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飄》讀後感(15篇)

校園2.3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飄》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飄》讀後感(15篇)

《飄》讀後感1

相信讀過這篇小説的人都會為其中的情節感動。是的,我被感動了。感動的説不出話來。很久不看以第一人稱寫的小説了。不是覺得以第一人稱寫的小説不好,而是我不敢。總覺得以第一人稱寫的小説總能讓讀者很快的就將自己代替進小説裏成為主角。不管悲傷也好,快樂也罷。始終會讓人心疼。這就是我不敢看的原因。

不得不承認,子非魚的這篇小説寫的很成功。雖然網絡版和出版的書結局有所不同。可我認為已經是很不錯了。我很少看都市文學,幾乎沒怎麼看過。以前在紅袖文學看過“壞藍眼睛”的《夢裏檸檬幾度花》。還有就是郭靖明的《夢裏花落知多少》。這些我想不能算是都市文學。應該是青春文學了。都市文學?在我的腦子裏還是個很模糊概念。因為沒怎麼接觸過,就很難説《飄來蕩去》這一篇小説究竟是好還是壞。至少從都市文學的角度上來説,我不能肯定。我只能從自己對《飄來蕩去》的理解上來講講。

不知道別人看了之後覺得這篇小説怎麼樣。反正看得我是心緒盪漾,百折千回。楚戈,一個不能算是壞人的壞人。一個不能算是好人的好人。好壞自古以來就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所以我也不能説他究竟是好是壞。反正楚戈帶給我的印象是,他不是一個好男人,因為他在感情上猶豫不決。傷害了小米,傷害了胡曉琳,傷害了林菁。至於殷湘麗,他們之間從來都是互惠互利的關係,談不上感情。可是在他為殷湘麗還那350萬的時候,不得不説楚戈是考慮到了他們的感情的,雖然後來又被他自己否定。楚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想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定論。

本來是寫評論的,但發現被我自己寫成了讀後感。罷,不管是評論還是讀後感。反正都跟《飄來蕩去》有關聯。喜歡這篇小説,只是單純的喜歡。覺得它與自己是那麼的接近,與生活是那麼的接近。接近到可以發生在我們的周圍。

楚戈後來死了,被*奸小米的曹陽殺死了。他和林菁有機會逃開的。可是他為了小米,犧牲了自己。能説他不愛小米嗎?不能。能説他就不愛林菁嗎?也不能。他為了林菁傷害了胡曉琳,傷害了小米。為了小米又犧牲了自己也拋棄了林菁,也犧牲了他們五兄弟。他對胡曉琳呢?是愛嗎?很難説。我想應該是感激的成分更多。可是胡曉琳絕對是愛楚戈的。

這裏面,若要説誰最不幸。楚戈不幸嗎?不,雖然他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可是他卻得到了在他周圍每一個女人的真心。胡曉琳不幸?也許不幸吧。為了一個不愛她的楚戈,最終嫁給了一個50歲的小老闆。可是小老闆又愛胡曉琳。所以她不是完全的不幸。周陽不幸?楊偉不幸?葉萍不幸?還是林菁不幸?抑或是小米?不,都不是。他們中誰都不幸,可是誰又都是幸福的。為了小米,犧牲掉了他們中所有的人。小米是為誰?楚戈。

可是最終也不是為了楚戈這個故事才結束的。也許是註定。也許。也許沒有也許……

《飄》讀後感2

《飄》是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作品,它是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的長篇小説。由它改編而成的電影《亂世佳人》也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很久以前就想看這部書了,一直到這個暑假才把上集看完了,也就是看到主人公思嘉在艱難地重建農場。儘管如此,但我已經覺得《飄》是本好書。是的,只是南北戰爭這個特殊的背景,已經使《飄》擁有了過人的魅力。

但是,最令我感概良多的不是媚蘭的善良與堅忍,也不是瑞德對思嘉無私的奉獻……而是,思嘉面對逆境的時候,對傳統,對自己沿襲甚久的道德的勇敢挑戰。

戰爭開始的時候,思嘉對這並不感興趣。她是縣裏男人們中的明星,她的世界裏只有參加不完晚會、野宴,以及與男人們不停的調情。她是她父親的掌上明珠,她體內混和着勇敢的愛爾蘭人血液以及傳統的法蘭西血液。她以一個遼闊的塔拉農場為家,有上百的黑人奴隸供她差遣……這就是思嘉,一個驕傲的而又與別不同的大小姐。

可是,一場戰爭毀滅了一切。那些漂亮的小夥子死了;迷人的農莊被燒了;沒有了漂亮的舞裙和首飾了;她尊敬的母親患病死了;開朗的父親也變得沉默了;塔拉農場的黑人幾乎都跑光了;甚至連温飽都成了問題……一切的重擔都落在思嘉的19歲的肩脖上。她要在一無所有之下養活9張嘴巴。這對於一位原本活在鑽石之中的大小姐是多大的落差啊?要是換了其它人,就像她的妹妹蘇倫,那是怎麼樣都難以接受的。可是,思嘉卻堅強地撐下來了,而且根據內容簡介我還知道,她不只令所有人活下來,而且還活得很好!她面對生活的轉變時,那種敢於改變自己的勇氣是何等令我佩服啊?

生活就好想一座大山,山路不可能完全平坦。當從顛峯下落時,很多人會跌得頭破血流,會跌得絕望了,會跌到失去生存的勇氣。畢竟一個大老闆淪落為撿破爛的,是需要多大的心靈負荷才能夠接受啊!可是,轉變也意味着機遇。能夠迎合轉變的人,才能夠在殘酷的社會生存下來。還記得在深圳特區剛剛建立的時候,有很多勇敢的人放棄內地的穩定職業,到了南方來。他們根本不知道,在這個新興的城市,能夠找到什麼。可是,正是這些敢於吃螃蟹的人,建設了特區也撈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而那些遲到的人,只能夠看着人家首先佔領市場了。可是,誰又想到,那些先到深圳的人,在離開自己原來熟悉的環境時,要付出多大的勇氣呢?不知在哪本書裏看到過這麼一句話:離家的人最有出色。離開了家的人,他沒有了家庭的保護,遇到什麼事情,都得自己應付,於是便又有了應付轉變的能力。就像上文説到的那些先到深圳的人,他們大都離開了家,也大多有了出色的事業。

思嘉也像那些人一樣,為生活的轉變付出了巨大的勇氣。相對於她,她的妹妹蘇倫就只懂得在戰後一味懷念那個逝去的時代,而思嘉卻決心要創造一個時代。家裏已經沒有人去收棉花了,思嘉就自己下田,甚至刮破了母親千叮萬囑要保護的纖纖玉手也在所不惜。可是蘇倫只懂得一味地埋怨,從來就不懂得自己所處的已經是生命都沒有了保障的時代了。

當我看到這裏的時候,我就想到了那些香港人。我家看的是香港的新聞。一天到晚上,看到那些香港人説,經濟不好,負資產啊,就覺得討厭。埋怨政府是無濟於事,要政府“看倉派米”也只可解燃眉之急。失業了,就應該趁找工作的機會充實自己,讀些書,或者上些課程。甚至,到內地來走走也是一個辦法啊。就只知道埋怨,申請宗援也不是辦法啊。相對於思嘉,這些人的環境要好得多,可是卻被驕慣了!

