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書劍恩仇錄讀後感

校園5.16K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書劍恩仇錄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書劍恩仇錄讀後感

  書劍恩仇錄讀後感1

這個暑假,我閲讀了金庸先生的《書劍恩仇錄》。該書是一部武俠小説,講述的是清朝乾隆年間的關於紅花會的事。話説乾隆是紅花會總舵手的哥哥,是一個漢人後裔,是以前雍正為了得到康熙的喜愛,將自己家的剛生下的一個女兒與當時剛生下的陳家的剛生下的一個兒子做對換,康熙十分喜歡這個孫子,就傳位給雍正,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乾隆。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奉了紅花會上一任舵主的遺命,説服乾隆將滿洲人趕回原籍,恢復漢族天下。最後卻以失敗而告終。

看了這部書,我的感想有很多。首先,我最感動的是紅花會的十五個當家各個都是勇猛無比,為了自家兄弟出生入死。一開始四當家奔雷手文泰來被許多朝廷的人所打傷,紅花會的很多人都為了救他而與朝廷犬牙相鬥,但朝廷也有高手,終究沒有救到,文泰來被帶去杭州問斬,紅花會的所有當家傾巢而出,當文泰來在監獄時,連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都願意自己假扮成文泰來而讓文泰來逃出去,卻也沒有成功。後來紅花會羣雄擬定了計劃,決定強攻救出文泰來。官兵在關押文泰來的樓底點了火,欲燒死紅花會羣雄,卻讓紅花會羣雄逃了出來,但是紅花會十四當家餘魚同為了救文泰來被大火燒傷了面部,毀容了。從中,我覺得紅花會眾人十分重義氣,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來救出自己的同伴。

在説服皇上時,陳家洛同意了皇上的所有的條件,他甚至將自己的心愛的女人香香公主都給了皇上,只是為了恢復大漢天下,他忍氣吞聲,卻無奈最終皇上被皇太后所訓斥,才沒有成功。

在所有人中我最喜歡的是金笛秀才餘魚同。他身為本書的男二號,在紅花會中坐第十四把交椅。一出場餘魚同對自己的名字如是解釋:“餘者,人未之餘。魚者,混水摸魚之魚也。同者,君子和而不同之同,非破銅爛鐵之銅也。”從中可讀出孤芳自賞的味道。他一開始是暗戀駱冰,卻因駱冰為文泰來妻子,只能偷偷的喜歡她,卻又因有一次對駱冰無禮,他一直很愧疚,只想要彌補她與文泰來。後來在救文泰來時餘魚同義無反顧的救文泰來,導致自己被毀容,但終究彌補了文泰來,他心中也就踏實了下來。後來,他與一直愛慕他的李沅芷結婚。在我看來餘魚同是一個悲劇性十分強的人。

這部書是一部武俠小説,裏面對眾人的描寫都是十分的傳神,對武打場面的描寫更是一場精彩。從中可以讀出每個人性格是不同的,但是又有一些相同的性格;雖有相同的性格,但每個人的表現又不一樣,更可以體現金庸的寫作技藝神乎其神。

  書劍恩仇錄讀後感2

《書劍恩仇錄》作為金庸武俠小説創作的起點,金庸先生對這部經典武俠貌似卻不太滿意,“經驗和修養的欠缺”是金庸後來對這部小説的評價。但不可否認,金庸先生心目中的大俠形象就是從這部處女座開始的:其優柔寡斷似《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其多情敏感似《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其家國情懷似《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因此,我嘗試通過對主人公陳家洛這一複雜人物形象的分析探尋金庸在本書創作中所要表達的精神內核。談一下個人的心得體會

