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三歷史教學總結(合集14篇)

校園1.26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並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三歷史教學總結,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三歷史教學總結(合集14篇)

高三歷史教學總結 篇1

一期來,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教務處和高三年級組的具體組織和指導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輪複習工作進展順利,現已完成教學計劃的各項任務,較好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現就一期來本人對高三歷史教學工作的感觸做一回顧,敬請領導、同行批評指正。

一、搞好第一輪複習,貴在因材施教,夯實基礎,注重實效,穩步推進。

根據本人所帶這屆高三文科班76C、77C、78C的學情實況,早在暑期補課前制訂了較周密的教學計劃。由於本屆高三學生歷史學科基礎參差不齊,各班又有十幾到幾十個藝術、美術、體育專業生,專業訓練會耽誤大量的複習時間,使得有限的複習時間更加吃緊,因此為了提高複習效率,保證高三第一輪歷史複習的進度,我針對各班學生不同的學情特點,精心設計不同的教案學案,做到有重點有分別地將每堂課的教學目標具體化,使不同基礎的學生在每節課都有明確的具體學習要求和任務。根據本屆高三歷史教學組的複習規劃,我們將《中國古代歷史》的新課教學與複習合二為一,每節課都有明確的知識目標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針對近年大學聯考題型特點和要求的相應的檢測訓練,做到學以致用,由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將歷史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有機的統一起來;在注重學科內知識系統歸納、綜合的同時,隨時加強文科綜合知識的相關連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思考能力,為第二輪歷史專題複習作好鋪墊。

二、充分利用課外輔導,督促學生及時準確牢固地掌握好基礎知識,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加強

對個體學生的具體的學習方法和答題思路的指導。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傳承知識、創新知識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基礎薄弱,根本上説明學生在過去的學習中缺乏正確的方法——具體的表現為缺乏適合個性思維特點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企求將課堂上所介紹的普遍方法都能自動的轉變為適合每個學生的特殊方法,是不明智的,當然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根據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加強對學生的個別指導,是穩步提升學生掌握知識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的主要方法。為此,我在課外輔導時間,特別注重個體學生在鞏固知識和答題方法上所暴露出的問題,是普遍性的問題要幫助學生找出癥結所在,反覆講解答題思路和規律;是特殊性的問題,要及時針對個性特徵加強具體指導,並舉出相關的題型,幫助認識掌握好具體的答題規律。

三、加強交流,及時總結教學經驗,不斷修正教學方法,做到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共同提升教學質效,實現大學聯考目標最大化。

質效是人們一切活動的追求目標,教學質量的競爭實質是學校整體教學資源整合優勢的競爭。教學研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現代教育理念告訴我們,加強教學交流與合作,是整合教學資源、挖掘潛力、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歷史學科的特點是過去性、綜合性、階段性和規律性,學生對歷史學科既感到有興趣,更覺得難學,正是與歷史學科的基本特點有關。因此,我們高三歷史教學組針對本屆高三學情的普遍特點,經常交流教學經驗和學情特點,加強第一輪歷史複習中所遇到的新問題,共同探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及時調整複習進度和方法,共同印製輔導方案和有關訓練資料,做到經驗共有,資源共享,整體提升高三歷史複習效果,穩步推向大學聯考目標最大化。同時,我們還注重加強與政治、地理教師的交流,將歷史、地理、政治學科知識有機地連接,把文科綜合題型訓練分解到具體的學科知識中,培養學生綜合答題能力。鼓勵學生間相互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目前,高三歷史第一輪複習已將要結束(預計xxxx年2月底結束),複習的任務仍然很重,尤其是專業生因專業訓練和考試耽誤了很多時間,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將這一大塊補救上來,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我有信心有能力一定會找準切實的方案,會把今後的複習工作做好。

教學方法的選擇受制約於學生的思維水平。從思維特徵看,七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佔優勢,採用直觀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於學生掌握知識。教學的直觀形式有實物直觀、模型直觀和語言直觀等。由於歷史室的建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為直觀教學提供了更現代化的廣闊天地。

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蔡倫燃起的理性之光至今光彩照人,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那麼,紙是怎樣造出來的呢?為什麼説造紙術的發明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教材提供了七幅圖。《考古發現的我國漢紙的出土地點》告訴我們,我國不少地區在漢朝就懂得造紙。彩圖《甘肅天水出土的西漢早期的紙》證明了“我國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紙”。彩圖《居延出土的漢代簡冊》我們看到沒有紙之前人們用竹木簡作書寫材料。竹木簡很笨重,《漢武帝時,文人東方所朔向皇帝上了一個奏本,竟用了3000片竹簡,派了兩個人才抬進宮去》。書寫材料還有帛,但很貴,不能大量使用。隨着文化的發展,需要有一種既便宜又方便的書寫材料,這就推動人們發明了造紙術。《蔡倫》是位改革家,在他之前,紙的質量比較差,產量也不高,蔡倫改進造紙術後,紙的質量和產量都提高了紙的使用日益普遍。造紙的過程是複雜的,《漢代造紙圖》以靜態形式展現了造紙的過程,而教學錄像“造紙術”片斷,則以動態形式展現了造紙的過程:浸泡——蒸煮——碓料——打漿——抄紙——烘乾。《造紙術傳到世界各地的時間》我們看到,造紙術從我國先後傳播到世界各地,改變了世界書寫材料的`面貌,促進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動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深刻地影響世界歷史的進程。從而認識造紙術的發明是了不起的科學大事,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

這樣運用直觀的圖,適時插入對圖的闡述、説明和描述,圖言並茂,還有集“視、聽”為一體的動態錄像,引導學生在感知直觀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不僅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最終獲得科學的理性知識,還受到了思想教育。

每一堂課的教學,直觀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教學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及時地將認識的材料進行總結歸類,上升到一般的理論,這是感知過程的最後目標,只有這樣,國中學生掌握的知識才是系統的,深刻的。

四、 加強學法指導是引入門道的關鍵

中學的學習要求與國小的不一樣,學習方法也就不同。有些學生在國小成績優秀,但由於七年級這個轉折點沒過渡好,成績大幅度下滑,反之,卻上升。因此,加強學法的指導是必要的。

1、回答問題。每節課都有提問,學會回答問題是最基本的。如果問題是一個點,學生可以作答。如果問題是個面,大部分學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進步?這是一道比較題,必須把山頂洞人和北京人進行比較回答。但學生的答案是毫無判斷、沒有選擇地照搬課文,反映出學生答題的水平較為低下。教師要為學生分析題意,介紹答題的基本步驟,然後引導學生先閲讀課文,分析判斷,再綜合作答,並要求答案內容有一點以上的必須分點作答:①、②、③……,養成條理清晰的好習慣。2、列大事年表。學完一個單元,列大事年表可教會學生抓住重點,理清歷史線索的方法。

3、設計表格。每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都異彩紛呈,頭緒繁多,設計表格教會學生歸類整理知識的能力。

4、編寫課文提綱。這是學會學習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課文,學生從閲讀入手,分析重點難點,到綜合提煉形成文字。不僅學會了閲讀材料,分析問題,綜合概括,文字表述,還懂得了構建知識框架,形成系統。會讀一篇課文也就會讀一本書。有人説“學習就是善於整理這本書裏的全部家當。整理一遍以後,放好,全在腦子裏。”學會編寫課文提綱,也就是學會整理書中的有效信息,把這方法用於其他學科的學習一樣行之有效。長大以後,還會處理所有的信息——社會的和生活的信息,從而獲得工作能力,社會適應能力。