《飄》的確是一部好書,即使跨越了那麼長的時間,也適於這個社會形勢。面對轉變而改變自己的,甚至改變自己價值關的勇氣是哪個時代都需要的,而思嘉正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飄》讀後感3

一個憧憬並執着追求愛情的女人,卻不得不在生活的壓力面前一次次的被叛自己的內心。

一個固執的、簡直是執拗的女人,也正因此而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愛情。

一個被物質的睏乏嚇壞的女人,在追求物質,卻無可指責,因為這樣的一個女人也是處心積慮的想要幫助自己愛的人,卻一直在小心翼翼的維護着這個男人的尊嚴。

可悲的是當自己真正愛的人在一次次被傷害後離去。

幸運的是這個在困難面前從不放棄的女人總是給自己希望。

“Mylifewillgoon。"

這是一個完整的女人,是一個有缺點的完整女人。雖然只是一個作者的人物縮影,不僅包含了作者自己的人生經歷,也有很多女人的身影在裏面!

值得一看,不,應該是值得很多遍的看。

看她,就像看自己

上高中的時候認認真真的看了這厚厚的兩本書,兩個感覺:一是非常喜歡思佳麗,二是非常不喜歡白瑞得。

那時候不喜歡這種看似不在乎自己的男人,總覺得愛我得男人應該死心塌地不離不棄。那種動不動就惹我生氣得男人是最討厭的。

現在老了(偷笑一下),對生活對愛情也開始有了真實和深切得體會。我經常會以思佳麗得思想來對思考自己得行為——我希望用那種堅定得信念來支持自己,需要那樣的有些現實的舉動提醒自己避免幼稚。

思佳麗在看我看是個現實又奢侈的女子,對自己的理想不離不棄。她的生活是多彩的,愛情雖不完整,但我看來也是完美的。她生命中的一切是我所期待的,包括愛情。

奇怪會愛上這樣的女子,任何一個男人無法逃避,我也不能。

永恆的飄

不知是什麼原因,在最緊張的高三臨考前的一個月裏我才遇見了它,卻執意在一週內看完。二本平裝上下冊,黑白色的封面,米切爾的大名也隱在了思嘉的裙中。讀它時被思嘉的任性,自信,大膽,瘋狂還有對自認為的愛情的執着所征服,同樣也對白瑞德寬容、勇敢、自信自主,對小藍妮的那份父愛所迷戀,當時就想要是能找個像白瑞德一樣的老公伴自已終老一生就是最幸福的事!呵,就在那一刻在書的結尾,自已就像洞悉思嘉的心,想到了塔拉的紅土地就充滿了希望和力量,要重新徵服離開的白瑞德,感覺彷彿在雲端,就像飄一樣。

思嘉是個幸福的女人,因為她最終看到真愛,白瑞德是個大丈夫,因為他知道愛不是一種佔有的形式,而是一種情感的征服。

呵,這是我讀飄,這是一部好書,每個人讀它都會有不同的感覺,但它值得你一讀,永不後悔。

飄——我向別人提起古典文學總要提起它。

我一直在想,如果米切爾沒有出車禍去世,她所寫的其他小説會是什麼樣呢?

一個作家如果要讓人愛上,一定要多寫點作品,讓讀者從不同側面去了解他。因為一本書雖然可以反映作家的很多側面卻不是全部。

可是米切爾就像是杜鵑啼血,彷彿她的一生就是為了這本〈飄〉。寫完她就去世了,讓人惋惜。

我個人認為〈飄〉是有兩道主線的。愛情和戰爭。

我們之前所接觸的歷史很冰冷,彷彿就是一場為黑人解放而運行的必要手段。北方是正義,南方是無知。

可是在〈飄〉中,南方的視角將這場戰爭表現得居然讓不愛戰爭的我想哭。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在戰爭中的表現,被米切爾寫得十分浪漫,不論是正面關係還是負面關係。

我認為我比較像斯佳麗。而我認為其實瑞德也沒有什麼不好,甚至非常棒!

跨越幾十年的感情,在來來回回中輾轉,最終儘管結尾十分含蓄,但是大家都可以想象得到,以斯佳麗的性格和瑞德的情,最終二人仍然會走在一起的。

它的續集〈斯佳麗〉(自然不是米切爾寫的)就十分好得續寫了這段情緣。我認為續集也是難得之作!

本書還將愛爾蘭人與土地的關係寫得十分堅定,十分令人折服。

讀完它讓我有種回味,有種震撼,有種温暖。

《飄》讀後感4

眾所周知的,《飄》是一本愛情小説。受廣流於市面的言情小説的影響,大家可能會認為所謂愛情小説,就是描寫關於生死纏綿、至死不渝的狗血愛情故事。而《飄》絕不是這樣,它是一朵綻放於戰火的奇葩!

《飄》的作者米切爾是一位美國女士,她的美貌一點也不遜色於她故事裏的女主郝思嘉。然而,似乎是天妒紅顏,她的一生比思嘉還要坎坷,甚至,在她49歲那年,無情的車禍奪走了她年輕的生命。

由於家庭的薰陶,米切爾對美國曆史,尤其是南北戰爭時期美國南方的歷史產生了十分濃厚的興趣。在家鄉聽聞的大量有關內戰和戰後重建時期的軼事傳聞,耳濡目染的美國南方風土人情,以及她自己的親身經歷,成就了這樣一部不朽的《飄》。

而《飄》的女主人公在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形象,或許正如畢曉普所説的“在任何情況下,郝思嘉都是毫不足取的。她吝嗇迷信,還自私自利,簡直無人可比。”“除了她那珍貴的皮膚,土地和錢財,她什麼也不看中。”“她手裏抓着這個,眼裏又覬覦着那個,為此。她殺了一個前來偷盜的北方士兵,洗劫了他的屍體,結了好幾次婚,購買鋸木廠,剝削囚犯的勞動,行使騙術,無情的把好幾個人送上了西天。”一個有着美貌皮囊的女巫婆。

然而,在我的印象中,郝思嘉是一個令我為之神往的充滿魅力的女性。我甚至認為,作為一名女人,郝思嘉是最成功的典範!

我欣賞她毫不虛偽,充分展現“真我”的性格;我欣賞她不遜色於任何一位有擔當的偉人的責任心;我欣賞她面對現實、不畏懼困難的精神。

首先,何為“真我”?佛教認為佛那樣具有八大自在之我即為真我,是相對妄我的出離生死煩惱的自在之我。

在那個時代,一個女人,無論她多麼聰明,多麼有主見,她都必須把自己表現得柔弱,甚至於懦弱!他們認為:一個女人,只要結了婚,就必須附庸於她的丈夫。

而叛逆的郝思嘉絕不是這樣。在她慫恿她的愛人衞希禮與她私奔不成後,為了報復,她給了衞希禮一個響亮的巴掌;她嫁給衞希禮的表哥查理。(然而,戰爭很快爆發,查理死在前線。)她因金錢二婚後為了不使自己再次陷入無能為力的困境,毅然決定自己經營鋸木廠,而無畏旁人異樣的眼光。思嘉的真實,沒有隱藏。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她一點都不喜歡她的妹妹,甚至是瞧不上她們。然而,在那個經濟蕭條的時期,她作為長女,義無反顧地扛起了這個家,這片土地。即使她恨不得把這些通通甩掉,即使她已虛弱不堪。同樣的,她絕無可能喜歡她的情敵媚蘭,但只因為她對衞希禮的一個承諾,她不顧自己生命危險地保護她,陪伴她,並在媚蘭臨終前答應承擔起照顧媚蘭家庭……

思嘉的責任心是毋庸置疑的,無論她是否願意承擔那樣的一份責任,她都承受並盡善盡美地完成了它們。

思嘉一生坎坷,歷經磨難,支撐她挺過一道道難關、克服一個個困難的就是她父親告訴她的: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第一次經濟危機。每天無數人失業,無數人死亡。為了生存,思嘉竭盡全力去拼搏,去奮鬥。儘管在某些人眼裏,這些並不都是合乎道德規範的,但至少,她沒有同其他大多數人一樣躺下等死!

