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神舟十三號發射直播的觀後感800字(精選11篇)

校園2.99W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神舟十三號發射直播的觀後感800字,歡迎大家分享。

神舟十三號發射直播的觀後感800字(精選11篇)

神舟十三號發射直播的觀後感800字 篇1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三號,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國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從未停止。

半個多世紀前,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現如今,鮮豔的中國紅閃耀太空。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航天夢”早已匯入偉大的“中國夢”,成為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的驚鴻之筆。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問”問天、“天宮”覽勝,“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一個個飽含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藴與文化傳承的任務,一次次展示着中國航天勇攀科技高峯的探索成就,展現了偉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九霄逐夢再問天,闊步強國新徵程。中華民族對無垠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鼈,談笑凱歌還。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創新和突破的背後,都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艱苦奮鬥、不懈拼搏、自主創新,成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共同記憶。

又是一載金秋十月,又是一度家國夢圓。這次太空之旅,不僅能刷新中國人在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進一步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產出高水平科學成果,我們更能和他們一起體驗在太空過春節……科學探索再次與航天夢想在太空奏響協奏曲。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正如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出徵前所説,只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你的浩瀚星空!

神舟十三號發射直播的觀後感800字 篇2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刻。神舟十三號載譽出征,由中國航天員組成飛行乘組逐夢蒼穹,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科技興國,航天築夢,寄託了億萬中國人民的熱切期盼,承載了中華民族富強繁榮的壯麗追求。神舟飛船揚帆再啟航、刺破蒼穹,彰顯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永攀高峯、開拓創新、拼搏進取的精神品格。

航天夢,照亮中國科技興國路。全球關注,舉世仰望;星空璀璨,神舟閃耀。科技引領,神舟飛行,中國航天精神正是攻堅克難、創新創造、不求安逸、艱苦卓絕的精神寫照,照亮了中國科技興國路。2003年,我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飛向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魂牽夢繞的數千年飛天夢想。今天,神舟十三號載人航天飛船乘載三名航天員進入空間站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工作,驗證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性能,驗證航天員長期駐留保障技術,驗證航天員與機械臂共同完成出艙活動及艙外操作的能力,檢驗東風着陸場的搜索回收能力等多項科學研究成果。神舟十三號必將圓滿完成所有的既定目標和重大任務,在浩瀚無邊的星空激揚中華民族的夢想,高擎起光彩奪目的五星紅旗,彰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追求理想的血脈基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奏響宇宙強音。

復興夢,照亮中國全面振興路。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開好新局、走穩征程,以神舟出征為象徵和指引,中華民族必將能夠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航天精神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脱貧攻堅精神等匯聚起中華民族精神譜系,激勵着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羣眾建功立業、接續奮鬥、矢志不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也將在我們的努力下一步步成為現實,成為彪炳史冊的千古奇蹟。

中國夢,照亮中國繁榮富強路。中國夢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夢想。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實現祖國統一,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構成了中國夢的總體輪廓。實現中國夢,人民充分享有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權利,更加富足、平等、愉快、自由、安全。人民嚮往中國夢,中國夢是14億中國人的共同理想信念,是夢寐以求的幸福夢,是凝聚全民族全社會、凝聚全體中華兒女至高無上的旗幟。全國各族人民心中有夢、腳下有路,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就能夠用14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彙集起強大的磅礴力量。全體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都要堅定理想信念,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傾聽人民呼聲、迴應人民期待,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帶領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

“偉大事業都基於創新”“偉大事業都成於實幹”。中華民族對宇宙由來已久的嚮往,終將在星空寫下無可替代的精彩一筆。這是一次偉大的出征,凝聚了億萬中華兒女航天強國的夢想,進一步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神舟十三號發射直播的觀後感800字 篇3

偉大的事業孕育了偉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峯的偉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頑強的意志和傑出的智慧,鑄就了載人航天精神。這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這些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遠平坦的。每個人,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挫折。我們必須要在挫折和困難中奮起。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別能戰鬥和特別能幹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

團結就是力量,是治國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試想,一個集體,如果內部不團結,還出現分歧的話,那這個集體會強大嗎?不止這樣,一些有圖搞破壞的人,在這個時候大力進攻,那損失更是不堪設想。

科學與人文並舉。從小,這一句老話就不斷地在我們的耳邊迴響: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但是,真正落實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認為,只要學會做人和文化知識就可以了,不用在學什麼科學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對一個強大的國家來説,是必不可少的。身為祖國的“花朵”的我們,不但要做到科學與人文並舉,還要做到規範與個性共存!

