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七年級下學期政治期末備考知識點歸納

校園3.18W

專題3 孝敬父母

七年級下學期政治期末備考知識點歸納

1。為什麼説我們與父母的關係不可選擇?

父母子女關係的確立,絕大多數基於血緣關係。生命是父母給予的,這種關係無可選擇、無法改變。我們與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種親情。

2。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1)父母不僅賦予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們成長,教我們做人,他們應當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

(2)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

(3)孝敬父母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不僅要受到輿論的譴責,還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3。 什麼是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愛戴父母,這是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也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法律義務。

4。我們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①孝敬父母要落實到具體行為之中,要從小事做起。對我們來説,孝敬父母表現在各個方面:愛父母,心裏想着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現。②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從,是在當代道德和法律基礎上對父母辛勤勞動和養育之恩的報答;③孝敬父母還包括孝敬父母的長輩。④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代價但會收穫甜蜜。

專題4 誠實守信

1。什麼是誠信?

誠信即誠實守信。“誠”就是內誠於己,誠實無欺、誠實做人、誠實做事,實事求是;“信”,就是外信於人,有信用、講信譽、守信義。

2。人人為什麼要講誠信?

①不講誠信的人可以騙人一時,不能騙人一世,一旦被識破,他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其結果既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使自己產生信任危機。

②為人誠實,言而有信,能得到別人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昇華。踐約守信是我們誠實做人的核心。

3。誠信的基本要求

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恪守信用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即表現為一種積極負責的態度。

“做老實人,辦老實事”是人們崇尚的行為準則,實實在在做事是個人得以立足、事業得以成功的保證。敷衍了事、弄虛作假,就做不好事,更做不成大事。

4。誠實與信任的關係。

堅持誠實,就會贏得信任。誠實與信任是一顆並蒂蓮,誠實是獲得信任的前提,對人誠實自然會獲得人們的信任,對人不誠實就會產生信任危機。信任的基礎永遠是誠實。

5。如何做誠實的人?

(1)對人守信,對事負責,這是誠信的基本要求。

(2)慎重許諾。輕易許諾而不兑現,是一種不良品質。在沒有把握答應別人的要求時,不要輕易許下諾言。一旦有所承諾,就應努力兑現。踐約守信是我們誠實做人的核心。

(3)誠信做人體現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之中,我們做大事的同時也要拘小節,把做事與做人有機地統一起來。

(4)正確理解誠信守則並按照其要求去做。

(5)要有誠信的智慧。正確處理對人誠實與尊重他人隱私之間的關係,當二者發生矛盾時,要結合具體情境,堅持原則,權衡利弊,按照實際情況妥善處理。正確處理誠實與説謊之間的關係。做誠實的人就不應該撒謊,但善意的謊言並不違背誠實的道德。

(6)誠實的核心是善。誠實做人應與人為善,出於公心,永不自欺。

6。誠信守則

(1)堅持實事求是,是誠信做人的守則之一。誠信的基礎是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地表達事物的本來面目,是誠實守信的出發點。

(2)在涉及利益衝突的問題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多數人利益一邊。

(3)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衝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長遠利益一邊。

(4)在情與法的衝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法律一邊

專題5 寬容、平等與尊重

1。寬容的內涵

寬容指的是寬大有氣量,原諒和不計較他人。寬容是一種美德。

2。人與人之間為什麼需要寬容?

(1)人與人之間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需要相互寬容,需要尊重彼此的個性。“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是寬容合作的基礎。

(2)寬容是化解人際衝突的良方。人非聖賢,人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需要得到他人的寬容。

(3)寬容是一種美德,。我們為人寬容就能解人之難,揚人之長,諒人之過,就能贏得友誼,獲得更多的朋友。

(4)寬容是一種境界。一個人真誠地寬容別人的過失,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個層級;一個人學會了寬容,他就掌握了一種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5)寬容能使對方從中吸取教訓,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寬容能使自己遠離煩惱、仇視,體驗到心靈的安寧和滿足。

3。怎樣做到寬容他人,悦納自己?

(1)寬容是有原則的,要講究策略。寬容並不意味着是非不分,愛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寬容不等於縱容,不等於放棄原則。當我們受到別人無意的傷害時,要善於寬容別人的過錯,切不可冤冤相報;在可能的情況下,還要以我們的寬容感化當事人,使其改過。對待家人、同學、朋友,不能斤斤計較,而要寬厚待人、與人為善。當然,我們決不遷就“壞人”“惡人”,在原則問題上不能讓步。

(2)寬容自己就是悦納自己,既不要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慚形穢;既不妄自菲薄、全盤否定自己,也不要妄自尊大。寬容自己意味着承認“人無完人”,容許自己犯錯誤,給自己留下改過遷善的機會,同時也給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

4。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質是什麼?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自己不喜歡的事,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在人際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對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態度。採取什麼方式對待他人,先要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對方,是否願意受到這種對待。如果我們不願意,那麼就不能以此對待他人。

其實質是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5。如何理解“己預立而立人,己預達而達人”?