她那不畏困難,面對現實的精神與勇氣正是這一個多世紀來《飄》吸引無數讀者的原因所在。

《飄》讀後感5

天生麗質卻任性虛偽,精明能幹卻冷酷無情,不安現狀卻不折手段,堅強自信卻貪婪自私,不屈不撓卻卑鄙陰險,渴望愛情卻追求實際,毋庸置疑,瑪格麗特的《飄》中的斯佳麗是一個不完美的人。但當她站在濃霧瀰漫的院中時,我卻看到了她的美,那種不同於外表光鮮亮麗的美。''無論如何,明天又是另外一天。''喚起了我靈魂深處的堅強。

南美戰爭爆發前夕,16歲沉迷於舞會郊遊,享受着追捧崇拜的斯佳麗卻愛上了艾希利,但艾希利卻選擇了温柔善良的梅蘭妮。出於嫉恨,她將婚姻和愛情作為籌碼,搶先嫁給了梅蘭妮的弟弟查爾斯。但查爾斯卻在南美戰爭爆發的戰場上犧牲。在一次舉行義賣的舞會上,她認識了商人白瑞德,她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白瑞德。在加入護士列隊照顧傷兵時,她目睹了戰爭的殘忍,也體會到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苦難。在艱辛的生活中,她的同情心和責任心逐漸甦醒。在困難面前,因為對艾希利的承諾,她是敢於承擔責任,憑着可貴的精神和毅力,果斷地替玫蘭妮接生,救了梅蘭妮。回到塔拉莊園,面對母親病亡,父親痴呆,姐妹重病,家中一貧如洗的打擊,她沒有逃避,勇敢地承擔起家庭的重任。在面臨交不出税款的情況下,她企圖利用美色去向白瑞德借錢,為了重振家業,她與妹妹的未婚夫弗蘭克結婚,弗蘭克卻在聚會時遭北方軍包圍中彈身亡。在經歷了一切之後,她明白了金錢在這個動盪社會的重要性。她再次成了寡婦,白瑞德再次向她求婚,那顆渴望安寧的心使她與白瑞德結了婚。但她卻無法忘記艾希利,在一次翻艾希利的照片時被白瑞德發現而婚姻破滅。遠方是灰濛的一片霧氣,孤單的身影留下來的是孤獨的夢。

在她身上有一盞信念之燈始終閃光,使她沒有成為生活的懦夫,命運的俘虜,那就是對艾希利深深的愛,她不顧一切社會觀念勇敢追求自己的愛,但她卻被愛所迷惑,因為艾希禮只是她內心完美的形象,錯誤的迷戀。當她醒悟時卻已經錯過了真正的愛,真正的幸福。對於我們,在一份執着而持久的感情和一份金玉其外,轉瞬即逝的感情面前,我們將如何選擇。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總是駐足欣賞別人的風景,卻不知道我們的幸福也在別人眼裏。珍惜手中的擁有,珍惜身邊的所愛。

面對戰爭的廢墟和硝煙,生活的貧窮和艱苦,命運的摧殘與折磨,斯佳麗承擔起對家庭的責任,肩負起對國家的重任,她永遠自信着。她的自信使全家人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雖然不折手段追求金錢,但她內心卻渴望安寧。愛情的失意,戰爭的磨難,貧窮的磨練,婚姻的失敗,沒有使她向命運低頭。面對困難和挫折,她沒有怯弱地選擇逃避,而是不屈不撓地衝破重重障礙和關卡,在她內心深處有着不屈的靈魂。困難是無法拒絕,無法逃避的,但很多人卻視人生之艱苦為畏境,因為熾熱的心被現實澆注冰冷而無力地向現實屈服。既然註定了要經歷命運的考驗,就讓我們用堅強的心勇敢面對,接受挑戰。

也許她痛苦地掙扎在金錢的慾望裏,也許她陷入名利權勢的泥淖不能自拔,但她有一顆執着勇敢堅強自信的心。她的靈魂在黑暗中放射出瑰麗的堅強的火花。

《飄》讀後感6

現在很少有人看外國名著了,出於重温,我整整化了一個星期,專心讀完了美國長篇小説《飄》,這部不朽的傳世名著,確有其不朽的文學價值,引起讀者的共鳴。

《飄》或叫《亂世佳人》主要描寫主人公斯佳麗(也有釋成斯克雷特)愛情婚姻的故事,同時,小説通過美國的南北戰爭,種族鬥爭為主線,描寫了斯佳麗一個天真的少女,由於無知的婚姻,三嫁丈夫,最後成為一名寡婦。由於戰爭的磨難,使她的人生不斷成熟,終於事業上苦苦經營有成,她的三度婚姻卻空空一場。

從小説的全部過程看,斯佳麗有得和失的二個方面。失的方面,年輕美麗的斯佳麗,深愛着上流社會風度翩翩的阿希利,而且成為自己心中的偶像。當阿希利與美蘭妮結婚消息傳到斯佳麗耳朵以後,這對一個天真的十六歲少女是多麼沉重的打擊,為賭氣,使她作出了人生錯誤的選擇,和自己根本不愛的美蘭妮哥哥結婚,不久,丈夫在南北戰爭中犧牲,自己成了年輕的寡婦。第二次失敗婚姻是嫁給富來克,動機不是為了愛情,為了保留父親遺留下來的農場和跟隨她身邊一羣人的生活,當瑞特不借給錢,使她又賭氣嫁給了有錢的富來克。為了事業,她根本沒有承到一名妻子的責任,缺少對家庭的照顧和温暖,導致丈夫誤入“三K黨”被搶決。又第二次成為寡婦,第三次是和瑞特結婚,這應該是一場圓滿的婚姻,也實現了愛情、婚姻、事業共同發展的目標。可是,她還是念念不忘阿希利,對阿希利的愛是揮不去,抹不掉,結果造成瑞特絕望出走。到了最後,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戰爭創傷以後的阿希利卻是個扶不起的“阿斗”,也反映了那些風度偏偏的貴族公子哥,在戰爭和亂世面前的無能,困難面前的頹廢,斯佳麗失去了一切愛,也對愛徹底失望。當然斯佳麗也有得的方面,戰爭苦難磨練了她,她父親愛爾蘭人的堅強、勇敢、潑辣性格造成她是一個事業型的女性,她學會了勞動,學會了管理企業,學會了商業談判,學會了上流社會裏的社交活動,因為她的母親是法國上流社會有教養的女性,遺傳造成斯佳麗本心善良的一面,她善於幫助別人,關心別人,同情底層,遇到困難想得開,不計較得失,這些都是主人公的可貴之處。

