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電影最後58天觀後感(精選6篇)

校園2.72W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影最後58天觀後感(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電影最後58天觀後感(精選6篇)

電影最後58天觀後感1

8月3日,我觀看了《最後58天》,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1月27日這最後58天的特殊時段為背景,講述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以高天、倪虹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廣大獄友與敵人進行一系列驚心動魄鬥爭的故事。它不僅是一部故事片,也是歷史和藝術的高度融合的成果。用更為立體的方式,讓先烈們的形象從書本上站起來,讓和平年代的我們更為直觀的感受到那段充滿血污和人性考驗的歲月,將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完美展現。

這部影片讓我非常震撼,我們至今沒有面對過戰爭的鮮血和槍口,而先烈們勇敢地面對,換來了如今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希望更多的青年人能夠走進影院,瞭解這段歷史,銘記這段歷史,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烈用奮鬥和犧牲換來的。

而當前,面對世情、國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以及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這種精神的傳達、傳承顯得更為珍貴。作為一名中國人、黨員,我將秉承初心,牢記使命,鋭意進取,為構建和諧友愛風清氣正的社會風氣貢獻智慧。

電影最後58天觀後感2

為進一步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持續鞏固黨史的學習教育成果,7月27日,天力達公司機關二黨支部組織黨員、入黨申請人集體觀看紅色電影《最後58天》。

電影《最後58天》主要講述了在重慶解放前的58天這段特殊的歷史時期,共產黨人在渣滓洞集中營的營救與抗爭、努力與失敗、陰謀與罪行等監獄內外故事,謳歌了共產黨人寧死不屈,堅定信仰的崇高精神。

觀影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將銘記歷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珍惜我們的工作崗位,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繼承和弘揚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立足本職工作,愛崗敬業,努力為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電影最後58天觀後感3

為進一步發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 7月29日下午,公司機關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60餘人開展了主題黨日活動,觀看影片《最後58天》。

電影《最後的58天》改編自重慶知名作家李喬亞的`長篇小説,影片以藝術的手法,再現了從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到11月27日大屠殺慘案這58天裏,發生在渣滓洞看守所裏的故事,還原了“11.27”大屠殺慘案那段鮮血染紅的歲月。觀影中,歌樂山英烈們可歌可泣、英勇不屈的偉大壯舉,讓黨員幹部深受感動。

觀影后,大家紛紛表示要發揚英烈們以平凡之軀鑄造了共產黨人錚錚鐵骨的紅巖精神,要傳承好延長石油紅色基因,立足崗位、擔當奉獻。

電影最後58天觀後感4

作為重慶人,我從小就聽着渣滓洞裏先烈們的故事長大。今天觀看的《最後58天》這部電影,它以一個全新的故事視角向我們展現了在新中國成立後,在重慶解放前58天,在渣滓洞中的一羣有名有姓、有不同工作不同背景、為着同一個理想在艱難痛苦的環境中堅守着的“普通人”。

他們嚮往自由,但在面對敵人的陰險狡詐、面對機槍掃射時,他們用堅定的目光、不屈的信仰迴應。這帶給我很多震撼,讓我深深感受到共產黨人堅定的革命信仰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魄,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也要將這種精神傳承下來,在工作和生活中貢獻青春力量!

電影最後58天觀後感5

説起“最後”一詞時,不同的人會有着不同的感受。也許是“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的緊迫感,也許是“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的惆悵感,也許是“花開有落時,人生容易老”的惋惜感,也許是“清秋又是一年新,蔓延丹楓映白蘋”的興奮感,也許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期待感。

加上“天”呢?把“最後”一詞放在時間量詞前,我們就能得到一個倒計時時刻表。當這段時間被放在一個確定的歷史語境下,它就會變得具體可感。

電影《最後58天》就是這樣的存在,其題材取自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1月27日大屠殺慘案這一個特殊時段,它緊扣渣滓洞集中營最後58天的營救與抗爭、努力與失敗、陰謀與罪行等監獄內外故事展開描述,揭示了重慶渣滓洞監獄黎明前的鬥爭場面。

