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中生敬老院社會實踐心得

校園1.7W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敬老院社會實踐心得,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生敬老院社會實踐心得

高中生敬老院社會實踐心得1

為了給敬老院的老人們送去關懷和温暖,讓他們感受到人間温情,我們小組做了很長時間的前期準備工作。從一次又一次的討論會到多次往返聯繫xx敬老院負責人,我們付出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我們制定了完善的活動計劃,明確了項目內容,細化了項目分工。委派小組成員聯絡院方負責人並多次實地踩點,熟悉路線和環境,協商活動細節,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為後續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到了xx敬老院後,我們為志願者和老人們安排了一個小型見面會,敬老院負責人向我們簡略介紹了敬老院的各項情況並對我們的到來表示歡迎。我們按照事先的活動方案,明確各位志願者的分工,讓他們發揮各自的專長展開勞動。並由專人負責懸掛本次活動主題的宣傳橫幅。

一部分細心且精通xx方言的志願者被安排與老人們聊天。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其中實際上藴含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在xx敬老院裏,各個上了年齡的老爺爺、老奶奶們,在他們年輕的時候也像如今的我們一樣,滿腔熱誠,擁有報效祖國,服務國家社會人民的遠大志向,並在他們青春依在的時候,為建設祖國,建設家園奉獻出自己寶貴的青春,拋灑自己滿腔的熱血,流盡自己辛勞的汗水。

每個為祖國、為社會、為人民作出過貢獻的人們都值得我們尊重,我們應該好好尊敬他們,給他們以關懷、愛護,讓他們深刻體會到曾經為建設祖國而作出的努力沒有白費。其實老人啊,不是需要多麼豐富的物質、多麼舒服的享受,他們想要的是能夠受到別人的尊敬,能夠有人與他們交流,沒有那種人到老年就有的那種日落西山的寂寞、失落感,所以多與他們聊聊天,反而是給予他們最大的關懷。

雖然他們面對坎坷的人生總是一笑而過,但從他們的言語中,我真正體會到了他們的艱辛,一路走來有着太多的悲歡離合,有着太多的辛酸,是啊,他們已經很累了,他們需要休息,但更多的是關愛,是大家的愛。有幾個女生還主動幫老人修剪指甲。一部分力氣大、活躍好動、勞動熱情極度高漲的志願者被安排搬運雜物,打掃衞生,修理樹枝,擦窗户,他們忙的不亦樂乎。大家都全身心的投入到了xx敬老院的生活和活動中去了。

高中生敬老院社會實踐心得2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明天”,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學校組織我們寒假進行社會實踐,而從小在爺爺奶奶的照顧下的我,毅然選擇去養老院幫天下子女奉獻孝心。

我們買了一大袋水果,剛一進去就看到養老院裏有個很大的院子,裏面有很多鍛鍊身體用的運動器械。有相當多的老人在鍛鍊身體,原來我們還很拘謹,以至於不敢向他們打招呼,但他們看到我們後很興奮地向我們打招呼,漸漸地我們被這些可愛的老人用他們熱情的歡迎感染了,一起聊起了天。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們知道這些老人在這兒住的時間長短不一,有剛來的,也有已經住了好幾年的,他們都準備在這兒養老了。接着,我們自願舉手幫助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做了一次大掃除。

隨後我們挨個看望了老人們,給老人們送去了温暖,在即將幹完活時阿姨拉過我們,給我們講這些日漸年邁的老人,給我們講他們的思念,給我們講他們的傷心,給我們講他們的病痛。這些都與他們的孩子,一個個出門在外,一個個以賺錢為藉口的不孝子。而這些老人之所以選擇養老院,因為子女工作忙、家裏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一人自説自話,在孤獨中老死;更因為在這裏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而那些子女卻不曉得,待到“子欲養而親不待”之時才知道為時已晚。他們何時才會明白這些守候他們的父母希望的是每天見到自己。小時候,父母牽着我們的手,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係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髮、擰鼻涕。從不厭煩,從不要求什麼回報,他們只是一心的希望我們好。怎麼當他們老了,我們卻厭煩他們的抱怨,厭煩他們的遲鈍了呢?曾看到過一句話: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正如古代先賢所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對待自己長輩一樣,善待天下所有的老人,尊老愛幼是我們應該做的事。

