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島上書店讀後感15篇

校園1.23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島上書店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島上書店讀後感15篇

島上書店讀後感1

《島上書店》這本書內容不長,我大概用了半天時間閲讀完畢。這本書的評價很高,20xx年獲選為美國獨立書商選書第1名。書中“匡威”、“forever 21”、“電子閲讀器”這些詞讓我感受到這本書寫作時間距離我們很接近。

書中大體內容如下:A.J.費克里是小島書店的店長,愛妻去世後他的精神世界隨之崩塌,書店也隨之陷入危機。原本打算關掉書店,賣掉一本珍貴藏書《帖木兒》後過退休生活,不料《帖木兒》失竊,他的人生陷入僵局,他的內心淪為荒島。

就在此時,瑪雅——一個兩歲零一個月大的孤兒出現在A.J.的生命中,成為了連接他和小姨子伊斯梅、警長蘭比亞斯、出版社女業務員艾米莉亞之間的紐帶。在與小女孩瑪雅相處的期間,A.J.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但內心變得柔暖,甚至擴寬了自己的喜好——慢慢接受之前不喜歡的書籍和電影,並與艾米莉亞相愛。

這本書我不願意僅僅寫其中的“愛”與“救贖”。我更喜歡書中的一些句子、一些故事帶給我的温暖。

讀小説需要在適合它的人生階段去讀。在二十歲有共鳴的東西到了四十歲的時候不一定能產生共鳴,反之亦然。書本如此,人生亦如此。

生活中每一樁糟糕事,幾乎都是時機不當的結果,每件好事,都是時機恰到好處的結果。

一旦一個人在乎一件事,就發現自己不得不開始在乎一切事。

我們讀書而後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我們讀書,因為我們孤單;我們讀書,然後就不孤單,我們並不孤單。

沒有書店的地方,算不上是個地方。

因為從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我們獨來獨往。然而就是因為獨來獨往,才讓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你會驅車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你會遇到他(她)。你會被愛,因為你至今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單。你會選擇不再孤單下去。

書中我喜歡A.J.與警長蘭比亞斯的故事。一開始蘭比亞斯並不喜歡閲讀,他只是想去書店看看瑪雅和A.J.。後來A.J.成為了蘭比亞斯閲讀路上的引路人,蘭比亞斯慢慢地喜歡上了閲讀,喜歡上了書店,並且在小島書店定期舉行“警長精選讀書會”活動,把喜歡的書推薦給自己的同事,讓更多人一起享受閲讀的樂趣,一起討論書中的內容。我認為實體書店是帶有温暖、味道和觸覺的,一座城市也需要實體書店的温暖。

島上書店讀後感2

“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A.J.F,作為書店的老闆,他總是以一副自大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的視線當中。在我讀最初的幾頁的時候,他絕對是我在這本書裏最討厭的一個人。但這也不是沒有理由,他的妻子死於車禍,而後他最值錢的寶貝又遭遇失竊。但上天不總是會讓厄運一直降臨到同一個人身上,之後他神奇地遇見了被母親遺棄的瑪雅,在收養與交給警察之間他選擇了前者,人們很驚異自私的A.J竟然會這麼做,但他之後的命運,證明了這個選擇的明智。因為瑪雅,他變得温柔細心,一改往日對他人的態度,他也慢慢地懂得了如何照顧別人的情感,在工作過程中,他與第一次見面就吵架的阿米莉亞關係好轉,兩人因為對讀書的熱愛而相愛,書店的生意也慢慢地好轉,他開始走出困頓而失意的人生。

如果説故事只是讓我們感受到A.J生活的轉折,那麼這本書就不會擁有如此強大的影響力,故事的情節之中,最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便是瑪雅的身世,她其實是A.J當作家的姐夫(他的妻子有一個姐姐),與一位書迷的婚外情而生下來的,但是之後那個負心的姐夫卻對意外生下來的瑪雅不負責,於是那個書迷就只能將女兒偷偷放在了島上書店裏面,然後她就自殺了。瑪雅身世的悽慘,更加堅定了A.J對她的愛,也因為她,很多人之間都發生了不一樣的故事。

這本書跟《解憂雜貨店》其實也有相似之處,他們都是一開始看的時候不知道在講些什麼,但在最後讀完全篇的那一剎那,整個故事就能像放映機一樣,在你的腦海中一幀一幀地播放,我敬佩的是,東野圭吾與澤文的邏輯如此清晰,能讓人沒有遺憾,合情合理,在讀完的那一刻,我沒有覺得,在自己眼前的只是枯燥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的人生與命運。

“沒有人會漫無目的地旅行,那些迷路者是希望迷路”。人的一有太多萍水相逢,你認識的人,所走的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書裏的故事,皆因緣而生,因為意外的緣分才讓他們有了彼此間的瓜葛。接受這份上天的饋贈,並好好活下去,那是書裏最觸動我的。

有些人説這座擁有書店的小島,是一個世外桃源,是一個烏托邦主義的社會,島上的人們只鍾情於書,好像除此之外他們不必為其他東西而擔心,但書中的人,經歷的悲歡離合,又何嘗不與我們相似,A.J最後還是因為癌症而離開了人世,這個結局,對於我這個讀者而言,並不想接受,但這就是人生,這也才算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有別於大團圓結局的喜悦,我更喜歡這深入人心的傷感。

不敢説我讀懂了這本書,但起碼讓我明白,命運對每個人會有饋贈也會存在剝奪,接受這些,選擇一個對你而言,最適合的活着的方式,順着那些生活裏細微的緣,活成一個快樂的人,雖然那很難,但我希望你能做到。

島上書店讀後感3

將近三週的時間,把美國作家加·澤文的《島上書店》看完,裏面的故事情節就筆者而言,還是蠻有意思。就像書中的那句台詞:“讀小説需要在適合它的人生階段去讀。”或許我就是到了這個人生階段,讀起來才會如此有共鳴吧?