高三歷史教學總結 篇2

本學期我接着擔當高三年級12、13班的歷史科教學和學校歷史教研組組長工作,能夠根據學校的要求仔細履行自己的責任與義務,現總結如下:

一、期初探討學生實際,圍繞大學聯考制訂較為詳實的安排和目標,使本學期工作驚慌有序,並且按部就班,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分析歸納實力。 二、探究新大學聯考備考二輪複習法。今年是課改以來的首次大學聯考,又是福建省首次獨自命題綜合科,我和同備課組的老師在深化探討大學聯考考試説明和新教材的特點之後,依據我校學生的實際學問水平與實力,探究二輪複習法,第一輪首先進行通史複習,按時間依次將必修三本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串聯起來,為學生搭建精確的歷史座標,這樣可以避開因新教材的體例而極易造成的學生歷史空間的混亂;在講解並描述中國史時留意與世界史的比較聯繫,幫助學生構建進步的整體史觀和文明史觀。其次輪進行專題複習,緊扣大學聯考考試説明,按不能的實力要求重點剖析考點,加強針對練習,強化學生對歷史學問的歸納與分析實力,同時結合,突出歷史學科的以古鑑今功能。

事實證明,這樣的複習方法比較適合我校學生的實際,在幾次大的省、市質檢中,與同類兄弟學校相比,成果相當志向。這樣的探究也為以後高三年的複習供應了較好的思路。 三、留意學生情感看法價值觀方面的培育教化。歷史學科的特點確定了歷史課堂應當成為一個德育的基地。高三的學生在平日的學習中不僅要培育良好的學習實力,更應當學習如何對待壓力與挫折的實力,學問的學習豐富的是他們的認知體系,而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學習豐富的則是他們的道德體系。高三的'學生經常被比作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繁多的考試使他們的心理承受着更重的考驗,所以我在教學的同時也留意教會用歷史人物的精神激勵學生注意實力的培育與閲歷的累積,盡力緩解大學聯考的壓力,培育堅毅不拔的精神品質。

四、擔當學校歷史教研組長期間,能和全組成員團結協作,按時、按質完成每次教研的任務,推動學校的歷史科教學工作。自己盡力發揮帶頭作用,本學期開課一節,晉江市級公開課《09年泉州市高三質檢文綜試卷(歷史部分)講評》,其中探究了新的試卷講評方法,激勵學生實力的培育,開課效果良好,得到校內外老師的好評。在組內作主題發言:如《課堂視察的作用》、《課要如何上》等,引起組內老師的熱情探討,帶動大家的教學探究。 五、作為老老師,與同一備課組的老師進行集體備課,在教學方法和教學重難點等問題上進行深化探討,促進新老師的成長。當然作為老老師,也主動參與各種培訓,不斷取得新的進步。

高三歷史教學總結 篇3

20xx-20xx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歷史教學總結 王海虹 這一個學期來,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教務處和高三年級組的具體組織和指導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輪複習工作進展順利,現已完成教學計劃的各項任務,較好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現就一期來本人對高三歷史教學工作的感觸做一回顧,敬請領導、同行批評指正。

一、搞好第一輪複習,貴在因材施教,夯實基礎,注重實效,穩步推進。

根據本人所帶這屆高三文科班20班的學情實況,早在暑期補課前制訂了較周密的教學計劃。由於本屆高三學生歷史學科基礎參差不齊,因此為了提高複習效率,保證高三第一輪歷史複習的進度,我針對各班學生不同的學情特點,精心設計不同的教案學案,做到有重點有分別地將每堂課的教學目標具體化,使不同基礎的學生在每節課都有明確的具體學習要求和任務。根據本屆高三歷史教學組的複習規劃,每節課都有明確的知識目標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針對近年大學聯考題型特點和要求的相應的檢測訓練,做到學以致用,由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將歷史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有機的統一起來;在注重學科內知識系統歸納、綜合的同時,隨時加強文科綜合知識的相關連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思考能力,為第二輪歷史專題複習作好鋪墊。

二、充分利用課外輔導,督促學生及時準確牢固地掌握好基礎知識,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加強對個體學生的具體的學習方法和答題思路的指導。

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傳承知識、創新知識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基礎薄弱,根本上説明學生在過去的學習中缺乏正確的方法——具體的表現為缺乏適合個性思維特點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企求將課堂上所介紹的普遍方法都能自動的轉變為適合每個學生的特殊方法,是不明智的,當然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根據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加強對學生的個別指導,是穩步提升學生掌握知識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的主要方法。為此,我在課外輔導時間,特別注重個體學生在鞏固知識和答題方法上所暴露出的問題,是普遍性的問題要幫助學生找出癥結所在,反覆講解答題思路和規律;是特殊性的問題,要及時針對個性特徵加強具體指導,並舉出相關的'題型,幫助認識掌握好具體的答題規律。

三、加強交流,及時總結教學經驗,不斷修正教學方法,做到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共同提升教學質效,實現大學聯考目標最大化。

質效是人們一切活動的追求目標,教學質量的競爭實質是學校整體教學資源整合優勢的競爭。教學研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現代教育理念告訴我們,加強教學交流與合作,是整合教學資源、挖掘潛力、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歷史學科的特點是過去性、綜合性、階段性和規律性,學生對歷史學科既感到有興趣,更覺得難學,正是與歷史學科的基本特點有關。因此,我們

高三歷史教學組針對本屆高三學情的普遍特點,經常交流教學經驗和學情特點,加強第一輪歷史複習中所遇到的新問題,共同探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及時調整複習進度和方法,共同印製輔導方案和有關訓練資料,做到經驗共有,資源共享,整體提升高三歷史複習效果,穩步推向大學聯考目標最大化。同時,我們還注重加強與政治、地理教師的交流,將歷史、地理、政治學科知識有機地連接,把文科綜合題型訓練分解到具體的學科知識中,培養學生綜合答題能力。鼓勵學生間相互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目前,高三歷史第一輪複習已將要結束(預計2013年2月底結束),複習的任務仍然很重,尤其是專業生因專業訓練和考試耽誤了很多時間,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將這一大塊補救上來,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我有信心有能力一定會找準切實的方案,會把今後的複習工作做好。

高三歷史教學總結 篇4

我們知道知識的掌握必須通過學生自己的思維活動,教學只有符合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學生的思維發展,是由相對低級的動作思維發展到形象思維,再由具體形象思維發展到抽象邏輯思維和辨證思維。國小時學生主要依靠具體形象思維,而到了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開始占主導地位,慢慢發展到以邏輯思維為主的思維活動。七年級學生能夠學習一些比較系統的科學知識,但思維多停留於事物表面。喜歡聽歷史故事,有英雄主義意向和強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水平,才能科學地確定教學的起點,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一、準確把握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國中歷史課程標準指出:學生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以及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教會學生初步掌握記憶、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方法;培養學生學習和表述歷史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達到這個要求,七年級歷史教學才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教師要依據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注意國小教材與中學教材銜接。例如:孔子。學生在國小已學習了“大教育家孔子”,七年級的學生不僅要學習大教育家孔子,還要學習作為大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的孔子。教學中,在學生已掌握“孔子是怎樣教育學生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首先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們繼承?”,其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學説。再次掌握孔子的學説後來被封建統治者利用和改造,成為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對後世影響極大。這樣循序漸進,不斷提高。

