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最新關於敬老院的社會實踐報告(精選7篇)

校園1.06W

緊張而又充實的社會實踐結束了,回顧堅強地走過的這段時間,取得的成績實則來之不易,那麼需要好好地作總結,寫一份實踐報告了。那要怎麼寫好實踐報告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新關於敬老院的社會實踐報告(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關於敬老院的社會實踐報告(精選7篇)

敬老院的社會實踐報告1

實踐目的:

隨着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狀況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由於有些老人的子女工作繁忙,無暇照顧老人,有的是子女常年出門在外,很少回家,老人們孤獨寂寞,行動不便,又無人照顧,即使住進了敬老院,內心也感受不到很多温暖,他們渴望得到家人和社會的更多的關懷。因此,通過實踐,希望可以呼籲社會關注這羣被遺忘的人,關愛這些老人,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豐富他們的日常生活。一聲問候,一個笑臉,一份愛心,讓我們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温暖老人們的心窩,使他們愛的天空不再是灰色,而是充滿了歡言笑語。開展獻愛心活動,樹敬老之風,促社會文明,關愛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實踐過程:

1、送出愛的禮,走進愛的心

一大早,陽光明媚,我和幾個同學就一起帶着愛心禮物來到了敬老院,我們把小小的禮物送到他們手裏,卻把大大的温暖送到了他們心裏。老人們都很感動,和藹可親的,有的還和我們談起心來!穿着大紅棉襖的李奶奶非常健談,她曾經是一名英語教師,愛好唱歌跳舞,她饒有興趣地跟我們探討着英語的語法,時不時從嘴裏蹦出幾句懷舊版的英語對白,那舉手投足之間讓我們全然忘記了她是一位老人。

劉爺爺是位退伍軍人,老伴很早就過世了,他告訴我們,他的兒女常年在外,自己一個人很孤獨,所以來敬老院找找朋友,找點安慰,讓自己不再那麼寂寞!老人和我們談起了他參軍的情況時,很是感動,慷慨激昂,彷彿又回到了部隊,眼睛裏流露出的是興奮與不捨,但可以看出其中夾雜着這麼多年來的辛酸淚,一個人的寂寞生活讓他的面容更顯憔悴了!

2、拉着愛的手,唱着愛的歌

讓人難以忘懷的是80高齡的陳奶奶,老奶奶常年坐在輪椅上,儘管行動不便,但她每個星期都會堅持寫寫字,聽聽老歌!她還教我們唱起了《五字不老歌》,人老心不老,勤動手足腦;人老神不老,樂觀精神好;人老氣不老,煩愁被嚇跑;人老志不老,奉獻不能少;人老情不老,相伴樂陶陶;人老不服老,生活有目標;人老不擺老,學習永不驕;人老不怕老,困難嚇不倒伴着動人的歌聲,手着拉手,老奶奶露出了久違的笑,我們也笑了,笑得有點心疼,那一刻,真的很快樂。

3、將愛付出行動

和老人們談談心之後,我們開始幫他們打掃衞生,整理房間,把愛付諸了實際行動,大家都熱火朝天地動手幹了起來。每個人都帶着關愛的心,做着關愛的事,如給老人們晾衣服,曬被子,倒垃圾有的給老人輕輕按摩,有的還幫老人剪指甲,看着小手拉大手,心中有説不出的温暖。到了午飯時間,我們主動給一些老人喂起飯來,一口,兩口此刻的他們就像嬰兒般渴望得到捧在手心裏關懷,那幸福的笑臉,感動的淚水,看得心裏很不是滋味。為了豐富老人們的娛樂生活,我們還帶來了一些歡笑。有講笑話的,有跳舞的,有吹笛子的,每個人都希望給小小的院子,帶來大大的温暖。身體硬朗的張爺爺乾脆還給我們伴起奏來,他拿出了擱置很久了的二胡。拉着二胡,哼着小調,別有一番風味,老人們的臉上都露出的久違的笑,很甜很美。

4、進行深入調查

最後,我們找到了敬老院的院長趙伯伯,聊起了敬老院的近況。他告訴我們:院裏的老人們的基本物質生活還是有保障,也還算豐富,但精神生活就太貧乏了。老人們的內心其實也和孩子們一樣,他們更加害怕孤獨,更加渴望得到温暖!有的老人表面上看起來很開朗,但他們內心的那扇門卻把自己關了起來,最痛苦的是,當想到親人時,只能自己獨自一人在黑夜裏默默流淚。正如,有的老人拉着你的手,滔滔不絕地訴説着坎坷的經歷和家事,情到深處時,淚如雨下。落寞惆悵衰颯,似乎充斥着他們的整個生命。連容納幸福快樂的空間都擠不進去,鹿鳴思長草,愁人思故鄉。我想他們一定很思戀那個自己曾經住過大半輩子的家,因為在這裏,幸福快樂並不是會蔓延到每一個角落,也並不惠及每一位老人。走出大門時,我看出了大家的依依不捨,也看到了有的人在偷偷擦眼淚。