艱苦的條件錘鍊了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的精神。航天事業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廣大航天工作者為了早日實現飛天之夢,不辭勞苦,日曬雨淋,克服了無數的困難,付出巨大的犧牲。嚴酷的挑戰鑄就了航天人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煥發了航天人特別能攻關的精神。我們青少年,更應該在學習上多下苦工,好好學習。在生活上、學習上,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縮,要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敢於勝利。有的同學,在生活中遇到了一點點的挫折,就對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覺得世界上什麼都不是好的。於是,就自尋短見,恨離人世。要知道,這個世界是非常美好的,範文集錦我們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這美麗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無可改變的事實。就像航天人員要在嚴峻的環境中訓練一樣,那嚴峻的環境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那只有改變自己,去攻破這個難關。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一點點的挫折而放棄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環境中、在艱苦中、在困難中成長,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學習上也是如此。學習靠的不是小聰明,而是刻苦。讀書要用功,持之以恆地刻苦學習、鑽研,這才是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的表現。

團結奮鬥培育了航天人奉獻的精神。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是航天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廣大航天工作者不論前方後方,不計名利得失,履行職責,堅守崗位,形成了強大合力。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大集體中,都為了一個共同目標——保護集體,就應該淡泊名利,不計較個人得失,甘於奉賢,團結一心,共創輝煌。“團結就是力量”,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進的力量。有了這股力量,可以排除萬難,勇往向前,達到目標。大至世界全人類、國家,小至班集體、家庭,都要團結。

科學是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象徵。身為21世紀青少年的我們,必須要學好科學,熱愛科學,使用科學。科學與人文都需要我們同時高高地舉起。一個規範的學生,更是祖國的需求,是未來成就大事的人。科學與人文並舉,規範與個性共存更是一句警惕學生的話語。

神舟十三號發射直播的觀後感800字 篇4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約582秒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是日拂曉,喜訊傳來,國人振奮,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英雄被送入太空,將對接天宮,開啟半年征程。中國航天事業,又上一層。

毛主席昔日“上九天攬月”之宏圖,不再是夢。航天事業,科技巔峯,羣體作戰,眾志成城彰顯國力,引領未來,造化蒼生。其所耗人力物力財力甚巨,然着眼未來,乃深遠之計,關係國計民生。非下苦功夫,焉得幸福夢。若夫拘於小家之見,則航天與我有何干系,則漠不關心,反怪勞民傷財,真乃愚見。非也,航天事業,人民與共。一者,其事關人類大局,發展之高度,彰顯國力,引人尊敬。二者,其於太空探索,科學研究,造福人民,大有裨益。三者,事關國家安全之大計,搶佔科技制高點,方能不受制於人,乃和平真保障。故對內可科學研究,以成果來造福國民,以榮譽來增強民族自信。對外可服務大家,提高安全,促進人類共贏。如是者,方是航天事業之使命。

由此及彼,探索無止境,上天入地,國之英雄。時代呼喚英雄,唯有敬重英雄,方能民族復興。航天英雄,寄託億萬人之夢,敢於擔當,勇作先鋒,時代之楷模,國人之春風。民族復興,始於兒童。航天薰陶,點燃夢想,去娛樂之浮躁,還高尚之信仰;樹高遠之志向,去物慾之平庸。如是者,少年有夢,理想初衷,非精緻之利己,非利益之蛀蟲,乃民族之希望,民族之光明。

重科技,敬英雄,樹新風,利蒼生,如是者,乃長征精神之延續,兩彈一星精神之傳承,民族有望,中華復興。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顧炎武曾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詩云: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諸如此類,方是民族文化浩氣之風。

航天事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人人有關,人人受益也。故可知,光陰逆旅,點燃夢想,不負使命,造福蒼生,是為航天事業之初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助力民族復興。向航天英雄致敬,上九天攬月,遨遊太空。着眼人類未來,是為格局;立足國家實力,是為務實;弘揚探索問天之精神,是為信仰;以太空為舞台,科研豐收,造福人民,是為果實。如此者,既有戰略之高度,復有高尚之使命,則知人人有責,國家與共。