作家瑪格麗特—— 米切爾是一位富有才華的女作家。小説以美國南北戰爭為主線,以種族鬥爭為背景來描寫斯佳麗的人生,把亂世和佳人有機結合,增加了小説的可看性,更激起讀者對斯佳麗的同情心。同時,小説把斯佳麗對阿希利深愛貫穿小説全過程,也激起人們對這位善良、正直、勇敢女性的愛憐。這種在心底裏默默而深深的愛正是對愛情至高無上和高雅文明的理念,也是人們內心普遍嚮往和追求的一種愛,引起讀者的共鳴,這正是小説成為不朽之作的重點。其實斯佳麗許多方面的錯誤選擇,都是為深愛阿希利才做的,她後來選擇了瑞特,應該也是幸福的婚姻,可是,他心目中忘不了阿希利,她的善良也使她忘記不了美蘭妮臨死前託付,要她照顧好丈夫阿希利。其實瑞特也有誤解她的方面,這説明有時候愛是多麼自私啊!

作者才思是多方面的,小説不僅對場景描寫、景物描寫、心理描寫、對話描寫都出於高巧的藝術手法,特別對人物介紹不直説,而是娓娓道來,引人入勝,讀而不厭。小説對戰爭、政治、社會、事業、生活、社交等描寫廣泛,讀後增加不少閲歷和做人道理,可見不愧為世界名著,本人讀後也只能略見一斑,僅算班門弄斧,誇誇其談吧!

《飄》讀後感7

《飄》是一部我很久以前就想讀的小説,以前曾經看過電影的片斷,因為時間太長,已經支離破碎了,早些時候前我父親買回了這本書,我終於讀到了原著,於是我一字一句的認真的讀着,這是美國小説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發表的惟一一部小説,現時發表一下我的讀後感。

故事的主人公是美國南部塔拉莊園的莊園主的長女——斯佳麗·奧哈拉小姐,小説首要講她從15歲到28歲所歷程的一切,這是1個非常漂亮的女孩,只是她從不想用腦子思考,在我們看來顯得有部分笨,但她並不蠢,她瞭解自我想要什麼,然後用心去爭取,只是因為她不太用腦子思考,又十分的任性,另外也不中意學習,往往只看到表面,而看不到事的本質,使得她從一開始就使自我迷失了方向,當她真正思考了解這一切時,她卻已經流失了她所擁有的一切。

我很為斯佳麗感到惋惜,他們原本應該是天生的一對,就因為斯佳麗沒有從她那個愛阿希禮的夢中早些醒來,使她流失了她的最愛。我對斯佳麗的總結是:她很精明、有堅強的毅力、有頑強的鬥志、有反抗的精神、有勇氣和自我的命運抗爭,缺點是:固執、任性,她不是1個好媽媽,沒有很好的照看自我的小孩,實際她也是1個小孩;她因為太年輕了,始終看不透事的本質,不中意思考,而這些則註定她悲劇的一再產生。

斯佳麗的悲劇告訴我們,要珍惜你所擁有的,不用對不實際的東西抱有幻想,到頭來,你什麼也得不到,就象玫蘭妮臨終時對斯佳麗所説的,“好好對待瑞特,他是真心愛你的。”

這本書裏我最敬佩的人物也是玫蘭妮,1個被斯佳麗看來及其平庸並且不漂亮的女性,當我看到她快死的時間,我的眼淚都已經流了出來,真為她難過。玫蘭妮是1個只看1個人優點不看其他人缺點的人,哪怕1個人僅有一點點優點,她都會將其放大,認為是1個好人,即使她身材瘦小,弱不禁風,內心裏卻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她非常精明,博學,卻從不在人面前顯露,面對自我的丈夫阿希禮的懦弱和不切實際,她用一顆包容的心對待他,從不指責自我的丈夫,她能夠看到事的本質,這一點斯佳麗永遠也比不上她。我很贊同瑞特船長對她的評價,瑞特説:“她是他所見到的所有人中惟一一位十全十美的好人,一位偉大的女性!”我非常中意這個人物,即使她不是故事的主人公,但其無與倫比的人格魅力,令人總也忘不了她,1個人要想讓所有的人都中意和尊敬是很難的,而她卻做得到了這一點,看人的優點,多麼好的品格啊,即使在斯佳麗眼中認為這是極其愚蠢的,而正是這種人格魅力使她能夠一呼百應,永遠受到羣眾的尊敬和愛戴。

經過這本書,我瞭解了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由來,一開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實際也是南北戰爭之後,國家分成兩派,北方所代表的一派成為共和黨,南方代表的一派成為民主黨,即使現時不能用南北還劃清共和黨和民主黨,但他們一開始的確是由南北方所形成的。

一本好書不僅可令看到裏面悽美的愛情故事,還可令看到當時美國上流社會的社交方式,以及他們的禮儀,還有當時美國戰爭年代羣眾的處境,每一處都刻畫得淋漓盡致,當我們為主人公憂傷快樂興奮之餘,也能夠從她身上看到我們自我的影子,好書真的可令給人以啟迪。

《飄》讀後感8

“《飄》是一本偉大的小説”,這句話從小到大不知道聽多少身邊的人跟我説過了。其實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在我國中的時候,那時候讀書,也無非是看個熱鬧,必然也體會不到一本書的味道在哪。時隔多年,我又重新讀起這本,感悟良多,我相信在以後的每一年,反覆的去讀這本書,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國中的時候讀《飄》,覺得梅蘭簡直是女人中的極品,以那時候的觀念來看,梅蘭就是我以後最想成為的一種女人,儘自己的努力最大限度的對整個世界温柔,善良,活得成熟,知書達理,懂事,完美無暇。同時在小説裏,她有一個真心相待的愛人,按部就班,互相陪伴共渡一生,對於很多女人來説,這也算是人生的一種完美了吧。但是小説總不免片面,過於完美的人物形象在現實生活中當然不存在,一個越成熟懂事的女孩子,心裏越是苦累。或許由於作者的偏愛,小説從來沒有剖析過她的陰暗面,但是想要當梅蘭,可是相當不易的。若説千年修得巴得勒,那女人想要修得梅蘭,想必要有億年了。首先你要忍受的是世界的惡意,你要學會一個人接納一切,陌陌忍受一切苦難,然後把它們化作一顆糖,送給別人;然後,你要拋棄自己的很大一部分,從小我,變到無私,時時刻刻為別人設身處地的着想,愛他人;其次,你要有一顆平靜如水的內心,不卑不亢。單説做到第一點的女孩子又有多少呢?從小到大,我們有無數的受傷的可能,感情上,生活上,事業上,多少人能保持一個人不吭一聲的消化掉所有的惡意,然後以一顆勇敢的心微笑的面對未來呢。身邊太多的人,都是在感情中受傷以後黑化,無所謂的活着,養備胎,傷害別人。這樣來講,斯嘉麗的影子在生活中反而常見一些。