實踐結果:通過這次的關愛老人活動,可以看出老人們其實很怕孤獨,一點點的關愛都可以讓他們冰封的心融化,感受到人間的温情,要多陪他們聊聊天,多關愛他們。當子女不在身邊的時候,老人們最需要的是一份温暖的關懷和問候。我們應該從各個方面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建議:

1.希望敬老院可以建立老人活動中心,給老人們配備活動室,閲覽室,保健室。老人可以到活動室裏和別的夥伴們聊聊天,下下棋,活動室裏還最好有健身器材,或者象棋,撲克,麻將等娛樂用品。活動中心還可以經常舉辦一些老年人活動,如老年人暢談會,太極扇,太極拳比賽等等。

2.進一步完善公共基礎設施,美化公園,花園等公共場所,使得老人們除了在空閒時間可以去活動中心活動之外,每天早晨還可以在公園裏扭秧歌,唱歌,跳跳舞,散步,這些都會讓他們的身心舒暢。

3.對於子女不履行行贍養義務的老人,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要積極宣傳法律知識,鼓勵老人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4.希望政府部門能定期給這些老人發放生活補貼和置辦生活用品,解決老人老有所養的問題。提高貧困老人的生活補助,為老人安置娛樂設施,即使是一台小小的電視機,也會使老人們身心愉悦,喜笑顏開的。

5.希望醫療機構組織能夠定期上門給老人看病,提倡自願服務,保障老人們得身體健康。

6.加強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設,鼓勵學生走進老人,幫助老人,進行送温暖,獻愛心的志願者服務。

7.關愛老人的身心健康,從精神的需要送給老人七個伴:

眾伴-就是要走出封閉的狹小生活空間,遠離孤獨,多與人交流和接觸,彼此交融,相互信任,相互幫助,以此增強安全感,從而達到健康延壽的目的。

德伴-加強道德修養,做到樂善好施,助人為樂,事事通達,心胸寬廣,這必然會使老人的心裏獲得平衡。

愛伴-愛家庭,愛社會,愛生活,愛大自然。不僅滿足被別人所愛,更要注重自己奉獻愛。因為奉獻愛的過程也是使人心懷感恩的過程,使得心境更好,心態更健康,從而使老人的童心不泯,抗衰延年。

樂伴-笑,是樂觀豁達的象徵,是美好心情的自然流露。從此解除心理上的疲憊和痛苦,使老人們更加心平氣和,神清氣爽。

動伴-老人能夠經常從事一些適宜的勞動和運動。可以利關節,豐肌肉,通血脈,活筋骨,有利於身體健康。

説伴-有話不説憋在心裏,時間長久也會生病。無論是高興的事還是煩惱的事,無論是喜事還是愁事,老人還是一吐為快。因為,對老人來講,説也是一種通氣化瘀的良藥。

書伴-老人要經常看書讀報,才能使他們天天用腦,益智增神,生活充滿樂趣,延緩身心的衰老。實踐總和體會:或許有人認為,敬老院是老人們安享晚年的快樂天堂,但這次的敬老院之行改變了我的一些想法,沒有親人的噓寒問暖,沒有朋友間的談天説地,那些老人給我的感覺就是孤獨寂寞,仿若大沙漠中孤獨的旅行者般無助和無奈。有的房子大大的,但很冷清,沒有一點温暖,他們的心也是如此嗎?除了他們自己,無人知曉。有的房子小了點,人多一點,卻依然沒有熱鬧的氣氛,每個人都彷彿會把自己封閉起來,彷彿在他們的世界裏有着我們一觸即發的傷疤。儘管我們很熱情的去幫助他們,去關心他們,但有些老人還是會害怕,會不願意。可能是他們認為自己的子女都相信不了,何況是別人了!他們的眼神是那麼的迷茫,表情是那麼的無助,猶如在生死邊緣徘徊的人。其實,每個人都會老的,每個老人也都曾經年輕過,請不要嘲笑老人的思想落後,因為以後我們也會跟不上時代,不要嘲笑老人行動遲緩,因為以後我們也會這樣,也不要嫌棄老人不講衞生,他們吃過的苦比我們吃過的鹽還多,更不要抱怨老人的叨嘮、叨嘮,有的時候這是許多老人對兒女深愛的一種方式,只是這種方式年輕人都不喜歡,甚至討厭,於是老人和年輕人就有了代溝,有時還會引起衝突。都説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多一點關懷,少一點抱怨,敬老光榮,忤逆可恥,有的時候,小小的愛真的能造就大大的幸福。

