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15篇)

校園1.19W

看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不是藥神》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15篇)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1

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我不是藥神》的電影,令我感受剖深。該影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保健品商販,因一次偶然的機會開闢了去印度買藥做代購的新事業,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獨家代理,讓他擺脱了貧窮,同時造福了病友,但也觸犯了法律。它塑造了一位我們身邊真實的商販,他有小貪心,有脾氣,有各種小缺點,但正是這樣真切的人形象,當他內心的善良閃光時,那種光芒是耀眼的,會讓人淚水決堤很多次。

其實,當我看完他第一次販賣後,我對他並沒有什麼好印象。首先,他賣的不是正版的格列寧,而是從印度走私過來的禁藥“印度格列寧”;其次他不僅賣“印度格列寧”,而且還把價格增加到之前的10倍,儘管這樣的價格也比正版的格列寧便宜很多,但我內心還是對此嗤之以鼻;最主要的是,他明知道這樣做是犯法的,但他卻還拉其它人下水,在最後分別時竟然説“這藥不會吃死人!”。這樣的行為,這樣的言語,足以證明他做這件事的初衷並不是為了救人,而是為了錢。

然而,當我看完整部影片之後中,我被深深地觸動了。影片的後半部分,程勇經過第一次販賣後,挖到了第一桶金,他改邪歸正,成了一個紡織廠的老闆。原本可以安享後半生的他,有着一顆善良的心。所以當他看到他原來並肩作戰的好友因為買不起正版藥而不得不走上不歸路時,他悲痛欲絕,毅然決定重拾舊業。但顯然,這次他的目的不一樣了,不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要拯救更多的生命。這一次,他不但不加價,而是把價格一降再降,做的全是虧本生意,只是為了能幫助更多的人。這麼多人需要他,他知道自己身上的責任有多重,他已經沒有辦法放棄那一雙雙渴求生命的眼睛了,他的善良、奮不顧身、捨己救人的精神感動了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對他肅然起敬。

雖説法不容情,最終他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法外有情,所有因他受益的病友都為他送行,而他的行為也為改寫高價搞癌藥歷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我明白了任何時候都不能以身試法,更讓我懂得了什麼才是終極善良。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2

徐崢不愧為一代名導,他的喜劇總是這樣娛樂,這樣獨特,這樣高深,這樣奇妙,這樣誅心。尤其是今年的大作—《我不是藥神》,除了票房高賺之外,更是口碑上佳,直擊人心。

《我不是藥神》中徐導演繹了一個名為程勇的藥販,他從一個貧困潦倒的油店老闆,在一個機緣巧合之下,一下子成為了一個名聲赫赫的“藥神”,賺取了豐厚的利潤,實現了人生的逆轉。程勇之所以成為大名鼎鼎的“藥神”,正是因為他一躍成為了一種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而這種藥不但價格昂貴,更是有價無求,十分難得。可是,令人欣慰的是,叫人欽佩的是,程勇並沒有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裏丟失自己的本心,自己的善良,自己的良知,自己的人性。當他設身處地的進入白血病這一個羣體之後,他真正成為了一個“藥神”,他開始為病人着想,為病人爭取機會,即便自己深陷牢獄之災,也在所不惜,在所不辭。

當然,程勇的蜕變叫人拍手叫絕,但是除了程勇之外,無論是正義的警察曹斌,還是重病患者劉思慧,都讓我們充分體會到了現實的殘酷,人生的不易,生活的辛酸,也讓我們從一個客觀的角度瞭解了什麼是現實,什麼是現狀。試問,這樣大膽反映社會的影片,這樣直接觸碰人性靈魂的佳作,怎不叫人產生共鳴呢?

徐導的作品就是這樣,讓我們在歡樂中感受辛酸,在不幸中體會痛苦,在絕望中感受希望,在跌宕中領會人生,在坎坷中得到昇華,在心酸中得到啟迪。

但是,我知道,徐導想要傳遞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時的感慨,一陣的討論,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長久的反思,永遠的思考。為何印度的仿製藥這樣昂貴?為何走私的藥販這樣肆無忌憚?為何窮苦的人們這樣可悲可泣?為何悲哀的患者這樣可憐無措?再者,為了解決白血病人用藥的現狀,國家該制定什麼樣的法律?政府該執行什麼樣的方針?醫院和藥販該保持什麼樣的仁心?病患和家屬該秉持什麼樣的態度?

