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精選18篇)

校園6.47K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頭腦特工隊》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精選18篇)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篇1

這是皮克斯為我們帶來的又一部將會永載史冊的動畫電影。它的原創性是無與倫比的。它值得我們經久不息的掌聲和發自肺腑的喝彩。

即使在《玩具總動員》之前,把玩具活化這個做法也並不少見,只不過很少有人拿“如果玩具知道自己是玩具的話,會怎麼樣”這個妙意來做梗罷了。但在《頭腦特攻隊》之前,沒有人想到把人的情緒本身卡通化,你只能在一個個卡通人物身上體會各種情緒,但是你從未看到一個卡通形象化的高興或者憂傷。而且歡樂(樂樂)、憂傷(憂憂)、害怕(怕怕)、討厭(厭厭)和憤怒(怒怒)這五種情緒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頭腦特工隊》再一次拓展了動畫無限可能性的外延,給我們帶來想象力的那種專屬型享受。

如果僅僅是把情緒卡通化,影片是很難推動的。它更加不可思議的創新在於,構造了一個人們思想與意識的卡通化世界觀。它把人每個記憶片段都濃縮成一個記憶球;把形成人們主要態度和價值觀的記憶定義為核心記憶球,並且為每個核心記憶球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島世界;它恰如其分地區分了短期記憶區、長期記憶區、潛意識區,並且形象化了如何調用記憶、如何產生夢境這些心理過程;它讓思想變作一輛火車,在不同的記憶區中穿梭。這些把我們司空見慣卻從未仔細考慮過的意識過程巧妙可視化呈現的想象性世界觀,真是看得人如痴如醉。沒錯,就是這種我們明知頭腦裏不是這樣卻寧願信其為真的心情,是動畫給人帶來享受的最高境界。

這個世界觀的另一個奇妙並且貼切之處是,它將決定人一切行為的因素最終歸結為兩個維度,一個是記憶,一個是情緒。每一個記憶球都含有它所記憶的內容和一種情緒。而當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時候,或許就是記憶球中不僅包含一種情緒的時候。它提示我們,其實人的一切態度、行為、價值觀、能力,都是由記憶決定的,而賦予這些記憶以真正色彩的是情緒。如果説記憶是客觀的,是我們所經歷的、無法改變的東西的話,那麼如何面對這些記憶,應賦予其怎樣的情緒色彩,那就是我們自身可以決定的主觀的東西了。

我們發現,其實每一種情緒,即使是像憂傷、憤怒這樣的負面情緒,它們的行事初衷也都是為了小女孩萊莉着想的。這種善意並且樂觀的推斷,是影片帶領我們思考自身情緒的一個重要方面。

我們不僅需要正面情緒,而且需要負面情緒。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不是敵人,憂憂不是樂樂應該拋棄在記憶庫裏的人,樂樂的黃色記憶球也不應是憂憂絕不能碰觸的禁區。最終不正是通過憂傷情緒的發泄,才建立了萊莉新的記憶及情感體悟嘛?而且我們注意到,影片描寫了萊莉、父親、母親、路人等很多角色的五種情緒,不是所有人都是樂樂站在中間的,作為小孩子的萊莉可能是以歡樂為主,但父親可能就以憤怒為主。這些細節都帶給我們思考不同人不同情緒的全新視角。

我們還要為影片所藴藏的那些能勾起每個人心底記憶的悲情而喝彩。這集中體現在搗蛋島的崩塌和幻想玩伴BingBong的獻身上。搗蛋島的崩塌意味着無拘無束的童年的終結,人總歸要進入一個規矩的世界中,又有多少人能在這種框框之下存留住童年的無拘束的搗蛋呢?就像《玩具總動員3》帶給我們對一去不復返的童年的無比留戀一樣,《頭腦特工隊》讓我們有了一個向那些曾經珍藏、卻又不得不失去的記憶再次道別的機會,雖然我們可能真的已經想不起那些道別的對象了。

我們還要為影片中體現的家庭觀、教育觀而鼓掌。即使在最危急的時刻,萊莉的家庭島也沒有最終崩塌,家庭一直是支持一個人生存的最強有力的港灣。來自父母的愛讓女兒憂傷的心情獲得撫慰,從而完成了對家庭島的重建。當你看到記憶中萊莉因丟失冠軍而傷心地坐在樹枝上時,她的父母過來陪伴她,使她感受到依靠,獲得温暖,從而從悲傷中走出形成了快樂的情緒,你會覺得有這樣一個家真好。當你看到父母因女兒失蹤而焦慮,而在女兒回家後的第一時間不是送上指責而是送上擁抱的時候,你也會發自內心地想要接受這種美式家庭的教育觀。

我們還要為影片中盡一切可能的劇情挑戰而歡呼。情緒小人們的活動與萊莉自身的行動,兩條線索環環相扣緊密交織的蒙太奇本就讓人驚歎,看到長期記憶區中那個無底深淵時,我其實沒抱期望,主人公能真的掉下去。可是影片就是突破了我的這個心理防守底線,讓樂樂墜入了這個萬劫不復的深淵,並且完成了從無論是地理還是心情上都堪稱最深谷底的一次不可思議的自救。因為我們見過太多的淺嘗輒止,所以才會為這樣的絕處逢生感到震動。

影片中沒有一個敵人,但從始至終扣人心絃。從樂樂的角度看,她克服萬難完成了一個任務;而從萊莉的角度看,她實現了成長。樂樂是萊莉腦海中的一個情緒,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她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成長的。這其實給現實中的每個人都帶來生活的信心,那就是,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我們都應該也都有能力進行自我調節,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那些愛我們的人。因為我們每個人的頭腦中也都住着那五個為你着想並且時刻在努力着的小人,不是嗎?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篇2

《頭腦特工隊》的主題依舊是成長。這聽起來似乎是個説爛了的話題,然而這回不同的是,這個故事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我們的情緒,我們如何被情緒挾持,我們為何會遺忘,甚至包括為什麼聽了一首滑板鞋你就會一直在腦子裏摩擦摩擦。

這個成長更是我們在這個故事後對自己的全新認識。

其一,接納每一種情緒。

我們總是渴望歡樂抵抗悲傷,讚揚樂觀嘲弄消極。社會文化鼓勵我們做一個活潑外向、積極陽光的正能量人類,然而並不是每個人的人設都是Joy坐鎮中央,帶着“I can fix it”的自信笑容排除萬難。

更多時候,是生命中的那些“負面情緒”給我們力量:悲傷讓我們深刻,去學習和體驗,去增加生命的分量;恐懼使我們未雨綢繆,小心駛得萬年船;憤怒為我們劃出底線,警告外敵不可侵犯;厭惡決定品格,阻擋我們跟風從眾失去自我。快樂的確讓我們過得更好,但很多時候,盲目的樂觀卻無濟於事。它是燒過天際短暫的流星,絢爛耀目,然而亙古不變的卻是深邃廣博的幽暗天幕。

有趣的是,在最開始的設計中,製作團隊是讓Joy和Fear一起飛出了總部結伴冒險,然而後來卻發現故事順不下去——他們想讓Joy在這段經歷中有所頓悟,去做一些從前不會去做的事,但Fear無法完成這個使命。在把故事推翻重來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只有Sadness能夠給Joy上這麼一課。

