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2022年社會工作者初級考試試題

校園2.83W

在各領域中,我們都離不開試題,藉助試題可以為主辦方提供考生某方面的知識或技能狀況的信息。那麼一般好的試題都具備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年社會工作者初級考試試題,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2年社會工作者初級考試試題

社會工作者初級考試試題1

一、單項選擇題

(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家庭教養模式從縱向和橫向兩方面影響個體。下列家庭教養模式影響因素中,對個體具有縱向影響的是(  )。

A.家庭的人員結構

B.家庭的成員互動

C.家庭背景

D.家庭的社交關係

2、關於兒童社會服務,下列説法正確的是(  )。

A.兒童服務指的是對幼兒和少年的服務

B.兒童福利服務一般由政府和社會工作機構共同進行

C.兒童服務的提供由政府負責

D.對棄兒的救助屬於最基本的兒童服務

3、問卷的核心是(  )。

A.標題

B.指導語

C.問題

D.答案

4、在小組工作的後期成熟階段,社會工作者要根據小組活動及組員的需要,做好信息的提供、資源的提供及鏈接工作,以便組員自己整合和運用好這些信息與資源,此時社會工作者扮演(  )角色。

A.資源發掘者

B.資源鏈接者

C.信息、資源的提供者和鏈接者

D.資源發掘者和能力促進者

5、某汽車集團積極參與所屬社區的公益事業,為該社區的社會服務機構捐款,該集團負責人認為,通過支持社區的工作,可以間接造福在當地公司的員工,使工作環境變得更好,促使員工滿意度增加,該企業的捐款動機屬於(  )。

A.市場營銷動機

B.自我利益動機

C.公共關係動機

D.税法政策動機

6、國際社會工作界認同的社會工作價值觀中“服務大眾”指的是(  )。

A.社會工作者應當超越個人利益為他人提供專業服務

B.社會工作者追求社會變革,特別是為弱勢羣體尋求社會變革

C.社會工作者對每個人都給予關心和尊重,意識到個體的差異和文化及種族上的多元性

D.社會工作者堅持專業的使命、價值觀、倫理原則與標準,並有效地運用它們開展社會服務

7、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改善貧困羣體的生活狀況具有(  )。

A.正功能

B.負功能

C.潛功能

D.隱功能

8、李明是國內某重點大學的大三學生,其父母均是大學老師,而爺爺是軍隊的離退休幹部,奶奶是醫生,李明從小就受到良好家庭環境氛圍的薰陶,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待人接物處理得很得當,從國小到大學,在學校中各方面的表現一直很出眾。下列關於這個案例的説法不正確的是(  )。

A.李明如果能有效利用自身的遺傳稟賦,將會獲得很好的發展

B.李明的發展取決於遺傳力量和外部環境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

C.作為個體的李明,在某種程度上其行為也能夠改變社會環境

D.李明能有如此好的發展,主要是李明的遺傳稟賦起了作用,環境沒有起到作用

9、社會工作倫理的基本原則是(  )。

A.維護服務對象的個人尊嚴和價值

B.有效保護服務對象的隱私使其不受傷害

C.社會公正原則

D.誠信原則

10、社會工作者在社區工作為一些球類愛好者尋找社區資源,如聯繫場地,組織比賽等。她的角色是(  )。

A.經紀人

B.治療者

C.倡導者

D.教育者

11、當一個公司將其利潤中相當大的一部分用於捐款時,一般情況下是為了樹立好的公司形象,表現自己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是為社會和民眾盡義務的企業。這屬於企業捐款動機中的(  )。

A.公共關係

B.自我利益

C.市場營銷

D.外界影響

12、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國家授權、依法獨立對勞動爭議進行仲裁的專門機構。下列關於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説法中,錯誤的是(  )。

A.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工會代表和用人單位代表組成

B.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

C.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應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D.勞動爭議當事人對勞動爭議仲裁裁決不服的,可向上一級勞動仲裁委員會再次申請勞動仲裁

13、《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規定,國家舉辦的各類升學考試、職業資格考試和任職考試,有盲人蔘加的,應當為盲人提供盲文試卷、電子試卷或者由專門的工作人員予以協助。這體現了殘疾人享有(  )。