總之,《我不是藥神》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歡樂,更多的是關於人性的思考和反思,但願每一個人都能從這部影片中得到關於自己感悟。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3

開學以來除了老師佈置的電影,以及為了讀書而看的上個世紀的老電影之外,很少再看別的電影,總感覺看電影不如讀原著來的更直接一些。和家瑞説我看的電影還在《肖生克的救贖》《霸王別姬》等豆瓣top250。他説,你看的電影太少了,看看《我不是藥神》再説。類似的話他説過很多次了,我沒有刻意去看,可還是逃不了,最終還是看了。

不得不説,這是部好電影,和剛開始上映時朋友圈反映一致。我喜歡這種反應社會問題和小人物生存的電影。看完我還是想到了石一楓,前不久又讀了他的《營救麥克黃》。同樣是社會問題,和石一楓之前的電影一樣,反應道德,善惡,信仰等的問題,結局同樣殘酷,卻又給人希望。故事中,反應的社會問題是真的,但是故事中程勇、思慧、黃毛等人卻又充滿理想主義,現實中恐怕不會有這樣的人。這也就是電影或者文學的區別,就像老師所説的,文學所反映的現實都是充滿主觀性的現實,而程勇等人也是作者所故意去塑造的。

但電影終究還是反應了一些問題,表達了作者的一些思考。文學有什麼意義?文學所反映的現實再怎麼真實,終究還是假的,那我們為什麼還是要去讀文學作品,真的是為了逃避現實,在小説中構建自己的童話世界?我總是試圖從小説中尋找答案,但類似的小説結局卻可能很不相同,文學沒有答案,現實更沒有唯一的答案,但是文學能讓你瞭解一種現實的可能性,同樣的經歷,結果會很不同。許子東在《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分析50篇小説》中,把50篇小説按照的發生時間的前後以及結果分為幾種情況來進行討論,進而通過這些小説更好的反映。這或許也就是文學的意義。

比起《我不是藥神》,前不久熱映的《無名之輩》我實在喜歡不起來,那天宿舍三個圍在一起看,邊看邊説拍得真好,無論是人物塑造還是社會問題,但是後半部卻生生毀了這部電影,也許是前面的面太大,作者最後拉不回來,總是讓人感覺莫名其妙。而《我不是藥神》中,人物形象的豐滿,電影應該表現的深度,不會讓人覺得刻意。刻畫的比較好的人物應該是程勇,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的對比,中間的變化過程合情合理。

而對於生活本身,越長大越覺得是非和善惡越難分清楚。我們該怎麼生活?或我還是會選擇到文學中去尋找答案,而好的作家可能就是把問題和答案闡述的更清楚的那個人,而我為了尋找更貼近事實真相的答案,能做的也就是提高自己的審美鑑賞能力。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4

由文牧野導演,甯浩監製,徐崢監製並領銜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曝光了主演徐崢特輯。在特輯中,不僅呈現出徐崢在片場“戰鬥力”驚人的全情投入,還有130場戲的艱苦付出,更讓人感受到他對角色的深切情感,以及顛覆以往的精湛演出。

從讀劇本被角色魅力所吸引,到努力為觀眾呈現一個“大家都沒見過的徐崢”,徐崢在深入體會角色特點的過程中,賦予了角色生命力。影片聚焦因“藥”而展開的小人物成長為平民英雄的故事。程勇這個角色的成長過程,交織着複雜的心理變化,塑造角色的難度不言而喻,導演文牧野給予了角色“爛人”的設定,並透露徐崢在影片中有130餘場高強度戲份。

在影片中,因“藥”集結的“治癒小隊”之間的情感是一大看點。特輯中,主創之間的深厚情誼從戲中延伸到了戲外。徐崢和主創們不乏“神油羣舞”、“火鍋趴”等温暖歡樂互動。片場融洽氛圍下,徐崢直言其更是貢獻了以往影片中少見的剛性表演,同時突破了自己哭戲的瓶頸,顛覆演繹出大家從沒有看過的另一面。在拍攝一場重情感戲份時,主創們都在場以擁抱和安慰,陪伴哭戲中的徐崢直到凌晨五點拍攝完成。

徐崢闡述:“這個角色最打動我的就是他內心的轉變,一開始是想自救,是想賺錢,在過程中見證到了生命的脆弱,然後主動站了出來。”為了塑造出這個角色, 徐崢在片場始終保持着全情投入的狀態,以體會角色心理,正如他自己形容的,“感覺自己像一個小孩子重新回到片廠”,他始終以一種熱情的狀態活躍在繁重的拍攝任務之中。

對於《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而言,實力班底中的所有人都做出了專業出色的奉獻,主創之間的神奇“化學反應”,更是讓彼此成就了最精彩的表演。正如徐崢所説:“我很幸運,一起工作的是一幫真正的演員。”

