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10篇

校園1.55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10篇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1

《靜悄悄的革命》是我讀到的佐藤學先生的第二本書,第一本為《教師花傳書》。閲讀這兩本書帶給我十分不同的感觸。

閲讀《教師花傳書》,彷彿來到了春天裏。櫻花樹下,春風拂面,安靜而舒心地傾聽一位富有智慧的長者諄諄教誨。而《靜悄悄的革命》彷彿真得是一場“革命”,總是不由激發起我對現實教育生活中“課堂改革”的回望與對照,時而失望,時而憤怒,時而面紅耳赤。

佐藤學先生在序中説,“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切實的成果。”日本的教師正在邊體驗改革過程中的各種混亂狀況,邊摸索着新的學習方式。雖然佐藤學觀察與描述的都是日本的課堂與教育中的現狀,但作為一名中國老師,對於書中的概況,尤其那些“混亂”與“問題”,卻那樣熟悉,彷彿那就是我們最為真實的課堂寫照。而更令人失望的是,我們的課堂或許還要更加糟糕。

近十年教齡的我也“有幸”體驗過一場所謂“課堂教學改革”。那些看似科學、先進、響亮的口號足夠唬住大批對課堂、對教學知之甚少的老師。如果嫌這樣的説法尖酸苛刻,那我們也可以稱之為“聽話的老師”。我就是其中一位聽話的老師。在那次熱鬧的“改革”中,作為老師的我們,“主動”讓出講台,站在教室的犄角旮旯裏,閉上嘴,流露着温柔、會説話的眼神,觀看學生熱鬧的表演。授課老師和學生都明白,那只是一場提前彩排過多次的表演,在某些重要場合展演。當聽課領導離開,課堂一下子再回到從前——學生從講台上下來,老師重新站上去,從純粹的“學生主體性”再一下子變回純碎的“教師主導性”。或許觀課的老師心裏更明白,只是他仍然需要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或許他也只是其中一位“聽話的領導”。

那時我帶國小高年級英語。農村國小英語教學,幾乎全靠課堂上的領讀以及跟讀。根據“改革”的要求,我們需要放手給學生,讓他們充分進行“自主學習”與“交流展示”。於是,每每有領導聽課,我便提前教會新授課內容並“訓練”出一批學生,教他們背下各自需要説的“台詞”,記住自己應該站的位置,生動而巧妙地表演一番。遠遠觀望,那彷彿真得是“潤澤的教室”,學生真得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教學中的“主體性神話”真得在我們的課堂上實現了。只是我們心裏都明白,或者説我們應該明白,這種熱鬧的表演有多滑稽可笑,這種“見人説人話、見鬼説鬼話”的教育有多荒誕可悲。

作為一名聽話而又無知的教師,我被那些高高在上、神祕莫測的先進教育理念懵得暈頭轉向,唬得噤若寒蟬,連自己本來在走的路也偏離了,本來要去的方向也迷失了。不敢説那些教育專家的理論是紙上談兵、脱離教學實踐,但至少我們在推進某一項教育實驗的過程中太過心急、焦躁、虛浮了。原本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滋養與温潤,變成了暴風驟雨式的襲擊與吞噬;原本應該發生在教室裏、課堂上的悄然嘗試與推進,因為自上而下的強大指標與強盛壓迫而在熱鬧無比之後又戛然而止。無論是推動過程中的“熱鬧無比”還是檢查過後的“戛然而止”都是巨大的諷刺。

吳非老師在文章中反覆提及他經歷過的那一場文化浩劫。只是幾十年已經過去,那些根植於中國人骨子裏的躍進、浮誇、好大喜功的思想作風仍然固執而頑強。在我所經歷的那一場意義可大可小的“改革”中,我們也是幾個月取得“顯著成效”並獲得巨大的“可推廣價值”。但當我們靜下心來去回望、梳理,當那場巨大的鬧劇虎頭蛇尾地落幕,其實更深刻的反思與行動才剛剛開始。

作為教師,我們究竟該追求怎樣的課堂,是熱鬧發言還是用心地相互傾聽?我們需要做的是不斷地踮起腳尖、伸長脖子、仰望權威與誘惑,還是腳踏實地、端正自我、與學生在同一視線上相互交換目光?我們的教育究竟需要怎樣的“革命”,是鬧哄哄的還是靜悄悄的?