一、書與劍意象的交織

書與劍是在書名中統攝全篇的意象,從文意上理解便是“儒俠”,即飽讀詩書、武功高強的俠客。何為俠客?《史記·遊俠列傳序》記載:“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司馬遷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不軌於正義”的遊俠,突出描寫了其氣節高尚與武功高強。而在李白的《結客少年場行》中“託身白刃裏,殺人紅塵中。當朝揖高義,舉世稱英雄。”則突出了俠客的浪漫色彩。到了金庸這裏,假借歷史背景的襯托,使得其筆下的俠客有了較之前更為豐富的文化內涵,“書”、“劍”二字已經不限於飽讀詩書、武功高強的表象,而是指向既具俠骨柔情而又儒雅瀟灑氣質,並通過描寫這種氣質最終指向人物的家國情懷。且看陳家洛在本書中的第一次出場:持白子的是個青年公子,身穿白色長衫,臉如冠玉,似是個貴介子弟。這是通過武當派大俠陸菲青之眼來寫陳家洛,突出了其不同於傳統俠客的書生氣的一面。此外,“書”的一面還體現在陳家洛的才學上,當東方耳請陳家洛留贈一扇時,陳家洛揮毫寫下:攜書彈劍走黃沙,瀚海天山處處家。大漠西風飛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此詩意境廣闊,足顯胸中志向,落筆卻在桂花,正是以小見大,可謂書生俠。而談及其“劍”的一面,則要看其張召重對戰時的描寫:“眾人驚呼聲中,陳家洛忽的轉身,左手已牽住張召重的辮尾,配合着餘魚同笛中的節拍,把辮子在凝碧劍上一拉,一條油光漆黑的大辮登時割斷。陳家洛右手拍的一掌,張召重肩頭又中。”這正是陳家洛在山洞裏由《莊子》悟得的武功,順着餘魚同吹奏的十面埋伏緩步前攻、趨退轉和、瀟灑異常。由此可見,他的“劍”不僅僅是殺人的劍而是與“書”交織的劍,所謂劍中有書,其書劍精神其實是渾然一體的。這種書劍精神的交織集中體現了陳家洛的人物性格,也推動着全書的情節發展,並引出了本書的主線——恩仇。

二、恩仇的糾葛

陳家洛身上既有傳統儒生的家國情懷,又有江湖俠客的快意恩仇,前者使其負有經世濟民、修身齊家的理想,後者讓他身負統領豪傑、壯大門派的職責。而在金庸所設置的反清復明這一特殊歷史背景下,二者交織演變成了以“劍”作為手段來達成“書”的理想,也即通過以武力對抗推翻清廷的手段,達到修齊治平還漢人天下的家國理想。然而,陳家洛作為乾隆親兄弟的另一層身份使得他無法像其他人那樣殺伐決斷,國仇家恨在這樣巧合中變得微妙而糾結,他身上“書”的一面戰勝了“劍”的一面,書生意氣代替了武裝鬥爭,最終放棄了愛情選擇了妥協,在將香香公主作為籌碼與乾隆做交易的那一刻,就已經預示了最終的悲劇結局。陳家洛最終還是沒能突破自身的侷限性,不論是妄想通過乾隆來實現恢復漢室江山的目的還是犧牲自己的愛人,實質上透露出的還是他作為一個深受儒家封建價值薰陶的讀書人的軟弱性以及作為身處江湖之中的俠客在政治上的幼稚性。他既未能報答師父的教導之恩,也未能報答香香公主的獻身之恩,更無法報國仇家恨之仇,貫穿全書的愛恨恩仇最終在優柔寡斷的陳家洛手中無疾而終。這種優柔寡斷不僅葬送了整個江湖寄予厚望的光復大業,也辜負了霍青桐與喀斯麗的深情,陳家洛試圖捍衞的一切都失敗了。陳家洛的心路歷程實際上也折射出金庸從民族大義開始,最終陷入笑傲江湖的權利漩渦和鹿鼎記的身份虛無主義的創作過程,無論是金庸或是陳家洛始終都未能突破漢族士大夫的階級侷限性。

