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史記陳涉世家優秀讀後感心得作文

校園1.06W

陳涉世家讀後感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陳涉世家讀後感資料,歡迎閲讀

史記陳涉世家優秀讀後感心得作文
  篇1:陳涉世家讀後感

一、內容主旨

本文以陳勝、吳廣的活動為線索,以可靠的歷史資料為依據,生動的再現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大澤鄉起義的發生、發展過程,鮮明的揭示了它的實質—一場得到廣大人民支持的、反對暴-力統治的偉大革命運動。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陳勝,作者通過對典型歷史環境的描寫和人物語言、行動的刻畫,栩栩如生的塑造出一位農民革命運動領導者和組織者的光輝形象。

二、段落結構

本文節選自《史記·陳涉世家》,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敍述陳涉年輕時的傭耕生活,表現了他素懷大志,有反抗精神。

第二段:寫起義的籌劃過程,表現了陳勝、吳廣的鬥爭決心和政治遠見。

第三段:寫陳勝、吳廣發動起義,勝利進軍及建立政權的經過,昭示了農民起義的偉大力量和歷史意義。

三、課文分析

本課節選自《史記·陳涉世家》的前一部分。陳涉,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領袖。《陳涉世家》是寫陳涉的一篇傳記,比較完整地敍述了陳涉起義的全部過程。本課所選內容,敍述了陳涉、吳廣領導大澤鄉起義的原因、經過和浩大的聲勢,表現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偉大力量,讚頌了陳涉、吳廣的反抗精神及歷史功績。

本文按事件發展過程,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敍述陳涉年輕時的傭耕生活,表現了他素懷大志,有反抗精神。

開始,先交代陳勝、吳廣的姓名、籍貫,然後重點介紹陳勝。“嘗與人傭耕”,點明他僱農的身分。“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一個行動,一個神態及兩句對話,表現陳涉年輕時,對壓迫剝削的僱傭生活強烈不滿,希望擺脱痛苦處境,有遠大志向。這段敍述,暗示了陳涉起義是有思想基礎的。

第二部分(第2段)寫起義的籌劃過程,表現了陳勝、吳廣的鬥爭決心和政治遠見。

先交代徵發貧民戍邊的時間、人數和陳勝、吳廣在隊伍中的職務,然後敍述起義原因。“會天大雨”,“失期”,“法皆斬”,既點出了起義的直接原因,也説明了秦王朝刑法的殘酷,逼得農民走投無路。在“亡”(逃跑)與“舉大計”同樣是死的情況下,在束手待斃與奮起反抗鬥爭之間,他們做出了“舉大計”的抉擇。這裏的敍述,表現了他們鬥爭的決心和政治遠見。

往下,作者運用對話,詳寫陳、吳二人對當時形勢的分析和制定策略。“天下苦秦久矣”一句,概括了秦王朝對人民壓迫、剝削程度之深,這是起義根本原因,也是可以利用的有利條件。陳涉提出利用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即假借扶蘇、項燕的名義,“為天下唱”,以順應民心,樹立起義隊伍的威信。他確信,只要義旗一舉,“宜多應者”。顯示了他有勇有謀。

最後,敍述了陳勝、吳廣為了順利發動起義,使用了問卜、念鬼、魚腹藏書,篝火狐鳴等辦法,製造輿-論,鼓動人心,樹立威信,讓戍卒相信“大楚興,陳勝王”的必然趨勢。結果,在戍卒中很快得到反應。再次顯示了陳、吳二人的鬥爭才智。

第三部分(第3段)寫陳勝、吳廣發動起義,勝利進軍及建立政權的經過,昭示了農民起義的偉大力量和歷史意義。

頭一句話先寫吳廣有良好的羣眾基矗再寫陳勝、吳廣抓住時機,採用激將法來激發羣眾的反抗情緒,“並殺兩尉”,掃除了起義障礙,為下面動員、組織起義作了準備。文章對並殺兩尉的描寫極為簡練、生動,用“挺”、“起”、“奪”、“殺”“佐”幾個動詞,生動的寫出了一場激烈的格殺場面,表現了陳勝、吳廣的機智勇敢和反抗鬥爭精神。