首先來説下故事情節:艾麗斯島的書店老闆AJ費克里與他的前妻妮可,是大學同學,正攻讀文學博士的AJ費克里,因前妻妮可建議,在艾麗斯島開了家書店。之後,懷有身孕的妮可在一次回島駕車途中為了避讓一頭鹿,把車開進海里。書店老闆在失去愛妻後從此一蹶不振。奈特利出版社的銷售員阿米莉婭·洛曼第一次來小島書店向書店老闆AJ費克里介紹書單推薦《遲暮花開》這本書時,書店老闆是相當地排斥。之後因書店的一本價值不菲的書《帖木兒》被盜,晚上決定書店不鎖門,以至於在書店裏發現了一位叫瑪雅的棄嬰。書店老闆AJ費克里自從收養了瑪雅當了父親後,書店老闆從喪失愛妻妮可的痛苦中走了出來,前妻姐伊斯梅做瑪雅的教母,艾麗斯島警官蘭比亞斯做瑪雅的教父。在一次小瑪雅出水痘生病時,照顧瑪雅,重新拿起了奈特利女銷售員阿米莉婭·洛曼推薦的《遲暮花開》看,並對此產生了某種共鳴,也因此,與阿米莉婭·洛曼有了共同語言,甚至為了阿米莉婭·洛曼而邀請《遲暮花開》作者利昂·弗裏德曼來艾麗斯島的小島書店舉辦圖書派對,最終書店老闆AJ費克里與阿米莉婭·洛曼有情人終成眷屬。瑪雅十四歲那年,一篇作文《海灘一日》寫的是想象自己的生母應有的樣子與生活獲得縣裏中學生作文大賽第三名。照理説,書店老闆AJ費克里有一個完美的妻子、完美的孩子、書店生意也不錯應該是個完美的結局。豈料,到這裏來了個轉折,書店老闆AJ費克里患了腦瘤,因此去世。故事的結局是,艾麗斯島的小島書店轉讓給伊斯梅與蘭比亞斯經營,而阿米莉婭·洛曼帶上瑪雅離開艾麗斯島過上新生活。

在閲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最喜歡的是莫屬書店老闆AJ費克里與奈特利女銷售員阿米莉婭·洛曼的一段愛情發展故事。引用書中一段話:因為從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我們獨來獨往。然而就是因為獨來獨往,才讓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有一天,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你會驅車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你會遇到他(她)。你會被愛,因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孤單。你會選擇不再孤單下去。

島上書店讀後感4

最初接觸這本書是在亞馬遜的官網上,然後在微信朋友圈很多人提起這本書,在大家都沒看這本書的時候都力推這本書。我也不免俗,也有了想看的蠢蠢欲動的心,之後寶林説他有電子版,解過碼的,傳給我就能夠直接看。傳給我之後,隔了小半個月,我才開始看這本書,並不是不想看,是因為手頭上有很長的兩本書的要看《飄》和《我相信中國的未來》,不想破壞讀書的連續性,就一向想着看完了這兩本再看《島上書店》。這樣一方面能夠繼續增加我對這本書的期望值和渴望值。最後,看完了上面的兩本書,如飢似渴的捧起《島上書店》這本書。

下面説説關於讀這本書的感受吧。這本書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圍繞着費克里在艾麗絲島開的一家書店展開,小島書店是艾麗絲島唯一一家書店,承載傳播文化的功能,書店的主人公費克里和自己的前妻合開了這家書店,費克里的前妻因為出車禍去世,他很痛苦但還是繼續經營着這家書店,他的生活隨着前妻的去世過得很頹廢,很落寞,直到他在書店門口抱起被媽媽遺棄的瑪雅小女孩為止,他的生活被這個小姑娘給佔據了,他教給她看書,給她列書單,引導她讀書,寫文章。在他的陪伴下,瑪雅快樂健康的成長。慢慢的,費克里也走出了失去前妻的痛苦困境,開始追求新的戀情和新的婚姻生活,他向從事書籍推銷工作的阿米莉亞求婚了,並且求婚成功步入婚姻殿堂,阿米莉亞很愛瑪雅,隨着時間的流逝,瑪雅上了國中,開始寫文章,並且一篇文章還在全校得了三等獎。與此同時,瑪雅的爸爸費克里被檢查出得了腦癌,他需要錢做手術,蘭比亞斯警官也開始和費克里前妻的妹妹開始約會,並發現了費克里丟失的很有收藏價值的《帖木兒》就在他前妻的妹妹家。順便説一下,蘭比亞斯警官是警察讀書會的負責人和發起人,經常光顧小島書店。他明白費克里患癌沒錢做手術的時候説服自己的女朋友歸還了屬於費克里的收藏品《帖木兒》,費克里將這本書拍賣後獲得了能夠做手術的錢,手術雖然暫時保住了命,但是費克里不久還是去世了。阿米莉亞不想也沒有精力再繼續精英書店,蘭比亞斯警官和費克里妹妹結婚後開始經營這家小島書店。島上的居民還是能夠繼續愉快的享受讀書盛宴了。