A.教育權

B.勞動權

C.文化生活權

D.環境友好權

14、社會工作者認為服務對象問題的出現與其感受到的壓力有關,相信服務對象有解決問題的潛能。這種説法是基於(  )的理論假設。

A.心理社會治療模式

B.危機介入模式

C.行為治療模式

D.人本治療模式

15、發動資源、成立社區小組、訓練社區居民帶頭人、鞏固社區居民的參與是社區工作(  )的行動方針。

A.準備階段

B.評估階段

C.鞏固階段

D.啟動階段

16、一般來説,問卷設計過程中正確的步驟是(  )。

A.認定研究問題、設計問題、試用和修改

B.試用和修改、認定研究問題、設計問題

C.認定研究問題、試用和修改、設計問題

D.設計問題、認定研究問題、試用和修改

17、婦女在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受特殊保護,任何單位不得以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為由,辭退女職工或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這體現了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  )。

A.勞動權利

B.政治權利

C.人身權利

D.財產權利

18、李娟畢業於某校社會工作專業,後在市某家養老機構就職,主要工作是為社區老人提供社會工作服務。從我國社會工作的角度看,李娟的工作屬於(  )。

A.專業社會工作

B.業餘社會工作

C.行政性社會工作

D.公益性社會工作

19、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殘疾人康復工作以(  )為基礎。

A.社區康復

B.醫院康復

C.社會康復

D.家庭康復

20、(  )是將社會政策轉變為社會服務的過程。

A.社會工作

B.社會督導

C.小組工作

D.社會工作行政

21、現在很多女孩子都追求骨感美,認為越瘦越美,有些女孩子為了減肥每天只吃1~2個水果,甚至不吃,結果體重是下降了,甚至遠遠低於標準體重,但與此同時也患上了厭食症。根據(  ),可以判斷這是一種偏差行為。

A.內省經驗標準

B.統計學標準

C.社會規範與價值標準

D.行為適應性標準

22、在社區中,當大部分居民感覺到某些需要與期望不能滿足,並把它們説出來時,那便是居民的(  )。這種需要可能是主觀的感受,也可能是基於客觀事實而產生的感受。

A.實質性需要

B.感覺性需要

C.表達性需要

D.比較性需要

23、某社會工作機構十分重視員工的專業工作能力,除了定期開辦培訓班提升知識水平外,還通過各種激勵措施鼓勵員工出國深造,這體現了社會工作價值觀中的(  )。

A.服務大眾

B.注重服務中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重要性

C.踐行社會公正

D.注重能力培養和再學習

24、社會工作者的基本功是(  )。

A.社會工作者的親和力

B.社會工作者的學歷

C.專業助人方法

D.社會工作者的價值觀

25、朱儁的父親因患白血病於去年去世。至今,全家人才從悲痛中走出來。日前她和家人商量着向當地的白血病協會提議,組織一個為白血病患者家屬提供幫助的小組,幫助患者家屬更好地理解、決策和處理她們所面臨的問題。朱儁要組織的小組屬於(  )。

A.支持小組

B.任務小組

C.心理治療小組

D.成長小組

26、喪偶婦女對公婆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在繼承公婆財產時應作為(  )順序法定繼承人。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7、在國際社會,社會工作又被稱為(  )。

A.社會福利

B.社會優撫

C.社會服務

D.社會保障

28、人類動作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是(  )階段。

A.嬰幼兒

B.學齡前

C.學齡期

D.青少年

29、定量研究的方法論基礎是(  )。

A.存在主義

B.實踐主義

C.唯物主義

D.實證主義

30、下列關於社會工作者角色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社會工作者只扮演為服務對象提供服務的角色

