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15篇

校園1.32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雨季不再來》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15篇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1

如夢的花季,似水的流年,夢幻的雨季萌發青春的活力。最近,我閲讀了三毛的《雨季不再來》一書。那段陽光燦爛又偶有烏雲飄過的時光是多麼珍貴,就如三毛所説的一句話:“人之所以悲哀,是因為我們留不住歲月,更無法不承認,青春,有一日是要這麼自然地消失過去。”雨季過了,雨季將不再來。

《雨季不再來》這本書講述了二毛蜕變成三毛的心路歷程,收集了她從孩童到青年這段青春歲月的文章。三毛從小就表現出對文學藝術的痴迷。也許因為細膩敏感再加上外界因素,三毛一度患上了自閉症。父母想盡辦法也無法打卡她的心門,直到她開始學美術,才慢慢走出了雨季的泥濘,逐漸開朗起來。

三毛一生短暫,但經歷不煩,她曾經歷了人生中最頻繁的雨季。也因此把人生了解得如此透徹。雨季的來臨無法避免,但在經歷雨季之後,這種日子終有一天會結束。那時你躺在牀上,睜開眼睛,不再是灰濛濛的天空,不再靜的只有雨聲,時間不再靜止。那時,燦爛的陽光會照在你的臉上,你會對着陽光説:雨季過了,雨季將不再來。

你是否也經歷過如三毛一般的煩悶的雨季?在生活學習中,我總是因為一道題和同學們吵得不可開交,總是因為一次考試沒考好而心情低落,總是因為一件件不順心的小事而抱怨生活……這大概就是我的雨季吧。一路上有許多水窪與泥濘,要頂着風雨抵禦着嚴寒,大步向前走。即使沒有雨季,也要不畏艱難,相信這灰暗的雨季過後,終會有五彩繽紛的彩虹出現。

在連綿的雨季中,曾經摔倒在水窪中,卻沒人扶你,世界依舊運轉,在自己爬起後,發現在雨季時期,靠自己很重要;在不絕的雨季中,曾經因為雨天的陰霾心情不好,卻沒人安慰你,雨季不會因為你心情不好而走遠,窗外滴滴答答的雨聲不會因為你心情失落而停止。於是我發現在雨季保持樂觀的心態十分重要,就如三毛所説:“樂觀與悲哀,都流於不切實際。”三毛的雨季過去了,而我的雨季才剛剛開始,總有一天,我會穿着白球鞋,踏在佈滿陽光的跑道上,感受陽光的温暖和雨季的美好。

生命大半朝生暮死,但它的色彩讓人目眩神迷,每一個生命的神祕與極美都在雨季後蜕變出它的答案,雨季過了,雨季將不再來。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2

江南多雨,淋在身上,就頗有一股子銷魂蝕骨的味道。涼涼的雨絲從頭頂灑下,從腳底濺起,一直潤進人心。於是,便勾起了我心底的萬千思緒。那個屬於我的雨季,是不是該到了。

闊別孩提已有一段時間了,是時候該嘗試踏入那引無數人迷醉的豆蔻年華了。尋一個安靜的夜晚,匆匆翻完了這本《雨季不再來》,似乎親自走了一遍三毛的連綿雨季。“人之所以悲哀,是因為我們留不住歲月,更無法並不承認,青春,有一日是要這麼自然地消失過去,而人之可貴,也在於我們因着時光環境的改變,在生活上得到長進。”喜歡三毛的這句話,單純,卻有一種驚人的深刻。人壽幾何,逝如朝霜,跟奈何是那如夢如幻的花季雨季。那樣的青春,那樣的年華,都恰似一場絢爛的煙花,轉瞬即逝,歲月匆匆流過,無可奈何,可人卻在那叛逆倔強任性的迷濛的雨季中成長,完成所謂成熟的蜕變。

煙花雨季裏,我驚歎於三毛的天真爛漫,更敬佩於她的青春執着,當她還不三毛時,她叛逆,她迷失,她甚至抑鬱,可她卻總是保持着對生命的熱情及內心那份真摯的情懷,在煙霧繚繞中尋找前進的動力與方向。她以青春之名成長,用時光來完成這場生命的長征,她在燃燒自己的生命。不得不説,她真是個百年難遇的奇女子。

我想,我應該去珍惜那即將到來的雨季,去追求每個年輕人自己也説不出的那份情懷。在這個值得會揮霍的年少輕狂中瀟灑走上一回。或許顯得叛逆任性,但我仍寧願如三毛般執着,即使結果可能會那麼不盡人意,也要保持着對生活對大千世界的萬分熱情,只因雨季不再到來。