讀完這本書想不明白他為什麼這麼火,唯一值得推薦的理由就是書中提到了很多書名,我分析另外一個原因是由於小島書店是小島的標誌,是小島居民的精神消費聖地,它是文化傳播的陣地。它有它存在的價值和理由。如果滿分是五分的話,我給這本書打3.5分。

島上書店讀後感5

主人公AJ費克里,人近中年,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經營一家書店。命運從未眷顧他,愛妻去世,書店經營不善,就連僅有的寶貝——珍藏稀有版本的圖書也被偷竊。他的人生陷入了僵局,內心充滿絕望。

就在此時,一個兩歲大的小嬰兒被遺棄在他的書店中,意外地拯救了陷於孤獨絕境中的A。J,成為連接他和妻姐伊斯梅、警長蘭比亞斯、出版社女業務員阿米莉婭之間的紐帶,為他的生活帶來了轉機。

書中有我喜歡的句子,摘抄如下:

大多數人如果能給更多事情一個機會的話,他們的問題都能解決。獨自生活的難處,在於不管弄出什麼樣的爛攤子,都不得不自己清理。我們在二十歲有共鳴的東西到了四十歲的時候不一定能產生共鳴,反之亦然。

一旦一個人在乎一件事,就發現自己不得不開始在乎一切事。生活中每一樁糟糕事,幾乎都是時機不當的結果,每件好事,都是時機恰到好處的結果。有時書本也要到適當的時候才會引起我們的共鳴。

因為從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我們獨來獨往,然而就是因為獨來獨往,才讓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有一天,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你會驅車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你會遇到他(她)。你會被愛,因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單,你會選擇不再孤單下去。

我就像是個在約會階段待了太久的女孩。我已經有過太多次失望,得到過太多次“非你莫屬”的允諾,但從來都不是。我們得去相信。我們時常接受失望,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地重整旗鼓。

這本書在讀的過程中,感覺像是夏天溪澗的清泉流過山腳那樣清涼,又像冬日裏山頂的太陽慢慢下沉時的温暖,很治癒,很平淡,卻悠長。

一年中,我開電視機的次數用手指數得清楚,之前看過很多美劇,英劇,當然還有韓劇,我們自己的電視劇卻很少能看得下去。

我深深愛着我的祖國,不想貶低國內的電視,只是覺得我們的電視劇,人物設定都很高大上,要麼是皇族,大明星或隱形富二代,或者是公主遺落民間,甚至是上古神上神,偶爾拍點普通民眾的電視,窮苦人家的孩子,卻動不動在大城市住着豪宅的背景設定,總讓我齣戲。

我不知道電視劇拍出來的初衷是什麼,是讓人天天活在夢裏?還是想告訴我們,普通人是不配談戀愛,不配擁有美好生活的?可是這樣的夢,是虛無縹緲,與實際幾乎沒有聯繫,也永不可實現的夢,那這樣的虛擬世界,讓人怎麼去應對現實?

我想很多書籍之所以流傳很久,還有很多人願意去讀,大概是受眾很廣吧,因為真要計算起來,14億人裏,至少12億是普通人。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就算是一個普通人,也配也值得擁有美好的愛情和生活。每一本書都像是一個新的世界,讀書讓人的心靈不會成為一座孤島。

島上書店讀後感6

《島上書店》是我在上週回武漢的旅途中,花了兩個多小時看完的。作為一部所謂的“現象級全球暢銷書”,這本小説憑藉其温暖治癒的風格,自然能收割一大波感性的讀者。

一位編輯姐姐曾拿這本書舉例子,她説第一次讀到該書的腰封推薦語,就被深深打動了。那句話是這樣説的:“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艱難的那一年,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

書中的主人公就是遇上了人生最為艱難的時刻。

A.J.費克里,一位島上書店的老闆,因為摯愛的妻子去世而變得愈發頹廢與孤僻。某一晚,他珍藏的愛倫·坡的集子《帖木兒》被盜,更是讓他的生活跌入深淵之中。

然而,失竊事件後不久,一個兩歲的小姑娘被遺棄在他的書店中,從此他的生命軌跡開始改變。

如果説曾經的他,在旁人眼中自私而冷漠,那麼在收養了這個聰明可愛的小女孩瑪雅之後,他變得温潤而體貼。他為她換尿布,給她唱歌,給她講故事,陪着她在書海里慢慢長大。

真要説世界上有什麼奇蹟的話,那麼這個奇蹟必然只有愛才能夠創造。

也必然只有愛,才能將生命中無比苦澀的時光,釀成酣暢淋漓的酒,使之散發出醇香與甘甜的味道。

因為這份純粹的愛,這個除了書店外一無所有的中年男人終於重新開啟人生種種奇妙的旅程。

他與小島上的居民和解,用心守護着這方小小的書店和上天賜予的女兒,甚至與志趣相投的圖書銷售員阿米莉婭———————一位大齡女文青,陷入愛河並組建了幸福的家庭。

儘管小説的後半段中,A.J。患上癌症,他和阿米莉婭共同喜愛的書籍《遲暮花開》背後隱藏着一段謊言,偷走《帖木兒》的幕後黑手竟然是A.J。前妻的姐姐,小女孩瑪雅的身世之謎裏有着不為人知的故事,但是整體的敍事依然保持了親切而温柔的文風。