B.社會工作者的基本角色主要是服務提供者、支持者和倡導者

C.從間接服務的層面來看,其主要角色包括管理者、資源籌措者、政策影響人和研究者

D.社會工作者的主要角色包括直接服務角色和間接服務角色

31、人生髮展階段的“黃金時期”是指(  )歲。

A.18~30

B.18~35

C.22~35

D.25~35

32、社會救助是政府或社會服務機構對(  )提供的支持和幫助。

A.物質生活面臨危機的社會成員

B.精神生活面臨危機的社會成員

C.社會交往面臨危機的社會成員

D.健康面臨危機的社會成員

33、世界上第一部有關社會保障的完備法案是(  )。

A.《社會保障法案》

B.《地方政府社會保障法》

C.《濟貧法》

D.《新救濟法》

34、我國《婚姻法》規定的結婚年齡是(  )。

A.男不得早於20週歲,女不得早於18週歲

B.男不得早於22週歲,女不得早於20週歲

C.男不得早於25週歲,女不得早於22週歲

D.男不得早於28週歲,女不得早於25週歲

35、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都以社會公平和(  )為基本原則。

A.社會關照

B.社會和平

C.公平正義

D.和諧發展

36、定量研究的邏輯方法是(  )。

A.演繹法

B.推理法

C.實驗法

D.歸納法

37、在定量研究中,研究者被視為(  )。

A.倡導者

B.協調者

C.組織者

D.旁觀者

38、李女士告訴社會工作者小丁,她10歲的女兒蕾蕾非常膽小羞怯,平時也很少和其他同學玩,她希望小丁對蕾蕾進行輔導。為了與蕾蕾建立關係,小丁與蕾蕾初次見面時,運用了製造氣氛的技巧。下列做法中,體現該技巧的是(  )。

A.向蕾蕾説明雙方的角色和任務

B.事先佈置好會談室

C.用繪畫的方式幫助蕾蕾表達

D.與蕾蕾分享自己的童年經歷

39、社會工作者組織本社區的學生家長開展自助互助服務,並組織部分家長來參觀情況相似的'另一社區。參觀時,代表們發現了一個照顧提前放學孩子的“學生飯桌”,覺得自己的社區也需要一個這樣的地方。從需要的產生來看,本社區的家長的需要屬於(  )。

A.規範性需要

B.感覺性需要

C.表達性需要

D.比較性需要

40、在下列社會工作者的角色中,屬於間接服務角色的是(  )。

A.服務提供者

B.支持者

C.倡導者

D.資源籌措者

41、在某次期會考試中,小明估計自己的語文考試成績為70分,但其實際成績為80分。於是,他將期末考試中語文的理想成績定為85分。根據阿爾德弗爾的ERG理論,這反映了小明的(  )。

A.成長需要

B.關係需要

C.求知需要

D.認知需要

42、根據我國有關法律的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在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  )日內將仲裁庭的組成情況書面通知當事人。

A.3

B.5

C.10

D.15

43、下列關於社會工作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社會工作是在一定的社會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據專業價值觀念、運用專業方法幫助有困難的人或羣體走出困境的職業性的活動

B.社會工作最早出現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

C.由於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社會結構不同,具體問題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因此人們對社會工作內涵的表述也有所不同

D.社會工作指的是非營利的、服務於他人和社會的專業化、職業化的活動

44、佟女士想成為某社區醫院的志願者,該中心工作人員與她面談,瞭解她做志願者的動機和技能,並就本中心是否需要像佟女士這樣的志願者與同事進行討論。這些工作屬於志願者管理過程中的(  )。

A.篩選

B.監督

C.需要評估

D.分析討論

45、社會工作者小陳需要招募若干志願者幫忙開展有關培訓工作。報名者中有位小李是基督教徒,有人反對讓他參加這項工作。小陳根據社會工作專業的(  )原則還是讓王先生參加志願者工作。

A.不批判

B.保密

C.接納

D.尊重

46、社會服務機構能在短時間內快速籌款的方式是(  )。

A.項目申請

B.私人懇請

C.電話勸募

D.特別事件籌資活動

47、下列屬於定性研究特點的是(  )。

A.注重研究問題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B.先有研究假設,後收集資料驗證

C.注重研究對象的個別性和特殊性

D.其研究發現可作推論

48、20世紀50年代,(  )提出了需要層次論。

A.阿爾德弗爾

B.馬斯洛

C.弗洛伊德

D.愛德華·泰勒

49、學齡前階段是指(  )歲。

A.3~5

B.3~6

C.4~6

D.5~8

50、小明只有國小學歷,又沒有什麼特別技能,自去年從公司離職後至今仍處於失業狀態,生活困難,導致其情緒非常低落。社會工作者小王打算為其提供服務,她可以開展的工作是(  )。

A.建議居委會舉辦就業技能培訓班

B.為小明提供經濟援助

C.為小明提供學習進修機會

D.對小明進行心理輔導

51、對於一些涉及服務對象隱私或者不便於在社會工作者面前表達的資料,社會工作者可以採用(  )的方式,讓服務對象能夠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A.第三者轉述