也許我們一開始也都像單純的Joy一樣,不能明白Sadness存在的意義而想把她排除在外。然而失去了悲傷的能力,並沒有讓人生變得完美。人的成長中會有很多的艱難時刻,任你看一千遍滑稽電影也無法度過,而這個時候找個安靜的角落大哭一場,卻能幫你滿血復活重新再戰。於是最後我們終將走過Joy的路,明白悲傷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很多時候是Sadness將你引向光明。

每種情緒都塑造着我們。接納它們,才能真正地接納自己。

其二,成長伴隨着失去。

每個人成長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人家道中落,有人一場大病,有人從鄉村搬進城市。這是一個無人能逃避的過程。當我們突然看到紛繁蕪雜的成年人世界,童年就就在那一刻變成陽光下飛昇的肥皂泡泡,再不可挽回了。

於是每個被甩在童年和成年夾縫中的孩子都可能像Riley一樣,Joy離奇消失,剩餘的傢伙你爭我搶,於是變得沉默、多疑、敏感、易怒、叛逆……而父母也很困惑,曾經的小天使死哪了?這好像是個很突然的過程,我們失去童年,父母失去了無憂無慮的我們。

這並不是一個拍給兒童看的成長故事。對於那些還沒長大的孩子們來説,這五個情緒小人加起來恐怕還比不上一個能賣萌的大白。然而對於成年人、尤其是已為父母的觀眾們,它卻是精心製作的一場內心冒險,充滿了太多讓人會心一笑或是細思恐極的巧思。

《頭腦特工隊》的製作團隊大多數都已為人父母,這部電影有很多他們的切身感受。當自己的孩子有一天突然擁有了祕密,變得有所保留,許多父母都偷偷想過:別長大啊,如果時間能永遠停留在我們親密無間的時刻多好。

本片製片人Jonas Rivera説過:“身為父母,有很多的時刻我都希望時間能永遠停下來。但那並不對。那不是我們作為父母的職責,我們的職責是為他們指引前路。”於是有了結尾一家人淚中帶笑的相擁。

每個人都經歷過失去。失去BingBong,失去純粹的記憶球,失去曾經引以為傲的個性之島。然而失去是成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個悲欣交集的過程。

當失去來臨,我們需要告別。有時候我們用徹底忘記來告別,有時候我們在廢墟上重建新城。童年的消逝宣告着,記憶從此不再毫無雜質,交織的情緒讓回憶開始五味雜陳。然而這正是人生。懂得悲傷,方能體驗歡樂的可貴;揹負過沉重,才能擁有真正的輕鬆。

從單純走向複雜,從孩童變成大人,還有結尾隱隱一現的“青春期”,這終究還是個陽光燦爛的故事。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篇3

《頭腦特工隊》的英文原名叫《Inside Out》,我覺得這個名字更加符合電影內容。Inside是指內部的,在這裏應該是指頭腦內部的情緒世界,Out是指外部的,則是指外面的現實世界。這部電影就是講訴了一個叫萊莉的女孩和她頭腦內部情緒的故事。萊莉本來是快樂的生活在明蘇達尼州,有和藹可親的父母、親切友愛的閨蜜和熱愛的冰球運動。突然有一天由於父親的工作原因,她們一家搬到了舊金山,但是因為新家不好,又離開了曾經的朋友,萊莉覺得新的生活糟糕極了。所以萊莉決定離家出走,返回明蘇達尼州,尋找曾經的快樂,但是在最後萊莉還是在巴士開離之前叫停,返回了新家。這是萊莉現實世界的故事,而在萊莉的頭腦中五個情緒小人則是為了挽救萊莉情緒從歡樂到憂鬱憤怒的變化而導致了另外一系列的故事。這部電影在審美藝術上有創新奇幻之處,但在心理學尤其是情緒、記憶、夢境等方面也有值得探究的地方。

萊莉的大腦內部世界首先出現的是大腦指揮部,而指揮部由快樂、悲傷、恐懼、厭惡和憤怒這五種情緒掌控。快樂作為最早出現的情緒,是團隊的領導,協同小夥伴們讓萊莉時刻保持好心情;悲傷雖然也希望萊莉樂觀快樂,但是她總是難以自控的保持着負面情緒,想要好好哭一場;恐懼主要是提醒萊莉保持警惕,保障萊莉的安全;厭惡則是希望萊莉不受生理上或社交上的毒害,尤其是在對待西蘭花這種蔬菜方面;憤怒則脾氣暴躁,總是積極地為萊莉爭取公平待遇,但往往好心辦壞事,將萊莉的事情搞得更加糟糕。白天,這五種情緒掌握萊莉的大腦,並將每天發生的帶有某種情緒的事件,分別以不同顏色的記憶球儲存在大腦指揮部裏面的架子上,這是短期記憶。還有一些超級重要的事件成為核心記憶存在於指揮部的中心位置。而這些核心記憶會強化萊莉個性的某些方面,從而形成了五個個性的島嶼,分別是冰球島、搞怪島、友誼島、誠實島和家庭島,這些島嶼代表了不同的個性和價值觀,它們被激活時會煥發光彩,沉寂時時暗淡無光的,也可能會坍塌,也可能會重建。到了晚上,大腦內部的思維軌道將不再運行,而白天暫時儲存在大腦指揮部的短期記憶則會順着輸送管道到達記憶長廊,成為長期記憶。在這無盡的記憶長廊裏,有記憶工人在裏面工作,將萊莉已經遺忘了的記憶,已經褪色的記憶球通過管道排放進入記憶垃圾場,再也無法找回來。

當快樂和悲傷由於意外離開了大腦指揮部,到達了大腦的其他地方。但是快樂和悲傷都想快點回到大腦指揮部,使萊莉重拾歡樂。在這一回程的途中,快樂和悲傷遇到了萊莉臆想中的朋友冰棒,冰棒帶領快樂和悲傷去尋找捷徑,趕上思維列車。在途中,他們經歷了抽象思維區和想象之地。抽象思維區我不是很懂,暫且略過。在想象之地,快樂、悲傷和冰棒都看到了萊莉童年時候構建的各種有趣的玩具,但是隨着萊莉的長大,這些歡樂的童年記憶似乎也在不斷的消失,因為想象之地正在不斷的被拆除,送往記憶垃圾場。當快樂、悲傷和冰棒終於趕上了思維列車,萊莉卻進入了睡眠,這意味着思維列車也要停止運行。這三人為了早點回到大腦指揮部,準備進入造夢工廠喚醒萊莉。在造夢工廠中的場景體現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觀點,在當天晚上萊莉的夢裏是她白天去新學校的場景,本來潛意識是自己流利地進行自我介紹得到大家的認可,但是在現實畸變濾鏡的作用下,或者説是白天現實情況的壓制下,潛意識的順利介紹不但沒有了,反而在夢境中情況變得更為糟糕。這之後快樂、悲傷和冰棒將萊莉的夢境徹底改造了併成功喚醒了萊莉。但是冰棒被守衞夢境的保安扔進了潛意思區,那裏應該是人不希望回憶起來的記憶所存在的地方,例如萊莉不喜歡的西蘭花和恐怖的小丑都在那裏。

