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抵岸讀後感

校園2.82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抵岸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抵岸讀後感

抵岸讀後感1

這樣,製作最終圖像的實際過程就更像是電影製作而非傳統插畫了。意識到大量圖畫格子之間連續性的重要性,還有對早期相片的風格上的興趣,我用木頭和冰箱收納盒硬紙板,傢俱等物件搭建了一些基本“佈景”。這些都成了用於繪製書中結構體的簡單模型,從高聳的建築到早餐桌。正確的光照效果,再加上朋友幫忙出演草稿圖中的角色,我於是能夠攝影攝像,把每個場景中的動作給大致記錄下來。在挑選時,我用多種方式把玩圖片,數字化的、扭曲、加減、畫素描,測試各種順序來看它們可以怎樣被“閲讀”。這些都成為了用更老式的方法——在圖畫紙上用石墨鉛筆畫最終素描畫的創作參考。這些紙每頁最多會有十二張圖,做完一頁要約一週…這還不包括每頁的若干廢案。

其中大部分困難都涉及將人們與物品的真實參考圖像結合進一個完全的想象世界,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中心概念。為了最好地理解遊歷異國的感受,我想創造一個對任何年齡與背景的讀者(包括我自己)都同等陌生的虛構地。當然這便是我對“奇異之地”的酷愛得以起飛的地方,我之前就對這樣一個地方有一些早期設想,那裏的鳥不過是“像鳥”而樹不過是“像樹”;那裏的人們穿着奇異,公寓設施令人困惑,街頭活動古怪離奇。想必對很多移民來説,事情就是如此,理想上來説,對此種情景的檢驗貫穿整個的細節手繪的插畫。這就是説,想象世界不應是“純粹的幻想”,若是沒有堅實的真實之感,這些世界會輕易地失去可信度,又或是單純地把讀者完全搞暈。我向來對於在日常物件、動物、人和它們更具幻想色彩的替代物之間尋求恰當的平衡很感興趣。在《抵岸》一例中,我在很大程度上參考了自己出國旅行的記憶,那種對周圍的事物有着基本但不精確概念的感覺,那種對環境中充滿隱藏意義的察覺:一切都很奇異但又令人全然信服。在我自己的這個無名國度,古怪離奇的生物從鍋碗中顯身,浮動的光沿街飄蕩,櫥櫃與門中之物閉而不見,四周的告示以洪亮而不得辨認的字母發出着召喚,邀請或是警告。這些都是我作為旅人所經歷的某些時刻的同等物,連最簡單的理解行動都充滿挑戰。

抵岸讀後感2

我的一個主要視覺參考來源是1900年代早期的紐約,這裏是來自歐洲的大規模移民的一大中心地。大量被我用藍丁膠貼在工作室牆上的“靈感來源圖像”都是移民前往埃利斯島[6]的老照片,還有一些視覺化的便籤提供着書中出現過的很多場景背後的潛在的概念、情緒與氣氛。我收集的其它圖像描繪了各地的街景,包括歐洲、亞洲、中東的城市,還有老式的車輛,各式隨機的動植物,店面標識與海報,公寓內部,以及工作、吃飯、聊天玩耍的人們,這些照片之所以被選中,是因為其中的尋常平凡,有着奇異陌生的潛質。我畫中的元素正是從這些相當普通的來源逐漸演變而來的。致抵岸的移民以最初問候的一景,城市港口中央的'巨型雕像,暗示着某種跟自由女神的姊妹關係。移民在白氣球之雲中飛行的場景,受啟發自移民登上火車的圖片,還有珊瑚蟲的夜間大產卵,這兩個點子因為共同的潛在主題而被聯繫在一起——即散播與重生。