之於我,實在愛不起轟轟烈烈的“革命”,不願像無助的浮萍一般在浪濤中隨波逐流,不願像失去依靠的葉子在狂風中四處流浪。只希望多得一些空間與安靜,可以在靜悄悄的反思中,看見自己的無知與愚蠢,在靜悄悄的學習中,與學生共同進步與成長,在靜悄悄的實踐中,開啟更美好的教育。或許,我們更需要靜悄悄。而這,比起自上而下、由外而內的“革命”,更需要教師的自省、自覺與智慧,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顆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與成長。對於教師來説,亦是如此。我們的教育也更需要從內打破的勇氣與能量。如果這種打破就是“革命”,那真得需要靜悄悄地進行。否則,除了惶恐與慌亂,還能剩下些什麼?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2

日本東京大學佐藤學教授撰寫的著作《靜悄悄的革命》倍受我們廣大一線教師的關注。此書封面設計簡單素淡,正如書名一般“靜悄悄”,毫不張揚。輕輕打開書本,靜靜地閲讀,更感覺平靜、淡定,作者用平實的語言,和讀者交流着自己的教育心得,交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靜靜讀來,收穫頗豐。

《靜悄悄的革命》一書由“前言——改變教學的教師們”;“教室裏的風景——向創造性學習邁進”;“改變教學——學校改變”;“設計課程”;“學校改革的挑戰——中國小的實踐”五部分構成。佐藤學博士從觀察者、推動者、研究者的角度,對這場自下而上的,由學生、教師、校長、家長和社區共同參與的革命,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了總結和説,提出了一些值得我們借鑑的觀點和做法。

日本的文化傳統和我們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這本書和我們中國的教育現狀也很契合。當今社會大環境的急劇變化正在引發着日本的教育的“靜悄悄的革命”。佐藤學教授指出:“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個教室裏萌生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為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這場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結構性的變化。僅此而言,它就決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正因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讀了這些話,我明白了這本書命名的原因。認真讀完《靜悄悄的革命》,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一次洗滌,自己教育實踐中的一些疑惑,也找到了答案。個性是以下兩點,更是極贊同佐藤學的觀點。

一、潤澤的教室

作為一線教師,更關注課堂裏的革命。佐藤學在書中對教室的闡述讓人心生嚮往:“潤澤的教室能使每個人的呼吸和節律是那麼地柔和,大家安心地、簡單自如地在教室裏構築着人與人之間的關聯,構築着一種真誠的信賴關聯在這種關聯中,人們的心態是開放無拘的,教室是簡單愉悦的,在這樣的環境下,教育也許會變得簡單起來。”

是啊,“潤澤”,是多麼讓人心生憧憬的詞語,我彷彿來到春雨後盎然的草地,彷彿聞到滴着露珠的玫瑰的芬芳,彷彿觸摸到了女子滋潤豐盈的手背。教室是潤澤的,那必須是安心的、無拘無束的、輕柔滋潤肌膚的;教室是滋潤的,那必須是豐富的,有暖陽,有清風,有山泉,有明月,更有鳥語花香。

潤澤的教室裏,老師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潤澤的教室裏,孩子如沐春風,似承雨露。如此的教室,令人心安,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得到了人文的關懷和極大的尊重。在這樣的教室裏呆久了,那無論是肌膚還是心靈,都是水靈靈的,一個個被潤澤的老師和學生,都享受着那裏的空氣,因對方而收穫着,都滋滋潤潤地成長着。很是贊同,這也是一向以來追求的課堂。

二、學會傾聽

佐藤學先生提到:“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善於傾聽的兒童,只愛自己説話而不傾聽別人説話的兒童是不可能學得好的。……學習,是從身心向他人敞開,接納異質的未知的東西開始的,是靠‘被動的能動行為’來實現的行為。”

的確,老師的傾聽,不僅僅僅是傾聽學生髮言的資料,決定發言的對錯、語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細傾聽孩子發言中所傳遞出來的的情緒、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從而產生情感共鳴。孩子的傾聽,不僅僅僅是傾聽老師的講解、指導,傾聽同學的發言,而是在傾聽的過程中接收到隱藏着的心聲,從而激起情感的共鳴。在別人的話語裏,有鮮花、有荊棘、有廢渣、有珍珠、有林林總總的一切。細心傾聽者能從中聽到心靈的聲音。因此,在很多時候,我們更需要的往往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傾聽的教室”。構成互相傾聽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師自身自始至終地持續專心專意地、鄭重其事地聽取每個學生的發言的態度,要能做到與學生對話,要去體味對方話語中潛在的複雜想法。的確如此,傾聽,像一面鏡子,鏡裏就有真容。就如佐藤學先生所説的:“在以自然的輕聲細語來交往的教室環境裏,更能培養自立、合作的學習者”。

總之,《靜悄悄的革命》一書很有借鑑好處,對於我們老師來説,要持續清醒的頭腦,胸懷一顆尊重兒童的心,多一點堅定,多一點信心,多一點實踐,多一點思考,從小小的個體開始,進行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3

