沉沉的,最終雷公電母忍不住了,提前把雨降下,還沒到清明就已斷斷續續下子個星期的雨。清明放假時,一般咱們家都不行正清的,所以清明那天我可以在家玩,但是今年媽媽跟我説明天早上要早起,咱們要去掃墓,我當時就納悶了,怎麼會明天呢,第二天早上媽媽跟我説,今天不是去掃墓,而是去拜你外公,今年年初,他突然離我而去,如果他臨走前對我説些什麼我可能不會這麼傷心在他離開我的前一星期還在和友人談論健在的長輩,祈禱上帝容許他多活幾年,看着我考上大學。可是他等不急了,一刻也沒多留給我,讓我陪他説説話,再聽他苦口婆心的訓斥。誰説不是這樣?可憐的人們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

清明又到了,倍加思念已故的親人 ,我的心就像有什麼東西揪着一般,到了外婆家,簡單的吃過了早飯,便和兩位舅舅前往公墓,一路上我的心情都是沉重的,跟那天上的烏雲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一路上的風景朦朦朧朧的,不只是風景朦朦朧朧,還是我的眼睛朦朦朧朧的,外公是一個對我非常好的人照顧了我十多年,今年駕鶴西遊了,一想到他對我小時候的一幕幕,我的眼睛就變得朦朦朧朧的,晶瑩的淚珠不爭氣的流了下來。到了那裏塞車太厲害了,只能徒步行走,天上的黑雲似乎在襯托襯托我的悲傷,嚎啕的大雨似乎在訴説我的疼,

到了公墓,在祭拜外公的時候眼淚又不爭氣的流了下來,看到那上面的照片,往事如流水沖刷我的大腦,我把東西擺好,心裏跟外公説着話,外公啊!您在天堂還好?生活過得幸福嗎?咱們在人間都非常思念您,都希望您過得好。外公,咱們在這裏燒了一點錢,幾套衣服和一些用品,您記得來拿。

縱使人生若只如初見,納蘭容若那位相國公子,因着那相知卻不能相見的縷縷牽念,倒出他心底最真摯的思念。而我對你的思念會像大海無邊無際一眼望不到邊。 清明是行孝的節日,咱們得好好珍惜和親人在的時光,不要等他們不在了,再來後悔。

  國中清明隨筆5

又是一年清明時,起風了。思緒隨着風兒愈飄愈遠,或許談不上傷感,或許談不上離愁。只是在這懷念的季節裏,想起了已故的人和已逝的往事。於是,淡淡的哀愁隨着清波盪開,盪開……

清明時節雨紛紛。瞧,飄飄灑灑,悽悽冷冷,絲絲細雨,濕潤了心頭,也喚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雜亂,又似乎很有律動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輕輕地走在這林間小路上,享受着這難得的安靜。低頭沉思,想起了那個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樣,沉醉於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但細雨紛紛,讓人感受到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悽迷而又美麗的境界。於是,他寫下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時節雨紛紛。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裏,我理所當然地想起了已故的親人。他們走了,卻永遠留在咱們心中。但卻免不了多愁善感幾回。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悽迷紛亂了。杜牧或許與我同樣的心情。看那春雨濕衫,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複雜。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又平添了一層愁緒。於是,他寫下了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覺小了,我的愁緒彷彿收斂回來了。人生自古誰無死,何必傷感離愁,抽刀斷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許明白人世間分分離離,故寫下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一絕句。行人也不願繼續哀愁下去,或許想散散心頭愁緒,於是借問酒家何處,而遙指杏花村卻令所有人豁然開朗。或許人生總有那麼一些死結,需要別人幫咱們解開,而杜牧這句,寫得實在深得人心,一語驚醒我這個夢中人。

喜歡,很是喜歡。喜歡寫這首詩的高明的詩人,寫得自如之極,興味隱躍,餘韻邈然,耐人尋味。

喜歡清明,那種感覺,很是輕鬆很是愜意。楊柳拂過心頭,悄悄地盪開了那顆憂愁的心……

  國中清明隨筆6

清明,是祭奠祖先的日子,在我國有很長的歷史。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因此,清明節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其實清明不光是掃墓祭祖,還有很多活動: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但現在大多已失傳了,只剩踏青和掃墓祭祖。