快樂、悲傷和冰棒離開潛意思區,再次踏上思維列車,準備回到總部。可是不幸的是,由於誠實島的坍塌和家庭島的搖搖欲墜,思維列車被損壞,快樂和冰棒也被拋到了記憶垃圾場,被遺忘了。但是快樂不甘心這樣被遺忘,希望萊莉能開心起來,也開始明白有時候正是由於悲傷的存在才能創造快樂,所以快樂鼓起勇氣,最終在冰棒的幫助下回到了長期記憶區,但是冰棒卻永遠留在了記憶垃圾場,被徹底的遺忘了,這似乎也預示着成長總是會付出一定的代價的。最後,快樂和悲傷重新回到了大腦指揮部,萊莉也在它們的指揮下逐漸適應了新環境,重新構建了升級版的大腦指揮台、有快樂和悲傷交織的核心記憶以及更加炫目多彩的個性之島,萊莉的生活又變得多姿多彩。

看完這部電影,我還有更多方面的感受。一是事物是有兩方面的影響,同一件事樂觀的人生態度有積極的看法,悲觀的人生態度有消極的看法。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人生只存在快樂就好了,有時候悲傷也有存在的價值,悲傷的哭泣,發泄一通,會讓消極的態度重新有了精神去努力。同時,正因為悲傷的存在,快樂則被提醒要更為珍惜。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篇4

一直以來,很喜歡迪士尼的電影,童真、温馨、有趣、勵志,或許是它表達的意思足夠簡單明確,而我正好對簡單的東西比較有興趣,每看完一部,總是會有很多啟發。

昨天正好翻到皮克斯出品的《頭腦特工隊》,最開始看還覺得有些幼稚,但是後來卻被感動了。

人的喜怒哀樂形成了人的生活,家庭城堡,友誼城堡,愛好城堡,淘氣城堡。人還有抽象思維,幻想世界,夢境影片世界。人的大腦裏存儲着一個人的經歷,快樂或者憂傷,一些是核心記憶,一些事慢慢不願意回憶就會被遺忘刪除。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十一歲的小女孩,家庭幸福,有朋友相伴,愛好冰球運動,不愛西蘭花。她的大腦有樂樂、憂憂、厭厭、怒怒、怕怕,她們主導着萊莉的情緒。

小時候的萊莉是無憂無慮的,快樂的,所以大腦裏存儲了很多快樂的記憶球,樂樂也是第一個存在於她大腦裏的人格。慢慢長大一些後,萊莉有了更多的情緒,喜歡和厭惡,憂愁,對一些事物的警惕。大腦變得複雜起來。

一直以來,大夥兒都對憂憂保持警惕,她總會把事情搞砸,所以不讓她操作大腦。但壓抑了太久的情緒,憂憂開始失去了控制……大腦不直覺的喚醒一些記憶,導致故障。

憂憂和樂樂被帶到別的地方,遠離大腦控制中心。她們慢慢尋找回到大腦中心的路,其間主人公萊莉在失去憂憂和樂樂時候,大腦中心由厭厭、怒怒和怕怕掌管,主人公有些情緒失控,就像失去理智時候的我們。

憂憂和樂樂遇見了冰棒,冰棒是萊莉的抽象世界,他們還遇到了萊莉幻想的男友。樂樂一心想要回去帶給萊莉快樂,但是卻總是搞砸。

當樂樂和冰棒掉落在山底的時候,樂樂望着周圍被遺棄的快樂記憶哭了。後來才發現,原來解開萊莉心結的是憂憂!悲傷不會把別人嚇跑;正相反,人們在感覺到他人的悲傷時會伸出援手。當萊莉悲傷的時候,才敞開了心扉,也獲得了親情和友情,大家也因此變得更加密不可分。

樂樂和冰棒在記憶遺忘區找到了魔法車,冰棒犧牲自己讓樂樂回到了上面。這一幕真的淚目。

當憂憂和樂樂重回大腦時,樂樂主動讓憂憂操作,萊莉也重新找回了那個快樂的自己。

影片最後的彩蛋是不同的人在面對不同事情的時候,人做出的反應,以及大腦內部的樂樂、憂憂、厭厭、怕怕、怒怒的反應;當狗狗在街上遇到好吃的東西,本能行為就是追,狗狗的大腦情緒也是很亢奮的狀態;貓貓為何總做出一些鬼畜的動作,那是因為它腦內情緒導致……是很爆笑了。

成人和現實的世界總是多了勢利和冷漠,所以需要童話來調和。在童話的世界裏,總是温馨美好的,所以大腦告訴我喜歡安徒生、喜歡迪士尼,説不定還有喜歡cosplay的城堡呢!

最後想説的事,無論你現在快樂還是憂愁,你並不孤單,因為你大腦的情緒始終在前線為你排憂解難,他們始終陪着你成長,構建一個幸福的家園。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篇5

《頭腦特工隊》這部影片在我看來是一部温情且可愛的動畫電影,這是它很可貴的一點,值得肯定。但是從一名大學生觀影者的角度客觀的來分析,《頭腦特工隊》內容過於簡單,情節並不緊湊反而有堆砌之嫌,適合少年兒童年齡階段。花費早晨兩節課的時間讓大學生集體觀看並寫出深刻的`感悟,這部影片不足以勝任。站在心理素質課老師的角度考慮,這部影片還是有讓大家觀看的必要的。首先,《頭腦特工隊》用幾個情緒小人很生動形象的表現了一個孩子的內在心理活動,符合我們的課堂主題。其次,心理科目結業考試在即,考前最後一節課不妨讓同學們放鬆放鬆。

我相信任何一部影片都有它的價值,只要你認真體會。《頭腦特工隊》也不例外。影片主人公是一個小女孩茉莉,不,準確的説應該是那五個情緒小人,他們分別是樂樂,厭厭,憂憂,怕怕,和怒怒。茉莉的喜怒哀樂憂就由他們來控制。影片着重描述了茉莉11歲12歲這兩年的成長經歷和情感波動,在這段期間裏,樂樂和憂憂卻經歷了一場大冒險。導演極具匠心且滿懷童心的刻畫了處於青春期孩子的任性又有點叛逆的心理變化,茉莉搬家後經歷各種想家,懷念老朋友,冰球比賽失利等等各種心理困擾後貿然決定偷媽媽錢獨自搭乘公交車位於明尼蘇達州的老家,此時頭腦控制的總部炸開了鍋,因為他們無法阻止茉莉的行為。在最後的緊要關頭,樂樂和憂憂終於千辛萬苦把茉莉的核心帶基因回了總部,阻止了茉莉的激進行為。影片末尾茉莉迷途知返,重新玩起了冰球,交起了新朋友,過上了新生活。一切又是那麼美好。

這部影片其中有幾個值得注意的細節。Bing bang作為茉莉兒時幻想出來的好夥伴,為了讓茉莉成功返回頭腦控制總部,放棄了乘坐月球車一起回去,最終犧牲了自己,在記憶廢物區消逝了。我想導演想通過這個細節暗示我們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值得我們倍加珍惜,因為我們稍一疏忽或變得更成熟時,它們就很容易被遺失。

與某些影片刻畫青春帶來的陣痛不同的是,迪斯尼動畫更多的是想傳遞一些美好的,童心的,温馨的“暖能量”。如今我們的青春已接進入了倒計時,開始披上了成人的外衣,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再任性,避免不小心傷害身邊的人已然成了我們的必修課。對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盡全力保有自己的童心。

