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閃光少女》觀後感(通用10篇)

校園1.72W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閃光少女》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閃光少女》觀後感(通用10篇)

《閃光少女》觀後感 篇1

一直以來,青春片成了“懷舊”的代名詞,我們在銀幕上看到的是父輩的革命情懷,是70、80後的大學生活,是創業者的青澀日記……語調裏充滿了感傷和苦澀,有時這些故事裏又帶有幾分成功者的自戀,一個個年少時就未能打開的心結成了故事講述的開端,總之無趣大於可愛,矯飾蓋過天然。

如果青春還有另外一種苦澀的味道,那一定是一種孤獨,一種不被理解的失落與無助,一種付諸行動卻一無所獲,驚不起半點漣漪的痛苦。無論是愛情還是理想,只有一個人對影自憐的時候,世界確乎是不完整的。《閃光少女》敏鋭的捕捉到了這個主題,但是劇作本身又跳出了感傷的限制。

《閃光少女》是一羣慢慢被音樂學院附中所忽略的民樂班學生,為了證明他們熱愛的音樂也可以有觀眾,通過組建樂隊重新找回“存在感”的勵志小故事。鮑鯨鯨的天才創意將青春期的孤獨和身份認同的話題巧妙的編織在了傳統民樂和西洋古典樂的衝突中。她筆下的少女默默無聞,但為了愛情卻爆發出了能量驚人的小宇宙。她的詼諧幽默戰勝了心態蒼老者的懷舊,用滿滿的少女心畫出了青春最靚麗的弧線。

徐璐賦予陳驚身上“神經大條”的氣質沒有絲毫的忸怩造作,她就像一朵自由舒展的小花,她會為誰是欣賞者而糾結,但是她更享受開花的過程。《閃光少女》比起其他的青春片在表演難度上給演員提出了新的挑戰,徐璐不僅要展現出青春期少女獨有的活潑可愛以及戀愛的煩惱,她還需要用樂器來表達自己,揚琴是她和別人溝通的最重要工具,音樂是她身份的另一個象徵。徐璐靈活手指流淌出的旋律,是不甘示弱的自我表達

《閃光少女》裏的徐璐讓觀眾看到了青春最真實的樣子,沒有被太多的規矩束縛,沒有過分沉溺於自己的世界,她渴望交流,渴望用自己的努力去改變一些陳見。徐璐的“2.5次元”樂隊,用樂觀和堅持打破了堅不可摧的次元壁,不僅展現了證明民樂的價值和音樂美感,而且找回了青春期自我的“存在感”。因為對於成長來説,“存在感”要比其他事情重要,它背後隱藏着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種可以獲取身份認同,從而擺脱“異類”標籤的心理安全閾值。

《閃光少女》觀後感 篇2

隨着國家經濟實力增強,許多家庭對外來文化愈加包容,更傾向接受新鮮、看起來高雅、神祕的西洋樂器。而幾千年傳承下的民族樂器開始珠玉蒙塵,歷史悠久的編鐘被新時代遺棄、同宗的揚琴被風靡歐洲的鋼琴取而代之、曾經“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它也不聲不響退出歷史舞台,曾經代表中國之聲出戰歐美的“女子十二樂坊”也銷聲匿跡。

本該屬於民族傳家寶的傳統樂器,在外來樂器的衝擊下潰不成軍。不否認西洋樂器對音樂史的偉大貢獻,其獨特的音色讓它有囂張的底氣。可是,是誰把西洋樂器送上這片土地的王座?是誰將民樂棄之如敝履?又是誰在背後推波助瀾?不僅是民族樂器,還有民族節日、傳統習俗、古風歌曲、漢服文化,又是誰在狠狠地甩開它們?它們或許不能代表新時代的聲音,但它們伴隨着華夏民族的世代子孫從蠻荒、戰亂一直走到至今,從遠古而來的聲音,你們怎麼捨得棄如敝履?它們值得每個人的尊重。

雖然,經濟發展的利弊影響、教育的責任也不可推卸。但,更重要的人心,是誰在操縱那沉默的螺旋?