在《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中,徐崢不僅是領銜主演,更是監製之一,和甯浩五度合作,一同為電影保駕護航,備受業內關注。作為電影的監製和主演,在這部影片中,他認為自己作為監製,主要作用是可以提供表演方面的經驗和建議,並身體力行與導演文牧野在片場溝通磨合,踐行着“細節見真章”的宗旨。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5

150分鐘的片子,一氣呵成。確實無尿點。看到結尾處,警車慢開,病人羣體脱罩注目之場景,卻控制不住,眼淚流出。英雄氣概,瞬間感悟。這部取得幾乎一致的好口碑的片子,交織了諸多人性認知。估計不同行業的從業者,看完都有不同維度的感悟體會。這幾天的保險朋友圈已經做出了證明。有不少看完後的不同方面的體會,想着與不同的羣體做一些分享。

今天先聊最為直接的與銷售技能相關維度上的體會轉介紹。也許您會不屑,這樣的好片子,你給來個銷售技巧提煉?是不是糟蹋了。

先不管了,重點是談感受,多一種印證。程勇從印度弄來了格列寧。儘管這麼便宜,但究竟怎麼賣出去,事實上暫時成為最大的一個難題。直接銷售-找到若干當事人,告知他們藥很便宜,甚至做出了證明-呂受益一直在説“我也是病人,這藥我在吃”。但是,無濟於事,銷售不出去,完全打不開市場通道。這個瞬間,讓我想到,我們在FABE的模壓訓練中,特別強調這個E的價值,能夠對客户產生一種強有力的吸引佐證作用,但是,我們發現在電影裏是無效的。其實不僅在電影裏,這樣場景下的銷售,可能在任何的實際生活中都無法有效展開。

藥品銷路的打開,在電影裏依靠一個人,一個女人。思慧是白血病患者QQ羣的一個羣主。正是在她的鼎力支持和參與下,才得以在程勇和呂受益面前展現出上海市內各QQ羣的羣主脈鏈。也正是這條鏈,才將格列寧的銷路打開。思慧,就是轉介紹的緣起,或者説影響力中心。在電影中,沒有思慧的出現和參與,賣藥這個事情,確實沒法往下進展,或者説,可能需要花費數倍於現在的時間才有可能打開銷路。因此,電影給出的第一個感悟就是:找到最合適的關鍵影響源,銷售市場才能有效打開。

而之所以能夠讓思慧具備有這個作用,是因為她的處境和她的身份。女兒是一名白血病患者,使得她能夠跟病友們形成一種連接;QQ羣主的身份,又讓她在無數的服務羣員的過程中,獲得大家的認可與信任。信任,的確是銷售中最為關鍵的要素。轉介紹之所以有效,就是背後的信任價值。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6

去看了最近大熱的《我不是藥神》,看完之後感觸頗多,希望以後可以由更多這樣高質量的國產電影。

首先説一下大概的故事情節吧。主角程勇,開始時只是個印度神油的油膩中年男子。離婚、愛走小關係、落魄到交不起房租等等,最終為了給父親湊治病的錢,答應了白血病患者呂受益去印度廉價藥,印度格列寧。一瓶正版格列寧售價4萬元一瓶,而印度仿製版成本價500元一瓶,程勇到國內賣5000元一瓶。而白血病病人幾乎每個月就要服用一瓶來穩定病情。在正版藥的天價壓力之下,印度格列寧的程勇搖身一變,成為眾多白血病患者的救世主,同時也賺了個盆滿缽滿。而到了電影的後半段,程勇逐漸在與這些病人的相處中,感受到了他們生活的不易,以及對於生命的決心。

而他跟其中的一些病人,也逐漸成為了至交好友。其中一開始找他的白血病人呂受益的死亡,也讓他下定決心為病人,且只要500元的成本價。電影最後,他因違禁藥被抓,判刑。在去監獄的路上,大家都來送他。白血病人們拉下了層層口罩,讓自己暴露在有菌環境下,只是因為程勇説過,“戴着口罩不禮貌。”也以此表達自己的尊敬。而電影的原型,也來自於真實的案件,陸勇案。他自己就是個白血病人,正版格列寧雖沒有電影裏的4萬元那麼誇張,但在當時也有2萬多元。陸勇幫助病友代購印度格列寧,最終因為金額巨大,被司法機關查抓。引發了眾多病友聯名,希望他能無罪。

這件事中到底誰有罪?我想這也是看完電影之後很多人心中都有的疑問。我認為製藥公司沒有罪,司法沒有罪,病人更沒有罪.那為什麼所有人都沒罪?卻所有人都在受罪?其實問題最根本的癥結不在於藥從做出來到給到患者手中的過程中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而是在於即使去掉了中間的那些問題,即使任何一個環節都沒有黑幕,這種大病、絕症無論在哪個年代,無論在哪個國家,都只有有錢人才治得起.正如電影中假藥販子,對主角説的那句話那樣:“我發現這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人是平等的,但是在死神面前,富人比窮人享有了更多的資源,窮人因為經濟原因看不起重病、大病,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這問題在全球哪裏都一樣,這很殘酷,但是事實就是如此,不過,這個世界並不是完全絕望的,如果整個社會都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可以讓情況變得稍微好那麼一些。現在國家在進行醫療改革,雖然醫藥改革的這條路道阻且長,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在路上,就總有一天能夠到達!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7

也不知道現在是星期幾了,當一個老師已經不再關心星期幾的時候,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放假了!