三、愛情的糾結

在陳家洛宏大的政治理想的恩仇之下,書中着重描寫了他與兩位女子之間糾結的愛情故事。陳家洛與霍青桐的相逢頗有些《紅樓夢》中寶黛初見的意味:“(霍青桐)見這人(陳家洛)丰姿如玉,目朗似星,輕袍緩帶,手中搖着一柄摺扇,神采飛揚,氣度閒雅。兩人目光相接,那人向她微微一笑,霍青桐臉一紅。陳家洛見霍青桐卻體態婀娜,嬌如春花,麗如朝霞,先前專心觀看她劍法,此時臨近當面,不意人間竟有如此好女子,一時不由得心跳加劇。”而他與喀斯麗的相見則有些牛郎遇織女的意味:“就在這一剎那,陳家洛已看清楚是個明豔絕倫的少女,心中一驚:難道真有山精水怪不成?摸出三粒圍子扣在手中。只見湖面一條水線向東伸去,忽喇一聲,那少女的頭在花叢中鑽了出來,清脆的樹木空隙之間,露出皓如白雪的肌膚,漆黑的長髮散在湖面,一雙像天上的星星那麼亮的眼睛凝望過來。這他哪裏還當她是妖精,心想凡人必無如此之美,不是水神,便是天仙了。”在同姐妹倆患難與共後,陳家洛自然捕獲了二人的芳心,卻也陷入了深深的糾結與矛盾之中:“我心中愛的到底是誰?這念頭這些天來每一刻不在心頭縈繞,忽想:“那麼到底誰是真正的愛我呢?···一個可敬可感,一個可親可愛,實在輕重難分。”從文中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到陳家洛在愛情中的糾結實際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心中實際上是知道自己更愛喀斯麗的,但他更關心誰愛他而非他愛誰。如果喀斯麗是能滿足他作為一個男子對於愛情美好幻想的“書”,那麼霍青桐則是能助他實現復國理想的“劍”,在愛情中“書”與“劍”的糾結更加映襯出陳家洛作為一個傳統書生身上固有的“大男子主義”式的優柔寡斷和自私。從陳家洛這一人物説開去,金庸筆下的男主人公似乎都有這樣的特點,不論是張無忌還是韋小寶總是能以其風流倜儻迷的'女性芳心暗許,這種止步於男權主義的傳統想象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的心理,而這種想象本身也隨着時代的發展顯得不合時宜。金庸筆下的主人公看似都是人生贏家,但其實是一種錯覺,郭靖的襄陽沒有了,郭襄在峨眉山出了家,令狐沖的華山派最終也不剩幾個門徒。所有故事的走向其實都是悲劇,事業上的虛無只能用良辰美眷來安慰,而這種安慰實際上最終走向了韋小寶式的另一種虛無。

我們無法在《書劍恩仇錄》裏看到陳家洛與香香公主的雙宿雙棲,正如我們無法看到《紅樓夢》中寶黛有情人終成眷屬,這看似是個人的悲劇其實是時代的悲劇。因為就算他們最終走到了一起仍然無法改變歷史的進程,被想象的愛情也很難如人所願,封建的家庭與時代終將被取代,愛情的幻想也許會在瑣碎無趣的婚後生活中破滅。借用王小波的一句話作結: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書劍恩仇錄讀後感3

近日閒來無事,又拿起金大俠的書劍恩仇錄翻閲了一遍,比之上次閲讀多了幾分認真和細緻,也獲得了更多的感受。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先生的開山之作,可能在細微方面較之後期作品顯得功力不足,但在我看來也是精彩豐呈,妙筆生花了。因為之前對書劍的影視作品瞭解不多,所以我也感到比較慶幸,原因是如果先看過電視劇再品原著時,在書上看到某一個人物或劇情時電視上的畫面就會先入為主,比如看到天龍八部中的喬峯就會自然而然的想到胡軍,以及電視裏喬峯的穿着打扮,説話風格,這樣的話就會大大減少我們的遐想空間,限制了我們對原著裏的人物,對白,武功的一招一式,場景的想象。自然會少了許多閲讀的樂趣。