接着,寫動員羣眾。陳、吳二人抓緊羣眾“激怒”之後的時機,“召令徒屬”,進行宣傳動員,號召起義。他們指出大家的處境,分析了利害分析,又指明瞭鬥爭方向(“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也就是要為國而死),結果徒屬皆“敬受命”,點燃了反抗鬥爭的怒火。

往下,用簡練的語句,交代了起義軍的名義--樹扶蘇、項燕的旗號;標誌--“袒右”;號稱--“大楚”;誓師--“為壇而盟”、“祭以尉首”;組織領導--陳涉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爆發了。

最後,寫起義軍在陳涉、吳廣領導下勝利進軍及迅速壯大的形勢。起義軍勢如破竹,地方守令聞風而逃。終於,“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得到廣大羣眾的擁護、響應和支持,證實了陳涉“宜多應者”的預見,顯示了農民革命戰爭的偉大力量。

四、寫作手法

1.選材有詳有略,詳略得當

作者選材有詳有略。從全篇來看,詳寫的是起義的準備和發動的過程,略寫的是陳勝少時與人傭耕、趙義軍的進攻路線、農民政權的建立等,至於各地的反秦鬥爭則僅用一句話帶過。在詳寫的那一部分裏,重點是寫陳勝的謀畫,其餘如大澤鄉遇雨、問卜、士卒驚恐、為壇而盟等,都寫得比較簡略。這樣有詳有略的寫來,才能突出的表現陳勝的非凡才略。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史家對人物的態度。

2.通過對話描寫來刻畫人物

全文共寫了三次話:

第一段陳勝與同伴們的對話,表現了他遠大的志向和反抗意識;

第二段陳勝同吳廣的對話,反映了他們善於鬥爭的智慧和才能;

第三段陳勝同戍卒的對話,表現出陳勝反抗階級壓迫的英雄氣概。

3.根據人物不同身分和處境,寫出對話的語氣

如“若為傭耕,何富貴也?”與“等死,死國可乎?”兩句皆為疑問句,但語氣表達方式同中有異,前句“也”相當於“氨,表達的語氣肯定意味強些,表現了“傭耕者”對陳勝的話根本不相信;後句“乎”表達的語氣委婉些,含有徵詢的意味。從而生動地刻畫出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五、重點語段研讀

語段: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900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研讀:

本段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從開頭到“失期,法皆斬”,寫起義背景。“屯大澤鄉”介紹了起義的地點,“為屯長”,是號召徒眾的有利條件。“失期,法皆斬”是起義的導火線。第二層,從“陳勝、吳廣乃謀曰”到“吳廣以為然”,寫陳勝、吳廣謀劃起義。陳勝首先對形勢進行了精闢的分析,“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體現了陳勝高人一籌的謀略。第三層,從“乃行卜”到段末,寫陳勝、吳廣的“威眾”之策。為起義作輿-論準備而置書魚腹和故作狐鳴,顯示了陳勝、吳廣的智慧,也反映了我國農民起義發動時期的某些特點。

翻譯

陳勝是陽城縣人,表字叫涉。吳廣是陽夏縣人,表字叫叔。陳勝年輕的時候,曾經跟別人一道被僱傭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邊高地(休息),悵然地歎息了好長時間以後,對同伴們説:“有朝一日有誰富貴了,可別忘記咱窮哥兒們。”洞伴們笑着回答他:“你給人家耕地當牛馬,哪裏談得上富貴啊!”陳勝長歎一聲,説:“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鴿的

凌雲壯志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徵召窮苦的平民900人去戍守漁陽,臨時駐紮在大澤鄉。陳勝、吳廣都被編進這支隊伍,並擔任小隊長。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誤了期限。誤了期限,按秦王朝的軍法,就要殺頭。陳勝、吳廣在一起商量,説:“如今逃跑(抓了回來)也是死,起來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為恢復楚國而死,這樣好吧?”陳勝説:“全國人民長期受秦王朝壓迫,痛苦不堪。我聽説二世是(秦始皇的周。兒子,不該立為國君,該立的是太子扶蘇。扶蘇因為多次諫勸始皇的緣故,始是派他到邊疆去帶兵。最近傳聞説,並不為什麼罪名,二世就將他殺害。老百姓大多聽説他很賢明,卻不知道他已經死了。項燕擔任楚國將領的時候,(曾)多次立功,又愛護士卒,楚國人很愛憐他,有人認為他戰死了,有人認為逃走了。如今假使我們這些人冒充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向全國發出號召,應當有很多人來響應的。”吳廣認為(這個見解很正確。(二人)於是去算卦。那算卦的人知道他倆的意圖,説:“你們的事都能辦成,能建功立業。不過你們還是去問問鬼神吧!”陳勝、吳廣很高興,(又)捉摸這“問問鬼神”的意思,終於悟出:“這是教我們先在眾人中樹立威信埃”於是用硃砂在調條上寫了“陳勝王”三個字,再把綢條塞進入家網起來的一條魚肚子裏,士兵買魚回來烹食,發現了魚肚子裏的綢條,本來已經覺得奇怪了。(陳勝)又暗地裏派吳廣潛藏在駐地附近被草樹包圍着的詞堂裏,天黑以後點上燈籠(裝鬼人),裝作狐狸的聲音,向(士兵們)喊道:“大楚復興,陳勝為王。”士兵們一整夜既驚且伯。第二天,大家到處談論這件事,都指指點點的,互相示意的看着陳勝。