對,就算是放假了,為什麼叫“就算”呢,因為學生離校了,沒有學生上課,當然也就可以理解為“放假”了,儘管,後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下子鬆懈下來,反而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開啟簡短的觀影模式吧,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不是藥神》。

一開始還在糾結,要不要去看,畢竟去影院看電影對於這麼小資的我來講,還很奢侈,不過一看是徐崢和甯浩監製,我萌發了些許衝動,何況,標籤是:喜劇,壓力這麼大,何不樂一樂呢?可是看過之後,才知道,這哪裏是喜劇呀,除了影片頭五分鐘的兩個笑點外,全場淚奔!不得不説這是繼《幕後玩家》之後,徐崢為大家送上的一個很具有批判現實意義的電影,深刻,深刻,還是深刻!

《我不是藥神》可以稱得上是年度最受期待的華語片之一,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的演員陣容。除了有徐崢、週一圍,王傳君等知名演員,還有近期在《暴裂無聲》,《西小河的夏天》中獻出精湛表演的譚卓出演。

《我不是藥神》認真講了一個“假藥販子”的故事,涉及到醫藥改革的問題,法理與人情的矛盾,從社會意義來講,説它是上半年最好的國產電影也不為過。

徐崢所演的程勇有真實事件為基礎的原型,來自20xx年的“陸勇事件”,陸勇以低價從印度買入一種號稱對白血病有奇效的藥品,在國內販賣而聞名。

改編自真實事件,足矣給這個題材加分不少,在電影結束之後,片尾字幕滾動的現實進展更叫人唏噓——20xx年的慢粒白血病存活率30%,20xx到了85%,拯救慢粒白血病的天價藥後來納入了醫保,20xx年國家對抗癌藥品實行零關税。

恰如《熔爐》裏的經典台詞:“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我不是藥神》最讓人尊重的地方在於,它講述了在法理之外、人情以內的區域裏,一個小人物從唯利是圖到捨己為人的轉變,更重要的是,因他的勇氣和自我犧牲,間接推動了後來的醫藥改革。

這樣一個“能改變現實”的題材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拍出來即是一種勇氣。尤其是,明眼人都能看出,電影裏很多內容的處理,在不傷及人物與主線的基礎上,針對能過審所做的努力,像官方立場的正面且人性化的處理,對訴訟過程一筆帶過,總體來看,這些處理方式不讓人反感,同時又做到了傳達社會意義與自我安全的平衡。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8

“我不是藥神”,簡潔明瞭的五個字。

這部去年暑期大賣的電影着實讓我知曉了白血病患者的無奈與痛苦。他們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掙扎着,等待着藥物或死亡。

程勇,一個可以説一事無成的失敗者。但他卻給了病人希望,帶來了能救命的廉價格列寧。

有天,正苦惱於房租,程勇被呂愛益找到。呂愛益面色慘白,雙眼凹陷,瘦得只有臉上的口罩最為顯眼。他想請程勇到泰國走私格列寧。程勇同意了,為了錢。

鏡頭一轉,切換到了生產瑞士格列寧的公司門口。成羣的白血病患者佔滿了空地,也是一片片白色口罩。當見到領導,他們舉起抗議牌,向生產商抗議,3.5萬元一瓶的藥價,根本不是救命。可西裝革履的經理説這樣的價格是合理的。

這吸血鬼般的續命藥以及生產商口中的合理,在我們得知五百元的進口價後,便成了赤裸裸的諷刺。可又能怎麼辦呢?沒有別的選擇。

即便程勇五人向泰國進藥後能救很多人,但每個城市都有數不清的人需要這種藥!而程勇他們,此時倒是開始轉運,鈔票大把大把地收。那邊,程勇的小舅子曹警官早已接到命令,並查到了泰國格列寧。