此次敬老院一行讓我感慨很多,自己去的敬老院沒有想象中華麗的院座,在眼簾中出現的只是一座樸實無華的小樓,自己在想為什麼州一座那麼大的城市為什麼還有那麼破舊房子,而且那麼破舊的房子裏住的是年邁的老人,而有的人會問,那麼多敬老院為什麼選擇一間那麼破舊的敬老院,我想如果人人都選擇好的敬老院,條件好的敬老院,那麼那些條件差又偏僻的敬老院有誰去看呢?那裏面的老爺爺老奶奶也需要關心,與呵護,他們也需要温暖,也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他們啊!,我總覺得我們能做的很少,但我們能做什麼便會拼盡全力,絕不會故作姿態,社會實踐是社會實踐,但絕不是一種形式,其中自然有我們心血的投入,我們將始終用一顆赤子之心來面對社會。我們同時也希望可以用我們的行動來喚醒這個社會,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我們中來,讓温暖遍佈整個人間。

敬老院的社會實踐報告2

這個炎熱而又漫長的假期,我到敬老院去做社會實踐,安慰老人,給老人們帶去我們志願者的小節目,讓他們感受到温暖和社會的關懷。作為一名大學的學生,我們有責任也是有義務去關心敬老院的老人,愛護敬老院的老人,把尊老這個傳統的中華美德很好的弘揚下去。

在關心老人的活動當中,我也是感受很深,這些老人們的物質生活其實已經很不錯了,聽他們聊天説話也是可以感受到,他們很滿意現在的物質生活,吃喝不愁,而且還有我們志願者時常帶去一些禮物給到他們,不過精神上面的生活確是遠遠的不足,雖然有電視,有網絡,有同齡的老人一起聊天,但是他們依舊還是會感覺到孤獨,特別是一些老人是失去了親人,然後來到了敬老院的,一些是還有子女的老人雖然也是子女會來看他們的,但是兒女的工作也是很忙,也是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看他們,所以很多時候,他們的精神生活是不豐富,不充足的,而我們志願者的加入,也是讓他們的精神生活好了一些,但還是會想親人,想子女多陪在他們的身邊。

而我也在志願的工作中感受到了,我們志願的工作還是遠遠不足以滿足老人們的精神生活的,雖然也是給予到了一些,不過我也在這次的活動中感受到了尊老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特別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會老去的,都會有一天成為老人,如何和自己的子女相處,如何過好自己的老年生活都是值得我們現在去思考的,雖然説我們大學生離老年人還很遠,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去想,不去準備的,特別是現在社會發展那麼快,很多人都忙於工作,忽略了對老人的關心,仔細想想,現在的老人,不就是未來我們的父母嗎,他們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大成人,為我們操心,為我們的未來擔憂,但是我們也是應該好好的去孝敬他們,對他們多一些關心,多一些理解。

這次的敬老院活動讓我也是感受到了我平時對父母的關心實在是太少了,以後要多去關心他們,雖然他們和我不是生活在一起,而且還隔了很遠,但是我還是要多和他們溝通,多和他們通話和視頻,瞭解他們的近況,瞭解他們的生活。給他們多一些溝通,這樣才能讓他們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愛,而不是我一直都忙於學習,或者跟朋友去玩,而忽略了他們。

敬老院的社會實踐報告3

今年暑假,為了能鍛鍊自身的能力,並做出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貢獻,我和幾位同學一起參加了去敬老院照顧老人的活動。

對我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新奇又讓人期待的暑假活動,為此,我早早的就在計劃和準備,在活動的那天,一大早就迫不及待的來到了集合的地點。

過去,敬老院在我的印象裏其實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可能是我本身喜歡安靜的緣故。但如今,長大以後,我交到了很多的朋友,認識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再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才知道喜歡安靜並不等於喜歡寂寞。所以,才有了這樣看望老人的志願活動。

不久車到站了,我們來到敬老院後,因為一位工作人員早就已經在門口等待着我們。走進敬老院後,我對敬老院的認識又一次被刷新,xx敬老院很寬敞,也很整潔,但卻少有人活動,只能看到一些老人在自己房間門口的椅子上遠遠的看着我們。後來,經過工作人員講解,我才明白,原來有不少老人的年級太大了,行動起來十分不便。儘管有不少同齡的老人居住在一起,但因為這個原因,不少老人仍感到孤獨。