整本小説我沒有絕對喜歡的人物形象,因為小説裏的人物難免極致化,但是要説讓我覺得最鮮活的,那一定是斯嘉麗了。看完書,我最大的想法就是,斯嘉麗一定和我一樣是獅子座吧,哈哈。這幾天讀着讀着,我總覺得,自己跟她真的很像,或者説,她是我的升級版。衝動,自我,任性,堅韌,好強,自由,自信,虛榮。這樣説來也很奇怪,一個從國中開始就羨慕梅蘭的女孩,怎麼越活越像斯嘉麗了呢?事業上人們對我的評價總是,精明,聰明,總是能把事情做到極致,但是在愛情上,我和她一樣奮不顧身,我和她一樣永遠在乎自己得不到的,看不透的。我喜歡一個人,就會直接的,大膽的告訴他,我會勾引他,吸引他,然後睡了他。同樣的,我和她有一樣悲慘的命運,就是永遠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就算得到再多人的青睞,也還是得不到“艾希禮”的心。可是我這樣的女生,甚至有時候連我自己都覺得不知道我的自信從何而來,但是總是莫名的充滿對明天的信心。

在之前遇到一個“男神”,我喜歡他,他失戀了,我安慰他,陪伴他,我追求他,直接大膽,他也不拒絕,就這樣很久,我們在一起了,在一起以後很久,突然有一天,我才明白,他從來沒有愛過我,他愛的不過是我身上他前任的影子,而我沒有辦法為了他去變成另外一個人。在和他相處的過程中,我才開始懂得,所謂心目中“男神”,不過是穿了一層華麗的衣服,當然這衣服也是我自己的虛構,然後給他硬是套在了身上,於是我就看不清他真實的模樣,其實我愛的一直是他的衣服,而不是他這個人。有一次做愛過後,我們躺在牀上聊天,他説我是個自我的人,我沒有辦法否認。可是愛情裏面的每一個人又何嘗不是呢,歸根結底,在戀愛中,我們愛的還是愛情中的自己。

《飄》讀後感9

第一次接觸《飄》,應該是看的由它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三個小時將整個六十多章的故事有了一個概貌。正因為少了一些文字的細述,也或許也因為我的理解力差,看完只瞭解它故事整體內容,而真正人物的性格、特點卻知之甚少。所以除了思嘉因最終變得孤苦而博得我不少眼淚外,別的感悟幾乎沒有。最近,看了《飄》的文字之後在這方面就有了深層次的認識。

女主角思嘉刻畫得雖不是完全高貴卻十分真實,讀懂了她,似乎看到了另一個有那麼多不同的自己。她漂亮,有眾多的情人敗在她的石榴裙下;她自私,戰爭都是男人們的事,她只關心艾希禮是否愛她;她自負傲慢,除了眉蘭,其餘女人都極度地討厭她;她做事(像我一樣)衝動,不顧後果,嫁了她不愛的人。

但她對感情是那麼的專一,我也不知道這一點是否好。或許對對的人專一,可以讓你幸福一輩子;而對錯的人專一,則會讓你痛苦一輩子。在我看來她對艾希禮就是錯誤的,艾希禮根本就不愛她,她在對艾希裏的感情裏早已沒有了自己最寶貴的尊嚴——她甚至於祈求艾希裏去愛她,即使只當他的情人:因為她以為他是愛自己的。這種以為,以至於她失去了自己真正的幸福——瑞德?巴勒特,一個真心把思嘉疼到骨子裏去的男人。

但我還是認為思嘉是一個有愛情信仰的人,她沒有把婚姻當一回事,但是愛情一直是她不變的信仰。我認為她的婚姻都不過是為了用來滋養在她心裏那份抹之不去的愛情, 思嘉對愛情的執着是她一生堅不可摧的信仰。為了實現對希禮的承諾,她在亞特蘭大成為一片火海之時,堅持照顧她的情敵—希禮的妻子媚蘭,一個即將臨產的孕婦。那份信仰支撐着她跨過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思嘉的生命被她演繹得足夠絢爛,而愛情卻在如秋樹般靜靜地死去。

在十二橡樹的她,是那麼地讓人厭惡:自私自利,心胸狹窄,軟弱無能,貪圖玩樂……而經歷亞特蘭大之災後的她,卻是讓我刮目相看:顧全大局,沉着冷靜,堅強勇敢,永不言敗……困難一波波地出現,儘管她是那麼害怕、無助,但為了養活媚蘭、她父親和黑奴等人,她勇敢面對現實,頑強支撐到最後。這一點深深把我折服,因為自己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總是將困難放大,讓自己痛苦,讓自己逃避……這就是我與她的很大不同之處,自己只是只紙老虎,色蒞內荏的人。

另外一個女主人公媚蘭,在我看來她真的算是一個非常完美的人了。媚蘭嬌小的身體總給人一種柔弱的感覺,再加上她那一臉的文靜更增加逆來順受的柔順。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她會是那麼的勇敢堅強,絲毫不亞於思嘉。我覺得媚蘭是完美的,不僅在對思嘉抱有一種自始至終的信任與寬容,同時她的身上具備了她們那個時代那個地方一個好女人應當具備的所有品質,嫻靜、善良、温柔、賢惠……

她的度量很大,不管多壞的事和人,她都會換一個好的角度去看待。這讓我覺得自己也應該有一個好的心態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對待生活。想起曾經的我,生活給我的是一滴水的困難,我卻覺得就像是整個海洋的`水都潑向了自己,不停抱怨,不懂得換個角度去看待。現在覺得之前的自己是那麼浮躁,消極,懦弱,幼稚,天真……

始終覺得自己現在還有很多不足,但我相信自己努力去學習書中人物和身邊朋友的好,一定會達到自己想要的境界與高度。用積極的態度對待生活,就像思嘉絕不向北方佬妥協那樣……

媚蘭生如綠葉,去如秋葉,都是那般靜美;思嘉生如夏花,去時又會如誰?

《飄》讀後感10

最近,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讀了一本好書,這本書名叫《紅旗飄飄 引我成長》,讀完這本書,我熱血沸騰,感觸很深,我為祖國感到深深的自豪。

中國,就如一朵風雨之後依舊燦爛,樂觀向上,努力綻放的野花;中國,他不是同“温室中的花兒”一樣,一經風雨就抬不起頭;中國,他雖不如“温室中的花兒”嬌豔,卻暗香疏影,頑強向上!

在這本書裏我知道了,在一百年前,中國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的革命戰爭。在這場風雨中,熊熊的戰火,點燃了中國人民救國的願望;濃濃的硝煙,喚回了中國人民愛國的心;噠噠的槍聲,驚醒了中國人民愛國的魂……這場戰爭,就成了中國蜕變的開端!

在改革期間,中國,就好似一朵陡立在懸崖邊上的野花,搖搖欲墜!

世界上會有那個國家的人民希望自己的祖國經歷戰火?

世界上會有那個國家的人民願意自己的祖國處於水生火熱之中?

世界上會有那個國家的人民能眼睜睜看着自己的祖國毀滅?

看着這一幕幕悲痛的情景,一位位愛國志士挺身而出。在歷史的長河中,我追隨者烈士們在革命戰爭中留下的腳印,我看到了一位位烈士在戰場上努力拼搏,英勇獻身;一位位烈士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勇往直前……

停下在歲月中漫遊的腳步,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一幕肅然起敬的畫面,熱淚在眼眶中打轉!在1935年,一位與我們年紀相仿的女戰士小董,隨着紅軍一起翻過一座又一座大雪山。雪山上雪花飄飄,冷風瑟瑟,但紅軍只能憑着單薄的衣裳,赤着腳,在物資缺少的情況下,一位位戰士留在“天國”這好地方“成仙”了。風吹得前方連路都看不清了,一不小心又成了一位“仙人”。小董看着一位位倒下的戰士,她落下了一粒粒珍珠般的淚珠。她不敢停下,害怕自己也倒下去,再也爬不起來了。最終,他憑着自己堅強的意志,翻過了雪山!在風雪交加,令人頭暈眼花、呼吸困難、身體發軟的情況下,她,挺過來了!