在網上我認真拜讀了佐藤學的《靜悄悄的革命》這本書。作為一個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的教授、教育學博士,他為了研究教學,走訪了全日本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和養護學校,他往返於無數個學校的校園、站在一個個教室前的窗口邊,坐在一間間教室裏,以他敏鋭的目光,洞察着發生在教室中的靜悄悄的革命。在二十多年中,他走進了七千多間教室,始終把自己融入到學校的教師和學生中,與教室裏的學生和教師同呼吸。他把自己置身於教師與學校之中,與教師交流、探討,共同嘗試從內部對各類學校進行改革。在細細地品讀中,一種發自內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敬佩他認真紮實的研究態度,敬佩他持之以恆的敬業精神;敬佩他講究實效的教研作風。

這本書沒有大哲理,沒有大理論,書中用最樸實的語言,用最生動的案例闡述着“靜悄悄的革命”的深刻內涵。所謂“靜悄悄的革命”,即是透過和事物對話、

和他人對話、和自身對話的活動過程。文中極其深刻地指出:這場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個教室裏萌生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為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作為日本名牌大學教授的佐藤學先生一向在用心地推進這一“靜悄悄地革命”。正因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傾聽潛質欠缺,我十分注意這方面經驗:這本書中首先從傾聽開始抓起文中的許多觀點令我感到耳一新,受益匪淺。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4

今年暑假我認真閲讀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教育學博士佐藤學先生的著作:《靜悄悄的革命》一書,受益匪淺。我被佐藤學先生的`那種務實、求真的精神和日本教師的敬業精神所深深地感動;為他們所碰到的與我們共同的實際問題及他們認真、樸實、講究實效的教研活動和教學實踐所吸引;為書中深入淺出地闡述的課程觀、教學觀、教師觀、師生互動觀等所啟迪;而書中論述關於學習主體性的問題更讓我深有感觸,大受啟發。

一、什麼是靜悄悄的革命

佐藤先生認為,教育改革應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這種“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個教室裏萌生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為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雖然寫的是日本的教育,但卻和我們中國的教育現狀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如果把我們的新課程改革看作是一場革命,它就絕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為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和我國的教育改革相似,日本教育也在一個深刻的“轉型期”, “在教育方式和教育觀、歷史觀上,日本的教師正在體驗改革過程中的各種混亂狀況,邊摸索着新的學習方式”,但樂觀的伊藤學稱“這種混亂局面決不是壞的徵兆”。真正從事教育改革的人士,也許就要有這種耐心和觀察的。在耐心與觀察時,伊藤學融入了學校和教師中。他説:“教學是充滿活力的,如果我沒能與教室中的一個個學生和老師共鳴的話,那麼,真實而生動的觀察是不可能的。”他發現每個教室都有一個個固定的風景,可以説沒有哪一個教室和其他教室飄溢着完全相同的氣息,有着完全相同的問題。進而提出忽略教室的多樣性和在其中發生的事情的固有性,僅一般性地議論教學是非常空洞而沒有什麼意義的。第二實驗中學的所有教室也同樣和上邊一樣,每個教室都有不同的風景,都有不同的問題。我們所有教師必須重新審視每天的教學活動,並以此為切入點,向改革教室邁出新的一步。

二、學會相互傾聽,是課堂教學的首要條件

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傾聽,更有利於開展教學活動。在我們的平常課堂中,學生髮言熱烈,一個問題出來,學生展開思索、討論,然後爭先恐後的回答,在反饋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腦子裏裝着自己的見解,而沒有用心傾聽同學的回答,這樣的學習,就顯得片面、欠主動。課堂中的熱烈發言固然重要,但傾聽是前提。其實,我的課堂中也存在着同樣的問題,班級孩子們研究問題或是討論問題看似異常激烈,而實際上學生學習的內容雜亂、學習的質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淺薄與貧乏,收不到最佳效果。文中提出學生要學會相互傾聽,我認為我們的教師更要學會傾聽,不但要會傾聽學生的發言內容,更要會傾聽學生的心情與想法,與學生產生共鳴,作孩子的最佳聽眾。對於學生的錯誤回答,做到不輕易下結論(如:回答錯誤、不當等),以免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宜用委婉的語氣,因勢利導的開導與糾正。同時,讓每個孩子也學會傾聽他人的看法與結論,這樣使每個孩子都能打開心扉,讓他們的差異得到關注,正如“木桶原理”中的那塊最短的木板,使較差的學生也能得到發展與提高。