但這也正是我們這次來到這裏的目的了!在做好説明和安排後,我們就跟隨着引導去接觸並照顧一些老人。在這個階段中,我表現的還算活躍。能和老人們聊天、為他們剪指甲,還在敬老院員工的協助下推着輪椅陪着一位老人去散步……也許因為我從小是被爺爺奶奶帶大的,所以面對老人的時候也能更放鬆,更加敞開心扉的去和他們交流。

在聊天后,我瞭解到在這裏不少的老人都是因為子女太忙,所以才送來這裏照顧。也有些人是因為沒有子女。雖然在這裏生活有了照顧,但卻和過去的親人相隔較遠,偶爾才有人來探望。

我想,家裏的老人都是我們的親人,我們也是他們從小帶到大的孩子。就算因為生活和工作的忙碌將老人送來了敬老院,但又怎麼捨得讓老人感到孤獨呢?這是不應該的。

這一次的敬老院之行,讓我明白了老人在生活中也是一個十分需要關心的集體,作為青年,我們應該多關心生活中那些跟不上時代高速發展的老人,畢竟每個人都有老去的時候,照顧他們不正是我們這些青年的職責嗎?這次的經歷值得我牢記於心。

敬老院的社會實踐報告4

為了給敬老院的老人們送去關懷和温暖,讓他們感受到人間温情並領略當代大學生服務社會的風采,我們小組做了很長時光的前期準備工作。從一次又一次的討論會到多次往返聯繫灞橋區“星光之家”敬老院負責人,我們付出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我們制定了完善的活動計劃,明確了項目資料,細化了項目分工。委派小組成員聯絡院方負責人並多次實地踩點,熟悉路線和環境,協商活動細節,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為後續活動的順利進行帶給了有力保障。

在活動策劃書得到學院團委的批准後,我們立馬組織相關人員採購禮物,通知所有志願者準時出發,各項工作都安排得有條不紊。11月7日上午7時整,本小組全體青年志願者準時在點石成金廣場集合。大家打出西安思源學院文管學院的旗幟,浩浩蕩蕩的向灞橋區“星光之家”敬老院進發。

到了“星光之家”後,我們為志願者和老人們安排了一個小型見面會,並請學院負責人致宣誓詞。敬老院負責人向我們簡略介紹了敬老院的各項狀況並對我們的到來表示歡迎。我們按照事先與院方共同擬定的活動方案,明確各位志願者的分工,讓他們發揮各自的專長展開勞動。並由專人負責懸掛本次活動主題“關愛夕陽紅,走進敬老院”的宣傳橫幅。

一部分細心且精通西安方言的志願者被安排與老人們聊天。他們沒有因為寒冷的天氣埋怨過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的熱情。因為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其中實際上藴含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大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在“星光之家”裏,各個上了年齡的老爺爺、老奶奶們,在他們年輕的時候也像如今的我們一樣,滿腔熱誠,擁有報效祖國,服務國家社會人民的遠大志向,並在他們青春依在的時候,為建設祖國,建設家園奉獻出自我寶貴的青春,拋灑自我滿腔的熱血,流盡自我辛勞的汗水。每個為祖國、為社會、為人民作出過貢獻的人們都值得我們尊重,我們就應好好尊敬他們,給他們以關懷、愛護,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以前為建設祖國而作出的努力沒有白費。其實老人啊,不是需要多麼豐富的物質、多麼舒服的享受,他們想要的是能夠受到別人的尊敬,能夠有人與他們交流,沒有那種人到老年就有的那種日落西山的寂寞、失落感,所以多與他們聊聊天,反而是給予他們最大的關懷。雖然他們應對坎坷的人生總是一笑而過,但從他們的言語中,我真正體會到了他們的艱辛,一路走來有着太多的悲歡離合,有着太多的辛酸,是啊,他們已經很累了,他們需要休息,但更多的是關愛,是大家的愛。有幾個女生還主動幫老人修剪指甲。一部分力氣大、活躍好動、勞動熱情極度高漲的志願者被安排搬運雜物,打掃衞生,修理樹枝,擦窗户,他們忙的不亦樂乎。大家都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星光之家”的生活和活動中去了。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看起來並不是很起眼的的老人,當我發現他的時候,他正一個人孤單的低着頭坐在輪椅上發呆,我走過去,給老爺爺到了杯水,誰料,老人竟然簌簌的流淚了,那是被愛融化的眼淚嗎?一滴滴,落進了冒着熱氣的開水裏,毫無掩飾,那樣的真真切切。其實收穫最大的是與老人們的心。