下午三點左右,天開始颳起了大風,烏雲也慢慢遮住了天。老人們開始催促我們可以回家了,天要下雨了,要晚了。其實今天天氣預報報道説多雲,而這些老人就是擔心,害怕我們淋了雨感冒,緊張我們晚了路上會有危險。他們就是這樣總是時時刻刻在為着每個人擔心着,為了出門在外的孩子擔心,為着每一個忙碌的人擔心,為着每一個善良的人擔心。因為他們都是一羣善良的人,可是這個世態炎涼的社會有過擔心他們嗎,有過為他們做什麼嗎?答案似毫沒有,他們給善良的他們是冷眼觀看。

老人,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弱勢羣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應身肩重擔,將尊老愛幼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發揚光大。這次社區實踐活動不僅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增加了同學們的.愛心,並且通過這次的活動我深刻的理解了雷鋒精神的偉大意義,大家都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把雷鋒精神繼續傳揚下去。

高中生敬老院社會實踐心得3

寒假我和社區裏的幾個同學一起去了敬老院。在許多人眼裏,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羣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選擇敬老院,因為子女工作忙、家裏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更因為在這裏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

走進大門一位熱心的阿姨接待了我們,還一邊給我們講解敬老院的概況。阿姨向我們講解到:敬老院裏其中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數患有神經官能症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給護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而且交通不是非常方便。

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同學們也耐着心和他們聊天,幫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傢俱,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去,也與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還為老人們表演了小節目,讓這些在孤獨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老人家在這裏都過得很開心,他們有時間的時候會在樓下的樹陰或者是樓上先房子裏看一下電視或玩一下麻將,也有時到樓下做一些簡單的鍛鍊的。因此,老人在這裏也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我們慰問到一個老婆婆,她居然哭了出來,很是傷心難過。我們耐心的和她聊天,聽老婆婆説她把她的退休養老金都給了她的子女,她子女不管她就把她送到這裏來,而且很少來看望她。有一位同學和她説“我們都是您的子女。”並給她表演節目,直到老婆婆破涕為笑,我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我心中有點酸酸的,老人們畢竟還是孤獨的,他們的兒女大多不在身邊,有的甚至沒有兒女,他們要的也許不再是簡單的金錢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温飽要求之上,有人在身邊那是最開心的了。他們需要關心,愛護,敬老院的設施好並不是最主要的,而是更加需要社會上的一些關注。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孩童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的過程,經歷生與死。我們現在還是青年階段,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心中有數。也許當我們走完我們的人生旅程,該休息時,是否也會像敬老院的老人那樣快樂開心地度過自己的晚年呢?

若為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體諒他們,那他們便只能於痛苦中渡過餘生,在黑暗中悄然逝去……

一次敬老院的慰問,使我們跨越時間和空間的侷限訪問了那些老人年輕時的點點滴滴。我想那就是生命所創造的財富,異常珍貴。

當我們老的時候,是否可能這些老人,是否又能過的比他們幸福呢?這一切都是問號,自己的人生由自己來把握。那個時候或許我們也成為歷史的功臣,成為新中國歷史長流中璀璨的一個顆心。

高中生敬老院社會實踐心得4

寒假裏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去了敬老院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剛剛走進敬老院,我們什麼都不知道。這時,我們便找到了一位清潔工人,説明我們的來意後,他便笑了起來,連連誇我們有愛心,然後就匆匆的領着我們來到了老人們生活的地方,而且還將我們領進了一位他最熟悉的老奶奶的房間中。

剛進房間,我們就聞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那是一股花香,一股桂花的清香。隨後,清潔工人又告訴我們,這位奶奶姓張,今年已經76歲高齡了。然後,他又向老人説明了來意,説完便走了。

看到老人後,我們便親熱地叫了她一聲"張奶奶!”她也開心地應了一聲。

張奶奶要我們坐下,還準備給我們倒茶,我們卻異口同聲説“不用了!”是啊!我們是來幫老人解憂的,而不是來為她添負擔的。

然後,我們就和她聊天、談心,只到我們要走的時候,他還依依不捨的抓住了我們的手説:“你們以後一定還要再來喲!”嗯嗯嗯,我們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可能這句話並不是只正對她自己一個人,而是針對敬老院裏的老人吧!