因為正如小王子的作者聖埃克蘇佩裏所説的“擁有一顆童心是幸運的”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篇6

電影的主人公萊莉是一個11歲的女孩。她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從小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裏。在她的大腦中有樂、憂、厭、怒、怕這五種情緒,分別代表着五個小人。這五個小人各司其職,但唯獨憂憂“無用”,沒有人知道她能幹什麼,憂憂自已也想讓萊莉開心,但她自已很難保持正面情緒。

這部電影的主題就是接納自已的負面情緒。我們不可能任何時候都會充滿陽光,都能用笑容來解決問題。我們希望歡樂,牴觸悲傷。對那些消極情緒嗤之以鼻,但很多時候是“負面情緒”給我們力量。試問,有誰的成功不歷經坎坷?誰在人生之路上沒有哭過、怕過、怒過、厭過?哭過,我們深刻銘記教訓,同一道坎兒,不會再跌第二次;怕過,人心都有恐懼,它使我們未雨綢繆;怒過,那是一種發泄,同時也警告他人我是有底線的;厭過,世間百態,我們不可能都去欣然接受,人是有個性的。

我們不可能一種情緒打天下。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懼、愛、惡;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缺一不可。為什麼萊莉的核心記憶球最後是彩色的而不是單純的快樂呢?因為她笑過,哭過,得到過,失去過。這情緒五味雜陳,這才是人生真正該有的樣子。失去過,方能明白得到的可貴,悲傷過才能瞭解快樂的真諦!

無論快樂與否,都不要拋棄。願我們的人生能如彩虹一樣多姿多彩!人生的本味是什麼?我想從你飽含真情的文字裏我讀到了很多。很高興你能用如此冷靜成熟的心態去認識自我,很高興你能抱着慈愛悲憫之心看待人生,真心為你加油!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影叫《頭腦特工隊》,主人公是樂樂、憂憂、怒怒、安安、厭厭五個擬人的情緒角色。

這部電影是講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思想成長。從開始嬰兒時期無憂無慮,頭腦特工隊中只有“樂樂”,後面隨着主人公的慢慢長大,她的頭腦中成員中增加了“厭厭”、“憂憂”、“怒怒”、“安安”。

電影的開頭還比較的順利,電影高潮是主人公遇到了不高興的事情,就想離家出走,頭腦特工隊中各成員展開拯救主人公的行動。樂樂和憂憂因搶核心記憶通過管道來到頭腦世界,她們在頭腦世界裏的記憶迷宮轉了好久也沒走出迷宮,回到大腦總部,幸虧一隻叫冰棒的幻想大象給他們帶路,找到了往總部開的火車的站台。但是,火車快到總部的時候,冰橋斷了,樂樂和冰棒掉進記憶垃圾桶裏,他們利用冰棒的火箭回到記憶迷宮的地面上,最後,樂樂成功的回到地面,而冰棒還在下面,樂樂和憂憂就回到了總部。

這個電影我明白了成長過程中會有喜怒哀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遇到問題還是要想辦法解決,而不是逃避。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篇7

最近,我和弟弟一起看了一部動畫片,名叫頭腦特工隊。我和弟弟都看得津津有味,裏面講的是主人公萊莉的腦子裏有五個奇特的情緒小人,分別是樂樂,憂憂,厭厭,怕怕,怒怒。你一定不知道在萊莉的大腦總部周圍還分佈着5座個性小島,分別是家庭島,誠實島,冰球島,友誼島和淘氣島。

一天,萊莉的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原因要搬家到舊金山,萊莉的生活開始變化,她不適應新的環境,新的學校,新的朋友,她開始變得不開心,開始逃避,不願意與朋友父母交流,5個個性小島慢慢地倒塌了。而樂樂和悠悠通過努力並在其他情緒小人的幫助下重新讓萊莉積極樂觀地適應這個新環境。

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喜怒哀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遇到問題要冷靜,要想辦法解決,而不是逃避或者被自己的負面情緒所控制。生活不可能任何時候都充滿陽光,我們也不可能一種情緒打天下,七情六慾缺一不可,這也是為什麼萊莉的記憶球,最後是彩色的,而不是單純的快樂。她笑過,哭過,得到過,失去過,情緒五味雜陳,這才是人生真正該有的樣子。失去過,方能明白得到的可貴,悲傷過才能瞭解快樂的真諦。

我快11歲了,和萊莉一樣的年齡,我也會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有一次,我想媽媽陪我睡,媽媽沒同意,於是我回懟道:“那我寧願一個晚上做上百上千個噩夢,你們也別想睡好覺!”只見媽媽微微地抬抬眉毛,好像要發大火,把我燒着似的,但是她忍住了,説道:“回房間去思考思考後再跟我説!”這時姨媽看到我的白襪子丟在牆邊,好心地問我:“這襪子用來幹什麼的?”正在氣頭上的我就不耐煩的説:“我去表演的時候用的,你別管!”一氣之下姨媽走了。

那天晚上,如果我能冷靜下來和媽媽好好地説明,這幾天我在做噩夢,希望能陪我一下,我想媽媽會同意的。對於姨媽的好心幫助,我能耐心些,姨媽也不會生氣了。看完這部動畫片,在媽媽的引導下,我終於明白自己的錯誤,真誠地向她們道了歉。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篇8

這個動畫片今年實在不能説不是為我們帶來了一股春風,因為他和以往的動畫片實在是太不一樣了,沒有反派,然而確充滿了創意。

它最不可思議的是,讓許多成年觀眾在影院裏默默留下了温熱的眼淚。沒錯,在此之前任誰也料不到,已過而立之年的自己,竟然會被一部動畫片給看哭了。可是《頭腦特工隊》就是有這樣的力量,能夠衝擊到觀眾的內心深處。以往的動畫片,要麼炫耀超凡的電腦技術,要麼營造夢幻的童話世界,要麼展現奇異的冒險旅程,從未探尋過如本片般深刻的主題。它令之前所有曾被讚譽的動畫佳片都變成了表面文章,因為《頭腦特工隊》這次是從根上去講人的成長。

從一點一滴到最後長大,動畫片用最温情的細節打動了每一個人。

最喜歡關於sad的定位,真的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歡樂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有的時候,眼淚是最好的解藥,哭過了,有人會同情,有人會理解。

我也許不會記住每一次陪我笑過的人,但是,那些陪我一起哭過的人,卻會永遠的在我心裏。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篇9

今天下午,我們去看頭腦特工隊,我有所感觸。

“呵呵呵”隨着這笑聲,一個陽光、開朗的女孩——茉莉來到了這個世界,隨着她的出現,她身體裏的控制她感情的細胞也相繼出現,它們分別是:樂樂、憂憂、怕怕、怒怒和惡惡。它們在茉莉的大腦工作,也控制着茉莉的感情。

可是有一天,樂樂和憂憂不在大腦總部了。她們開始了冒險之旅,面對不同的態度,她們的命運又會怎樣呢?