經過近4個小時的緊張勞作,樹枝修理得整整齊齊,窗明几淨,纖塵不染,院內面貌煥然一新。我們的勞動成果得到了“星光之家”的老人和工作人員的一致讚揚,不由樂開了懷。最後,活動即將結束時,我們小組全體志願者與老人們合影留念。

離開敬老院的時候,我們志願者與各位年邁的爺爺奶奶握手道別時,那種依依不捨並不亞於親人之間的分別。他們太需要關愛了,點點滴滴的,哪怕是一句問候一個眼神。向院方負責人表示了感謝和請求諒解之後,我們祝福老人們都身體健康,生活快樂,長命百歲,才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星光之家”。本次活動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回來時大家都笑容滿面的説:“來到那裏,是一種教育,也是一種鍛鍊,老人需要社會的關心,社會也就應給予這些老人必須的關注。

在活動圓滿完成之後,回顧整個活動過程,我感慨良多。尊老敬老一向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這天這個物質愈加豐富的時代裏,中年一代的人們卻工作日益繁忙,無暇顧及到身邊的父母。所以,此刻的社會有了很多內心孤獨無依的老人。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和青年志願者就十分有義務來擔起這個社會職責,繼續發揚這個延綿千年的傳統美德。我們經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家,和他們拉拉家常,傾聽他們的訴説,他們會感到很高興。而且作為大學生和青年志願者的我們,身上盪漾着青春的氣息,老人特別盼望我們的前去。我們不僅僅僅能夠在物質上給予他們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忙,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幫忙老人撫平內心的孤獨,給他們帶來快樂。我們能夠通過自我的一份努力,給老人帶去關愛、歡樂和温暖,樹立榜樣,營造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風尚,培養和提升公民的社會公德意識。對此,我們感到很光榮,很自豪。

作為一名志願者去“星光之家”看望那些老人,讓我們深深明白了世界上還有一種愛叫博愛。平時我們總是關注親情、友情與感情,然而博愛卻是超乎這一層面的:它不計付出、不求回報;它會把愛播灑給每一個人、播撒到每一寸土地。作為當今社會的一名大學生,我們有職責有義務去關心這些弱勢羣體,去關心這些需要臨終關懷的老人,因為他們曾用辛勤的勞動為我們創造了這天的完美生活。他們理應得到這種愛。我們會一向關注他們,我們會一向去看望他們,我們會用最真摯的心帶給他們最真誠的關懷,我們將會把這個叫做博愛的東西傳承下去,直到永遠永遠……

總之這次實踐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給予我了很多啟發。但實踐也只是個過程,真正的目的是期望通過我們的實際行動,傳遞愛的接力棒,給老人們帶去物質支持和精神關懷,引起社會各界對老年人羣體更多的關注。因為:愛,是我們共同的語言

敬老院的社會實踐報告5

暑假一開始,我們組成了實踐團隊,開始了很緊張的準備,和隊員們一起商議着該做什麼,最終我們決定去三巖寺養老院做志願服務。我們聯繫到了養老院的負責人,説明了意圖,院長很開心的答應了我們,於是我們踏上了工作的路途。

第一天,在指導老師和隊長的帶領下,經過一段路途,來到了三巖寺養老院。偏僻,凋零,與預想的樣子完全不同。地面上有很多落葉,掃地的掃帚卻已經磨損的很不像話,掃起來很吃力。我們這一代成長的孩子,估計都是沒有來過養老院的,老人們安靜的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看到我們走進來,默默地看着我們,可能是很少有人來吧,剛開始我們不知道該説些什麼做些什麼,感覺到很尷尬。

這時,院長告訴我們,可以幫忙打掃,地面上的落葉稍微清理之後,有一個隊員在陪着老人們聊天,因為這裏的老人們大部分是本地人,講着方言,於是我們的本地人隊長髮揮了作用,成了名副其實的翻譯員。還有隊員去陪老人下棋解悶,打掃食堂的桌椅。

養老院不大,算起來還有點小,只有二三十號老人,小小的院子裏晾滿了老人們的衣服。周圍有很多樹木,遇到陰天或是下雨天,房間裏的濕氣就會很重,對老人們的身體傷害很大。

時間過得很快,下午的我們見到了一位很“奇怪”的叔叔,年紀看上去不是很大,四十多歲左右,身體有些疾病,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叔叔很喜歡拍照,要求我們幫他拍張照片,我們把照片拿給他看,看得出他很開心。