二、激發學習的興趣是引入門道的第一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有巨大的心理效應,能使人的大腦皮層處於興奮狀態進而促進學習動機的形成和強化,化非智力因素為智力因素。為學生學好歷史提供取之不盡的動力。要激發並保持學生的興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讓學生不斷地獲得“成功的喜悦”。而這個成功還必須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壇講故事。國小的歷史學習是以故事形式進行的,七年級學生已瞭解與國中課文有關的一些故事。讓學生將國小了解的故事與相關的課文結合上講台講故事。每個學生都可通過努力做到。這個過程既培養了學生的閲讀能力,綜合概括能力,表達能力,又鍛鍊了學生的膽識勇氣,還嚐到了做小老師的滋味,內心充滿成功的喜悦。又如,巧設疑。“思維自驚奇而開始”。驚奇和疑問也是興趣的淵源,只有學生對某一現象發生驚奇和疑問時,他們才願意去進行探索。學習“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一課,設計一個問題鏈:人是從猴子變來的嗎?人與猿有什麼不同?人是不是動物?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什麼?我國境內最早的居民是誰?他們長的什麼樣子?吃什麼東西?住在哪兒?把每個問題假設為一個“寶藏”,解決一個問題等於發現一個“寶藏”。把學生置於“發現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讓學生到歷史的隧洞中去尋寶。學生隨着教材內容的展現,不斷地發現,在成功的喜悦鼓勵下繼續前進。

高三歷史教學總結 篇5

回顧高三一年的教學情況,總的感覺是匆匆忙忙,班主任工作都比較繁瑣。作為一名第一次帶高三的老師,如何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高質量地完成歷史教學任務,是我一直以來在探索的一個問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大膽的進行了一些新嘗試,當然也暴露出不少的新問題。以下分別就這兩方面作簡要闡述。

1、對教材的處理。個人覺得近幾年的大學聯考,大有迴歸課本之勢。顯然,大學聯考對於課本基礎知識考察的廣度和力度都有所加強。因而,大學聯考要取得好成績,平時吃透課本就顯得相當重要和必要。那麼,如何吃透課本呢?我覺得,一是要將課本讀“薄”,這就要求我們在認真鑽研教學大綱、考試説明和近年的大學聯考試題的前提下,充分探求章目、子目錄之間的內在聯繫,做到融會貫通,深化理解;同時又能系統化課本知識,形成知識網絡;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實效,落實考點,在強調知識的整體,突出主幹知識、重點知識的同時,注意打破章節順序,幫助學生更好的把握時代特徵,理清知識構建體系,活化了歷史知識發展脈絡,提升了最終的解題能力。

2、對方法的指導。我的`理解是除了迴歸課本外,近幾年來常見的另一種現象是逐漸脱離了死記硬背型的知識考查,轉而充分利用新穎材料來設置思考問題的情景,考查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的用意顯而易見。要想短期內實現突破讀題解題能力的訓練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在進行常規教學外,我比較注重練習部分的講解和交流。針對學生在審題時思維缺乏嚴密的邏輯性,表達時的語言粗糙、不到位、不嚴謹等問題,我們反覆練習講解,讓學生從中體會大學聯考“怎麼考”,從其答案中體會“怎麼答”,並及時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總結,自我反思。

3、還存在的問題。首先,對研究大學聯考方向努力還不是很夠。沒有注意好對各種信息來源的鑑別和甄選,“盡信書不如無書”。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的眼光來判斷和鑑別。其次,在時間分配上還不夠不合理,授課有前鬆後緊的現象。有點知識容量過大的盲目和倉促之嫌。再次,引導學生落實基礎方面,沒有做好讓學生將已學知識和技巧很好的轉化為自身知識和能力工作。在最後的衝刺中也沒有注意好教會學生在時間緊,作業多的環境中如何調整複習節奏合理安排學科的方法。

綜上,這一年,有成功,也有失敗,有喜悦,也有遺憾。一年的高三教學,對我而言,更多的是一次鍛鍊和一次提高。

高三歷史教學總結 篇6

本人20xx年畢業於西北師大歷史系,近年來一直承擔高三歷史教學任務,現將教學實踐中的一點做法進行反思和總結,以求改善教學方法和思路,同時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有一定的借鑑:

一、教學內容方面

1、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絡。教學中重視學科內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落實,總結規律,找出特點,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思維機構。夯實基礎就是要深刻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主幹知識,掌握教材中的關鍵字句,正確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構建知識網絡就是要在把握每一個知識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握知識點在系統中的縱橫座標位置,從宏觀上建立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形成綜合化的知識體系,做到心中有數,條理清楚,因果明確。我形象地稱這一輪複習為“地毯式”掃描,如果把備戰大學聯考比作蓋高樓,那麼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絡應是這座高樓的基石。

2、圍繞考綱,研究考綱,提高教學的針對性,避免教學的盲目性。教材內容不等於大學聯考內容,考綱內容不等於全考,歷史考綱年年有變,但細細研究發現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年常考的必考點。這些必考點,應作為重點抓住不放,而且要花大力氣從多層次多角度來進行全面地系統地複習,達到了如指掌、滾瓜爛熟,並且要緊密聯繫當前的社會實際和中學生的生活經驗。近年曆史科大學聯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識為載體,對理論觀點和史學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質的考查滲透其中;依託教學大綱,又不拘泥於教學大綱,試題設計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突出創新;對歷史問題認識水平的考查,強調生產力標準和實踐標準,強調宏觀與微觀相結合運用知識的方法,體現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發展現;試題綜合性強,既包括學科內知識與能力的綜合,也適當引進跨學科知識與能力的綜合;試題反映或折射社會現實的需要,不迴避熱點問題。還要研究考綱新增內容。一般來説,新增的一定要考。

3、高三歷史科複習要掌握三種知識:章節知識結構、專題知識結構和理論知識,其中,章節知識是基礎,這由同學們在校教學複習中完成。章節知識和專題知識縱橫交錯,構成知識網絡;歷史理論支撐起網上的知識點,使同學們的歷史知識結構形成一個多層面的立體交叉體系。在諸多知識的連接點上繁衍出新的知識生長點,這個過程就是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過程,這也是對同學們潛在能力和創造能力的考查。歷史涉及範圍廣,知識點多。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加工”過程,將知識系統化、結構化、規律化、形象化、技能化,通過聯繫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概括等思維活動,這實際就是從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要善於總結規律。

4、強化對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全面提高解題的能力,針對學生的弱點給予個性化的指導。在二輪複習過程中,對給定的熱點素材要注意引導學生展開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和研究,積極探索命題的切人點,對於材料題論述題的訓練,具體來説:一要閲讀和了解背景材料;二要思考這些材料與歷史學常識的直接聯繫;三要自己研究命題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四要針對問題根據所學知識擬出答題思路及要點;五要書寫答案,語言力爭規範科學、言簡意賅、層次清晰,表述完整。在備考過程中,學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和弱點,各個同學的弱點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學有某一知識上的缺陷,有的同學可能存在着能力上的缺陷,因此,我除了要求每位同學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重點的彌補、矯正或訓練,查漏補缺之外,還有意識的對同學進行個性化的點撥與指導。

二、教師與學生方面

1、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係式取得成績的一大法寶。文科班同學一般來自不同的理科班,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個性突出,處事好以自我為中心,行為習慣、自律意識相對較差,學習惰性強,而嚴格的班級管理,又容易使他們心理上產生逆反。在此除了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外,實踐中必須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和學生保持通暢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才會有力的促進自身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水平。