在作者的娓娓道來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愛書之人的精神傳承,也可以預見島上書店的歷史將會被不同的人繼續書寫,因為“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放下小説,我們依然會被書中“愛”的主題所打動,正如A.J。臨終前想表達的那句話“我們會成為我們所愛的那樣,是愛成就了我們”;

我們更會因為同樣熱愛閲讀而產生共鳴,就像我在讀到每一章節開篇時A.J。所寫的書摘而回憶起自己對該作品的印象,在讀到書中提及的每位大名鼎鼎的作家時而有種惺惺相惜之感;

因為某本書,或者某個名字,我們與世界上某個角落的另一個靈魂相遇,雖不能相識,卻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就這麼簡單地用拙筆記錄讀完該書的體悟,如果你想找本消磨時間的温暖小説,那麼這本《島上書店》一定是不錯的選擇。

島上書店讀後感7

或許你會偶爾心動,在看到這三個字時。這是人類所有美好情感的歸結,由它衍生出的形形色色的動作和文字,或更熱烈、或更含蓄,卻都指向同一個終點。

——漂泊的靈魂終可相擁。這是我讀加布瑞埃拉·澤文的《島上書店》,最初的體會。

這是一個很奇妙又感人的故事。在小島經營着一家書店的A。J。費克里人近中年,愛妻離世後,又遭遇店裏唯一值錢的寶貝被竊。生活,似乎總以不幸待他。萬念俱灰的費克里索性以更糟糕的狀態回報。本就是一個人的孤獨的生活,卻如掉進漫無盡頭的梅雨季節,任雨水連綿不斷,烏雲蔽日不散。

就在這時,一個神祕的嬰兒被人丟棄在費克里的書店。讓島上的人們大跌眼鏡的是,向來孤僻、冷漠又自私的費克里,竟然留下了這個嬰兒。轉機由此開始。

為了給棄嬰瑪雅更好的照顧,費克里開始讀他不喜歡讀的繪本,開始嘗試跟別人交流,不再像從前那樣沉默寡言。瑪雅就像他的救星,讓費克里人生裏這場持續了多年的雨越來越小,使他的中年生活明朗了起來。

與此同時,他也得到了愛情和親情的回饋。費克里對出版社的銷售代表阿米莉婭心生愛慕,在不多的相處時間裏兩人關係逐漸密切,彼此互相欣賞併產生了愛意。當時的棄嬰瑪雅已經長大成乖巧懂事的女孩,費克里的悉心教導培養了她在寫作和閲讀上的濃厚興趣。故事的最終,費克里在美滿中慢慢走向生命的盡頭。

布瑞埃拉用一種很平淡的筆觸,來描述這個在島上書店上凝結的愛的故事。書的前幾章裏,或許並不能讀出什麼特別的感情。可後文費克里身上發生的細微的變化,卻足以令看到這本書的每個人為之動容。瑪雅的到來,就如同在暗無邊際的宇宙一角照進了一束光,讓兀自漂泊的費克里,忽然有了生活的方向。瑪雅走進費克里孤獨的生命裏的意義,並不止於讓他忙碌起來不再孤單,更動人的是,瑪雅的天真無知讓她不會像其他人一樣因為費克里的冷漠而疏遠躲避,而是能夠毫無保留地親近費克里,用看其他人一樣單純的眼神看他。這是瑪雅無意地表達愛的方式,卻指引了費克里嘗試為別人付出、給予別人真摯的愛,讓這一顆孤僻寂靜的靈魂,終得皈依。

“因為從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我們獨來獨往,然而就是因為獨來獨往,才讓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你會遇到他,你會被愛,因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單,你會選擇不再孤單下去。”這是作者寫給書中的費克里的話,也是島上書店在無數的人心裏坐落的奧義。

但或許,在我們不曾覺察的角落,仍然生活着孤僻的費克里,那就讓幸運地獲知島上書店的奧義的人牽起他們的手,共同尋找這個浪漫宇宙的核心。

島上書店讀後感8

説到挑選島上書店這本書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去年夏天去蘇州的時候,在麗麗家玩,看到了這本書,她覺得還不錯,所以我也想看看。看到紙質書的價格想説,還是先等等再買吧。正好這次機會把它放進了閲讀書單的第二本。

今天應該是第三天,終於看完了這本小説。怎麼講呢,對於我來説應該算是一個福音。裏面介紹到了很多的書和作者,給了我一些很好的嚮導。當然其實在看書的過程中其實我還並沒有特別認真的去看去了解。但是我知道以後可以從裏面選擇自己喜歡的去看,特別是每一個章節之間的短篇小説的推薦。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好想以後也在茶陵開一個書店,感覺一個書店是那麼的有趣或者説是很令人着迷的。書中有一句話説了很多遍“沒有書店的小鎮算不上小鎮。”想想現在的我們,現在的我們的縣城,似乎找不到一個能真正稱得上這樣的書店的地方。新華書店,大部分人去那裏都是為了買教輔書,我也不例外。我從來不會在這裏的書店想去選一本書看,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書是不允許你自己拆包看,而是要原價購買以後才能拆開。這樣的感覺會很令人不爽。