看着一個年僅13歲的小女孩,都能有如此之堅定的意志,我慚愧的低下了頭。

是啊!如今的社會,變化如此之大 ,生活也幸福美滿。當我們每天坐在温暖舒適的教室裏,卻不能做到時時刻刻都認真聽講,有時玩玩小東西,有時神遊在外,有時發發呆……同學們,如今我們的生活是怎麼來的,你想過嗎?是父母給予的嗎?不,不是的!僅僅只是父母嗎?不,不是的!這一切都是革命烈士用鮮血,用生命,用一切換來的!

當我們上課分心時,請記住,這美麗的校園,舒適的教室,讀書的機會,不僅僅只是我們的父母給予的,還有他們對我們的賦予!當我們嫌棄父母做的可口飯菜時,請記住,這可口的飯菜,温暖的家,不僅僅是我們的父母給予的,還有他們對我們的奉獻!當我們在蜜罐温牀中生長時,我們一定要想到他們!

在這本書裏,我看着祖國的快速發展,我感到自豪!祖國,不再是血雨腥風,如今天下太平;祖國,不再是炮火轟鳴,如今處處歡聲笑語;祖國,你的宏偉建設,一切的一切,變化無窮。

隨着祖國的發展,我們,作為中國的少年,我想要對世界高呼:“作為一箇中國人,我感到自豪!”親愛的祖國,在未來的日子裏,我會跟隨你的腳步,一步一步向前!

《飄》讀後感11

今年暑假,媽媽向我推薦了一部勵志小説——《飄》,這部小説使我懂得了堅強,怎樣與困難作鬥爭。

小説開篇是這樣來描述主人公的:她是一位融合她母親——沿海一位法蘭西血統貴族和她的父親——愛爾蘭後裔的一個女孩。尖尖的下巴,方形的下顎,雙眼則呈淡綠色,黑黑的睫毛圈在眼睛周圍,尾部還微微有點翹,帶着點歡快俏皮的模樣。她和所有愛美的美國南方太太小姐們一樣,總是戴着帽子,圍着面紗,戴着露指長手套,小心呵護着自己的皮膚,以免讓佐治亞洲炎熱的太陽曬黑。這個美麗的女孩就是郝思嘉。

再從小説內容上來説,一八六一年四月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郝思嘉和一對孿生兄弟——塔爾頓兄弟倆出現。我進一步瞭解到郝思嘉不僅是一個美麗、漂亮而且聰明伶俐,又任信的女孩,她的家庭在當地是很富有聲望的,因為她的父親是一個種植園主。

雖然出生種植園主的郝思嘉年輕漂亮、個性鮮明,然而,不幸的是,在她尚屬青春年少的十六歲花季時,郝思嘉就遭遇了情場失意的痛苦。她愛上了風度翩翩的鄰居衞希札,可衞希札卻娶了善解人意的表妹媚蘭。使郝思嘉更加不幸的是,戰亂接踵而至,整個南方社會不得不投身戰爭歲月。在殘酷的戰爭和艱辛的生活這雙重壓力下,歷經磨難的郝思嘉成了一位二十八歲的成熟女性。

小説着重描寫了後方家裏的婦女飽受戰亂的體驗和感受,從戰爭伊始對戰爭懷有崇敬心理,對戰爭全然的支持,到因戰爭而帶來的失去親人的痛苦,不得不屈服於失敗命運以及戰後立志重建家園的艱辛歷程。戰爭失敗了,有的人因此而意志消沉,失去了原有的鬥志,無法調好的心態面對戰後支離破碎的生活。反之,另外一些人則克服了失敗的心理,凜然面對嚴酷的現實,成了生活中不畏困難,重新前進在生活旅途上的強者。郝思嘉就是在生活的磨鍊中錘鍊成了一個生活的強者。

郝思嘉敢愛敢恨,認定自己的目標,並勇往直前,不擇手段。儘管她也恨想做一個像她媽媽那樣,有大家閨秀的淑女,但骨子裏又有背叛媽媽的道德框框的反骨,而在她為生存而奮鬥的過程中,她性格中為人稱道的一面也就凸顯出來了。

郝思嘉的反叛行為最集中的描述就是她慫恿衞希札和她私奔以及婚後自己經營鋸木場這兩件事情上,在她向衞希札説出自己要和他私奔遭遇到拒絕後,郝思嘉不猶豫地給他一巴掌。而後,為了報復,她不假思索地嫁給了衞希札未婚妻的哥哥,郝思嘉在這個問題上表現了她敢愛敢恨的個性。在她看來,哪怕是有一絲希望,也應該爭取得到自己的幸福。

思嘉的性格中最能給人鼓舞的一點還是她面對現實,不畏困難的精神。綜觀郝思嘉的一生,從故事面對現實這一點支撐着她,她早就被挫、困難打倒了。十六歲的思嘉經歷了失戀的痛苦,緊挨着就是喪夫的傷痛。年僅十七歲的她就已經成

了有一個兒子的寡婦。如果説這一切都還只是個人生活上的不幸的話,那席捲整個南方的戰亂給她帶來的痛苦就是人所共知的了。回到家的郝思嘉愕然發現,媽媽在前一天剛剛去世,父親已經傻了,而這種植園留給她的卻幾乎一無所有。但是她沒有絕望,沒有氣餒;她下決心要讓塔拉存在下去。她親自下地接棉花;拎着籃子在烈日下到鄰居廢棄的果園裏挖剩下的菜蔬;騎着唯一的一匹孱弱的小馬,到鄰居家借種子,瞭解外界的情況;甚至殺了一個前來偷盜的北方士兵……

她想盡辦法克服困難的勇氣着實令人欽佩。

讀完這篇不朽的之著,我深受感觸。在生活中,我要像郝思嘉一樣有不畏困難、面對現實的精神和勇氣!