老人們到了休息的時間,我們和他們説再見後,和院長走出了養老院,告別院長後,我們回到了學校。

現在想來,那一天的經歷,我們收穫還是蠻多的。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思考。國內養老院普遍存在這種狀況,收費不低,服務卻很不夠。通過交談我們得知老人的生活並不如意。老人們沒有誰能聊天,寂寞孤單,生活起居需要人照顧,可是正式工作人員卻很少,有很多地方需要打掃,怎麼可能忙得過來。

我們生活的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年代,它時時刻刻提醒我們,現在隨着快節奏的工作、生活方式,有很多年輕人忙於事業,而疏忽對老人們的關心,那些曾幾何時擁有我們同樣夢想的老人們,他們也年輕過,而當年華老去,他們的境遇是否是未來的我們,雖然去之前心裏已經做好了準備,但當我親眼看到時,還是難以抑制心中的心酸,為兒女操勞了大半生,如今卻在應該安享晚年時來到養老院。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同樣,在敬老院裏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回憶!實踐以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敬老院的社會實踐報告6

一、實踐目的:

通過對敬老院的訪問,瞭解目前中國老年人療養情況,以及老年人社會工作的發展狀況。實踐單位為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新華辦事處敬老院,選擇原因為:該敬老院的規模和質量屬於中等水平,且與外界新媒體如德州晚報、德州之窗有較好往來,經常舉辦義工活動,也能較好反應德城區社會敬老院的發展狀況。

二、實踐內容

1.實踐方案:本次實踐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元宵節,在這個團圓的節日我們把愛帶給這些老人。主要以談話、集體包餃子和幫助老人打掃衞生的形式進行。本次實踐以小組為單位,四到五個人為一組,負責兩位老人。通過與老人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瞭解他們日常生活以及內心的想法。另外,還通過實地觀察,以及與該單位工作人員的交流,調查敬老院實際工作狀況、工作中的困難和老年人社會工作整體發展。

2.具體過程:一早我們就來到德城區新華辦事處敬老院,該敬老院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離市區較為偏遠。走進門,有幾個老人倚坐在門口曬太陽。因為去的比較早,我們便先和老人們聊了聊天,只派出一組去準備食材。這期間養老院的工作人員並沒有來詢問過,只是在有的老人需要按時吃藥時前來提醒一下。等到了近十點的時候,我們和老人都聚到大廳裏,裏面臨時架起兩張桌子。麪皮調餡我們已經做好了,有些心靈手巧的奶奶們會和我們一起包,旁邊的爺爺們就看着,雖然插不進手,但感覺也很開心。比起剛才的聊天,我發現在一起包餃子的合作讓我們和這些老人相處起來更親切也更融洽。不久就到了十一點半快要吃午飯的時間,我們把餃子抱下去在廚房裏煮上,中間的臨時時間安排了幾個小節目,其中和我們一起來的一位阿姨唱了一曲紅燈記裏的選段,還有一位叔叔表演了一套八極拳。一同來的義工阿姨叔叔們年紀大小和這些老人們的兒女差不多,只有我像是孫女的年紀,看到有些老人即使聽的不是很清楚或者説話不清楚也會盡量積極的響應我們,這讓我很是觸動。十二點多的時候,煮好的餃子一盤盤端上來,因為照顧老人的牙口不好,大多是蔬菜餡的,也有很多肉餡的,看着老人們吃着熱氣騰騰的餃子我們感覺之前的努力都沒有白費。吃過午飯,我們陪老人坐在門口和老人們聊了一下他們那個年代的故事,捱餓、饑荒、掙工分,剛才看起來平常無比的老人背後竟吃過如此多的苦,一股敬佩之意從心底油然而生。在與老人的交談中,我們儘量做到不觸及老人的隱私和一些傷心事,因為大部分來到這裏的老人都是由於兒女不願意照顧他們或是不想照顧他們,他們渴望家的温暖,親人的陪伴。而這些又是無論再好的生活條件都無法替代的。送老人們回房休息後,我們終於迎來的短暫的休息。下午三點開始,在老人陸陸續續醒來出來活動後,我們快速的按組對每個房間進行清理。待到真正打掃的時候,我發現住宿條件並不是很好,生活用品很舊,。其實我很不解,在這的老人有些行動十分不便,自己照顧自己在旁人看來都有些困難,但在這個時候卻從沒有看到有工作人員前來攙扶或幫助;那麼生活上自理便不易,若真有突發狀況,房間裏連一個通知工作人員的急用鈴都沒有,到時候老人又該如何自救呢?結束清掃後,義工團的我們便要走了,和老人們打過招呼後,短暫的相處讓我們都有些依依不捨,而真正令人擔憂的是這些老人,在沒有我們的'時候是否還會過的安逸平和,把這個地方當成自己的家一樣呢?