故可知,宇宙為家,上天真英雄。勇者無畏,大愛利蒼生。重塑信仰,民族復興。誠所謂:心無國膽人無根,人有擔當國有夢。

神舟十三號發射直播的觀後感800字 篇5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8年前,“太空教師”王亞平為全國6000多萬名學生太空授課時的寄語尚縈繞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將成為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以及中國首位出艙女航天員。尋聲凝望,原本神祕遙遠的深邃太空離我們越來越近,一個個美麗的“飛天夢”正成為現實。

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此時距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時間。由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組”搭乘載人飛船奔赴中國空間站。此次任務將實現與核心艙徑向交會對接、由救援船轉入正式任務船等多個“首次”,還將在神舟十二號任務的基礎上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

“坐地日行八萬裏,巡天遙看一千河。”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搭載楊利偉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發射,歷時21小時23分鐘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18年來,7次載人飛行,間隔期從以年計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頻率更快、銜接更順暢,準備更從容,展現着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能力;太空之旅從“一日遊”到“季度遊”,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遊”,“太空出差”的時間更長,步伐邁得更大更遠更堅定,彰顯着大國自信的豪情。

神舟十三號發射直播的觀後感800字 篇6

北京時間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約582秒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宇宙探索無止境,太空奏響中華曲。每一次神舟發射總是激動人心,為祖國自豪;每一次太空探索總是鼓舞人心,為時代點贊。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新“太空出差”三人組美麗啟航,我們歡呼。浩瀚蒼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寫華章,中國精彩!

飛天夢瑰麗,樂章總嘹亮。每一次神舟發射都會給我們奏響諸多“首次”交響樂——載人飛船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航天員將首次在軌駐留6個月;女航天員將首次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也將會成為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神舟十三乘組也將包括中國首次出艙的男女航天員;中國人將第一次在太空中過春節;等等。每一個“首次”都是科技探索創新的成果,每一個首次都是中國智慧、中國力量的結晶,正是在這些“首次”中,中國航天事業昂首闊步,中國復興偉業走向成功。

使命很光榮,任務更厚重。每一次太空探索都是壯美事業的偉大音符,是總結,是昇華,是更上層樓的力量凝聚。中國空間站在軌建設分為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兩個階段實施,神舟十三號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決勝之戰、收官之戰,也是空間站在軌建設過程中承前啟後的關鍵之戰。通過神舟十三號任務,將更加全面地考核工程各系統執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統間的匹配性與協調性。神舟十三號任務結束後,還將組織進行全系統綜合評估,滿足要求後轉入空間站建造階段,所以説,其任務意義非凡而深遠。

探索星辰大海,中國征程壯美。新“太空出差”三人組,組合完美,“老中青”結合,抒寫完美中國太空新記錄。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兩彈一星”讓世界矚目,“載人航天”揮毫驚鴻之筆。“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問”問天、“天宮”覽勝,“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美麗傳奇,刮目奇蹟。九霄逐夢問天,闊步強國征程。上九天攬月,觀天上宮闕。這是國家和民族的共同記憶,這是共和國發展壯美詩篇。

浩瀚蒼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寫華章。中國載人航天精神偉大,“天和”探索之旅美好。航天員王亞平説,只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你的浩瀚星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説,我們期待除夕守歲時,能夠第一時間聽到我們的同胞來自太空的祝福。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神舟十三號任務展現中國為載人航天探索這一人類共同事業作出的新努力、新貢獻;中國必然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祕、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神舟十三號發射直播的觀後感800字 篇7

今天凌晨,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運載着神舟十三號飛船點火升空,搭載着3名航天員如利箭般刺破蒼穹,飛向太空。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又一次重大成功,是我國空間站建設的“關鍵之戰”,青島科技一如既往地提供了護航技術支撐。

早在此次任務發射前期,中國電科22所的信息保障團隊就已全面進入工作狀態。一方面,這支團隊全力為此次任務提供了空間電波環境態勢和異常事件預報預警信息,為發射窗口的確定提供了技術支持;另一方面,團隊還為任務系統提供了高精度電波環境效應數據,保障航天測控、衞星通信和空間目標監視雷達等系統的可靠運行。由中國電科22所研發的便攜式定向儀、陸用型信標機、海用型信標機、航天員通話電台等設備齊“上陣”,組成了一張近、中、遠程搭配,海、陸、空協同的立體化搜索救生網絡。這套多次為我國航天任務發射提供保障的“明星裝備”再次為神舟十三號的順利出征提供了堅強護航。