三、相互工作的同事關係

教師間怎麼形成“合作性同事”的關係呢?必須是所有的教師都開放自己的教室,互相觀摩教學、互相“批評”時才能構建起來。同時,改變教學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研討教學問題的目的絕不是對授課情況的好壞進行評價,研討的焦點應針對授課中的“困難”和“樂趣”所在,大家共同來分享。因此,互相談論這節課哪裏有意思,哪裏比較困難,學生有哪些表現,並通過相互交談讓學生學習時的具體樣子重新浮現出來,這樣的教學研討才是每位教師所期待的。我們學校組織的研究課、開放日等活動時,我們教研組集體備課,相互聽課評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想教育改革需要的不是僵化的頭腦,而是和同事們相互合作共同進步的快樂感。

《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中作者多年觀察和參與的教學改革的案例,呈現出課程改革中的艱辛和努力。這是在教學改革轟轟烈烈的年代裏的冷卻劑,讓我們躁動不安的心平靜下來,聆聽學生與教師真實的聲音。因此,我想教育改革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它提倡一種新的學習觀。這場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結構性的變化。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5

暑假中有幸拜讀了日本教育學佐藤學博士的《靜悄悄的革命》一書,為佐藤學博士的平易、務實的研究態度所感動,為他的喝彩,為他對教學中的形式主義的鞭辟入裏的批判所震動。以下是我的一些讀書筆記。

一、為研究態度所感動

説真的,很早以前就聽過佐藤學教授的大名,但對他的書就是沒有閲讀的慾望,總是以為一名外國教授,又是專門搞教育學理論研究的權威,寫出來的著作會不會是超現代的,自己看得懂嗎?這次因為閲讀任務,帶着疑問讀完這本書以後,不禁為佐教授的研究態度深深折服,“務實、堅持、平易、深刻”就是我對他研究態度的印象。他作為日本名牌大學的名教授,對行動研究從不馬虎,也不搞形式化、表面化。作為付諸行動的研究者,他走訪了全日本各地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和養護學校,與教師共同嘗試從內部對各類學習班和學校進行改革,就如他書上説的“一直在積極推進這一“靜悄悄的革命”,“每週去各地的學校訪問、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和養護學校等,看過數不清的教室,在各個教室裏觀摩,近20年來一直如此”,這是多麼難能可貴,這20年來他一直堅持做着行動研究,摒棄形式化、表面化的作法,深入學校,與校長和老師們一起研討改革中的種種問題,用強有力的事實來支撐自己的研究成果,他堅持實事求是,認為丟開一切抽象的語言,真實交流自己所感受的,會得到意想不到收穫,認為“無論什麼樣的學生的發言或行動,都有他自身的邏輯世界”,為此他發現“沒有哪一個教室和其他教室飄溢着完全相同的氣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問題”,他為自己最初5年的行動研究的力不從心,充滿着自責和自厭的情緒,但通過20年來的堅持,他認為“作為一個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從書本中學到的東西固然重要,但作為一個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還是從教學實踐和現實中學習,像能夠讀懂書本一樣讀懂課堂裏的現實”。

佐教授還對現實教學中存在的形式化的現象、問題和案例進行深刻分析,如在“談到創造相互學習的教室_息息相通”中,認為“與學生息息相通是組織相互學習的教師的基本功”,在案例中,他敍述着一個“浦公英學習”的故事,案例中原田老師是一名代課教師,原田老師是一位能夠與學生產生絕妙感覺的教師,但原田老師拒絕“齊步走”,終於選擇與學生同呼吸的方向,作出“即使明年會失業也不管了”的決定,原田老師和學生一起經歷“浦公英學習”,但當原田老師代課期滿以後,沒等浦公英開花,全被校長拔掉了,佐教授為之可惜,深深歎息“這些浦公英不是雜草,而是學生、家長和原田老師息息相通的交往的結晶啊”,批判當前教育沒有創造相互學習的教室,缺乏能夠發展與學生交往的教師。

反思:對比之下,我在為佐教授的研究態度所感動之餘,也重新審視自己,儘管自己做課題研究有7年多了,在這幾年中儘管一直堅持着,但感覺還是不夠深入,有時也會因為自己的侷限而感到不安,但很快地用一些困難為藉口就放棄繼續的念頭,平時對自己所帶的實驗班離成為潤澤的教室還有一定的距離,在課堂上沒有以慎重的、禮貌的、傾聽的姿態去面對每個學生,傾聽他們有聲的和無聲的語言。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6

世紀老人冰心説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句至理名言告訴我們,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心靈充實,眼界開拓。讀着日本佐滕學先生的作品《靜悄悄的革命》,就感覺好像一位智者站在面前,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和鼓勵,讓我充滿信心……

一、教學中要學會關注 "服裝裁剪"及"交響樂".