清明是萬物生長季節,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這一斑指南方,像東北還是春寒料峭,冰雪剛剛消融,清晨有時春風刺骨,塵土飛揚,枯葉盤旋;中午有時又春風拂煦,陽光明媚,暖日融融,到了傍晚有時又風起雲飛,蒼穹渺渺,雪花飛舞,一片銀裝。春天只是有一點氣息。但是,要來的也很突然。等你感到時,夏天已經到啦,春天悄悄逝去。

清明最有詩意還是江南。微風拂煦,楊柳依依,芳草悽悽,鶯歌燕語,百花奼紫嫣紅,如果再下點春雨那更加迷人。春雨靡靡,楊柳煙籠,芳草嫩綠,空氣醉人。如果是晚上降雨,春眠聽雨,淅淅瀝瀝,蟬鳴蟀吟,品茶撫琴……真是良宵一刻值千金,幸做凡人不羨仙。如果天晴,約三五老友踏青賞花飲酒,那更是蕩氣迴腸,留連忘返。所以前人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而最有名的詩當屬(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而關於踏青的詩,像郊行即事【宋】程顥: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但是我認為,還是(明)高啟詩更有意義: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在當時後人不給先人掃墓祭祖,是大逆不道,是對祖先不敬不孝。現在祭奠先人的方法很多,因為喪葬方法很多。像海葬,土葬,樹葬,火葬,公墓等。但是,我認為這些方法中,海葬是最好的方法。與大海為伴,化為滄海一水。碧海無邊,天水相連,朝沐旭日,暮披晚霞。有生於無,有歸於無。和海一起永恆,不給後人,土地,環境留下不便。説句實話不管是多宏偉氣派的墓,三代過後又有幾人光顧。

祭奠先人,重要是心誠則靈,方法形式並不重要。可以上墳掃墓,獻花,在家祭拜,還可寫點紀念文字。當然,採取什麼形式,要看先人遺願。我父親是鄉村教師,是個無神論者。他在世時告誡咱們,他去後不用給他燒紙,因為那是給活人看的,對離去的人毫無用處。其實前人早已曉得。如《清明》(南宋)高翥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父親是再普通不過的鄉村老師。但是,那種兢兢業業的行為,勤勤懇懇的態度,默默奉獻的精神,絕不無誤人子弟的教師原則,至今讓我敬仰。父親一生坎坷,解放前當過警察署長,但人非常木訥,不通世故。解放後當老師,“大鳴大放”時説實話,“秋後算賬”打成右派,‘戴帽’下鄉,遊街……但他有一個信念: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雖然有苦悶,但絕不沉淪。父親一生幾乎沒什麼愛好,就是愛看書,聽新聞。願望是到北京,看看天安門,可終未如願。寫到此……心隱隱作痛,眼睛模糊……長歎一聲,兒不孝啊……父親去世後,在日記裏寫到: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台灣迴歸祖國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他把愛國詩人陸游的詩,改了一句留給咱們。所以我也很關心台灣的新聞,看來這一天我能看到,也會告訴老人家。

又是一年芳草綠,又是一年清明祭。生者要珍惜,去者長已矣。天地之道,自然之規。只能接受,談定面對。

  國中清明隨筆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

昨天一直下雨,今天天氣晴朗,我和爸爸、叔叔、嬸嬸要回老家給爺爺上墳。回到老家,發現老奶奶一個人在家,老爺爺去給戰友上墳去了。中午,咱們一大家子人和老奶奶包水餃吃。

下午,我隨爸爸、叔叔們一起來到爺爺墳前掃墓。

時光飛逝,歲月無痕。眼,爺爺已經離開咱們七年了。從我懂事到現在的日子裏,我和奶奶常常看着爺爺的照片流淚,思念,回想爺爺存在的往事。跪在爺爺墳前,儘管燒紙冒出的青煙薰得我難受,但對爺爺的想念,化作淚,滴滴灑在他的墳前。我在心裏默唸:“爺爺,你在那邊還好麼?”冥冥中,我彷彿聽見爺爺在説:“好孩子,堅強點,不要哭。好好聽話,好好學習,做一個有出息的好孩子。”

抬起頭,透過淚水,發現爺爺似乎就站在我面前,微笑着,趕忙伸出手,想抓住他,卻什麼也抓不到。

磕頭,起身,一個念頭也留在了我的心中:“我一定聽爺爺的話,好好聽話,刻苦學習,爺爺在天之靈也能很欣慰。”