很喜歡書中描述的這種在這裏隨意的.看看書,不同的人去不同的角落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小孩子的書是在裏面最下面的一個角落。而書店裏面的主推書也肯定是店主感興趣的,是他或者她側重喜歡的書,就像書中最後阿米莉亞給她的後輩留下的筆記裏寫的一樣,“他們不會進賣不動的書。”裏面的警長帕裏什,他以前從來不看書,所以一直都是A.J.費裏克給他什麼書他就看什麼書,漸漸地就愛上了讀書,也開始組織起來了讀書會,每次都很熱烈氣氛很好。把整個警署甚至包括警署家屬都帶進了這個很奇妙的氛圍。一起選書,然後在每個月第三週的週三舉辦讀書會,大家一起就這些書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不同部門的人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同一本書的內容,這也讓人覺得原來這本書可以看出來這麼多不同來。也正因為這樣的魔力,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都加入到其中來吧。很憧憬很期待這樣的讀書會,至少我是從來沒有參加過,所以不能有這樣的深刻的體會,但是從字裏行間可以感受到這種吸引人的魅力是真的存在的。

書中的故事並沒有那麼的曲折離奇,但是裏面寫出來的給人的感覺,島上書店,以及人們對於這個店的那種感情會讓你覺得很喜歡,很羨慕。這是我對於這本書的最大感受。感覺當你讀完這本書,你會愛上書店,愛上書,讓你有慾望想讀更多的書,期待書中更多不一樣的世界,遇到書中更加不一樣的人們。

島上書店讀後感9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書上的這樣一句話引出了我濃濃的好奇:“沒有誰是一座孤島。”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句話呢?我因為這句話,買了這本書。當拿到書後,書的腰封上有這樣一句話:“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艱難的那一年,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初見這句話時,這難道是本講風雨過後會見彩虹的書嗎?或者説是心靈雞湯的人生範本?隨後,我便開始了對此書的閲讀。這本書的開頭並沒有如他封面的內容那麼讓我感興趣,甚至可以説書的開頭是很難懂的,無法明白他到底在講什麼,再加上書中會出現很多長長的名稱使我很難對此書感興趣。我突然想到以前看到的一句話——外國人制造出的笑點也是我們無法產生共鳴的。

書中講的是一位男性書店老闆與一個遭遺棄的孩子,一位女性出版社推銷者的故事。書中的男性書店老闆名叫A。J。費克里。這個男人不是本地人,他與出生在本地的妻子妮可相識於大學,畢業後一起回到了妮可的家鄉艾麗絲島,用她的一筆錢開了這家“島上書店”。可是他的書店不景氣,愛妻車禍喪命,價值不菲的古董書也被盜竊,他覺得自己跌入了人生谷底,每日都在酗酒苟活,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早日能在昏沉的酒精中麻痺自己苦難的半生,然後就此離去。你彷彿都能從書中嗅出他的酒味、感受到他的頹廢,頭腦中總是顯現出一個穿着棕色的條絨西服、滿臉胡茬的待在一個昏暗的房間的人,説不定還是個禿頂,當然這些都是我的幻想。本想書中的他會就此頹廢老去。

當書讀到第43頁時,一切都開始變了,出現了不一樣的風景。這一切變化都來源於一個遭遺棄的孩子——瑪雅。他收養了這個孩子,成為了一名父親。“一旦一個人在乎一件事,就發現自己不得不開始在乎一切事。”瑪雅一點點融化了A。J。費克里如荒島般的內心,他變得温和好相處起來,不再是個墮落的鰥夫而是個紳士,是小島中文學素養最高的人,是一位最好的爸爸。因為瑪雅,他的人生充滿了希望,同時,瑪雅也成為了連接他和小姨子伊斯梅、警長蘭比亞斯、出版社業務員阿米莉婭、小鎮上的居民之間的紐帶,將他的生命與許許多多其他的人串聯起來。使他學會了去付出,學會了溝通。再也不是一個沉浸於自己閲讀世界的書呆子,他成為一個願意與人分享好書,分享閲讀感受的小島書店老闆。本以為故事會這樣開心的發展下去,所有的人會和書來個美麗的邂逅,可是現實很殘酷,這位改頭換面的書店老闆卻被診斷出患了罕見的癌症,並在很短的時間內器官衰竭然後離世了。對這樣的結局我很感傷,因為我是一個很喜歡美好結局的人,不喜歡悲傷的結局。

A。J。費裏克因為愛度過了自己最艱難的一年,人生開始變得有信仰,有追求了。他的生活中有了他愛的人和愛他的人。

島上書店讀後感10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名書店老闆——y,他和妻子尼可在大學畢業後一起回到尼可的家鄉愛麗絲島,用一筆錢開了這家島上書店,y的生活根本不像他期望的那樣,他的書店正經歷着有史以來最糟糕的銷售,尼可又因為車禍身亡。失去尼可的他也失去了與小島的聯繫,現在他最珍貴的財產,一本稀有的Poe詩集,也被盜了。他總是喝很多酒來麻痺自己。這就是為什麼他會丟失那本價值數千美元的珍貴書籍的原因。但是,當一個神祕的包裹出現在書店時,它的意外出現給了A.J.有機會讓他重新看到度過一生的機會。