這個過程中,有太多的黑暗與不忍。警局領導在得知藥沒問題後的反駁,不由得讓人想起他與藥商的談笑;老太太緊抓住曹警官的手滿臉淚痕説“我想活,行嗎”,懇切的語氣令人心痛。程勇五人也經歷了爭吵、散夥,但迎來的是呂愛益的死亡。重又拾起的,不僅有500元一瓶的格列寧,還有發自內心的善良,泰國老闆的極力配合。程勇面對1500元售價時説的一句:“我們賣500元,剩下的我來補!”面對警察,小黃毛彭浩一力抵擋,卻被車禍奪走了年輕的生命。

導演用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生命的脆弱和生存的不易。

程勇呢?坐牢了。一次交易時被發現,給他帶來了三年牢獄之災。可一路上,街道旁站滿的病人,被摘下的厚重口罩,還有出獄時的一臉輕鬆,都在告訴我們,他是對的。

那是20xx年,而今日的中國已變得美好,無數的醫療政策被髮布,無數的病人被治癒,無數的希望在誕生。

沒有人是神,有的只是善良的心。程勇也不是所謂的神,他一開始也不過是為生活所迫罷了。但後來,他放棄相對滿足的生活去救人,這就是人性的神奇之處,會痛、會樂……

這部電影,某種意義上會救更多的人,它以一種詼諧但沉重的風格,教會我們人生的苦難和善良的偉大。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9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情感豐富,能觸及人們心靈,令人潸然淚下的一部佳作。幽默,風趣、心酸、勃然大怒、傷感”這些情感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部完美的電影。

《我不是藥神》講的是主人公程勇,一個靠賣神油養家餬口的中年大叔,他為了讓老父親能繼續好好活着,知法犯法,去印度把格列寧帶回上海賣給買不起正規藥的人們,並以此來賺錢。當看到張長林因為賣假藥被逮捕時,程勇及時收手了,做了服裝廠的廠長。並一步步走入正軌。但最終看到那些窮苦的人被肆虐的病魔折磨時,沒錢買高價的進口藥。看着曾經一起並肩作戰的好友呂受益因為沒錢買藥病情惡化,最終失去生命。程勇還是忍不住重出江湖了,並自己虧本從印度進藥低價賣給受苦受難的老百姓們。程勇最後以賣假藥的罪名被抓捕了。

我默默地看完整部電影,其中有三個地方忍不住哭了出來:

一、曹斌抓了一羣買仿製藥的人。一位年邁的老奶奶帶着哭腔説:警官,求求你不要抓他,抓了他我們就沒錢買藥吃了,只能等死了。4萬塊1瓶,我病了3年,吃了3年,為了買藥,房子沒了,家人也拖垮了,誰家還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着。”我的眼角泛出了淚珠,心裏好像打翻了五味瓶。

二、黃毛為了救程勇開着一車仿製藥跑了,卻出車禍去世了,程勇撕心裂肺地叫着,讓人覺得十分心酸,我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不斷往下掉。

三、程勇要被送往監獄坐在車上時,那些他幫助過的人都默默地凝望着他,就連死去的黃毛和呂受益也是默默注視他。我終於忍不住了,我把內心真實的感情釋放出來,眼淚如同開了閘的洪水,嘩嘩地流淌着。我望向四周,大家也在小聲地抽泣。

在我們輕鬆過着幸福的生活時,沒想到還有那麼多人在遭受病痛的折磨。我敬佩程勇,是因為他犧牲了自己,成全了患者的明天。三年後,程勇出獄了,他的小舅子曹斌來接他時告訴他一個好消息,這件事,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視,藥監局也把進口藥的藥價調整下來了。

我堅信將來有一天,人們會發明出更多更好的藥來戰勝病魔,讓每個人能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10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當許多人被慢粒白血病折磨,又買不起天價藥“格列寧”時,你是會袖手旁觀,還是冒着犯法的危險,去印度購買便宜很多的“格列寧”,走私銷售呢?

程勇應呂先生請求,前往印度購買“格列寧”。印度人要求他一個月內賣完這批貨。剛開始,程勇和呂先生四處尋求卻無人購買。隨後,他們找到了思慧,她幫助他們在她的多個病友羣裏賣完了藥。程勇又在教堂裏説服了教父劉先生,幫助他與印度人用英語溝通,最終他們獲得了大量的錢。同時,那些買不起天價藥的病人也因此得到了救治和生的希望。

一次,他們的藥被一個“黃毛小子”搶了三瓶。追回之後,程勇也讓他加入了“走私團伙”,一起賣藥賺錢。他們在順利發展的過程中,卻遇到了騙子張長林,隨着張長林被通緝,程勇意識到了危險性,開了散夥會,遣散了所有人,不再賣藥。