新世紀的人們歡樂地擁抱異國文化,聖誕節、情人節過得不亦樂乎。試問,中國以外的土地上,又有幾個外國人在過着春節?七夕?或者換個問法,有幾個外國人知道這些節日的存在?偏安島國的鄰居尚且能將改良的唐服發揚光大,被水果姐等多個外國巨星設計入MV,而中國的漢服,又在哪個國際舞台上有過半點水花?

同樣是被歷史遺忘的聲音,和服為何引人爭相模仿,漢服卻被“另類相待”?

是時候醒醒了。等你的子女對粽子節不屑一顧的時候,你又如何告訴她全家一起包粽子的其樂融融?又如何讓他了解粽子的那般美味?到時候,他還願意品嚐一個廉價的粽子嗎?

可惜宣傳不夠、沒話題、沒熱度,浪費了一個好聲音。應該全網運營讓節奏帶起來的,有些信息,是時候重新構建了!

見過一個老爺爺來學校演出中國古典音樂,當時他説了一番話對我印象特別深,中國古典音樂如果再沒有人傳承下去恐怕是要斷了,很多外國人來學習中國古典音樂而中國的新一代都熱衷於一些歐美的搖滾嘻哈和重金屬音樂,他當時説的時候眼眶裏包含熱淚,所以支持傳統古典音樂。

《閃光少女》觀後感 篇3

不得不説一句,這是一部被片名耽誤的好片。《閃光少女》講述的是少女陳驚與小夥伴們一起組成2.5次元樂隊,大戰西洋樂的勵志青春故事。

陳驚是一個學習民樂揚琴的少女,喜歡上了彈鋼琴的帥氣師哥,為了跟師哥在一起,做了不少的傻事,替師哥翻譜子,在樓下襬“心型”蠟燭向師哥表白,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一番真情,換來的是師哥的無情踐踏。也因為這個原因,引來了民樂與西洋樂的“鬥琴”。在陳奕迅飾演的上級領導視察的這天,由古箏演奏者“千指大人”率先奏起戰歌,向西洋樂發起進攻,後雙方你來我往的各佔上風。直到嗩吶一響,一曲百鳥朝鳳,奠定勝局。

在追師哥的過程中,陳驚做的最正確的一件“傻事”就是組建了2.5次元樂隊。陳驚向師哥説喜歡師哥,師哥問她是學什麼的,陳驚説是揚琴,師哥不知道揚琴是什麼樂器。陳驚就想要告訴師哥,什麼是揚琴,就像找幾個人一起組建樂隊,但是一直沒有找到願意和她組隊的人,直到找到了2次元宿舍,這個宿舍裏邊的人都是喜歡二次元的人,為了讓她們參加自己的樂隊,陳驚不惜重金相邀,每週一個手辦,終於讓他們加入了自己的樂隊。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2.5次元樂隊在一個漫展上進行表演。還上了電視。陳驚以為出名了,師哥就該知道揚琴是什麼了,就有了去師哥宿舍樓下點“心型”蠟燭表白的事。

這部影片,有青春,有熱血。也讓我有了幾點思考,第一點,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可以學習西方的東西,但是,不能崇洋媚外。現在的時代,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想要固步自封,不與世界接軌,是不可能的,但與世界接軌的目的不是為了成為其他人的跟隨者,反過來欺負自己人,而是為了強大我們自己的民族,豐富我們的文化底藴。第二點是,如果喜歡一個東西,就要去守護它,不要因為別人對這個東西的看法,而放棄了自己的原則,就如劇中的民樂學生一般,二次元也好,民樂也罷,如果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不要輕言放棄,就算可能受到了別人的不理解,也無所謂,畢竟,這個東西是自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是很酷的。