就是從這開始,我對這電影有了深刻的感受。1.要樂觀不要悲觀;2.遇事要往這件事的好處想;3.要對自己有信心;4.要多為別人着想;5.不能小看別人,因為再弱小的人也能幹出大事;6.堅持不懈才能成功;7.做事要細心。

好啦!我對這部電影的感受也就這些啦。當然,這部電影也很好看,我推薦大家去看哦!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篇10

一本好書可以喚醒人性的共鳴,一部好電影同樣可以值得回味,包括動畫。

人的大腦由各種情緒控制,友誼,愛情,家庭,淘氣,邏輯,幻想等是連接大腦總部的各個島嶼。一個個記憶球也成了電影膠捲,在人需要它的時候由管道輸送到控制室放映。而核心記憶毫無疑問就是啟動這一切的關鍵。多麼奇妙的想象!

記憶伴隨我們的一生,當然,我們的大腦不可能記住所有,因此記憶球也會被定時清除。但最重要的記憶卻會長久存在,成為滋養生命的養料。如果失去這些,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喚醒走上錯路的人們。正是這些關於愛,關於友誼,關於毅力和精神的核心記憶球讓我們可以充滿希望地活着,可以迷途知返,有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也是作為高等動物的一個標誌。

或許,我們會老,當我們忘記曾經很多事情的時候,核心記憶卻依舊存在,試問,誰會忘記刻骨銘心的事呢?

用大家都喜歡的動畫告訴我們如何做才可以變得更好,這才證明了越簡單的東西往往藴藏真知。

情緒中,樂樂和憂憂是是兩大主要情緒。年幼時,多以純粹的快樂為主,憂傷通常退居其次。在成長的過程中,憂傷會慢慢參與進來,它不僅會反映在當前的情緒中,還會給曾經快樂無憂的記憶染上憂傷的色彩。於是,當我們回憶起曾經的美好時,我們會感到莫名的憂傷,會不禁淚流滿面。這時的情緒就不是單純的快樂或憂傷了,確切一點地説,應該是更接近於感動。

感動是一種更復雜更深刻的情感,能給人以力量。而這種力量是我們成長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動力,是單純的快樂和憂傷都無法給予的。

影片也告訴我,有些時候,我們的情緒會失去控制,甚至會無法感受到情緒。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當外部環境發生重大改變,內部情緒會產生混亂,一些核心記憶如家庭、誠實、友誼、興趣和淘氣就會遭到損壞甚至崩潰,這就需要時間和精力去修復和重建。這個過程要花多長時間,修復成果如何,因人而異。影片中講述的是一個十一歲的小女孩,因一次搬家而引起情緒大變動所歷經的過程。

十一、二歲,也許我也經歷過一些情緒危機,只是那些小危機在我的不知不覺中發生並解決了。那個階段,我的外部環境相對穩定,並未發生什麼大的變故。而這一場我正在經歷的從二十歲到現在還未結束的危機,這場精神和情緒的雙重危機,不知何時才能轉危為安。

是不是知道的越多反而深陷其中,難以自拔。雖然我知道情緒的波動是客觀現象而非主觀,是科學而非神祕,我還是無法解救自己。是否人不應該有自我救贖的念頭,而應該轉而向上帝祈求。人若想把命運抓在自己手中,有時還真的挺累的。可是,上帝已死。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篇11

今兒個上午,送孩子上學,小傢伙撒了一個無傷大雅的小謊。擱平時,這事也就過了,最多批評他一下,不過這回我就對他來了一句:“小心哦,你的誠實島要崩塌咯!”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忽然讓嬉皮笑臉的他沉默下來,他想了很久,然後指指自己的腦袋説:“我這裏也有五個小人嗎?裏面也有會崩塌的小島嗎?”

如果沒有看過皮克斯的《頭腦特工隊》,你或許並不明白我倆天馬行空的對話,其實,我們談論的正是這部動畫片,皮克斯的動畫!(不要問我皮克斯的動畫有什麼強調的,想想《瓦力》,想想《飛屋歷險記》裏那關於愛情的5分鐘,太温馨太震撼了!)

據稱,皮克斯在經歷了幾年的沉寂後,終於又來了一部誠意十足的迴歸之作。豆瓣上的評分高達8.9,足夠説明這片子的品質。顧名思義,這部電影是一個講述腦袋瓜子的電影,最近幾年我們這裏最流行的網絡用語,作為該作最簡潔的評價再合適不過——腦洞大開。是的,這真的是一部腦洞開很大的電影,一般來説“腦洞”這個詞是抽象的,在這個故事裏,“腦洞”是具象的,不覺得太神奇了嗎。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名叫Riley的小女孩跟着父母跨越大半個國家從明尼蘇達搬到了舊金山,面對着新環境的全面挑戰,然而這只是故事的背景。真正的故事存在於她的大腦內:在頭腦的“司令部”裏住着五位情緒小人,他們一同操縱着Riley的行為,管理司令部外神奇的長期記憶、潛意識……一個有科學理論支撐,卻又完全虛構的世界。這是一個徹徹底底原創的故事,不是擅長烹飪的老鼠,不是飛到南美的房子,不是末日的機器人之戀,這部電影基本上可以説坐上了想像的火箭,腦洞開得巨大而且更具野心。它潛入人體最神祕的器官,帶來了一套天馬行空卻又邏輯自洽的大腦理論。要知道,我們每個人的腦海裏居然有這麼大的一個世界,有5個管理情緒的小分隊,有那些湮滅在記憶海洋裏的人和事……

快樂(Joy)、悲傷(Sadness)、恐懼(Fear)、厭惡(Disgust)、憤怒(Anger),這是女主角Riley腦內的五位情緒司令官,也是《頭腦特工隊》定義的五種基本情緒。影片一開始,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個叫Riley的小女孩,是一個在關愛下健康成長的明朗少女。她有温馨美滿的家庭,可愛的朋友,有愛好,有值得為止付出努力的冰球隊……她大部分時候都是充滿快樂的小天使,偶爾的悲傷和憤怒都被及時的化解。這一切的一切都因為腦海裏的5個情緒小人,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尤其是叫做joy的情緒小人,俏麗的短髮,自帶光圈地上躥下跳,她用盡全身心去讓這個小女孩開心,快樂,做得不遺餘力。我相信,在這個情緒小團隊中,joy是絕對的領導地位,這從riley開朗的性格中看出,快樂的情緒是絕對主導的地位。火爆的anger、彆扭的disgust、冷靜的Fear,小團隊裏最不和諧的音符就是sadness,這個胖乎乎的藍色小人,總是悄無聲息地出現,不由自主地去碰操作枱。只要她出現的一瞬間,小riley總會情緒低落、悲從中來,甚至是痛哭失聲。

由於平時小少女過得太快樂,最大的悲傷無非是自己導致球隊沒有贏得比賽。大部分時候,腦洞小團隊吵吵嚷嚷,總是快樂的joy蝴蝶一般飛來飛去地忙,而最閒的只是sadness。正在這個時候,小姑娘遇見了人生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轉折,她要搬家了,隨着爸爸媽媽離開家鄉,前往舊金山。陳舊的公寓,裏面沒有任何傢俱,沒有朋友,爸爸媽媽很忙,初來乍到,一切都是陌生的。快樂的小姑娘開始覺得無所適從,而此時,我們一向閒得發慌的小sadness覺得該自己出馬了。但是joy覺得不,我們的小姑娘就是有點不適應,樂觀地笑一笑就過去了。Joy和小sad吵了起來,一不小心,兩個小人帶着能改變人性格的核心記憶球,隨着管道飄向腦海深處……