吳廣平時很關心周圍的人,士兵們大多願意為他出力。(那天,)(兩個)軍官喝醉了,吳廣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惹他們起火,讓他們責罰他,藉此來激怒士兵羣眾。那軍官果然鞭打了吳廣。(眾士兵憤憤不平,)軍官(剛)拔出劍來威嚇(士兵),吳廣一躍而起,奪過劍來殺死了他。陳勝協助吳廣,一同殺了兩個軍官。陳勝把眾戍卒召集起來,宣佈號令,説:“各位(在這裏)遇到大雨,都超過了規定到達漁陽的期限。過期到達就要殺頭。就算僥倖不殺頭,而戍守邊塞的八十個中也得死去六七個。再説,大丈夫不死則已,死就要幹出一番大事業埃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眾戍卒齊聲應道:“一定聽從您的號令。”於是冒充是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為的是順從百姓的願望。大家露出右臂叫乍為義軍的標誌),打出大楚旗號。又築了一座高台,舉行誓師儀式,用那兩個軍官的頭祭掃天地。

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任都尉。起義軍(首先)進攻大澤鄉,佔領該鄉後接着進攻該縣。攻克新縣後,就派符離人葛嬰帶兵攻取新縣以東的地方。(陳勝自率主力)攻打任、銑挪、苦、拓、樵等縣,都拿下來了。~路上收編人馬,等打到陳縣的時候,已有戰車六七百輛,馬1000多匹,士卒幾萬人。進攻陳縣時,郡守和縣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帶兵在礁門中應戰。起義軍(一時)不能戰勝,(不久)守丞被人殺死,大軍才進入陳縣。幾天後,陳勝召集當地的鄉官和有聲望的入共同商討大事。這些人異口同聲地説:“將軍您親自披甲上陣,手拿武器,討伐殘暴無道的秦國,恢復楚國的社稷,論-功應當稱王。”於是陳勝被擁戴稱王,宣稱要重建楚國。這時,各郡縣受秦朝官吏壓迫的人都紛紛起事,懲辦當地的長官,把他們殺死,來響應陳勝的號召。

  篇2:陳涉世家讀後感

這篇看得快,相對簡單。陳涉從起事到身死僅6個月時間,卻是秦國滅亡的導火索,所以司馬遷專門寫一篇世家記述。

小時候受課本和老師誤導,是把陳勝吳廣當英雄來崇拜的,看完整篇才知道,英雄還是英雄,不過是草莽英雄而已,完全不值得崇拜。到了我這個年齡,看過太多理想的幻滅和現實的殘酷,沒有怨天尤人已算心寬,對人對事能做到理解和悲憫已是不易,大概不會輕易崇拜任何人了吧。那一句“苟富貴,無相忘”成為多少學子少年相交的誓言,卻不知道真正當陳涉富貴時,當時一起傭耕的朋友來找他,陳涉因有人勸告“客愚無知,專妄言,輕威”而“斬之”,就這麼殺了微時的朋友。當時誓言猶在耳邊,只是人已變臉。唉,是該怪微時的朋友不識趣呢,還是怪陳涉心狠呢,還是形勢逼人呢?還有那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曾經多麼感動和激勵少時的我們,歷經世事才知道,少年立志固然是必須的,但是絕對不是足夠的,真正面對現實時一定要審時度勢不斷調整提高才可能實現你的志向,就算僥倖實現了,你得到的真的是曾經嚮往的嗎?另外然後呢?然後應該如何面對登上山頂短暫欣喜後的茫然,如何調整自己向下一個目標進發?人生太多問題要面對,絕非一兩句豪言壯語可以解決。還有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固然表現了陳涉敢於反抗權貴的精神,不過呢,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要把王侯將相這種職業做好,還真不是一代兩代可以完成的,更不是振臂一呼那麼簡單。

