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通用20篇)

校園2.23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把欄杆拍遍》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通用20篇)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是誰,獨自高登危樓,痛拍欄杆?“聞説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是誰,面對雙溪名勝,長歎一聲,只道:“載不動許多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是誰,以這幅對聯為座右銘,上對蒼天,下對百姓,我行我志,不改初衷?拋開那些花草閒情,丟棄那些所謂的故作深沉,我被一段段歷史震撼,那真是一種過目不忘的深刻啊!

最令我耳目一新的,莫過於辛棄疾了,他是沙場將軍,人盡皆知,他壯志難酬,報國無門。而樑衡筆下的辛棄疾,卻讓我真正認識了一位悲壯的,執着的他。

他願為君王收復失地,他有一顆比火還炙熱的心,他也有單槍匹馬,利劍斬人的經驗,只是,他錯在了時間,他沒有遇到明君。那時動盪的南宋,只圖苟安,不求收復失地,他欲上戰場,只有淚雙流啊!他再也沒有機會馳騁沙場了!他只能用筆、用墨、用淚去揮灑宣紙;他再也不能血濺戰袍了!他只能仰問蒼天,為歷史留下一聲聲悲壯的呼喊,遺憾的歎息,以及無苦奈何,“可憐白髮生!”他也只能自嘲地笑笑,熱淚橫流。即便他有一身力,一腔志,也無處安放,唯有江水悠悠,不知疲倦,似詞人的長歎,無語東流。

“他的詞不是用墨來寫,而是蘸着血和淚塗抹而成的!”樑衡先生這麼評價:“我們今天讀其詞,總是清清楚楚地聽到一個愛國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訴,一遍一遍地表白,總忘不了他那在夕陽中扶欄遠眺、望眼欲穿的形象。”空想血灑大漠,臨江水,望長安,拍欄杆,淚空流。

在今天這個浮華、喧囂的時代裏,我們沒了昏君,卻也失了真正看透世俗的偉人。不妨在繁忙中想想吧,保持一顆寧靜致遠的心,像秋白一樣,像林則徐一樣,像稼軒一樣,在歷史上站起來,將一腔豪邁保存下來,千年以後,浩氣猶存。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2

積北宋兩三百年之動盪,才產生了一個辛棄疾。

想起宋政治之黑暗,心中一陣悸動;但想到辛棄疾,彷彿又看到了曙光。

中國歷史上,由行伍出身,從武起事,而最終以文為業,成為大詩詞作家的只有一個人,這就是辛棄疾。這也確定了他的詞除了文學氣質之外還有一種特點。

當年,人民不滿於金的侵略,辛棄疾在22歲時也便拉起一支義軍,後與耿京義軍合併。他奉勸耿京南下歸宋並親自聯絡,不想這幾天又生變故,部將叛亂,耿京被殺,他擒叛將,押解至臨安正法並率萬餘人南下歸宋。不料世事難測,他南下歸宋之後,失去了快刀利劍,只剩下一支羊毫軟筆,為歷史留下悲壯的呼喊,遺憾的歎息和無奈的自嘲。

辛棄疾願為國棄疾,可當大權由一個昏庸的人掌握,忠臣是否還有説話的機會?只有將諫言嚥下,將忠心深藏,登危樓,怒拍欄杆,痛拍欄杆,這時的他對朝廷仍抱有一絲希望,可到了晚年,便明白報國無望,只得哀歎:

烈日秋霜,忠肝義膽,千載家譜。得姓何年,細參辛字,一笑君聽取。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心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世間應有,芳甘濃美,不到吾家門户。

辛棄疾的詞,是在時代的運動裏,磨出來的。他時而被夾在其間,感受折磨,時而又被甩到一邊,被迫冷靜思考。正是寄予宋幾百年動盪,產生了一個辛棄疾。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3

也許這個故事你並生疏——一位老人,在一個山住了15年,與許多人一起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帶,3700畝林網。與風沙抗爭,雖已經81歲了,但他依然留在這裏,準備好了棺材,在付出心血的山裏等待死亡。

也許他沒有周總理的為人民服務,即使生病也在病牀上批改文件的令人感動,也沒有華羅庚在講台上與世人道別的隆重,有的只是在山溝中綠化便留在這綠色遍野的山溝中,等待死亡。他用這樣的方式實現自己的價值。

山溝裏的樹沒有白楊的挺拔,沒有街旁邊樹的公整如一,為城市增添魅力,而只是稍微傾斜,有的已被被雨水沖刷的七零八落,但他們所在的山坡上,已經形成了一層一層的梯形。老人説:“這些樹下有2米多的淤泥呀。”那些樹便像老人一般堅守自己的職責,付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老人從中年到老年,身體漸漸虛弱,拄着枴杖,每一天在自己的小院門口看着自己的成果,有時拿起自己快不能拿動的鋤頭與樹苗,一種下,澆水。誰能想到,就是這樣的堅守。15年做成了常人不敢想象的巨大任務。並還將自己的辛苦換來的錢全給大家,一冬天,便為村民一人買下了一個彩電。

山,綠色與微風相映成趣,滿山的翠綠,生機勃勃,老人已與這山融為一體。他的生命更已經轉化成了青山,永遠不老。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4

學過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後,我從詞的字裏行間中領悟詩人當時的那種壯志難酬的憤懣和對國家無限地熱愛和擁護之情。今天我又閲讀了樑衡的《把欄杆拍遍》一文,對辛棄疾這位誒大的詞人更增添了許多敬佩之意。