《閃光少女》觀後感 篇4

天色漸漸晚了,教室裏的我們似乎都沒注意到。此時,大家正坐在椅子上,等着電影的開始。

電影叫《閃光少女》,是一部讓我們成長,讓我們知道有了一個目標就要去堅持的故事。

電影一開頭,我們就看見民樂系的油渣和陳驚正和別的夥伴在一起合奏,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人打架了。原來是這樣的:在這所音樂學院,學生一共分兩個音樂部——西洋樂和民樂。學西洋樂的同學瞧不起學民樂的,嫌他們土;學民樂的學生也看不上學西洋樂的,討厭他們裝。於是,民樂和西洋樂學生在幾次肉搏後,進行了一場音樂的較量。民樂學生勝利了。

當電影中民樂系的學生以精湛的技藝和大氣的演奏贏得了比賽時,我的心中萬分激動。正是這羣民樂系的學生讓我感受到一種熱愛和堅守的力量!

記得半年前,我們的作文還寫得一塌糊塗,經常被老師點名批評,退稿也是家常便飯,媽媽便給我報了個作文班。這裏高手如雲,老師講的課也有一定的難度,我跟起來非常吃力。一度,我有點失去信心,非常沮喪。但是,我沒有放棄,聽不太懂就拼命去感悟,寫不過大家我就竭盡全力寫到最好。我用力追趕着大家的步伐和老師的節奏。慢慢的,作文越寫越好,在學校也經常被老師表揚。我想,我和電影中學習民樂的小夥伴一樣,憑藉着一種堅守的'韌性,取得了成功!

我喜歡這部電影,它告訴我們,有了目標就要一直堅持,不要放棄,我們會成功的。

《閃光少女》觀後感 篇5

在這個既歡樂又炎熱的假期當中,除了有寫作業的繁忙之外,還有閒暇的時間看一個自己喜歡的電影。

《閃光少女》這個電影其實也是我在無意中看到的,當時就覺得很有意思,所以就重複看了很多回,到現在回憶起來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看這麼多遍,可能是故事的情節或者是這個電影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吧。

這個電影雖然是我無意中看到的,但是他們這個電影講述了是一羣年少輕狂的青春的男孩女孩為了自己的夢想拼搏的故事,這裏面有學習歷史久遠的老藝術家留下的樂器,還有的是學習西方文化的西洋樂器,他們就好比兩個敵人一樣,都覺得自己學習的樂器都是最好的,最受歡迎的,兩方都在不停的鬥,各方都為自己的樂器爭光,可是結果差強人意,他們學校的領導都覺得西洋樂才有學習的必要,而老樂器已經是過去,沒有人會喜歡了,所以對學習西洋樂的同學的態度,和對學習老樂器的同學的態度差距明顯,真是讓人生氣,我最喜歡的情節是西洋樂和老樂器對抗,當時有領導檢查,結果很讓人高興,那就是老樂器的學生贏過了西洋樂,領導就這一幕感到一臉贊同,因為他們都是為了讓別人承認自己的樂器是最好的,這也是為了自己理想努力的結果。

看完這部電影,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在我們還能為自己的夢想努力的情況下要加油,為自己喜歡的東西努力,心中要有一種信念,那就是我們喜歡的東西都是最優秀的,是獨一無二的,是沒有人可以輕鬆替代的,我們要把老祖先傳承下來的東西繼續延續到下一代,不讓老藝術家們失望。我們應該堅持老樂器,為我們的老樂器感到驕傲。

這是我在這個暑假觀看到的電影,你喜歡的電影是什麼呢。還給我們説一説你從中學到了什麼吧?