我覺得這些最平凡的人才是世界上最需要人們關注和關愛的人,往往這些人的生活總是空虛的,那是因為很少會有人去看他們,她們很寂寞!

可能這些老人的孩子有些已經升官發財了,他們卻忘記了還活在社會那些基層的父母,這些人真該好好反省了。應該用心想想,如果自己老了也像這樣的活,哪——該怎麼辦啊?

這短短的寒假實踐我碰過壁,受過累,流過汗,但是我卻成長了。實踐中瞭解社會,讓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道的知識,也打開了視野,長了見識,為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想,作為一名中學生來説,建立自身的十年發展計劃已迫在眉睫。這次親身體驗讓我有了深刻感觸,這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

高中生敬老院社會實踐心得5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加強我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我選擇去了鎮裏的敬老院看望並照顧那裏的孤寡老人。

在許多人眼裏,敬老院是孤寡老人棲息之所,而此刻許多子女成羣的老人們也主動進去敬老院。裏面有許多老人以前都有值得驕傲和讓人敬佩的職業,他們選擇敬老院,有的是因為子女工作忙,沒人****天而感覺生活寂寞;有的是因為在那裏與同齡人朝夕相處,擁有共同的興趣,相近的人生觀念和相似的人生態度,讓他們更能感受到夕陽無限好的生活樂趣。

老人們一看到趕來看望他們的學生,立刻關心起來,拉着我的手噓寒問暖,十分關心我各方面的情景,體現出了老一輩對年輕一代殷切的期望和關懷,還有一些老人們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與我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我也很關切地詢問了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景,並與他們聊起了家常,幫忙他們打掃衞生,很快就融入其中。

老人們都感慨的説,同學的到來為他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生機和樂趣,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中實際上藴涵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和人文關懷,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而平時嬌生慣養的我,走出學校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過去的事蹟是如此的着迷。

到了老人吃飯的時間,我就跟着那裏負責分飯的管理員一齊幫忙老人們進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不方便,需要喂才行。這時我主動給老人餵飯,雖然笨手,但見到老人們開心的笑臉就心滿意足了。我感覺到了一家人似的其樂無窮。大多數老人在那裏過的很開心,他們有時在房間過樓下的廣場看電視或者鍛鍊身體,所以,老人們在那裏能夠算是晚年安康了!

在這實踐過程中,我不僅僅為老人們做了些日常的事,也經常和他們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以此進一步增進感情。經過與老人們的聊天,使我明白了很多,明白了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了他們的辛勞,明白了他們對兒女的期盼,更明白了他們對我們後輩的期望。

那些曾幾何時擁有我們同樣夢想的老人們,他們也年輕過,我回家的時候和過來的時候擁有着兩種截然不一樣的心境。同樣,在敬老院裏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回憶!

高中生敬老院社會實踐心得6

我們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的地點是敬老院,因為平常要上課,所以我們約定是放假的時間去進行這樣的社會實踐。我們幾個人到敬老院的時候,院裏的工作人員很熱情的招呼了我們,我們把手上帶的禮物都分發給敬老院的老人們,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我們頓時也覺得很開心,覺得這次的活動是很意義的。