一年後,程勇成了一家公司的老闆。當他陪客人去酒店吃飯時,遇到了呂先生的妻子。她請求他繼續賣藥,因為呂先生因無錢買藥,病情惡化,差點兒就自殺了。程勇因有客人,沒有及時去看呂先生,沒幾天,呂先生就自殺去世了。程勇去看呂先生的時候,看到門外有許許多多的病人,心裏難受,決定再次賣藥。這次,他不再為了錢,也不在乎自己一個月要賠幾十萬元,毅然走私賣藥救人。

他兒子的舅舅本是負責這件走私案件的刑警,看到這麼多病人可以通過購買廉價的走私藥來維持生命,於心不忍,向上請辭不再負責此案。可是,最終程勇還是因為走私藥品而獲刑。“黃毛”為保護他也失去了生命。他本來過幾天就要回家了,可惜卻再也回不去了。

在程勇被送往監獄的途中,大波大波的白血病患者紛紛摘下口罩,沿路送行。警察也特意將車子開得很慢很慢,能夠讓大家有時間多看程勇幾眼。送行的隊伍中,有患了白血病的教父劉先生、有女兒患者白血病的思慧,甚至已經死去的“黃毛”和呂先生也出現了。

看到這裏,我不禁落淚:這真是一個好人!在大眾危急時,挺身而出。不顧自身危險,為大眾服務。這樣的人,能不受到人們的熱愛和敬佩嗎?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11

暑假裏,一部《我不是藥神》的電影剛上映,就受到一眾好評。我因種種原因沒有看成,便利用七天假期觀看了這部電影。看完後,留給我內心的波瀾以及眼中的淚水,至今,回想起,仍記憶猶新。

我認為,這部影片之所以能打動廣大觀眾的心,是因為它有很強的現實感,影片折射出的是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病人看不起病,買不起藥。

影片中的羣體:患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一羣病人,他們需要一種叫做“格列寧”的藥物,可是這種藥卻價格高達四萬一瓶。首先,一定有很多人和我一樣詫異。在當時,怎麼會有如此昂貴的藥。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商人要盈利,所以提高藥價。表面看來,這並沒有什麼錯,可是,受罪的還是被病魔纏身的.病人們啊!他們要吃藥,他們要活命,因為買不起天價的藥品。他們只能無助地等死。猶記得影片中的張長林説了一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廣大的病患,因為貧窮限制了生命的長度,這是人民的悲哀,也是社會的悲哀。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片段是在曹警察抓獲了買仿製藥的患者時,讓他們説出從哪裏買的假藥,卻無一人回答,大家深知一旦説出就無法活命了。最後,一位老太太緩慢地摘下口罩,抓住曹警官的衣袖哀求道:“領導同志,我病了三年,四萬塊一瓶的藥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的藥,你們非説它是假藥。這藥假不假,我們能不知道嗎?那藥才賣五百塊一瓶,藥販子根本沒賺錢。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你能保證你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着!”這整段台詞裏,句句平淡樸實,卻句句動人心絃,相信沒有觀眾不會為此動容。同時,也激起我們對當時的病患者的同情心,很無奈,卻又很真實。

但在這場與疾病的鬥爭中,也有一些剛直正義的英雄,如在繳獲仿製藥品的過程中,在法與情的衝突下,選擇為癌症病人讓出一條生路的警察曹斌;也有捨己為人,冒着被判刑的風險,運進仿製假藥的工廠老闆程勇等等。正因為他們,白血病人們才燃起了一個又一個希望。

最後,我想引用程勇在法庭中的一句話作結尾:“我相信今後會越來越好,希望這一天,已經到來。”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12

《我不是藥神》中點擊人性之痛點有多處,今天我要説的是思慧,那位跳鋼管舞的女人,同時也是位温情無奈的單身母親。

劇中的思慧,如何落了單,我沒注意,但她是位白血病女孩的媽媽,同時也是夜場跳鋼管豔舞賺取女兒藥費的美豔女子。對女兒她温柔卻無奈;在舞場,她妖豔狂野;對病友,她俠義,有凝聚力。從劇情定位和發展來分析,思慧應該受過良好的教育,她體形和舞踏以及壓場氣勢來看,她有藝術的底子;從她對電腦的熟練操作來看,受過較好文化教育。

如此一位美麗的女子,不知什麼原因,不幸地成為單身母親。對她來説,生活是艱難的,但她依然守護着一位母親的職責。估計一開始,她也不是在夜場求生的,應該是女兒病了,需要大筆的錢,同時還要陪女兒治病,所以豁出去了。而最應承擔責任的孩子的父親不知是死了、是被關了、還是走了,這一切都不重要了。夜場放蕩的尖叫聲和狂野的音樂,既是自我麻醉的藥劑也是換取女兒的生命。於此,讓我們這些正常生活秩序的人向您致敬。