嗯,有點離題了,寫回來寫回來。陳涉世家記敍了陳勝(字涉)吳廣於秦二世時期不甘忍受秦暴政壓迫揭竿而起起義反抗秦朝統治,各地民眾紛紛響應,最終導致秦朝滅亡的歷史故事。本篇還用三分之一的篇幅論述了秦朝能夠滅亡六國一統天下卻因“一人發難而使秦王室七代宗廟全部墜毀”的原因,這在我看過的史記篇目中是少有的,司馬遷善於將自己想説的觀點掩藏在一個個歷史故事中(就好象CCTV“用事實説話”一樣),而一般不會直接論述,大概這一篇的主角太特殊吧,純粹的直接由底層民眾打翻王侯將相的傳奇,讓作者不能不深入尋求其中原由。在我看來,道理很明顯,“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然後人毀之;國必自伐,然後人伐之。”秦二世滅亡的主因還是應該從秦朝統治者身上找,失人心了嘛,如果不是失去了民心,怎麼會讓陳涉這種螻蟻小民一呼百應呢,説一句主旋律的話,“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

  篇3:陳涉世家讀後感

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必須從小立志。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出自於司馬遷寫的鉅著《史記•陳涉世家》。文中的陳涉,年輕時就有遠大的抱負,不甘心一輩子替別人耕田種地,面對在一起耕田種地的平庸的夥伴,發出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感慨,立志要做出一番偉大的事業。在大澤鄉,陳涉領導戍卒900多人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建立了張楚政權。陳涉的首創之功,與陳涉年輕時就有遠大的抱負是分不開的,因此,我認為,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必須從小立志。

人們常説,“立志才能成才”,“有志者,事竟成”《陳涉世家》讀後感範文《陳涉世家》讀後感範文。的確,我們要想報效祖國,首先就得樹立起遠大的志向,只有這樣,才會有奮鬥的目標,才會有不竭的動力。

作為一名國中生,我們的遠大志嚮應該是: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將來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樑之才。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同學雖然也有努力進取之心,卻只有三分鐘的熱度,一旦遇到困難就泄氣,就打退堂鼓,不能克服困難、持之以恆地學習;還有的同學,他們也想做遵守紀律、好好學習的優秀生,可是卻管不住自己,時間一長就忘記了自己的決心;更有些同學,他們學習目的不明確,以為努力學習是為了家長和老師,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些同學之所以有如此欠佳的表現,我認為主要原因是這些同學還沒有真正在自己心中樹立起遠大理想。“無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長志”,因此,我們要想成才,就要先立志,要立長志。誓把祖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應該成為我們青少年的遠大志向。

樹立起遠大志向,有了長遠奮鬥目標之後,我們還需要確定自己的短期目標。作為學生,我們現階段最主要的任務是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掌握過硬本領,提高綜合素質。因為知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我們成才的基礎,一個沒有文化知識、缺乏良好素質的人,空有遠大理想又有何用呢?終究還是南柯一夢。我們只有一步一步地實現短期目標,才能最終實現長遠的奮鬥目標。這樣既有遠大的志向,又有明確的短期目標,我們學習就會有信心、有動力,就不會出現那種“三分鐘熱度”和“無志者常立志”的現象。

古往今來,因從小立志而事業有成者比比皆是。宋代名將岳飛,年輕時就立下了“收拾舊山河”的雄心壯志,後來成為留名青史的民族英雄;我們敬愛的周恩來因為從小就樹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志向,所以他能夠刻苦學習,最終成為學識淵博、在政治舞台上叱吒風雲、為中國富強而嘔心瀝血的傑出領袖。

我們青少年要想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將來報效祖國,成就一番大事業,也必須像陳涉、岳飛、周恩來那樣,從小樹立“鴻鵠之志”,併為之而努力奮鬥!

↓↓↓點擊下一頁還有更多精彩的陳涉世家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