“樂觀與悲觀,都流於不切實際,一件明明沒有希望的事情,如果樂觀地去處理,在我就是失之於天真,就跟悲觀是一樣的不正確,甚至更壞。”三毛曾這樣説過,是啊,在這雨季還未來臨之前,就不要對它抱有一些或好或壞的念想,因為我們永遠無法摸透命運,永遠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只需珍惜當下,盡情揮灑我們的青春,燃燒心中的激情,爭創出一段無悔的歲月。

三毛的雨季已經逝去,而我的雨季卻將要來臨,一切都在繼續向前行走,時光沒有為誰停下腳步。希望自己能義無返顧地向前奔跑,尋找到自己的生命軌跡。

煙花已然作古,雨季真的不再到來。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3

這一個多月都在讀詩,偶爾會有一種被帶離了這個空間的感覺,飄乎乎的,想換換口味,於是又去圖書館溜達了一下午,好不容易才找到三毛的一本《雨季不再來》。若干年前,依稀記得讀過她寫的《撒哈拉沙漠》,淺淺的回憶讓人無奈那時的我,懵懂無知,對文學作品缺乏基本的賞析能力,也怪不得,一直以來都做乖乖女,好好搞學習去了,讀過的課外書屈指可數,印象深刻難以忘懷的寥寥無幾,更談不上書影響了我的人生。

就連大學的美好光陰也沒有讓我沉下心來品味幾本好書,所以我的寫作水平也無所進步提高,直到讀研,讓我發現自己對於專業的興趣大減,對汲汲於富貴和成功的目標有所懷疑,於是想要去探尋一些存在或者活着的意義,便喜歡上看書了。

一讀到三毛的文字,便停不下來。

《雨季不再來》自卑卻古怪俏皮,不知道古文《尚書》有幾篇,教授説“怎麼搞的?”,她説,“沒怎麼搞,我沒念嘛,天天曬太陽”,讀到這樣的三毛,心情跳躍着,為這樣一個豐富的青澀的生命。我似乎穿越了時光,置身於她的讀書時代,體味她説這話時的語氣,感受她內心,難得的坦然無畏,彷彿與世俗脱離,不被其中的條條框框裹夾着,率性而自由的靈魂讓她忠於自己,即使在教授看來多麼令人費解。

從自卑叛逆的少女一步步成長為堅強成熟有智慧的女性,其中經歷曲折,故事有血有肉。我喜歡三毛的文字,平實,但温暖細膩純情,她對於自己和別人的認識有着發自內心的真誠,彷彿她載着你一起泛着舟,掌着舵,引你直抵她的靈魂深處。我似乎跟隨着她一路成長,對小時候頑皮的她有着説不出的喜愛,雖然性格孤僻,還會偷錢,吵着要新衣,這樣坦誠而真實硬把我吸了去,似乎她就活生生站在你眼前和你鬧性子,你會生氣會揪心,卻不忍心讓她一個人。對愛書成痴的她愛恨有加,充滿靈性,內心裝滿好奇與探求,不管外界對她如何評價,她在自己的世界裏自由馳騁,她的文學修養,藝術氣質離不開那些滋養她的作品,也離不開她那顆孤獨高貴的心靈。一個偉大的作家不是一朝一夕練就的,有文化底藴的積累才有自如的文字駕馭能力,你永遠不知道在她的筆端會有什麼驚喜出現,你進入她描繪的世界,被她帶着去看人物悲喜,看世事變化。當看到她離家獨居異國他鄉,隱忍堅強的性格逐步顯露,她變得更有女性魅力。

三毛的文字真實得讓人慚愧,在書裏你面對一顆如此坦誠的心靈,她的悲喜,她的憂愁,一覽無餘。

三毛一生都在流浪,但她一生都有歸宿,在她自己那裏。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4

喜歡三毛,喜歡她的隨性,灑脱和果敢,喜歡她清新、飄逸而又岡致的文字。近日讀完了她的《雨季不再來》,這本書是三毛17~22歲寫的文字,真實地呈現了她從青澀敏感的三毛,蜕變為智慧成熟的三毛的成長過程。

當三毛還是三毛的時候,她追求每一個年輕自己也説不出到底是追求什麼的那份情懷。也許顯得叛逆,但對於生命的探索和生活的價值上,她顯得很執着,即使那時的三毛還未經雨季,得不到答案,但是她對於生命的熱情無疑是值得肯定的。每一個人都有值得她去追求的東西,對於長大後的三毛來説,生命的神祕與極美彷彿就是那麼一樣東西,蜕變後的她在生活中尋找樂趣,那種樂觀的心態總是那麼讓人感動着。