在《靜悄悄的革命》這本書中,佐滕學先生對"學習"進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認為學習是"在教師的介入下,學生自立地、合作地進行的活動,這才是學習的本質".並且認為學習是人與人的交往。我們現在講的"自主性學習"絕不等於讓學生"自學自習",是把"學"置於教學的中心,是學生之間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啟發,是"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是讓那種與物與教材的對話,與學生與教師的對話,與自身與自我對話的學習成為教學的中心。在這種教學中,他把教師的活動形象地比喻為"服裝裁剪"和"交響樂團"兩類。所以,佐藤學先生談及的"服裝裁剪"和"交響樂團"其實就是兩種比較理想的教學活動:"服裝裁剪"就是我們古語中的因材施教;"交響樂團"則是主張重視學生的各種看法與交流。

他説:學生的學習乃是不斷地從個體出發,又迴歸到個體的,因此,教師的活動也應當從對應學生個體出發,又迴歸到學生個體上去。即使在各種聲音迴響混合的"交響樂團"式的活動中,"量體裁衣"的意識也是教師必須一直保持的。教師是否能夠尊重每個學生微妙的個別差異,是否能夠洞察其差異之間相互學習的可能性,是課堂上每個學生之間富有內涵的相互學習能否開展起來的重要因素。

對照我的體育課堂,有時也安排所謂的自主及探究學習,給孩子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間" ……但學生的身體基本素質,運動能力,遺傳的原因,存在每個個體的差異,同一教材的實施與練習,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各不相同。讀看此書,與此對照,我所缺少的恰恰是"量體裁衣"式的教學,只能與學生羣體相呼應,而不能與每一個個體對話,所以真正意義上的"交往互動"還沒有開展起來,或許還沒有開展好。以後的教學中,怎樣做一個"服裝裁剪師"式的教師是我應該努力追求和奮鬥的目標。

二、教學中要學會傾聽。

在交響樂團的聲音交往中,佐藤學先生認為傾聽思路各異的"異向交往"尤其重要。他指出在台上授課時,教師總是容易按教師的思路來聽學生的意見,與教師思路岔開的"異向交往"由於是教師難以瞭解的發言,所以特別容易被忽視。這真是一語言中。往往我們教師在提問時,心中已有了自己的答案,教學的過程變成了在尋找一個個學生説出我們需要的東西。所以當孩子説出的不是教師想要的,老師心裏可能是有些着急與惱怒的,教學任務那麼重,你怎麼還説出些不着邊際的話啊,你聽講沒啊……此外,在教室裏把探究學生自身的"邏輯世界"加以重視,的確可能讓交往有聲有色地開展起來,但是如果教師的指導與引導能力不高,那麼我們雖然避免了教學能順着教師的路數進行下去,但可能交往膚淺的局面同樣面臨交流的散亂,出現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情況。

所以,學會相互傾聽,是課堂教學的首要條件,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傾聽,更有利於開展教學活動。在我們的平時課堂教學中,也安排探究式的學習與交流,學生髮言熱烈,一個問題出來,學生展開思索、討論,然後爭先恐後的回答,在反饋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腦子裏裝着自己的見解,而沒有用心傾聽同學的回答,這樣的學習,就顯得片面、欠主動。課堂中的熱烈發言固然重要,但傾聽是前提。

其實,我的課堂中也存在着同樣的問題,班級孩子們研究問題或是討論問題看似異常激烈,而實際上學生學習的內容雜亂、學習的質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淺薄與貧乏,收不到最佳效果。文中提出學生要學會相互傾聽,我認為我們的教師更要學會傾聽,不但要會傾聽學生的發言內容,更要會傾聽學生的心情與想法,與學生產生共鳴,作孩子的最佳聽眾。如前一段時期我在組織學生學習雙手頭後向前拋實心球時,看到學生只注意追求遠度時,只注意拼命向前拋,(教師提醒向前上方拋時)有學生迴應"幹嘛向前上方拋?",對於學生的片面的錯誤回答,做到不輕易下結論(如:回答錯誤、不當等),以免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宜用委婉的語氣,因勢利導的開導與糾正(説明向前上方拋,拋物線大才能拋的遠的道理拋)。

同時,讓每個孩子也學會傾聽他人的看法與結論,觀察優秀學生的動作,這樣能使每個孩子都能打開心扉,讓他們的差異得到關注,因為交響樂團要想演奏成功,需要一個高超的指揮,而我們的老師在這一點上還要多學習如何調動大家的發言,形成和諧的旋律,最終這個旋律還要為交響樂的主題服務。

《靜悄悄的革命》乃是震撼人心的教育革命!它把一些教育現象像庖丁解牛那樣一一剖析,使我們很快認識到現行教育的弊端,並指明改進的方式——行動研究!