那個叫瑪雅的女孩闖入了他本已悲慘的生活。經過一番瑣事之後,A.J.最終自己撫養了瑪雅。從卑鄙,挑剔,沮喪的中年單身漢到一個充滿愛心,關懷的丈夫和父親,女孩的出現為荒涼的書店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訪客。A.J對書籍的廣泛瞭解有助於他為所有這些訪問者推薦書籍,從而建立了多個書籍組。餵食瑪雅並與客户聊天使A.J.從深淵回來,他又開始學會愛。他遇到了書商阿米莉亞,他發現她和他對書本抱有同樣的熱情,他向她求婚了。不幸的是A.J.得了腦癌,手術後只剩下兩年。癌症使他的閲讀,説話和書寫能力逐漸減弱。最後,他去世了。所有的島民都為他的死感到難過。他可能從未想到過。這本書把所有這些都帶給了他。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A.J.的突然死亡打擊了我。我希望《島上書屋》的幸福生活永無止境,但作者是殘酷的。我認為他的離開也反映了當今書店與人們之間的關係。A.J.將電子閲讀器形容為“將百年曆史蓬勃發展的文學文化帶入必然毫無禮節且迅速衰落的事物”。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線閲讀,而不是在書店裏買書。科技的進步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是比起閲讀電子書我更喜歡閲讀書籍,沒有書店沒有紙質書香氣味的世界,無法體會翻頁的樂趣和作者思想的沉重。

這本書最值得推薦的地方在於它肯定了我們為什麼愛,為什麼我們要讀書,卻避免了明顯的感性。它所描繪的是普通人平凡生活的寫照,但又以某種方式讓讀者感受到了一些非同尋常的東西。這本書不斷提醒我們愛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會在陽光和黑暗之間徘徊,當我們覺得內心融為一片荒島之後,要試着給自己第二次重來的機會,相信這個世界的愛會讓我們的靈魂得以完整。(陳彩藝)

島上書店讀後感11

這是一本關於愛的書。

內容上,講述了島上書店老闆由於妻子去世後一直鬱鬱寡歡,甚至説是厭世到收養一個小女孩兒,尋找到了新的幸福的故事。一般情節來講,我不喜歡在書里人物的死亡,但是《島上書店》裏男主的死亡使得故事更深刻。

故事起始於推銷代表阿米莉亞來到島上書店,與男主A.J.糟糕的會面,誰也沒料到他們倆最後會修成正果;故事終結於接替阿米莉亞的新推銷員,此時A.J.已經逝世,島上書店也交給了警長和他的妻子——A.J.前妻的姐姐。就此,故事畫了一個完整的圓。我很喜歡首尾的這種呼應,《知否》也是這樣的一個手法。

再者,人物的性格。開篇時我對男主A.J.沒有什麼好印象,因為他整個人被灰暗籠罩着。當他收養瑪雅,與她相處融洽,對她好並且和她平等交流的時候,我深深明白——1.愛能改變一個人。2.一個人如何,不能憑主觀臆斷,只有與他相處才能知曉。否則不要輕易給人下定義。其他的觸動我的,讀書筆記裏已經標記的很清楚啦,就不贅述了。還有警官,我覺得他真的是個很善良的人,而且在男主的薰陶下愛上了讀書,感覺性格非常可愛,在關鍵時候還幫男主拿回來《帕木兒》。

然後這本書看書名就知道,一定跟讀書有關。閲讀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啊。開書店是一件特別浪漫的事兒,特別“島上書店”是艾麗絲島有且僅有這一家。雖然現在數字閲讀發展的很快,但是我認為紙質閲讀永遠也不會被淘汰。逛書店對我來説是一種享受,在一排排書架上挑書選書,有歲月靜好之感,彷彿時間的流逝都變慢了。

其次是這本書的結構。《帕木兒》這本珍藏書在文中前半部分埋下了伏筆,當然還有另外許多處,最後讀出來自己恍然大悟那個感覺我真的是喜歡死了。喜歡東野圭吾的書,也是因為每每看完都想大呼“原來如此”!

有很多細節自然沒辦法講清楚,寫這個只是因為想要記錄,方便自己回頭看。忘了在哪看過,讀一篇文章,讀一本書,最重要的是要提煉它的精華。那麼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繼續閲讀,相信愛,要勇敢去改變,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你永遠不知道明天的生活會是如何。還有,一定一定要和意氣相投的人相處。其實我還很想學學埋伏筆這個手法。估計不太容易。

有一句文中經常出現的話:

“我們不全是長篇小説,也不全是短篇故事。”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在人生中走過的每一個腳印,都在書寫我們自己的文字。你和我,都是封面上燙金色的作者。人生這本書,是喜是悲,是淚是笑,是跌宕起伏,是精彩絕倫。下一頁永遠是未知數,紙筆在你我手中,這本書寫的如何,全靠你我。