之後我們就分組分別的去看望那些生病了的,年紀大點的已經不走隨時下牀走動的老人。我和其中的一個同學,是去看望生病的老人。進去的時候,那位爺爺正在休息,瘦弱的身體躺在牀上竟然只佔據牀的三分之一,枯瘦的手上插着細細的針管,藥水順着管子流入爺爺的身體裏,飽經風霜的年邁的臉上,此時也僅僅的皺着眉頭,好像正在經歷化不開的痛苦,看着這樣的場景,我的心裏真的很不是滋味,心裏充滿着酸楚,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是該走還是該留下來。

在我們躊躇的時候,病牀上的老爺爺醒了,睜開渾濁的眼睛看向我們,好像在詢問我們是誰,我們就立馬過去,禮貌的跟爺爺問好,詢問爺爺的身體情況,知道我們是特意來看望他的時候,他很開心,顫巍巍的想要站起身子跟我們説話,我們兩個人將他扶起來半靠在牀上,三個人坐着一塊聊天,我們給爺爺表演節目,唱歌、講我們在學校裏發生的一些趣事,逗得爺爺開懷大笑,看到爺爺的笑臉我們也很滿足。

時間過得很快,到了我們要離開的時候,我知道爺爺很捨不得我們,我答應他以後放假都會來看望他的時候,他明顯的高興了。我回家的路上想了很多,覺得這次的活動真的很有意義,現在的年輕人都在忙着生活忙着工作,陪在老人身邊的時間很少,那些老人還是會感覺到孤獨的,我們應該用更多的時間去陪伴他們,關愛他們,讓他們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高中生敬老院社會實踐心得7

過去的日子裏總盼望着放假,現在終於迎來了暑假,我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回家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好好看看我的老爸老媽,而且吃着媽媽做的飯菜,心裏感覺暖暖的。同樣我和同學們一樣憧憬着暑假的美好的生活。

在家休息了幾天,見到了小時候的玩伴,大家還像以前一樣説説笑笑,聚到一起天南地北的胡侃,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天真無邪的童年,那是有數不盡的毫無理由的歡樂。在暑假裏,我瞭解到老人的生活現狀,家鄉有很多迫於生計的要求,就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家裏留下了老人和孩童,老人本身生活不方便,還要照顧小孩子。尤其是那些的孤寡老人,值得一提的事,就是我和同學們去了一家養老院。

有一天,我就和幾個同學去了縣城的一所養老機構,那裏的老人大多是五六十歲,他們中的有些人有子女,也有的沒有,他們的子女大多在外地,有的時候好幾年都不能回家看看,所以他們的命運和大多數老人一樣,就住在了養老院或者是其他的一些養老機構。上午十點,我和同學們約好在縣城的一個地方碰頭,順便也買了一些水果和花朵,準備去往那裏,過了有十分鐘,我們幾個就來到了養老院的大門外,大門上赫然寫着xx養老院。

我們幾個相互看了幾眼就相約而同地走了進去,引入眼簾的是幾個柳樹,柳樹下安放着幾台鍛身器材,有拉缸、單槓等等,我們幾個邊走邊看,不久就來到了一個大房子,裏邊隱約地可以看見碗筷還有板凳,可以斷定這是老人吃飯的地方,這時一位老大爺就從那走了出來,我們面帶笑意地打了招呼,當我們瞭解到他就是這所養老院的院長,我們就説明了我們的來意,院長很客氣地給我們倒水,院長很和藹可親,聊了幾句,一位阿姨就領着我們幾個來到了老人們的居所。

走進裏屋,一位老人就坐在一邊看電視,他坐着輪椅。當我走進他的時候,我喊了一聲:大爺,你好啊,最近生活還好吧?過了一會,他伸手掏包,一看竟是糖果,還遞給我一些,我回絕了。

看到他們的動作,我的鼻子酸酸的。然後阿姨又領着我們看望了另外一些老人,有些老太太拄着枴杖走到了門口,兩眼望着我們,我趕緊的跑到她身旁,攙扶着她,老太太很感激,説:“孩子們,你們很長時間沒來了,想你們了。”原來縣城的高中每一年都會來看他們幾次。後來我們説了幾句就走了。

回到家後想了好久,這也算是我在暑假所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吧。祝願我們的老人們晚年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