隨着電影劇情的推進,觀眾感同身受,為英雄身處困境感到如鯁在喉,為烈士慘遭殺害感到義憤填膺,為身處逆境不忘信念震撼內心,為大義凜然不畏犧牲倍受感動。

屠殺在前,最後58天的底色是悲壯的;希望在後,最後58天面板上是帶有亮色的。像這樣,在暗淡到可以看出血跡的土布上繡上亮色的星,就是這部電影所做的工作。在能夠發揮的範圍內,這部電影拿出了肉眼可見的誠意,讓鏡頭中革命烈士在那段風雨如磐的歲月裏的智勇,力透紙背,刻骨銘心。這是不大容易的。

電影對於人物的刻畫,遵循小説進行。儘管作家李喬亞本人認為《最後的58天》沒有《紅巖》的影子,針對這部羣像小説,他所使用的架構手法、人物定性、敍事手法都有所不同。但我們仍可從這部小説改編的電影中,看到《紅巖》裏幾個點睛式人物的影子,譬如監獄精神領袖高天、倪虹,前者與許雲峯相似,同為決定着渣滓洞人們行動的推手,後者與江雪琴類似,同為剛柔相濟、寧難不苟的地下工作者。再比如在監獄出生長大到6歲的“小豆芽”,“小豆芽”出身監獄被女囚長輩們包容愛護,正與《紅巖》中“監獄之花”的經歷類似。因為是羣像劇,因此筆者只選擇幾位在電影中的人物進行回憶式點評,從個體身上看黎明前黑暗中被捕入獄的地下工作者身上那種羣體精神與力量。

從倪虹身上,可看到剛柔相濟、信仰堅定的力量。倪虹是《最後58天》中比較豐滿的藝術典型。作為一個地下工作者,她有着豐富的經驗和高度的警惕。在重慶走街串巷,與接頭對象碰面之際,她看到柳家銀身着中山裝四處探查,身旁跟着陌生人的時候,當即識破了柳家銀的叛變。冷靜遣走接頭的地下黨員,開始了鬥智鬥勇。作為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她視死如歸,寧折不彎。

面對敵人慘無人道的酷刑,她忍受百般折磨,對黨的祕密守口如瓶。面對“小豆芽”,她和顏悦色。面對慘遭酷刑的隊友,她敢於鬥爭,帶人絕食斷水,又作為代表與敵人談判。行將就義,她舉止從容,整理衣衫,坦然面對被槍殺的未來。她帶領同志們作鬥爭並非空喊口號,她講政治是帶有人情味的政治,為人處世,她知道柔能合力。面對強權她能咬緊牙關,絕不開口,不畏鬥爭的她明白剛易折斷的道理,卻還是為了戰友們選擇緘口沉默。鍥而不捨,在暗淡的空間中為他人的一線生機搏鬥到底,可見她黨性的純潔。

從高天身上,可看到敢於鬥爭、不怕犧牲的精神。解放戰爭初期,中央南方局始終處在極其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只有善處逆境,勇於犧牲,在艱難的局面中開拓,才能打開局面。電影之外的同一時期,周恩來是善處逆境的典範。在南方局工作期間,他不顧個人安危,公開闡明共產黨的立場,揭露國民黨的各種罪惡行徑。面對國民黨的恐嚇,他大義凜然,保護同志,承擔責任,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皖南事變後,面對危局,他莊嚴宣告:要作最壞的準備,要準備犧牲。要犧牲,我們一起犧牲!”

