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一物理關於位移的練習題

校園5.92K

知識要點:

高一物理關於位移的練習題

初步瞭解物理學發展與人類文明、社會進步的關係。 知道什麼是機械運動,知道質點的概念,知道質點是實際物體的抽象,知道實際物體看作質點的條件。知道參考系的概念運動規律與參考系有關。知道時刻時間含義及它們的區別。知道位移概念及矢量性、位移與路程的區別。 三. 重點、難點解析:

1. 參考系: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選作對照標準的物體叫參考系。

選擇參考系時以簡化問題為原則。同一物體的運動,選不同的參考系,運動結論不同,因此研究機械運動必須明確選什麼做參考系。通常不特意指明參照系都是以地面為參照。

2. 質點:質點是不考慮物體的大小形狀把物體看作有質量的幾何點,它是把物體抽象化的結果。在實際中,把物體看作質點是有條件的。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無影響時,實際的物體可以看做質點。通常物體的大小比起運動的路程位移小很多,可以看作質點。或者整個物體的每個點運動規律都相同,也可把物體看作質點。以上兩種情況下有共同前提:形狀、大小對研究的問題無影響。

3. 時間與時刻:時間是物體運動過程的標誌之一,由時刻來確定始末狀態。如火車從甲站發車是13:10?到乙站是19:00。發車是一個時刻,從發車到再停車經歷的是時間。時間有起止時刻,有長短。時刻無長短。

4. 位移與路程,位移是表示位置移動的物理量,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位移大小是從起點到終點的直線距離,方向由起點指向終點。可以用有向線段表示位移。位移與過程無關。

路程是物體運動軌跡曲線長度,與過程有關。由於兩點間線段最短,所以位移不大於路程。當直線運動不改變方向時,位移與路程相等。

【典型例題】

[例1] 旅遊乘火車是經濟的選擇方式,在列車上的旅客往往盼望快快發車,觀察車窗外時,有時會空歡喜一場,原來覺得自己的車開動是錯覺。這樣的錯覺是怎樣產生的?説出你的體會,找出原因。 [例2] 下列説法中正確的是( )

A. 電子很小一定能看作質點 B. 只有圓形物體才能看作質點

C. 質點就是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

D. 地球繞太陽公轉同時自轉,為研究地球公轉時,地球可看成一個質點

[例3] 下面是某次列車運行時刻表,請你指出表中那些數字是時刻,那些是時間?並計算從柳州開車到達終點要多長時間?

南寧始發19:03,黎塘20:48停2分(下同),來賓21:31停2,鳳凰21:49停2,柳州22:26停12,融水次日00:09停4,融安次日00:34停6,牙屯堡次日02:44停7,通道次日03:14停2,靖州次日03:45停4,會同次日04:23停2,懷化次日05:58停8,吉首次日07:38停10,猛洞河次日08:38停6,張家界次日10:00

上表中XX:XX的數字表示時刻,停X分的數字X是時間。如柳州22:26停12中的22:26就是時刻,停字後的12就是時間

從柳州到達目的地的時間是

24:00-22:(26+12)+10:00-00:00=1:22+10:00=11:22,即11小時22分 計算時間時用末時刻減去初始時刻得時間,中間若遇到經過0點最好分段計算。

[例4] 小球從距地面5 m高處落下,被地面反向彈回後,在距地面2 m高處被人接住,則小球從高處落下到被接住這過程中通過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別是( )

A. 7 m,7 m B. 5 m,2m C. 5 m,3 m D. 7 m,3 m

【模擬試題】

1. 我們坐在汽車裏發現同伴未動,而路邊的行人是後退的,這是以什麼作為參考系? ( ) A. 汽車 B. 行人 C. 同伴 D. 地面 2. 在下列各運動中,可看作質點的有( )

A. 遠洋航行中的巨輪 B. 研究轉動着的砂輪各點轉動

C. 從斜面上滑下來的木塊 D. 研究做花樣滑冰的運動員的動作

3. 2001年7月13日晚10時10分,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在莫斯科宣佈:2008年夏季奧運會將在中國北京舉行。這裏的“10時10分”指的時間還是時刻?

4. 一運動員沿800 m的彎曲跑道跑了一圈,又回到起點,則他的位移和路程分別是( ) A. 0,0 B. 800 m,0 C. 0,800 mD. 800 m,800 m 5. 關於位移和路程,下列説法中正確的是( ) A. 位移的大小等於路程,方向由起點指向終點 B. 路程是標量,即位移的大小

C. 位移描述直線運動,是矢量;路程描述曲線運動,是標量

D. 位移可以用由起點指向終點的有向線段來表示,線段長度是位移的大小,方向由起點指向終點 6. 一支隊伍勻速前進,通訊員從隊尾趕到隊首傳達命令並又立即返回,當通訊員回到隊尾時,隊伍已前進了200 m.在這個過程中,通訊員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試題答案】

AC2. AC 3. 時刻4. C 5. D 6. 200 m

【參考資料】

英國人霍金教授13歲時就決定將來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17歲那年入讀牛津大學,畢業後赴劍橋大學攻讀博士,主要研究宇宙學。

就在此時,21歲的霍金罹患神經性肌肉萎縮症,肢體機能開始逐漸退化,病發時全身疼痛難當。這個晴天霹靂並沒有令霍金自暴自棄、怨天尤人,而是在嚴重傷殘和痛苦病情折磨下堅持做學問,把研究的目標直指浩瀚的宇宙。1988年他出版《時間簡史》,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補充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不足,至今已被譯成40多種語文,暢銷全球,同年獲沃爾夫物理獎,迄今已有12個榮譽學位,更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和美國國家科學學會會員,蜚聲國際的科學家及宇宙學家,當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這位身患肌肉萎縮症致40年來離不開輪椅的'科學大師在香港回答一位身體殘障者時坦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一個人不論命運多歹,肯奮鬥始終會有成就。霍金不是一般的説教,他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指出,就算身體殘障,精神上也不能放棄;只要肯努力,仍然可大有作為。

霍金具有永不言棄、鍥而不捨的精神,具有殘而不廢、堅毅執着地挑戰命運的不屈靈魂,具有浩瀚、博大,充滿蓬勃生機的優秀人格,充分顯示出了積極、勇敢、樂天的人生態度。動彈不得思考不停。霍金已取得了震撼科學界的超人成就,但他仍在思索“我們為何在此?我們從何而來”這個人類古老的問題。兩年前他還能靠三隻手指控制計算機,自去年起連手指亦不能動彈,無法再用手控制計算機,但他還以眼球控制紅外線感應器,以摩斯密碼輸入英文字,然後以語言合成器化為聲音,四處講學推動科學普及。現在,霍金準備一篇一小時的演講,要花費10天時間;在記者會上,想講一段簡單的開場白,卻花了足足9分鐘的時間。儘管如此,他不僅到世界各地演講和交流,還準備與女兒露斯撰寫兒童科普讀物。

霍金的探索精神和人生形象已成為世人楷模,他的名字煥發出催人奮進的光輝。有理論指出:現代人才必須具備八大能力,包括自律、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合作開放、自信樂觀、責任感、執着追求、理性務實等。這些在霍金身上都有體現。當然,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是凡夫俗子,像霍金這樣的當代愛因斯坦,幾十億人中才有一個,我們與霍金根本無法相比。但是,他的這些品質、他的奮鬥精神,卻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凡夫俗子好好學習、發揚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