B.發郵件

C.調查表

D.簽訂協議

52、《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指出,在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中,劃入個人賬户的比例一般為用人單位繳費的(  )左右。

A.10%

B.20%

C.30%

D.50%

53、社會工作者通過有關機構查閲和收集低保户家庭的基本情況,體現的是個案工作收集資料技巧中的(  )技巧。

A.會談的運用

B.直接調查

C.間接調查

D.現有資料的運用

54、社會工作督導是專業訓練的一種方法,下面屬於社會工作督導的主要對象的是(  )。

A.初級社會工作者

B.社會工作行政人員

C.資深社會工作者

D.政府工作人員

55、在與物業溝通中,一些居民骨幹希望物業能夠提升服務質量,但由於不善言辭,無法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對此,社會工作者計劃為社區居民骨幹提供培訓。下列培訓內容中,較適宜的是(  )。

A.主持會議技巧

B.演講技巧

C.總結歸納技巧

D.溝通與遊説技巧

56、小張的丈夫因車禍去世後,整個家庭失去了經濟來源。小張身體本來就不好,加上沒有什麼文化和技術,很多年都沒有上班。失去了丈夫,小張只能外出找零活維持生計,收入一直都不穩定,巨大的生活壓力下她幾次想過自殺。無奈之下,她找到了社會工作者小麗。小麗在做好小張心理工作的同時,積極為她提供各種就業信息。小麗在這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  )。

A.資源籌措者

B.服務提供者

C.倡導者

D.支持者

57、大學生小季有較嚴重的社交障礙問題。社會工作者小李在運用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對其進行輔導的同時,還推薦並指導小季閲讀人際交往方面的書籍,學習溝通技巧。小李除了扮演治療者的角色之外,還扮演了(  )的角色。

A.管理者

B.教育者

C.支持者

D.研究者

58、社會策劃模式中,(  )往往在收集資料、分析事實、決定方案、採取行動等過程中居於主要位置。

A.社區居民

B.社區居委會

C.社區工作者

D.社區骨幹

59、社會服務方案的首要基礎是(  )。

A.問題認識和需要評估

B.目標制訂

C.方案安排

D.考慮服務的評估

60、父親死亡、喪失行為能力或者有其他情形不能擔任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的,母親的監護權任何人不得干涉。這體現的是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  )。

A.文化教育權利

B.勞動權利

C.婚姻家庭權利

D.政治權利

二、多項選擇題

(每題2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61、個案工作中,社會工作者制訂工作計劃應涉及的基本內容有(  )。

A.聯繫方式

B.工作方法

C.工作計劃的目標

D.服務開展的期限

E.服務對象希望解決的問題

62、社會工作者小劉與前來求助的王某進行第一次面談,小劉需要(  )。

A.瞭解王某的求助願望

B.深入分析王某的問題

C.初步評估王某的問題

D.介紹機構的服務

E.制訂服務介入計劃

63、小劉的丈夫交友不慎,不經意間吸上毒品,後來一發不可收拾,不久前將家裏的積蓄換了毒品,其所經營的公司也難以維持而破產,小劉發現後既氣憤又無奈,既擔心丈夫毒癮越來越大,又擔心丈夫被公安部門抓去,她越想越害怕,自己也沒有辦法,於是向社會工作者求助。此時,社會工作者的正確做法包括(  )。

A.立即報警,抓小劉丈夫去警察局

B.勸小劉立即跟丈夫離婚

C.幫助小劉疏導焦慮

D.建議小劉勸其丈夫去戒毒所

E.為小劉提供戒毒機構的信息

64、在小組工作中期轉折階段,組員的常見特徵包括(  )。

A.矛盾的心理與行為特徵

B.角色競爭中的衝突

C.對小組具有較強的認同感

D.互動中的抗拒與防衞心理

E.權力位置與價值觀的衝突

65、甲、乙、丙、丁和戊為失業人員,均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根據我國《失業保險條例》規定,以下情形應當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有(  )。