在連綿的雨季中,曾經摔倒在水坑中,向四周看看,沒人在意你是否受傷,沒人會把你扶起來,世界依舊運轉,人們依舊做自己的事,於是再自己爬起來後發現,在雨季時期,靠自己是很重要的。在不絕的雨季中,曾經因為下雨的陰霾心情不好,總覺得什麼事都不想做,也想找個人或物品來發泄一下,向四周看看,沒有人會因為你心情不好而讓你發泄,雨季不會因為你心情不好而走遠,窗外滴滴答答的雨聲不會因為你心情不好而停止,於是我發現雨季時期保持樂觀的心態是很重要的。

於是,用樂觀的心態,我發現雨季的水聲也非常悦耳。天氣雖然陰霾但是涼爽,雨季雖然不是讓人覺得快樂的,但是經歷過後就是一場蜕變,心靈的雨季將不再來。既然無論如何都要面對,不如就用更加樂觀的心態吧。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5

初識三毛來自於身邊的朋友,身邊的朋友喜歡讀三毛。而我也被魔力般被吸引着,拾起了《雨季不再來》。

三毛曾經説過,“人之所以悲哀,是因為我們留不住歲月,更無法不承認青春,有一日是要這麼自然的消失過去。”這本書講了三毛從二毛成長為三毛的感受和經歷。三毛如是説,“它也許在技巧上不成熟,在思想上流於迷惘和傷感,但它的確是一個過去的我,一個跟今日健康進取的三毛有很大不同的二毛。”

當三毛還是二毛時,她是一個逆子,幹着父母原則上無法認同的事。但是她仍愛讀書,愛藝術。在一度陷入自閉症時也不曾放下讀書和藝術。三毛讀書的堅定使我動容,我終於也知道二毛如何成長為三毛。像是三毛曾經説的一句話,“而人之可貴,也在於我們因着時光環境的改變,在生活上得到長進。歲月的流失固然是無可奈何,而人的逐漸蜕變,卻又脱不出時光的力量。”

令我格外欣喜的是,我也在逐漸蜕變。

在‘蝴蝶的顏色’這一章節,格外喜歡三毛才11歲寫的一段話:“想到二十歲那麼的遙遠,我猜我是活不到穿絲襪的年紀就要死了,那麼漫長的等待,是一個沒有盡頭的隧道,四周沒有東西可以摸觸而只是灰色霧氣形成的隧道,而我一直在踩空,沒有地方可以着力,我走不到那二十歲。”與三毛不同的是我對20歲無比的期待,我沒有三毛一般悲觀,但是卻喜歡三毛悲觀細膩的文字。

我所認為的20歲啊是化着淡粧,無比自信的做着自己想要做的事。他們説:“如夢的花季,似水的流年,夢幻的雨季萌發青春的活力,雨季過了,雨季不再來。”

我認為啊。雨季還是會來的,青春無限,不用擔心雨季不再來。然而我是希望煩悶的雨季不再來,而我要的是清潔灰天的雨季。三毛的雨季過去了,而我的雨季才剛剛開始。總有一天我會穿着小白鞋,踏在佈滿陽光的操場上感受陽光的温暖和雨季的美好。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6

室內的暖氣開地太足了,整個人好像受到了巨大的壓強一樣,安靜地彷彿在等待一根針的墜落。驀然,彷彿聽見了一聲從遠方來的吶喊,澄澈,乾淨。

昨夜的雨,淅淅瀝瀝,打在窗上,躺在牀上,睜着眼,讓目光四處遊離。下雨了,我的雨季是不是該來了?告別了純真年代,走進了豆蔻年華。

很及時的,在大年三十的早晨,在一個正確的時間,翻閲完了《雨季不再來》。我想,我不僅僅是讀完了一本書,更是經歷了一個成長的過程……

安靜的筆調是令人沉醉的,描述了一個又一個場景,置身於室內,隨着三毛的長大,當三毛還不是三毛的時候,她反抗,叛逆,播種下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夢想,思想上流露出的卻是青澀,莽撞,迷惘和那一份真實的傷感,三毛的心境如同渺渺清空,浩浩大海,平靜,安詳,淡泊。人之所以是可貴的是他們能因時光,環境的改變從而在生活上得到長進。

歲月的流逝,固然是無可奈何的,而人們的逐漸改變,卻脱不出時光的力量。

我想我應該珍惜我所謂的叛逆期,也許,這一段時間或是長,或是短,我可以無限散發我那可憐的小自尊,可愛的小任性,不用考慮任何自己所做事情的後果,可以很自然地做一個敢説敢做的真實的人。

時代不同,人接觸的社會環境是不同的。我其實很慶幸自己能夠活在這個年代,當我看到三毛的老師,當着全班同學的面,在她的臉上畫上兩個鴨蛋時候,她沒有哭,也許是內心深處自尊扞衞着自己的最後尊嚴吧。她難受,但是面對不公平,人是必須要學會忍受的……成長的過程是一個改變的過程,我們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悦,離別的傷感,人世間的每一種心情都是成長必須經歷的。説不定經歷完了,你就長大了,這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似乎是一場苦苦的長征。