2、瞭解學生——加強對學情的瞭解和把握。新課程條件下的教學設計特別突出對學情把握的重要性,首先要清楚地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據此制定或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或教學方式。在繁忙的工作中,稍有一點懈怠就可能造成由於不瞭解學情而導致的課上效率不高,為此老師還得時時走到學生中間,傾聽他們的聲音。這方面我們應該是做得很好——“三走進”即就是“走進學生、走進課堂、走進公寓”為了解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3、學生的反思、自我領悟是促進提高的捷徑,用心最重要。高三的學習伴隨着無數次的考試練習,加上學生自購的教輔資料,做過的試題數量一定為數不少,各類題型的解法老師也可能講過數次,不怕犯錯誤,就怕不明原因地犯同一類型的錯誤,為此切忌搞題海戰術,一定要加強反思,避免重複勞動。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以上僅是本人歷史教學中淺薄性總結,希望能對將來的教學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高三歷史教學總結 篇7

本學期本人任高三的歷史教學工作,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

  一、理論學習和教學研究

1、認真參與教研:教研是提升自己業務水平的行之有效的途徑,教學研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本學期學校大力倡導“一週一研”活動,本人一直認真對待,積極參與。通過集體備課討論、一週一聽評課、開研討會等教研活動,結合自己的實際,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方法、思想觀念、理論水平和業務素養等。

2、認真研究大學聯考:大學聯考的動向是高三教學的指揮棒。我首先認真研究了近三年的山東大學聯考試卷,特別是今年的大學聯考試卷與往年比“穩”了哪些,“變”了哪些,特別是“變”(所做的調整)對我們的複習有關鍵的指導意義。其次是研究全國及其它省市的大學聯考試卷,注意和我們山東的試卷對比、分析,從中總結出命題、組織答案的一些規律,以便讓學生掌握一些必要的應試技巧。

3、認真研究課標和考試説明(考試大綱):在現在多種版本教材的情況下,課標是專家大學聯考命題的唯一依據。我們複習只有緊扣課標才能做到少做無用功,才能少講精講、短時高效。考試説明是對大學聯考能力要求、考試內容、試卷形式等方面的具體説明和要求,我們深研考試説明能把握住大學聯考專家的命題意圖、教育理念和命題思想,從而使我們的複習更有針對性、時代性、高效率。

4、認真嘗試撰寫論文:在《考試報》有所突破,但在《中學歷史教學參考》和《歷史教學》上投稿較少,在這方面以後有加大力度,要多嘗試、不怕失敗。

  二、紮實做好與教學有關的各項常規工作

1、認真組織學生寫好課堂小結,充分利用小黑板優勢:堅持把每堂課的課堂小結寫在小黑板上,讓課代表安排學生輪流進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既掌握了基礎知識又提升了書寫等方面能力,效果很好。

2、認真批改學案和每週一測:要想上好課,必須研究學生、瞭解學生實際情況後才能在課堂上有的放矢、對症下藥。而研究學生的最好方法是批改不同層次學生的學案作業,為此我們把堅持每堂課前一天的晚自習批改學案形成慣例,保證了課堂的有效和高效。我們歷史組堅持每週一測,及時統一改卷,總結得失,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應試技巧。

通過半年的教學,我感到最大的滿足是教和學之間的互動進入一個良好狀態,師生間平等民主的探索與交流,推動了我教學水平的提高,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和意義,21班成績穩步上升。總之,在我們歷史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高三上學期的一輪複習工作現已順利完成,已經落實了教學計劃的各項任務,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案設計的“知識梳理”板塊,學生在落實過程中,只填空,沖淡了對知識的宏觀把握,容易忽略對基礎知識的整體把握,效果不太好。

2、預設的歷史學案學生一開始比較認真,後來隨着各科發放學案,學生時間上的壓力增大,部分差生存在應付現象,材料題出現放棄現象。差生產生厭學的情緒。

3、課堂展示環節學生用時過多,影響了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和進度。

4、有時“基礎概述”在課堂上變成了新課,用時過多,課堂容量變小,教學目標難以當堂完成,課堂壓力加大。

5、學生普遍感到歷史材料題比較難,缺乏必要的答題技巧和方法,測試時失分比較嚴重。

6、學生對基礎知識缺乏整體把握,概括能力需提高。

7、五聯班學生卷面普遍比五中班差,需強化規範試卷。

四.今後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

1、進一步加強教學理論學習,深入進行探究式教學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學進一步的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來,同時加強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在教學上多下功夫,努力使班級學生的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進步。

2、針對五聯班基礎差的特點,認真研究如何上好複習課,如何增強針對性、有效性,注意綜合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如小組討論法、列表比較法、自學法、表演法等)。不放棄任何一個差生,力爭通過複習讓學生的成績有一定的提高。

3、自己也要多看書報、新聞等,密切關注國內外重大歷史事件,關注現實生活與歷史史實的聯繫和比較,以適應文科綜合大學聯考命題熱點切入的特點。多作題,多創制原創試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命題能力和周密思維能力及知識遷移能力,以便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的答題技巧。

4、每週增加文科綜合測試,放在週六下午進行,定時交卷,及時批改,通過考試帶練動複習,培養學生的答題技巧和規範試卷的習慣,以便讓學生早點適應大學聯考試題。“把平時練習當大學聯考”,認真訓練;“把大學聯考當平時”,輕鬆應考。

5、每天在早讀和晚讀時巡班,引導、帶動學生複習歷史。

6、注意加強對“培優補差”生的輔導力度,爭取多談話及時瞭解動向,單獨準備套題,讓他們限時交上來,更準確地採取有針對性地個別輔導措施。

7、大學聯考中整體難度呈降低趨勢,所以我們的練習應降低難度,增加新穎度,樹立學生大學聯考前的信心。

反思高三歷史教學,還有其它很多不足,工作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取得的成績很有限。為了我們的學生,為了我們的學校名聲,也為了我們教師自身更好的發展,我們將更加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實,“將落實進行到底”。敬請領導、同行對於我們所沒有想到的工作上、方法上的不足和粗陋之處積極給予點撥和指導,我們將不勝感激。

高三歷史教學總結 篇8

一、加強理論學習和教學研究。

根據本人所從事的具體教學工作和實際情況,閲讀了大量有關教學教育的文章,認真學習新的教學理論,不斷變革新的教學理念,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來武裝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水平。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教學理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紮實做好與教學有關的各項常規工作首先,認真制定教學計劃。學期初,我就認真研究教材,根據學生特點和教材編排,並和學科教師商量,共同制定了較為科學的教學計劃。在實際教學中我認真落實教學計劃,並且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計劃做出適當調整,以使計劃達到更加的完善。

其次,認真備課,努力鑽研課程標準和教材,關注大學聯考考試説明,認真寫好教案,查閲資料,去粗取精,取我所用。

第三,重視基礎知識教學,轉變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科思維能力,因材施教,做好培優扶中輔差工作。

第四,加強練習,精心選擇適合學生水平的習題,培養學生的做題技巧,使之掌握考試的方法;做到課課小測,及時批改。

第五,對學生嚴格要求,本學期是大學聯考提高和衝刺的積累階段,在本學期我積極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積極開展培優工作,提升他們在歷史認知上的層次,鍛鍊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逐步掌握歷史演進的規律,學會用聯繫和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觸的歷史,拓寬他們的歷史思維,為下學期的鞏固提高打好基礎。