A.甲找到一份門衞工作,並領取報酬

B.乙被判刑2年,緩刑2年

C.丙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D.丁舉家移民加拿大

E.戊辦理了基本養老保險

66、小組工作的功能體現在以下(  )方面。

A.塑造小組組員的平等意識和共同體歸屬感

B.提供小組組員自我改變及“被肯定”的社會場境

C.創造相互幫助、共同成長的學習機會

D.打造增能的社會支持網絡

E.增強組員的成就感

67、社區社會工作善於從(  )角度分析和處理社區居民問題。

A.社會政策

B.社會結構

C.社會問題

D.社會制度

E.資源分配

68、下列行為侵犯了我國婦女的婚姻家庭權利的有(  )。

A.干涉遺產繼承

B.僱傭歧視

C.綁架婦女

D.強追婦女生育

E.干涉婦女的離婚自由

69、關於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的關係,下列描述正確的有(  )。

A.社會工作基本上是在政府社會政策的指導和資助下開展的

B.社會政策是社會工作的執行系統

C.社會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與社會工作者密切相連

D.社會工作者在社會政策制定與實施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E.社會政策既是一種間接的社會工作方法,也是所有社會工作活動的支撐

70、下列屬於社會工作特點的有(  )。

A.多方協同

B.注重專業價值

C.注重理論指導

D.強調專業方法

E.雙方合作

71、關於社會工作研究總結報告,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採用定量研究方法撰寫報告時,報告的結構要依照定性研究的範式展開

B.如果組合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撰寫總結報告,報告的展示格式就得體現兩者的相應特性

C.社會工作的研究報告可以分為普通報告、學術報告和學位論文三種

D.需要評估報告、項目計劃書和總結評估報告是特殊的社會工作研究報告

E.社會工作研究不可以獨立於具體實務過程

72、某公益社團計劃推行“小紅花”公益活動,該行動的目標是把志願者服務與兒童保護工作相結合,通過“徒步城市行”、“愛心義賣”等活動呼籲人們關注城市貧困兒童。在服務方案策劃問題的認識和分析階段,社會工作者應開展的工作有(  )。

A.掌握城市貧困兒童數量、分佈等信息

B.制訂公益行動的活動計劃

C.配置公益行動所需的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

D.瞭解人們對城市貧困兒童的認識

E.確定公益行動的目標對象

73、ERG理論的主要特點包括(  )。

A.不強調需要層次的順序

B.當較高級需要受到挫折時,可能會降而求其次

C.某種需要在得到基本滿足後,其強烈程度不僅不會減弱,還可能會增強

D.當某種需要得到滿足後,個體可能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也可能沒有這種上升趨勢

E.某種需要在得到滿足後就會減弱

74、陽光小區出現了父母虐待兒童的事件,在該社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社會工作者玉蘭針對這一問題策劃服務方案。她在家訪的過程中瞭解到受虐兒童的家屬缺乏社會支持,探明瞭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並且通過調查掌握了受這一問題影響的社區人羣狀況,制訂了下一階段工作目標。玉蘭所做的工作屬於社會服務方案策劃中的(  )。

A.問題認識和分析

B.目標制訂

C.方案安排

D.考慮服務的評估

E.需要評估

75、社會工作者與社區居民接觸過程中介紹自己時應注意的事項有(  )。

A.介紹自己服務的機構和地理位置

B.儘量先找居民的“熟人”引見自己

C.對疑心較大的居民,社會工作者可以不與其接觸

D.談話語言要儘可能通俗化,表達要簡單和直接

E.主動發放一些實用資料和活動簡介,讓居民獲益進而增強信任

76、後期成熟階段,小組的特點包括(  )。

A.社會工作者的重要性凸顯

B.小組的凝聚力大大增強

C.小組的關係結構趨於穩定

D.組織關係的親密程度更高

E.組員對小組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77、在生存→關係→成長理論中,阿爾德弗爾提出了人的三種基本需要:生存需要、關係需要和成長需要。其中,成長需要對應的是馬斯洛需要層次論中的(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歸屬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實現的需要

78、某社區居民中60歲以上老人佔居民總數的20%,其中獨居老人家庭和空巢老人家庭約190户,為了幫助這些老年人安度晚年,社會工作者常開展的服務有(  )。

A.居家養老服務

B.老人社交活動

C.遊戲治療服務

D.老人文體活動

E.老人醫療保健工作

79、小組工作是社會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可以發揮多方面的作用,其特點包括(  )。