即使是書中最具想象色彩的現象也有意承載一些隱喻性的重量,雖然它們不指代特定的事物,並可能難於完全解釋。我曾思考多年的其中一幅圖畫的情景中,有着正漸漸朽壞的廉租公寓,上空“遊動”着某種黑色巨蛇。我也意識到這可以有數種理解方式:最直白地,視作某種大批出沒的怪獸,又或是比喻性地,視作某種壓迫性的威脅。而就算如此,對其含義的解讀仍是向讀者開放的,可能是政、經、個人性的或者其它的含義,這取決於圖畫可激起怎樣的想法和感受。

我很少感興趣於符號性的含義,即一種東西“代表”另一種東西,因為這消解了虛構作品被再解讀的力量。更吸引我的,是我們看圖畫時所能享受的一種直覺性的共鳴或詩意,以及在説不清道不明的情況下對所見事物的“理解”。我故事中的一個關鍵生物看起來像是某種行走的蝌蚪,貓一般大,並意圖和主人公形成一段不請自來的友誼。我對之究竟為何有我自己的感想,再一次地,這也是關於學習接受與歸屬,但要我用語言解釋清楚則有很大的困難。而以沉默的鉛筆素描呈現時似乎有意義得多。

抵岸讀後感3

劍橋藝術學院的院長MartinSalisbury曾問剛入學的插畫系學生,你們為什麼創作繪本?學生答,希望給孩子帶來更好的作品;院長説,如果你們一心想着為孩子創作,去迎合孩子,那恰恰是危險的創作。我理解院長大大的意思是,繪本藝術創作的基點是忠於自己,孩子並不需要我們迎合,在藝術理解力上,孩子遠比成年後的我們更出色。是的,真正頂尖的繪本創作,讓我們享受的是藝術的自由,而不是顯而易見的兒童教育。陳志勇,無疑在我的頂尖之列。

這位從小在澳洲長大的華裔插畫師,偏愛超現實主義的插畫手法,他的每一部作品,擺在花花綠綠的繪本中,都像一塊天外隕石。我看過他六部作品,其中《抵岸》最觸動我,它所涉及的移民話題,在今天這個世界,尤其具有話語背景和普世性。那麼,像移民這樣的話題適合孩子嗎?容我引用德國插畫大師尤塔·鮑爾的話:沒有任何議題對孩子過於沉重。《抵岸》描述了一個男人告別親人和家鄉,漂洋過海,在異國生存的移民故事。它的封面是一本發黃的照片相冊,畫面中一個提着行李箱的男人與一個奇異的生命物體(小怪物)對視,傳導出整個作品遊離在現實與想象之間的基調。蝴蝶頁面由許多移民照片組成,頗具紀實色彩。在篇幅上,它完全甩開了32頁的繪本慣例,多達116頁,篇幅足夠,作者和讀者都能在廣度、深度、高度上充分舒展感受。在媒材上,陳志勇選擇了在圖畫紙上用石墨鉛筆畫素描。

整體上,它看起來非常像一部電影默片,完全用視覺傳導,沒有提供文字,供我們精準地進入,加上畫面裏大故事嵌着小故事,如果有熊孩子在身邊,要你説點什麼,當真有點抓狂。所幸這本書明確區隔出六個章節,以下我嘗試藉助文本形式進行適當地解讀,希望幫助到在閲讀時一頭霧水的讀者。正文第一頁,就是九宮格的多鏡頭表達,陳列了紙鳥、時鐘、帽子、鍋勺等生活細節,為什麼會這樣開場?陳志勇在接受蒲蒲蘭採訪時説:我發現那些日常生活的細節體現着普世的人類經驗,最為打動人心。你如果看過陳志勇的照片,會很快發現,畫面裏的男人原型就是他自己,女人原型是他太太,因為他創作時還沒有孩子,小女孩原型是他朋友的孩子,他的父親、母親、哥哥以及朋友們都在這本書裏出鏡。這個章節最打動我的畫面是一家三口小小的身影走在巨大的城市裏,一條條龍尾出沒在全城,似乎隱喻着這個地方正處於動盪的陰影。

標籤:讀後感 抵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