文中寫道:“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的,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他是以一個沙場英雄和愛國將軍的形象留存在歷史上和自己的詩詞中。”的確,辛的詞摻雜了太多的內心深處的情感和自己的抱負與胸襟,讓我們今日重讀他的文章時,仍會像作者一樣,感到一種凜然殺氣和磅礴之勢。

作者寫出了辛棄疾的《破陣子》,那恢宏的氣勢和那其間流露出的愛國熱情,讓我們的心靈為之震撼。

作者寫道:“要是為辛棄疾造像,最貼切的題目就是把欄杆拍遍。它的一生大都在被拋棄的感歎與無奈中度過的。”“他被九蒸九曬,水煮油炸,千錘百煉。歷史的風雲,民族的仇恨,正與邪的搏擊,愛與恨的糾纏,知識的積累,感情的澆鑄,藝術的昇華,文字的錘打,這一切都在他的修胸中,他的腦海翻騰,激盪,如地殼內巖漿的滾動鼓脹,衝擊積聚。”

我們為辛棄疾而歎服,為他而痴狂,但我們更要堅信“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5

這本書中介紹了許多歷史名人,有鐵甲烈馬,以武起家又以文為業的大詞人辛棄疾;有被皇家發配邊荒的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罪臣、同時也是中國近代史的第一位功臣林則徐;有以文為政……

對林則徐的描寫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説他是一位功臣,又為何同時説他是罪人。

在禁煙鬥爭中,林則徐傾盡全力銷煙,但皇帝卻在他上任一年半後又將他革職到鎮海,此後又被貶至伊犁。在大臣王鼎的保舉下方得“戴罪治水”,他又一次盡心盡力,但當治水完畢,所有人都得到獎賞,唯獨林則徐得到“仍往伊犁”的諭旨,他就是在一次次打擊下被趕出關外的。

但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林則徐在西行途中,羣眾都到他住處慰問,並送鞋、送傘……將他住處圍得可謂水泄不通。開封知府鄒鳴鶴公開宣示:“有人能救林則徐酬萬金。”途中,官吏、百姓都爭相迎送,為他減輕痛苦。

林則徐就像被皇帝甩出的磚頭,但這塊磚還未落地就被下層官吏和民眾輕輕接住,並以身相護,安放在他們中間。

但惡劣環境的折磨讓林則徐吃了許多苦,他“體氣衰頹,常患感冒“、”作字不能過二百,看書不能及三十行。而讓一個博學而有思想的人、曾有作為的人、一個有大志於未來的人脱離戰場,這種寂寞,常人難以體會。但林則徐卻沒有被壓垮,相反,他卻在惡劣的環境中用自身的意志和才能改選了環境,在亙古荒原上爆出一聲驚雷。

他還進行了一次,將哈密土王所佔一萬多畝耕地分給當地農民耕種。林則徐在如此困境中仍為民着想,多好的官吏!

“一個愛國臣子和封建君王的本質區別是,前者愛國愛民,以天下為己任;後者愛自己的權位,以天下為己有。”林則徐是愛民的,並一直為國效力,定是一個愛國臣子,我認為他不是罪人,是功臣、是偉人。

漫漫黃沙、大雪紛飛,荒蕪大地……這些林則徐用他的意志扛過;痛苦、寂寞、黑暗,他默默忍受。常人難以想象有困難,這位令人敬重的老爺子卻毫不畏懼。

我被這位民族英雄深深打動,他能為民族、為人民,置個人安危於不成。他的智慧與勇氣值得我們學習,他的事蹟也被編入教科書,影響着代代學子。

作者樑衡更是親自探訪林則徐所到之處,去感受他的偉大。在學習中,我們也要同困難鬥爭,更上一層樓。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6

《把欄杆拍遍》是樑衡所著的中學生讀本,在讀這本書期間,我學習到了許多我未曾瞭解的知識。

這本書第一單元是閲讀偉人,講述了范仲淹,柳永,韓愈,周恩來,彭德懷……偉人的事蹟,讓我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偉人的力量,偉人的奉獻。

第二單元是感悟生命,理解生命的奧祕。

第三單元是享受自然,帶給我從未見過的美景。

第四單元是行走人生,講述了一個個人生的小故事。

當年,人民不滿於金的侵略,辛棄疾在22歲時也便拉起一支義軍,後與耿京義軍合併。

他奉勸耿京南下歸宋並親自聯絡,不想這幾天又生變故,部將叛亂,耿京被殺,他擒叛將,押解至臨安正法並率萬餘人南下歸宋。

不料世事難測,他南下歸宋之後,失去了快刀利劍,只剩下一支羊毫軟筆,為歷史留下悲壯的呼喊,遺憾的歎息和無奈的自嘲。

一遍一遍品咂,一遍一遍回味,《把欄杆拍遍》使我沉醉,使我愛不釋手。合上書時,夕陽如醉。晚風吹拂。

“人中之傑,詞中之龍”將當之無愧,永垂不朽!

剛者不堅牢,柔底難摧挫,不信張開嘴角看,舌在牙先墮。

前者偉人以心臟最柔弱的地方卻鑄就堅強的信念城牆,擊垮命運的坎坷,鑄留恢宏畫卷,世代臨摹。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7

有一位詞人,他是辛棄疾。

一位從小習武,苦修劍法,在22歲便走上戰場,一次所謂的南歸,將這位滿腔投負,一心為國的將軍的利劍奪走,卻只是換來一根讓他欲哭無淚的筆。

但是,這位將軍並沒有放棄,他在詞中揮灑自己的才華,一首《破陣子》點破自己的憂愁,一首《水龍吟》釋放心中的悲憤,一首《永遇樂》寫滿了對自己嘲笑。

一位詞人,本應像其他人一般在詩中將心中的美寫在紙上,而他,詩中卻散發着一種稟然殺氣,和磅礴之勢,這位亡國遊子的悲憤又有誰能品味?