  國中清明隨筆8

明天就是清明節了,我想也是該寫點什麼東西的時候了。這還是2012年第一次發表文章,春節時期在外寫了寫隨筆,散文,本想把他們發表到空間後來想想我放棄了,保留他們原來的樣子吧,我讓他們永遠伴着我的墨香留在紙上。曾經看過一則故事故事的結局不盡人意,大為不快,於是小小的頭腦中多次充斥了各種美好的結局,但最後才真正的懂得;故事外的人認為好的結局往往是故事裏的人最不願接受的。是呀,多少父母天天口中説着為了孩子好,為了孩子好,扼殺了多少孩子的天性。客觀的來講,在這種事情上又是誰錯了呢?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盡人意,有太多不好的結局,有太多不幸等待着一個又一個多愁善感的小女孩去充斥所期待的結局。

想象杜甫;“我生苦漂盪,何時是終極?”的苦於飄蕩。想象李白;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無奈。想象蘇軾;“……不思量自難忘。”的思親相思。想象白居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淪落相惜。想象古時明月,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故事中有太多的不盡人意,有多少人相信神話,又有多少人在等待,又有多少人在追溯。還記得2011年12月我發表的“我的生死區間——36天”,裏面闡述我對待死亡和等待的想法——我的初級人生觀。其實人生在世,沒有人不在等待,沒有人不時時刻刻幻想下一刻幻想下一秒。人是羣居動物,但思想有着相對獨立這是你我有了相對的距離,人與人之間都會是樹,相離無論多近人與人之間終究還是個體。這是因為:恐懼,防備,墮落…… 郭敬明曾經説過他與時間的關係:“在時間轟轟烈烈的向前奔跑的時候發現自己被時間丟下”,我認為被時間丟下是一件多莫美好的事情呀,看着別人為了追逐時間疲於奔命,而自己卻有時間獨自待在房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安靜,悠閒。我總是渴望能有時間自己呆在房間裏一整天關掉手機,關掉電腦,什麼都不幹望着天花板發一整天呆,以自己最舒適最原始的姿勢呆上一整天。這和死亡有什麼不同?我想不同在於責任,曾經有人問過我愛情和婚姻有什麼不同,我開玩笑説;“愛情是婚姻的墳墓,而不結婚就會死無葬身之地。”其實那只是一句笑談罷!婚姻需要的是責任,這種責任不同於工作責任,不同於社會責任,是一種親人與血緣之間不可磨滅的職責。人生在世與此一樣,每個人活得都很累,面對每一天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樣的事,五花八門的瑣事,我懂,我瞭解這很累,而令自己輕鬆的方式少之又少。生活原本事五光十色的,可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咱們都帶上了太陽鏡,披上了保護色,時時刻刻保持標準的兩翼上翹45度的面容面對領導,同事,老師,同學、、、有時甚至連咱們自己也不認識自己,這也是一種區間,你我都在循反往復。

有人曾問我想做什麼,我很詩意的回答他:“戰士”。因為,活着,是為了:“責任”。

在生命的洪流中,咱們能做的只有激流勇進,沒有退路,只有前進哪怕戰死沙場,馬革裹屍。

有網友留言説我寫的東西太浪漫,是呀!我一直以為我是一個浪漫的人,我擁有着多數文人都擁有的特點,我很容易觸情生情,喜歡閒閒淡淡的文字,偶爾為了文章徹夜不眠,偶爾為了一兩個詞斟酌良久。曾經羨慕過哥特式少女,羨慕他們白皙的皮膚,修長的雙手,和令人費解的人生哲學——“死亡是活着的任務”。我本沒有資格去評論,但又不得不承認死亡,對每一個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恐懼和想往。魯迅曾説過的;“想上天的快讓其上天罷,欲超生的快讓其投胎罷。”我想也無非是這種思想吧。

明天就是清明,今晚已經看到了街道上火蝶點點,在夜空中翩翩起舞,恐怖之餘其實也挺美的。

在原來的文章裏我喜歡用鮮明的詞語顏色感激發人們的語言神經,以達到我的文章的生華。曾經在文章中提到過我的人生態度:“應當做一位旁觀者,只有好的列車司機,才不會偏離軌道。”事實上,我失敗了,在生活中我做不到,做不到旁觀。我的主觀意識無時無刻的不在干擾者我的想法牽制着我的行動。不過還好,值得慶幸的是我可以在文章中反思,檢討。