如果故事在這裏嘎然而止,我們只會覺得腦洞挺大,幻想中的腦海世界,性格鮮明的頭腦小分隊,五顏六色的記憶球,重要的核心記憶,以及那5個情緒島嶼都很有意思,但僅此而已。然而,隨着情緒小人原離頭腦操控中心,在回中心的路上,她們遇見的那些事情才是最能戳中人心靈深處的。

人生中每過去的一個節點,都會生成一個記憶球。然後根據重要程度被分為短暫記憶、長期記憶、核心記憶。每時每刻,都會有“忘記師”小人來收拾已經失去色彩的記憶,被扔到記憶的深淵裏,深淵裏埋葬的是永遠不會被想起來的記憶。

可愛的bingbang是一隻長着貓尾巴的粉紅色大象,它開着一輛彩虹車,而你的歌聲就是車子的燃料,它是你兒時最好的夥伴。我相信,在我的記憶填埋場裏也有這樣天馬行空的一個小夥伴,但是我們長大了,就遺棄它了。Reilry的小夥伴bingbang卻很愛她,知道joy的離開,會讓好朋友變得不快樂,一天到晚唱歌的它,就帶着情緒小人繞路回情緒中心。他們經過想象力世界,裏面有薯條山、有彩虹頭髮的傲嬌獨角獸、有隨時可以飛的雲朵鎮、有小姑娘心裏的完美男友……這些想象力太過純真與可愛了,我相信,製片方一定有諮詢很多小朋友,成年一般很難再想出如此天真可愛的一個世界。最驚喜的莫過於造夢製片廠,我估計是製作團隊玩得最high的地方。碎片式的夢境,搞笑膩歪,忽然覺醒的小丑,驚聲尖叫,太帶感了。

隨着個性之島一座座崩塌,影片最初的明朗變得趨於灰暗,那個愛笑的小reiley,成為一個渾身是刺,感受不到情感的彆扭女孩。而joy想帶着核心記憶球回到中心的路一條一條堵死,最後甚至跌入了記憶的填埋深淵。在最絕望的時候,渾身帶着喜感和歡樂的bingbang犧牲了自己,讓joy回到了上面。這是本片最傷感之處,看到小bingbang逐漸變成透明而消逝,旁邊的小朋友都泣不成聲。而在最後的一個重要記憶裏,一向認為自己最重要的joy開始意識到了團隊的力量,甚至知道一直被自己所忽略的小sad也是小主人必不可少的一抹情緒。最後的joy腦洞大開,利用幻想男友來開掛,有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可以看出,《頭腦特工隊》的主題依舊是成長,俗氣的成長。但是不俗的是,這個故事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認識我們的情緒,大人可以看出自己如何被情緒挾持,如何丟失那些寶貴的記憶。而孩子,會知道什麼是情緒,什麼是記憶,什麼是最重要的東西。我想,這部片最大的特別是觀影人無論年齡層次,都可以略有所悟,有所成長。

這個成長的過程不再限於Riley克服了種植皇拭娑孕律活,也不限於父母們看過後釋懷了孩子終將變成有獨立意志的個體離自己而去的現實,不限於情緒小人joy認清團隊的重要,這個成長更是我們在這個故事後對自己的全新認識。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篇12

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裏,影片卻給人帶來無盡的歡笑與心酸,然而,這種喜劇卻與周星馳的有很大不同,周氏喜劇主要是靠無厘頭語言來取得喜劇效果,而卓別林的卻完全憑靠滑稽性的動作和情節取勝(也許這與當時電影還處於默片時代有關係)。喜歡卓別林扮演的小人物角色,在那一個個小人物身上,閃現着的卻是人性的光輝和普世的價值與情感。面對生存的困境,他會竭盡辦法堅強地與命運抗爭;面對心愛女人的賞臉,他寧願出去幫人掃雪掙錢以備除夕夜的晚餐,甚至在滿心期待的時刻會幻想美好的宴會,(這種心情我相信只要戀愛過的人都曾經有過類似的幻想。)

影片雖不長,僅有一小時十分鐘,但影片卻給人留下了眾多經典搞笑的場景,諸如兩個人爭槍卻把槍口始終對着另一個人的場面,又如帶着狗跳舞、用叉子和麪包作跳舞狀的那幾段,以及最後在小木屋裏驚險的場面等等,看着看着,不禁讓人捧腹大笑。

但影片不像一般的純粹搞笑片,它在給觀眾帶來無盡的歡樂的同時,也讓觀眾在捧腹大笑之餘,產生一種對底層小人物命運的關注與同情。例如,在飢餓困擾的時候,吉姆由於神志不清所產生的幻覺,把卓別林當作雞,想殺了他來填補飢餓。當看到這一場景時,不禁產生一種莫名的悲哀,也許那種幻覺根本就不是由於神志不清,而是從根本上反映了人性潛意識中的一種求生的本能。我又不禁想起了上世紀60年代三年貧困時期曾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一幕幕人吃人的慘景。我們並不能去責備誰,當人的生存都成問題時,道德又有何用?也許這就是人的求生本能所致。正如今年發生的汶川大地震時,範美忠老師在那種非常時刻做出了有違社會公認的所謂“道德”的舉動,頓時引起軒然大波,國內一片罵聲如潮,也有不少人為其辯護。對此我只能用一句話,也許這也是他作為一個人所擁有的求生本能的緣固吧,在那種非常時刻,我們無權要求他做出驚天動地的英雄事蹟。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篇13

時光帶不走優雅,生活永遠慈悲!我們用一生追求,如何成為一個生活家,生活的藝術家。

很喜歡的一本書,終於拍成了電影,昨天去影院看《頭腦特工隊》的時候看到《小王子》是今天上映,但是今天還沒有時間去看,明天一定要抽空去看一下。其實今天是為了總結一下《頭腦特攻隊》的觀影感受。昨天晚上20:00的場次,空蕩蕩的影廳算我們一共只有六個人,合夥包場的節奏,不知道為什麼一個評價蠻好的影片硬是沒人看。

挺有意思的一部電影,給我留下的印象也很深,尤其是茉莉去舊金山的新學校的第一天開始,也是整部電影開始高潮的地方,我已經被電影裏的人物帶入了那個大腦中。導演成功的讓我討厭了“憂憂”,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是她搞砸的,我恨不得已經把眉毛擰的跟“怒奴”一樣了!我真想不要憂憂了!但是我轉念想,如果沒有“憂憂”,茉莉的生活會怎麼樣?一直處於極端的狀態麼?不是快樂的大笑就是生氣發怒,那她就沒有靜下來發泄自己的委屈的時候了。果然到最後,憂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辛巴為我解開了我一直不能理解的一個點,為什麼只有憂憂能把茉莉離家出走的“點子”燈泡從控台上拿下來?他説“因為只有憂憂會為未來擔憂啊!樂樂想到未來是美好的,即使出走也會有快樂的未來,怒怒只有憤怒,只有憂憂擔心離家出走後的結果不好,你説呢?”成長就是一場旅程,我們在路上會遇到開心的,不開心的,恐懼的,厭惡的,但是我們還是一路走來了,我們隨着列車的越走越遠,漸漸忘記了許多令我們開心的、傷心的事,甚至有些記憶將永遠不復存在,但是我們邊走,又邊組建了新的記憶世界。晚安,願每個人的童心都能躲在潛意識裏,而不是記憶埋葬場。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篇14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人們常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除了自己,沒人可以幫他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句話説的很對。美國迪士尼於2015年上映的新電影《頭腦特工隊》就以一種擬人化的方式對人體大腦內部的情緒進行了一個生動化的演繹。該部影片是美國的一位著名導演拍攝的,而影片的靈感來源則是他的小女兒,這部影片一經上映,便受到了廣泛關注,不僅是因為該部影片是由美國迪士尼出品的,而且,導演選擇以動畫的、擬人化的形式進行拍攝創作,極大地引起了廣大觀眾的興趣,也在某種程度上引起了不少觀眾的共鳴,尤其是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及正在為孩子的事情頭疼的家長們。