A.注意所有成員在參與過程中實現自我的改變和成長

B.組員之間可以通過分享經驗而相互支持

C.組員之間有共同目標,以羣體力量解決問題

D.組員間必須共同進退,組員個別需要並不重要

E.小組過程中,組員學會完全認同小組工作者的決策

80、小組治療模式的理論基礎,最早源於(  )。

A.心理學

B.社會學

C.行為學

D.系統論

E.精神醫學

社會工作者初級考試試題2

一、多項選擇題

1.在監禁場所中,矯正社會工作者所能提供的專業服務包括(  )。

A.協助服刑人員適應監禁場所生活

B.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C.為在監服刑人員提供專業諮詢服務

D.幫助在監服刑人員加強與社會的聯繫

E.為在監服刑人員傳遞信件

2.社會工作者周瑾採用社區工作方法開展矯正社會工作,則她在開展工作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有(  )。

A.進行綜合治理,以改善矯正對象的生活環境

B.要重視和善於與矯正對象建立良好的專業關係

C.要善於協調多部門、多機構,提供整合性的服務

D.挖掘社區志願力量,共同參與社區矯正工作

E.開展社區教育,培育社區居民接納、尊重矯正對象的意識和習慣

3.社會工作者在司法判決前針對犯罪嫌疑人親友的社會工作介入包括(  )。

A.與犯罪嫌疑人的親友進行廣泛交談

B.社區資源連接以應對生活困難

C.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員提供生活照料

D.責怪犯罪嫌疑人衝動的做法

E.家庭關係協調及家庭成員心理、情緒輔導

4.在司法判決前,社會工作者王振為犯罪嫌疑人徐珂撰寫犯罪嫌疑人調查報告,則該報告應該包括的內容有(  )。

A.徐珂的前科

B.徐珂的生活史

C.調查採用的方法

D.目擊者陳述內容

E.徐珂犯罪事實的記錄

5.在矯正社會工作中,致力於改善矯正對象的偏差心理和行為的社會工作方法有(  )。

A.危機介入方法

B.行為治療方法

C.條件刺激方法

D.理性情緒治療模式

E.個案管理工作方法

6.社會工作者為在監服刑人員提供專業諮詢服務的內容主要包括(  )。

A.公民教育

B.職業技能培訓

C.心理、情緒輔導

D.健康教育

E.人際交往意識與能力提升

7.在矯正社會工作中,個案管理的運作與實施需要注意的問題有(  )。

A.要有重點、分步驟地制訂矯正工作計劃

B.要重視和善於與矯正對象建立良好的專業關係

C.進行綜合治理,以改善矯正對象的生活環境

D.要善於協調多部門、多機構,提供整合性的服務

E.要着眼於矯正對象的潛能發掘和自己解決問題,切忌包辦代替

8.矯正社會工作針對罪犯的功能與作用包括(  )。

A.教育功能

B.監管功能

C.矯正功能

D.引導功能

E.服務功能

9.在符合法律規定的社區矯正的適用範圍的情況下,社區矯正的重點對象包括(  )。

A.過失犯

B.老病殘犯

C.罪行較重的婦女犯

D.罪行較輕的初犯

E.罪行輕微的未成年犯

10.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社區矯正的適用範圍主要包括下列(  )罪犯。

A.被判處管制的

B.被裁定假釋的

C.被宣告緩刑的

D.被判處死緩的

E.被暫予監外執行的

11.矯正社會工作對非監禁罪犯實施監管的目的有(  )。

A.幫助其正確認識自我

B.通過監管預防其再犯罪

C.重新融入社會

D.通過限制一定程度自由的辦法對犯罪行為做一定補償

E.家庭關係調適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CD在監禁場所中,矯正社會工作者所能提供的專業服務主要有:

①協助服刑人員適應監禁場所生活;

②為在監服刑人員提供專業諮詢服務;

③幫助在監服刑人員加強與社會的聯繫。

2.[答案]ADE在社區矯正工作領域,運用社區工作方法,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①進行綜合治理,以改善矯正對象的生活環境;

②開展社區教育,培育社區居民接納、尊重矯正對象的意識和習慣;