三十而立,四十不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正知他的名號“稼軒一般”將近五十,只能回家種地,這位豪放派的詩人也只能歎息。

報國無門,只能在房前咀嚼自己的哀愁。這位豪放派的詩人也因此成為了婉約派,細膩的心思中,包含一番滄桑。

郭沫若説過:"將軍本色是詩人。"辛疾棄疾雖是詞人,但詞中尖鋭無比,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武將。

辛棄疾,是一位傳奇。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8

樑衡寫的人物散文,一向是很出眾的,每一句描寫和點評都彷彿直勾勾地寫到讀者心裏。古代文人墨客,近現代風流人物,每一篇文章都有點悲壯的意味。尤其是描寫辛棄疾的散文《把欄杆拍遍》更是一部令人感歎的作品。

辛棄疾是一個帶有悲劇色彩的人物:“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他是一名愛國詩人,能文能武,一身正氣。無奈不被朝廷賞識,“誰能懂得他這個遊子,實際上是亡國浪子的悲憤之心呢?”晚年的他,已無沙場報國的機會,只得“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樑衡在文章的最後也發出了感慨:“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拋棄的感歎與無奈中度過的。當權者不使為官,卻為他準備了錘鍊思想和藝術的反面環境。他被九蒸九曬,水煮油炸,千錘百煉。”

在當今社會也有很多人自詡才華橫溢,苦於不被賞識,就拿辛棄疾的“欄杆拍遍”來顧影自憐。他們在頹廢中浪費了青春和激情,最終一事無成。

我有一個同學,曾經非常喜歡寫小説,投過好幾次稿,都沒有被採用。如此遭受了幾次挫折後就來向我傾訴:“太不公平了,為什麼沒有人欣賞我的文章?為什麼我的才華總是被埋沒?”他的神情像一匹千里馬找不到伯樂,眉宇間透露着一絲絲悲憤,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他。我啞然失笑,嘗試着開導他:“你不必太灰心,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他並沒有繼續自己的“事業”,一旦有人對他提到文學寫作的事情,他就搖搖頭自怨自艾,卻再也沒有動過筆。

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人還有很多。總是把責任推脱給別人,從來都沒有為自己的夢想不屈不撓地努力過。這和滿腔熱血的辛棄疾有很大的差別:辛棄疾從小就明確了一生的目標,期間遭遇過挫折,但從沒有放棄,縱然懷才不遇,仍然成為一代著名詞人。樑衡也在文章末尾提到:“他並不想當詞人,但武途政路不通,歷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詞人之道。終於他被修煉得連歎一口氣,也是一首好詞了。”

我們還年輕,還有很多好的機會等待我們爭取。早早的放棄自己,大好青春僅僅用來把“欄杆拍遍”,倒不如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朝着自己的夢想前行。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9

這個假期,我讀了我國現代作家所寫的一部散文集《把欄杆拍遍》,讀過之後,放下書本,我頓時覺得感受頗多。

在散文寫作鋪天蓋地的年代,在散文寫作沒有了“王法”的年代,在散文寫作變成了許多作家與寫手的文字狂歡與夢囈的時代?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誠寫作,給散文創作帶來了別樣的文本,也為我們帶來了堪為“範本”的“工巧散文”。這就不難理解,先生為何會成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選語文課本最多的一位。

有人説,閲讀是一種對話,是讀者與作者的交流。要實現這樣的對話,首要的便是作者要敞開心扉。不願亮出真性情的人,無法與讀者以心換心,也就無法讓讀者用心去體味,進而感動。正如餘華所説:“一位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內心寫作。”因而,“理趣”之外,不得不提的,是先生在文章中、在字裏行間所注入的無限深情。

在讀過《把欄杆拍遍》這部散文集後,我認為其中的一些語句讓我感受頗多:“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刀和劍是在戰場上向前拼殺的工具,勢必會帶着血雨腥風的記憶,是為殺氣;與此同時,也會帶着金戈鐵馬的奔騰,是為磅礴;別人寫詞用筆,力量也是隻到紙背,辛棄疾寫詞也用筆,卻是刀和劍的真實寫照,在距離戰爭最近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歷史的記憶裏面去。“你看‘艱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內俱焚。世上許多甜美之事,順達之志,怎麼總輪不到他呢?他要不就是被閒置,

要不就是走馬燈似地被調動”,良藥苦口利於病,“辛棄疾”這個名字,對於這個國家又何嘗不是一劑良藥?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喜歡苦澀的滋味,辛棄疾的一腔抱負在現實面前處處碰壁,苦口的良藥沒有自己施展的天地,就變成了咽迴心中的苦水,獨自承受。“對國家民族他有一顆放不下、關不住、比天大、比火熱的心;他有一身早練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勁。他不計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讒言傾盆”,用的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表達格式,令人想到了關漢卿的義無反顧。

我自從讀過散文後,我便開始喜歡它,喜歡它優美的語句和特殊的內容,但當我讀過了《把欄杆拍遍》這部散文集後,我對散文有了別樣的感受。

或許,在一些人看來,的散文因過於求工而影響它的自由心性,限制了它的自由發揮,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它的喜愛,因為我們中學生的寫作是須先有規範而後才有可能真正走向自由的。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0

五一假期,有幸讀了先生的散文《把欄杆拍遍》。想來,讀先生的文章不算早,先生以“一年一篇”的虔誠寫作,給散文創作帶來別樣的文本,也為很多朋友帶來了堪為“範本”的“工巧散文”。《把欄杆拍遍》使我沉醉,不能釋手,通過此文我才真正瞭解辛棄疾充滿豪情與蒼涼的一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辛棄疾《水龍吟》