該部影片講述了美國的女孩Riley的成長故事。

Riley出生在明尼蘇達,長大後因為經濟上的原因,一家三口不得不搬到美國的舊金山去生活,這一次搬家打亂了Riley原本平靜的生活,也打亂了Riley大腦中情緒的安排。故事設定:每個人的大腦中的所有情緒由樂樂,憂憂,厭厭,怕怕和怒怒分別進行管理。樂樂,顧名思義,這是一個積極樂觀的角色,她想了很多的辦法來讓Riley保持一個happy girl的狀態;憂憂則恰好與樂樂相反,;厭厭的這個角色是一個具有兩面性的角色,從外表看起來,她是一個用現在的話來説,有點做作的女生,但她的職責是幫助Riley遠離生活中的一些危險;怕怕的職責和厭厭差不多;而怒怒,很容易解釋,是一個比較衝動的角色了。

Riley的搬家讓她的生活徹底的亂了套。到達舊金山之後,搬家車的迷路、新家的雜亂無章、爸爸在生意上的困難以及新學校的不適應讓Riley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在Riley大腦內部的情緒們也在想辦法幫助她解決她的一系列消極情緒,她們讓憂憂遠離情緒控制枱以此來讓Riley遠離內心的消極與悲傷。但是,事與願違,由於憂憂的疏忽,憂憂和樂樂伴隨着Riley的核心記憶球去到了長期記憶區。大腦總部只剩下了怕怕,厭厭和怒怒,也就是説Riley沒有了快樂和憂傷。

車到山前必有路,在長期記憶區,樂樂意識到了憂憂的重要性,也明白人不能沒有憂傷,因為快樂之前會有憂傷,憂傷之前也可能會有快樂,在面對的Riley所有情緒都要消失的節骨眼上,樂樂和憂憂回到了大腦總部。這一次樂樂選擇讓憂憂來操控控制枱,Riley的情緒終於爆發了,在爸爸媽媽面前,她哭了,説出了自己搬到舊金山之後心裏的壓抑,一家人抱在一起,就在此時,Riley的大腦有了新的核心記憶球,和以往不同,這一次的記憶不是隻有快樂,而是悲喜交加。

成長的路上不會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會經歷一種看似難以承受的痛苦,承受住了就是遼闊平原,放棄了就是萬丈深淵。在這部電影了,我很高興Riley承受住了,也獲得了成長,收穫了新的友誼。電影裏還有很多的內容和角色我並未在文章中寫出來,長期記憶區裏的一些有趣的地方,例如造夢工廠,抽象思維區,Riley的幻想男友和Riley兒時的幻想朋友:冰棒的結局是為了救樂樂,而跌落進了遺忘的深淵。這也意味着,有些童年的事情最終是會被遺忘的,也許在童年的時候,它們對我們很重要,但是最終抵不過時間的沖刷。

曾經有人對我説,不要總去想以前發生了什麼事情,那都是過去,是回憶,人應該向前看,回想過去是一件十分沒有意義的事情,到我不覺得,我記得小時候看的一些東西,甚至是一些很幼稚的益智的啟蒙的動畫片,我亦可以在現在和別人聊,我以前很喜歡看這些,因為真的很有意思,很好看。或許很多人會十分介意談起自己的所謂黑歷史,但是我一點都不那樣覺得,因為人在變化,世界在變,這些所謂的黑歷史只不過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聊着聊着,也就過去了,人是要向前看,丹青不要忘了自己曾經有過的天真。電影中的一切其實都有人們青春期的反應,我第一次看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很深的感觸,但是現在,我只想寫一篇文章來講講我對這部電影的看法以及感觸,不知道其他的觀眾看完這部電影有什麼看法,但是我,我想到我自己的青春。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篇15

雖然產生於以商業為主的國度,盈利為目的的好萊塢,《頭腦特工隊》卻仍然是一部邏輯縝密的具有教育意義的好的電影作品,對於各個年齡段的人的情緒管理應頗有助益。

快樂,悲傷,害怕,憤怒,厭惡等五種主要情感控制着人的情緒,任何一種情緒,佔有主導權,就會產生特定的外在表現,而且這情緒表現,不僅僅影響自己,也會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

快樂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追求,然而事實卻是,真正快樂的人少之又少,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被其它情緒所左右了。

悲傷的時候,我們註定無法快樂!

快樂的時候不會害怕!

難道能夠一邊快樂一邊憤怒?

厭惡一件事情,還能快樂嗎?

……

不過,各種情緒都不可或缺,它們構建了一個完整的人性。任何情緒的缺失,都是不能被接受的。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篇16

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這些情感無處不在,有一句話説不要做情緒的奴隸,不要被情緒所控制,做自己的主人。《頭腦特工隊》就給我們上演了一場情緒大戰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一個漆黑的房間裏伸手不見五指,走出一個小精靈,藍色的頭髮,黃綠相間的連衣裙,微微泛着米黃的皮膚,一雙炯炯有神而又深邃的大眼睛,顯得無比精神,滿臉笑容顯得十分活力,好像有天大的喜事要來了。是的,她叫樂樂,他掌管了快樂讓她按一下按鈕,小女孩笑了,那是多麼善良啊,《三字經》中寫道,人之初,性本善,小女孩純潔的心靈,淨得像紙一樣白,突然他的眼淚如斷了線一般,一滴兩滴相繼滾落臉龐,如大雨傾盆一般落了下來,擋也擋不住,原來是憂憂按了按鈕,它一身的藍色顯得壓抑,顯得感傷,就連聲音也是低沉的,這個人沒精打采,沒錯,他就代表憂傷。小女孩長大了,可以奔跑了,拉着小車滿屋子跑,這時怕怕出現了,他從頭到尾都是弱不禁風的,皮膚呈淡紫色,他對任何事都非常敏感,總是處於害怕之中,他幫助小萊莉避開危險。當小萊莉心不甘情不願的被抱上餐桌時,爸爸喂他吃西蘭花,厭厭出現了,他徹頭徹尾全是綠色,長睫毛,大眼睛,長得和西蘭花像極了油光發亮的頭髮,瘦長的身體真是十分相似,但他討厭西蘭花,所以小萊莉討厭西蘭花,於是小萊莉硬是不吃,爸爸便逼着她,怒怒出現了,它紅紅的膚色,一生規規矩矩的便裝,卻脾氣暴躁,他生氣的情緒影響着小萊莉,小萊莉就把盤子打翻了。