曾在文章中呼喚過:“渴望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即白”,風雨大作故人來的友誼,卻不知道;真正的友誼其實就在身邊。我也犯了那個大多數人多犯過的錯誤,失去時才知道曾經擁有。上星期,咱們的集體被拆開了,每個人對未來都是未知的,有的人在新的生活中失去了切什麼,有的因為命運的安排得到了很多。而我,一就平淡,看得很重很寶貴的東西,在新的環境中得到了昇華,所有的目標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實現。可就是在這種極度現實,極度順利的時刻一種情思還是在不經意間湧上心頭,起初極力剋制着,想在一個勢均力敵的環境中儘量讓自己別那麼鋒芒畢露。極力的控制着向前走的時候別去回頭看,但最終控制不住,前幾天晚飯的時候我回到了原來的團體,才驚奇地發現,大家都回來了,原來,不光是我一個。

  國中清明隨筆9

當每一座春山在被數度春雷撼動後恢復幽遠昂然的儀態,當每一簇山花在沐浴了整個節令的春雨後對着春日晴空盡情舒展笑顏,一切都在意味着:清明節已經到來了。這個延續着漫山素旗、遍地風煙節日景調的時令,已經在農人的期盼中如期而至,而我的鄉親們,應已在田間地頭拄鋤而立,悠然顧盼,掐指數算時令的推移。

這是個不一樣的節令,在久遠的歲月中,清明節,永遠掛繫着人們一種特殊的情結。每年這個時侯,無論是殿堂人士,還是鄉間俗子,都會用一種相同的方式來詮釋這個傳統佳節。小時候,我樂意跟隨大人在晚春時節來到荒草叢生、墳頭羅列的山腳下,懷揣着一兜炮仗,只等大人一聲令下,就可以縱情玩耍。而年幼的我總是納悶:大人們在焚香點蠟的時候,臉上的表情總是出奇的靜默,有的口中還唸唸有詞,樣子十分滑稽。更有噱頭的是,大人們在燒完一通紙錢之後,居然雙手合十,低首垂目,三三兩兩地鞠躬起來。那時候,清明節掃墓對我來説,只不過是一次愉快的踏青,一日充滿樂趣的`春遊。後來,我漸漸地長大,清明節還是一樣的清明節,山腳的墳頭依舊,父親的臉上依然充滿虔誠,大人們仍舊一如既往的低首鞠躬,而我卻懂得了:這真的是一個特殊的節日,這漫山遍野的紙旗和隨風散逸的風煙,寄託的是人們內心一種認祖歸宗的情懷,大人們口中有趣地念叨和他們“十分搞笑”的鞠躬動作,寄託的是對逝去的先人深深的懷念,流露的是那種最虔誠最質樸的感情。我照着父親的吩咐,插上香杆,點上蠟燭,也第一次面對着先人的碑刻,音容整肅,雙手合十……

如今,已長大懂事的我,在清明節日裏,再次進山掃墓。一路上,鄉親們手提祭品,流目四顧,而走在一旁的我,忽然有了更多的感悟:他們的目光蒐羅在莊稼地裏、山野深處,他們不是在觀賞風景,而是在搜尋先輩的腳印,這裏漫山遍野,一定還遺留着先輩們深山打柴、野地開荒時走過的步子。而眼前的父老,正是在這一年一度的節日中,攜子攜孫,邁着和先輩們一樣深重的步子,來到這荒山野地,面對重重丘墳,做一次最虔誠的祭弔和禱告。除卻一如既往的擺祭品、插紙旗、放鞭炮,我的父老鄉親,攤開族譜,向墳台旁邊的年輕後生講述着先輩的辛酸、艱難與榮耀,此時,父親口裏滔滔不絕,臉龐映着火紅燭光,神色間充滿了無邊的慷慨與自豪。

掃墓歸來,兒童們跳脱雀躍,大人們也一路談笑風生。父親悠然回望,風煙散盡,山郊漸遠,他的目光變得愈加幽遠和明澈,心裏似乎充滿了踏實。也許和父親一樣,人們都已經自信,辛勤地勞動,加之先輩們的佑護,一切都充滿了希望。清明節過後,不會再是青黃不接的節令,而是農人們精神十足,準備付出更多勞動的火熱旺季,再就是碩果累累的黃金季節……