“複雜網絡與可視化研究所航天可視化團隊研製的深空探測實時三維可視化技術,在本次飛行任務中再次接受了實戰任務考驗。”團隊博士郭陽告訴記者,飛船在空間飛行狀態是難以被直接觀測到的,該技術可將飛船飛行過程中產生的海量數據在0。1秒內進行“實時翻譯”,驅動控制中心屏幕上的飛船模型調整位置與姿態,讓地面控制人員可以在第一時間看到飛船“實況”。“這項技術就像飛船的‘眼睛’,讓它保持更好的姿態運行。”郭陽表示,航天可視化團隊為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此次“太空出差”提供軌道修正、姿態調整以及飛行控制與指揮提供關鍵技術支持和工程保障,團隊研製的深空探測實時三維可視化技術在神舟十三號飛船和天和核心艙進行自主交會對接任務中發揮關鍵作用,併為神舟十三號飛船在軌飛行保駕護航。

“團隊研製的深空探測實時三維可視化技術在執行交會對接任務中,已經助力中國航天事業10餘年,已成為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常態化任務執行系統。”據郭陽介紹,該團隊早在2011年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中就已經作為任務全過程的推演平台,曾先後參與並圓滿完成多項國家重大載人航天、探月工程以及深空探測等工程實戰任務,主要包括天問一號火星探測,探月工程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T1飛行試驗器、嫦娥四號以及嫦娥五號任務的可視化飛行控制指揮與遙操作操控任務,載人航天工程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空間站天和核心艙與神舟十二號、天舟二號交會對接任務的實時三維可視化飛行控制與指揮任務。

神舟十三號發射直播的觀後感800字 篇8

昨夜,陣陣寒意襲來,北風呼呼,秋意漸濃。但也就是在昨夜,浩渺的宇宙星辰之中,又多了一抹中國的光輝——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三位中國航天員將在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的宇宙空間站中“出差”六個月,完成一系列的科學研究和實驗。這是中國的驕傲,是中國的信念,也是屬於中國的璀璨輝煌。

在人類探尋宇宙和日月星辰時,一輩又一輩的中國航天員們不斷撥開未知的雲霧,他們努力拼搏、不畏艱難,他們像一羣追夢的少年,滿懷理想,勇往直前地追尋着航天夢、中國夢,為他們點贊。

探尋蒼穹,光耀中華,祝願航天員們順利圓滿,平安歸家,祝福我們偉大祖國繁榮昌盛,永遠強大!

今天早上,老師讓我們看神舟十三號飛船的發射,我們每個同學都迫不及待的等待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來了,當神舟十三號發射的時候,我們都很擔心它不能送三位宇航員飛上太空與天宮一號連接,它點火時發出的火太大了,我心裏暗想它會不會引起火災呀?

隨着神舟十三號成功飛上藍天,我心中的疑團也一點一點的消退了,心中的大石頭也終於落地了。接着火箭上的兩個小火箭落了下來,緊接着是外殼和一個副的推進器也落了下來,終於所有不必要的東西都落了下來,太陽能板也伸了出去,神舟十三號終於進入了預定的軌道,神舟十三號發射成功了!所有的同學都在歡呼,因為這是中國對宇宙探索邁出的新一步,是中國對宇宙奧祕探索的又一個起點。

此時此刻,我又有了一個新的理想——當一名優秀的宇航員!

神舟十三號發射直播的觀後感800字 篇9

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飛向太空為我國敲開了了太空的大門,幾千年的飛天夢想已然實現。而今,我國的航天事業十八歲了,它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已經成長為蓬勃的青年。我們的三位宇航員承載者"青年"宇航事業的夢想,又一次踏上太空之旅。

在國歌聲中,三位宇航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邁着自豪的步伐走過歡呼的人羣,發出激昂的宣誓。與此同時,一股民族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這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這是就我們偉大的航天事業!