《閃光少女》觀後感 篇6

一個天真無知的女生喜歡上高冷男神,不斷追求失敗,有失望有彷徨,最終在越挫越勇中找到朋友,找到自己最愛的事物,找到了一直陪在身邊的真愛,順理成章的長大成人。

不知道諸位有沒有感覺到濃濃的俗套氣息。反正我印象中大多數青春片都是這樣的越挫越勇,逆風成長的套路。

如果《閃光少女》完全就只有這個模式,那恐怕這部影片別説想閃光了,怕是被人黑的烏黑髮亮。事實上,雖然影片套了這麼一個常規的模板,但是在鮑鯨鯨的筆下,二次元和音樂作為兩大重要元素貫穿了整部影片,加上飲水機火鍋,廣場舞,地方方言,漫畫式表達等具有話題性的噱頭,故事確實變得有趣三分。

雖然故事在各式各樣的花式表達下顯得光鮮華麗,可相比民樂包容西洋,音樂最終大同的和諧表達,影片對二次元的表達則具備了相當的爭議性。在影片中,喜歡二次元的宅男被表現成又肥又醜的宅男,二次元被説為顏即正義的美貌崇拜,而對二次元表達最為重要的二次元宿舍,也單純的成為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讓女主找到夥伴,不斷成長的符號。

總的來説,影片中的二次元宿舍,換成愛貓者聯盟,王者榮耀團隊加入進故事,配套搭配一些吸貓或打遊戲的鏡頭。重新融入充滿逆襲的少女樂團,其實是完全可以的。

在這樣極簡的設置下,影片固然講述了有趣的故事,依然顯得套路滿滿。

《閃光少女》觀後感 篇7

這部電影是朋友説要不要去看電影,聽説不錯。一直以來看電影都只是我平時生活的消遣,沒有什麼要求,朋友想看什麼看什麼,所以什麼瞭解都沒有就去了。去之前看了下電影名字:閃光少女?呃,感覺有點雷,不像平時他喜歡看的電影類型,一般他都是看外國特效片的。看完過後,瞭解了,原來這麼多二次元的元素,他一直二次元愛好者。

這是一部很特別的青春片,整部電影非常輕鬆搞笑,總體講的是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的對抗,奇妙地融入了古風音樂和比較小眾的二次元文化,因而人物造型有些另類,但是並不違和,也傳達出雖然小眾也有同伴的理念,並且使電影增加了很多笑點和一些淚點,而且整部電影非常熱血和勵志,尤其電影中有三場音樂表演,非常燃,非常震撼,看得人熱血沸騰,為民族樂器和古風音樂自豪,看完都想去學一下民族樂器了。

很開心有這樣一部沒車禍,不死人,不墮胎,非常勵志熱血的電影。不知道對於一般觀眾的來説,電影的二次元元素會不會不適應,但對於我這個民族樂器,古風音樂和二次元都喜歡的人來説,真的是大福利啊。當然影片也有不足,有些地方有些強行説道理,喜歡二次元的人也不會那麼誇張,學西洋樂器的也並沒有瞧不上學民族樂器的,生活中喜歡和學民樂的人還是很多的,當然這是藝術的加工,可以理解。

演員方面演的還可以,男主表演的時候還挺帥挺有魅力的。故事也説完整了,最精彩和震撼的還是音樂,非常出色。

《閃光少女》觀後感 篇8

我早就從孫老師那聽説了《閃光少女》的大名,今天下午沒課,我趕緊讓媽媽帶我到電影院一睹它的風采。

這個片子講的是一羣熱愛二次元和中國風民樂的少女,被學西洋樂器的同學鄙視,被親人和朋友所不理解,成為了少數派。但最終他們卻用燃情的音樂獲得了所有人的認可。

業餘時間,我學的樂器是古箏,所以我特別喜歡這部片子裏的音樂。在電影中,我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樂器的魅力,古箏,琵琶,二胡,月琴,揚琴,鼓,配合得相當和諧,很有感染力。尤其是千指大人的古箏,簡直是燃到飛起,看的我激情澎湃,特別有共鳴。片中的幾場彈奏音樂的場景也表現得很好,尤其是中西樂器在走廊兩側對戰的那場,音樂的編排,鏡頭的運用,和演員的表現,都讓人看了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

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民樂組的學生最後戰勝了西洋樂器組的學生,但他們沒有嘲笑奚落對方,反而是提出與他們合作,提出彼此之間相互包容,融合。其實,音樂是沒有國界的,只要能表達自己的心聲,能帶給別人美的享受就夠了,不一定非要分中國的還是外國的。