三、實踐結果以及分析

實踐結束後,我感到很不輕鬆。比起今天我在敬老院所做的,我發現對於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環境和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要我所能做到的着實太少。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介紹的一樣,人首先需要生理上的保障,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然後是安全上的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財產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職位保障、家庭安全。其次是情感和歸屬的需要,這就包括了親情。接着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對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最後是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老年人即使身處暮年,行動或思想上有些不便或滯怠,但並不代表他們沒有需求。

而反觀我們家鄉的敬老院只重視老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及生理需求,而忽略了其他的需求,或者根本就認為老人沒有更高層次的需求,這些都是我們老年人社會工作中的思想誤區。而基本需求中的安全保障又十分薄弱,着實令人擔心。並且這些工作不應該僅僅是養老機構所要改變和改善的,更應該是羣眾所要重視和呼籲的,是政府所要監管和立項的。綜上,我得出以下分析:

1.敬老院中的護理工作應該制度化和人性化。

對於老年人的護理大多分為全天護理、半天護理、單人護理和多人護理。而送到敬老院來的老人大多患病生活不能自理,所以這就需要足夠的護理人員。所患的病中很大一部分是阿爾茨海默症(也就是老人痴呆)、中風、晚期癌症或者是其他重病的患者,針對這些人羣進行護理,對護理人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無疑是個巨大挑戰。類似於德州這樣的三線城市,護理人員的用工成本是遠超過當地水平的,並且對於基本上每天都是把屎把尿、洗澡換衣、餵飯喂藥、安撫溝通的工作,很多人寧可拿着一半的工資去超市當售貨員、去飯店當清潔工或者去大樓當保安也不願意來這工作。

所以當下的狀況就是應當把護理工作制度化,定期進行培訓和心理疏導。院長等高層領導人要摸索和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針對老人的服務標準和心理疏導方式。面對了老人神志不清無理取鬧的情況護工要怎樣及時制止並不傷害老人;護理工作繁重的時候應該怎樣安排人手,比如還可以把用人高峯期安排為交接班的時間點,這樣就多了一輩的人手來應急幫忙;老人情緒激動時該護工該怎樣勸説,在保護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也不讓老人受傷;工作了具體幾個月後,相應的讓護理人員放個小長假平和平和心態等等。相比起現在照看嬰兒的月嫂越來越多,那麼隨着老齡化的加重所需要的老年人看護人員也越來越多,所以不管是民營還是公立,都應該多設置一些培訓站,讓更多的人接受培訓,這樣不管是為照顧自己啊老人也好,還是到醫院照顧患病老人,還是到敬老院去當護工,人手數量和護工照看的專業性都會有所提升。

2.國人養老應該轉變觀念

目前我國的養老模式仍以傳統的家庭養老為主,但在社會服務系統完善以前,這種養老方式已越來越難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買在國人面前的問題有兩個:費用和觀念。吳震老師説,大多數中國人的價值觀基礎在於:氏族、人情和血脈。而老人院則是以契約、承諾、規範、法制等等的西方價值觀根源為基礎。 並且長期以來一些不良媒體針對敬老院的一些負面報道,有進一步加劇了人情社會中那些讓父母住在老人員子女的社會壓力。所以即使老人在養老院中受到護工的專業照顧強於在家被忽略的狀態,還是會有子女迫於親族鄰里的眼光和議論將老人接回家中。

讓這樣的社會現象改變,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是希望,越來愈多的良性媒體報道越來越多和真正為老人考慮的敬老院並且越來越被人們所認可。並且由於國策帶來的“四二一”模式的家庭,以及由於區域經濟差異和房地產發展帶來的父母和子女異地居住的情況,為更好的照看老人選擇一個養老院在未來會被更多的人就接受和認可。

3.老年居住環境的改善

老年人在衰老的過程中身體機能不斷地下降,行動遲緩不便,肢體力量明顯減弱等等,所以一個好的居住場所會為老人避免很多安全隱患,也降低了老人受傷的概率

首先,建築住宅上應考慮老年人生活需求,“儘可能在同一樓層配置門廳、廁所、浴室、老年卧室”,“在樓梯、廁所、走廊等空間設置扶手”,“廁所、浴室儘可能確保可供護理的空間”,為老年人創造獨立生活的居住環境,為家庭養老創造條件。結合我國具體情況,在住宅建設中至少應在多層住宅的底層按照老年住宅的要求進行設計,或為改造成為老年住宅創造條件,如減少室內外高差、將踏步改為坡道、將浴缸與洗臉盆分開以做到乾濕分離等等。其次,建議在居住區規劃中配套建設老年人活動設施,如老年人活動中心,為老年人提供休閒、娛樂和交往場所;修建老年人日託中心,白天可為老年人提供餐飲等服務,晚上老年人可回到家中與兒女團聚,共享天倫之樂。