島上書店讀後感12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正如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是普遍聯繫的,那麼讀書、分享是連接人與人的紐帶之一。

在島上書店,看到了鄰里間互助的關愛,主人公的藏書《帖木兒》丟失後,書店的客人問問情況順道買書、收養瑪雅後分享育兒經驗、警長蘭比亞斯、伊斯梅分別承擔着教父、教母角色幫助主人公養育瑪雅……

看到了文化浸潤的力量,警長蘭比亞斯讀書的經歷就是生動的寫照,從不讀書到看偵探小説再到開警察讀書會,讀書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善良與變通,對愛麗絲鎮上逃學去書店看書的男孩,蘭比亞斯瞭解情況後,解決方案挺新奇的:當校長問他怎麼懲罰那個孩子時,他就問孩子還要多久才能看完那本書,孩子説兩個星期。蘭比亞斯就建議學校以不良行為為由,讓男孩停學兩個星期。是個點子但是還不夠似乎治標不治本,看完這一本書還會有下一本的啊,基礎知識不可荒廢。

突然想起了結構化

有閲讀興趣是好事,閲讀可以拓展知識,但是男孩的逃學行為會影響學業,作為成人,我們應該引起重視,引導學生分配好時間平衡基礎學業和興趣。對學生,談話告知學習的重要性,現階段學習掌握知識是發展的基礎,逃學有着嚴重危害,學會分配好時間。對家長,告知學生情況,建議合理安排家務,有時間閲讀。對同學,宣傳閲讀好處,定期舉辦朗誦會、讀書分享會等活動促進閲讀興趣,啟發認識到閲讀是一種兼顧學習的興趣,向閲讀的人看齊。培養學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後續教學還會關心動態。

以上是個人想法,如有不當,懇請批評指正!

問題解決,勇於面對,積極尋求幫助。主人公收留瑪雅時不知道怎麼教育,跟蘭比亞斯説了一下(那時候還不怎麼熟悉),共同尋找方法;被診斷為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時作了最壞的打算,跟蘭比亞斯交談,蘭比亞斯認為還是可以治療的,把事情告訴主人公妻女,一同決定。有點“如果沒告知就像剝奪了她們抉擇的權利”。

故事本身温暖有趣,由於水平有限,過多的解讀可能歪曲了,從中得出的啟發有點像功利的心靈雞湯。書是有用的,但有用只是其中一個意義。

最後在書籍後面是《我在雨中等你》作者加思·斯坦的話:“這本書提醒了我們,愛與被愛的能力、付出與接受的意願能拯救限於孤獨絕境中的我們。一則美妙、動人的故事,關於人性的救贖與轉化,它會在你的胸中迴盪許久許久”。

島上書店讀後感13

剛讀完加布瑞埃啦.澤文《島上書店》的譯本,故事的結局男主A.J.因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去世,多少有點悲傷,但整本書帶給我最多的卻是心頭持久的温度。

故事大概説的是男主A.J.費克里因為與妻子妮可都深愛閲讀而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經營着這座小島上唯一的一家書店。但不幸的是在A.J.人近中年時,妻子妮可因車禍去世,A.J.的人生隨之陷入僵局,內心淪為荒島。就在此時,一個被單身母親拋棄的不幸嬰孩出現在A.J.的書店中,意外地拯救了陷入孤獨絕境的A.J.,成為了連接他和他人之間的紐帶,帶他走出了困境。

説實話,在嬰孩出現之前,這本書讀起來索然無味,講述的女銷售員與島上書店老闆之間的售書故事以及原本對價值不菲的古書珍本的失竊案的滿懷期待都一一落空。整個基調暗淡無光,沒有曲折的情節,也沒有人物關係的錯綜複雜,有的只是以平鋪直敍的方式交代的故事發生的背景及開頭。但在嬰孩出現之後,故事的轉折就出現了,A.J.的形象活了起來,不再是一個因為妻子的離世而一蹶不振的古怪男人,而是一個內心柔軟而細膩的好父親。他開始為了這個上天賜給他的神祕禮物而重新面對生活,認真地經營書店,勇敢地追尋愛情,以及好好地愛他的小書呆子。故事的基調從這裏變得明朗起來,讓人閲讀的十分愉快。儘管最終A.J.因腦瘤離開了那些他所愛且愛着他的那羣可愛的人,但島上的居民都依然懷念這個給了他們人生不一樣風景的書店老闆。而書店的最終結局也還是美好的,由他的小姨子及其男朋友蘭比亞斯警長繼續經營。讀後,島上書店所帶給人們的温暖久久徜徉在心間。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尚未開始閲讀時,我的理解是每個人都不是完全孤獨的,因為還有書籍可以陪伴,還可以在書籍當中尋求慰藉。但讀完《島上書店》之後,對這句話我多了另一層理解,那便是愛與被愛的能力、付出與接受的意願使我們並不孤獨。

最後,以書裏引用的我很喜歡的《遲暮花開》裏的一段話作為結尾:因為從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我們獨來獨往。然而就是因為獨來獨往,才讓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你會驅車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你會遇見他。你會被愛,因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單。你會選擇不再孤單下去……