歲末年端,站在時光的長河裏,一切都是凌空綻放的唯美,一切像是緊緊地握住水,然後看着它順着手的掌紋,一點一滴流淌乾淨。不僅僅是水,以及那些我們念念不忘的事情,或者開始漸漸斑駁不清的臉。上帝,是殘忍的,叫我們抓住一切,然後讓我們眼睜睜的看着我們抓緊的東西被偷走。

“人之所以悲哀,是因為,我們留不住歲月,更無法留住青春,有一日,要這麼自然地消失過去。”

我的骨子裏面有風,我不知道上帝給我的眷顧還有多少,只是知道在雨季時,盡情的揮霍,燃燒,只因為雨季不再來。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7

《雨季不再來》語句十分優美,故事情節起伏較大,深深的牽引着我的心……在任何時候,任何人都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總是提心吊膽,為三毛的命運而感到擔心。

她會不會受到傷害?她會不會遇到了挫折而一時之間沒有辦法解決?她會不會畏懼什麼?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雨季不再來》的故事情節曲折,蜿蜒,一波三折。在揭曉一個問題的答案後,另一個問題乃至兩個,三個問題都會主動地跑出來,讓你迫不及待地讀下去,恨不得一下把整本書都看完。

縱然整本書都很精彩,可我覺得最精彩,最觸目驚心,最深深牽引我的心得還是後半部分中以書名來做標題的《雨季不再來》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寫三毛總在落着雨的早晨醒來,正如三毛自己所説:“外面毫無一絲黎明的曙光,沒有風,亦沒有鳥叫……一切都是靜止的。”當三毛想到今日的考試,想到多日不見的培,每天都在雨中等他,卻遲遲未等來,心情無比的沉落。可是,培既然已經不來了,三毛為什麼還要傻傻等待呢?

要出門去參加考試的三毛,竟找不到任何一雙可以穿的鞋子了,原因就是在雨中不好好走路,已經全都濕光了。這下該怎麼辦?難道三毛要光着腳丫去上學嗎?然而,三毛寧肯穿一雙在所有人看來都感到奇怪的鞋子也不願光着腳丫去上學。

三毛無時無刻不在想着培。下車時,她還想培會不會在車站等她!在我看來,已然不可能。既然培已經對她淡然,她又何苦每天都在想他,等他呢?

三毛為了散發情緒,竟在雨中漫遊。她自己的解釋是她從來沒有帶雨具的習慣。但是我想,更多的是因為想讓雨沖刷掉自己的煩惱與挫折吧!只是想借此散發一下情緒,疏散一些不愉快罷了!

三毛在考試中,雖然很快就答完了題,可心中,腦海裏卻是胡思亂想,總在想培會不會來找她。看到這裏,我不禁為三毛而感到擔憂:平日裏那樣豁達,活潑開朗的三毛,到現在,怎能因為這一個小小的挫折而堅強不起來?

走出考場,又淋過雨,三毛終於頓悟。再聽鳥叫聲,那是多麼安適而又快樂的一種甦醒。看到那温暖的陽光,三毛對自己説:雨季將不再來臨!

整篇故事終於結束,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有一些挫折,但是,心胸一定要寬廣與豁達,去克服這些挫折,對自己説:雨季已經過去,不會再來臨!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8

《雨季不再來》這名字還真是矯情啊,無奈我是矯情之人,讀矯情之書也屬"罪有應得"吧。本書收集了作家三毛在她17歲到22歲之間所發表的文稿,真實呈現出三毛少女時代的成長感受。之前看過《撒哈拉的故事》,我對三毛的瞭解是浪漫、勇敢、瀟灑的真性情女子,再回顧三毛在《雨季不再來》中透露的純勢情懷和異質美感,我就愈加欣賞她的任性、灑脱。

看完這本書,我驚歎於三毛對看書這件事的熱愛程度,她逃學只為讀書,跑到墳墓堆讀老師眼中的閒書。在她遊學的時候,對文學的傾注之情有增無減,每天會花很多時間讀書。反求諸己,我們每天雖説花在閲讀的時間也不算少,但這個所謂的閲讀,其內容很多都是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間等等社交動態,是有選擇性的閲讀,對提高自身修養和增加知識性的積累幾乎毫無見效。現在的年輕人很難坐在椅子上安靜的讀完一本書,甚至是一篇好文章。