還有,修建老年人康復中心,接受一些由專業的機能訓練師指導的康復訓練。儘管被送到這裏來的老人都有各種行動障礙或者認知障礙,但養老院也還應該為老人保健恢復健康盡上一份力。

4.跟隨國家政策

不管是民營還是公立的敬老院,都應該跟隨國家政策,在現有的補貼和資金投入下,更好的切合民政部的要求,真正的為愛老敬老獻出自己一份的力量。將“十三五”規劃細化責任分工,明確分工任務,安排工作人員開展專題調研。以建設“現代民政”、“陽光民政”為導向,深入推進重點民政工作,圍繞推進養老服務、社會救助、社區建設等重點領域改革創新。

四、實踐總結與體會

經過這次實踐我有很深的體會,首先我們在思想上存在着對敬老院的偏見。尊老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即便在當今社會,這種美好的品質我們也不應該丟棄。父母把年輕給了我們,現在我們成年了,而他們老去,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義務去關心他,照顧他們,給他們提供一個安詳的晚年。

從政府的叫的來説,隨着中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養老成為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僅僅依靠法律和道德要求公民盡贍養的義務是不夠的,政府需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有效的,完善的養老體系,要有適宜老人居住的環境,要培養專門照顧老人的工作人員等等這些都是當務之急。

敬老院的社會實踐報告7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弘揚優秀傳統,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的同時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鍛鍊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作為當代的青年,我們應該有為人民服務的理想,我班團委決定,在三月最後一個週末參加一次社會實踐---參加服務老人的社會實踐,去給予老人呵護和關懷,讓自己的週末過得更加豐富和有意義。

週末我和幾位班委費盡周折聯繫敬老院,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聯繫上了西湖區天竺路敬老院,準備看望住在那裏的老人。

老人們一看到一羣看望他們的學生,立刻興奮起來,拉着我們的手問寒問暖,十分關心我們各方面的情況。動作雖簡單,但體現出了老一輩們對年輕一代的殷切期望和關懷。或許,在這裏老人們很少見到年輕一代的身影出現,以至於我們的到來使他們興奮異常……我們詢問了各位老人的生活起居情況後,便與老人們聊起了家常,很快就融入其中。我們沒有因為假期期間不能外出遊玩而埋怨過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的熱情。因為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其中實際上藴含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大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的橋樑,也是老一輩與年輕一輩縮小代溝的途徑。

在我的印象中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這樣一個畫面,我們在去敬老院前買了一點物品,到哪兒我們分給了老人,每到一個房間老人都要拉着我們的手説道:“孩子們,你們現在還在讀書,也需要用錢的,你們不必買東西了,常來看看我們,陪我們聊聊天我們就很高興了。”是啊,看看他們居住的環境,聽了聽他們的光輝歷史,他們的確不需要什麼物質上的給予,他們希望的是能有人陪陪他們,他們希望的是心靈的碰觸。他們的要求很簡單,不求穿得多華麗,不求吃的多美味,也不求兒女能給予他們多少物質上的滿足,他們只希望在無聊的時候有人陪她聊聊天,解解悶,在他們回想起傷心往事是有人安慰。

老人中有好多都是因為沒有家屬照料或家屬太忙顧不上老人而被送到了敬老院,從此開始了他們孤單而乏味的最後旅程……他們説,自從送進敬老院之後,就基本沒見到過自己的子女,説到這裏時,老人的眼角濕潤了,聲音也開始哽咽……這時任何安慰的話語都顯得很蒼白,我只好轉移他們的話題,談他們的光輝時代的事情。

從我們進入敬老院,我就注意到有位拿着枴杖的爺爺當我走近他時他一直對我微笑,然後拉着我的手,和我親切的交談,在交談的過程中我們知道了他是浙江工業大學的政治教授他給我們談價值觀,談學習,談生活,談親,情與愛情……他那麼的熱情,告訴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盡忠!也許這些話聽起來俗不可耐,讓年輕人聽了肯定會笑掉大牙,但是我卻認為這些話飽含了他們那個時代的年輕一代熱愛祖國為國奉獻的精神與價值觀。

在這實踐過程中,我不僅為老人們做了些日常的事,也進一步他們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以此進一步增進感情。通過與老人們的聊天,使我明白了很多,明白了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了他們的辛勞,明白了他們對兒女的期盼,更明白了他們對我們後輩的希望…而作為兒女的我們,是否應該常回家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