③挖掘社區志願力量,共同參與社區矯正工作。

3.[答案]BCE犯罪嫌疑人被拘押等待審判期間,其家人和親友會因此受到衝擊和拖累,尤其是犯罪嫌疑人家中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子女,其生活會因事件的發生而陷人困境。矯正社會工作者此時的工作介入,主要是針對這些陷入困境的犯罪嫌疑人的家人提供幫助。具體提供以下服務:

①家庭關係協調及家庭成員心理、情緒輔導;

②社區資源連接以應對生活困難;

③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員提供生活照料。

4.[答案]ABE社會工作者在判決前撰寫的犯罪嫌疑人的調查報告包括三個部分:

①犯罪事實的記錄,其中,犯罪嫌疑人對緩刑官關於犯罪供述和辯解,以及警察或被害人的陳述等都要加以記載;

②前科,要求對以前被逮捕及犯罪情況做詳盡説明及評價;

③本人的生活史,記載家庭、受教育程度、工作經歷、身體精神狀況、宗教、興趣、社會活動、服役、財產狀況等。

5.[答案]BD在矯正社會工作中,致力於改善矯正對象偏差心理和行為的社會工作方法包括行為治療方法和理性情緒治療模式。

6.[答案]ABCE許多服刑人員之所以犯罪,是因為其思想觀念、心理人格、行為模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發生了障礙和偏差。矯正社會工作者作為矯正團隊的專業人員,其最重要的工作內容是為服刑人員提供思想觀念、心理人格、行為模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治療和矯正性質的專業諮詢服務。主要包括:

①公民教育;

②心理、情緒輔導;

③職業技能訓練;

④人際交往意識與能力提升。

7.[答案]ABDE個案管理運作與實施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有:

①要重視和善於與矯正對象建立良好的專業關係;

②要有重點、分步驟地制訂矯正工作計劃;

③要善於協調多部門、多機構,提供整合性的服務;

④要着眼於矯正對象的潛能發掘和自己解決問題,切忌包辦代替。

8.[答案]BCE矯正社會工作針對罪犯的功能與作用主要包括:

①監管功能;

②矯正功能;

③服務功能。

9.[答案]ABDE《關於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指出,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社區矯正的適用範圍主要包括下列五種罪犯:

①被判處管制的;

②被宣告緩刑的;

③被暫予監外執行的;

④被裁定假釋的;

⑤被剝奪政利,並在社會上服刑的。在符合上述條件的情況下,對於罪行輕微的未成年犯、老病殘犯,以及罪行較輕的初犯、過失犯等,應當作為重點對象,適用上述非監禁措施,實施社區矯正。

10.[答案]ABCE同第9題。

11.[答案]BD在一些國家或地區的立法和司法實踐中,矯正社會工作者被法律授予依法對非監禁罪犯實施監管的職責。對非監禁罪犯實施監管的目的有:

①通過限制一定程度自由的辦法對犯罪行為做出一定補償;

②通過監管預防其再犯罪。

社會工作者初級考試試題3

1.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把人類的需要由低到高排序為()。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審美需要、認知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認知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C.歸屬與愛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審美需要、認知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D.尊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認知需要、審美需要

E.自我實現的需要、審美需要、認知需要、尊重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

【參考答案】B

2.下列關於社會工作價值觀的説法中,正確的是()。

A.社會工作者受過專業訓練,知道什麼是最佳服務方法,無需向服務對象説明

B.社會工作者如果認為披露服務對象個人信息和隱私有妨礙服務工作的話,可以不必事先取得服務對象同意

C.社會工作者在任何情況下應該對服務對象的信息保密

D.如果服務對象的決定可能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社會工作者不必恪守服務對象自決原則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在服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要與服務對象保持良好的溝通,社會工作者有義務向服務對象提供必要的信息,A選項不正確;未經服務對象同意或允許,社會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務對象個人身份資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務對象權益的隱私信息,B選項不正確;除非在特別情況下必須透露有關信息時,社會工作者應向機構或有關部門報告,並告知服務對象有限度公開隱私信息的必要性及採取相關保護措施,C選項不正確。

【命題點撥】本題考查的是社會工作價值觀的操作原則,理解知情同意原則的內容以及自我決定原則和保密原則的適用情境。

3.馬斯洛關於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指()