婦女能頂半邊天,是以前偉人讚頌女性的名句。但現代多元生活,以及生活方式觀念的多元,單身母親越來越普遍,她們不僅要頂起自己的天,還要為孩子頂起一片希望的天。單身女士們,如有良好的職業和經濟基礎還好,有許多單身女士,客觀原因,為了生活,掙扎於社會的最底層,有點甚至從事不良的工作。儘管困難,她們仍然惦記自己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仍然堅守母愛天性,塵世俗態之中,她們心中仍然有夢,仍有屬於她們堅守的高貴。

世事艱難,二十多年前看到一個俄國的報導,説失業大潮中的莫斯科一位單身母親,為謀生……,工作時娃兒就躲進衣廚。警察打擊,逮走母親,娃兒餓死,母親變瘋,殘酷如此。當時感覺並不深刻。現在看來,單身母親的艱難,難於心之孤寂,難於生存壓力,難於社會不良刁難。為了孩子及生活,咬牙挺住,像劇中思慧一樣,那怕跳鋼管舞,也在所不惜。所以我在一篇關於佛理的文章説:在歡場散金,只要行為不過份,也是普渡眾生。

以後的工作生活中,遇到成功的單身母親,我們要加倍地敬意,因為她的成功更來之不易;遇到為生活辛勤付出的單身母親們,生活不易,母愛不減,故更要尊重她們!上帝如是,佛祖如是,眾生如是,我等尋常人更應如是!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13

什麼叫作神藥,人世間真的有神藥嗎?如果有,它的價格人民可以負擔的起嗎?什麼又是藥神,現實中真的有這樣的神嗎?如果有,他們願意大發慈悲的幫助患者嗎?

在我看來,藥到病除、藥到人心的神藥就像仙釀一樣可遇不可求,就算世間有這種藥,那也是富貴人才有權利享受,上等人才有能力享用。正可謂人生實苦,底層人的苦苦掙扎換不來同情,得不到救贖,只好逼得好人作惡,逼得藥販走私,逼得人性險惡,逼得人世動盪。

懸壺濟世、慷慨無私的藥神就像神仙一樣是一種虛無的幻想,不切實際的追求,即便人世間還有這樣的神醫,那也是上流社會的專屬,權力人士的專用。正可謂物慾橫流,窮苦人的步步維艱換不來生命,偷不來安樂,只好輸得一敗塗地,搞得頭破血流,攪得天翻地覆。

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像程勇一樣甘願幫助病人的藥販,我也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泯滅人性、拋棄良知的“神藥”代理商,我只知道,現如今的社會,看病成為了一種窮苦人民負擔不起的重大開支;我只知道即使有的人很幸運,得到了藥物的支持,得到了醫生的救助後,除了一個傷痕累累的軀殼之外,除了一個殘破不堪的靈魂之外,除了一個不堪重負的家庭之外,到頭來什麼也沒剩下,什麼也沒得到……

我知道自己太過悲觀,可是現實就是這麼不堪,這麼殘酷,這麼叫人無可奈何。有些像白血病一樣的患者深陷在痛苦的泥潭裏,得不到求生的希望,找不到生存的出路。他們其中,有的只能依靠程勇這樣的藥物代理商來支撐自己的生命;有的麻木的待在醫院裏,一次又一次進行沒有邊際,沒有盡頭的治療;有的卻因為昂貴的藥物費用和治理費用,只能麻木的一天天感受着自己的生命消逝而去。

面對這樣的窘境,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患者能做些什麼,藥販能做些什麼,我只知道,針對這樣的現狀,國家應該加強治理和管制,政府應該加強執法行政的力度,醫院應該加緊創新制藥的效率,醫生應該加強仁心、愛心的培養。只有這樣萬眾一心,齊心協力,才能使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患者的盼頭越來越高。

藥販絕不是藥神,“格列寧”也絕不是世間藥,我堅信,我們國家就是藥神,我們的國家就是神藥。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14

昨天老婆的朋友請看這部電影,她是個非常喜歡看喜劇片和美國大片的人,居然請我們看這部電影,着實很吃驚,因為之前她從來沒想過去電影院看這種類型的電影,不得不説,現在人的觀影水平在提升。

真的是部很不錯的電影,幾次鼻酸,王傳君先生演技太亮眼了,對他印象還停留在關穀神奇的階段,但這次表演,實在驚豔,臨走時,看着愛人和孩子,讓初為人父的我特別感觸,不想拖累他們那種心情,看着扎心的疼。明明想好好的活着,但是卻只能不捨的離開。裏面的黃毛,感覺就是身邊的某些人,沒有死於白血病,卻因為逃避警察追捕被卡車撞了,程勇抓住警察領子質問,他只是為了活下去,有什麼錯,是的,他沒做傷天害理的事情,僅僅想活下去,回去看看自己的家人,像是個沒根的人,消逝在塵世間,連點念想都沒留下。