雖很早就知道辛棄疾,但對他的認識僅止於一位著名的詞人,一位壯志未酬的愛國將領,內心卻不曾為他激盪過。而先生的文章,不僅讓我重新閲讀了辛棄疾的詞,重新感受了一次辛棄疾,從而真正認識了悲壯得讓人蕩氣迴腸,執着得讓人心痛不已的辛棄疾。在先生的筆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場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壯志,有為君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熱血,然則現實卻將這一切敲碎。愛國將軍辛棄疾南歸之後,手裏立即失去了鋼刀利劍,只剩下羊毫軟筆,再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樣仰問蒼天,像共工那樣怒撞不周。”感慨“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筆走龍蛇,淚灑宣紙。他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他的詞,不是用墨來寫,而是蘸着血和淚塗抹而成的。“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他用盡一生都在等待一個能重新徵戰沙場,報效國家的機會。“可誰又能懂他這個遊子,實際上有着亡國浪子的悲憤之心?”本想以身許國,淚灑大漠,如今卻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無處使。唯有登上危樓,痛拍欄杆。江水悠悠,似詞人長歎,掩埋在歷史的長河中……從詞中跨越歷史去體會當年稼軒的心境,這是我所不曾體驗過的。畢竟,歷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先生用豐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看到了一個“積300年北宋南宋之動盪,才產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歷史上具有“獨特地位”把欄杆拍遍的沙場英雄和愛國將軍——辛棄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淵博的學識,深邃博大的思想,先生怎能從中發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欄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筆下所繪的稼軒一顰一笑若隱若現。於是,在先生字裏行間所注入的無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對詞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軒在世,也會有當年白樂天那種“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的感慨。當然,更有知音為何在千年之後出生的餘恨。而我在閲讀此文時,時而為其絕妙的一筆而讚歎,時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1

有一位詞人,血灑戰場,有一位武將,文采飛揚。這個人,便是辛棄疾。

一位從小習武,苦修劍法,在22歲便有了自己的實力,與侵略蹂躪的金人抗爭,在屢次奔走戰場,器宇軒昂的之後,一次所謂的南歸,將這位滿腔報負,一心為國的將軍的利劍奪走,卻只是換來一根讓他欲哭無淚的筆。

但,這位將軍並沒有放棄,他在詞中揮灑自己的才華,一首《破陣子》點破自己的憂愁,一首《水龍吟》釋放心中的悲憤,一首《永遇樂》寫滿了對自己嘲笑。一位詞人,本應像其他人一般在詩中,將心中的“美”寫在紙中,而他,詩中散發着一種稟然殺氣,和磅礴之勢,這位亡國遊子的悲憤誰能品味?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正如他的名號“稼軒一般”將近五十,只能回家種地。這位豪放派的詩人只能歎息。報國無門,只能在房前咀嚼自己的哀愁。這位豪放派的詩人也因此成為了婉約派,細膩的心思中,包含一番滄桑。

郭沫若説過:“將軍本色是詩人。”而辛棄疾,雖是詞人,但詞中尖鋭無比,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武將。

辛棄疾,是一位傳奇。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2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説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説還休。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

做詩歌鑑賞,其實最喜歡做的那種詩歌作者一般大都是辛棄疾。因為對於我們來説,辛棄疾的詩也好,詞也好,無非就是愛國之情,報國無門的憤懣,欲上戰場殺敵卻卻始終得不到重用的抑鬱幾種情感翻來覆去的考。而在讀了樑衡先生寫的把欄杆拍遍之後,我對辛棄疾這個人有了一個更新的瞭解。

中國歷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終以文為業成為大詩詞作家的只有一人,這就是辛棄疾。

他正血氣方剛時率領眾人南下歸宋,欲為朝廷痛殺賊寇,收復失地。但殘酷的現實,將他鞭打得遍體鱗傷。南歸之後他手裏立即失去了剛刀利劍,就剩下一隻羊毫軟筆,他在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袍,只能筆走龍蛇,淚灑宣紙,像屈原那樣仰問蒼天,像共工那樣怒撞不周,為歷史留下一聲聲悲壯的呼喊,遺憾的歎息和無奈的自嘲。

他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杆,讓自己心中的悲憤,隨熱淚在臉頰上肆意橫流。他痛拍欄杆時一定想起過當年的拍刀催馬,馳騁沙場,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處使呢?他的詞不是用墨來寫,而是蘸着血和淚,塗抹而成的。我們今天再讀他的詞的時候,眼前總是浮現出他那在夕陽中扶欄遠眺,望眼欲穿的身影。

他在《戒酒》的戲作中説:“怨無大小,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成災。”他因愛國而生怨,因盡職而招災,在南歸之後不為朝廷喜歡。可他仍是懷着一腔的熱血,40年間,無論在何地何時任何職,甚至賦閒期間他都不停地上書,不停的嘮叨,有機會還要真抓實幹,練兵、籌款整飭政務,時刻擺出一副要衝上前線的樣子,你想這怎樣不讓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煩?但他卻一直心甘情願,因為他身強體壯卻只有一塊心病,金甌缺,月未圓,山河碎,心不安。

他由武而文,由文而政,始終在出世與入世間矛盾,在被用或棄中受煎熬。他不計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讒言傾盆,所以隨時局起伏動盪,他也被棄用和任用。從“沙場秋點兵”到“天涼好個秋”;從決心為國棄疾去病,到最後掰開攪碎,識得辛字含義;再到字號嫁軒,同盟鷗鷺;辛棄疾走過了一個愛國志士,愛國詩人的成熟過程。他的一生也“悠然”度過。