以高天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正是這樣,如周恩來同志所言,處於逆境,承擔責任,善處逆境,寧難不苟。面對艱鉅的形勢,以及敵人滅亡前夕色厲內荏、垂死掙扎的兇殘本性,高天在獄中也保持了自己的判斷力,從容地根據敵人的焦躁,判斷得出最新的形勢,在獄中穩定獄友們的情緒,又在遲遲沒有人接應的情況下,及時判斷地下黨組織已經被拔除,不可坐以待斃,發動在獄中爭取過來的黃茂天,帶領同志們做好準備。在越獄前夕,他就已被敵人押赴刑場,臨走前,他仍在安慰勉勵隊友繼續前行,天光欲曙,鬥爭愈烈,雲破天清有待背水一戰。魁壘之士如倪虹曾言:“我隨時準備着犧牲”,襟懷磊落如高天方能迎着槍口放話:“少廢話,開槍吧”。他們橫眉冷對、不屈不撓、大義凜然的樣子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剪影。

從“小豆芽”媽媽身上,可以看到以誠相待、團結多數的真摯。在對國統區羣眾做工作時,始終與羣眾在一起,保存黨的組織,保存黨的力量,是當時南方局的一個核心目標。南方局為此制定了“勤學、勤業、勤交友”和“職業化、社會化、合法化”的政策,指示地下黨的同志要深入社會,獨立工作,埋頭苦幹,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啟發羣眾、教育羣眾、團結羣眾。南方局既堅持“以鬥爭求團結”的方針,也嚴格區分國民黨頑固派與愛國民主派的界限,爭取多數,化敵為友。在“以誠待人,團結多數”的寬廣胸懷感召下,演員周小鑌飾演的國民黨充當了監獄黨組織與外部組織聯繫的傳聲筒,電影的末尾,他為了掩護獄中人逃離起身射擊,不幸胸部中彈,倒在值班室長眠。獄中的同志沒有什麼能夠給他,他卻願意為了這些生命背水一戰。誠難可貴!

以誠相待除了感化外人,更對於鼓舞戰友有着莫大的作用。“小豆芽”的母親正是這樣一個角色,恰如一輪明月清如鏡,萬道光芒射周身,在倪虹、高天相繼被運送到後山射殺後,她毅然帶領、鼓舞、指點身邊的戰友們看清形勢,也不要放棄。在臨死前,她做的決定所表現的結果始終是冷靜的。《最後58天》中,共產黨人正是依靠這種互相扶持的精神,互相照顧,互相鼓勵,包容共處,團結一心,直面血污斑駁的親身經歷。在渣滓洞越獄前期,人與人還是能互相扶持着做好一切能做的準備。

從李東方身上,可看到隱忍以待、放手一搏的智勇。欲要成事,在沒有條件之前必得潛行等待時機,韜光養晦,厲兵秣馬,前工人運動帶領者李東方收穫了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卻得到了母親被殺的結果,他悲憤欲絕,但黎明前夕棄身不顧絕非明智之舉。他在獄中強壓下悲痛,把新中國成立的好消息傳遞給眾人。短暫慶祝後的那個晚上,他躲在被子裏越哭越急,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對敵人的千仇萬恨,也在這之後化悲憤為力量,與其戰友們一起前仆後繼投入戰鬥。

沐血浴淚,東曦既駕,正是電影光明來臨前夕的寫照。革命的浪漫激情,道義的身肩兩擔,受難的流血軀殼,信仰的吊命藥劑,組織啟發指導的過程,都在這部電影中得到了體現。獄中地下黨員剛柔並濟、敢於鬥爭、不怕犧牲、以誠待人、未雨綢繆的精神,信仰堅定的選擇告訴我們,銘記這些倒在黎明前的人,回望驚心動魄的歲月,所有後來人應珍惜當下!

電影最後58天觀後感6

為進一步發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 7月29日下午,公司機關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60餘人開展了主題黨日活動,觀看影片《最後58天》。

電影《最後的58天》改編自重慶知名作家李喬亞的長篇小説,這部影片是一部迎接黨的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獻禮影片。影片以藝術的手法,再現了從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到11月27日大屠殺慘案這58天裏,發生在渣滓洞看守所裏的故事,還原了“11.27”大屠殺慘案那段鮮血染紅的歲月。觀影中,歌樂山英烈們可歌可泣、英勇不屈的偉大壯舉,讓黨員幹部深受感動。

觀影后,大家紛紛表示要發揚英烈們以平凡之軀鑄造了共產黨人錚錚鐵骨的紅巖精神,要傳承好延長石油紅色基因,立足崗位、擔當奉獻,以優異業績迎接黨的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