  國中清明隨筆10

三月九年級,龍抬頭。但今年龍一抬頭,卻撞上了一個憂傷的日子。日曆上三個黑色的小字提醒我:清明節,這個充滿憂傷的節日來臨了。

對咱們學生而言,清明意味着長假:從三號到七號,五天的假期,不算短了。放假前的最後一天,天氣涼爽,天空佈滿烏雲,看起來陰沉沉的。然而,陰沉的天氣絲毫沒有影響到同學們喜悦的心情。最後一節課,老師在講台上絮絮叨叨,千叮嚀萬囑咐地講注意事項。可惜同學們沒一個認真聽,都忙着收拾東西,心裏盤算着下課鈴響時,怎麼以最快速度衝出教室,擁抱小小的幾天自由。

下課鈴聲姍姍來遲。心急火燎的眾人齊聲歡呼,一個個動若脱兔,爭先恐後地向教室門擁去。無論男生女生,都如同打了雞血那麼興奮。走在校園裏,隨處可見同學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耳邊也不斷響着“再見!”“到我家來玩哦!”諸如此類。哪裏有一點“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情景!

回到家裏,本來想和朋友們一起在林蔭道上賽車。看着面前一堆作業,我斷然放棄了這個念頭。語文、數學、英語老師都例行公事,我鬱悶地寫了一會兒,更鬱悶的事兒來了——下雨了。我黑着臉看着一根根水做的“繡花針”插入大地——“老天也因為作業多鬱悶哭了麼?”

“清明時節雨紛紛”。近段時間一直在下雨,老天爺似乎受了大委屈,一直在不停地哭,哭得人心煩。放假第一天,老天爺由號啕大哭變成了林妹妹式的“微哭”。咱們全家人被騙,以為雨快停了,於是舉家出遊。誰知道老天爺相當有耐心,一直到咱們參觀完畢回家時,它還在“微哭”。

在我朦朧的印象裏,清明應該是這樣一個畫面:細密連綿的陰雨,一望無垠的綠草地上坐着一個正在發呆的、憂傷的白衣少年,或是身着淡雅紫裙的少女。背景音樂是牧童悠揚的短笛聲。

可真到了清明,我所有的幻想破滅:老天抽瘋,在最該下雨的那天沒下一滴雨,也不出太陽,就那麼陰着;綠草地剛打了農藥除蟲害,“香氣”撲鼻;更沒什麼憂傷的少年少女,只有幾個小小孩一邊怪叫一邊跑來跑去,他們的母親在身後大聲吆喝。

面對這一切,我無言以對,哭笑不得。

  國中清明隨筆11

清明!我是愛的,清明節令一到,老天爺就像那麼聽話似的,雨水多了起來,路邊的柳枝綠的更醒目了,更喜人的是氣温暖和了,不管你的家是在彩雲之南的山嵐懷抱裏還是水墨江南的煙雨裏,或是冬雪未融化的北方,沉寂着很久很久的故都,你都感覺到春的温柔,不寒磣而是真真實實的春。所以,我是愛的,就像老人鍾愛陽光一樣的感情,或許喜歡温暖的你也會如我一樣的感情豐沛。

清明,我是愛的,是那種含在口中一樣的疼愛。風景怡人處,是詩人眼瞳看見夢的季節,或許因為它是繾綣在四月裏,嵌入詩人那帶着嬌羞和調皮的字句裏,湖面的水暖了,嬉水的素手也不至於逃避似的觸碰,或許是像極了你青春一樣的光景,是明亮的情愫,衝動的有時候盡然會掉淚,懵動的青春總是幻想着一個個美麗的夢!記憶裏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那樣讓你痴痴的等待在樓下,然後牽着春天的手,在原野肆意的灑脱,仰望着天與地,絢爛在天與地的邊緣,你的筆者本里烙下的濕痕靜靜的淌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雷聲在天邊閃了一下,忽然的雨潛行又敲響,不打攪的躲閃,又不經意間的提醒,這就是清明時節的雨啊!下雨的日子多了起來,天也暖和了些,不是很熱,比起夏天的炎熱,四月裏的天是最可愛的。

窗外的雨水一陣子聲音很響,一會兒又是慢慢的滲入、侵濕着屋外的樹木、田野,還有那裝飾着的油菜花。清明一到,天空熱鬧了起來,最不安分的要數濛濛煙雨了,戴着神祕的面紗朦朧着城市的街道,沖淡着人們疲憊的心情,我想這個時候心情是愉快的。