第六,積極開展備課組和參加教研組活動;虛心求教,與學科老師交流、探討教學問題。

以上是我對這學期自己在教學方面的一些總結,當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我將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繼續學習和努力。

高三歷史教學總結 篇9

本學期我接着擔當高三年級7、8班的歷史科教學和學校歷史教研組組長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因為是新接手的班級,所以期初花了不少時間探討學生實際,感覺學生的綜合素養相對不如前屆,更多的學生只是一台地COPY的機器,老師説什麼,他們就記什麼,難以説上什麼理解和自己獨立的思索,因此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我圍繞大學聯考制訂較為詳實的安排和目標,主要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分析歸納實力,經過半個學期的努力,學生的獨立思索實力有所加強,能就歷史事務提出自己的見解,是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二、完善新大學聯考備考二輪複習法。去年是課改以來的首次大學聯考,我和同組的老師可以説是摸着石頭過河,探究備考的二輪複習法,對我們學校的實際來説還是比較適合,因此今年就接着完善它。經過半個學期的.再度實踐,我發覺學生對這種學習方法由不習慣到適應,由散亂的學問點到系統的整理歸納,他們都做得不錯。這讓我有了信念,也在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進行適當的修補。

三、留意學生情感看法價值觀方面的培育教化。歷史學科的特點確定了歷史課堂應當成為一個德育的基地。高三的學生在平日的學習中不僅要培育良好的學習實力,更應當學習如何對待壓力與挫折的實力,學問的學習豐富的是他們的認知體系,而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學習豐富的則是他們的道德體系。高三的學生經常被比作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繁多的考試使他們的心理承受着更重的考驗,所以我在教學的同時也留意教會用歷史人物的精神激勵學生注意實力的培育與閲歷的累積,盡力緩解大學聯考的壓力,培育堅毅不拔的精神品質。

四、擔當學校歷史教研組長期間,能和全組成員團結協作,按時、按質完成每次教研的任務,推動學校的歷史科教學工作。自己盡力發揮帶頭作用,本學期開課一節,在高三(8)班我開了一節《構建學問體系,把握時代特徵——運用歷史階段大事年表複習中國古代史》,力圖嘗試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激勵學生拋開對老師講課的依靠,而自己去探究歷史發展的特點及規律,效果不如想象中的好,一是因為剛接手這個班級,與學生的熟識程度還不夠,二是因為他們也是初次嘗試這樣的方法,明顯啟而不發。之後我堅持不懈地運用這種方法,到了複習世界史的時候,學生已經能夠自己編寫大事年表,歸納時代發展的特徵了。學生的這種改變更讓我相識到學生並不是一個空杯子等着老師去倒水,而更應當是一株禾苗,等待着老師的活水澆灌,然而他自己就生長起來。在組內作主題發言:如《課堂視察的作用》、《課要如何上》等,引起組內老師的熱情探討,帶動大家的教學探究。 五、作為老老師,與同一備課組的老師進行集體備課,在教學方法和教學重難點等問題上進行深化探討,促進新老師的成長。主動按時、保質完成各種培訓,不斷取得新的進步。

高三歷史教學總結 篇10

時光荏苒,轉眼20xx年大學聯考已落下帷幕,回顧一年來的高三歷史教學工作,感慨頗多,現總結如下。

一、認真研究20xx年黑龍江省歷史教學指導意見和20xx年黑龍江省普通大學聯考考試説明,以及文科綜合命題解析。

20xx年大學聯考考試説明規定了大學聯考的基本框架、考核目標與要求以及考試範圍,是指導20xx年大學聯考的風向標。而且考試説明中還提供了20xx年大學聯考樣卷,以及20xx年大學聯考真題卷。我還找來了20xx年的大學聯考考試説明,把20xx年考試範圍和20xx年考試範圍進行比對,20xx年全國新課標版《考試大綱》歷史學科與20xx年的《考試大綱》相比變化不大,説明20xx年我省大學聯考歷史學科命題將繼續保持穩定。考試試卷結構及其突出主幹知識的總體命題思路仍將保持不變;強化學生的史料研讀能力和依據史料及所學知識重新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也將保持不變。根據考綱精神,備考時主要抓好基礎和主幹知識,熟讀歷史教材。必修一《政治文明歷程》重視以下知識: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特點、雅典民主政治特點、英法美代議制民主制、近代西方文明對中國造成衝擊等。必修二《經濟成長曆程》:古代經濟結構特點、商品經濟中的貨幣經濟、近代經濟結構的變化及其對中國思想和政治近代化的影響、工業革命、近代經濟政策變化、新中國經濟建設。必修三《精神文明》中國傳統主流思想演變中儒家思想、西方人文精神、中國思想近代化。依據《考試大綱》規定的考試範圍,採用編年史體例打通教材橫向關節,重新整合教材,形成對同一歷史階段歷史特徵的明確認識。近幾年來黑龍江考卷歷史試題材料題的閲讀文字量越來越大,在複習過程中要通過強化訓練提高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

二、依據指導意見和考試説明,制定複習計劃,確定複習方法。

帶着這樣的想法,參照了其他學校高三歷史老師的做法,我制定了詳密的高三複習計劃和複習方法。但是計劃和方法只是提供了大致的參考,在各種考試和實際教學面前不可能一層不變,更何況我的想法也隨着實際教學效率的變化而不斷地更新。在整個高三教學中我相當關注課堂效率,儘管教書已經多年,但是一節課上下來如果感覺學生學習狀態差,或者因為自己的講解不到位準備不充分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我會非常自責,也會因此不快樂。所以我總在追尋課堂的快樂,追求課堂的高效。因為是班主任的緣故,常常會聽到學生反映高三課堂太無趣,老師的教學太過程

式化——當然不是所有科目。所以我在自己的課堂中非常注重學生的感覺。浩如煙海的歷史知識如何換一種新鮮的面目呈現給學生,如何在試題講解中吸引學生的興趣都是我非常關注的,因為實踐證明學生在新課講解中接受的知識記得更牢,以後的教學實際上就是通過不同的方式喚醒學生原有的記憶,並且在多輪次的複習中不斷地重複。

複習的方法是多樣的,但是複習的目標卻是固定的。

1、高三歷史制定的一輪複習目標是穩抓穩打,夯實基礎。從微觀角度理清大歷史事件的背景過程影響,也適度放慢一輪複習的進度,力求幫助學生構建起一個比較細密的知識體系。我在一輪複習的時候非常注重知識的深入挖掘,比如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一課我以大事年表的形式把歷史知識串起來,並通過有價值的設問,挑戰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習的興趣。而這些富有創意的教學設計和思想不是源於網絡,而是源於平常的閲讀。所以我的備課時間特別長,有時候找到好的資料,我會把它一字一字輸入我的電腦。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常常會閃現出教學的.靈感與火花。高三一年我和學生一起成長,一起成熟。

2、第二輪複習的目標是縱橫聯繫,對歷史知識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注意擴展歷史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從宏觀角度建構歷史知識體系,把握歷史階段特徵。在進一步滲透答題能力的同時,訓練學生規範答題。

歷史如浩瀚海洋,上達天文地理,下通人間百態,內含古今人文,外聯世界文明,正因為歷史紛繁複雜,加上記憶具有遺忘性,很多學生在高三複習過程中抓不住重點,理不清線索,尤其是進入第二輪複習後,因為第一輪複習時間較長,學生複習了後面忘了前面,知識點模稜兩可,體系沒有,有如“霧裏看花”。