島上書店讀後感14

《島上書店》是一本會讓人看入迷的小説,特別是當瑪雅這個小天使出現之後,a.j的整個人生有了巨大的改變。性格的落差,前後對比是那麼鮮明。之前的他性情古怪而又自私,憤世嫉俗,讀書品味獨特,只憑自己喜歡做事,書店裏只會引進他感興趣的書,因此書店的生意並不是特別人好。他有時甚至不可理喻,所有的一切都由妻子料理,所以他並不擔心。但是當妻子不在了,他的人生好像不知道該怎麼過下去,直到那個被遺棄在書店的天使,拯救了他,其實我更希望用“禮物”這個詞,瑪雅是上帝賜給他的一件美好的禮物。

瑪雅的出現將島上的人以及島外的人聯繫起來,也將a.j與島上的人聯繫起來,小傢伙剛開始到來的時候,大家都在為此擔心,因為他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又怎麼能照顧好一個嬰兒呢?於是那些島上的為他傳授經驗,雖然a.j並不感興趣,但是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店內的收入。成長在書店裏瑪雅的確是有所不同的,也許當初她的媽媽將她遺棄在書店是對的,起碼沒有在一個三明治店,那簡直無法想象。

《島上書店》因為書而結緣,《氈木兒》的丟失帶來了瑪雅,《遲暮花開》連接了a.j和阿米莉亞,使他們步入婚姻的殿堂,瑪雅那位投海的媽媽因為崇拜已婚的作家而“誤入歧途”,同時島上的警長與那位經受愛情創傷的老師也因書走到了一起。一個沒有書店的小島不能稱之為小島,而一個沒有書籍的世界,也不能稱之為世界,在我的世界裏,書與食物是同樣重要的存在,沒有食物活不下去,沒有書也是一樣。

喜歡《島上書店》的原因在於,我是一個比較熱愛讀書的人,對於讀書人有着不一樣的情愫,而書店老闆更是我所崇拜的,甚至還想要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有人説,這本書的有些情節安排的有點刻意,而我並沒有發現,自己喜歡就行。除此之外,書店老闆也是因書結緣,志趣相投而找到了另一半,而我自己也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懂書,懂我,懂生活,兩個人有共同語言。

有人説這是一個充斥着美式“心靈雞湯”的書籍,而我不那麼覺得,每個人生命中都有艱難的時刻,每一個小小的改變都可能影響一生。這是一個温情的關於愛的故事,我沒寫過書評,也不會寫,我只能説這是我的讀後感,一點點小感悟而已。

我很喜歡《島上書店》的這句話,沒有人會漫無目的的旅行,那些迷路者只是希望迷路。

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每個人,都有一個故事,而每個人也都可以成為一本書。

我們因為孤獨而讀書,讀書讓我們變得不再孤獨,我們並不孤獨。

島上書店讀後感15

“無人為孤島,一書一世界”在學校書店的貨架上,這樣一句話吸引住了我的目光……便在書店買下了這部名為《島上書店》的小説……

沒有被自己的眼光辜負,一翻開書,便被此書的目錄所吸引,小説以多部小説的名字作為自己每個章節的標題,也就是每個章節都會圍繞着這一章節前面所引用的的一部小説的片段來展開,但文章會對所引用的小説的內容隻字未提,可當我沒讀完一個章節時在反過來細讀引文,細細琢磨便發現了其中的韻味——章節的主題與引文的主題往往相似或者完全相反……不僅僅是小説的寫作方式令我大開眼界,小説的充滿萬丈温情的故事及其字裏行間中所流淌的真摯積極的情感也讓我手不釋卷……

小説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A。J。費克里的中年男性,他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經營着一家書店。命運從未眷顧過他,愛妻去世,書店危機,就連唯一值錢的寶貝也遭竊。他的人生陷入僵局,他的內心淪為荒島……就在此時一個孤兒被送至書店中,意外地拯救了陷於孤獨絕境中的A。J。,成為了他和親人朋友之間的紐帶,為他的生活帶來了轉機……這則美妙、動人的故事,關於救贖與轉化,讀完後它在我的胸中迴盪了許久許久。

“我們讀書,因為我們孤單,我們讀書,然後就不孤單。我們並不孤單。”這是我最喜愛的文中句子。是啊,茫茫紅塵,芸芸眾生,我們是茫茫人海中小小的一滴,因為從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我們會獨來獨往,然而就是因為獨來獨往,才讓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有一天,我們會驅車上路。有一天,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會遇到ta。我們會被愛,因為我們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單。所以我們會選擇不再孤單下去……讀書能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讀書能使我們不再孤單。在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物質需求遠遠沒有精神需求那麼強烈的時候,我們便會瘋狂的去找方法來充實自己,而最好的方法便是讀書了……為了不孤單,所以我們選擇了讀書。或者説我們讀書是因為我們需要讀書。

有時書本也要到了適當的時候才會引起我們共鳴。一生中,總會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們的人生陷入僵局,我們的內心淪為荒島,而此時我們所渴求的,是救贖與轉化……這正是這一部關於生命、救贖及第二次機會的小説的主題。有趣、温柔、感動人心,不時提醒着我們閲讀與愛的理由……

這本書提醒了我們,愛與被愛的能力、付出與接受的意願,能夠拯救陷於孤獨絕境的我們。每個人生命中,都會有最艱難的那一年,將來人生便會變得美好而遼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