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描寫端午節九年級隨筆

文學2.39W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聽説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對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時捕捉,隨手記錄下來。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描寫端午節九年級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描寫端午節九年級隨筆

描寫端午節九年級隨筆1

我愛吃粽子,特別是剛出鍋熱乎乎的,每到端午節,只要有人煮了粽子,那味道準會香飄十里,老遠就能聞到。

説道粽子,就不得不提起屈原,他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那一年,屈原的國家打了敗仗,他向皇帝提了一個建議,皇帝不僅沒有聽他的建議,還撤了他的官職,無奈之下,屈原只好跳江自殺,人們打撈屈原的屍體,卻怎麼也找不着,人們不想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就把米扔到水裏餵魚蝦,後來就有了吃粽子的習慣。

每年農曆五月,奶奶都會包粽子,她先給綠油油的粽葉洗個澡,然後拿幾片葉子,捲成了個角錐形的桶,再在裏面放上糯米,添一點肉或紅豆、糖之類的,然後用粽葉把糯米裹的緊緊的,不讓它們漏出來,最後用一根細細的線把粽子紮緊,就這樣,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做好了,奶奶動作很快,不一會就做好了很多個。

奶奶把它們放進鍋裏煮,進過幾個小時的漫長等待,粽子終於出鍋了。我跑到鍋前,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遞給我一個粽子,我小心翼翼的拿起它,啊,好香啊!我把線剪斷,剝開粽葉,便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大口,啊,糯米的甜和肉的香以及粽葉的清香留在我的脣齒之間,久久不能消除。

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直到我吃不下,這粽子的香味真的無法用言語形容。

我愛吃粽子。

描寫端午節九年級隨筆2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説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稜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説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着,據説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描寫端午節九年級隨筆3

今天是端午節,全國各地都在慶祝端午,紀念屈原!

一大早,奶奶就迫不及待的往菜市場趕去,回來的時候手上提着大袋小袋。我問奶奶這是準備做什麼,奶奶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食餅筒啦!”出於好奇,我就站在旁邊觀看起了奶奶做食餅筒的過程。奶奶先把粉和上水,然後不停的攪均勻,三五分鐘就成了一個麪糰。揪出一小團的麪糰糊在平底鍋上,就成了一張薄薄的餅皮。餅皮好了之後,接下來當然是做餅筒的餡料了。首先,奶奶從籃子裏拿出了好幾個雞蛋打在一起,然後就像做餅皮一樣把蛋糊成圓形的,然後放在案板上把蛋切成了長細的條。接下來就是炒麪和土豆絲了。奶奶的手藝特別好,在炒麪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媽媽看見我這麼喜歡,把每個菜都留了一點出來,我吃了個飽肚。就這樣,奶奶做完這個菜後又開始忙活別的菜,直到中午才吵完所有的菜。

11點半的時候,奶奶終於開始做食餅筒了,從每一盆菜裏都拿出了一點菜來放在餅皮上,把餅皮撐得飽脹飽脹的。奶奶做了很多個,我和爸爸媽媽都很喜歡吃,一下子就解決掉了四五個。

我最喜歡過節日了,既能放假還能吃到美味的食物。我很喜歡吃食餅筒,央求奶奶晚上還繼續做給我吃,奶奶説晚上還有粽子等着大家一起吃呢。今天不僅嚐到了美味的食餅筒,還知道了食餅筒的製作方法。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描寫端午節九年級隨筆4

端午節來了!我們全家都是躍躍欲試的,為什麼呢?當然是因為每到端午節,我們就都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啊!

五月初五,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的習俗也可多了,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還有賽龍舟!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吃粽子了,不只是吃粽子,我還特別喜歡包粽子,這樣體會到自己辛勤的勞動成果後,那種自豪與喜悦是滿滿的,什麼也不能代替的!