"開始行動吧!"在看這本書時,心中一直催促着自己……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7

看過《靜悄悄的革命》這本書後我認真地進行了反思,現在我們所進行的教育革命不正是這樣的靜悄悄的革命嗎,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場面,有的只是潤物細無聲的日常教學,而這些正是我們在這場革命中所要思考的問題。認真讀完書後,我不禁為日本教師們的敬業精神以及他們的研究鑽研精神所感動。在這本書中,佐藤學先生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日本目前教育教學中的課程觀、教學觀、師生互動觀等;同時,作者也對在教學過程中以及對課程的認識中所顯現出來的問題做出了深刻的批判,並且,也為現代學校的改革,尤其是中國小改革的實踐提出了許多實用而深刻的建議。我下面就其中的幾個問題寫一些自己的看法。

佐藤學先生參觀了許許多多日本及國外的中國小,正如書中所説“我看過數不清的教室,可以説沒有哪一個教室和其他教室洋溢着完全相同的氣息,有着完全相同的問題。”可是,作者卻發現在這些不同的教室裏進行的教學,卻是大同小異的。因此,作者以此切入點,向現在的教學方式提出了質疑,而這些質疑對我們反思正在進行的新的課程改革也可以説是很有幫助的。教學是由“學生”、“教師”、“教材”、“學習環境”四個要素組成,而在這四個要素中,我們以前強調教師在教學中起到主宰性的作用,學生都要服從教師的安排,這是我們現在所擯棄的觀點,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這是好的改變,可是現在好像所有的活動都集中在學生身上,特別強調學生的“自己解決”、“自己決定”等,這是與我們所推行的課程改革所不相符的。也就是佐藤學先生所提出的“虛假的主體性”佔據了我們的課堂,在課堂上,學生真的發揮出他們的主體性了嗎,教師可以通過什麼方法來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呢,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而為什麼會產生“主體性”神話這樣的現象呢,佐藤學先生一針見血的指出:“產生主體性假象的温牀――教學中的形式主義”。在教學中,老師們有沒有深刻思考教師是否能夠尊重每個學生微妙的個別差異,是否能夠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次發言,在熱鬧的課堂中,學生是否真的明白了,還是隻是敷衍。我們必須象佐藤學先生所説的“教學必須建立在還原學生的‘主體性’,克服‘主體性’神話的基礎上”,就是要考慮教師、教材和學習環境的相互作用,考慮孩子的經驗,與孩子進行有意義的,富有挑戰的“拋接球”活動。

佐藤學先生在書中還提出了要讓學校成為“學習共同體”,在教室中要實現“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提倡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要千方百計的促進交往,並且從“W”這一繁體字的結構,説明了學習的象徵意義,揭示了學習的本質。學習就是和文化遺產的交往,就是教師或家長支持學生在交往中成長,這一字體體現了對以孩子為中心的交往的支持。所以在我們的教室裏,正是要構築這樣的一種關係,即學生在交往中共同成長的關係,而能觸發和支持這種關係的人就是教師。為了要實施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教師要積極構建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在教學中,既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又要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教室的引導下,班裏的孩子互相學習,積極與老師進行互動,成為佐藤學先生所提倡的交響樂團式的教學。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8

這一段時間讀了佐藤學教授的靜悄悄的革命,剛拿到這本書時,翻了前言沒有看懂,覺得這本書很有難度,反覆看了前言幾遍還是一知半解,現在雖然看完了這本書,但是很多內容還沒來得急細細消化,不過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書中提到的:我們的課堂教學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當我看到這一內容時,我心中的疑問豁然開朗:為什麼我不缺一節課但是教學效果卻總是一般般?原來我的課堂缺少傾聽,尤其是缺少用心的傾聽。

每節新授課前我會根據內容的安排要求學生課前或者是課上預習,班級中有三分之一的學生理解能力強、接受能力快,但是也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接受能力慢一些,於是課堂就變成了優生的課堂,他們在課堂上侃侃而談,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他們只想着自己的見解,並沒有用心傾聽同學的回答,對於那些接受慢的學生,由於課堂節奏太快,他們聽是聽了但是沒有時間好好的消化,就和我一樣,書是看了但是沒來得及細細消化,因此學習效果就大打折扣。反思我的課堂教學,我認為要想改變現狀,那必須讓課堂變成用心傾聽的課堂,不光是要學生學會相互傾聽,我更要學會傾聽,不但要會傾聽學生的發言內容,更要傾聽學生的心情與想法,與學生產生共鳴,作他們的最佳聽眾。對於學生的錯誤回答,要用委婉的語氣,適當的開導與糾正。同時,讓每個學生也學會傾聽他人的看法與結論,這樣使每個學生都能打開心扉,讓他們的差異得到關注。接下來我還要再仔細研讀這本書,結合書中的許多理論和案例,改變我落後的觀念。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9