讀了這些散文,心靈在動盪亂世中穿梭,目光在滄桑歷史中徘徊,早已塵封於歷史的點點滴滴被樑衡先生用一隻筆勾勒出來,時間與空間的遙隔在作者筆下全部消失,指引着心靈的碰撞。

在今天這個被喧譁與浮躁聲色和娛樂的充斥的時代,不妨品一杯香茗,讀幾篇樑衡先生的文字,或許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3

南宋的牆上掛着矛和盾,另一張臉在下面走動。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南宋時期,戰爭四起,亂世紛爭,生與死的扭曲,血與淚的翻滾,終於,翻出了一個辛棄疾。

《把欄杆拍遍》是我國著名的散文家樑秋雨先生創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塑造了一位愛國、悽慘的辛棄疾,揭示了他從愛國志士到愛國詩人的過程。

讀多了繁雜枯燥的文字,回頭來看這篇散文,只覺蕩氣迴腸、酣暢淋漓。原來散文不只有少女執紅牙板,還能有好漢唱東流去!我不由得讚歎,這篇一流作者寫出的一流文章。

辛棄疾,在從前的我眼中,不過就是一個怒也筆墨,哀也筆墨的詩人,這五千年中又何缺此等人?看了這篇文章後,我才懂,他是辛棄疾,也只能是辛棄疾,他本該一生叱吒戰場,卻只能將豪情壯志壓縮再壓縮,滴在詩裏。他是一位懷才不遇的戰士。王勃、李白、陳子昂,他們將才華投擲于山水,而辛棄疾卻一心為國。因此,華夏曆史中,屬於他的那片土,註定是血紅的。

自古亂世出人才。亂世春秋百家爭鳴,安史之亂杜甫蹙眉,而南宋,出了個辛棄疾。如今我們少了昏君,多了和平,卻也失了在亂世中看透世俗的偉人,不妨在繁華中想想吧,保持一顆寧靜致遠的心,像辛棄疾一樣站起來,千年以來,浩氣永存……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4

辛公已遠,壯志不滅。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殘陽如血,沙塵飛揚,辛棄疾手持鋼刀利刃在陣前衝鋒殺敵,他的胸膛中燃燒着熾熱的火焰,此時正逢金人入侵,辛棄疾滿腹豪情凝聚在了鋼刀利劍之上。

然而,天不遂人願,自從南宋與金人講和求得苟安之後,他手裏立即失去了鋼刀利劍,就只剩下了一支羊毫軟筆,他再也沒有機會奔赴沙場、浴血殺敵,只有將無盡的悲憤融入筆端,留下一聲聲吶喊與歎息。

辛棄疾的詞不是由筆寫成的,而是用利劍刻成的,他的詞不是用墨來寫,而是蘸着血和淚而寫就的。讀辛棄疾的詞,我們彷彿能夠聽到一個愛國臣子一聲聲的哭訴,彷彿見到他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杆,熱淚橫流的悵然形象。

南歸之後,辛棄疾內心的愛國之情變得更加濃烈,作為一個亡國浪子,他並不安於苟生,他那顆愛國心把他全身燒得發熱,不管他身處何職、身處何地,他心中總不忘國恥與國恨,在這些年間,他憂民情、志復國,但國家卻怕他、怨他、忌他、煩他,於是辛棄疾滿腔的情懷只能化為泡影。

統治者的苟安,註定了南宋的滅亡,辛棄疾縱然拍遍欄杆,也無濟於事,他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一聲聲悲愴的呼喊,歲月無痕,人去樓毀,欄杆早已了無痕跡,唯有江水悠悠,似詞人的長歎,東流不息。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5

狼煙捲起飛沙,已是兵臨池下。當他立於城牆之上,金戈鐵馬之時,又何曾想到今後的自己,只能執一支羊毫軟筆,鐫刻往日的狼煙,今世的血淚,來生的寂寥。當混染煙沙的血淚與浸染悲涼的淚各一半,你,又該怎麼圈攬?

望秦淮,昔日刀劍光影重現眼前,不能悲愴地痛拍欄杆;望長安,山河已碎月未圓,看如今鋪滿宣紙的血淚,只能借酒澆辛酸,含恨輕拍欄杆;斜陽之時望遠方,寂寞掩埋浮華,只得登臨危樓,斜倚欄杆。木製的欄杆都已經凹陷下去了啊,只是他所待的沙場,所盼的政事,卻從未歸來過。他便是辛棄疾,詞中刻着血和淚的詞人。讀罷掩卷,我不禁幻想:那些擁有切膚之寂的詞句,浸染的到底是何等樣的鮮血呢?

那是混雜着煙沙的血淚吧。小時對戰爭並無興趣,也記不得“沙場秋點兵”的蕭索,“醉裏挑燈看劍”的凜然,更不知道“一將成萬骨枯”的滄桑。但我卻能讀到辛棄疾深埋於詞底血淚的飛沙狼煙,感受着它們從耳邊響起時,如風般空洞而蕭索;在皮膚上掠過時,帶着歲月和歷史的粗糙的磨砂之感。他的詞裏堆砌的,是當年沙場上半城的煙沙;而另一半城,則是飄灑的熱血,凝結的恨之血。血溶於沙,而煙沙又是自血裏流出,纏纏綿綿,生生世世,纏綿出了剛勁,輪迴出了悲涼。——這也可以解釋,為何他要痛拍欄杆:再無法以身許國,只得將一腔熱血,囿於筆墨之間,血淚之間。