A.個人追求安全、舒適、免於恐俱

B.謀求自由與獨立,得到別人的重視或讚賞

C.充分展現潛能與天賦,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一切

D.希望歸屬於某個羣體,在所處的羣體中佔有一個位置與他人交流並得到關心與愛護

E.人們追求秩序與美感,展現人性中富有創造性的一面

【參考答案】C

4.宿舍管理員發現小高多次將同學的書偷偷扔到垃圾箱裏,希望社會工作者幫助小高。根據社會工作價值觀的操作原則,下列社會工作者的做法中,適當的是()。

A.告訴小高的班主任

B.告訴小高的家長

C.分析小高行為的成因

D.批評小高的行為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按照社會工作價值觀的操作原則,社會工作者應該對服務對象尊重與包容以及對服務對象保密。社會工作者可以和服務對象共同分享與服務內容有關的個人感受和經驗,以及社會工作專業對有關問題的看法,並提供盡力解決問題的建議,但社會工作者不得直接或間接迫使服務對象接受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在服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不應將自身的價值觀強加於服務對象,更不應指責和批判服務對象的言行和價值觀,也不能向服務對象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同時,社會工作者應當保護服務對象的隱私。

【命題點撥】本題考查的是社會工作價值觀的操作原則,可根據案例來理解尊重與保密原則的操作方式。

5.下列不屬於人類行為的主要特點的是()。

A.適應性

B.多樣性

C.獨特性

D.指向性

E.可控性

【參考答案】C

6.李某的丈夫今年因車禍突然去世,兒子2歲,平時李某上班時孩子無人照看。社會工作者小申協調李某所在社區的家政服務機構,解決了李某兒子的照管問題。小申提供的這項服務體現社會工作()的目標。

A.解除危難

B.緩解困難

C.促進發展

D.促進公正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每個社會成員都會遇到諸多困難。一些困難比較嚴重,當事人應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別人幫助才能解決。社會工作的目標就是幫助有困難、有需要的人緩解壓力、克服困難。本案例中,小申提供的幫助,解決了李某照管兒子的問題,正體現了這種目標。

【命題點撥】本題考查的是社會工作在服務對象層面的目標,可根據案例來理解緩解困難目標的含義。

7.社會工作者在分析服務對象的困難和問題成因時,既重視服務對象的個人原因,也重視社會原因。這種分析視角強調的是()。

A.社會決定性

B.個人適應性

C.需要層次論

D.人在環境中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社會工作分析問題時的基本觀點是“人在環境之中”,認為人與社會環境是相互依存的。在現代社會,社會環境應該為人的正常生活、人的成長與發展提供適宜的條件,而個人則有責任發揮自己的能力經營自己的生活併為社會發展作貢獻。這樣,人與社會環境的相互協調和適應就是社會工作者分析和處理問題的基本出發點。

【命題點撥】本題考查的是社會工作分析問題時的基本觀點,可根據人與環境的關係來理解人在環境中的含義。

8.下列社會工作專業守則中,體現社會工作專業責任的是()。

A.充實社會工作知識

B.恪守公私分明

C.公平服務社會大眾

D.維護社會正義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綜觀各國(或地區)的社會工作專業守則,其主要的內容包括以下12項內容:

(1)尊重受助者利益;

(2)嚴守受助者祕密;

(3)公平服務大眾;

(4)重視同僚工作;

(5)恪守公私界限;

(6)維護社會正義;

(7)信守機構政策;

(8)充實社會工作知識和能力;

(9)促進專業發展;

(10)約束不當行為;

(11)增進公共福利;

(12)共同執行守則。其中,充實社會工作知識體現社會工作的專業責任。

【命題點撥】本題考查的是社會工作專業守則,理解其中各內容分別體現了哪種方面的責任。

9.需要的社會性特徵是指()。

A.需要有自己的內容,既包含物質方面的,也包含精神方面的;既指向社會生活與社會活動,也指向活動的結果

B.需要不會因為暫時滿足而終止,它們具有明顯的中期性,每次需要滿足的同時,又不斷產生新的、更高的需要

C.人類的需要與動物的需要有本質的區別,在滿足生理性需要方面同樣受到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不存在超越社會生活與環境影響的生理需要

D.個人的需要與其個性密切相關,在遺傳和環境因素的雙重作用下,基本上可以斷言,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需要系統是完全相同的

E.需要一直處於變化之中,而這種變化既有來自身體素質,也包括由於社會生活條件造成的行為改變

【參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