所以在二輪複習過程中,我仍然注重基礎知識,但是絕對不是一輪複習的簡單重複。可是説來簡單做來難,為了避免給學生重複之感,我從11月份就着手思考如何進行二輪複習,在各方參考下,我對複習進行了調整。調整後的方法是按照黑龍江省新課改大學聯考卷的出題順序進行通史複習,但不是大串聯,而是以小專題的形式,構建主題脈絡,以歷史主題展開教學。在主題教學中我通過板書把知識網絡化,力求通過構建網絡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而每一個主題的織網過程都是我思想的記錄。由於時間的有限,我沒辦法把它整到電腦裏,都留在紙上。有時候為了織一個知識網絡翻遍了手頭所有的教學資料。有時候教學資料中根本

找不出相關知識網絡,我就順着教材和自己的思路織網。我想網上的那些資料就是這麼來的。所以高三這一年也是我開始原創的一年。

三、把握大學聯考方向,認真出題、批改作業和答疑

有了前面對考試説明的研究和大學聯考樣卷的思考,我在給學生的練習中儘量採用基礎題。尤其是在一輪複習的時候,備課量大,所以我自己整題的時間相對較少。學生用的作業也是統一訂購的《大學聯考調研》,但是對於這些試題並非每題都做,而是在做之前精心刪選過的。刪除了那些難題怪題,以及干擾學生思維且無法培養學生能力的題目。其餘的資料都是網上查找各地的一模二模和月考試卷等進行整編的。在挑題選題的過程中每一道交給學生做的題目都是我自己事先做過的。我秉着這樣一個原則:進入二輪複習後,時間非常有限,絕不能拿爛題浪費學生有限的時間。這樣到大學聯考前總共做了40套題目,題目的形式都是12+2。在給學生做題的過程中我有一個深深的體會,即高三歷史教學絕對不是題海戰術,如果學生在做題後不去鞏固,平常不去看書,做再多的題目也是白搭。所以我非常強調學生看書,並且在課堂有意引導學生迴歸書本。

我的作業量不多,基本上是兩天一套,目的只是保持學生做題的狀態,更多的是要求學生看教材,所以在沒有書面作業的那些日子就給學生預留看書的作業。另外但凡筆頭作業一率批改,而且批改後基本上每份都統計,我付出了很大的艱辛,尤其是對不起我的眼睛,但是我對得起我的學生,在批改中培養了我和學生的感情。並且在我的強調之下形成了一支小型隊伍:就是做完作業後總有一些學生及時拿來叫我當面批改。這樣有助於提高學生歷史答題能力,而且在師生交流中有利於教學相長。

四、結語

在高三歷史教學中我逐漸地明白了教學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即教與學,而這部分都不是由老師單獨來完成的。如果只是老師單純地教,而沒有學生參與互動,這樣的教學是僵化的,學生能力的培養,師生情感的互動,教學目標的達成都無從談起。同樣學也是由師生兩部分組成的,這個學表現在課堂上是學生學,同時也是老師學,如果老師在課堂中缺乏調度能力,缺乏敏鋭的洞察力,也就無法從學生身上學,而一旦老師喪失從學生身上學習的能力,課堂中的教學相長,及時生成都將非常有限。表現在課後同樣也是兩個方面,有能力的老師能夠做到把學

生課堂中的學習延伸到課後,也就是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課後進一步去探究;另外一個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師自身在課後的學習。如果教師不注重這個工作,那麼長此以往教學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學缺乏後勁,教學的質量會下降。

在一年的高三歷史教學中我悟出一理,即光會做題頂多是個教書匠,而要想成為教育家必須學會研究題目,出題目。我現在處於第一個階段,我將朝着第二個階段努力。而要想學會出題,出好題,前提就是廣泛的閲讀。我相信在廣泛閲讀中我的教學能力會提升。

高三歷史教學總結 篇11

一、備課組基本情況

我們高三歷史備課組是一個充滿活力,朝氣蓬勃,奮發向上,團結互助的團體。本學期備課組共有6位教師組成,負責北校應屆班的歷史教學,其餘4人負責南校高三文科班(含複習班)的歷史教學。

回顧整個學期的工作,我們付出了心血,取得了一些成績,當然也有一些不足。下面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回顧一下這個學期的工作,以期對今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二、備課組所採取的教學策略

1、根據我校學情制定教學計劃,定好基調,並及時靈活調整。第一輪複習我們定的基調是:“紮實、準確”。

“紮實”:本屆學生的特點是:學習習慣不好,學習任務落實難度大,基礎不紮實。根據這種情況,在注重教學進度的同時打好基礎,針對各階段學生學習的情況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寧犧牲速度也不能趕進度導致夾生飯。穩步前進,以穩求勝,不盲求進度。力求使學生把知識掌握到位。在制定計劃或調整計劃時都事先向學生預告,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準確”:針對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知識點歸納不到位的情況,備課組在備課過程中依考剛為準,準確定位,把握準確難度,講練分析準確到位,以求杜絕學生對知識點含糊不清的情況。

2、強化技能培訓,提高綜合素質。

大學聯考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比較高,不但要考察學生記憶能力,還要掌握辨析、推理等思維能力。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我們非常重視第一輪的複習,深挖教材,對基本概念、基本史實力求講清講透,分析到位,且經常注意三本必修的聯繫和歸納,引導學生回顧史實,讓學生加深記憶。對於基本技能,如閲讀能力、理解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等,則利用課堂通過典型大學聯考題例來逐步培養。

3、加強學法指導和解題方法指導,總結規律,掌握技巧。

在歷史教學中,提高歷史學習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是歷史學習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方法與運用是關鍵的能力。在這方面我們備課組的做法是這樣的:

在學習方法上:引導學生先要做好課前預習,備課組也在每週明確下週複習的知識要點;引導學生學會解剖教材,提煉要點,理解記憶,及時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繫,把教材知識連成整體,構建知識體系。並注意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結論性語言的分析,從分析問題中引導學生髮現規律,掌握規律。培養學生的歸納綜合能力,發現一些歷史規律,學會學習。

在解題方法上:通過階段訓練,大學聯考題精講,在講評中引導學生掌握不同題型審題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先讀設問,帶着問題讀材料,注意關鍵詞,篩選信息,同時與課本相關知識聯繫起來,並用相關歷史語言組織答案。在訓練中,嚴格要求規範答題。

4、加強個別輔導與交流。我們在每次階段考試後都重點確定個別交談對象,對考完的試卷進行面批,並分析存在問題和努力方向,及時給予鼓勵;及時的個別輔導與交流不僅幫助學生補缺漏,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有助於教學效果的提高。

5、對外交流,收集信息。

積極做好信息的收集工作,加強與其他兄弟學校高三歷史教師的交流及時的收集一些大學聯考的相關信息,彌補教學中可能出現的盲點,指導學生做好複習。

三、存在的問題

儘管我們備課組6名教師做了很多詳細的工作,也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但是任然有許多的不足和問題。

1)對新課程理念貫徹的不夠,教師仍然講的過多、包攬的過多的現象較嚴重,不利於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

2)對尖子生的培養措施不到位,力度不夠。

3)對差生的幫扶工作、教育手段不到位,使得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能充分的調動起來,因而成績不夠理想。