現代人真的很浮躁,我就是他們中典型的一員,必須隨時查看朋友們在做什麼,否則就精神緊張,無法集中。但其實我並不喜歡這樣,也會很厭倦,但卻不能自已。彷彿一旦從中抽離開來,就失去了社交生活。究其原因,我覺得是現代人把自己看的太重了,殊不知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具備自己的人格,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在別人看來,其實很多都毫無意義。所以,作為年輕人的我們,要擺放好自己的心態,靜下心來讀一本書,靜下心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雨季不再來,青春這場大雨淋過之後,再難把自己暴露在雨中了。趁着年輕,趁着這場雨還很猛烈,應該多讀書,多經歷,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在我看來,三毛一生中做了三件事,第一件是讀書,第二件是旅行,第三件是與一個痴心相對的人相愛。很欣賞三毛和荷西之間的愛戀,恰如其分。大學,朝氣蓬勃,談及愛情總是未能倖免於難,和同學、舍友聊天,總避免不了這個話題。心中不禁會想,除了愛情,我們還能聊點什麼,誠然,愛情使人憧憬,我也相信在平行時空裏存在着一個和我一樣,在彼此相遇之前一直為自己拼命努力的人。但是在此之前,我們應該聊一聊夢想、生活、學習等等之類的事情,這個世界情歌太多了,真讓人應接不暇,耳濡目染之餘難免感傷,所以要聽聽熱血點的音樂。特別反感把愛情這件事當成一切的人,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去經歷、體驗的。

讀完三毛的書,我也想任性了。我想和她一樣去流浪、去旅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9

一翻開這本書,我就墜進三毛縹緲的文字裏了。

也許是同樣十七八歲的心境,覺得這本書與我特別契合,看這本書時那些憂愁的心緒,感覺像在寫自己。有一位編輯曾説過:“熱愛文學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有一些共性,‘無事尋事,傷春悲秋’。同齡人都沒心沒肺地開心着當下的每一分鐘,你卻過早地緬懷逝去的青春,總覺得比別人多了一點什麼,他們不能理解;又覺得比別人少了一點什麼,自己有點茫然。”正是這種心境,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吸引我。

讀書是尋找心靈上的慰藉,與你性情相合的書,自然有一種非凡的磁場。三毛的書對於我來説,就有這樣的吸引力。也許有一天我會成長,到那天,我會對青春文學嗤之以鼻,但那些曾經為此擁有的感動,卻沉澱在時光裏,成為不可缺失的寶藏。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適逢99屆的校友回校,有同學覺得那些大腹便便的.校友確實有些好笑。他們大聲喧譁,聲音裏滿是成年人的主見,他們在教室前、文馬碣上擺拍,臉上意氣風發。有人説:“試想我們20年後回校。”

到那時我們會變化成什麼樣子呢?會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嗎?會像他們一樣大聲説着話,擺着姿態留念嗎?我知道,無論如何,到那時,我的心境同現在大概有所不同了。我也許不再迷戀三毛的文字,不再擁有青春的心境了。一想到這裏,我就覺得遺憾。世界是不斷向前翻滾的車軲轆,停滯不前會被碾成細塵,飄散在風中,不留一絲痕跡。我很珍惜現在的時光,不收斂自己的鋭氣,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怒哀樂,一彎月亮就能留下一個美夢,一次失意就會痛哭盡興。少年的快樂與憂愁無需理由,一切自由自在隨意奔放。何須在意他人的目光,年輕就需要不停翻跟頭的勇氣。我不必非要做一個事事黑白分明的人,我可以擁有私心,可以有負面情緒,但也知道排遣,知道大事當前,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

也許20年後重返母校,便是“舊遊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到那時你我聲音裏褪去年少的稚氣,面容爬上歲月的痕跡,心境已大相徑庭。到那時,雨季不再來,我們無處可尋的,是那顆閃閃發光的少年心。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10

偶然從老師那裏借到了這本書,我先看了作者的簡介,得知三毛是個很厲害的女作家。但書卻告訴我,三毛曾是個被別人看成是問題兒童的孩子,還是個逆子。她漸漸變得孤僻,不願與人交往,和父母兄弟姐妹都不親近甚至休學,但這是為了讀書。之後她遠走他鄉,四處流浪,經歷了數不清的旅程,無數的坎坷,嚐到了孤身一人的寂寞和困苦,但她的青春沒有虛度,而是讓她變成了一個對凡事有愛、有信、有望的三毛。

現在都鼓勵孩子看書,而在三毛小時候那會兒,書被視為閒書,三毛卻不顧老師反對,經常逃課去看書。她還偷偷的省吃儉用,任她的肚子咕咕直叫,也要去租書看,後來她休學了,在家裏盡情的看書。你可能會想:三毛理解力真強,其實她是有書就看,生吞活剝唄!她常常看的不亦樂乎!