蝸居在城市裏的人是很難發現春天的到來,雖然家鄉的梨花早早的開了,院子裏的梅花也是開過很燦爛的花朵,在早晨的露水裏晶瑩剔透得像是夢幻般的神奇,可是城市裏的人發現春天方式似乎最直接的是春雨綿綿潛入夜,天暖的剛剛好,一件外套足以過日子。清明一到,矯情的人也不再挑剔了,承認了春天原來是暖暖的。

清明時節,柳枝紛紛揚揚的垂着綠枝,松枝翠綠的顏色漸漸明瞭、亮了,花是一叢叢的,不似花蕾的嬌小、若隱若現,不似開敗了的花瓣灑落、意氣雜然,而是正好的花枝在最美的山嵐,原野,園圃,還有你的花盆裏,入你視野入你心房,閉上眼睛的凝神,那顏色剛剛好,不似初春的淡,不易發現;不似夏的濃,來得太沉。看着喜人,不至讓人因太過濃烈而逃避或是窒息的感覺。雷聲荒郊,東風微微,將雨絲吹皺着,斜成了四月天裏温暖的亮響,原來春的響聲也是那麼的美麗、幽雅,像叩響信箋思念的文字一樣的繾綣。

秋貴重陽冬最美是臘月,沒有清明時節雨紛紛,窗外枝頭惹人愛。趁着春風還飄得不是很遠,童子五六人,師者四五人,行至山光斑斕處,席地而坐,吻吻天地的清朗之氣,談天説地,將愛將被愛,尋春,踏青,洗滌掉晦澀,還一個清明。

  國中清明隨筆12

清明雨上,折菊寄相思,撫琴吟唱。雨是人的離愁別緒絲絲縷縷,聲音沙啞,柳條搖曳着,送故人與灞上,這也是四月裏的天。清明,清清明明的記憶,不肯抹滅或是減持的。綠葉興嵐處,拳拳相思意,墓誌銘哀哀聲色盡是愁緒。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柳綠花紅,春光明媚,這雨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煙雨紛紛的雨叢裏,人影浮動的盡是愁容倦意,或是故人不再,去年今日此境中,少了伊人,多了離愁,這天與地的分隔,或是天涯久遠的遠隔,即使是美麗的風景也總是有點孤芳自賞的孤獨與寂寥,風景依舊,只是看着風兒微微頻點頭的空落,此時是最難言説的滋味吧!

或許最解愁意的就剩下那杯杯盞盞裏的三倆淡酒,暖風薰得人憔悴,迷離的眼神像是恍然錯失了半個世紀的陡然相遇的茫然失措,温一壺清酒,解解料峭中的春寒,暖暖身上的濕衣,更甚解解心上的愁緒,遠在他鄉的遊子,春意濃濃心易鬧!

四月的天呢!你是美人的眼眉的那顆硃砂,你是温暖着凡塵的錦袍。這美!美得那麼讓人窒息,煩憂着了魔,擾得人兒魂都掉到九霄雲外去了。清明!我是不敢觸碰的,易碎的心扉,總是在這個季節裏演繹着,悽悽婉婉,往事淡了,回憶卻濃了,揮之不去的人影總是在西窗燭光閃亮着,孱弱的抵禦涼風的時候慢慢的升騰,沁入心間,一地的花瓣是那凋落的心吶!荒冢,青柳,蒿萊熾幕,朦朧着的氤氲,無語的沉思,緬懷,淚如雨下,點香引言,敬茶酌酒,長跪泣涕,悲慟聲顫,眉間已了無春色。

天街小雨盈盈繞,擾人相思故人情。好栽柳,栽在墳墓畔,環着庭院繞,無心栽在水中央。一重重、一簇簇,芽抽成一季的春色,水倒影落,道是離人西去,淚垂三尺倚欄看破天。

逝去的不僅是相依相伴的低低私語,而是舉案齊眉的絲絲温存,是那用一天天日子熬成的特殊味道,“月影憧憧,煙火幾重,燭花紅,紅塵舊夢,夢斷都成空雨打濕了眼眶,年年倚井盼歸堂”,廳堂還在,紅塵中的微笑依然過往,夢斷罷!魂飛魄散。

喜也好,悲愁也罷!清清明明的記住那些過往,真真實實的過着日子熬成的魂湯,感謝這清風之朗,心地安好,明朗!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標籤:隨筆 清明 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