五個情緒小人掌握着各自的五種情緒,腦中也有令人嚮往的幻想樂園。

薯條森林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讓我深深痴迷其中。雲朵鎮上一切都是輕飄飄的,隨便扒拉一朵雲,都是一張牀。紙牌屋十分夢幻,輕輕一觸就會倒,平常大大咧咧的人住在這裏,都會變得小心翼翼。沸騰的巖漿巖熱極了,只能站在浮物上,一個空中跳躍也如夢境一般。

幻想樂園如夢一般讓我魂牽夢繞,夢寐以求,曲折蜿蜒的長期記憶區也不遜色於任何建築。

這比長城更壯觀的走廊,比胡夫金字塔更雄偉的記憶球架,那就只有長期記憶區了,五色的記憶球排列在架上,快樂閃耀的光彩照人,傷心的泛着一圈暗淡無色的光,憤怒的閃着奪目的耀眼的紅光,害怕則閃着紫色的幽光,討厭泛着綠色的令人厭惡的光。腦內世界的景色讓人歎為觀止,不由得嘖嘖讚歎,這奇麗的景色,讓人情不自禁想吟一首詩為其稱讚。

看了這一幅腦內世界的畫,讓人情不自禁的為迪士尼和皮克斯的想象力佩服,做到了,唯美的感情,細膩的畫面,鮮明的人物,奇特的想象,深刻的啟示,讓我不由得為這部引人入勝的,精彩絕倫的電影獻上我的掌聲。不得不説迪士尼和皮克斯真的是太厲害了!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篇17

從一個點子出發,構想、建模、施工,然後出來一座巨型城堡。點子越新,越難操作,便越可體現手藝人的技術水準。《頭腦特工隊》是個技術上的巨人,它以極其複雜而精巧的宏大工程,視覺化地呈現了大腦裏的情緒與心理活動。模擬現實,再造一個宏觀世界,難不倒好萊塢的動畫人;進入微觀世界,再造一個現實,對於他們也不是多難的事兒;而《頭腦特工隊》的施工對象,不是人的外部世界,而是從內部進入,將意識活動視覺化。它的技術難度係數,在動畫史上應該屬於最高的那一梯隊。

CG動畫發展至今,硬技術在好萊塢大多已不是問題。《頭腦特工隊》的難度在於,如何將腦中活動,構建成一個具有戲劇性衝突的視覺世界。11歲的萊莉,因為轉校,變得鬱鬱寡歡,如何面對這一切,如何成長,構成了一條敍述線,這條線屬於外部世界;她腦中的意識活動,是另外一條線,也是篇幅意義上的主體。兩條線內外呼應,講了一個少女的成長。

主題和娛樂性繫於腦部世界,編劇、導演必須將模糊的情緒和心理概念化、可視化。藉助心理學、生理學,把情緒擬人化,構建記憶球、人格島、抽象思維區、幻想樂園、潛意識區、記憶廢墟等,這種從無到有的視覺工程,不能不令人讚歎。除此,沒有反派,沒有蠢萌,這可能的確是皮克斯工作室最為大膽、也最有創意的一次嘗試。不過,在“沒有”之外,它有些什麼呢?

它有五個角色,樂樂、怕怕、怒怒、厭厭和憂憂,倆主角是樂樂和憂憂。萊莉不開心,想快樂起來,於是在她腦中,樂樂和憂憂開始了一場冒險之旅。成長需要接受失去,接受悲傷情緒,這個有點令人感傷的雞湯式感悟,就是整片所要講述的東西。一個少女不經意間的成長,在她腦中原來藏着一次絢爛的情緒冒險。

落腳點是情感,收場時段萊莉和父母相擁的畫面,催淚效果十足。告別童年記憶,失去“友誼島”,忘不了廣告神曲,諸如此類細節,表明導演彼特·道格特、羅納爾多·德爾·卡門對人性、對情感無疑有着相當細微的體察。事實上,皮克斯幾乎出動了全部主力,來參與這部動畫。他們一起成就了這部動畫在技術層面的水準,以及故事層面的通暢。

而不管頭腦世界被處理得多麼絢爛,這片的情感能量依然侷限在單薄的外部敍述線上。萊莉不快樂,萊莉釋然了,然後,就沒了。腦中所觸及的深刻情緒,被明豔亮麗的畫面裹挾着,最終抵向淺白的好萊塢式圓滿結局。它必須娛樂,必須好看,必須雞湯,它終究高級不起來,終究是個情感上的矮子。詹姆斯·喬伊斯的小説《阿拉比》,也講一個少年的“頓悟”,篇幅短小,卻是情感衝擊上的巨人。幻滅和苦痛才是恆久的,《頭腦特工隊》太甜了,在娛樂效果和商業訴求的驅動下,它講的成長,只能以萊莉的流淚開始,以她的微笑結束,而不可能倒裝過來,像喬伊斯的小説一樣,將結束點定格在“我抬頭凝視着黑暗,發覺自己是受虛榮驅動又受虛榮愚弄的可憐蟲”。

非要拔高理解的話,《頭腦特工隊》用無比複雜的技術,講述了一個格外簡單的故事,其實是在抽象地説明,讓人開心是多麼複雜的一項工程。還有,成長是艱難的。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篇18

動畫片最開始是來哄小孩的,比如迪士尼早期公主系列,在現在看來完全是人物紙片化三觀有問題。後來開始摻雜一些心靈雞湯和人生道理,人物也開始朝豐滿的方向發展,比如親情和友情,比如相信自己,比如善待自然。賣萌和搞笑最開始作為調味品,但是近兩年出現了一種幾乎全靠賣萌咯吱人笑的動畫類別,而道理也就是通過一個正能量的故事那麼一筆帶過,看了之後除了笑過並沒有留下什麼別的痕跡。小黃人,説的就是你。

別的電影敢直白的告訴你,你媽媽的主控情緒是悲傷,你爸的主控情緒是憤怒麼?哪個片子裏不是父慈母愛天下太平父母為孩子撐起一片天?

別的電影敢直白的告訴你,你媽在對你爸不滿意的時候花痴當年放手的異國帥哥,你爸腦袋裏大部分時候是在開腦洞完全不理解你媽和你説的啥麼?哪個片子不是家庭和睦,一個人一輩子只喜歡一個人?(死人不算)我就好奇孩子回家問媽媽這段什麼意思媽媽怎麼回答…

別的電影敢直白的對你説,It's ok to be sad麼?敢説不論如何悲傷終有一天會主控你的生活然後你只能擁抱這悲傷麼?哪個片子不是歡樂多過悲傷,不管是重新認識親情友情還是重新認識自己都是正能量滿滿?哪個片子主人公不管出場多麼落魄最後結尾也是逆襲成功?就算沒有得到最開始想要的是不是也得到了一個別的然後再論證一番這個別的其實更重要?

所以孩子們還在雀躍歡笑,卻看哭了半場的大人。喜悦戀戀不捨的讓出了控制權,記憶緩緩退色然後隨風飄散,曾經形影不離的幻想朋友融化在黑暗的記憶的深淵中。只有悲傷有感染記憶的能力,因為不管兒時的記憶有多甜蜜,聯想到當下內心也總還是有苦澀。時間是一輛不回頭的列車,不論我們怎樣哭喊,都無力阻止熱二律在自己身上殘忍的展開。能做的只有接受現實,帶着滿腔複雜的情緒,揮別童年繼續前進。

導演説這是一封寫給孩子的情書,我覺得這更是一部寫給成年人的情書:獻給所有的孩子,願他們從未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