另外三毛的性格實在孤僻,把自己鎖在家裏很少出門,非常害怕別人。有三位老師在她的生命中出現,改變了她。就拿那位顧福生老師來説,不批評她,就算三毛很笨,她也很有耐心,十分温柔,從未放棄過她。她還幫助三毛投稿,讓三毛兒開心起來,三毛十分感謝她,老師是打開她心鎖的一把鑰匙。

後來。三毛決定去流浪,一個人在外國讀書十分刻苦,成績很好。她看到了各地風景,形形色色的人,她從一個遵守父母叮囑,事事忍讓的人成長成了一個能判斷是非、採用不同方式解決問題的人。她開始瞭解人情世故,有了自主的判斷,更好地保護自己,與他人交往。

青春是青澀的,是美好的,但它會不斷磨礪我們,讓我們不斷成長,這是一個過程,一個塑造自我的過程,青春無限,讓我們像三毛一樣努力向上,向心中的目標走去。追求嚮往的生活,讓青春無怨無悔。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11

一年前,我遇見了一本書,它帶給我很多,它也讓我知道:我,並不孤獨。

今夜,是個孤寂而又綿長的雨夜,世界漆黑一片,我獨自一人坐在窗邊,看着窗外淅瀝的雨,感受着窗外吹拂而來的風,總感覺風中夾着一絲絲微弱的呼喚。嘿!Echo!我們從未見面,我卻覺得是如此的親切而又熟悉呢!我不禁望進雨裏,遠處一盞黃昏的燈忽明忽滅,在無盡黑夜中實是單薄的。我抱緊身體,彷彿這樣就可以暖和一些……

來了,又來了,濃濃的帶着縷鄉愁的唸白:你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我實是疲憊,卻又想起了你,你是欣喜而又迷茫的,可我卻倍感枯乏,我腦海裏時常有一個問題困擾:我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這不禁讓我陷入了沉思……

人,若生下來是為了貢獻,那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選擇浮沉終日,碌碌無為;若生下來是為了美好,那為何有那麼多良心泯滅之人?我不明白,心中的疑惑可是一日比一日更強烈,似八月天的風悶熱而又煎熬。

我時常懷疑自己,我究竟該如何做,才終不辜負生我養我的父親母親?許久之前,我年幼的小弟好像給了我一個答案。他説:姐,我希望你可以變成最幸福的人,我希望你和對我好的所有人都享受到幸福。我問:有些人曾經以你的缺點或弱點譏諷你呢!小弟憨憨地説了一句讓我永生難忘的話:我們每個人應該都會有多多少少的缺點罷,只不過我選擇努力去改正……

嗬!我頓時一激靈,卻不由苦笑起來,我為什麼就不明白呢?我們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我想我知道了:我實是太不美好的,曾有無數人以此與我疏遠,而我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未曾想過要以德報怨,讓我改變的,並非是鮮血淋漓的怨恨與惱,而是芬芳豐沛的愛,是愛呀!人,是為愛而生的。

人如葉,從在樹梢上冒出芽尖兒開始,一生便那麼地開始了。樹用愛託舉着葉,直到葉落歸土,一切塵埃落定,卻又開始了輪迴的旅途。我們也應是如此的吧?短暫的一生或碌碌無為或意義非凡,終是要踏入輪迴,我們能做什麼?父親母親是最令我敬佩的,我性格暴躁,根本不會顧及旁人感受便做出極荒唐的事,幸而他們不放棄我,一生的愛便這樣交給了我。如今我只願父母平安,雖終究要歸入塵埃,可我實是不願一事無成,到老時只能哀歎。我願用一生時間來追尋心中的迷。

《雨季不再來》讓我堅持追尋自己心中的迷,感慨良多:你從哪兒來?要到哪裏去?隨着舊單車鐵鏈吱嘎吱嘎歲月的聲音,終會有不同的理解,又或許只能是心中不盡的迷罷……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12

從大學起開始接觸三毛的作品,一讀上就愛不釋手,於是買了她的一套作品集。喜歡三毛的個性,喜歡她和荷西的愛情,喜歡她描述的撒哈拉的故事,同時也對她描寫的場景充滿了好奇,非洲人民的洗澡奇遇,房頂吃草的山羊,沙漠的奇幻魔石等等,其中,最讓我好奇的就是三毛在文中多次提到,卻沒有細説的關於她是個數學“白痴”的事。

最近,沒事,看到了自己心愛的三毛文集整齊的排列着,卻許久沒有翻閲,心裏有些愧疚,看到它們,彷彿三毛的故事在眼前一幕一幕的重演着,同時那個疑惑又出現在了我的面前。看哪一本呢?《萬水千山走遍》《散哈拉的故事》《夢裏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來》出現在我的眼前。新鮮,憑着三毛的筆觸,雨季不再來將是描寫什麼呢?

