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七年級上冊歷史必備知識歸納

校園4.57K

要學好七年級的歷史,就要學會看書背書,熟悉課本內容,背熟重要的知識點。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知識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七年級上冊歷史必備知識歸納

  七年級上冊歷史必備知識

1、兩漢經濟的發展

一、治理黃河和農業進步

1.漢武帝時期,黃河下游決口,武帝下令治理黃河,有八十多年,黃河下游沒有發生水災。

2.西漢末年,黃河水患又嚴重起來,東漢明帝令水利專家王景主持修河。以後八百多年,黃河沒有改道。

二、絲織和冶煉技術的提高

1.漢代的絲織品,使用提花機,能織出精美的花紋,呈現出萬紫千紅的色彩。(如長沙馬王堆漢墓的素紗衣)

2.漢代冶鐵技術處於世界先列。東漢南陽太守杜詩,發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風冶鐵。比歐洲早一千多年。漢代的鐵製兵器已逐步取代青銅兵器。

三、加強集權的經濟措施和商業的繁榮

1.漢武帝將地方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造五銖錢,實現了經濟上的大一統。

2.西漢的都城長安和東漢的都城洛陽,規模宏大,人稱東西二京,商業繁榮。

2、 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

一、冒頓統一蒙古草原

1.秦漢之際,匈奴的傑出首領冒頓單于第一次統一了蒙古草原,建立強大的國家。

2.匈奴族畜牧業興旺發達,冶鑄業也發展起來,學會了農耕。匈奴進入鼎盛時期。

二、衞青霍去病破匈奴

1.漢武帝時,開始對匈奴實行大規模反擊,奪取核桃和河西走廊地區。

2.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衞青霍去病分別出擊匈奴。經過漠北大戰,匈奴無力與西漢對抗,部分匈奴開始西遷。

三、昭君出塞

1.公元前1世紀中期,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領呼韓邪單于向漢朝求和,同西漢訂立和好盟約。

2.漢元帝時,呼韓邪單于入朝求親,宮女王昭君自請前往。此後,邊境安定了較長一段時間

  七年級歷史知識要點

1.中外的交往與衝突

一、鄭和七下西洋:

1、 概括:時間1405—1433,(明成祖時期)到達範圍: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2、鄭和下西洋的條件:(1)明朝前期國力的強盛;(2)指南針的廣泛使用;(3)鄭和個人氣概和勇於探索的精神;(4)明朝造船技術的發達。

3、鄭和下西洋的意義: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和友好關係。

二、明族英雄戚繼光抗倭:

1、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沿海居民稱他們為“倭寇”。

2、明朝抗倭英雄戚繼光。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1、1533年,(明朝時期)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2、1557年後,長期居住,但澳門主權屬中國;

3、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了對澳門行使主權。

2.君主集權的強化

一、滿洲的興起和清朝的建立:

1、滿洲的興起:(1)明朝前期,女真屬奴兒干都司管轄(2)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16年)

2、清朝的建立:1636年 開國皇帝:清太宗皇太極 都城:盛京(瀋陽)

二、滿洲發展的歷史:唐朝稱靺鞨族,建立渤海政權;1115年稱女真族,完顏阿骨打建立金;1616年,稱女真族,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稱為滿洲族,皇太極建立清朝。

三、君主集權的強化:

1、雍正帝時設立軍機處,標誌封建君主專制達到鼎峯。

2、文字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從知識分子的詩詞文章中摘取隻言片語,加以歪曲解釋,再借題發揮,羅織罪狀,製造了大批冤獄。從而造成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使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從而禁錮了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

  七年級歷史知識

一、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

1、宋朝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士人受到社會的普遍尊重。相當部分官員來自科舉考試,宋朝規定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學讀書,也可參加科舉考試;各級官員俸祿豐厚,生活十分優裕。原因:多數農民能夠維持温飽生活;雕版印刷的普及,書籍等文化用品逐漸在農村流行;城鎮大量湧現,南宋都城臨安等大都市人口超過百萬。

2、宋朝時,在士農工商四個階層中,社會地位發生了變化的是工、商。

3、宋代地主佔有大量田地,靠剝削佃户為生。大部分農民是擁有少量田產的自耕農和半自耕農,另一部分是租種他人土地的佃户。

4.宋政府將居住在城鎮的非農業户編定為坊郭户進行管理,依據擁有房屋等財產的多少分為十等,單獨管理。

5.宋代城市中出現固定的娛樂場所——瓦舍。瓦舍的出現,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豐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階層的欣賞趣味。城市還風行“蹴鞠”遊戲,類似現在的足球。

6、宋代的三大節日是元旦、寒食、冬至。宋代統治階層包括皇室、官僚、地主。

7、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是臨安,它的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宋時的開封

二、元帝國拓展統一多民族國家基業

1、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蒙古族的最高首領,尊稱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完成蒙古統一大業。

2、1260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繼承蒙古汗位,1271年改國號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3、忽必烈改制內容:(1)政治上: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設“中書省”,作為全國的最高行政機構;地方設“行中書省”,派遣官吏,徵收賦税,進行有效的統治。將西藏、雲南、遼陽、嶺北等邊陲地區都置於中央政府的管轄之下。

(2)經濟上:推行重農政策。①把許多牧場恢復為農田;②設立專門管理農業的機構“司農司”;③以“户口增”“田野闢”作為衡量管理政績好壞的標準;④編寫《農桑輯要》,指導農業生產。

(3)文化上:提倡儒學,在中央設立專門學習儒家經典的學校國子學。

4、忽必烈改制作用:忽必烈的改革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和民族融合,鞏固和發展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5.元朝建立後,很快便出兵滅了南宋。南宋大臣文天祥堅持抗元,“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元朝實行人分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把各族人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四等,目的是分而治之。

7、元朝時,各族人民長期雜居,互通婚姻,民族差異逐漸縮小。當時有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遷入中國,他們同漢、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