那也是悲寂的血淚吧。秦淮河邊流淌着他的悲切,而遠方臨安的政壇裏,卻再無他的身影。退出政壇也好,能求得一份安靜;只是世事偏不如人意,頃刻間突然風起雲湧:政局變革,煙沙般的迷茫席捲臨安;戰火重燃,黏稠的血液浸濕祖國的土地。而他只能在一旁“袖手旁觀”,毫無用武之地,無處泄悲憤,無處話淒涼。

那種眼睜睜地看着一切都崩毀於我們眼前,而我們自己卻無力出手挽救的局面,恐怕也是懂的。目睹席捲全球的硝煙,聽見被戰火撕裂,奄奄一息的房屋所發出的微弱歎息與屋內撕心裂肺的哭聲;看見包裹着鮮血的黑雲,漫溢到天邊;聞見空氣中混雜着血腥味的,嗆得人直流眼淚的硝煙氣味,卻只能默默地為自己祈禱,為他們祝福。又聽聞祖國哪裏發生了地震,驚恐擔憂之餘,也在懊悔為何不能早發現,為何不能挽救。只得將薄薄一份紅紙包裹的錢儘量捐出,以表自己的心意。其實,最通俗的事還不在於此:盯着試卷上鮮紅的叉叉,如同置身於滿目瘡痍的大地。那些被烙上赤之印記的題無聲地哭泣,而那些像血染的乘號似的符號,在對你無聲地猙獰地笑着,高昂起頭藐視着你。而你這一瞬間彷彿開了竅似的,覺得這些題目似乎都會;可是都會又能怎樣呢,你已無力改變鐫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法改變已定盤的成績。是啊,當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這一切悉數崩毀而無力出手相救之時,我們的心就已被那滿地的飛沙狼煙所吹打得無處躲藏,只好閉上乾澀的雙眼無聲地喟歎,任憑它們將皮膚劃出道道血痕。不過幸運的是,我們還不至於悲寂,我們還有希望。

而辛棄疾呢?他或許早知道自己命已定盤,不可能在政壇抑或沙場上打出一片天地,亦告誡自己,不要再有徒勞的努力;但在每一個身後藏有漩渦的所謂“希望”面前,又會棄這宿命於不顧,隨時準備“衝鋒”。最終導致一次次的左遷,無奈只能自我嘲諷。他沒有真正的希望,卻還信奉着所謂的希望,這恐怕才是他人生最大的悲哀,也是血淚詩篇中,最為滄桑的煙沙。

那也是溶解了生命的血淚吧,連凝六朝金粉的秦淮河之水,都比不上它的複雜。時代對他的冶煉,春回大地時的憂與寂,身在田間卻心在沙場的愁,又有誰能解?

沒有人。那是最深沉的情與思凝成的煙沙,比血還要黏稠。也只有輕拍欄杆才能得到它的理解。

看見籠罩半城的煙沙,就已經明白了自己一腔熱血;金戈鐵馬,替國爭天下之時,就已知曉了今後的宿命。當混染煙沙的血與浸染悲涼的淚各一半,也只有用那些粗糙與滄桑冶煉自己,直到能用唯一可用的羊毫軟筆,將那半城的煙沙,浸入到半城的血淚之中去。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6

因為是一個慷慨激昂的人為一個胸懷大志的人寫的散文,所以一氣呵成,讀起來使人心潮澎湃。辛棄疾對於我來説並不陌生,但只停留在“料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千古江山,英雄無覓”“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等詞句中。

而今讀到樑衡的文字,才瞭解到辛棄疾那卓越的才氣、不同凡響的本領中又藴含怎樣的悲愴與無奈。

所有人都説,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的,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在距離戰爭最近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歷史的記憶裏面去。時隔千年,再讀他的作品時,仍感到一種凜然殺氣與磅礴之勢。那種對國家的熱愛與建功立業的迫切心情是時間所不能消磨的。

然而,天總是妒忌英才,他空有一身本領,滿腔熱忱,卻無施展之地。總是“稍有政績,便招謗而被棄;國有危難,便又被招而任用”,人的一生就這樣大起大落,大進大退,大忙大閒着。“南歸之後,他手裏立即失去了鋼刀利劍,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軟筆,他也在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袍,只能筆走龍蛇,淚灑宣紙,為歷史留下一聲聲悲壯的吶喊、遺憾的歎息和無奈的自嘲。”曾經的金戈鐵馬,終成為過眼雲煙,殘留的只是那報國無門的憤懣。

我以為經歷這樣的挫折,他應該自暴自棄,應該消沉低迷,可是他卻帶着一顆不得志的心,獨上高樓,憑欄遠眺。像屈原那樣仰問蒼天,像公共那樣怒撞不周,他拍欄杆,面向江水,眼淚橫流。“東岸綠蔭少,楊柳更須載”,慢慢咀嚼自己的寂寞,體味生命。

我想樑衡是真正懂辛棄疾的人,或者説是真正能夠讀懂他詩詞的人,正因這樣,他才能將辛棄疾的內心展露無遺。甚至可以説,他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就已經化身成了稼軒,面朝江海,拍遍欄杆。

現在的生活很美好,已經不需要再通過拍欄杆來宣泄心中的不快,但我們仍要像辛棄疾咀嚼寂寞那樣,去咀嚼我們的生命。

如果要用詩來形容生命,那我覺得:生命有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般的閒適;有如李清照“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一般的執着;有如蘇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般的美好;也有如孟郊“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一般的牽掛;但生命更多的是如平凡人“酸甜苦辣,樣樣俱全”一般的精彩。