日常生活是我們的棲息之所。它的平凡,催生我們令其變得偉大的念頭;它的穩健,催生我們騷動的慾望;它的例常反覆,催生我們叛逆的精神;它是如此強大而彌散,另我們難以逃逸。

《靜悄悄的革命——日常教學生活的社會構建》一書通過對一所國小的實地研究,揭示了教師、學生、日常教學、公開課及教學實驗的實際生存狀態及其原由,強調應從現實的社會生活出發,對日常教學生活進行有效的改造。

閲覽本書之後,我深深感觸到,轉換教育研究範式,瞭解複雜而鮮活的教學實踐,研究微觀的、看似無意義卻真實、具體的日常教學生活,是教育研究該做的事情。到日常教學生活中,去探索教育研究轉型的另一條可能路徑(即從實然的活動出發而不是從應然的理想出發),這是教育社會學研究教育活動的一個視點、一種方式,也應成為整個教育研究的一種研究範式。

我們説,學生、教師、教材,學習環境是教學的四大要素,在當今社會之中,我國教育界反覆強調,形成一種共識,,那就是課堂教學多一些互動,多一些精彩,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發揮其主體性的作用,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果真如此嗎?其實有些課上得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從表面上看是達到了學生主體性的作用,其實,那只是教師教學中的一種虛假的主體性,不過是走過場的教學上的形式主義。在一些觀摩課中,以往,學生在學習中總處於被動的地位,教師滿堂講、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喘不過氣來,因此,合作、探究互動的學習方式唱得如此之響,學生果真在學習中發揮了自身學習的主體性嗎?有些老師認為,發揮學生主體性就是要少講,由此有些老師在課堂上泛泛而讀,冠儀以“自讀自悟”,濫用多媒體手段想法設法追求學生的活動,在旁人看來,課堂上弄得熱鬧非凡,千方百計在教學形式上做文章,而不顧教學的實效。那麼,教師的“活動”又到哪裏去了呢?,因此,本人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處理好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關係,要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由於每個學生的個性、基礎都有差異,教師因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式教學,教師的講要有的放矢,該扶的就扶,該放的就放,力圖達到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而不是表面現象的教學上的走過場,不是給一個學生,而是給一羣學生上課。在教學中,要提倡一種新的學習觀,把教學作為一種合作的、反思的學習過程。

其次,我覺得,學習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實踐。要讓學生拓展自己的視野,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想法,這裏反覆強調的是自己,即學生的的主體參與,要讓學生髮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因此,正如本書中所提到的,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應該是個沒有正確答案的學習。英國教育學家洛克説過:“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像他們的臉一樣各不相同,正是他們無時無刻地表現自己的個性,才使得今天這個世界如此多彩,,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其閲讀中理解、感悟、體驗、想象必然會有不同,甚至可能完全不同,因此,閲讀中的答案也應該是多樣化的。比如詞語“好象”,如果要讓學生得出它的近義詞,則可以用不同的答案來替代,可以是彷彿,也可以是似乎,猶如、如同,可見,我們的老師在設定答案時,不能用答案筐來封閉學生的思想,而應該集中所有學生智慧的火花。

最後,我覺得學校應當成為學習的共同體。我們説21世紀的學校應當成為學習共同體的學校。在一個學校裏,不僅學生之間要相互學習,隨着許多科學技術的發展,祖國變得日新月異,蓬勃發展,一個學校要發展,一個學校要進步,作為教師,也要認識到知識更新的重要性,在學校裏,教師也應該邊從事教育邊相互學習,甚至教育行政人員、家長和市民也要學習和提高。在學校中,必須要有相互的目標,教師間要形成一種合力或凝聚力,共同為學校的發展出謀劃策,教師間在相互探討,相互學習中促進大家的共同成長。我覺得這既是知識經濟的要求,更是終身教育的要求。如果一個教師總是沉迷於以往的教學中,對以前的輝煌成就感到很自得,對於新課程目標不加以學習、研討,那麼,她的知識水準、專業水平就會停滯不前,那麼課堂教學的生命力就無從談起,她的課堂教學也必然是那種灌輸式、程序化的、刻板的教學模式。

看完《靜悄悄的革命》,我對自己説:埋怨聲中,我們永遠看不到綠色教育的一線曙光。所以,首先要潤澤自己的心態,克服焦慮。然後再努力潤澤自己的課堂和教學,努力創造一種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這場靜悄悄的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結構性的變化,僅此而言,它絕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為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同樣,自我調整和自我改造的過程也將是在不斷的觸動和感悟中完成的。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10