於是我貪婪地讀了起來,當真,在工作兩年之後,再拿起三毛的作品,依然還能找回在大學圖書館裏佔座讀書的感覺,很享受。當我讀到“逃學為讀書”這一篇的時候,我更是被深深的吸引。為了讀書,她省下壓歲錢,零用錢,去租書、買書,最終還因為讀書,被數學老師羞辱了一番,同時,也為三毛的寫作生涯埋下了一個伏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併產生共鳴的就是三毛被數學老師羞辱的一段,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國小時代,那時候的老師雖然沒有三毛的老師那麼殘暴、苛刻,但是也足夠讓學生“終生難忘”的。還記得當時班級有個同學,每逢考試,必須馬虎,老師很生氣,於是就罰他在班級的磚地上爬,當時全班同學都像看熱鬧一樣,跟着他跑着看,還記得當時他紅着臉,低着頭,快速地爬,之後就再也不説話了。當時大家看着好玩,但是這件事在我的腦海裏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的是我一定要認真答卷,我不要在地上爬,被同學笑話。現在想想,當時的我們真是太可憐啦!不禁讓我聯繫到我們現在的孩子,在學生犯了錯誤之後,不是孩子想着怎麼去改掉錯誤,而是老師在千方百計地想辦法去幫助學生、開導學生,他們在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的時候,已經被老師的一些貌似無關的一些大道理沖淡,於是就單純地變成了訓話,訓完還範。

我沒有從三毛的作品中學到什麼做人做事的大道理,但是卻從她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中找到了一些共鳴,所以喜歡她的作品,做一些瑣碎的記錄,供以後回味。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13

《雨季不再來》敍述的是三毛十七歲至二十二歲間的歲月人事。在這段時間裏,三毛稱自己為二毛。

在不長的五年裏,二毛經歷得太多太多,以致將這五年活得深刻。退學在家封閉自我、打開心門潛心學畫、經人引進初入文學殿堂、於異鄉遭受進犯最終尋得合道好友……很多美好、不美好的事情將這五年填滿。當三毛處於後雨季時代——她説,如今的三毛是個樂觀的人,她終於懂得了什麼是愛。我想,三毛的這一成長,得益於這片有時狂暴有時温柔的雨季。就是在這片雨季中,二毛蜕變成了三毛,成熟代替了青澀。縱使雨季遠去,雨季這段時間所體現的意義卻從未遠去,它在後雨季時代得以延續。

十年後,三毛成為了我們印象中的她:燙着大卷發,穿着簡單的服裝,一笑動京城。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那片雨季過去了,雨季中的她終究是不再了。十年後的三毛,心中裝的是遼闊無垠的撒哈拉,她在漫天黃沙中與荷西共享春日宴,深夜的山頂、海邊、公路旁,哪裏都有他們的笑聲。雖然日後荷西遭遇不測,三毛痛心至生不如死,但至少,經過雨季的她,最終在後雨季時代迎來了最好的自己和最好的時光。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擁有一段人生中最好的時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樣一段時光在潛移默化中由前一段時光鋪墊而成,身處最好的時光中的最好的我們,亦是從前一段或者前幾段不那麼美好的時光中成熟起來,就像三毛這樣。在《青春萬歲》裏,鄭波先是因參加黨的活動而學業退步遭同學嘲諷,後又痛失生母,這一片小小的雨季並未沖垮她的心靈堤壩,反而走出雨季的鄭波更懂事、更穩重、更顧全大局,自己的人生漸漸走上陽光大道。

你看,我們不會白白經歷時間,時間總會在我們的身上留下印痕,催促我們成長。你要知道,不論你正處於什麼樣的時間段,快樂也好,悲傷也罷,時間的意義總會在風沙吹盡後發出熠熠的光,而我們會在下一段時間中,感知時間的意義,體悟其中之美。

這是我在後雨季時代的思考。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14

窗外是一片灰濛濛的天空,路邊的積水泛起陣陣漣漪,宣告着雨季的來臨,嘩啦啦的雨落在草地上,窗台上,也淋進了屋中人的心裏。17歲的三毛,就處在這樣的雨季裏。

《雨季不再來》是三毛在十七歲到二十七歲之間所發表的文稿集合而成的作品。在這本書裏,我看見了一個不一樣的三毛,一個與《撒哈拉的故事》中截然不同的三毛,一個純真卻與世俗格格不入的三毛。用三毛自己的話來説,那時的三毛還是一個與“今日健康進取的三毛有很大差別的二毛。”在屬於她的雨季中,她叛逆過,迷失過,甚至出現了長時間的抑鬱,可當雨過天晴,她終於又找回了自己。