生命的寶藏無窮,但需要人們去發掘;生命的情感千絲萬縷,但需要人們去咀嚼;生命的精彩無限,但需要人們去創造。生命就像一條小河,表面淡而無味,每當天高氣爽,秋天來臨,樹葉凋零,悠悠落入水中,泛起點點漣漪,給小溪增添了些許色彩,幾條游魚更為它增添了無限活力,看似平平淡淡,卻意味無窮。

生命雖然有限,但我們可以在咀嚼中將其慢慢變長,變得充滿韻味。像辛棄疾在憑欄遠眺中咀嚼寂寞一樣,讓自己有事可做,有事可想,有事可以寄託。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7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這句詞充分體現了一位胸懷大志,欲血灑戰袍,為國捐軀,到最後手中卻只剩一根羊毫軟筆,只能筆走龍蛇的詞人——辛棄疾,欲為國戰鬥,卻被國家拋棄的複雜情感。

辛棄疾,南宋詞人,代表作《破陣子》、《水龍吟》等。他不怕小人,只為報國。可是宋主昏庸,有用之時便啟用他,沒用時便棄之不顧。他的《破陣子》,除了岳飛的《滿江紅》可以與之媲美之外,沒有人再能寫出這樣豪放的詩詞。雖然杜甫也寫過“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王昌齡寫過“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但這些都是沒有實戰經驗的想象。只有經歷過戰爭,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橫刀立馬,才能寫出有實戰經驗的詩句。

有人説辛棄疾是繼蘇軾之後的豪放派詞人,可蘇軾的豪放只在“大江東去”,而辛棄疾則是胸懷大志,卻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在他的詞中,我感到了無名的憤恨。還有人説他是婉約派,可李清照、柳永的委婉只在“梧桐更兼細雨”,而辛棄疾無法報國的情感,千言萬語説不盡啊!我看到了莫名的心酸。

南歸後40年,他有二十年沒有入朝為官,朝廷對他只准旁觀,不許插手,不能插嘴。可他還是心繫祖國,渴望有一天朝廷又會重用他。回顧他的一生,我們看到一個意氣奮發的青年將軍,一個英雄無用武之地的中年人,一個憤恨而又無奈的白髮老人。無奈啊!朝廷為何不用?為何?為何?辛棄疾的.詩詞與其他文人的並不一樣,別人的詩詞是用墨寫成的,而他是用血和淚寫成的。在他的詩詞中,我看到了無名的憤恨和無奈,莫名的心酸和無盡的惆悵。

在南宋的兵荒馬亂中,辛棄疾原本該是個天生的將軍,可他在命運的操縱下,手中沒有了利刃,只剩下一根羊毫軟筆;心中沒有了報國大志,只剩下無盡的惆悵……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8

這個假期,我讀了中國現代作家樑衡寫的散文集《把欄杆拍遍》,讀完後,放下書,我頓時有很多感觸。

在散文寫作勢不可擋的時代,在散文寫作沒有“王法”的時代,在散文寫作已經成為許多作家狂歡和作家夢想的時代。

樑衡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誠寫作,給散文創作帶來了別樣的文本,也為我們帶來成為“典範”的“巧文”。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樑衡先生會成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選語文課本最多的一位。

有人説閲讀是一種對話,是讀者和作者之間的交流。要實現這樣的對話,第一步是作者要敞開心扉。

不願表現自己真實本性的人,無法與讀者以心換心,也就無法讓讀者用心去體味,進而感動。

正如餘華所説:“一個真正的作家總是為他的心而寫作。”因此,除了“理趣”之外,不得不提的是,作者在文章中,在字裏行間注入了無限的感情。

看完散文集《打倒欄杆》後,我覺得其中的一些句子讓我感觸頗深:“辛棄疾的文字不是用筆寫的,而是用刀和劍刻的。”;

別人用筆寫字,力量也只到紙上,辛棄疾用筆寫字,卻是刀和劍的真實寫照,在離戰爭最近的地方,吧感情深深的刻在生命和歷史的長河裏。“你看‘艱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內俱焚。

良藥苦口利於病,然而,並非所有的人都會喜歡苦澀的滋味,辛棄疾一腔壯志在面對現實時處處碰壁,苦口的良藥展示自己的天地,便成了咽迴心中的苦水,獨自承受。

“他有一顆對國家和民族的心,這顆心比天空更大、更熱,他不能放手,也不能關閉;他有無窮無盡的實踐能力。他不怕流言蜚語。他用了“蒸不爛,煮不熟,錘不扁,炒不扁”這句話,讓人想起關漢卿的義無反顧。

自從我讀散文以後,我就開始喜歡上它了,喜歡它優美的句子和特別的內容,但是當我讀到《把欄杆拍遍r》這本散文集時,讓我對散文有了不同的感受。

也許,在一些人看來,樑衡的散文是如此的苛求,以至於影響了它的自由本性,限制了它的自由發揮,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它的喜愛,因為我們中學生的寫作在真正自由之前必須受到規範。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9

樑衡的文章讀到現在,最喜歡看他寫的議論文。我一向堅信,不論寫什麼樣的文章,將自己獨一無二的思想傳遞出來的才算是成功。樑衡的議論文與我的評判標準完全重合,句句振振有詞、擲地有聲。特別是那篇《怎樣區分低俗、通俗和高雅》,思辨的力度,簡直讓人拜服。但今天其實想呈現的,是一些有關於讀了樑老的文章後,我的思辨。

讀了《教材的力量》後,我吃驚於那篇《晉祠》居然影響到了那麼多的學生,更吃驚於我當初讀它時卻沒受什麼感動——甚至説,根本沒什麼感覺。我在讀到本書第三單元的時候還特地重讀了《晉祠》原文,的的確確是生動美妙。可為什麼當初學這篇文章的我,就沒有感受到呢?