從羣共享中下載了《靜悄悄的革命》。仔細拜讀後,發現日本的教師和我們很相似。它其中提到的虛假的主體性,懸在半空的主體性……深有同感。他所倡導的潤澤的教室正是我們現在在努力的目標,它裏面提到的一些教師的慣用語在我身上也能找到。不同的是他們反思研究後的成果,我們遠不可及。

日本發達的原因就是政府、社會、百姓對教育重視,日本課改的實施早於中國十餘年,80年代初期,日本就有一大批的學者致力於教育改革,那時的中國恢復大學聯考不久,進入90年代像佐藤等一大批教育家、學者擁有了自己的教育理論,並在全世界加以推廣,我們也喊上了素質教育的口號,但是致力於理論研究的中國教育家卻是教育政治家,出了幾趟國門就在研究室裏硬生生地搬抄了歐洲的教育體制,當日本特色的教育思想在全世界林立的時候,我們終於醒悟,回過頭把陶行知先生的理論進行深刻的研究與實踐,新世紀伊始所謂的課程改革的精髓內涵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這樣的吻合,遠的不説孔子是萬師之表,還有老子、孟子等真正的古代教育家的思想被外國人借鑑,卻被我們現代的教育家忽略不見,幸虧還有個陶行知可以標榜,這豈不是中國教育家的悲哀!

從《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中,我發現佐藤學先生在追求一種理想的教育:就是通過在學校實施“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創造以“學”為中心的教學,創造以“學”為中心的課程,進而將學校發展成為一個學習的共同體。如,本書中對“學”的描述特別的意味猶長。並且作為一個日本人,他通過實踐居然成功了。從這本書中,我感覺到,佐滕學先生,他該是怎樣一位樸實、認真、講究實效的學者啊。他流連於無數個學校的校園,站在一個個教室前的窗口邊,坐在一間間教室裏,將一切收納於胸,以他敏鋭的目光,洞察着發生在教室中的靜悄悄的革命,並精闢地論述:靜悄悄的革命。

在《靜悄悄的革命》中,佐藤學先生提出要構築“相互學習的關係”,構建以“主題·探求·表現”為單位的“登山式”的課程,實施以“應對”為中心的教學,開展“活動、合作、反思”的綜合性學習,營造“相互傾聽的教室”。這一系列的措施,都是源於佐藤學先生對“學習”一詞有深刻的認識。

佐藤學先生特別強調老師的傾聽。這一點倒是和我博文中提出的要聽懂聽清學生的回答,不曲解,有差不多意思。教師傾聽學生的發言,在此基礎上開展指導,遠遠比多説更重要。形成互相傾聽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師自身要自始至終地保持專心專意地聽取每個學生的發言並做出敏感的對應,學生之間才會開始互相傾聽。是的,學生之間的傾聽,在於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碰撞,其中教師要相機介入,引導學生彼此的溝通和相互的理解,學生的相互傾聽始終伴隨着教師對學生髮言的傾聽。那種僅僅接收對自己的教學進程有利、有用的信息的“假意傾聽”,實際上心裏是容不下學生的,甚至扭曲了學生的真實的想法。

很多年前我遇到過一個曾是舟山中學的某一屆全省理科狀元,跟此人聊天很帶勁,你問什麼,他答什麼,言簡意明,從不王顧左右而言他。我也曾不止一次比喻和此人聊天就象打籃球,相互之間的傳球,球飛得過來,接得住。巧得是佐藤學先生也把傾聽學生的發言比喻成接住學生的“球”,他説“……未能接住“每個學生的發言,如果持續的話,那些投不好球、投偏球的不生就會變得討厭投球,甚至還會討厭他們自己。結果,僅僅只有那些擅長事先了解教師棒球手套情狀況的學生,才能瞄準教師準備好的手套位置把球投過去。當然,明確地控制教學的進程是教師必要的工作,而在此這上首先讓教室裏的“投球”成為愉快的事情,不是更加重要嗎?再説深一步的話,不擅長接球的教師,應當專心一意地正面對學生,去接信他們的每一個球,重視他們的每一個球,而不是以為只有按自己的教學計劃上課才是上課。”

這種以傾聽為基礎的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啟發,就是佐藤學先生所言的“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既包含了“量體裁衣”般的學生個性,又包含了“交響樂團”般的相互作用,息息相通的潤澤的教室才能生成。

佐藤學先生務實、深刻的觀點讓我油然而生欽佩之情。作為發達國家的日本,實施這些尚有難度,我們肯定有更大的困難。但是,他給熱愛教育事業的精神,告訴我們當教師一定要做個有心人,啟發我們多去關注在教育中存在的種種不應該“視而不見”的問題,促使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反省、改進。在我們沒有力量改進很多的情況下,哪怕改進一點點,也是我們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