"最難得不是訓練有多難,工作有多難,學習有多難,最難的是如何能夠把一件簡單的事情,用最高的標準和熱情十遍的做好"翟志剛説。熱愛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堅持自己的熱愛,並且把熱愛當成理想實現的時候,熱愛就很偉大。

"在太空裏會不會做夢?""在太空,不管會不會做夢,我都已經在自己的夢裏。"對於榮獲多個首個,最佳的女宇航員王亞平來説飛向太空就是她的夢想。從王亞平身上,我看到了這個時代女性的力量——有夢想,肯努力,會堅持。擁有夢想並不奇特,但是為了夢想付出努力並且實現時,一切就會變得很酷。

神舟十三號的成功發射,是祖國實力的彰顯。祖國繁榮發展,也在激勵者我們不斷努力。新時代年輕人不僅要有夢想還要有追逐夢想的勇氣。只有將勇氣化為動力,我們的理想才有可能實現。

"夢想無垠,步履不停,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續奮鬥,正在推動中國航天擁抱更廣闊的星辰大海。這是每一個航天人的驕傲,也是每一箇中國人的驕傲!"

神舟十三號發射直播的觀後感800字 篇10

甘肅發射衞星發射中心作為中國唯一具備載人航天發射能力的發射場,自此成為旅行的夢想地點上不可替代的一個目的地,當親身見證神舟十三號火箭的成功發射,伴隨着耳邊巨大的火箭發動機轟鳴聲,被定格的那一刻,美夢已成真,妙不可言,碼高火箭少年團,一同見證這一生命中獨特體驗,此刻這分這秒,深深值得銘記!

近日,碼高教育與酒泉衞星發射中心共同發起了“星萬里神舟闖星海”航天研學營已經啟航!

來自全國各地的碼高火箭少年團度過了一個忙碌而又收穫滿滿的研學之旅。

16日凌晨,基地的孩子們近距離親眼目睹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2F運載火箭震撼升空,送第二批航天員進駐中國空間站,見證航天員榮耀出征。

本次碼高航天研學營提供的是火箭發射全景參觀平台,俯瞰發射場,觀禮VIP位置,距離發射塔只有1.8公里!感受聲音與視覺帶來的雙重震撼。

中國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發射塔下方,有直徑9米深18米的導流槽和蓄水池,導流槽將火箭尾焰導向側方蓄水池,防止尾焰倒卷燒燬火箭,蓄水池則用來吸收發射時的熱量並中和燃燒生成的有害物質,火箭發射瞬間就可以將下方存儲的數百噸水蒸發殆盡!

近距離觀看更加雄偉壯觀,孩子和家長們內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據媒體報道,本次是中國載人航天今年第二批航天員即將出徵太空,據悉此次航天隊伍將由三名宇航員組成,其中一名為女性宇航員,這將開創我國女宇航員的新歷史。在此次航天任務中,他們將在空間站停留6個月的`時間,完成空間站關鍵技術的相關驗證工作,為下一步的空間站建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真實的感受衞星發射能極大地撼動孩子對航天成果的認識,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讓孩子真切體會科學的力量,有助於幫助孩子建立以注重事實、邏輯分析、質疑和驗證為方法論的科學思維!

航天營接下來的安排也非常豐富且有意義。

在近距離觀看十三號載人火箭發射後,研學營的家長和孩子們走進神祕的基地探索,見證中國載人航天發射中心。

大漠戈壁 中國開闢走向太空的起點

1958年,酒泉東北的戈壁荒灘上開進了一支部隊,一座航天城拔地而起!成為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衞星發射中心,世界三大發射場之一;先後完成了中國的第一枚地對地導彈發射、第一次導彈核武器試驗、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第一顆返回式人造地球衞星、第一枚遠程彈道導彈、第一次"一箭三星"、第一次為國外衞星提供發射搭載服務、第一艘載人飛船等……我們將在這見證航天員出征。

在基地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參觀遊覽載人航天發射架、火箭組裝廠房、測髮指揮控制樓。熟悉了基地環境,在飛向月球全景平台參觀,俯瞰整個發射場,看到了雄偉的發射塔架,並留下合影。

在參觀歷史展覽館的時候,專業老師分享了一個航天研發的見聞趣事:在缺資料、缺設備的困境下,白天,科技人員頂着烈日扛水泥、搬磚頭、打地基,進行各項建設;夜裏,守着煤油燈啃書本、畫電路圖,拿着用罐頭盒、三合板製作而成的簡易模型展開研究。