意思是在謀求自己生存與發展的同時,也要幫助別人生存與發展。我們不能只顧滿足自己的慾望而忽視他人的存在,更不能犧牲他人的利益與代價來謀求自己的利益。我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也應該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

6。如何理解換位思考、與人為善?

(1)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實質,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2)換位思考是人對人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是達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機制。實質是對交往對象的切身關注,深入對方的內心世界。既是一種理解,也是一種關愛。

(3)只有理解他人,才能與人為善。我們對周圍的事物應多持欣賞的態度,多一分欣賞,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愛心。我們要學會欣賞他人。

7。為什麼與人交往要做到平等尊重?

儘管我們每個人的境遇和條件不同,但人生來平等,這種平等應該得到充分的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集中表現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具有獨立意識的主體,都有做人的尊嚴、都不容輕視。在法律地位上,我們每個人都平等的享有法定的權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義務。

正因為人與人之間有差異,才有人類對平等的不懈追求,才凸顯出平等的可貴。這種差異是我們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長補短的現實基礎。增強平等意識、平等對待他人、相互取長補短,才是我們應該採取的正確態度。

8。尊重從我做起表現在哪些方面?

(1)尊重他人

原因:人們需要相互尊重。在交往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富有尊嚴的獨立存在的個體,受到別人的尊重是我們的基本權利。同時我們也要尊重他人的尊嚴、基本權利和主體地位。如果彼此缺乏起碼的尊重,那麼,交往就會產生嚴重障礙,失去平等、誠信、友善交往的氛圍。

做法:尊重他人要求我們做到禮貌待人、平等待人、誠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2)尊重社會

原因:我們生活的社會,是充滿複雜人際關係的集合體。我們參與社會活動,要遵守一定的規則,做到尊重道德、遵紀守法。這既是一種義務,也是尊重社會的具體體現。遵守規則是尊重社會的底線,也是法治社會的基本要求。

做法:我們尊重社會就表現為遵守規則,承擔責任和維護權利等方面。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既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社會的尊重。

(3)尊重自然

原因:尊重自然與尊重他人、尊重社會息息相關。人類生存離不開自然的恩賜,人類有責任和義務尊重無私奉獻的大自然。

做法: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護環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面臨嚴峻的生態環境,保護地球、尊重自然是我們的神聖職責。

  專題6 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1。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1)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和民族,就會有多少種獨特的文化習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通過各具特色的文化習俗表現出來。

(2)節日是一種文化習俗,是國家和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所形成的獨具一格的文化傳統,同樣的節日由於受到當地傳統風俗的影響而呈現出本民族的特色。

(3)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的標誌和代表人物。各個國家文化的代表人物被深深地打上本國本民族的烙印,而同時正是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國、本民文化推向了世界,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大花園。

2。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

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共同趨勢。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呈現出多元和諧的發展局面。

3。如何正確面對文化差異?

(1)文化存在差異,各有千秋。每一種民族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和發展的權利,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藴含着人類文明的成果。對待文化差異,我們應該加強溝通了解,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價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主張平等交流、相互學習。

(2)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會有不同的待人處事的方式。面對不同文化,我們應採取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要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長處。

(3)要做文化友好往來的使者,不僅要以開放的心態尊重不同的文化,還要宣傳、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讓世界瞭解飛速發展的中國,瞭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

4。如何正確對待外來文化?

學習外來文化,不等於照抄照搬,而要批判地繼承,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博採各國文化之所長,特別要善於吸收發達國家適合於社會發展和我們國情的文明成果;同時,自覺增強文化辨別能力,堅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我們不僅要以開放的心態尊重不同的文化,還要宣傳、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讓世界瞭解飛速發展的中國,瞭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

5。在對外文化交流中,我們應如何對待我國傳統文化?

(1)在走向多元世界文化的同時,我們千萬不能迷失自己,不能失去自身文化的獨特性,要珍愛自己的精神家園。

(2)中華文化對促進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繼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我們青少年責無旁貸的責任。

(3)對於我國傳統文化,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特點進一步發揚光大,使其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

(4)要做文化友好往來的使者,不僅要以開放的心態尊重不同的文化,還要宣傳、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讓世界瞭解飛速發展的中國,瞭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

6。跨出國門的中國人應該如何面對文化的差異、更好地融入當地主流文化中?

面對文化差異,應該克服自己的不安和焦慮;消除誤解,儘量保持客觀寬容的態度;提高對其他文化的鑑賞能力;不採取防衞心態,多關注他人的經驗和看法,避免妄下斷言;尋找能聯結雙方的相似點;入鄉隨俗,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探索有效的溝通技巧;在交往時,不卑不亢,以禮相待。要做文化友好往來的使者,不僅要以開放的心態尊重不同的文化,還要宣傳、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讓世界瞭解飛速發展的中國,瞭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