每年端午節我都會跑到奶奶那裏去幫忙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

我一到門口,奶奶就笑呵呵地叫我進來,我跟奶奶聊着聊着突然想起了正事——包粽子!包粽子也是技術活,首先要選擇上好的糯米,我精挑細選一番,最終滿意地點點頭!接下來就是用把粽子葉捲成一個圓錐形,然後把糯米填進去,要填得溢出了才差不多了,奶奶説這樣有利於後面的包裹,可以使粽子裏的餡料充滿整個粽子。然後按照螺旋的手法,把粽葉的另一端開始慢慢的捲起來。,捲到最後的樣子,要留一點小尾巴。接着把尾巴全部捲起來,用大拇指把它壓住,把卷起來的那一面對摺過來,最後用棉線底部十字形的捆包起來,捆好不讓它散開就可以了!我們把二十個粽子全部包好之後,粽子們就該下鍋了!

我耐心地等着,就等着那香噴噴的粽子出爐!“好了!”當我聽到奶奶的話時,天知道我有多高興!我急忙把腦袋湊過去,去看看我的勞動成果!耶!大功告成!我—顛—顛地請媽媽爸爸他們過來吃粽子,他們都説好吃,我的心裏也樂開了花!每次端午節都給我帶了很大的.喜悦!

描寫端午節九年級隨筆5

端午節即將來臨了,粽子也隨着端午節來臨的腳步進入各家各户,粽子是美味的,尤其是那種清純的味道,我就非常喜歡吃,但媽媽不會包,往年都是少買幾個嚐嚐鮮,不過那根本不足於解我的饞,今年媽媽見我像個饞蟲一樣於是就提議我們自己也試着包一回。而且這要比買便宜得多,於是這個建議於是就馬上被採納了,幾天前媽媽便買來了材料。

今天下午我們便準備開工了,但畢竟是第一次包我們心裏還是直髮慌的,我們先照着買的粽子的樣子觀察了一遍,然後便開始動工了,首先我們將粽子葉一片一片的排好,還要讓它有一點重疊,這樣就可以保證不會漏米了,然後再將排好的葉子卷折一下使其底部象一個圓錐形來盛放米,但是決不能有縫隙,否則米會露出來的,接下來將米放進去再包起來,放米雖不難,但包米就不那麼容易了,本來放好的葉子再一換手就散了,而且底部就會漏出一個大洞,於是我們就兩人一起對付一個粽子,媽媽拿着,我就慢慢的一點一點的用葉子把米包起來,看着馬上就包好的粽子也許是因為太高興啦,我和媽媽一不小心“嘩啦”一聲,然後低頭一看,米撒了一地……終於第一個粽子在我和媽媽的努力下“安全”的誕生了,這才發現外行的媽媽竟然忘了買系粽子的那種葉子,只得用細細的線來代替了,唉,吃個粽子真難啊!足足一下午的時間我們就包了一小盆了。

最後一項也是比較輕鬆的一項就是煮了……不一會兒香噴噴、黏糊糊、冒着熱氣的粽子就出鍋了,嘗着自己做的粽子就是不一樣,比買的好吃多了!

描寫端午節九年級隨筆6

端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聽長輩們説:過端午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全國各地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等。

在咱們這裏端午各家各户門上都要貼紙雞、紙符、掛艾草。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而最令我高興的是,奶奶給我做了個特別的頭飾。它先是用紅、綠、黃、紫、橙五種顏色的紙剪成橢圓狀。再疊在一起,並且是一層比一層短。然後用線纏成山丹丹花樣。更好看的是奶奶又用彩紙給我粘了個粽子。

外面是用一條一條的,五顏六色的紙像編筐子一樣編成的袋子。裏面裝上江米,最後弄一個花邊封上口。巧妙地用一根線把花和粽子系在一個髮夾上,還要掛上艾草。這樣一個玲瓏可愛的頭飾做好了。奶奶説:“戴上它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上我看起點綴裝飾作用。

我戴着它在鏡子前照來照去,一會兒蹲下,一會兒站起。左瞧瞧右看看,別提心裏多美了!比吃了粽子還要甜。

即使過完節,我也會把它小心翼翼地珍藏起來。這不僅僅是一個頭飾,裏面更包含着奶奶對我的心意,厚愛,也傾注着奶奶的心血。我想:這將是我過的最難忘的一個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