我“思辨”了一下,覺得原因有二:

第一個是因為老師沒教好。我們的老師在上課之前就在大屏幕上放出了她自己去晉祠遊玩時的照片,照片上的晉祠泯然典型的“中國式景區”,遊人密密麻麻,小販熙熙攘攘。上課了,老師對着大屏幕為我們介紹晉祠:“我去的時候晉祠裏面外面都是小攤販,哎呦,真的是亂七八糟的……好了,我們來看文章……你看這裏,描寫得多美啊!”殊不知,我們早已因為她對於晉祠的描繪而對之感到乏然無味了。

或許是因為我從小就立志想從事教育行業,我總喜歡思考如何成為一個好老師。現在,《晉祠》的這個例子又給我帶來了這方面的啟示。我覺得作為一個老師,最重要也是最難達到的是引起學生對於所傳授內容的興趣。

這一點雖説難達到,但我覺得,至少應該在課堂上、講課文時,為學生營造一個美好的氛圍,至少不應該去破壞這個氛圍。即使現實真的很骨感,但我們又不是在上社會課。文章中的晉祠,處處透着古樸之美。而作為一個教師應該做的,我認為應當是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們還原“晉祠式”的美,卻不能用現實當中的情形來草率地帶入其中,這樣反而破壞了這份獨一無二的美感。

第二個原因,私心覺得是因為教材編得不好。且不説排版與插圖,單憑教材上對於文章的剪切,就讓古色古香的晉祠又一下子遜色了很多。我一直固執地認為被用來細細品讀的文章就不應該剪切任何子句、段落。讀文章好比看“場中美色”(當然不是“一眼即過”)。若要看一個美人是否真美,當然要看未經過任何修飾的樣子嘍!美人的眉眼多情、腰肢纖細,可若直接扔給你一段細腰、柳眉,和一隻骨碌骨碌轉的眼珠子,這可哪裏還有美感可言呵!

説得太激動了,有些言過其實。不過我覺得,文章不應該剪,像《晉祠》這樣的好文章,更不應該剪。擔心課時的話,老師們哪怕略過這些沒有什麼知識點的句段,也應該保留學生們觀賞這“美人”身上各部分的權利,無論美醜。你瞧,《晉祠》原文中,其中有許多關於石像、雕刻的典故,我在讀時便能能夠結合着這些典故去“遊”晉祠,那樹、那水、那石,都是有故事的,便更顯得活靈活現。可是課文中,卻刪去了這些段落。失去故事的晉祠變得單薄了許多,單薄到只剩下一頁書紙。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剪後的文章早已“花非花”,又怎能不讓我們這羣年少無知的“蜂蝶”們懷疑真正的“春色”好文在課本之外的地方呢?

堯堯的話:也是育才的作業。要求讀文章,寫筆記。我從來不知道“讀書筆記"該怎麼寫,跑到新生羣上一問,有一個姑娘答:“邊讀邊寫唄。”然後我便意識到讀書筆記就是“讀書時的筆記”——這樣解釋可能有點古怪,不過的確給了我啟示。我就把自己的在讀時的思緒整理,歸納起來,便形成了這篇文章。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20

我從來沒有如此深刻地瞭解過辛棄疾。

從國中課文中學到,他能文能武,是絕世的愛國之才,卻從未深想他傾注於筆尖的,是滿滿的憂國憂民;他宣泄於刀尖上的,是對敵人的憤恨和寧死為國的堅定決心。他的一生大起大落,政途沉浮不定,卻不動搖那耿耿愛國心。當時的國勢不定,掌權者都選擇要聽命任之,只有一個辛棄疾,還如此滿腔熱血,一心救國救民,收復失地。好一個鮮明的對比!

而歷史卻只留他撫上欄杆時那輕輕一聲歎息。

事實上,辛棄疾很單純,滿心的為國為民,滿腔的熱血激情,只為了能安定祖國,一門心思地為國家着想。朝廷任用他,他必然傾覆所有予以答覆;朝廷棄他,他仍心繫朝政,自省待命,以便於下一次任用時能更好地回覆。可是,愈賣命,卻愈招國家的冷落。在朝廷百官乃至天子都認定一切再沒有意義,灰心墮落時,辛棄疾炙熱血紅的愛國心,為國捐軀的忠心和執著的精神對他們而言太過耀眼,刺亮了天空,卻穿不破朝廷眾人心中的陰暗。於是,他每一次發出光芒,還未喚起人們的熱情,就又重新投入了密閉的暗室,只剩他仰空長歎,拍杆歎息。

那一拍,只輕輕一聲,卻拍出一個絕世愛國者那無限的惆悵,不能言語的愁緒,孤單的苦悶,無可奈何的悲痛。

我能想象到,辛棄疾夜半猶不能眠,對酒澆愁愁更愁,他緩步走出樓閣,撫上那早已斑駁的木欄杆,仰頭看那邃藍天上一輪孤月,只照得地上一片蕭條,怎能不愁?怎能不憂?敵軍近在眼前,自己卻仍被朝廷棄之一邊,只能眼睜睜看農民百姓饑荒逃亡;只能聽奄奄一息的村落民眾被侵略者奪去性命時痛苦的哀叫;只能如今與孤樓相依,撫欄空想,無能為力。一聲輕歎,小的聽不到,輕的可以忽略,卻真真實實地,從那能文能武的臣子嘴邊歎出,忍下幾聲鳴咽。真真是“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説還休。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啊!

這樣一個辛棄疾,不得不讓我欽佩。他的骨氣,決心,伴着無奈和愁緒,就這樣穿過歷史,隨那在欄杆上的輕拍,一聲聲,傳到我心裏。

好一個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