經過基地的參觀,孩子們早已對火箭的外觀部件非常熟悉,製作火箭模型,需要動手和腦力思考結合,孩子們在組裝過程中培養結構和推理思維,與同伴的合作還能讓孩子的信心和成就感倍增。

在學習之餘,研學營的家長和孩子們也沒有錯過酒泉當地的特色景點-金塔胡楊林。

漫步在如潮如汐,漫無際涯的金色胡楊林中,沉浸在金色幸福的遐想中,親臨其境,領略胡楊神奇的韻美,看到了胡楊品味了滄桑之美,領略了胡楊的頑強,感悟生命的絕唱。

“航天夢”已成為每一箇中國人的夢想和驕傲,碼高與酒泉衞星發射中心共同發起的“萬里神舟闖星海”航天研學營是一次圓夢行動。

火箭少年團走進航天航空科技研學,在這裏的親身經歷雖然短暫,卻也彌足珍貴,不但親眼見證了衞星發射,還了解了中國航天發展的歷史,在團隊中培養了集體意識,也鍛鍊了獨立生活的能力。伴隨着耳邊巨大的火箭發射轟鳴聲,一同見證這一生命中獨特體驗,值得深深銘記!

神舟十三號發射直播的觀後感800字 篇11

10月16日,我早早地守候在電視機旁,只為目睹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時那動人場面。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約10分鐘左右,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並按照原計劃成功與天宮空間站完成自主交匯對接,3名宇航員正式入駐天宮空間站。這精彩一幕,讓每一名中國人為之驕傲。

當看到載人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容易是一名女同胞時,我急忙上網搜尋,看到網頁上顯示——“重型火箭是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發展目標進程中的重大科技創新活動。容易長期參與重型運載火箭總體方案設計,她帶領團隊開展大直徑箭體結構、大型地面試驗技術等重大關鍵技術攻關並取得一系列進展。全程參與了載人航天工程交會對接和空間試驗室的六次發射任務。容易任長征二號F火箭總體設計師工作期間,夜以繼日地工作,在短時間內掌握了火箭故障模式、故檢判據理論、門限制定方法,完善了整流罩分離失效故障模式的判別方法,進一步提高了故障診斷的準確性和航天員的安全性……”容易常説:“保證宇航員安全可靠地進入太空,是每一個從事載人運載火箭研製人員身上擔負的使命和責任”,簡短的文字讓我看到一位偉大女性在崗位上勇於奉獻、胸懷大局的時代風貌。這種航天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作為煤炭企業中的女職工,如何學習先進、在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展現作為,我想到最多的是用實幹譜寫光榮和夢想。時代為我們女職工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怎樣在這個舞台上展現作為,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點,首先,在平凡的崗位上,着眼當前、腳踏實地,在知識的海洋中汲取營養,做到邊工作、邊學習,在工作中提高、在學習中拓展知識面,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努力適應新的形勢、新的變化,與時俱進,把良好的願望和實際工作效果結合起來,實現工作和效果的統一。其次,將創新作為一種自覺意識和責任意識,以創新的意識、創新的精神、創新的思路在工作中不斷完善、不斷進步。要有進取的意識,在技術攻堅上下功夫、不怕辛苦、不畏艱難,把心思集中在真幹事上,把本領用在多幹事上,把目標放在幹成事上。第三,還應該熱愛自己的工作,明確本崗位職責,確立工作目標,在實際工作中狠抓工作落實,結合自身工作特點,採取有效防範,主動出擊、出色的完成工作。第四,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安定生活,立足本職,恪盡職守、砥礪奮進,以實際行動為礦井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航天是一個高科技,也是高風險的行業,每一次發射都是重大挑戰,必須做到周到細緻、嚴肅認真的做好每一份工作,因為很可能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這是航天人工作準則。這個準則在煤礦也非常適用,煤礦職工也要在小事上下功夫,在細節上把好關,減少工作中的失誤,在平凡崗位上爭創佳績。

非常喜歡這句話——“用實幹鑄成自己的精神氣質和品質。”我要與身邊的同事一道用自身的點滴努力,把煤變成陽光,扮靚多姿多彩的礦山,這是煤礦女職工用行動學習先進最好的詮釋了。