當此學期結束之際,我們尤其感謝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感謝學校教務處、教科處的科學部署,正是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我們備課組才能夠有序、高效的完成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高三歷史教學總結 篇12

半學期來,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教務處和高三年級組的具體組織和指導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輪複習工作進展順利,現已完成教學計劃的各項任務,較好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現就半學期以來本人對高三歷史教學工作的感觸做一回顧。

一、搞好第一輪複習,貴在因材施教,夯實基礎,注重實效,穩步推進。

根據本人所帶這屆高三文科班的情實,早在暑期補課前制訂了較周密的教學計劃。由於本屆高三學生歷史學科基礎參差不齊,平行班班又有十幾個藝術、美術、體育專業生,專業訓練會耽誤大量的複習時間,使得有限的複習時間更加吃緊,因此為了提高複習效率,保證高三第一輪歷史複習的進度,我針對各班學生不同的學情特點,做到有重點有分別地將每堂課的教學目標具體化,使不同基礎的學生在每節課都有明確的具體學習要求和任務。每節課都有明確的知識目標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針對近年大學聯考題型特點和要求的相應的檢測訓練,做到學以致用,由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

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將歷史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有機的統一起來;在注重學科內知識系統歸納、綜合的同時,隨時加強文科綜合知識的相關連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思考能力,為第二輪歷史專題複習作好鋪墊。

二、充分利用課外輔導,督促學生及時準確牢固地掌握好基礎知識,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加強對個體學生的具體的學習方法和答題思路的指導。

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傳承知識、創新知識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基礎薄弱,根本上説明學生在過去的學習中缺乏正確的方法——具體的表現為缺乏適合個性思維特點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企求將課堂上所介紹的普遍方法都能自動的轉變為適合每個學生的特殊方法,是不明智的,當然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根據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加強對學生的個別指導,是穩步提升學生掌握知識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的主要方法。為此,我在課外輔導時間,特別注重個體學生在鞏固知識和答題方法上所暴露出的問題,是普遍性的問題要幫助學生找出癥結所在,反覆講解答題思路和規律;是特殊性的問題,要及時針對個性特徵加強具體指導,並舉出相關的題型,幫助認識掌握好具體的.答題規律。

三、加強交流,及時總結教學經驗,不斷修正教學方法,做到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共同提升教學質效,實現大學聯考目標最大化。

質效是人們一切活動的追求目標,教學質量的競爭實質是學校整體教學資源整合優勢的競爭。教學研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現代教育理念告訴我們,加強教學交流與合作,是整合教學資源、挖掘潛力、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歷史學科的特點是過去性、綜合性、階段性和規律性,學生對歷史學科既感到有興趣,更覺得難學,正是與歷史學科的基本特點有關。因此,我們高三歷史教學組針對本屆高三學情的普遍特點,經常交流教學經驗和學情特點,加強第一輪歷史複習中所遇到的新問題,共同探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及時調整複習進度和方法,共同印製輔導方案和有關訓練資料,做到經驗共有,資源共享,整體提升高三歷史複習效果,穩步推向大學聯考目標最大化。同時,我們還注重加強與政治、地理教師的交流,將歷史、地理、政治學科知識有機地連接,把文科綜合題型訓練分解到具體的學科知識中,培養學生綜合答題能力。鼓勵學生間相互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目前,高三歷史第一輪複習已進行了大部分,複習的任務仍然很重,本人和全體學生將繼續共同努力,加強複習引考工作,並有針對性進行個別輔導,指導學生在剩下的複習時間裏認真有效複習,爭取在20xx年大學聯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高三歷史教學總結 篇13

時光荏苒,轉眼20xx年大學聯考已落下帷幕,回顧一年來的高三歷史教學工作,感慨頗多,現總結如下。

一、認真研究20xx年四川省歷史教學指導意見和20xx年四川省普通大學聯考考試説明,以及文科綜合命題解析。

20xx年大學聯考考試説明規定了大學聯考的基本框架、考核目標與要求以及考試範圍,是指導20xx年大學聯考的風向標。而且考試説明中還提供了20xx年大學聯考樣卷,試題側重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和“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考核目標與要求。這樣變化令我震驚,是否意味着20xx年大學聯考歷史會比較簡單,比較注重基礎?是否意味着在實際教學中要在夯實基礎上多花時間?我無法確定,也無處詢問。所以就藉助《20xx年文科綜合命題解析》這本書,試圖通過閲讀和研究這本書來尋找20xx年大學聯考歷史複習的突破口。在我仔細閲讀《命題指導思想和整體思路》及《新課程文綜卷歷史學科試題構成及特點》後,還是擔心:畢竟是大學聯考,畢竟是選拔人才的考試,在新課程改革的第一次大學聯考會來個大轉折的可能性大嗎?帶着這樣的疑問我和同備課組老師商討複習方法。

二、依據指導意見和考試説明,制定複習計劃,確定複習方法

帶着這樣的想法,參照了其他學校高三歷史老師的做法,我制定了詳密的高三複習計劃和複習方法。但是計劃和方法只是提供了大致的參考,在各種考試和實際教學面前不可能一層不變,更何況我的想法也隨着實際教學效率的變化而不斷地更新。在整個高三教學中我相當關注課堂效率,儘管教書已經多年,但是一節課上下來如果感覺學生學習狀態差,或者因為自己的講解不到位準備不充分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我會時常反思。我在自己的課堂中非常注重學生的感覺。浩如煙海的歷史知識如何換一種新鮮的面目呈現給學生,如何在試題講解中吸引學生的興趣都是我非常關注的,因為實踐證明學生在新課講解中接受的知識記得更牢,以後的教學實際上就是通過不同的方式喚醒學生原有的記憶,並且在多輪次的複習中不斷地重負。

高三歷史備課組制定的一輪複習目標是穩抓穩打,夯實基礎。從微觀角度理清大歷史事件的背景過程影響,也適度放慢一輪複習的進度,力求幫助學生構建起一個比較細密的知識體系。由於受了黃牧杭老師的影響,我在一輪複習的時候非常注重知識的深入挖掘,比如在《抗日戰爭》一課的教學中,由於學生對這一塊知識相當熟悉,所以為了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喚起學生學習興趣,我以美國《時代週刊》的中國情結為線索,把分散在必修乃至選修中的相關知識以大歷史的形式全面鋪開,課堂反饋很好。再比如《新民主主義革命》一課我則以大事年表的形式把歷史知識串起來,並通過有價值的設問,挑戰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習的興趣。而這些富有創意的`教學設計和思想不是源於網絡,而是源於平常的閲讀。所以我的備課時間特別長,有時候找到好的資料,我會把它一字一字輸入我的電腦。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常常會閃現出教學的靈感與火花。高三一年我和學生一起成長,一起成熟。

第二輪複習的目標是縱橫聯繫,對歷史知識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注意擴展歷史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從宏觀角度建構歷史知識體系,把握歷史階段特徵。在進一步滲透答題能力的同時,訓練學生規範答題。

歷史如浩瀚海洋,上達天文地理,下通人間百態,內含古今人文,外聯世界文明,正因為歷史紛繁複雜,加上記憶具有遺忘性,很多學生在高三複習過程中抓不住重點,理不清線索,尤其是進入第二輪複習後,因為第一輪複習時間較長,學生複習了後面忘了前面,知識點模稜兩可,體系沒有,有如“霧裏看花”。