在書劍中,我最喜歡的情節有兩個,一是陳家洛在西湖邀乾隆賞月喝酒,後來乾隆準備用強發難時,陳家洛躍然上馬,胸上佩戴了一朵海碗大小的金絲絨大紅花,引爆全場紅花會眾歡聲雷動,官軍中也有大批會眾蜂擁前來施禮,那場面真是壯觀之極,風光之極。第二個是寫翠羽黃衫霍青桐身負眾人猜疑全力指揮回軍與清軍決一死戰的情節了。當看到清軍追過一座沙丘,突然看見沙丘兩邊黑壓壓萬名回軍手持兵器靜悄悄的站在那裏看的我不禁叫好。

看完全書最大的感覺就是世態炎涼,世事滄桑,同時也有可惜可歎可憐,可惜天山雙鷹縱橫江湖大半輩子,爭風吃醋了大半輩子,陳正德在臨終前才知道了妻子的心意,可惜。可歎的是紅花會眾家兄弟奔波多年,不知為之付出了多少,犧牲了多少的反清復明大業,在最後因為輕易相信了背信棄義的乾隆而功虧一簣,最後不得不退到北方大漠,可歎。可憐的是香香公主,一代佳人,天真純潔,最後還要聽從心愛人的話用自己的身體去換取乾隆的合作,在得知這又是一個圈套時,不惜犧牲自己也要把消息傳遞出去以保得情郎周全。不愧是回族人民心中的神聖女神,不僅容貌驚為天人,不可方物,而且純潔無暇,毫無心計,善良勇敢,對愛情堅貞,可惜最後還是落了個香消玉損的悲劇。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在書中,作者為我們塑造了許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先説主人公陳家洛,雖然有人説他性格上的缺陷很多,沒有領導羣雄的能力,對感情也模模糊糊,揪扯不清,最後害了霍青桐喀絲麗姐妹。可是我卻覺得這種寫法讓這個角色更加真實,而且陳家洛最初是不想出任紅花會的總舵主的,是被眾人強推上去的,可見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可能無法勝任,但義氣當先,救人如救火,事出有因,只好硬着頭皮上了,在人前儘量顯示出自己堅強的一面,掩飾自己心中的軟弱,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了,要是非要説他的軟點,可能就是感情用事了。

書劍中其實還有許多配角也有突出的性格特點,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都督千金李沅芷,開朗活潑,機靈聰明,隻身一人玩弄關東三魔於股掌中,對愛無比的堅貞,雖然餘魚同開始並不喜歡她,而且後來俊郎的金笛秀才還被毀了容,甚至還要和爹爹為敵,這都沒有擋住她對愛的追求,最終得到了自己的幸福。還有關東六魔中的蒙古人哈合台,這個人很講義氣,善良信用,和他幾個結義兄弟有着很大的區別,也是六魔中唯一活下來的一個人,也印證了那句老話,好人有好報。給我有深刻印象的還有回族人阿凡提,在我這個看阿凡提木偶動畫片長大的人來説有些雷人了,書中阿凡提不僅聰明過人,樂於助人,而且武功驚人,堪與天池怪俠袁士宵媲美。是個使用自己智慧和武功四處打抱不平的遊俠,在回族人民心中頗有地位。每次看完金庸的一部小説,我首先感慨的是作者是怎麼寫出這麼一部精彩萬分,絲絲入扣,引人入勝的作品。以後一定要多加學習,多看書,增強對文字的駕馭能力,因為能寫出來東西的能力對我們很重要。其次還要感謝金大俠在五十多年前就寫出這麼好的作品。讓喜歡武俠的讀者大飽眼福。還有就是推薦那些只是從影作品瞭解金庸小説的人也能抽出一些時間看看原著作品,相信我,你不會後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