電影裏,人物都是鮮活的,其實最讓我覺得驚訝的是那個賣假藥的,從程勇一幫人跟假藥販子打起來,就覺得這事兒肯定要毀在這傢伙手裏,越往後,越這麼覺得,到最後敲詐程勇的時候已經是確定無疑了,但是被警察抓住後,他冷笑笑,把所有過錯一肩承擔了,當時覺得不可思議,病友們要保護程勇,因為他給他們帶來了生的希望,哪怕裏面的警察,在人性的拷問面前也難以抉擇,這個讓人覺得喪盡天良的假藥販子,居然為了保護個只見過幾面,砸了自己攤子的人,説出他名字還能減刑的人,選擇了自己承擔,這一段真挺震撼的,他説出了人世間的無奈,做救世主,但救不好窮病,窮也是一種病,很心酸。

人世間有太多的苦難,但是總的來説還是光明的,我真的很敬佩導演的功力,這麼多的人,每一個都不是扁平的,他們好像就生活在我們的身邊,裏面的牧師一直對程勇説,上帝保佑你,上帝不管存不存在,後半部分主演確實在做着上帝做的事情了,主角一開始對牧師説的一堆大道理,最後居然都應驗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主角最後被抓,與全國範圍的發藥不是沒有聯繫的,那時候他想的就是能救一個是一個了。

看到這樣的電影,真的欣喜非常,已經好久好久沒進電影院了,説真的,很多電影,真的沒法看,不知道在宣揚什麼,裏面的導演到明星,也毫無對作品和觀眾的尊重可言,多的是為了票房,慶幸的是,這些人好像也漸漸失去了觀眾的尊重,我不是藥神這部原來我認為的小眾電影,首日票房居然突破了三個億,不得不説,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觀影水平肯定會有所提升,走向文明社會的雙腳雖然沉重,步履蹣跚,但是她依舊在堅定不移的前進着。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15

20xx年9月26日,電影《我不是藥神》獲得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讓這部曾經一夜之間佔據各大熱搜榜,上映三天票房超過十億,十多年來第一部豆瓣評分高達9分的這部國產電影,重新火了起來。

電影是取材於一個真是的故事,講述了一個通過走私進口抗癌藥,救活很多患者,但最後被司法處理的爭議人物與爭議故事。

這部電影為什麼這麼火?因為他觸動了中國人最敏感的神經,揭示了一個深層次的社會問題,悲慘和幸福的距離只是一場病,中產和底層的距離只是一場病,一個北京中產的流感故事已經觸動了一次國民的神經,這次大家的小心臟再次有點受不了,是不是感覺到脖子後面在嗖嗖地冒冷氣?

進口抗癌藥國內的價格是國外的數倍,我們可以解釋各種税呀費呀如何如何,但患者要的是實際結果,我們的外匯儲備超4萬億美元,進口一些國內患者需要的救命藥是毛毛雨呀,我國的財政收入在20xx年就超過了10萬億,放棄了救命藥的那點税影響應該不會太大,其實拋開進口藥來説,即使很多正常的治療費用又何嘗不是天價?那年北京的中產一次流感已經證明,你辛苦半生,你小有成就,一場病就會將你打入地獄。

還有多少患者由於無法支付醫藥費被拒之醫院門外,又有多少患者被終止治療,在得知孫子患病消息後,患病的爺爺選擇自盡來為孫子省下醫藥費,這樣的故事起止是心酸可以形容的!

問題是,我們的國家已經很富強了,我們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20xx年我們外投資已經超120億美元,我們的飛船已經上天,我們的航母已經下水,我們確實已經不是40年以前的中國了。

我們的醫療資源也是很豐富的,我們造房子的的能力世界第一,多造幾個醫院應該不是問題吧,我們的醫學院在校人數400萬,每年畢業生超100萬,醫療人員也不應該缺吧,我們生產的藥物及醫療器械還能大量出口創匯,20xx年我國醫藥出口達607.99億美元,20xx年我們的醫療器械出口達217.03億美元,保證自己國家的患者享受這些資源應該不是問題了,老百姓的生存權是壓倒一切的。

值得欣慰的是,這部電影以後,我們終於實現了很多種抗癌藥進口零關税,並將大量抗癌藥納入醫保,這些進步的取得,不能完全否認沒有《我不是藥神》的功勞。

《我不是藥神》的火爆已經超出了電影本身,不是因為它的藝術成就,而是因為它讓社會產生了共鳴,並推動了一些變革。

標籤:觀後感 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