唯一讓我遺憾的是,片尾最後的音樂高潮,並沒有展現中西樂器合奏的場景,而是單單展現了民樂的逆襲,這裏就讓片子的結尾弱了一些。我之前也曾聽過現場中西樂器合奏的《克羅地亞進行曲》,民族樂器古箏的靈動活潑,再配上鋼琴的優雅穩重,真的有一種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感覺,體驗非常好。所以我本來還期待着片尾會有一場更加驚心動魄的中西樂器的合奏,但沒想到沒能如願,真是小小的遺憾啊!

《閃光少女》觀後感 篇9

以前,我覺得民樂很老土,有一點點難聽。西洋樂很時尚,又酷,而且很動聽。我自己學二胡,也不是很重視。但是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閃光少女》,讓我有了改觀。

電影裏,讓我印象深刻的樂器是:民樂樂器揚琴和西洋樂器鋼琴。之前,彈鋼琴的王文,瞧不起敲揚琴的陳驚。王文説揚琴不算樂器,不能上台表演。憑什麼,揚琴可是民族樂器中的大型樂器,是敲擊樂。如果這點還不懂,就不算是一個合格的音樂家。陳驚為了向王文證明揚琴也是樂器,就想組個樂隊上台表演。可是大家都不會中國傳統樂器。陳驚為了組樂隊,去了502宿舍。那裏的人,都活在二次元世界裏,但是她們的音樂技術高超,全都是學民樂的,學的樂器種類繁多:二胡、琵琶、冬不拉、古箏。我也真是沒想到,竟然會有人樂器學的那麼好,她們一定是堅持了很久的,而且他們還學關於樂器從古至今的歷史文化。陳驚想要和她們組隊,她答應給大家酬勞。就這樣,她們幾個人勉為其難組了個樂隊。

她們都為了這個團隊,每天都在練習。一天,外號叫千指大人的古箏手説:“最近有一個動漫展覽會,在那裏可以上舞台表演各種東西,我們就上台表演民樂吧。”大家聽了都點頭表示同意,還給樂隊起了個名字“2·5次元”。到了那天,她們準備上台表演。可是,“2.5次元”團隊一上台,大家一看到民樂,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全都走光了。她們一個個面面相覷,交換了眼神,互相鼓勵,開始合奏樂曲了。出乎她們的意料之外,大家一聽到這有節奏的音樂,立刻圍了過來。後來,他們這一段視頻上了微博,學校裏所有人都看見了。大家都愛上了民樂,開始學習了。

一次,民樂樂隊和西洋樂樂隊在視查領導面前,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比賽。兩隊都演奏《小蜜蜂》。民族樂隊先出來了古箏,西洋樂隊又出來個豎琴;民族樂隊這邊接着出來拉二胡,西洋樂隊不甘示弱,出來了小提琴;民族樂隊這邊打開了一扇門,裏面傳出了動聽的揚琴聲,西洋樂隊也打開了一扇門,裏面傳出了美妙的鋼琴聲;我民族樂隊這裏一個吹着笛子的女孩走慢慢的走了出來,西洋樂隊派出了單簧管。最後,民族樂隊這裏使用了必殺技——嗩吶。嗩吶一出來,打破了之前僵局,勢均力敵的音樂氣氛,一下子橫掃千軍,吹出了優美的音樂,讓整個學校喜氣洋洋的,讓人聽着這個音樂,可以想象出小蜜蜂在辛勤的工作,在空中自由的飛翔。就是因為嗩吶,西洋樂隊輸了。

輸掉的懲罰是:讓民族樂隊去上海音樂劇院的舞台上表演。這次,王文終於理解了民樂也是可以像西洋樂那樣好聽又酷的。因為這個,陳驚有了自信,上台發揮的更好了。只見,台上投射出了一個動漫人物,在空中撒下了一些花瓣,這些花瓣跟民族音樂也很配,非常美妙。這場音樂會受到了所有觀眾的熱烈鼓掌,整個劇院裏掌聲雷動。

哇,原來民樂也可以這麼酷啊,我以後要好好學習我的二胡,讓自己變得也很酷。現在編鐘漸漸失傳了,二胡以後也有可能會消失的。可能以後中國樂器,都會慢慢地不再流傳。從現在起,我要好好學習二胡,成為合格的音樂家,發揚民族樂!