在雨季的伊始,略帶幼稚的“二毛”像其他孩子一樣,對新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心,她也做下了偷拿家裏的錢之類的“蠢事,”在面對老師的脅迫時也傷害了自己的大朋友炊兵。隨着時間的推移,即將會考的三毛面對乏味的生活和隨時到來的懲罰總過得小心翼翼的,這也驅使了她第一次叛逆的逃學,但在面對未來生活的希望中,三毛繼續前行。高中,在本應該綻放的年華,三毛卻因為老師的誤解和懲罰,變成了應該孤僻的怕與人相處的人。而發生蜕變是發生在被送去顧福生老師家學習繪畫,老師一直沒有放棄將繪畫當消磨時光的她,也幫助她與自己的興趣結緣,即使之後的道路上遇上了很多不可理喻的人,三毛始終保持着樂觀心態,昂首向前。

“人之所以悲哀,是因為我們留不住歲月,更無法不承認,青春,有一日是要這麼自然地消失過去的。”喜歡三毛的這句話,簡單卻又深刻,説出了每個人在某個深刻回首過往時都想發出的感歎。人壽幾何,逝如朝露,更奈何是如詩如畫的雨季。青春,似一場稍縱即逝的煙火。煙火無情的落幕,也象徵着我們完成了叛逆倔強的成長,完成了走向成熟的蜕變。三毛的成長過程便是經歷雨季的過程,她迷茫、抑鬱,可她總在保持生命的熱情以及真摯的情懷,在煙霧繚繞中尋找自己的方向。

對於我而言,告別的高三緊張而單調的生活,步入了江財這一個全新的環境。現在的我不能像高中時期只會做題了,離開父母的照料,步入新階段的我進入了人生中雨季的另一階段。也許在這過程中也會像三毛一樣遇到許多不順,但只要保持一顆熱愛生活的心,總會有撥雲見日的一天。

合上書,望向窗外,雨水蒸發的霧靄矇住了玻璃,陽光漸漸地灑在房間的一角,照在了書頁上晶瑩的水珠上,也照進了屋中人的心理。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15

《雨季不再來》是三毛文集的第一本,集成了三毛年少時發表的一些短篇小説以及後來對少年時期的回憶。這些小説多以青春、愛情為主,其中還會夾雜着一些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在我看來,這些短篇小説的主人公多是年少的三毛的映射。

由於父母都是知識分子的緣故,三毛從小的文學薰陶很濃,從小就讀了很多書,所以,當我們還在念唐詩三百首的時候,三毛已經讀完一遍紅樓夢了。然而國小的三毛常常過着一邊作文被當做範文貼上黑板一邊挨數學老師打的日子,偏科是相當嚴重的。

終於三毛考上了重點國中。不過好景不長,由於一次數學老師的當眾羞辱,自尊心強的三毛終於決定肄學。

三毛的父親年輕時希望做個藝術家,所以他把三毛送去了一位年輕畫家那裏學習畫畫。正是這位年輕的畫家老師改變了三毛以後的人生。他雖然話不多卻似乎能讀懂三毛的心。他不強迫三毛,不想做的時候就不做,什麼時候有心情了再做。雨季不再來裏有一篇關於愛情的短篇小説,我越讀越覺得三毛是在寫自己對這位老師朦朧的愛情,但我也覺得三毛是沒有表白的,三毛把他擺的位置很高,以至於自己不敢高攀。

後來三毛去了歐洲流浪,其實是去學習,充實自己。首先要過關的是語言。以三毛學習德文為例,短短三個月就從初級德文班畢業,並且成績第一。榮譽的背後是每天十六七個小時的勤學苦練。三毛之所以如此勤奮讀書學習的原因之一是她對知識對藝術的渴求,二是體諒父親供她讀書的不易,用三毛自己的話説,她的費用是父親在幽暗的枱燈下一點點加班加出來的。所以,三毛特別珍惜。

不能不説三毛是個情感太豐富的女生,她可以讓只在車站見了一面的東德軍官為她敞開後門,繼而甚至有了一見鍾情以身相許的念頭;她可以把無理煩心的機場稽查事故變成生動活潑的派對,以至於讓執法人員一個個拿她當朋友甚至親自送她到目的地的故事。

善良的三毛剛到歐洲時小心翼翼,謹遵父母吃虧是福的座右銘,但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三毛終於爆發了。人就是這樣,對那些每天被我們壓迫着的人我們可能會覺得理所應當,繼而投以鄙夷的目光;而當這些被壓迫着的人一旦翻身做主人,我們又會覺得他們因為擁有了獨立人格而頓時高大起來。

有過叛逆,但始終懷揣着對父母的感恩之心;有過迷茫,但終於在貴人的幫助之下走出人生的泥淖;有過艱難困苦,但一直在柔韌堅強的意志下衝出黑暗找到了光明。這就是我在《雨季不再來》裏讀到的三毛。

標籤:讀後感 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