所以在二輪複習過程中,我仍然注重基礎知識,但是絕對不是一輪複習的簡單重負。可是説來簡單做來難,為了避免給學生重負之感,我從12月份就着手思考如何進行二輪複習,在參考了很多學校和老師的經驗後,我決定突破上一屆高三的做法,換一種知識整合形式,我打算把歷史知識按照通史的形式進行重組,因為針對兩個文科班的實際情況,兩個班有20來個學生對於基礎知識已經把握得相當好,如何讓這一部分學生在歷史這門課上取得大的突破是關鍵,而且大學聯考是精英教育,所以我把關注點放在了這部分學生身上,在和這些學生充分交流後,我做出了我的選擇。在各方參考下,及時地進行調整。調整後的方法是按照四川新課改大學聯考卷的出題順序進行通史複習,但不是大串聯,而是以小專題的形式,構建主題脈絡,以歷史主題展開教學。在主題教學中我通過板書把知識網絡化,力求通過構建網絡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而每一個主題的織網過程都是我思想的記錄。由於時間的有限,我沒辦法把它整到電腦裏,都留在紙上。有時候為了織一個知識網絡翻遍了手頭所有的教學資料。有時候教學資料中根本找不出相關知識網絡,我就順着教材和自己的思路織網。我想網上的那些資料就是這麼來的。所以高三這一年也是我開始原創的一年。

三、把握大學聯考方向,認真出題、批改作業和答疑

有了前面對考試説明的研究和大學聯考樣卷的思考,我在給學生的練習中儘量採用基礎題。尤其是在一輪複習的時候,備課量大,所以我自己整題的時間相對較少。學生用的作業也是統一訂購的,但是對於這些試題並非每題都做,而是在做之前精心刪選過的。刪除了那些難題怪題,以及干擾學生思維且無法培養學生能力的題目。在挑題選題的過程中每一道交給學生做的題目都是我自己事先做過的。我秉着這樣一個原則:進入二輪複習後,時間非常有限,絕不能拿爛題浪費學生有限的時間。這樣到大學聯考前總共做了40套題目,題目的形式都是12+2。在給學生做題的過程中我有一個深深的體會,即高三歷史教學絕對不是題海戰術,如果學生在做題後不去鞏固,平常不去看書,做再多的題目也是白搭。所以我非常強調學生看書,並且在課堂有意引導學生迴歸書本。

四、結語

在高三歷史教學中我逐漸地明白了教學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即教與學,而這部分都不是由老師單獨來完成的。如果只是老師單純地教,而沒有學生參與互動,這樣的教學是僵化的,學生能力的培養,師生情感的互動,教學目標的達成都無從談起。同樣學也是由師生兩部分組成的,這個學表現在課堂上是學生學,同時也是老師學,如果老師在課堂中缺乏調度能力,缺乏敏鋭的洞察力,也就無法從學生身上學,而一旦老師喪失從學生身上學習的能力,課堂中的教學相長,及時生成都將非常有限。表現在課後同樣也是兩個方面,有能力的老師能夠做到把學生課堂中的學習延伸到課後,也就是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課後進一步去探究;另外一個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師自身在課後的學習。如果教師不注重這個工作,那麼長此以往教學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學缺乏後勁,教學的質量會下降。

高三歷史教學總結 篇14

大學聯考中我校文綜成績較好,以至於讓諸位煩勞,不遠“千里”來到舞鋼,真是於心難安。現將上一學期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彙報給大家,不到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教學工作中要有極強的責任心

有責任心,特別是極強的責任心,這是一名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保證。面對高三的學生,更應具有極強的責任心。對於高三的學生,這一年是他們非常關鍵的一年,是一個人生的轉折點,對他們的關心、愛護無疑可以產生影響他們一生的作用。作為一名任課教師,不論是課上、課下,輔導考試和生活學習都應該關心學生,及時瞭解學生的情況,特別在學習這一環節上,更應該傾注滿腔的熱情,擔負起自我的責任,“傳道、授業、解惑”,做好本職工作,教好自己的學科。

二、端正學生思想,嚴格管理出成績

作為我們面對的高三年級文科生,眾所周知,是一個令我們老師“頭痛”的集體,相當的“頭痛”。人數多,學情複雜,特別是學生基礎差,不知道努力學習的學生較多。儘管已經到高三,對學習的重要性加深了認識,行動有所收斂,但仍然達不到我們老師的滿意。要想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務必要端正學生的思想,在嚴格管理上下功夫。我立足於本學科,以歷史史實教育和啟發學生,發現學生的錯誤思想,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思想,使學生樂意學、願意學和主動學。另外嚴格管理學生的作為,向歷史課堂50分鐘時間要質量。在課堂上我盡力唱好“教”之主角戲,保證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不管什麼樣的學生,務必嚴格遵守老師的要求,讓幹什麼才能幹什麼,不讓幹什麼堅決不能幹什麼。就是這樣,保證了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三、狠抓歷史基礎知識的複習

只有學好歷史基礎知識,才能談歷史能力的提高,才能應對每一次考試,使學生取得優異成績。這幾年來,我一般對歷史基礎知識進行兩輪複習。第一輪,以我為主導;第二輪,學生自我學習。具體做法如下:第一輪中,我先給學生通教材,即將每節課程出現的知識點、考點都給學生講出來,有詳有略,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加強學生的認識。每個課時我一般進行教材的2節課,大概25分鐘,剩餘時間學生讀書,讀不完課下繼續完成。第二輪中,我精講以前曾提到的重點,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多讀書,多記憶,而且加快速度。這一段是學生非常難過的一段時間,但這一段也是學生增分加快,成效顯著的一段時間,非得這樣不可。在這兩輪複習的同時,每週配合複習做一到二張單元測試卷,邊記憶邊做題,事半功倍,效果明顯。經過這二輪基礎的複習,學生中特別是中等以上的學生都能保證作題中的知識的運用,沒有太多的陌生感,為以後歷史專題的複習、文科綜合試卷的練習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以考試為載體,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

僅僅有一定的基礎知識並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也是重要的一環。我一般是通過考試、通過對試題的講解,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校每月一次月考,要麼是平頂山摸底考試,要麼是七校聯考,這大概有10次。每週我有一到二套歷史卷子給學生評講,這大概有40次。到下半期文綜卷子每週一次大概15次,這些加在一起學生大概做歷史這一科卷子就有65次。在每次考試或練習後,我都認真對卷子做評講,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詳略得當,細細點評。我不拘泥於答案的公佈,而是重點總結問題,查找不足,培養能力。針對選擇題、材料題和問答題等題型,我給學生總結解題方法,不同的問題採用不同的解題方法,並系統的總結相似類型試題的共同解決方法,從中找出規律,給學生以方法,使學生避免走彎路,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能力的提高,保證了學生能夠應對任何一套試題,能夠減少失誤,以不變應萬變,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歷史成績。

五、勤於調查學情,及時調整複習策略

複習工作是一個既漫長又重要的工作。在一年的複習工作中,教情和學情都在發生變化,如何使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產生最好的效果,這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我在這幾年的歷史複習工作中,深切的感受到學生在“學”這一環節中的作用是務必突出的。我認為適用的複習方式,但不一定得到全體學生的認可,也可能效果不好,收效甚微。所以我在歷史課的複習中,經常找優、中、差三類學生談話,瞭解和掌握複習工作中的優點和缺點,針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糾正,改變複習策略,這樣最大限度的維護了學生的利益,也就受到了預期的複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