《飄》讀後感12

《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歷時十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説。它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嬌生慣養的莊園小姐,經歷了戰爭之後,蜕變為一個堅強的,自食其力的女商人的故事。或者説,這是一個讚揚勇敢的故事。

任性的少女

郝思佳是個不會向任何事妥協的人,簡單的説,她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只要是她認為可以做的事就一定會幫。但當事實並不如她所願時,她便毫不留情地予以報復。當她向阿希禮表明愛意卻遭到拒絕後,她馬上利用了愛慕者查爾斯,迅速嫁為人婦,以此作為對阿希禮的報復,同時也維護自己的“自尊”。正是這種不理智的行為讓她早早失去了少女應有的快活時光。這也體現了人後種通病,即遇到挫折時頭腦不夠冷靜,一味地想越過這個坎兒,結果卻丟失了自己以前的某種東西。郝思佳是虛榮的、現實的,她對生活永遠充滿好奇和熱情,戰爭和丈夫的死亡都不能讓她稍微收斂一下個性。她也會有一點點的矯揉造作,總體上卻是率真的,簡單的,並且是勇敢的,為了能夠跳上一場過癮的舞蹈,她甚至可以完全不顧整個亞特蘭大上流社會的眼光和議論。這就是郝思佳,一個野性、自私又不失可愛的小女人。

女性的力量

或許是由於出於女性作者之手,小説中女性形象顯然比男性更為豐滿動人,郝思佳和玫蘭妮分別成為戰爭前後艱難歲月裏的經濟支柱與精神源泉,也成為小説中最具震撼力量的兩個人物。玫蘭妮雖然外表瘦弱,但她的內心卻善良、堅強、有主見。當所有人都非議白瑞德的時候,她能夠挺身而出,仗義執言。這需要很大的勇氣,也體現了她不為上層社會的思想束縛,有自己特人外事的方法。而她的丈夫,那個郝思佳時時刻刻在意着的阿希禮,卻在戰爭中越發變得懦弱與不合時宜。他就如同已經過去的舊時代,被時代的潮流留在了沙難上,無法再次振興。

故事的女主人公郝思佳,無疑在戰後重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為了生存,她不惜用自己纖嫩的雙手來耕種、收割。她被迫肩負起整個塔拉莊園的生計,為了全家能夠吃飽穿暖而斤斤計較,努力勞作。可喜的是,她憑藉堅強的意志和在商業上的才能積極適應新的生活方式,成為了一個令其他男性商人難望其項背的女商人。郝思佳的性格具有自私、貪婪、堅定、敢愛敢恨等多重特點,複雜而且矛盾。但人性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她的勇氣就會有奇蹟,就不會被毀滅,這也是她最終蜕變為一個堅強,自食其力的女強人的原因。

戰爭、故鄉、遠方

除了愛情,《飄》的另一條主線就是戰爭。美國南北戰爭,又稱美國內戰,是在美國本土進行的制止南部分裂、維護聯邦統一的國內戰爭。這場戰爭讓郝思佳變堅強,讓阿希禮變得懦弱,也讓我們看到了白瑞德內心對家鄉,對南方的依戀與尊敬。這場內戰以解放黑奴為標誌,但我們可以從黑人在亞特蘭大城的生活狀態以及北方人對他們的態度中看出,這場戰爭遠遠沒有真正解決黑奴的問題。

塔拉莊園在小説中是郝思佳生命和力量的源泉,只要回到塔拉,她就能重新從這片紅土地汲取繼續生活下去的能量,開始新一輪的衝刺。土地和人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土地是永恆的,只要保有了永恆的土地,就保留了永恆的力量。這片紅土地養育了郝思佳,也維繫了她的堅強和生命力。“明天,是全新的一天!”這是《飄》中最激勵人心的一句話。郝思佳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她還會成為那個任性、固執、執着的郝思佳。很難説《飄》是一部悲劇,畢竟小説的最後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有希望就有遠方!

《飄》讀後感13

十六歲是淺嘗愛情的一年,眼裏只容得下情花轟轟烈烈在綻放。那年裏第一次不知不覺中鍾情,第一次悄無聲息地失戀……,也是第一次讀到了《飄》。花季明媚而簡單,我像小蜜蜂,無視生活花蕊的奇巧造物,只顧淺淺採集甜或不甜的愛情花蜜。好比那時讀《飄》,真正讀到心裏去的只有斯佳麗苦澀而豐盛的愛情,如同我熟知它《亂世佳人》的中文譯名一樣媚惑,在暗淡紛亂的時代背景中,帶着濃厚亮色飄在十六歲姑娘所能看到的最顯眼處,讓人感歎又目眩神迷。二十八歲是解讀生活的年齡,愛情早已潛移默化地和生活長在一起。連日來,在平淡的日子裏操作簡單的愛情,那一段把個體命運和情感發揮到極致的故事冷不防在閒暇處冒了頭。所以,在想讀《飄》的時候適時重新捧起了它。“斯佳麗.奧哈拉長得並不美……”,故事從老地方開始,而今當生活授我以體恤,婚姻授我以頭腦,孩子授我以母性的時候,我的心靈不斷在瑪格麗特優美的文字中發生新的碰撞,繼而滋生出許多細小瑣碎的思想碎片來。

-磨難-

塔拉的春天是極美的,漂亮的公子哥兒和小姐坐在蔭涼的走廊下説笑,獵犬和馬匹安靜耐心地卧在紅土上等待它們的主人。屋裏是主婦温柔的話語和黑人們從田裏歸來的歡聲笑語,屋外飄來泥土和植物的芬芳,文字間瀰漫着春天懶洋洋的散淡和生機,如果這能是永恆,斯佳麗將是這種生活中最明媚的點綴品,直到她容顏老去。然而,戰爭來了。

作者筆下的南北戰爭是美國曆史上殘酷血腥的重要構成,是中學歷史課本上枯燥乏味的必背章節,也是十六歲時翻書的手不耐多停留的文字。可是真正帶着對個體命運的關注,走進這場女性筆下的戰爭,才發現這是些多麼生動的場面!五角場大撤離,四輜重軍車、救護車、堆滿行李的馬車充斥街道。黑人和白人小孩無人看管,前者滿街亂跑,後者大哭大叫。軍隊開倉放糧,老小瘋狂搶運,成百上千的傷員曝曬在毒日下面,等着被抬走或者死亡……;穿越火場的描述更仿如世界末日的來臨。建築物上空咆哮的燭天火光把黑夜照成斯佳麗,斯佳麗將是這種生活中最明媚的點綴品,直到她容顏老去。然而,戰爭來了。

白晝,南軍中衣衫襤褸的少年無聲地倒下,平日裏風度翩翩的瑞特狠抽着馬背駕馭馬車在煉域般的火隧中飛奔。戰爭再怎麼緊迫現實,到了後人的眼光中也就帶着藝術油畫般的壯美了,就好像作者給斯佳麗的磨難,總是在無奈悲哀中透出攝人魂魄的美。她獨自驅車帶着病弱稚殘的一車人通過封瑣線,她抬起接受舞伴的臂向闖進塔拉的北軍強盜射出了致命的一槍以求自衞和復仇,她用她挑選衣裙的手在地裏尋找一塊蘿蔔以求為全家人裹腹,她竭力在一貧如洗的家裏拼湊出一套行頭以求討瑞特的歡心,又不得已使出她全身的愛情招數誘惑一個討厭的老男人以求保全塔拉……,每一個細節折射出斯佳麗身上的韌性,她那些不被和平認可的任性強悍主見和沒心沒肺,在磨難的調色下全都綻放出了別樣的魅力。

“以後再去想吧,等我能經受得住的時候再去想過去的傷心事。”斯佳麗這句口頭禪把她以及同類的人從一味懷舊固守的人羣中絕決地提煉出來,打磨打磨,直至她們最終成為重建時期美國精神的重要構成。至此,磨難把斯佳麗由一道美麗的風景升級成真正主宰生活的主人。

《飄》讀後感14

我是偶然聽到“米店”這首歌的。

李志悠悠地唱:

三月的煙雨飄搖的南方,

你坐在你空空的米店,

你一手拿着蘋果,

一手拿着命運,

尋找你自己的香。

獨木舟正是在這首音樂背景的襯托下,愛上了s先生。

這本書充滿了憂鬱的氣息,憂鬱得讓你覺得作家有些造作。

但是,她説,一個人,只有誠實,才是最可愛的。

她愛的s先生是一個很優秀的人,在她以為世界也就是這個樣子時,這個人告訴她,世界不是這個樣子。

他不免俗地與她度過了一段戀愛的時光,然後離開了,去做更偉大的事業。

她説:s先生,你的名字叫往事。

書中最讓我深刻的一句話是“她孤獨,並且無藥可救。”

在青旅,她隨手翻着一大沓留言簿,卻翻到了s先生曾經的字跡。

她努力地忘記他,卻在這個下午,做了一件不那麼道德的事,她偷偷撕下了他的留言,保存了下來。

“我走在逃離命運的路上,卻與命運不期而遇”她如是説。

喜歡的句子有很多,唯獨對這兩句深刻。

每當學習壓力時,我會格外渴望這本書,希望它指引我,但其實,這本書,是用一種悲觀,憂鬱,來指引我的。

‘我的學習壓力,少部分是來自於作業,大部分是來自於學習與興趣之間的掙扎。

5節晚自習,別人要又做了一套試卷,而我,是寫了一章小説。

獨木舟説,高中時,她成績不好還不肯笨鳥先飛,書摞得最高,趴在書後寫小説,作業本和筆用得最快。

“在愛情裏,在生活裏,我可以任由別人傷害我,這些傷害可以被看成滋養生命的養分,練就我日漸強大的內心世界。

但只有一點,有關我的夢想,這是一個禁忌,誰也不能碰我的夢。”

但只有一點,誰也不能碰我的夢。我每讀到這句話,都會有一種內心上的震撼。

她是一個勇敢的人,是一個有目標的人。

儘管她曾日夜與抑鬱症做着抗爭,她曾經在夜裏痛哭,想結束人生。

她説自己是靠着夢想活下來的人,我知道,正如一句話説。內心有岸的人,到哪裏都是港灣。

她的夢想,支撐她一路走來。

在這本書的最後,有一個短篇的故事。她給它取名,“誰在世界的盡頭哭泣”其實這本書,説是散文,又是有很強的遞進感的。

感情由淺至深,結構上採用倒敍的手法,時間,地點,都很有順序,再搭上作者優美的語言,讓整本書讀起來十分有韻味。

最讓我欣賞的還是每一章的標題。

她選取了林白的《過程》這首詩的詩句作為標題,從一月寫到十二月。

一月,你還沒有到來,二月,你睡在隔壁……十一月尚未到來,透過它的窗口,我望見了十二月,十二月,大雪瀰漫。

十分詩意。寫到十二月,她的西藏——印度窮遊也即將結束,在一個下雪的國外小鎮,十二月結束。她的“血”似乎也已流完。

然後,她以“誰在世界的另一頭哭泣”這樣一個故事來總結這本書。雖然這是一個內容有些誇張點的故事,但是,它很有味道。

故事的最後,有個人對女主説

“宇宙能夠聽到我們內心的聲音,只要你還依然願意相信……宇宙一定會滿足你的心願”

“怎麼證明?”

“宇宙能被證明嗎?”

“不能。”

“愛也一樣。”

來到獨木舟曾經生活的這個城市之前,我在一個夜晚靜靜地聽着李志在耳機裏唱,愛人你可感到明天已經來臨,碼頭上停着我們的船……

《飄》讀後感15

誠信,誠信,誠實守信,人只有具備了這個美德,才能夠成功地與人談話,與人交流,與人合作。

關懷,關懷,關心關愛,人只有具備了這個美德,才能有更好的人際關係。

這幾天我讀的一本書就是關於這兩個問題的,這本書就是《(真正的賊)和(老鼠阿貝飄流記)》。它的作者威廉。史代格用生動、風趣的筆法描繪出了許許多多個性鮮明,令人津津樂道的人物。可是,我最喜歡的是加文與阿貝,加文正直、誠實守信、據理反駁;阿貝關心關愛他人,很會獨立生活,會化悲為喜,改變自己與他人。

這本書的前一個部分是《真正的賊》,主要寫了一個人見人愛的大白鵝加文,當上了皇庫的侍衞長,他和其他三個鵝侍衞共同看護皇家金庫。可是,一天幾個綠寶石不翼而飛,這是怎麼弄得呢?於是加文馬不停蹄地向國王報告。“綠寶石怎麼會不翼而飛?又是誰偷的?”貓大臣認為是加文偷了綠寶石,可是人們都不相信這一事實,連我也不相信,於是就造成了一樁冤案。

但是,到了最後真正的賊——小老鼠德克戰勝自我,勇敢地承認了錯誤,還了加文的清白。我們不禁讚歎加文的誠實正直,更欣賞德克的知錯就改。

《老鼠阿貝飄流記》是這本書的後半部分,主要寫了老鼠阿貝關心妻子,他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冒着危險拿回妻子阿曼達的絲巾,在荒島上靠自己的智慧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終於脱離險境,安全歸來。

加文和阿貝誠信待人,關愛他人。是啊,誠信、關懷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美德,我們從小就讓自己懷有愛人之心。記得我也經歷過這樣的事:

那是在我上國小四年級時,班主任讓我和一位同學一起在自習課上管紀律並記下不守紀律同學的名字。我很興奮,原以為這樣會更安靜地寫作業。可誰知,這更令人頭痛:我剛走上講台,就聽到一位同學哼歌,我説:“***,自習課上你不許哼歌。”“切……”於是,他更張狂了,哼的聲音更大,我便説:“***,你被記了。”本以為這樣能嚇住他!誰知,他反而罵了我一句,我一氣之下把他的名字寫在了黑板上。他笑了笑,便安靜下來,真弄不清他心裏都想些什麼?哎!

下課了,我正和同學們玩,被我記名字的那位同學讓我去老師辦公室,我一聽就知道是他的事,準會報仇。果不出所料,剛走進辦公室,就看見與我一起管紀律的那位同學也在,班主任就對着我們倆説:“聽説你倆一邊笑,一邊記名,自己説笑怎麼能管好別人?真是太不好了,錯在你們倆?”

“老師,我坐在最後,***坐在最前面,怎麼知道我在笑呢?”和我一起維持紀律的同學説。

“就是,老師,因為***在自習課上哼歌,我先提醒他這樣做不好,他不聽,後來我警告他不能繼續哼歌了,他反倒罵我,被我記下了名字。下課了,就來您這告狀,他是在報仇。”我生氣地説。

“你們先回去吧,要上課了。”班主任對我們説。

“叮鈴鈴……”放學的鈴聲響了,我收拾完東西,揹着書包離開了教室,在樓梯口,***站在那裏,見我走來,他滿臉通紅地對我説:“對不起,首先我不該在自習課上哼歌曲,其次,不該罵你,再就是更不應該到班主任那裏告你。你能原諒我嗎?”看着他滿臉通紅,急得兩眼快流出了淚水,我主動伸出右手説:“過去的都過去了,一場虛驚,一轉眼便煙消雲散了,咱們從頭開始吧!”他立刻伸出右手,我們兩隻手握在一起,“咱們做好朋友吧!”他激動地説。從此我們兩成了朋友,現在雖然不在一個學校,但是我們時常聯繫。真是信賴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呀。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