《閃光少女》觀後感 篇10

或許在別人眼裏,我就是另類,我就是不正常,對吧?

這是我看完閃光少女最直觀的一個感受。

我對閃光少女的關注並不算早,甚至可以説是很晚。因為當時我聽説這部電影講民樂,講二次元,我想也沒想——不看。民樂,二次元都不是我瞭解和感興趣的領域,自然這部電影對我也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可是我當無意間看過這部電影以後,不得不説,讓我很意外,也很驚喜。在這裏我不談這部影片的拍攝技巧好不好,演員演技好不好,我只想説説這部電影給我帶來的一些思考。

在電影裏,民樂和西洋樂是作為兩大敵對的勢力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可能在大多數人眼中,民樂總讓人覺得有一種濃濃的鄉土氣息,就好像一聽見嗩吶聲,我的腦海裏第一個浮現出的畫面就是黃土高原上皮膚黝黑的放羊少年。而西洋樂,優雅,大氣,是音樂裏的貴族。金碧輝煌的音樂廳裏,宏偉的交響樂總是讓人振奮不已。當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音樂風格相遇,必定會碰撞出火花。除了音樂,電影還加入了二次元元素。隨後,整部電影就圍繞音樂,二次元,青春,愛情展開了。其實,故事很簡單,發展情節也很簡單。這種逆襲類的電影,無非就是以一種先抑後揚的手法,來突出主角的光環,使觀眾熱血沸騰。可是,即使是這種正常的劇情路線,也讓我的心情起起伏伏。電影有笑點,自然大方,就是我們青春時代的記憶。電影也有淚點,尤其是當我感覺到那種年少的無奈,失落和挫敗,我也感覺到心疼。其實,電影裏的民樂和二次元就代表了生活中最不被關注,最卑微的一類。在高傲的西洋樂面前,顯得那麼渺小,不被看好,不被理解,不被尊重。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傳達了兩種思想。

第一種,人與人。其實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個閃閃發光的對象。他可以是崇拜的對象,可以是暗戀的對象,總之,在我們眼中,他們是那麼的耀眼,可望不可即。屬於卑微羣體的人們,家庭普通,長相普通,經歷普通。他們很羨慕那些出身高貴,神采奕奕的人。他們精彩的人生有時候就像是開了掛,普通人所無法觸及的。在他們面前,卑微的我們會自卑的抬不起頭。

第二種,物與物。傳統和西洋,用中國式思維思考,更多的是推崇西方文化。這句話可能説得不太恰當,可是眼觀我們的社會,崇洋的心理和行為數不勝數。這種現象的根源,就是我們對自己的民族文化不自信。

把這兩者結合起來。我可以大概瞭解,電影想要傳達的,不僅是熱血和奮進,還有對傳統的呼喚和尊重,對人們眼中“另類”事物的鼓勵和尊重。不僅僅是民樂和二次元,還有很多很多大眾不接受或者有看法的事物,都應該去嘗試着理解。有時候我們總是自以為是的認為這是好的,那是壞的,但是,那都只是“我們認為”。如果不瞭解,就沒有資格去評論。

我看完電影,也對自己有所反思。我是法語專業,也算是接觸西方文化的一派。可是,我學着西方的語言,卻對古老的東方語言——中文甚不瞭解。我自以為我掌握着這門語言,但是古今歷史,文言文化,我又是否瞭解?未來,就算我能説一口流利的法語,可對自己的母語一竅不通,是該自豪,還是羞恥?

引人深思,也值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